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作为冈瓦纳大陆北界的地质地球物理证据 被引量:218
1
作者 潘桂棠 朱弟成 +3 位作者 王立全 廖忠礼 耿全如 江新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71-382,共12页
迄今对冈瓦纳大陆北界的位置还存在激烈争论。随着青藏高原空白区基础地质调查以及各项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已经积累了大量新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 ,为重新认识冈瓦纳大陆北界和评价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在青藏高原地质研究... 迄今对冈瓦纳大陆北界的位置还存在激烈争论。随着青藏高原空白区基础地质调查以及各项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已经积累了大量新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 ,为重新认识冈瓦纳大陆北界和评价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在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回顾早期有关冈瓦纳大陆北界不同观点的基础上 ,从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地质调查研究中所取得的大量新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出发 ,重点介绍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北两侧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差异 ,认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冈瓦纳大陆的北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资料 地质特征差异 地球物理特征差异 南北两侧 班公湖一怒江缝合带 冈瓦纳大陆北界
下载PDF
我国重要矿产地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新数据 被引量:157
2
作者 王登红 陈郑辉 +12 位作者 陈毓川 唐菊兴 李建康 应立娟 王成辉 刘善宝 李立兴 秦燕 李华芹 屈文俊 王彦斌 陈文 张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30-1040,共11页
本文报道了2005年6月至2009年7月间,主要由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项目组负责完成的145处矿产地同位素年代学测试数据400个。这批数据3/4以上尚未公开发表,在此集中发表,以便于大家使用。这批数据主要是采用目前最新的锆石U-Pb... 本文报道了2005年6月至2009年7月间,主要由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项目组负责完成的145处矿产地同位素年代学测试数据400个。这批数据3/4以上尚未公开发表,在此集中发表,以便于大家使用。这批数据主要是采用目前最新的锆石U-Pb、辉钼矿Re-Os、云母Ar-Ar等方法测定的,所选择的矿产地一部分是新发现的重要矿床(如安徽东源大型钨矿),一部分是无可靠年龄数据的老矿床(如贵州紫木凼大型金矿),还有一部分是对成矿时代存在长期争议的(如云南麻栗坡钨矿),所获得的结果对于典型矿床成因和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依据,如西藏谢通门雄村铜金矿一批变化于177Ma与170Ma之间成岩、成矿年龄数据的获得,打破了以往冈底斯铜金矿主要形成于新生代的传统认识,对于揭示冈底斯成矿带成矿演化历史和指导找矿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成矿 U-PB法 Re-Os法 AR-AR法 年代学 新数据 成矿规律
下载PDF
新技术与新数据条件下的空间感知与设计运用可能 被引量:48
3
作者 叶宇 戴晓玲 《时代建筑》 2017年第5期6-13,共8页
文章对近年来涌现的以机器学习、虚拟现实、生理传感器、眼动追踪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和以多源城市数据所代表的新数据进行了综述、分析与点评。作者认为这些新技术与新数据不仅在研究方法上提供了更精确分析和更直观展现的工具,而且提供... 文章对近年来涌现的以机器学习、虚拟现实、生理传感器、眼动追踪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和以多源城市数据所代表的新数据进行了综述、分析与点评。作者认为这些新技术与新数据不仅在研究方法上提供了更精确分析和更直观展现的工具,而且提供了对现有研究范式革新的可能,从而让研究者更好地回应建筑、城市设计和景观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人如何感知和使用空间,而物质空间环境又以何种程度、何种方式影响人的感知与行为?以此更好地与设计相衔接,助力人本视角的研究型设计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感知 研究型设计 新数据 新分析技术 人本视角
下载PDF
