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腹角雉的巢址选择 被引量:58
1
作者 丁长青 郑光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7-33,共7页
1991~1993年,在浙江省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对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共发现黄腹角雉巢15个,其中80%位于人工柳杉林中,营巢树以柳杉为主,占73.3%。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黄腹角雉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有4种... 1991~1993年,在浙江省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对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共发现黄腹角雉巢15个,其中80%位于人工柳杉林中,营巢树以柳杉为主,占73.3%。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黄腹角雉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有4种,依次为:营巢树因素(包括营巢树的高度、胸径、巢位高度和巢上方的植被盖度)、地形因素(包括坡向和坡度)、海拔因素和位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纲 黄腹角雉 巢址选择
下载PDF
扎龙保护区火烧及湿地注水后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巢址选择 被引量:46
2
作者 邹红菲 吴庆明 马建章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9,共6页
 2001年8月末至10月扎龙自然保护区50%的核心区芦苇被火烧掉,2002年3月初再次着火,2002年4月中旬开始陆续向湿地注入3亿m3水以解决保护区缺水问题.为了研究火烧与注水对丹顶鹤营巢的影响,我们于2002年的3~5月份,在保护区内用GPS和因...  2001年8月末至10月扎龙自然保护区50%的核心区芦苇被火烧掉,2002年3月初再次着火,2002年4月中旬开始陆续向湿地注入3亿m3水以解决保护区缺水问题.为了研究火烧与注水对丹顶鹤营巢的影响,我们于2002年的3~5月份,在保护区内用GPS和因子测定法对12对野生丹顶鹤的巢进行了巢址定位和巢址选择的研究.结果表明:(1)丹顶鹤对高度(t=3.42975)较大的剩余苇丛(t=29.32015)和明水面(t=4.20508)具有很大的选择性;(2)植被类型是丹顶鹤巢址选择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频率最高的是芦苇沼泽(66 67%);(3)与火烧地的距离(t=2.20846)制约着丹顶鹤巢址的选择,但不排除在火烧地内营巢的情况;(4)巢下水深(t=2.31098)、与人为干扰地的距离(t=1.08284)及植被的密度(t=0.26543)也对丹顶鹤巢址的选择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注水 丹顶鹤 巢址选择 GPS定位 火烧 扎龙保护区 生境 繁殖地
下载PDF
生境破碎化对丹顶鹤巢位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36
3
作者 万冬梅 高玮 +2 位作者 王秋雨 王海涛 刘明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81-584,共4页
198 5、1995和 1998年 4~ 5月 ,采用查阅保护区历史资料及实地调查方法 ,对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丹顶鹤 (Grusjaponensis)的主要营巢地———东郭苇场和赵圈河苇场的生境破碎化及丹顶鹤在 2片苇场中的营巢状况和繁殖种群数... 198 5、1995和 1998年 4~ 5月 ,采用查阅保护区历史资料及实地调查方法 ,对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丹顶鹤 (Grusjaponensis)的主要营巢地———东郭苇场和赵圈河苇场的生境破碎化及丹顶鹤在 2片苇场中的营巢状况和繁殖种群数量变动情况作了系统的考察和研究 ,发现丹顶鹤的营巢生境破碎严重 ,已由成片的芦苇湿地变成 91个斑块 ,其中最小营巢斑块面积为 0 .37km2 ,最小巢间距为 30 4m ,比过去资料记载的最小巢区面积缩小了 0 .72km2 .但繁殖种群数量变动不大 ,多年来一直维持在 30对左右 ,丹顶鹤为了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生境破碎化 巢位选择
下载PDF
斑翅山鹑巢址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正旺 梁伟 盛刚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7-43,共7页
