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淡水储层中低阻油气层识别技术 被引量:35
1
作者 程相志 范宜仁 周灿灿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6-153,共8页
相对于咸水储层的常规电阻率油气层,淡水泥质砂岩储层中的低阻油气层识别难度较大,其成因类型复杂多样,可归纳为5类,即高束缚水、高阳离子交换量、盐水泥浆侵入、砂泥岩间互和油层与水层矿化度的差异,而低阻油气层大多是多成因的。针对... 相对于咸水储层的常规电阻率油气层,淡水泥质砂岩储层中的低阻油气层识别难度较大,其成因类型复杂多样,可归纳为5类,即高束缚水、高阳离子交换量、盐水泥浆侵入、砂泥岩间互和油层与水层矿化度的差异,而低阻油气层大多是多成因的。针对多成因低阻油气层,采用交会图、测井新技术、常规测井信息的有效合理分析等方法进行识别,通过合理选取泥质砂岩饱和度模型定量评价。由此确定的淡水储层中低阻油气层识别评价思路,在渤海湾地区的油气勘探中得到了很好应用,而且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低阻油气层识别评价是一种经济、实用、可靠的勘探开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油藏 低阻油气层 成因类型 自然电位 测井新技术 油气层识别
下载PDF
套管井测井新技术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向林 刘新茹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8年第3期95-98,103,共5页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需要,套管测井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套管井测井可在任何时间获得测井数据,确定产层产油或产水情况、确定油层的含油饱和度,也可以用于老井评价寻找剩余油、监测油田生产动态变化情况、评价水泥胶结情况、监测油井套损...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需要,套管测井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套管井测井可在任何时间获得测井数据,确定产层产油或产水情况、确定油层的含油饱和度,也可以用于老井评价寻找剩余油、监测油田生产动态变化情况、评价水泥胶结情况、监测油井套损、评价油井使用寿命等。文中不仅介绍了国外套管测井新技术的测量原理,对于我国当前的科研和生产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而且探讨了我国套管测井技术的现状及差距,为测井新技术指明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井 过套管 测井新技术
下载PDF
非电阻率测井流体识别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袁立鑫 武宏亮 +3 位作者 冯周 田瀚 王克文 刘鹏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273-289,共17页
电阻率测井是目前流体识别的主要手段,但其在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非均质性较强、特殊矿物发育等特点的储层中不易准确判别流体性质。为解决复杂储层流体识别问题,基于非电阻率测井技术衍生出了一系列方法,该文分别阐述其判别流体性... 电阻率测井是目前流体识别的主要手段,但其在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非均质性较强、特殊矿物发育等特点的储层中不易准确判别流体性质。为解决复杂储层流体识别问题,基于非电阻率测井技术衍生出了一系列方法,该文分别阐述其判别流体性质的原理、应用实例以及适应条件。针对非电阻率测井流体识别方法的发展方向提出:二维核磁共振可结合实验室刻度进行流体识别图版优化,并且在数据采集质量及处理效果提升的基础上发展三维核磁共振流体识别方法。利用斯通利波直接反演流体表征参数,并开展大量实验、模拟完善氯元素产额校正理论以形成稳定氯离子流体识别法,尝试基于岩性扫描测井仪器Litho Scanner等提取快中子截面进行流体识别;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图谱流体信息提取及性质区分。开展多测井技术联合识别流体性质方法研究,并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工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电阻率测井 流体识别 测井新技术 复杂储层 综述
下载PDF
“新三组合”测井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向东 崔宏俊 +3 位作者 武延亮 孙亚隆 曹雄伟 高其宇 《测井技术》 CAS 2022年第3期346-351,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岩性致密、孔隙结构复杂、连通程度差、孔隙度与渗透率极低等特征,致使常规测井仪器响应特征不明显,储层评价准确性不高。为有效提高致密砂岩储层评价的准确性,采用元素俘获能谱、核磁共振、...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岩性致密、孔隙结构复杂、连通程度差、孔隙度与渗透率极低等特征,致使常规测井仪器响应特征不明显,储层评价准确性不高。为有效提高致密砂岩储层评价的准确性,采用元素俘获能谱、核磁共振、介电扫描测井相结合的“新三组合”测井技术,对致密砂岩储层进行综合评价。与“常规三组合”测井技术及其测井解释模型相比,“新三组合”测井技术能够提供丰富的储层物理参数,ELANPlus测井解释模型能够更精细地计算储层特征参数,使储层岩性及流体识别、孔隙度计算更加准确、直观、可靠。实际应用表明,在研究区储层评价中“新三组合”测井技术能够提高致密砂岩储层评价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评价 测井新技术 测井解释模型 致密砂岩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测井新技术在包-界地区须家河组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冲 毛志强 +3 位作者 王兆年 金燕 谢冰 刘兴刚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78-82,共5页
