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联结的概念、功能与促进 被引量:36
1
作者 李一茗 黎坚 伍芳辉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0-127,共8页
自然联结包含个体对人与自然一体化关系的认同,以及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结,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质量。它与个体的身心健康、认知功能和环保态度及行为显著相关。根据对已有研究结果的分析,自然联结可能通过认知和情感两条路径形成... 自然联结包含个体对人与自然一体化关系的认同,以及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结,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质量。它与个体的身心健康、认知功能和环保态度及行为显著相关。根据对已有研究结果的分析,自然联结可能通过认知和情感两条路径形成和发展。未来研究需继续探讨自然联结的内涵和结构,深入研究其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机制,以及在自然影响人过程中的作用。还可与教育实践相结合,进行系统的干预和追踪研究。此外,建议将这一概念引入心理学其他领域的研究,以获得更多理论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联结 发展 身心健康 环保意识
原文传递
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向葵 丛晓波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年第3期229-233,共5页
该文力图从人生命的生成性及其表现形式即社会文化视域研究心理健康问题,把心理健康问题看成是个体实现自身生命本质、占有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而必要的环节。人的生命的生成性决定了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文化性。一般从广义的角度说,社会... 该文力图从人生命的生成性及其表现形式即社会文化视域研究心理健康问题,把心理健康问题看成是个体实现自身生命本质、占有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而必要的环节。人的生命的生成性决定了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文化性。一般从广义的角度说,社会文化是人特有的生命活动的全部过程和结果。不同的社会文化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不同,形成心理健康问题的规则不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方式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的本质 心理健康问题.
下载PDF
心理健康本质及其标准的再认识 被引量:13
3
作者 申艳娥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37-39,共3页
本文在皮亚杰建构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探讨了心理健康的本质及其标准,认为心理健康主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本质是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的正常运转;心理不健康不同于心理障碍,它是平衡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不平衡态。心理健康标准的个体发展... 本文在皮亚杰建构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探讨了心理健康的本质及其标准,认为心理健康主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本质是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的正常运转;心理不健康不同于心理障碍,它是平衡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不平衡态。心理健康标准的个体发展性取向本身就包含了社会适应性取向,既具有文化相对性又有跨文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思想 心理健康本质 心理健康标准
下载PDF
青少年罪犯人性观发展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7
4
作者 景璐石 冯军 +2 位作者 徐科 蒋宪君 孟婕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第7期863-864,共2页
目的了解青少年罪犯人性观发展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狱所心理健康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性的哲学修订量表(RPHN)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70名青少年罪犯进行测评。并选取相匹配的180名大、中、小学男生... 目的了解青少年罪犯人性观发展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狱所心理健康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性的哲学修订量表(RPHN)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70名青少年罪犯进行测评。并选取相匹配的180名大、中、小学男生做对照。结果青少年罪犯在值得信任因子上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青少年罪犯人性观与罪犯受教育程度、入狱时间、父亲受教育程度呈显著相关性(P<0.05,P<0.01)。青少年罪犯人性观的愤世嫉俗因子项与其心理健康中抑郁、敌对两因子项呈显著相关性(P<0.05)。青少年罪犯人性观的值得信任因子项与其心理健康中偏执因子项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结论青少年罪犯的人性观发展,与其本人的受教育程度、父亲的教育方式以及管教场所的心理、思想教育是分不开的。同时青少年罪犯人性观也影响着其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罪犯 人性观 心理健康 调查
下载PDF
探索健康城市之路:论城市自然之于精神健康的益处 被引量:10
5
作者 姜斌 《城乡规划》 2018年第3期13-20,共8页
粗放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导致城市自然资源被破坏、生活成本高昂、工作竞争激烈和人均公共资源匮乏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每一位国民的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本文通过诠释城市自然对人体精神健康产生影响的三种机制(压力舒缓、社会资本提升、... 粗放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导致城市自然资源被破坏、生活成本高昂、工作竞争激烈和人均公共资源匮乏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每一位国民的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本文通过诠释城市自然对人体精神健康产生影响的三种机制(压力舒缓、社会资本提升、注意力恢复),揭示了城市自然对提升精神健康水平的关键性作用。为了保障和提升市民的精神健康水平,我们需要在个人、社区和城市三种尺度上采取一系列关键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自然 精神健康 压力舒缓 注意力恢复 社会资本提升
