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场所艺术与空间科学 被引量:79
1
作者 比尔·希利尔 杨滔(译)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4-34,共11页
城市这个庞然巨物由于有了人的活动而变得生机盎然。城市实体和人的活动是如何联系的?俨然有序的城市是如何从人类生活的历史长河中突现的?城市物质形态又是如何与居民的经济、社会以及认知活动相关联的?在宏观的层面上,城市是作为一个... 城市这个庞然巨物由于有了人的活动而变得生机盎然。城市实体和人的活动是如何联系的?俨然有序的城市是如何从人类生活的历史长河中突现的?城市物质形态又是如何与居民的经济、社会以及认知活动相关联的?在宏观的层面上,城市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运作的,而每一个个体又是在另一个层面上体验它的,这样我们就陷入了看似矛盾的两种视角来看城市:客观而相对抽象的整体视角以及现象学的局部视角。本文从空间句法出发,希望建立一种城市生长理论,以此来调和上述两极分化的观点。它的立足点就是把城市看成空间网络,并把空间看成物质性城市、体验的城市、社会经济的城市和认知的城市的共同媒介。因此,从空间的角度来看,作为物体的城市和作为体验的城市就合二为一了。我们应该如何从空间角度来讨论城市?我将首先解释我研究空间的基点,那就是空间句法,解释它是如何作为一种空间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在科研和设计实践中的。其次,我将阐述我们如何用空间句法来发现人类理解、体验以及利用空间的主要特征。借助这种自足的空间理论以及人类理解空间的理论,我们可以勾画出在两个阶段中城市生长的理论,一是人类聚集建筑物的过程是如何形成城市特色空间形态的,二是聚集的建筑物是如何通过影响人类的活动而成为赋有生气的城市的。总之,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的产品。它们特有的形态和功能反映了人类是什么以及我们能如何生存。这也许就是城市是最伟大的艺术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网络 城市生长过程 轴线分析 线段角度分析 空间 艺术 科学
下载PDF
网络艺术的后审美范式 被引量:57
2
作者 欧阳友权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25-30,共6页
网络艺术已日渐形成自己的后审美范式,即虚拟现实的符号审美、在线交互的活性审美和游戏世界的快乐审美。这些艺术审美方式的变异是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在网络时代的必然延伸。
关键词 网络艺术 后审美范式 虚拟现实 人机互动 自我意识 符号审美
下载PDF
ART-2神经网络的改进及建模实现 被引量:16
3
作者 丛爽 郑毅松 王怡雯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4期25-27,42,共4页
指出了传统的ART-2神经网络对渐变过程不敏感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算法。并对ART-2网络进行建模,通过与其它建模方法的对比,详尽讨论了ART-2的建模方法及特点。最后通过应用改进算法解决了原先模型中的“模式漂移”现象,使模型... 指出了传统的ART-2神经网络对渐变过程不敏感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算法。并对ART-2网络进行建模,通过与其它建模方法的对比,详尽讨论了ART-2的建模方法及特点。最后通过应用改进算法解决了原先模型中的“模式漂移”现象,使模型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2神经网络 建模 模式漂移 串并联模型
下载PDF
基于ARTNN的GIS绝缘故障识别新方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肖燕 胡浩 郁惟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5-79,共5页
为根据局部放电信号识别早期的GIS绝缘故障缺陷类型,提出了一种利用ART神经网络在线识别GIS绝缘故障类型的新方法。较之常用BP神经网络,该法训练时间短、所需样本少、权值稳定、不存在局部收敛,故更适于在线识别。网络的输入量为一个工... 为根据局部放电信号识别早期的GIS绝缘故障缺陷类型,提出了一种利用ART神经网络在线识别GIS绝缘故障类型的新方法。较之常用BP神经网络,该法训练时间短、所需样本少、权值稳定、不存在局部收敛,故更适于在线识别。网络的输入量为一个工频周期内局部放电脉冲重复率、主频率、阻尼系数、放电量、放电相位分布。利用5种GIS绝缘缺陷类型的实验所得数据对ART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及验证,证明该法的缺陷类型正确识别率可>98%,在GIS绝缘故障类型的在线模式识别中具有广泛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神经网络 自适应谐振理论(art) GIS 模式识别 art2-A
下载PDF
一种新的ART2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8
5
作者 马吉胜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1-234,共4页
指出了传统的ART2神经网络对渐变过程不敏感的局限性,建立了新的ART2神经网络模型,与传统模型相比,增加了伴随神经元和重置系统B。开发了相应的MATLAB程序,模拟实验表明新的ART2神经网络能够分辨渐变过程。
关键词 神经网络 自适应共振理论 art2
原文传递
ART网在地图彩色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林桦 王正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19-425,共7页
该文根据ART网的特点和功能及地图彩色分类的要求,提出了用于地图彩色分类的扩展ART网(简称EART网)。文中介绍了该网的模型、算法、参数选择,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 地图 彩色分类 神经网络 art Eart
下载PDF
网络艺术学刍议 被引量:8
7
作者 黄鸣奋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5-42,共8页
