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反腐的特点、利弊及完善对策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赵勇 赵俊燕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4-7,共4页
网络反腐,作为新世纪的一个时代名词,标志着中国的反腐工作掀开了新的一页。与传统反腐方式相比,它具有公开、透明、快捷、高效等多方面的优点,有效弥补了传统制度反腐的缺位,但是也由于其发展不够规范,还存在着侵犯隐私、被利用作为打... 网络反腐,作为新世纪的一个时代名词,标志着中国的反腐工作掀开了新的一页。与传统反腐方式相比,它具有公开、透明、快捷、高效等多方面的优点,有效弥补了传统制度反腐的缺位,但是也由于其发展不够规范,还存在着侵犯隐私、被利用作为打击报复的工具等缺点。本文基于此,从组织建设和法律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引导网络反腐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反腐 传统反腐 舆论监督
下载PDF
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态势与有效运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红凛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82,共9页
随着网络舆论监督与反腐倡廉的形势发展,相关部门对网络监督的态度实现了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国内网络监督格局也逐渐实现了从民间主导到官方主导的转变。网络舆论监督具有主体多元、全天候与全方位、快捷高效、安全廉价等优势,有助于... 随着网络舆论监督与反腐倡廉的形势发展,相关部门对网络监督的态度实现了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国内网络监督格局也逐渐实现了从民间主导到官方主导的转变。网络舆论监督具有主体多元、全天候与全方位、快捷高效、安全廉价等优势,有助于促进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办,增强反腐倡廉积极主动性与公职人员廉洁自律自觉性,有助于开辟党风廉政建设新渠道新局面;但也存在不实举报、非理性言论、放大腐败严峻形势等突出问题。新时期有效运用网络监督助推党风廉政建设,既要增强监督意识,尊重与保障民众监督权,有效汲取网络舆论监督力量,也要运用网络技术推进权力公开与政治透明,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平台建设,还要把网络舆论监督置于权力监督体系中系统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公开 权力监督 网络舆论监督 党风廉政建设
原文传递
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互动——以“邓玉娇案”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越 梁刚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5-10,共6页
以"邓玉娇案"为视角,分析了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且从舆论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了如何促进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良性互动,进而指出二者良性互动的关键在于尊重舆论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前提下,完善网络舆论... 以"邓玉娇案"为视角,分析了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且从舆论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了如何促进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良性互动,进而指出二者良性互动的关键在于尊重舆论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前提下,完善网络舆论监督体系,使得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在各自领域各司其职,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 互动 网络舆论监督 司法审判
下载PDF
善变的蝴蝶——混沌理论视野下的网络舆论监督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若冰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09-111,124,共4页
文章从混沌理论视野研究网络舆论,通过对网络舆论形成中蝴蝶效应的分析,探讨了网络舆论监督中的混沌现象,从而得出网络舆论监督效果无序性的必然,并以此为据,提出了网络舆论管理的新思路。
关键词 蝴蝶效应 混沌 网络 舆论监督
下载PDF
中国网络反腐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基于10个典型网络反腐案例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袁希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3-159,共7页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不断融入到反腐大潮之中。通过对10个典型网络反腐案例的分析,可以从共性中反映出网络反腐是公民社会普遍认同的体现,且具有反腐的高效便捷性,能减少举报风险。同时,网络反腐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以...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不断融入到反腐大潮之中。通过对10个典型网络反腐案例的分析,可以从共性中反映出网络反腐是公民社会普遍认同的体现,且具有反腐的高效便捷性,能减少举报风险。同时,网络反腐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以上因素,笔者从宏观上构建网络廉政文化、中观上完善网络反腐制度、微观上提高网络反腐主体素质等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反腐 舆论监督 对策方法
下载PDF
“非虚构写作”在网络舆情事件中的情感动员功能与表达逻辑 被引量:6
6
作者 董向慧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5-134,155,156,共12页
社交媒体时代,舆论生态的“后真相时代”特征日益鲜明,情感与信念成为网络舆情事件的主要动力。“非虚构写作”作为将纪实报道与文学创作结合起来的写作手法,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发挥着强大的情感动员功能。通过将悲情叙事、身份标签、戏... 社交媒体时代,舆论生态的“后真相时代”特征日益鲜明,情感与信念成为网络舆情事件的主要动力。“非虚构写作”作为将纪实报道与文学创作结合起来的写作手法,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发挥着强大的情感动员功能。通过将悲情叙事、身份标签、戏谑表达等传统的网络情感动员表达逻辑与“文史合一”、忧患意识等“非虚构写作”本土概念巧妙嫁接,“非虚构写作”引发了一系列重大网络舆情事件,呈现出社会学观察、原型叙事、文化冲突三种表达逻辑。“非虚构写作”在舆情表达、舆论监督、社会观察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带有深刻情感色彩的“非虚构写作”也蕴含着网络民粹主义、网络暴力、网络虚假信息等诸多风险因素。如何实现“非虚构写作”批判与建设、解构与建构、破与立等方面的平衡,这为互联网生态建设提出了新的内容和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时代” 非虚构写作 网络舆情 情感动员 舆论监督 网络话语
下载PDF
论信息化反腐模式 被引量:4
7
作者 徐荣梅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第6期101-104,共4页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反腐倡廉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当前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寻求构建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反腐模式,实现民间自发的网络反腐与官方自主的信息化反腐的有效对接,架构高效、快捷的信息化反腐模式,加强...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反腐倡廉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当前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寻求构建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反腐模式,实现民间自发的网络反腐与官方自主的信息化反腐的有效对接,架构高效、快捷的信息化反腐模式,加强对信息化反腐模式的引导,整合优化反腐的力量和资源,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信息化反腐人员的素质,对推进新形势下我国反腐倡廉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倡廉 网络反腐 信息化反腐 舆论监督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角下的网络舆论监督——理智力量的挣扎与回归 被引量:4