下载PDF
自然教育夏令营儿童心理行为动态研究
6
作者 李银华 谭琳 +2 位作者 王鹤 吕春贺 曾晴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4期132-138,共7页
为探索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自然教育课程对儿童心理发展与自然联结的促进作用,研究采用纵向研究和观察法对参加7天自然教育夏令营的11名5~11岁的儿童进行心理追踪测量和行为观察。结果表明:7天自然教育课程期间... 为探索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自然教育课程对儿童心理发展与自然联结的促进作用,研究采用纵向研究和观察法对参加7天自然教育夏令营的11名5~11岁的儿童进行心理追踪测量和行为观察。结果表明:7天自然教育课程期间,儿童积极情绪始终保持在中高水平;自然教育对儿童自然联结有增进作用;在问题解决课程中,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交力有所提高,优良的自然教育课程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积极行为品质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缺失 自然教育 心理健康 自然联结
下载PDF
城市公园环境要素对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
7
作者 陈晓岩 杨智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9-86,共8页
为探讨城市公园中自然要素、感知要素、休息要素和活动要素对居民正向情绪、认知功能及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三个心理健康维度的影响,以及自然联结在其中的作用,调查了911名北京市居民,并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公园的感... 为探讨城市公园中自然要素、感知要素、休息要素和活动要素对居民正向情绪、认知功能及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三个心理健康维度的影响,以及自然联结在其中的作用,调查了911名北京市居民,并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公园的感知要素可以直接促进居民的正向情绪和认知功能,也可以通过自然联结间接促进居民的正向情绪和认知功能,并缓解居民的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另外,城市公园的活动要素可以直接促进居民的正向情绪,缓解居民的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然而,自然要素和休息要素对居民心理健康各维度的预测作用不显著。因此,应注重增加城市公园中的感知要素和活动要素,以及增强人与自然的互动,提高居民与自然的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环境要素 自然联结 心理健康
下载PDF
精神疲劳在监狱民警自然暴露和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
8
作者 张清淇 肖俊泽 +5 位作者 齐轲 胡宏文 刘景 马皑 刘晓倩 曾钰泽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1-317,共7页
[背景]监狱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整个监狱的工作效率和安全稳定,其影响因素值得重点关注。[目的]了解监狱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自然暴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精神疲劳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问卷调查,于202... [背景]监狱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整个监狱的工作效率和安全稳定,其影响因素值得重点关注。[目的]了解监狱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自然暴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精神疲劳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问卷调查,于2022年5月至6月对某省8所监狱,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1392名监狱民警进行问卷测量,共回收有效问卷1284份。采用《自然暴露量表》《精神疲劳量表》《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对监狱民警的自然暴露水平、精神疲劳程度以及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并探究自然暴露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及精神疲劳的中介效应。[结果]监狱民警抑郁、焦虑、压力水平较高。其中抑郁症状检出率为59.11%(759/1284),焦虑症状检出率为60.67%(779/1284),压力症状检出率为43.93%(564/1284)。相关分析显示,监狱民警的自然暴露与精神疲劳、心理健康指标(抑郁、焦虑、压力)均呈显著负相关(r_(s)=–0.242、–0.308、–0.235、–0.254,P均<0.01),精神疲劳与心理健康指标(抑郁、焦虑、压力)呈显著正相关(r_(s)=0.546、0.533、0.536,P均<0.01)。使用PROCESS宏程序检验中介效应,结果显示,监狱民警的自然暴露水平负向预测抑郁、焦虑、压力(β=–0.180、–0.104、–0.123),且均存在精神疲劳的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值分别为–0.200、–0.192、–0.199。[结论]与一般职业相比,监狱民警抑郁、焦虑、压力水平较高;自然暴露水平负向预测抑郁、焦虑和压力,即自然暴露可以直接缓解监狱民警心理健康问题;同时,自然暴露也可以通过改善精神疲劳,从而纾解其心理健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狱民警 自然暴露 心理健康 精神疲劳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系统性自然接触的健康效益——以成都公园城市为例
9
作者 宫宸 史舒琳 +1 位作者 孟令爽 杨荣湉 《景观设计》 2022年第4期22-27,共6页
城市居民的自然接触模式可分为有意、偶发和间接接触。本研究在成都公园城市开展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三种自然接触模式能够共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相互之间可替代性较弱。城市的系统性规划设计应基于居民日常生活轨迹与行为模式,灵... 城市居民的自然接触模式可分为有意、偶发和间接接触。本研究在成都公园城市开展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三种自然接触模式能够共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相互之间可替代性较弱。城市的系统性规划设计应基于居民日常生活轨迹与行为模式,灵活发掘各类公共空间的自然介入潜力,系统性激发自然接触行为,充分发挥城市自然景观的健康促进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自然环境 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 自然接触 公园城市
原文传递
“性善论”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10
作者 顾娅娣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4-36,共3页