1991-1993年在山西宁武县对斑翅山鹑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中共发现60个巢,其中绝大多数位于远离林地的农田或灌丛地带,66.67%的巢位于向阳的东南坡和西南坡上。对巢址与随机选取的非巢样点所进行的对比分... 1991-1993年在山西宁武县对斑翅山鹑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中共发现60个巢,其中绝大多数位于远离林地的农田或灌丛地带,66.67%的巢位于向阳的东南坡和西南坡上。对巢址与随机选取的非巢样点所进行的对比分析发现,在12个栖地参数中,影响巢址选择的5个因素依次为:落叶的数量、地缘宽度、干草的数量、灌丛宽度和梯田高度。判别分析的结果表明,落叶的数量和干草的数量是区别巢址与非巢样点的两个最重要参数。斑翅山鸽倾向于把巢址选在落叶和干草数量相对较多、各层植被覆盖度相对较高的地方。P<0.01表2斑翅山鹑的巢址与随机选取的非巢样点的判别分析结果Tab.2TheresultsofdiscriminantanalysisbetweenDaurianPartridgenest-sitesandrandomchosennon-nestsitesp<0.01标准相关系数=0.7442.3落叶数量、干草数量与巢址选择某个地点被斑翅山鹑选作巢址的可能性的大小可以通过一种选择性指数(selectionindex)来予以反映。选择性指数可通过下式求得:S=n/N其中s为选择性指数,n为具有某个特定参数值的巢数,N为具有该特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翅山鹑 巢址选择 繁殖 鸟纲
下载PDF
应用资源选择函数研究朱鹮的巢址选择 被引量:38
5
作者 李欣海 马志军 +3 位作者 李典谟 丁长青 翟天庆 路宝忠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52-358,共7页
本文介绍了资源选择函数的原理与方法 ,并分析了朱 (Nipponianippon)的巢址选择。我们将上述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发现两种方法都显示水田面积、营巢树高度、海拔高度和人类干扰程度对朱巢址选择有较大影响 ,而巢向... 本文介绍了资源选择函数的原理与方法 ,并分析了朱 (Nipponianippon)的巢址选择。我们将上述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发现两种方法都显示水田面积、营巢树高度、海拔高度和人类干扰程度对朱巢址选择有较大影响 ,而巢向、巢上郁闭度、坡向和坡度对朱影响较小。然而 ,两种方法也有明显的差异 :资源选择函数显示营巢地的坡位非常重要 ,而主成分分析显示植被密度比较重要。分析表明资源选择函数更好地反映了多种生境因素对朱巢址选择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应用资源选择函数所必须注意的对照样方选择和参数的独立性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Huan 资源选择函数 主成分分析 巢址选择 生境
下载PDF
扎龙湿地丹顶鹤巢址选择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李枫 杨红军 +1 位作者 张洪海 高中信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7-60,共4页
1996年3~5月份.在扎龙保护区的核心区内进行了丹顶鹤的巢址选择的研究。结果表明:芦苇沼泽植被类型、水深、植被的高度和盖度、苇丛的面积及人为干扰等因素均影响丹顶鹤对巢址的选择。研究中还发现.巢址周围25m2以下的小泡沼、巢址... 1996年3~5月份.在扎龙保护区的核心区内进行了丹顶鹤的巢址选择的研究。结果表明:芦苇沼泽植被类型、水深、植被的高度和盖度、苇丛的面积及人为干扰等因素均影响丹顶鹤对巢址的选择。研究中还发现.巢址周围25m2以下的小泡沼、巢址与火烧地的距离同丹顶鹤的巢址选择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是重要的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湿地 丹顶鹤 巢址选择
下载PDF
栗斑腹鵐的栖息地和巢址选择 被引量:30
7
作者 高玮 王海涛 孙丹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65-672,共8页
于 1 999到 2 0 0 1年 5月至 7月连续 3a在吉林省镇赉县大岗林场 ,采用样地法和样方法 ,对栗斑腹的栖息地选择和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此鸟的繁殖是在草甸草原 +杏树环境下进行的 ,对栖息地样方和对照样方的对比分析得出 ,... 于 1 999到 2 0 0 1年 5月至 7月连续 3a在吉林省镇赉县大岗林场 ,采用样地法和样方法 ,对栗斑腹的栖息地选择和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此鸟的繁殖是在草甸草原 +杏树环境下进行的 ,对栖息地样方和对照样方的对比分析得出 ,杏树最大高度、5 0 m半径圆内杏树数量、贝加尔针茅数量、大油芒数量、植物盖度、火绒草平均高度、贝加尔针茅最大高度、兴安胡枝子平均高度 8个因子是影响其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通过对 46个巢的研究发现 ,大多数栗斑腹把巢建在贝加尔针茅下面 ,巢出入口方向多为东南 45°和西南 45°。对 46巢的 2 7个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结果发现植物盖度、火绒草高度、鸢尾数量、巢出入口方向、1 0 m内杏树数量、30 m内杏树数量、裸地面积这 6个因子是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对 46巢 2 6个巢址和非巢址因子进行判别分析 ,植物盖度、大油芒、乳浆大戟高度、石竹数量、线叶菊高度和 30 m内杏树数量等 6个因子 ,为巢位选择的主要因子。两种分析结果基本相似。总之 ,栗斑腹喜欢在植被盖度大、杏树相对多、贝加尔针茅和大油芒的密度大、食物资源丰富的区域内营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选择 巢址选择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栗斑腹鵐 雀形目
下载PDF
角百灵和小云雀的巢址选择与竞争共存 被引量:23
8
作者 赵亮 张晓爱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8-204,共7页
