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粒子群算法在不规则件排样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梁利东 钟相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050-2052,2069,共4页
针对不规则件排样问题,提出一种应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求解的方法。首先以零件的入排交换序列和角度变异序列作为粒子运动速度构造粒子群算法,然后运用剩余矩形动态匹配算法实现解码和局部寻优,并结合不规则件的正交靠接算法实现自动排样... 针对不规则件排样问题,提出一种应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求解的方法。首先以零件的入排交换序列和角度变异序列作为粒子运动速度构造粒子群算法,然后运用剩余矩形动态匹配算法实现解码和局部寻优,并结合不规则件的正交靠接算法实现自动排样。排样实例表明,该优化排样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件 粒子群算法 剩余矩形动态匹配 排样优化
下载PDF
船体零件智能优化排样系统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梁利东 钟相强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1-64,共4页
针对船体零件的排样问题,开发了基于智能算法的板材套料优化排样系统。该系统采用粒子群算法,并将免疫记忆和浓度机制引入算法提高了零件的排序优化速度。通过零件图形信息数据库管理模块和排样解码算法,实现图形的输入和编码、定位排... 针对船体零件的排样问题,开发了基于智能算法的板材套料优化排样系统。该系统采用粒子群算法,并将免疫记忆和浓度机制引入算法提高了零件的排序优化速度。通过零件图形信息数据库管理模块和排样解码算法,实现图形的输入和编码、定位排放和正交靠接及自动计算生成最优排样结果。排样实例表明了该系统具有良好界面和人机交互功能,且有效提高了排样自动化程度和材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零件 粒子群算法 排样优化 系统设计
原文传递
桥梁混凝土节段梁钢筋数字化制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毕玉 张明闪 +3 位作者 吴昊柱 边鸣 罗东超 刘天成 《公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2-177,共6页
钢筋作为桥梁混凝土节段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材料,其制造方法的改进是提高桥梁建设质量的重要途径。传统基建行业钢筋加工方法自动化程度低,不仅造成材料浪费,且影响桥梁建设进度和质量。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为钢筋制造提供了新的方法... 钢筋作为桥梁混凝土节段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材料,其制造方法的改进是提高桥梁建设质量的重要途径。传统基建行业钢筋加工方法自动化程度低,不仅造成材料浪费,且影响桥梁建设进度和质量。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为钢筋制造提供了新的方法。基于BIM技术和智能装备的视角,针对传统加工方法的不足,采用“软件+硬件”相结合的思路,系统地研究了钢筋智能制造的成套解决方案。即以BIM技术为基础,建立钢筋模型并进行可视化模拟,同时基于整数规划算法开展套料优化,进而建立钢筋模型智能建造的数据源;以智能设备作为智能建造数据源的“执行者”,直接读取数据源的下料单,实现钢筋的智能建造。以桥梁混凝土节段梁的钢筋制造为例,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BIM技术和智能装备相结合的钢筋智能制造方法使得材料的余料率最低,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实现了钢筋半成品和网片的智能化加工,提高了钢筋加工的进度和质量,增强了桥梁的防震减灾能力,真正实现了软件与硬件结合的钢筋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技术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地完成钢筋制造,推动整体基建行业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节段梁 钢筋 BIM 套料优化 智能制造
原文传递
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原材料定额管理系统的集成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米小珍 翟封祥 +3 位作者 黄永生 富君 赵晓东 张韶华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76-80,84,共6页
围绕某铁路客车制造企业原材料工艺定额的制定与管理,综合考虑了与企业设计开发系统(PDM)、企业工艺管理系统(CAPP)、企业原定额管理系统、商用套料优化系统(FastCut/FastNest)等的综合集成,提出了基于FastCut/FastNest二次开发的板材... 围绕某铁路客车制造企业原材料工艺定额的制定与管理,综合考虑了与企业设计开发系统(PDM)、企业工艺管理系统(CAPP)、企业原定额管理系统、商用套料优化系统(FastCut/FastNest)等的综合集成,提出了基于FastCut/FastNest二次开发的板材套料优化与定额管理集成系统.该系统采用C/S分布式计算模式,利用数据集成技术中的数据同步复制和数据交叉引用技术、动态链接库(DLL)等应用系统集成技术与企业PDM、CAPP、FastCut/FastNest优化套料等系统进行数据集成,很好地解决了企业新老信息系统中设计数据采集、工艺管理、优化套料与定额计算、报表输出等功能的集成,以及信息化过程中历史遗留系统的集成与资源利用难题,所取得的成果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系统集成 套料优化 原材料定额 定额管理
下载PDF
方形件组批优化模型
5