本文论述了“性善论”的思想实质、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性善论”对当前我国高校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启 示三大问题。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性善论” 高校 思想实质
下载PDF
老子道法自然的心理保健观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晶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1年第3期214-218,共5页
文章结合心理保健,对老子《道德经》的精髓"道法自然"进行现代阐释,探索符合当代国人的道法自然的心理保健观。文章主要探索了道法自然心理保健观的原则,方法及研究意义。道法自然的心理保健观的基本原则是"无为"、... 文章结合心理保健,对老子《道德经》的精髓"道法自然"进行现代阐释,探索符合当代国人的道法自然的心理保健观。文章主要探索了道法自然心理保健观的原则,方法及研究意义。道法自然的心理保健观的基本原则是"无为"、"不争"、"守弱",由此延伸出道法自然心理保健观的基本方法"致虚守静","抱一"。道法自然心理保健观的研究意义在于它不仅适合中国人内道外儒的民族性格,还能使个体有效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道法自然 心理保健
下载PDF
先秦儒家的生态心理思想探微
12
作者 侯广彦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55-159,共5页
生态心理学是从环境和心理的互动关系出发,探究生态环境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古代先秦儒家的思想家们主张"敬天以仁的天人一体"、"天人同诚的共生共荣"、"制天命而用之的法则自然"的"天人合一... 生态心理学是从环境和心理的互动关系出发,探究生态环境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古代先秦儒家的思想家们主张"敬天以仁的天人一体"、"天人同诚的共生共荣"、"制天命而用之的法则自然"的"天人合一"的生态心理思想与现代生态心理学观点遥相呼应,对解决当代人类的生态危机和心理危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天人合一 生态心理学 心理健康
下载PDF
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初探 被引量:7
13
作者 董云波 陈中永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22-28,共7页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思想文化发展历史,就我国古代思想的发展而言,儒佛道三家并驾齐驱,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而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是天人合一观念,由此出发,关于心理健康思想方面引申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思想文化发展历史,就我国古代思想的发展而言,儒佛道三家并驾齐驱,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而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是天人合一观念,由此出发,关于心理健康思想方面引申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以及人与终极价值的统一四大命题。本文以儒佛道思想为内容,以心理健康思想为目标,初步探讨了中国古代传统哲学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以期丰富当今心理健康理论,以中国哲学智慧进一步阐释建设和谐社会重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天人合一 心理健康思想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于网络时代人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姜巧玲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54-56,共3页
网络时代,人的本质特征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人的主体性得到延伸;人的社会本质表现为现实社会关系和网络社会关系的统一;人的内在本质突出地表现在追求知识、信息的需要。网络时代人的本质的新特征决定了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必... 网络时代,人的本质特征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人的主体性得到延伸;人的社会本质表现为现实社会关系和网络社会关系的统一;人的内在本质突出地表现在追求知识、信息的需要。网络时代人的本质的新特征决定了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能的。揭示网络时代人的本质新特征,是进一步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构建网络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人的本质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已感染艾滋病毒的吸毒劳教人员人性哲学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皓 田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86,共6页
本研究采用多变量变异数分析与典型相关探讨携带艾滋病毒的吸毒劳教人员的人性哲学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多变量检验表明,心理健康水平在人性哲学的六个维度上的总效应显著;典型相关发现值得信任、利他主义、独立性、意志力与理性、人性... 本研究采用多变量变异数分析与典型相关探讨携带艾滋病毒的吸毒劳教人员的人性哲学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多变量检验表明,心理健康水平在人性哲学的六个维度上的总效应显著;典型相关发现值得信任、利他主义、独立性、意志力与理性、人性的复杂性与人性的变异性六个控制变量,经由第一、第二典型因素,共可说明携带艾滋病毒吸毒劳教人员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九个心理健康障碍水平总变异量的2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感染艾滋病毒的吸毒劳教人员 人性哲学 人际信任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养生更须修天德——“天人合一”观于传统养生的另一层指导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小青 许峰 +1 位作者 沈晓东 赵丹 《中医文献杂志》 2015年第6期17-21,共5页
"天人合一"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理念之一,它对于中国传统养生法具有指导意义。但是,目前人们对如何在养生实践中贯彻这一理念的认识方面尚有偏颇,往往仅强调"生活起居须应天时"这一层意思。实际上,"天人合... "天人合一"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理念之一,它对于中国传统养生法具有指导意义。但是,目前人们对如何在养生实践中贯彻这一理念的认识方面尚有偏颇,往往仅强调"生活起居须应天时"这一层意思。实际上,"天人合一"观作为传统养生法的指导观念还有更重要的一层意思,这就是"道德品质须顺天德",即养生更须修天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生 天人合一观 修天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