于 2 0 0 0— 2 0 0 2年的鸟类繁殖期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 ,测定了 2 7窝角百灵(Eremophilaalpestris)和 4 3窝小云雀 (Alaudagulgula)的巢址特征 ,观察了两者在繁殖期巢数的季节变化 ,并运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测定... 于 2 0 0 0— 2 0 0 2年的鸟类繁殖期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 ,测定了 2 7窝角百灵(Eremophilaalpestris)和 4 3窝小云雀 (Alaudagulgula)的巢址特征 ,观察了两者在繁殖期巢数的季节变化 ,并运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测定了育雏食物 ,对两种百灵的巢址特征和食物重叠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者的巢址特征存在着显著的不同 :角百灵的巢开放度为 92 16 % ,小云雀的为 34 6 1% ,前者的巢开放度显著大于后者(P <0 0 1) ;角百灵距巢 10 0cm范围内遮蔽物的数量为 0 0 7± 0 2 6 ,小云雀的为 2 5 7± 1 19,前者显著少于后者 (P <0 0 1) ;角百灵巢址植被的高度和盖度也显著小于小云雀的 (P <0 0 1)。角百灵和小云雀均以小型昆虫育雏 ,育雏食物的资源重叠程度很高 ,为 0 895 7;而且两者的繁殖季节和繁殖强度也是相互重叠的。这两种百灵鸟类在巢址的选择上存在着一种代价和利益的权衡关系 ,巢址选择是捕食压和热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百灵 小云雀 巢址 竞争 捕食 繁殖
下载PDF
影响灰脸■鹰巢址选择的主要生态因素 被引量:21
9
作者 邓文洪 高玮 王海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246-2252,共7页
1996~ 1 997年 ,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及土门岭地带对灰脸鹰 ( Butastur indicus)的巢树和巢址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运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因子进入判别方程的先后顺序检测因子的重要性 ,通过对 Wilk'sλ值的检测确... 1996~ 1 997年 ,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及土门岭地带对灰脸鹰 ( Butastur indicus)的巢树和巢址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运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因子进入判别方程的先后顺序检测因子的重要性 ,通过对 Wilk'sλ值的检测确定各因子对判别模型的贡献率 ,根据生态因子的重要性和贡献率大小确定影响灰脸鹰巢址选择的主要生态因素。两年共观测灰脸鹰的巢址 1 2处 ,其中 83.3% ( n=1 0 )位于山坡的上部位置 ,66.7% ( n=8)位于山北坡 ;在灰脸鹰所利用的巢树中 ,松科 ( Pinaceae)植物占的比例最大 ,为 75 % ( n=9)。逐步判别分析结果表明 ,胸径大于 30 cm乔木的基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脸鵟鹰 巢址选择 生态因素 逐步判别
下载PDF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东、西种群巢址选择的分异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学昌 吴庆明 +1 位作者 邹红菲 李晓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483-4491,共9页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大陆种群以布列亚山—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2004~2005年,通过实地测量丹顶鹤东、西种群主要繁殖地的31处巢址的生境因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丹顶鹤东、西种群巢址的芦苇密度、苇丛面...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大陆种群以布列亚山—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2004~2005年,通过实地测量丹顶鹤东、西种群主要繁殖地的31处巢址的生境因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丹顶鹤东、西种群巢址的芦苇密度、苇丛面积及巢距干扰源距离的差异显著(P(0.05);采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可将位于5个保护区的丹顶鹤巢分成两类,且两类鹤巢分属东、西种群;丹顶鹤东、西种群巢址选择的分异不仅表现在单个生境因子的数量差别,还表现为群体采取不同的隐蔽对策;丹顶鹤东、西种群营巢对水深和芦苇高度的选择稳定一致。生境丧失作为外因通过丹顶鹤的"K生活史"特征起作用,导致丹顶鹤东、西种群的巢址选择具有群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种群 巢址选择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下载PDF
