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梁墩柱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25
1
作者 朱晞 江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92,共8页
结合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融合反应谱法和基于位移设计方法的优点,发展一种能够同时考虑近断层地震能量和变形需求的桥梁墩柱抗震设计新方法。基于所提出的以性能指标为控制参数的强度折减因子和结构变形等效延性系数,推导与美国UBC9... 结合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融合反应谱法和基于位移设计方法的优点,发展一种能够同时考虑近断层地震能量和变形需求的桥梁墩柱抗震设计新方法。基于所提出的以性能指标为控制参数的强度折减因子和结构变形等效延性系数,推导与美国UBC97抗震设计规范动力放大系数谱相容的给定性能指标的非弹性位移谱,用于确定目标结构的等效自振周期。给出桥墩抗震设计的完整过程,发展一种桥梁墩柱直接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并以不同高度和预期设计性能目标的桥墩为算例,通过实际近场地震记录和等效模拟脉冲波的非线性时程分析,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所建议方法能实现将结构抗震性能指标贯穿到抗震设计的全过程,适用于以弯、剪变形为主的中、低高度桥墩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墩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性能指标 强度折减因子 非弹性位移谱 近场地震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地面运动的能量与位移延性需求 被引量:5
2
作者 江辉 朱晞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5年第4期58-63,共6页
针对脉冲型近断层地震动考虑了位移延性和阻尼因素对结构输入能量谱的影响,指出输入能量谱是表征地震动累积破坏能力的稳定指标,分析了地震动输入能量和单自由度结构响应最大位移之间关系,提出了等效速度比的简化解析表达式.基于Park-An... 针对脉冲型近断层地震动考虑了位移延性和阻尼因素对结构输入能量谱的影响,指出输入能量谱是表征地震动累积破坏能力的稳定指标,分析了地震动输入能量和单自由度结构响应最大位移之间关系,提出了等效速度比的简化解析表达式.基于Park-Ang双参数损伤模型分析了损失指标和最大位移延性之间的关系,并和文献[12]建议公式进行了比较,指出对于确定的损伤指标,近场地震动相对集中的能量输入会导致更高的位移变形需求,和相对较小的累积损伤需求。因而有必要考虑增强结构瞬时耗能能力以减小其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地震动 输入能量谱 损伤模型 等效速度比 位移延性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大跨混合梁斜拉桥减隔震措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易凌志 孙德荣 李辉辉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5-259,309,共6页
历次震害表明,近断层地震的脉冲效应对工程结构具有强烈破坏作用,为探讨大跨混合梁斜拉桥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反应规律和合理减隔震措施,以国内某大跨混合梁斜拉桥为例,建立有限元模型,输入多条近断层地震波进行时程分析,并将近断层地震... 历次震害表明,近断层地震的脉冲效应对工程结构具有强烈破坏作用,为探讨大跨混合梁斜拉桥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反应规律和合理减隔震措施,以国内某大跨混合梁斜拉桥为例,建立有限元模型,输入多条近断层地震波进行时程分析,并将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地震响应结果与相应规范设计地震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不适宜选用弹性连接体系,选用阻尼器体系或者组合体系减震效果更为理想;相对于规范设计地震,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减隔震体系的合理参数值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 弹性连接 阻尼器 组合体系 混合梁斜拉桥
下载PDF
大跨度斜拉桥近断层地震响应及减震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永斌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1-246,共6页
历次震害表明,近断层地震对大量土木工程结构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为了研究大跨度斜拉桥的近断层地震响应规律及其减震装置的减震效果,选取3条典型近断层地震波作为地震输入,利用MIDAS CIVIL软件对大跨度斜拉桥的近断层地震响应进行了分... 历次震害表明,近断层地震对大量土木工程结构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为了研究大跨度斜拉桥的近断层地震响应规律及其减震装置的减震效果,选取3条典型近断层地震波作为地震输入,利用MIDAS CIVIL软件对大跨度斜拉桥的近断层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减震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大跨度斜拉桥的近断层地震响应随着PGV/PGA值的增大而大幅度增大,其中速度脉冲效应的影响非常显著;减震措施对纵向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的减震效果要好于横向地震作用下的效果,且PGV/PGA值越大,减震效果越小。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斜拉桥在考虑减震措施后仍具有较大的梁端位移,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斜拉桥 近断层地震 PGV/PGA值 地震响应 减震效果
下载PDF
近场水平、竖向地震共同作用下地基-基础-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海东 常广乐 盛旺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198,共7页
本文运用SAP2000对一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双向地震作用和单向地震下,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并计入重力二阶效应影响和不考虑二阶效应、采用刚性地基假定的情况分别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对比研究该结构抗震性能的变化规律。然后针对竖向... 本文运用SAP2000对一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双向地震作用和单向地震下,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并计入重力二阶效应影响和不考虑二阶效应、采用刚性地基假定的情况分别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对比研究该结构抗震性能的变化规律。然后针对竖向地震作用展开进一步研究,探讨地震波的竖向和水平PGA比值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1)近场双向地震作用下,采用刚性地基假定,分析得到的结构地震响应比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时小,偏于不安全。(2)近场双向地震作用下地基-基础-RC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比单向地震作用时大,且随着场地土变软,不利影响增大,表明竖向地震作用不容忽视。(3)近场地震中,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情况下,结构抗震性能在地震竖向和水平PGA比值为0.6左右时所受影响最小,比值为0.7左右时所受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地震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竖向地震作用 土-结构相互作用