新兴的网络艺术呼唤与之相适应的理论、评论与史学研究。网络艺术学正是顺应这一要求而建立的新兴学科。它的基础是网络媒体与艺术之间的价值关系,其重点则是对网络艺术基本特性及历史演变的考察。
关键词 网络艺术 艺术理论 网络媒体 信息科技 因特网
下载PDF
试论新媒介文化的批评标准与叙事逻辑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定家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9-155,共7页
新媒介的崛起给当代文化的生产、传播与消费造成了巨大冲击,由于主体的"隐匿"和"弥散",大众由卑微的"受众"变成尊贵的"用户",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更是将信息公共空间变成率性而为的话语狂欢之... 新媒介的崛起给当代文化的生产、传播与消费造成了巨大冲击,由于主体的"隐匿"和"弥散",大众由卑微的"受众"变成尊贵的"用户",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更是将信息公共空间变成率性而为的话语狂欢之地。在工具理性与技术逻辑所主宰的新媒介文化语境中,网络写作者渐渐弱化了对诗性智慧与审美意味的感知能力。新媒介文化批评也相应陷入标准混乱、价值迷失的困境之中,尤其是在网络文学领域,作者匿名和主体性虚位消解了传统写作的责任、良知、使命感、意义追问等价值依凭和审美担当等人文理念。因此,新媒介文化的价值导向研究和健康向上的批评引导,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关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介 网络语言 技术与艺术
下载PDF
WWW的未来发展趋势——数据库、多人交谈、动态更新和商业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庆章 《计算机应用》 CSCD 1997年第1期17-19,共3页
本文分析了WWW目前的应用现状和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看所存在的问题,较为精确地归纳出了全球信息网在数据库、多人交谈系统。
关键词 INTERNET WWW 技术发展 全球信息网
下载PDF
新媒体和艺术大众化的传播 被引量:7
10
作者 邱秉常 《鄂州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77-80,共4页
伴随着网络大潮的数字媒体艺术无疑是个"新生事物",它不仅是"科技艺术"和传播形态,还代表着一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和新思维。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数字媒体艺术具备技术性、媒体综合性、形象逼真性、时间性... 伴随着网络大潮的数字媒体艺术无疑是个"新生事物",它不仅是"科技艺术"和传播形态,还代表着一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和新思维。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数字媒体艺术具备技术性、媒体综合性、形象逼真性、时间性、大众性、交互性和商业性等多种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媒体 网络艺术 信息 特征
下载PDF
新媒体视野中的网络文学 被引量:8
11
作者 金振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1-126,共6页
网络时代的新媒体催生了一种崭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的诞生。它是网络新媒体的艺术裂变,给传统主流文学带来了深刻危机和严峻挑战。从传播学新媒体的视野,来重新审视网络文学的艺术特征、符号载体以及传播的艺术效应,可以深入揭... 网络时代的新媒体催生了一种崭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的诞生。它是网络新媒体的艺术裂变,给传统主流文学带来了深刻危机和严峻挑战。从传播学新媒体的视野,来重新审视网络文学的艺术特征、符号载体以及传播的艺术效应,可以深入揭示网络文学的本质特征,为网络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这是网络文学和传播学研究新的探索空间和热点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网络文学 艺术特征 传播效应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层次聚类算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史变霞 张明新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5-56,61,共3页
为了更好地实现聚类,在分析层次聚类(agglomerative)算法和神经网络的ART2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层次聚类算法.改进算法将首先采用一种基于ART2的改进神经网络聚类算法得到一个初始的聚类结果,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agglomerative... 为了更好地实现聚类,在分析层次聚类(agglomerative)算法和神经网络的ART2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层次聚类算法.改进算法将首先采用一种基于ART2的改进神经网络聚类算法得到一个初始的聚类结果,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agglomerative算法实现分层聚类.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较原先传统的聚类算法,不但算法执行速度快、效率高,而且聚类效果也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聚类 神经网络 art2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学理论新使命 被引量:5
13
作者 罗婷 李桃然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4-41,67,共9页