白马鸡巢址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楠 贾非 郑光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0-193,共4页
2003-04-06和2004-04-06在四川省稻城县著杰寺地区对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巢址进行了调查.野外共发现白马鸡巢13个,11巢位于高山栎灌丛根基部(84.62%),1巢位于石壁下(7.69%),1巢位于倒木下(7.69%).其中12巢为满窝卵,平均... 2003-04-06和2004-04-06在四川省稻城县著杰寺地区对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巢址进行了调查.野外共发现白马鸡巢13个,11巢位于高山栎灌丛根基部(84.62%),1巢位于石壁下(7.69%),1巢位于倒木下(7.69%).其中12巢为满窝卵,平均窝卵数为(7.33±0.54)枚(n=12,5~11枚).从8个巢的准确出雏时间推测,研究区内白马鸡产卵期为04-27 05-21.著杰寺附近发现的12巢,1巢在杂木林中,其他11巢皆在高山栎灌丛中.x2检验表明,著杰寺研究区的白马鸡巢址偏爱高山栎灌丛环境(x2=8.333,v=1,P<0.05).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白马鸡巢址偏爱距地表0.5,1,2 m盖度(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P<0.05)和灌丛直径较大的环境(Mann Whitney U-test,P<0.05);白马鸡对植被盖度、灌木高度(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P<0.05)和灌木盖度(Mann Whitney U-test,P<0.05)等因子的选择是在相对较小的区间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鸡 巢址选择 窝卵数 繁殖
下载PDF
海南(升鸟)巢址选择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5
12
作者 周放 余丽江 +2 位作者 陆舟 邓福英 钟良富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8,共5页
1998~ 2 0 0 4年 6月 ,对海南 (Gorsachiusmagnificus)的 4个巢址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靠近水源、具有一定坡度的高大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水域湿地、山、林环境因子组合的栖息地对海南的巢址选择具有较高的适合程度。水域... 1998~ 2 0 0 4年 6月 ,对海南 (Gorsachiusmagnificus)的 4个巢址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靠近水源、具有一定坡度的高大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水域湿地、山、林环境因子组合的栖息地对海南的巢址选择具有较高的适合程度。水域湿地有利于亲鸟寻找和获得充足的食物 ,保证雏鸟的生长需要 ;巢址多选择在坡度大于 5 0°的山坡上。海南对巢树的种类选择似乎不太严格 ,但可能对巢树和周围植被的物理性状有一定的要求。以高大、枝桠较多、枝叶繁茂的阔叶树或针叶树为特征 ,筑巢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 ,植被覆盖度一般在 80 %以上 ,保证巢的稳固性及隐蔽性 ,以达到保护巢窝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鳽 巢址选择
下载PDF
利用天然树洞繁殖的五种鸟的巢位特征及繁殖成功率(英文)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海涛 高玮 +2 位作者 万冬梅 刘多 邓文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377-1385,共9页
对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阔叶林中的大山雀 ( Parusmajor)、沼泽山雀 ( Paruspalustris)、普通跓( Sitta europacea)、白眉姬? ( Ficedula zanthopygia)和灰椋鸟 ( Sturnus cineraceus) 5种利用天然树洞繁殖的次级洞巢鸟进行了巢位... 对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阔叶林中的大山雀 ( Parusmajor)、沼泽山雀 ( Paruspalustris)、普通跓( Sitta europacea)、白眉姬? ( Ficedula zanthopygia)和灰椋鸟 ( Sturnus cineraceus) 5种利用天然树洞繁殖的次级洞巢鸟进行了巢位选择和繁殖成功率研究。本研究中共发现 1 41巢。五种鸟对树洞类型的选择存在种间差异 ,普通跓不利用裂洞 ,沼泽山雀不利用啄洞 ,其它 3种鸟对 3种洞均有利用 ,但有一定的倾向性。对 5种鸟 9个巢位变量的比较中 ,只有洞口方向差异不显著 ( p >0 .0 5 ) ,其它 8个变量均差异显著 ( p<0 .0 5 ) ,该结果说明 5种次级洞巢鸟对巢位的选择具有其各自的需求。洞口横径、洞口纵径、洞处树直径、洞内径、巢距地高是巢位选择重要变量 ,它们决定不同种类对树洞的利用。巢损失多数出现在产卵之前和孵化阶段 ,44个繁殖失败的巢中有 35个在这两个阶段损失。大山雀的巢成功率最低 ,灰椋鸟的巢成功率最高。 5种鸟的孵化率都超过 90 %。人为破坏和动物捕食是繁殖失败的主要原因 ,占总数的 61 .4%。洞巢鸟巢位选择中的重要变量影响繁殖成功。普通跓繁殖是否成功受洞口横径和巢高影响 ,沼泽山雀受洞口纵径、树胸径和洞内径影响 ,大山雀受洞口横径、巢高和洞内径影响 ,灰椋鸟受洞内径和洞深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位特征 繁殖成功率 次级洞巢鸟 巢位选择