下载PDF
基于谱速度的近场地震动输入能量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江辉 朱晞 倪永军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6-90,共5页
发展基于能量的桥梁结构抗震设计方法首先需要确定地震动的能量输入。对具有显著高能输入的脉冲型近场地震,针对既有的输入能量简化计算方法的不足,通过定义谱速度放大因子,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应谱速度来计算地震动输入能量的计算模型。... 发展基于能量的桥梁结构抗震设计方法首先需要确定地震动的能量输入。对具有显著高能输入的脉冲型近场地震,针对既有的输入能量简化计算方法的不足,通过定义谱速度放大因子,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应谱速度来计算地震动输入能量的计算模型。以收集到的世界范围内的靠近活动断层15km内的214条近场强震记录为基础,通过近震记录分组和SDOF体系数值计算,进行了谱速度放大因子在不同断层距条件下的分段线性化参数回归,用实际近震记录进行了验证和分组统计对比,和已有的Housner、Manfredi、Chai等代表性模型对比表明文中建议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且物理意义明确,能有效考虑结构自振特征的影响,可用于确定在给定断层条件下的结构预期能量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地震动 输入能量 谱速度放大因子 计算模型
下载PDF
Y形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框架结构在近场地震下的弹塑性侧向力分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连鸣 苏明周 郭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5-173,共9页
为研究近场地震作用下Y形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框架结构(Y-HSS-EBF)的弹塑性侧向力分布,本文精细设计了4个不同层数的Y-HSS-EBF结构,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且考虑了结构层数、近场地震及其速度脉冲效应对结构的影响,获得了Y-HSS-EBF结构在罕... 为研究近场地震作用下Y形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框架结构(Y-HSS-EBF)的弹塑性侧向力分布,本文精细设计了4个不同层数的Y-HSS-EBF结构,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且考虑了结构层数、近场地震及其速度脉冲效应对结构的影响,获得了Y-HSS-EBF结构在罕遇水准近场地震下的侧向力分布,基于底部剪力法得到了Y-HSS-EBF结构弹塑性侧向力分布模式,并与已有侧向力分布模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近场地震波的速度脉冲效应对Y-HSS-EBF结构的侧向力分布影响较大,应考虑其对结构侧向力分布的影响;本文建议的侧向力分布模式在精度上与时程分析结果平均值最为接近,能够为Y-HSS-EBF结构基于性能的塑性设计方法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偏心支撑 弹塑性 侧向力分布 近场地震
下载PDF
抗弯钢框架近场罕遇地震层剪力分布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徐 顾强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4年第3期5-12,共8页
为研究抗弯钢框架(SMRF)强震下的层剪力分布,对8个算例进行了近场地震下的时程分析。根据结构的层剪力分布曲线,提出了近场罕遇地震下SMRF平均层剪力分布模式。同前人的层剪力分布模式及时程分析结果对比表明,模式有较高的精度。
关键词 抗弯钢框架 近场地震 弹塑性 层剪力分布
下载PDF
近场地震下抗弯钢框架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
9
作者 倪永慧 顾强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6年第3期1-9,共9页
结构在近断层地震下的损伤往往与强速度脉冲所携带的瞬时输入能量相关。为考虑近场地面运动的脉冲效应,根据结构单向推覆耗能能力大于或等于速度脉冲瞬间输入能量的原则,基于最大有效滞回耗能(Maximum Effect Cyclic Energy,MECE)谱,提... 结构在近断层地震下的损伤往往与强速度脉冲所携带的瞬时输入能量相关。为考虑近场地面运动的脉冲效应,根据结构单向推覆耗能能力大于或等于速度脉冲瞬间输入能量的原则,基于最大有效滞回耗能(Maximum Effect Cyclic Energy,MECE)谱,提出了近场地震下抗弯钢框架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 ,结合设计实例给出了设计步骤、构件滞回耗能计算公式及构件截面设计方法;对设计实例进行了Pushover和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呈现了渐进式破坏模式,符合设计预期,屈服位移与设计预期相差较小,多遇及罕遇地震下结构层间侧移角符合规范要求且各层位移相对平均,滞回耗能在构件中的分布及层间分布也较合理,证明了设计方法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地震 抗弯钢框架 滞回能 性态设计方法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下摩擦型隔震结构与限位装置碰撞反应及防护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樊剑 刘铁 魏俊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6,共7页
采用不同的碰撞模型,研究了摩擦型隔震结构(P-F、R-FBI和FPS)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与限位装置相碰撞的动态反应特性,给出了不同碰撞的数学表达式以及各模型中参数的具体数值;研究发现,地震中隔震结构若发生碰撞将大大增加结构的层间剪力... 采用不同的碰撞模型,研究了摩擦型隔震结构(P-F、R-FBI和FPS)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与限位装置相碰撞的动态反应特性,给出了不同碰撞的数学表达式以及各模型中参数的具体数值;研究发现,地震中隔震结构若发生碰撞将大大增加结构的层间剪力和加速度反应,且激起结构的高阶振型;不同碰撞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差在10%以内,但非线性碰撞模型花费的计算时间长,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采用线性的Kelvin模型精度已足够;上部结构的非线性对碰撞反应有很大影响,碰撞时非线性结构的底层最大剪力较线性结构有很大减小,且层间存在很大的残余位移;同时还研究了基底预留宽度以及上部结构的自振周期对隔震结构碰撞反应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加设高阻尼橡胶缓冲器减小隔震结构碰撞反应的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型隔震结构 近断层地震 碰撞 地震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