新型探测资料在2014年春节污染天气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戴竹君 高辉 +3 位作者 李力 王黎娟 王宏斌 陆晓波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7年第1期78-86,共9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南京市环保局监测数据,分析2014年春节污染天气背景,结合南京探空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及微波辐射计资料,分析这次春节期间的大气混合层高度、通风系数和逆温层特征。按照春节假期污染情况,可将其...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南京市环保局监测数据,分析2014年春节污染天气背景,结合南京探空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及微波辐射计资料,分析这次春节期间的大气混合层高度、通风系数和逆温层特征。按照春节假期污染情况,可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1月30日—2月2日,南京处于均压场里,空气污染扩散条件差,逆温层容易形成,污染较重。后期是2月3—6日,冷暖气流活跃,混合层厚度升高,通风系数增大,逆温层被破坏,逆温强度锐减,空气质量显著改善。结果显示,混合层高度越低、通风系数越小及逆温层结越厚、越强,污染越严重。针对不同级别污染程度为四要素设立了定量化指标:当混合层高度低于1.0 km、通风系数小于2500 m2/s、逆温层厚度大于500 m、逆温强度大于2.0℃/100m,易出现中度以上污染;当混合层高度高于1.8 km、通风系数大于7000 m2/s、逆温层厚度小于200 m、逆温强度小于0.5℃/100m,不易出现污染天气,可为预报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新资料 混合层高度 通风系数 逆温
下载PDF
藏北双湖地区三叠纪地层新资料 被引量:17
5
作者 朱同兴 李宗亮 +5 位作者 李才 冯心涛 张启跃 张惠华 林世良 曾庆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27-1134,共8页
在西藏北部双湖江爱达日那地区新发现一套出露较完整的三叠纪地层体,从多重地层的角度阐述了三叠系各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的基本特征。通过剖面测制,获取了丰富的三叠系地层、沉积相和古生物化石资料,尤其是下三叠统硬水泉组生物扰动灰岩... 在西藏北部双湖江爱达日那地区新发现一套出露较完整的三叠纪地层体,从多重地层的角度阐述了三叠系各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的基本特征。通过剖面测制,获取了丰富的三叠系地层、沉积相和古生物化石资料,尤其是下三叠统硬水泉组生物扰动灰岩、鲕粒灰岩、豆粒灰岩和中三叠统康南组含菊石灰岩的发现,为羌塘盆地三叠系地层、沉积相划分与对比,生物古地理研究和沉积盆地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资料。根据岩石类型和生物组合等特征,将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群含煤系地层划分为3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红水沟组、石门关组和江爱达日那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系 新资料 康南组 双湖地区 西藏北部
下载PDF
河北唐山达瑞威尔阶(Darriwilian)牙形刺生物地层的新认识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志浩 Bergstrom S M +2 位作者 甄勇毅 张元动 吴荣昌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5,共15页
本文作者对河北唐山赵各庄剖面的北庵庄组(原称下马家沟组)和马家沟组(原称上马家沟组)较系统地采集了牙形刺样品,通过对所获之牙形刺标本和安太库等(1983)在同一剖面所描述的牙形刺动物群仔细研究,得到一些新的认识、分带及对比意见。... 本文作者对河北唐山赵各庄剖面的北庵庄组(原称下马家沟组)和马家沟组(原称上马家沟组)较系统地采集了牙形刺样品,通过对所获之牙形刺标本和安太库等(1983)在同一剖面所描述的牙形刺动物群仔细研究,得到一些新的认识、分带及对比意见。唐山赵各庄剖面不仅具有丰富各异的地方型分子,如Aurilobodus leptosomatus,Loxodus dissectus,Tangshanodus tangshanensis,Rhipidognathus maggolensis,R.laiwuensis,Triangulodus changshanensis和Erraticodon tangshanensis外,尚有一些分布广泛和具地层意义的重要分子,如Histiodella holodentata,Eoplacognathus pseudoplanus和Eoplacognathus suecicus等。根据这些重要分子和牙形刺分带原则,本文对安太庠等(1983)的牙形刺分带重新修订,即将北庵庄组的Aurilobodus leptosomatus-Loxodus dissectus带和Tangshanodus tangshanensis带修正为Histiodella holodentata-Tangshanodus tangshanensis带,并由下而上可划分为Rhipidognathus maggolensis和R.laiwuensis两地方型亚带;将马家沟组的Eoplacognathus suecicus-Acontiodus?linxiensis带和Plectodina onychodonta带修正为Eoplacognathus suecicus带,并由下而上又可划分为Acontiodus?linxiensis和Plectodina onychodonta两个地方型牙形刺亚带。因此,唐山地区的北庵庄组产牙形刺的部分和马家沟组可与华南的牯牛潭组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大湾沟组对比,归入奥陶纪达瑞威尔阶(Darriwilian),从而改变了过去将北庵庄组产牙形刺的层位,即所谓的Aurilobodus leptosomatus-Loxodus dissectus带和Tangshanodus tangshanensis带与华南区大坪阶(Dapingian)的大湾组相对比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瑞威尔阶 牙形刺 生物地层 新认识 唐山 河北
原文传递
城市宜居动态指数的研究及应用——以珠海国际宜居城市指标体系为例 被引量:11
7
作者 庞前聪 周作江 +2 位作者 王英行 曹彦芹 胡宁溪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4-128,共5页