下载PDF
中华秋沙鸭巢址选择及孵化期活动节律 被引量:17
14
作者 付俊卿 陈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0-101,共2页
2005年4—5月,在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观测两个鸭巢,记录了巢的特征值,巢周围的环境因子以及孵化期雌鸭的活动节律。结果表明,雌鸭选择在靠近溪流的树洞营巢,对人为活动不敏感。两个巢距地面高度为10m左右,内径约为0.2m,其他特征值... 2005年4—5月,在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观测两个鸭巢,记录了巢的特征值,巢周围的环境因子以及孵化期雌鸭的活动节律。结果表明,雌鸭选择在靠近溪流的树洞营巢,对人为活动不敏感。两个巢距地面高度为10m左右,内径约为0.2m,其他特征值有较大差异。鸭巢距溪流的距离小于10m,距公路也很近。雌鸭每日外出觅食的时间比较稳定,孵化末期有一定波动。影响觅食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天气,晴天觅食时间较长,外出次数也较多。每日清晨和午间觅食活动频繁,并集中在1d的2h之内。孵化期为23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秋沙鸭 巢址选择 孵化期 活动节律 碧水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甘肃南部蓝马鸡的巢址选择 被引量:17
15
作者 吴逸群 刘迺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93-1397,共5页
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是我国特有的雉类,仅分布在青海东部、东北部,甘肃西北部及南部,四川西北部以及宁夏西部。2007和2008年在甘肃南部林区对蓝马鸡巢址进行了研究。在发现的12个蓝马鸡巢中,4巢(33.3%)在乔木下,4巢(33.3%)在... 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是我国特有的雉类,仅分布在青海东部、东北部,甘肃西北部及南部,四川西北部以及宁夏西部。2007和2008年在甘肃南部林区对蓝马鸡巢址进行了研究。在发现的12个蓝马鸡巢中,4巢(33.3%)在乔木下,4巢(33.3%)在岩石上或者岩洞内,2巢(16.7%)在枯枝下,2巢(16.7%)在灌丛下。U检验和T检验表明,坡位、坡度、灌木高度、灌木数量、灌木盖度、0.5m植被盖度、1.0m植被盖度、2.0m植被盖度、干扰度等9个生态因子在巢址(n=12)与对照样方(n=24)中存在显著差异。对13个变量进行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显示,高坡位、高林下植被盖度及低干扰度是蓝马鸡巢址优先选择的生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马鸡 巢址选择 逐步判别分析 甘肃南部
原文传递
南充雉鸡的巢址选择和春夏季栖息地选择 被引量:17
16
作者 龙帅 周材权 +2 位作者 王维奎 峗薇 胡锦矗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9-254,共6页
2006年3-6月,采用野外直接观察法和样方法,在四川省南充市太和白鹭自然保护区对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的巢址选择和春夏季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对比分析,巢址选择研究结果表明:雉鸡的巢都是选择在乔木盖度小、距... 2006年3-6月,采用野外直接观察法和样方法,在四川省南充市太和白鹭自然保护区对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的巢址选择和春夏季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对比分析,巢址选择研究结果表明:雉鸡的巢都是选择在乔木盖度小、距水距离较近、草本高度和盖度都较大的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干草丛中;影响雉鸡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依次为:坡度、总盖度、乔木平均胸径、乔木盖度、郁闭度、距水距离、距路距离、灌木平均高度、巢周围干草比例、裸地面积、巢上方覆盖物厚、灌木盖度和巢所在草丛宽度等13个因子。春夏季栖息地选择研究结果表明:雉鸡在春夏季倾向于在植被总盖度大、坡度适中、乔木盖度适中、草本盖度和高度较大、灌木盖度较小、灌木高度较大、隐蔽度较大、距路距离较远和郁闭度较大等的生境栖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雉鸡 巢址选择 栖息地选择 主成分分析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四川南充白颊噪鹛的繁殖行为观察 被引量:16
17
作者 朱峰 周材权 +1 位作者 杨志松 李雄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0-155,共6页