包-界地区须家河组储层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储层横向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受构造幅度及岩性和物性限制气水分异程度差,储层识别存在较大困难,常规的测井资料很难解决这一难题。阵列感应电阻率、阵列声波、核磁共振等测井新技术的应... 包-界地区须家河组储层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储层横向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受构造幅度及岩性和物性限制气水分异程度差,储层识别存在较大困难,常规的测井资料很难解决这一难题。阵列感应电阻率、阵列声波、核磁共振等测井新技术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很好的手段,研究认为,利用双侧向和阵列感应电阻率组合方法识别气层、气水同层和水层的效果最好。阵列声波纵、横波时差比可以定性指示储层的含气性,核磁共振测井识别储层的含气性也有一定效果。同时井壁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技术为研究包-界地区地层的沉积结构和构造特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几个实例的阐述,证实了测井新技术在包-界地区须家河储层的流体识别和沉积构造特征描述中的应用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新技术 低孔低渗 储层 流体识别 沉积构造
下载PDF
测井新技术在页岩储层中的评价与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涛 《石化技术》 CAS 2020年第3期81-81,42,共2页
测井新技术对于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用于页岩储层的识别和评价。为了更好地总结测井新技术在页岩储层识别与评价中的应用,通过文献调研,归纳了页岩储层测井识别新技术,梳理了测井新技术在页岩储层识别与评价中解决的主... 测井新技术对于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用于页岩储层的识别和评价。为了更好地总结测井新技术在页岩储层识别与评价中的应用,通过文献调研,归纳了页岩储层测井识别新技术,梳理了测井新技术在页岩储层识别与评价中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列举了部分测井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对此后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页岩气 测井新技术 评价
下载PDF
测井新技术在玛北陆相页岩油储层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付连明 郑以华 +3 位作者 房涛 王炜 王玥 蔡亮 《测井技术》 CAS 2022年第3期319-325,共7页
页岩油是指赋存于生油层系、未经过大规模长距离运移的液态烃。陆相页岩油是现阶段油气勘探的热点,其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等测井特征与常规油气储层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常规测井技术以及解释评价方法在陆相页岩油储层评价过程中存... 页岩油是指赋存于生油层系、未经过大规模长距离运移的液态烃。陆相页岩油是现阶段油气勘探的热点,其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等测井特征与常规油气储层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常规测井技术以及解释评价方法在陆相页岩油储层评价过程中存在明显不足。针对陆相页岩油储层特征及测井评价难点,优选测井新技术,如岩性扫描测井、新一代核磁共振测井、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结合岩心刻度测井,实现陆相页岩油储层地质参数的计算。新疆油田玛北风城组为典型的陆相页岩油储层,利用测井新技术在研究区X1井的应用,实现储层关键参数的计算,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北区块风城组 页岩油 测井新技术 岩心刻度测井 关键参数计算
下载PDF
潜江凹陷王场油田页岩油录井新技术应用思考
8
作者 徐敬友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12-15,22,共5页