截至2021年,艺术学成为门类学科、艺术学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在过去的十年里,艺术学学科平台的建设、学术成果的落实和学术人才的培养都获得了较大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已然成为世界上... 截至2021年,艺术学成为门类学科、艺术学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在过去的十年里,艺术学学科平台的建设、学术成果的落实和学术人才的培养都获得了较大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已然成为世界上被互联网改造得最彻底的国家之一,万物互联与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然开启,快速的工业化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概念正在挑战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态体系,作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领域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艺术产业的发展与互联网的融合正日益受到专业领域乃至全社会的重视,艺术品的创作、传播、学习与流通因为智能化的信息革命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态,在万物互联的数字生态中,科技与人的关系必将实现质的跨越,传统的艺术文化活动将被重新评估,艺术活动早已走出往日幽闭的殿堂而走进万物互联的网络世界,艺术的创作与传播、艺术消费现场的转移、传统艺术批评与价值传达的困惑与"失语"、学院教育与网络组织的交流断裂与竞争日益加剧等,使得目前的艺术学理论无法面对和解决诸多争议激烈的新现象与新问题,因此,正视艺术产业现状、结合当下实践语境作出理论新建构是当下艺术学理论将要面对的新命题和不可回避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人工智能 新媒介 网络艺术
下载PDF
基于改进ART2神经网络的绝缘子故障在线诊断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海龙 关根志 +2 位作者 周金 吴石书 贾旭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1-45,共5页
根据绝缘子在线检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改进ART2神经网络的绝缘子故障在线诊断技术.改进的ART2神经网络在F2层增设初始状态层,即F2层分为上子层F22和下子层F21.F22层存储绝缘子首次投运时的初始状态和已知的典型故障类型,F21层存储新增... 根据绝缘子在线检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改进ART2神经网络的绝缘子故障在线诊断技术.改进的ART2神经网络在F2层增设初始状态层,即F2层分为上子层F22和下子层F21.F22层存储绝缘子首次投运时的初始状态和已知的典型故障类型,F21层存储新增故障类型.在绝缘子故障诊断过程中,首先应用电晕电流脉冲测量仪在线测量绝缘子的电晕电流脉冲,然后绘制电晕电流脉冲的N-φ图,并将其作为故障诊断的特征量送入改进的ART2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被检测的特征量先与F22层中的初始状态和已知的典型故障类型进行比较,如果匹配则判为该类;如果不匹配,再与F21层中的新增故障类型进行比较;如果都不匹配,则在F21层中创建新增故障类型.改进ART2神经网络解决了传统ART2神经网络聚类中心漂移问题,杜绝了绝缘子故障漏判的发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改进的ART2神经网络可有效实现绝缘子故障在线检测,获得较好的诊断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art2 绝缘子 在线检测 模式识别 故障诊断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艺术院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以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真 孟连生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3-79,共7页
[目的/意义]探讨与研究网络环境下艺术院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以推进图书馆转型与发展。[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研究法、网络调查法等方法,评述国内外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并以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特色空间再造实践为例,阐述艺术院... [目的/意义]探讨与研究网络环境下艺术院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以推进图书馆转型与发展。[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研究法、网络调查法等方法,评述国内外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并以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特色空间再造实践为例,阐述艺术院校图书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对馆舍空间进行调整、改造和再利用。[结果/结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空间价值的日益凸显,成为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通过学术研讨空间、艺术展览空间、书画临摹空间等空间再造项目的实践,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提升空间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艺术院校 图书馆 空间再造
原文传递