2009年2~6月,在四川省南充市市郊观察了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的繁殖行为。结果显示,白颊噪鹛的营巢成功率为73.3%,影响其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巢位及巢的稳固因素、隐蔽因素、食物因素;孵化期亲鸟的离巢时间随着孵化天数的增... 2009年2~6月,在四川省南充市市郊观察了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的繁殖行为。结果显示,白颊噪鹛的营巢成功率为73.3%,影响其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巢位及巢的稳固因素、隐蔽因素、食物因素;孵化期亲鸟的离巢时间随着孵化天数的增加而减少,离巢次数随着孵化天数的增加而增加;育雏期亲鸟喂食频次随着雏鸟日龄增加而增加,且在日间各时段的喂雏次数不同,在7:01~10:00时和17:01~19:00时喂食频次最高,在6:30~7:00时和10:01~14:00时最低;育雏期雏鸟的外部形态变化明显,体长及外部器官的形态学参数可以用Logistic曲线方程很好地拟合,雏鸟体重和各器官的生长曲线在10.5日龄前呈"S"型;白颊噪鹛的繁殖成功率为2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颊噪鹛 繁殖行为 巢址选择
原文传递
黑颈长尾雉的巢址选择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伟才 李汉华 庾太林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84-588,共5页
2004年至2005年,在广西百色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对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中共发现5巢,其中3巢在针叶林中,2巢在灌草丛中。结果表明,黑颈长尾雉的巢都是选择在向阳的东南坡且位于坡的下位,靠近林... 2004年至2005年,在广西百色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对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中共发现5巢,其中3巢在针叶林中,2巢在灌草丛中。结果表明,黑颈长尾雉的巢都是选择在向阳的东南坡且位于坡的下位,靠近林缘、水源和林间小道。对巢址10 m×10 m和1 m×1 m植被样方不同层次盖度作统计发现,黑颈长尾雉巢址选择更多的依赖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盖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长尾雉 巢址选择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扎龙湿地丹顶鹤巢址选择模型 被引量:16
19
作者 江红星 刘春悦 +2 位作者 钱法文 李长友 仇福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6-83,共8页
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对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巢址选择的"出现点"和"非出现点"初选变量进行空间自相关性检验,采用二项逻辑斯蒂克模型进行回归建模。结果表明:影响丹顶鹤巢址选... 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对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巢址选择的"出现点"和"非出现点"初选变量进行空间自相关性检验,采用二项逻辑斯蒂克模型进行回归建模。结果表明:影响丹顶鹤巢址选择的自然环境因子包括芦苇高度、盖度和高程,干扰因子包括巢址距居民点距离、巢址周边堤坝和道路密度网。经计算预测值与观测值之间的匹配系数来验证模型准确性,总正确预测率为80.4%。将土地利用图与模型预测概率图进行叠加分析,得出扎龙湿地丹顶鹤适宜营巢栖息地的面积为223.46km2,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中部和北部。模型的预测结果基本反映扎龙湿地丹顶鹤适宜营巢栖息地的分布情况,为开展营巢地的有效保护与管理,并针对性地恢复重要营巢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巢址选择 3S技术 模型 扎龙湿地
下载PDF
新疆巴音布鲁克繁殖期大天鹅的生境选择 被引量:16
20
作者 董超 张国钢 +3 位作者 陆军 侯韵秋 乔龙巴特尔 昂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4885-4891,共7页
2011年和2012年的6—8月,考察了分布于巴音布鲁克自然保护区的大天鹅(Cygnus cygnus)种群,分析了大天鹅巢址选择特征和育雏期生境选择特征。在野外共记录到了26个大天鹅巢址。与对照样方比较发现,植被高度、水深、所在水域面积、距干扰... 2011年和2012年的6—8月,考察了分布于巴音布鲁克自然保护区的大天鹅(Cygnus cygnus)种群,分析了大天鹅巢址选择特征和育雏期生境选择特征。在野外共记录到了26个大天鹅巢址。与对照样方比较发现,植被高度、水深、所在水域面积、距干扰源距离和安全等级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逻辑斯蒂回归分析表明,植被高度、水深和安全等级是影响大天鹅巢址选择的最主要的3种生境因子。采用样线法对育雏期大天鹅的生境选择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天鹅对沼泽湿地表现出正选择性,对草地表现出负选择性。样方法调查中,利用样方与对照样方比较发现,9种生境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逻辑斯蒂回归分析表明,距干扰源距离和安全等级是影响大天鹅育雏期生境选择的最重要的两种因子。这样的选择机制有利于大天鹅更好的躲避敌害,顺利完成孵化和育雏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天鹅 巢址选择 生境选择 巴音布鲁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