8
作者 曹陇华 赵文辉 张梦寒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12年第4期152-155,共4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其中,"舆论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之一,充分体现了在马克思生活年代人民通过报纸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新闻观的继承者,党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qu...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其中,"舆论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之一,充分体现了在马克思生活年代人民通过报纸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新闻观的继承者,党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舆论监督"。在新时代,"网络舆论监督"正在发挥着越来越有力的影响,应运而生的是网络暴力,再到网络实名制,我们看到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历程,真正实现网络舆论监督还有一段路要走。我们应该在马克思新闻观的指导下,摆正对网络舆论监督的态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相信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的发展,网络舆论监督一定会成为马克思所说的"理智的力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新闻观 网络舆论监督 理智力量 网络暴力 网络实名制
下载PDF
试论我国网络道德教育的完善——以治理网络暴力为视角 被引量:4
9
作者 孟义南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63-66,共4页
网络暴力近年来频繁发生,对正常的网络秩序和网络伦理道德造成了强烈冲击。治理网络暴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网络道德的缺失是网络暴力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构建网络道德体系,发展和完善对我国公民的网络道德教育是治理网络暴力的一条重... 网络暴力近年来频繁发生,对正常的网络秩序和网络伦理道德造成了强烈冲击。治理网络暴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网络道德的缺失是网络暴力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构建网络道德体系,发展和完善对我国公民的网络道德教育是治理网络暴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 网络秩序 网络道德教育 舆论监督 网民自律
下载PDF
刍议食品安全视角下的网络舆论监督 被引量:4
10
作者 姚魁 马正美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13年第3期256-258,共3页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甚至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国家的形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当前,微博等网络媒体在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甚至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国家的形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当前,微博等网络媒体在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监督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以期对我国食品安全事件的网络舆论监督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网络舆论监督 政府
下载PDF
网络舆论监督中的“二级传播”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玲珍 《铜仁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91-98,共8页
"二级传播"在大众传播媒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新的传播条件下,尤其是网络传播迅速发展之后,传统的"二级传播"的作用也发生了一些改变。由于网络媒介的特性,网络传播模糊了传播者与受传者的界限,传播的主权不再... "二级传播"在大众传播媒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新的传播条件下,尤其是网络传播迅速发展之后,传统的"二级传播"的作用也发生了一些改变。由于网络媒介的特性,网络传播模糊了传播者与受传者的界限,传播的主权不再被大众传播媒体垄断,网络传播的主体呈现出个人化、多元化的特征。因此,"二级传播"中的意见领袖的角色及其在营造公众舆论中所发挥的影响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传播 舆论监督 二级传播 意见领袖
下载PDF
网络舆论监督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帅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5-17,共3页
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运行机制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而正在迅猛发展的网络媒体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殊性,网络舆论监督良莠并存,需从... 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运行机制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而正在迅猛发展的网络媒体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殊性,网络舆论监督良莠并存,需从被监督者、网络媒体以及受众三个角度加以规范与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传播 舆论监督 公共领域 盲从
下载PDF
自媒体环境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红艳 胡明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454-458,共5页
在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形成中,自媒体传播表现出强大的推动力,逐渐建立了较为模式化的行动逻辑、话语表达和传播路径,并由此产生社会正面效应或负面效应。自媒体的传播易导致网民共鸣、形成从众效应和衍生“蝴蝶效应”,因此,为了提升传... 在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形成中,自媒体传播表现出强大的推动力,逐渐建立了较为模式化的行动逻辑、话语表达和传播路径,并由此产生社会正面效应或负面效应。自媒体的传播易导致网民共鸣、形成从众效应和衍生“蝴蝶效应”,因此,为了提升传播效果,加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政府应重视网络舆情监管,大力提高网民整体素质,完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网络管理机制,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群体极化 网络舆论 网民素质 舆情监管
下载PDF
当前我国网络反腐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冬梅 杨丹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25-128,共4页
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律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表明"打老虎拍苍蝇"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反腐的新常态。互联网作为新时期反对腐败的新平台,日益引起人民的重视。网络具有主体广... 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律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表明"打老虎拍苍蝇"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反腐的新常态。互联网作为新时期反对腐败的新平台,日益引起人民的重视。网络具有主体广泛、方便快捷、安全性高、互动性强等优势。但是,网络反腐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网民结构不合理、制度不健全、部分部门不配合、硬件设施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充分发挥网络反腐的优势,必须通过转变网民观念、完善相关制度、畅通监督渠道、优化监督环境等途径,充分利用网络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反腐 舆论监督 制约因素 路径选择