作者 冉桂玲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第17期224-228,共5页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生产成本和效率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的关键问题。而方形件产品的订单组批和排样优化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订单组批和排样优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工程意义,本文用kmeans+...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生产成本和效率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的关键问题。而方形件产品的订单组批和排样优化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订单组批和排样优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工程意义,本文用kmeans++的聚类算法求得订单批次最优,进一步建立了多目标约束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求解最优板材数和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订单组批 排样优化 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kmeans++聚类算法
下载PDF
优化套料中拆分/组合工艺数据预处理技术研究
6
作者 翟封祥 米小珍 +2 位作者 刘小鹏 梁继业 黄永生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8-162,共5页
自动优化套料可以提高材料利用率和排样效率,但是利用自动优化套料技术前必须首先对原始工艺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拆分和组合是冲压加工中的基本工艺。针对板材件拆分和组合工艺需求,分析自动优化套料计算对数据预处理的要求,研究和提出... 自动优化套料可以提高材料利用率和排样效率,但是利用自动优化套料技术前必须首先对原始工艺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拆分和组合是冲压加工中的基本工艺。针对板材件拆分和组合工艺需求,分析自动优化套料计算对数据预处理的要求,研究和提出拆分和组合工艺数据处理解决方案,设计和开发了工艺数据处理模块。该模块不仅提高了企业板材件工艺设计效率,为优化套料模块提供了准确数据,确保自动优化套料计算的可用性,而且为准确计算板材件材料定额提供了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套料 排样 冲压
原文传递
基于图神经网络和深度强化学习的二维矩形排样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磊 刘雪梅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24年第2期117-122,共6页
本文结合生产实际中的零件母板带约束二维矩形下料优化问题,设计并提出了二维矩形排样问题的异构图和深度强化学习的算法架构。通过图神经网络和强化学习算法对排样问题中零件和母板的特征进行高度的集成和学习,并对零件的排布顺序和排... 本文结合生产实际中的零件母板带约束二维矩形下料优化问题,设计并提出了二维矩形排样问题的异构图和深度强化学习的算法架构。通过图神经网络和强化学习算法对排样问题中零件和母板的特征进行高度的集成和学习,并对零件的排布顺序和排布位置进行决策,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相比于传统优化算法更优秀的计算结果。实验证明,本文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训练的模型可以在较短时间得到良好的排样结果,且基于小规模问题训练的模型解决较大规模的问题实例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证明了算法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料优化问题 矩形排样优化 深度强化学习 异构图神经网络
下载PDF
嵌套优化技术在多市场下梯级水电站中长期电能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光文 黄鹭 +1 位作者 杨道辉 黄炜斌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37,共6页
本文建立了梯级水电站中长期电能优化配置模型,并运用改进的逐步优化算法(POA)和最大元素法相结合的嵌套优化技术对其进行了求解,该方法是在POA进行到两阶段寻优时分配电量,避免了计算结果陷入局部最优,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最优性检验... 本文建立了梯级水电站中长期电能优化配置模型,并运用改进的逐步优化算法(POA)和最大元素法相结合的嵌套优化技术对其进行了求解,该方法是在POA进行到两阶段寻优时分配电量,避免了计算结果陷入局部最优,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最优性检验,确保结果是最优解。仿真实例表明,该方法编程容易,计算速度较快且结果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 电能优化配置 嵌套优化技术 梯级水电站 多市场
原文传递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二维不规则多边形排样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曾焕荣 商慧亮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2年第2期168-175,共8页
本文将深度强化学习应用于二维不规则多边形的排样问题中,使用质心到轮廓距离将多边形的形状特征映射到一维向量当中,对于在随机产生的多边形中实现了1%以内的压缩损失.给定多边形零件序列,本文使用多任务的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对不规则排... 本文将深度强化学习应用于二维不规则多边形的排样问题中,使用质心到轮廓距离将多边形的形状特征映射到一维向量当中,对于在随机产生的多边形中实现了1%以内的压缩损失.给定多边形零件序列,本文使用多任务的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对不规则排样件的顺序以及旋转角度进行预测,得到优于标准启发式算法5%–10%的排样效果,并在足够次数的采样后得到优于优化后的遗传算法的结果,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一个较优的初始解,具有一定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样优化问题 组合优化问题 深度强化学习 编码器-解码器结构 行动家-评论家算法