目前,国内在页岩油录井方面还没有形成配套的录井系列及解释评价方法。为满足潜江凹陷王场油田页岩油勘探开发试验井王99井录井要求,根据页岩油源储一体的特点,借鉴页岩气录井创新技术,选取常规地质、综合录井、地化、三维定量荧光、核... 目前,国内在页岩油录井方面还没有形成配套的录井系列及解释评价方法。为满足潜江凹陷王场油田页岩油勘探开发试验井王99井录井要求,根据页岩油源储一体的特点,借鉴页岩气录井创新技术,选取常规地质、综合录井、地化、三维定量荧光、核磁共振、岩石岩矿鉴定及录井数据远传等录井项目为顾客提供一体化技术服务,效果良好。在王99井页岩油录井实践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录井岩屑及岩心远程识别、建立页岩油录井解释数据库、录井数据一体化等构想,为国内页岩油录井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江凹陷 王场油田 页岩油 录井新技术
下载PDF
测井新技术在陆相致密油“七性”评价中的应用——以松辽盆地北部高台子油层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尹成芳 柯式镇 +4 位作者 姜明 康正明 王伟东 孙旭 郑树桐 《石油科学通报》 2017年第1期32-43,共12页
中国陆相致密油储层具有岩性复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常规测井难以准确评价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烃源岩特性、脆性和水平地应力各向异性,本文综合应用"无源三组合"测井(岩性扫描测井、致密储层核磁共振... 中国陆相致密油储层具有岩性复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常规测井难以准确评价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烃源岩特性、脆性和水平地应力各向异性,本文综合应用"无源三组合"测井(岩性扫描测井、致密储层核磁共振测井和介电扫描测井)、声波扫描测井、微电阻率成像测井等测井新技术,结合传统"三组合"测井技术,总结出了陆相致密油测井评价思路,目的是解决烃源岩品质、储层品质和工程品质"三类品质"评价问题。运用该思路,对松辽盆地北部Q地区高台子油层测井新技术资料相对齐全的J2井和Q1井,进行精细测井评价,同时,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建立了相应的"七性"评价模型,并将模型用于研究工区内20口老井资料的解释,取得了良好效果。最终,在测井精细评价基础上初步建立储层分类标准,形成了一套陆相致密油评价体系。相比常规测井,测井新技术将以其独特优势支持我国陆相致密油勘探开发的深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新技术 陆相致密油 七性评价 三类品质 测井评价
下载PDF
测井新技术在广安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罗宁 赵志惠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49-252,共4页
广安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储层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非均质性储层,仅用常规测井资料难以准确识别储层及其流体性质。建立了以电成像和阵列声波资料为主,常规测井资料为辅识别各种储层的方法;以阵列感应和核磁共振资料为主,结合常规测井... 广安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储层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非均质性储层,仅用常规测井资料难以准确识别储层及其流体性质。建立了以电成像和阵列声波资料为主,常规测井资料为辅识别各种储层的方法;以阵列感应和核磁共振资料为主,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判别储层流体性质的测井解释方法。这些技术的使用提高了测井解释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新技术 测井解释 储层评价 广安地区
下载PDF
录井技术在吉林油田疑难层解释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桂林 《录井工程》 2009年第4期17-21,共5页
吉林油田陆续发现了荧光显示级别低的油水层及生物氧化降解重质油显示油气水层、残余油显示油水层、束缚油显示水层的特殊疑难层,该类疑难层应用常规录井难以识别,解释评价符合率非常低。针对这一情况,探讨了应用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 吉林油田陆续发现了荧光显示级别低的油水层及生物氧化降解重质油显示油气水层、残余油显示油水层、束缚油显示水层的特殊疑难层,该类疑难层应用常规录井难以识别,解释评价符合率非常低。针对这一情况,探讨了应用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定量荧光和罐装气分析技术结合相关技术手段解释评价油气水层的方法。对于轻质油造成的荧光显示级别低的储集层,给出了解释评价标准和辅助识别图板;对于生物氧化降解、残余油和束缚水显示的特殊疑难储集层,应用岩石热解地化参数(S0+S1、Pg)、定量荧光相当油含量、核磁共振PK分析束缚水含量和自由流体含量等参数,结合热解气相色谱谱图和定量荧光谱图特征可进行有效识别与解释评价。实际应用表明,不同录井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了对上述疑难层的有效识别与准确解释评价,提高了吉林油田油气层的整体解释评价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井新技术 荧光显示 特殊油气水层 谱图识别 图板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