下载PDF
网络媒体对政府治理的作用研究:来自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证据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尔升 明旭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0-149,共10页
网络媒体的负面报道是否能对政府治理发挥作用?文章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实例探讨了这一问题。研究发现:网络媒体的负面报道对政府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网络媒体负面报道次数的增加,必然会引起政府的关注,迫使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 网络媒体的负面报道是否能对政府治理发挥作用?文章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实例探讨了这一问题。研究发现:网络媒体的负面报道对政府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网络媒体负面报道次数的增加,必然会引起政府的关注,迫使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大治理力度,净化市场环境。进一步研究发现:网络媒体的负面报道对行业效益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即负面报道次数本身对行业效益几乎没有影响,加入控制变量后,影响才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媒体 政府治理 负面新闻 舆论监督 国际旅游岛
原文传递
试析网络媒体在反腐中的舆论监督功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亚妮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3期90-94,共5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普及率迅速提高,数亿网民构成的网络"社区"使社会开始进入"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时代,互联网对舆论参与者和围观者有巨大凝聚力,网络媒体成为舆论主阵地,在反腐倡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普及率迅速提高,数亿网民构成的网络"社区"使社会开始进入"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时代,互联网对舆论参与者和围观者有巨大凝聚力,网络媒体成为舆论主阵地,在反腐倡廉、弘扬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绩。但由于我国的互联网起步较晚,网络媒介的整体普及率不高、网民的分布不均、网络媒体的公信力足等问题,网络媒体在反腐中的舆论监督功能还没得到有效的发挥,需要通过政府扶持、法律保障、内部改革、对象配合等各方面的努力,让网络媒体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反腐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媒体 舆论监督 网络受众 反腐
下载PDF
网络舆论监督失当的负面影响与缓解机制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郁涵 王建文 《黄山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43-46,共4页
当下的信息社会网络应用日趋广泛。网络媒体的应运而生让舆论的范围有了拓展,人们借助网络充分发表对社会事务的看法和见解,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舆论监督形式——网络舆论监督。网络舆论监督彰显出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但当其出现失当... 当下的信息社会网络应用日趋广泛。网络媒体的应运而生让舆论的范围有了拓展,人们借助网络充分发表对社会事务的看法和见解,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舆论监督形式——网络舆论监督。网络舆论监督彰显出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但当其出现失当表现,无疑会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对网络舆论监督失当的原因、影响进行初探,并从法规建设、社会管理、科技应用等方面提出相关的缓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论监督 失当 原因 影响 缓解机制
下载PDF
论网络时代下舆论监督与司法回应
18
作者 杨雨晴 张怡晨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28-32,共5页
网络时代下,互联网社交平台作为新兴的舆论工具,承载了数以亿计网民的心声,成为广大民众表达民意、参与司法和监督司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一些案件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所产生的舆论风暴对司法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文章分析了网络舆论... 网络时代下,互联网社交平台作为新兴的舆论工具,承载了数以亿计网民的心声,成为广大民众表达民意、参与司法和监督司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一些案件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所产生的舆论风暴对司法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文章分析了网络舆论的形成及特点,舆论监督存在的合理性及现实困境,探讨实现舆论与司法良性互动的规制路径,以期在网络时代下追求司法独立的同时又能够温暖人心,化解舆论与司法的冲突,共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论 司法互动 舆论监督
下载PDF
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思考
19
作者 俞晓婷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第8期277-279,共3页
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互动性强、形式多样、情绪化明显等特征。这些特征在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往往带来一些负面的作用,包括司法公正、隐私权和名誉权保护的影响等。完善网络舆论监督,不仅要健全网络立... 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互动性强、形式多样、情绪化明显等特征。这些特征在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往往带来一些负面的作用,包括司法公正、隐私权和名誉权保护的影响等。完善网络舆论监督,不仅要健全网络立法,确保司法公开,同时还要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提升网民素质,加强私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信息传播 网络舆论监督 司法公正 隐私权 名誉权
下载PDF
谈网络舆论监督的异化现象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3
20
作者 薄立波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39-143,共5页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播。虚拟网络舆论相对于传统媒介而言,更广泛地提高舆论社交普遍性、快速性、监督性的最大值。然而,在网络舆论日益凸显其监督的正面性的同时,一些异化现象假借正面性来行使其负面效...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播。虚拟网络舆论相对于传统媒介而言,更广泛地提高舆论社交普遍性、快速性、监督性的最大值。然而,在网络舆论日益凸显其监督的正面性的同时,一些异化现象假借正面性来行使其负面效能,以"网络暴力"为代表。笔者基于此种异化变量,探索异化现象的来源性及攻击性,并探索相应改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针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异化现象可从技术、立法,以及提高网民素养等途径逐步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论监督 异化现象 网络暴力 变量控制 改进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