下载PDF
基于嵌套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多类型柔性交流输电系统优化配置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巍 向铁元 +3 位作者 陈红坤 上官海洋 袁田 陶玉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90-1598,共9页
以投资费用最小和系统可用输电能力(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ATC)最大为目标,建立了多类型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FACTS)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考虑了多个约束条件。提出一种嵌套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 以投资费用最小和系统可用输电能力(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ATC)最大为目标,建立了多类型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FACTS)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考虑了多个约束条件。提出一种嵌套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该多约束非线性N-P困难问题的Pareto解集,该算法的外层用于计算多目标优化问题,内层用于计算系统的可用输电能力和静态电压稳定指标。结果表明不考虑其他因素时,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TCSC)是最合理的配置选择;当FACTS安装数量有限时,相比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和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多种FACTS设备混合安装可以在经济上和效果上取得较好的平衡;若电网在有限投资水平下需要较高的可用输电裕量,应首先考虑并联型和串联型FACTS混合安装的方案。在IEEE-14节点中对所提方法进行的验证表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可以同时确定FACTS的安装类型、安装地点和补偿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选址定容 嵌套粒子群算法 可用输电能力 静态电压稳定性 PARETO解集
下载PDF
论嵌套制——一种安全生产管理的新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常占利 王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5-59,共5页
笔者所论述的嵌套制 ,是继现有 5种工厂管理运行机制之后的第 6种机制。通过阐述嵌套制的特征、原理、实例、理论与现有的 5种机制的区别 ,证明它是一种有效的工厂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推行嵌套制 ,对于追求更切合危险源点的潜在性与复杂... 笔者所论述的嵌套制 ,是继现有 5种工厂管理运行机制之后的第 6种机制。通过阐述嵌套制的特征、原理、实例、理论与现有的 5种机制的区别 ,证明它是一种有效的工厂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推行嵌套制 ,对于追求更切合危险源点的潜在性与复杂性的控制方案 ,对于解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路径与工厂其他各种管理途径接轨的问题 ,对于提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用性 ,对于催生具有实质效果的各级、各层次安全监督管理机制 ,对于促进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的发展 ,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 危险源 安全隐患 最优化管理系统 嵌套制
下载PDF
轻质型材加工辅助优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12
作者 杨阳 吴亮生 +2 位作者 马敬齐 王楠 廖树明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 2016年第3期1-6,共6页
针对轻质型材零件加工材料利用率低、空走路径长和效率低等问题,研究零件的排料和走刀路径优化方法。通过对零件工艺特征参数图形化设计,并以零件最小外接矩形进行编码设计,运用遗传算法求解最优布局。同时为使加工刀具空走路径最短,将... 针对轻质型材零件加工材料利用率低、空走路径长和效率低等问题,研究零件的排料和走刀路径优化方法。通过对零件工艺特征参数图形化设计,并以零件最小外接矩形进行编码设计,运用遗传算法求解最优布局。同时为使加工刀具空走路径最短,将路径优化问题抽象为GTSP求解,采用遗传算法对路径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优加工工序,并对优化后路径进行局部寻优,实现空程最短,加工轨迹最优。最后进行了轻质型材辅助加工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并应用于数控机床上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排料效果良好,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及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排料优化 路径优化 包络矩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