在全面建设宜居城市与智慧城市的背景下,通过对现有宜居理论及实践的梳理,文章提出了城市宜居动态指数的概念,以及其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特点,并结合珠海建设国际宜居城市指标体系的案例,提出了单项宜居指数和综合宜居指数的计算方法,... 在全面建设宜居城市与智慧城市的背景下,通过对现有宜居理论及实践的梳理,文章提出了城市宜居动态指数的概念,以及其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特点,并结合珠海建设国际宜居城市指标体系的案例,提出了单项宜居指数和综合宜居指数的计算方法,最后从政府和市民的角度分析了宜居动态指数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城市 宜居动态指数 新数据 大数据 珠海
下载PDF
基于新数据、新技术的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怀松垚 陈筝 刘颂 《城市建筑》 2018年第6期12-20,共9页
随着我国进入存量规划阶段,城市研究的重点逐步从关注城市建设的速度,向关注城市发展的质量转变。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是城市规划与设计关注的重点与难点。手机数据、传感器数据和社交媒体等新数据及计算机视觉... 随着我国进入存量规划阶段,城市研究的重点逐步从关注城市建设的速度,向关注城市发展的质量转变。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是城市规划与设计关注的重点与难点。手机数据、传感器数据和社交媒体等新数据及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新技术为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研究提供了很多新的机会。本文基于人本尺度,从出行行为、主观感受、主观认知度等方面系统性地梳理了近十余年来新数据、新技术在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新数据、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对城市空间品质精细且深入的刻画,也为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和优化提供了定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数据 新技术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
下载PDF
北京植物区系新资料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全儒 张劲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6-168,共3页
报道了北京植物区系新记录共12种,它们是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Lour.)Baill.)、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L.)DC.)、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铺地藜(Chpumilio R.Br.)、夜香紫茉莉(Mirabilis nyctaginea(Michx.)M... 报道了北京植物区系新记录共12种,它们是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Lour.)Baill.)、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L.)DC.)、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铺地藜(Chpumilio R.Br.)、夜香紫茉莉(Mirabilis nyctaginea(Michx.)MacMill.)、水盾草(Cabomba caroliniana A.Gray)、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腺龙葵(S sarrachiodes Sendtner.)、毛酸浆(Physalis pubescens L.)、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长喙婆罗门参(Tragopogon dubius Scop.)、砖子苗(Mariscus umbellatus Vahl);此外,还补充了丝叶唐松草(Thalictrum foeniculaceum Bunge)和小花万寿菊(Tagetes minuta L.)在北京的新分布地点.除丝叶唐松草外,其余种均为归化物种.三白草科(Saururaceae)为北京新记录科,而三白草属(Saururus),木防已属(Cocculus),水盾草属(Cabomba),婆罗门参属(Tragopogon)和转子苗属(Mariscus)为北京新记录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植物区系 种子植物 新资料
下载PDF
世界秋海棠属侧膜组植物新资料(英文) 被引量:7
10
作者 税玉民 陈文红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5-374,共20页
记述了秋海棠属侧膜组11新种,即星果草叶秋海棠(BegoniaasteropyrifoliaY.M.ShuietW.H.Chen)、耳托秋海棠(B.auritistipulaY.M.ShuietW.H.Chen)、桂南秋海棠(B.austroguangxiensisY.M.ShuietW.H.Chen)、水晶秋海棠(B.crystallinaY.M.Shu... 记述了秋海棠属侧膜组11新种,即星果草叶秋海棠(BegoniaasteropyrifoliaY.M.ShuietW.H.Chen)、耳托秋海棠(B.auritistipulaY.M.ShuietW.H.Chen)、桂南秋海棠(B.austroguangxiensisY.M.ShuietW.H.Chen)、水晶秋海棠(B.crystallinaY.M.ShuietW.H.Chen)、须苞秋海棠(B.fimbribracteataY.M.ShuietW.H.Chen)、巨叶秋海棠(B.gigaphyllaY.M.ShuietW.H.Chen)、黄氏秋海棠(B.huangiiY.M.ShuietW.H.Chen)、长柱秋海棠(B.longistylaY.M.ShuietW.H.Chen)、扁果秋海棠(B.platycarpaY.M.ShuietW.H.Chen)、喙果秋海棠(B.rhynchocarpaY.M.ShuietW.H.Chen)、多变秋海棠(B.variifoliaY.M.ShuietW.H.Chen);并报道了3新变种及1新名称,即疏毛越南秋海棠(B.boniiGagnep.var.remotisetulosaY.M.ShuietW.H.Chen)、密毛龙州秋海棠(B.morseiIrmsch.var.myriotrichaY.M.ShuietW.H.Chen)、簇毛伞叶秋海棠(B.umbr-aculifoliaY.WanetB.N.Changvar.flocculosaY.M.ShuietW.H.Chen)及彩纹秋海棠(B.variegataY.M.ShuietW.H.Ch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资料 侧膜组 秋海棠属 秋海棠科
