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西北部上层海洋对台风“杜苏芮”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骞 廖光洪 +2 位作者 蔺飞龙 金魏芳 梁楚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35,共14页
基于锚碇观测资料,本文分析了南海西北部陆坡区上层海洋对台风“杜苏芮”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响应特征。在动力学响应方面,台风“杜苏芮”期间上层流速显著增强,混合层纬向流速可达1.20m/s;“杜苏芮”经过后上层海水运动以近惯性振荡为主(... 基于锚碇观测资料,本文分析了南海西北部陆坡区上层海洋对台风“杜苏芮”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响应特征。在动力学响应方面,台风“杜苏芮”期间上层流速显著增强,混合层纬向流速可达1.20m/s;“杜苏芮”经过后上层海水运动以近惯性振荡为主(流向顺时针旋转周期在36~40h之间)。近惯性能量在垂向分布上存在两个高值中心,分别位于混合层和温跃层深度上。近惯性能量耗散过程的e折时间尺度约为3.7d,我们认为能量的向下传播在局地近惯性能量衰减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对能量谱的分析表明,“杜苏芮”作用期间近惯性频率能量相对于其作用前增大了约29.4倍,而全日和半日频率(K1和M2)能量有所减弱。此外,能量谱显示近惯性频率存在明显的“蓝移”现象,即对于纬向和经向流速分量在400m以浅平均的近惯性振荡频率分别为1.167f0和1.170f0(f0为局地惯性频率)。蓝移与近惯性内波的向下传播及正的相对涡度的输入有关。在热力学响应方面,上层海洋在台风的搅拌作用下,40~250m深度均出现较小增温,最大增温幅度接近1℃;此外70m以浅盐度的降低可能与台风过境时的降水相关,而Ekman抽吸引起的上升流则可能对70~100m深度盐度的升高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惯性振荡 能量谱 动力学响应 热力学响应 南海
下载PDF
2008年8-9月份吕宋海峡西南侧锚定ADCP的斜压海流观测 被引量:6
2
作者 陈飞 杜岩 +4 位作者 王东晓 施平 毛华斌 陈荣裕 陈举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71,共6页
2008年8月份在吕宋海峡西侧大约4 000m深的海域首次布放了两套深水潜标,对上层海洋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高频率ADCP海流采样。对数据进行了多重处理,分解得到平均流和逐层潮流,并分析了具有斜压性海流的频率分布。调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海... 2008年8月份在吕宋海峡西侧大约4 000m深的海域首次布放了两套深水潜标,对上层海洋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高频率ADCP海流采样。对数据进行了多重处理,分解得到平均流和逐层潮流,并分析了具有斜压性海流的频率分布。调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以不规则日周期潮流为主,潮流椭圆随深度旋转。海流的功率谱分析表明,内潮能量在温跃层附近最大,并随深度减小,同时海流有明显的近惯性振荡信号。该观测为了解吕宋海峡深层海洋的潮流、近惯性运动以及海峡水交换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CP观测 吕宋海峡 潮流 近惯性振荡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wind-induced near-inertial oscillations in a mixed layer near the east coast of Korea in the East/Japan Sea
3
作者 NAM SungHyun PARK Young-Gyu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1-20,共10页
Using a simple damped slab model, it was possible to show that a local wind induced 88% (15 of 17) of the near-inertial oscillations (NIO) observed in the mixed layer near the east coast of Korea from 1999 to 2004... Using a simple damped slab model, it was possible to show that a local wind induced 88% (15 of 17) of the near-inertial oscillations (NIO) observed in the mixed layer near the east coast of Korea from 1999 to 2004. The model, however, overestimated the energy level in about two-thirds of the simulated cases, because the slab model was forced with winds whose characteristic period was shorter than the damping time scale of the model at 1.5 d. At the observation site, due to typhoons and orographic effects, high-frequency wind forcing is quite common, as is the overestimation of the energy level in the slab model results. In short, a simple slab model with a damping time-scale of about 1.5 d would be enough to show that the local wind was the main energy source of the near-inertial energy in this area, but the model could not be used to accurately estimate the amount of the work done by the wind to the mixed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ar-inertial oscillations near-inertial waves slab model high-frequency wind forcing eastcoast of Korea
下载PDF
南海北部台风和中尺度暖涡对近惯性振荡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于璐莎 翟荣伟 +7 位作者 鲁远征 郭双喜 屈玲 岑显荣 张康 黄鹏起 尚晓东 周生启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共11页
基于2014年8-9月南海北部东沙群岛附近海域两个临近站位(站位A,20.736°N,117.745°E,水深1 249 m;站位B,20.835°N,117.56°E,水深848 m)的潜标数据,研究了台风过境所激发的近惯性振荡的特征,分析了中尺度暖涡对近惯... 基于2014年8-9月南海北部东沙群岛附近海域两个临近站位(站位A,20.736°N,117.745°E,水深1 249 m;站位B,20.835°N,117.56°E,水深848 m)的潜标数据,研究了台风过境所激发的近惯性振荡的特征,分析了中尺度暖涡对近惯性频率的调制及其对近惯性动能分布和传播的影响。站位A(B)142(175) m以浅,近惯性频率由0.710 1(0.713 3)周/d红移至0.659 2周/d,频率减小了7.2%(7.6%),观测结果与两个站位所处的背景涡度相吻合。中尺度暖涡改变了水体层结状态,两个站位的近惯性动能在不同层结中被改变了0.5~3倍。水体层结对能量的折射作用使得站位B的近惯性动能在深度158~223 m之间衰减较少,而站位A的近惯性动能则随着深度的增加快速减小。站位A和站位B近惯性内波的垂向群速度分别约为15.2 m/d和14.1 m/d。如果忽略近惯性动能的水平辐散,近惯性内波的垂向传播分别造成了两个站位垂向上约47%和38%的近惯性动能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台风 近惯性振荡 中尺度暖涡 层结
下载PDF
基于实测资料的南海北部台风“海鸥”致近惯性振荡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妍丹 许洁馨 +2 位作者 刘军亮 陈植武 蔡树群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25,共10页
文章利用2014年9月南海东北部附近海域的A、B两个相距约20km的潜标数据,分析了台风"海鸥"在南海东北部激发的近惯性振荡的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台风过境在两站点激发了强烈的近惯性振荡,其能量由海表向海洋内部传播;近惯... 文章利用2014年9月南海东北部附近海域的A、B两个相距约20km的潜标数据,分析了台风"海鸥"在南海东北部激发的近惯性振荡的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台风过境在两站点激发了强烈的近惯性振荡,其能量由海表向海洋内部传播;近惯性能量在表层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最大值出现在次表层,此后随着深度增加迅速衰减。但是两个观测站点的近惯性振荡垂向分布特征有较大的差别:A站点的近惯性振荡在不同深度上存在三个不同的垂向相速度,而B站点的垂向相速度没有变化;两站点的最大近惯性动能的大小及其所在深度不同,B站点比A站点的最大近惯性动能大15%左右。台风过后两个站点均出现由近惯性波f和半日内潮波D_2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的次级波动fD_2,但其强度存在差异。台风后A站点fD_2在不同深度上有不同的变化,f和D_2相互作用较弱;而B站点的fD_2在整个近惯性振荡影响深度内都是增强,其fD_2和f频带的动能和流速在时空分布以及变化趋势上有较好的相关性。两站点的近惯性振荡垂向相速度以及次级波动fD_2的不同可能是水体层结的差异和涡旋的影响所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惯性振荡 波-波相互作用 台风 南海北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