交互·沉浸·拟人——网络文艺审美体验范式的三重特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沈壮娟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5-143,159,共10页
人类审美体验的产生过程及其形态受到媒介的巨大影响。互联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构成了当下网络文艺审美体验的媒介环境,使其在审美关系方式方面呈现出以双向性、直接性、群体性为特征的交互性;审美主体的... 人类审美体验的产生过程及其形态受到媒介的巨大影响。互联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构成了当下网络文艺审美体验的媒介环境,使其在审美关系方式方面呈现出以双向性、直接性、群体性为特征的交互性;审美主体的在场方式呈现出以全感官化、共在性为特征的沉浸性;审美主体的感思方式在媒介环境的整体拟人化情形之下,呈现出以虚拟创作主体、虚拟审美主体为主要特征的拟人性。网络文艺审美体验范式的三重特性对其内容、社会功能均产生重大影响,也提出了新的美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艺 审美体验 交互 沉浸 拟人
原文传递
网络艺术的审美追求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晓茹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40-42,共3页
网络艺术的兴起拓展了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形式的范围,打破了传统的艺术类型规范,它是除了网络以外无法在其它媒介或以其它方式体验的一种艺术形式,追求自由的审美理想、追求平民快乐的审美需求、追求虚拟现实的审美境界和追求个体真实的... 网络艺术的兴起拓展了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形式的范围,打破了传统的艺术类型规范,它是除了网络以外无法在其它媒介或以其它方式体验的一种艺术形式,追求自由的审美理想、追求平民快乐的审美需求、追求虚拟现实的审美境界和追求个体真实的审美趣味,是网络艺术独特的审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艺术 审美追求
下载PDF
基于ART2网络聚类分析的数据融合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战明 张保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82-184,共3页
人工神经网络为数据融合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在数据融合的各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自适应共振理论(ART)是一种无监督神经网络,能够实现对输入的任何模拟信号的自动识别和分类。据此提出了一种以ART2网络聚类分析为核心... 人工神经网络为数据融合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在数据融合的各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自适应共振理论(ART)是一种无监督神经网络,能够实现对输入的任何模拟信号的自动识别和分类。据此提出了一种以ART2网络聚类分析为核心的数据融合算法,探讨了ART2网络用于特征层数据融合实现模式识别/分类的机理,最后给出该算法在一例模式识别/分类中的应用-实现对工业控制系统中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神经网络 art2 分类器 聚类 故障诊断
下载PDF
网络技术与网络艺术的融合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润华 张路光 刘育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网络艺术是—种建立在互联网络上的新的艺术形式,是以互联网络为载体、以计算机网络软件为基础的具有强烈科学技术特色的艺术形式,是科学、技术与艺术互动的开放式艺术形式。网络艺术越来越成为一门合作的艺术,艺术家需要与计算机网络... 网络艺术是—种建立在互联网络上的新的艺术形式,是以互联网络为载体、以计算机网络软件为基础的具有强烈科学技术特色的艺术形式,是科学、技术与艺术互动的开放式艺术形式。网络艺术越来越成为一门合作的艺术,艺术家需要与计算机网络领域的专业人员交流合作,成为新艺术的共同创造者。以艺术学、计算机网络科学的理论为基础,通过网络多媒体软件“中国古代服装史”的创作实践,可以探寻网络艺术的视觉美、听觉美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融合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艺术 视频压缩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
下载PDF
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源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0期349-350,共2页
近年来,数字设计产业的发展迅速,特别是网络数字设计领域的人才需求急速增加,高职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数字设计教育专业领域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数字设计专业领域的建设与发展,本文根据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数字媒... 近年来,数字设计产业的发展迅速,特别是网络数字设计领域的人才需求急速增加,高职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数字设计教育专业领域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数字设计专业领域的建设与发展,本文根据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及探索,总结和归纳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网络视觉设计方向)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设计 网络美工 课程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