下载PDF
中国西藏贝母兰属(兰科)新资料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孟凯 邢震 +2 位作者 王伟 罗艳 李惠玲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7-71,共5页
贝母兰属植物隶属兰科,多数种类具较高的观赏价值,但西藏自治区的贝母兰属植物资源考察不充分。本文报道了兰科贝母兰属植物1个中国未详知种:细茎贝母兰(Coelogyne mishmensis Gogoi);4个西藏新记录种:褐唇贝母兰(CoelogynefuscescensLi... 贝母兰属植物隶属兰科,多数种类具较高的观赏价值,但西藏自治区的贝母兰属植物资源考察不充分。本文报道了兰科贝母兰属植物1个中国未详知种:细茎贝母兰(Coelogyne mishmensis Gogoi);4个西藏新记录种:褐唇贝母兰(CoelogynefuscescensLindl.)、密茎贝母兰[Coelogynenitida(Wall.exD.Don)Lindl.]、疣鞘贝母兰(Coelogyne schultesii Jain et Das)、禾叶贝母兰(Coelogyne viscosa Rchb. F.)。其中,细茎贝母兰与流苏贝母兰(C. fimbriata Lindl.)极为相似,但细茎贝母兰花大,唇瓣边缘为厚绒毛状,与流苏状唇瓣相区别;褐唇贝母兰的近似种为云南贝母兰(C.assamica Linden&Rchb. f.)和斑唇贝母兰(C. fuscescens Lindl. var. brunnea Lindl.),但三者的界限划分不明确,通过搜索模式标本,从植株和花的形态、颜色看,本文报道的种更接近褐唇贝母兰原变种;密茎贝母兰近似眼斑贝母兰(C. corymbosa Lindl.),本研究提供鉴别特征将2种区分开;疣鞘贝母兰未在花期时,外观极易与黄绿贝母兰(C. prolifera Lindl.)混淆,但细微特征如鞘上具疣状突起,花唇瓣上具两条褶片等特征极易区别,本文提供了重要形态特征描述及详细特征图片等信息。该新记录的发现扩充了我国西藏自治区贝母兰属植物的记录,为今后兰科植物调查和保护研究提供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兰属 兰科 新资料 西藏 中国
下载PDF
广东番荔枝科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锐洲 韦雪芬 +3 位作者 黄燕 李焜钊 唐光大 陈瑜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6期80-90,共11页
为了理清广东省番荔枝科植物及区系地理分布现状,为区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最新资料,研究在结合最新分类修订和新发表植物类群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文献查阅、标本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野生番荔枝科Annonaceae植物共... 为了理清广东省番荔枝科植物及区系地理分布现状,为区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最新资料,研究在结合最新分类修订和新发表植物类群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文献查阅、标本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野生番荔枝科Annonaceae植物共计12属31种;其中尖叶瓜馥木Fissistig/na acuminatissimum在《中国植物志》和Folra of China均未记录广东分布。广东省番荔枝科植物以瓜馥木属Fissistigm a最为丰富,其次为紫玉盘属Uvaria与鹰爪花属Artabotryso区系地理成分方面:广东省内番荔枝科植物以热带亚洲分布占优势;与邻近的8个省区番荔枝科植物区系比较,广东一海南之间属和种相似性系数最高,广东一澳门之间的属和种相似性系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荔枝科 植物区系 新资料
下载PDF
四川省被子植物新资料
13
作者 梁洁 胡君 +3 位作者 罗垚 刘庆 刘秋蓉 程新颖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确定了四川省被子植物新记录10种,分别为岩芋〔Remusatia vivipara(Lodd.)Schott〕、昆明冬青(Ilex kunmingensis H.W.Li ex Y.R.Li)、孩儿草〔Rungia pectinata(Linn.)Nees〕、粗毛藤〔Cnesmone mairei(Lé...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确定了四川省被子植物新记录10种,分别为岩芋〔Remusatia vivipara(Lodd.)Schott〕、昆明冬青(Ilex kunmingensis H.W.Li ex Y.R.Li)、孩儿草〔Rungia pectinata(Linn.)Nees〕、粗毛藤〔Cnesmone mairei(Lévl.)Croiz.〕、四数九里香(Murraya tetramera C.C.Huang)、长蔓通泉草(Mazus longipes Bonati)、尼泊尔黄堇(Corydalis hendersonii Hemsl.)、垫状棱子芹(Pleurospermum hedinii Diels)、景天点地梅(Androsace bulleyana G.Forr.)、矮萱草(Hemerocallis nana Forrest et W.W.Sm.)。岩芋属(Remusatia Schott)和粗毛藤属(Cnesmone Blume)为四川省新记录属。此外,还补充了薄革叶冬青(Ilex subcoriacea Z.M.Tan)、等唇玄参(Scrophularia aequilabris P.C.Tsoong)、四川吊灯花〔Ceropegia exigua(H.Huber)M.G.Gilbert et P.T.Li〕和长苞高山栎(Quercus fimbriata Chun et Huang)的照片和标本。凭证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植物标本室(CD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被子植物 地理分布 新资料
下载PDF
《河北植物志》绣线菊属的订正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全儒 尹祖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2期269-271,共3页
对《河北植物志》(第1卷)绣线菊属中属于错误鉴定的美丽绣线菊、欧亚绣线菊和金丝桃叶绣线菊予以订正;把大叶华北绣线菊和小叶华北绣线菊合并;记载了1个新记录变种三裂绣线菊毛叶变种和1个补充记录种疏毛绣线菊。
关键词 绣线菊属 分类 变种
下载PDF
基于TensorFlow神经网络的数据中心故障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卫华 《电子测试》 2019年第16期64-65,130,共3页
本文展开了基于TensorFlow神经网络的数据中心故障预测研究,并根据数据中心的日常数据信息,找出在数据中心中的关键性能指标,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训练特征,并将其输入到建立的TensorFlow神经网络模型之中,并根据神经网路模型所输出的数... 本文展开了基于TensorFlow神经网络的数据中心故障预测研究,并根据数据中心的日常数据信息,找出在数据中心中的关键性能指标,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训练特征,并将其输入到建立的TensorFlow神经网络模型之中,并根据神经网路模型所输出的数据来预测数据中心是否存在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sorFlow 神经网络 数据中新 故障预测
下载PDF
东北地区被子植物新资料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宝江 张一凡 +1 位作者 王美娟 周繇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2-634,563,共4页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欧亚大陆东缘,地域辽阔,环境复杂,植被类型多样,是我国北方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植物区系起源演变发展的重要地区。该研究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及资料分析,报道了东北地区2种新分布植物,分别是野生堇菜(Viola arve...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欧亚大陆东缘,地域辽阔,环境复杂,植被类型多样,是我国北方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植物区系起源演变发展的重要地区。该研究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及资料分析,报道了东北地区2种新分布植物,分别是野生堇菜(Viola arvensis)、线叶毛膏菜(Drosera anglica)。野生堇菜为东北地区新归化种,分布于哈尔滨市帽儿山,该种在我国台湾地区有分布,原产于非洲北部、亚洲西南部和欧洲;线叶毛膏菜为中国新记录种,分布于东北长白山区。该属在东北地区还有1种,即圆叶茅膏菜(D.rotundifolia)。两者的主要区别:前者叶为线状匙形,花柱3,每个花柱2分裂至中部;后者叶片近圆形,花柱3,每个花柱深裂至基部。凭证标本保存于东北林业大学植物标本室(NEFI)。这些新资料种的发现,对于丰富东北地区植物种类及对本地区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子植物 新资料 东北地区 野生堇菜 线叶毛膏菜
下载PDF
“Street Portraits” of Old City Streets in the New Data Environment: A Case Study on the Old City of Beijing 被引量:3
17
作者 Yang Dong Xie Xiangya +1 位作者 Tang Yan Zhang Yidan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CSCD 2018年第4期14-23,共10页
As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urns into the "New Normal," the focus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have transformed from "physical expansion" to "built-up area improvement."... As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urns into the "New Normal," the focus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have transformed from "physical expansion" to "built-up area improvement." Street, as the most fundamental component of public spa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be interpreted and studied. This study attempts to quantify all the composing elements in urban streets to create "Street Portraits" which can clearly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eet. Taking Beijing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aims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streets in the Old City of Beijing. Methodologically, the properties of a street are identified and categorized into three aspects: street function, street vitality, and street quality, which further helps establish an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for the "Street Portraits." In result, various "Street Portraits" of the Old City of Beijing are presented by data visualization, by using the Nightingale Rose diagram tool to integrate all the indicators of individual streets and thus describing the distinctive "Street Portraits." In the end,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he finding can influence the street space improvement and design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ET Portraits new data OLD CITY large SCALE BEIJING
原文传递
西藏兰科植物新资料 被引量:2
18
作者 雷鸣 赵志强 +1 位作者 许敏 王喜龙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5-108,共4页
该文报道了西藏的2个野生兰科植物,分别为绿春阔蕊兰(Peristylus biermannianus(King et Pantl.)X.H.Jin,Schuit.&W.T.Jin)和先骕兰(Hsenhsua chrysea(W.W.Sm.)X.H.Jin,Schuit.,W.T.Jin&L.Q.Huang),绿春阔蕊兰首次在西藏定结县... 该文报道了西藏的2个野生兰科植物,分别为绿春阔蕊兰(Peristylus biermannianus(King et Pantl.)X.H.Jin,Schuit.&W.T.Jin)和先骕兰(Hsenhsua chrysea(W.W.Sm.)X.H.Jin,Schuit.,W.T.Jin&L.Q.Huang),绿春阔蕊兰首次在西藏定结县被发现,海拔2450 m,生于林下草丛,为西藏新记录种;先骕兰发现于西藏洛扎县,海拔4136~4428 m,生于高山草甸,为西藏新分布;凭证标本保存于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标本馆(XZ),并附有形态特征描述和彩色图片.以上新记录种和新分布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高海拔兰科植物区系资料,拓宽了高海拔西藏兰科植物的分布记录,对青藏高原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先骕兰 绿春阔蕊兰 西藏 新资料
下载PDF
山西被子植物属种新资料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刚狮 刘瑞霞 +2 位作者 贾泽凡 任保青 张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8期113-115,共3页
报道了山西被子植物2个新记录属,即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马蹄香属(Saruma Oliv.)和荨麻科(Urticaceae)花点草属(Nanocnide Bl.),以及被子植物新记录5种——马蹄香(Saruma henryi Oliv.)、紫花前胡(Angelica decursiva(Miquel)Fran... 报道了山西被子植物2个新记录属,即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马蹄香属(Saruma Oliv.)和荨麻科(Urticaceae)花点草属(Nanocnide Bl.),以及被子植物新记录5种——马蹄香(Saruma henryi Oliv.)、紫花前胡(Angelica decursiva(Miquel)Franchet et Savatier)、花点草(Nanocnide japonica Bl.)、宝珠草[Disporum viridescens(Maxim.)Nakai]和饭包草(Commelina benghalensis Linnaeus),并列出每个种的标本引证和地理分布,凭证标本保存于山西大学标本馆(SX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子植物 新记录 山西省
下载PDF
基于新数据的小城市街道设计实践——以宿迁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卫 邱宁 张毣 《住区》 2019年第5期147-152,共6页
街道作为重要的城市空间在城市设计层面受到广泛关注,在研究层面利用新技术在大城市展开的街道研究较多,但小城市的研究和实践普遍较少。本文探索了新技术在小城市街道实践中的应用,建立了包括类型划分、现状评价和设计指引在内的实践体... 街道作为重要的城市空间在城市设计层面受到广泛关注,在研究层面利用新技术在大城市展开的街道研究较多,但小城市的研究和实践普遍较少。本文探索了新技术在小城市街道实践中的应用,建立了包括类型划分、现状评价和设计指引在内的实践体系,并选取宿迁作为案例进行研究。重点研究新技术在小城市的应用,同时也探索了新技术与传统设计的衔接问题,以期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 新数据 街道设计 小城市 设计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