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仿生建筑及其特质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燕 张玉坤 《城市建筑》 2005年第5期68-71,共4页
当代仿生建筑的理论和设计实践是建筑师运用自然科学知识与建筑设计方法结合的有益尝试,是一种正处于探索阶段的思维模式的结果。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当代仿生建筑及其存在的普遍特质,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使之更好的发展下去。
关键词 仿生建筑 自然界 生物 建筑 特质
下载PDF
解读隈研吾“材料让建筑消隐”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兴华 张炯 《华中建筑》 2012年第6期5-8,共4页
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对建筑消隐有着独特的理解,对具有消隐特质的开放型空间的创造以及对材料的粒子化建构等有着独特的阐释。该文旨在通过结合隈研吾的相关作品,从建筑消隐的缘由、媒介以及手法等三个角度来分析解读其著名的建筑观——&q... 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对建筑消隐有着独特的理解,对具有消隐特质的开放型空间的创造以及对材料的粒子化建构等有着独特的阐释。该文旨在通过结合隈研吾的相关作品,从建筑消隐的缘由、媒介以及手法等三个角度来分析解读其著名的建筑观——"材料让建筑消隐"。提出隈研吾建筑作品的主题是建筑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建筑的视觉表现,建筑通过消隐弱化自身以彰显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隈研吾 自然观 消隐 媒介材料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与传统建筑的“绿色”理念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军 朱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4-58,共5页
中国古代人与自然体合无违、和睦并存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组成,并物化和体现在传统建筑及城市的建设上。剖析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及其对建筑活动的影响。传统建筑的绿色理念包含:尊重环境、就地取材、节约资源... 中国古代人与自然体合无违、和睦并存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组成,并物化和体现在传统建筑及城市的建设上。剖析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及其对建筑活动的影响。传统建筑的绿色理念包含:尊重环境、就地取材、节约资源、抗震减灾等。古代城市建设注重的是城乡统一、规模适度、合理布局及融合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建筑 古代城市 自然观 绿色建筑
下载PDF
融入自然的建筑——解读安藤忠雄建筑创作自然观 被引量:10
4
作者 马英平 《华中建筑》 2010年第6期8-10,共3页
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在建筑创作中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对话,人与自然的对话,真正做到了对自然的成功利用,该文结合他的实践作品,解读其建筑创作自然观,以求对我们的实践工程在自然利用方面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自然 建筑 安藤忠雄 建筑创作
下载PDF
自然建造与风景中的建筑:一种价值的维度 被引量:8
5
作者 李翔宁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4-39,共6页
建筑是风景中一种独特的存在。"风景"在建筑学语境中应被拓展为更广义的"景观",当代建筑和城市研究与景观已形成多重维度的互动,中外建筑师与艺术家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表达出不同的自然建造观念和思考,既有对... 建筑是风景中一种独特的存在。"风景"在建筑学语境中应被拓展为更广义的"景观",当代建筑和城市研究与景观已形成多重维度的互动,中外建筑师与艺术家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表达出不同的自然建造观念和思考,既有对自然哲学的追求,也有对自然资源和风景的利用。景观与建筑、城市之间形成了一种共构的复杂关系。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与自然关系的双重关照出发,尝试论述将一种更深入的自然观作为价值的维度引领当代设计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然 建造 建筑
下载PDF
解读高迪 被引量:5
6
作者 镇列评 《世界建筑》 2000年第12期65-71,共7页
高迪的建筑是一所学校,我们从中能读到他的内心世界:他的信仰、哲学、智慧、热爱、品位和趣味。在我们的这些品质和能力都稀缺的今天,重新阅读高迪也许具有特殊意义。
关键词 大自然 有机建筑 宗教精神 想象力 细部装饰
下载PDF
瑞士建筑师Gion A.Caminada关于新型井干式木建筑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小红 《城市建筑》 2012年第6期29-31,共3页
在瑞士建筑师Gion A.Caminada新型井干式木建筑和卒姆托的建筑齐名,不仅仅是他发展了传统井干式建筑,同时也是因为他对建筑本质的理解没有脱离本土文化及生活。他设计的建筑采用当地材料—木材,创造的场所和空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 在瑞士建筑师Gion A.Caminada新型井干式木建筑和卒姆托的建筑齐名,不仅仅是他发展了传统井干式建筑,同时也是因为他对建筑本质的理解没有脱离本土文化及生活。他设计的建筑采用当地材料—木材,创造的场所和空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在建造上方式沿袭井干式建筑特点,墙体端部咬合强调井干式建筑的编织特点,为当代轻木建筑的发展建立新的阐释和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on A. Caminada 新型井干式木建筑 本土文化 建筑本质
下载PDF
浅议建筑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玉卿 《山西建筑》 2008年第5期51-52,共2页
阐述了设计研究的概念,并在设计研究基本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设计与研究的关系,总结出设计研究系列的基本性质,最后探讨了设计研究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与意义。
关键词 设计研究 基本性质 建筑
下载PDF
基于自然教育理念的城市公园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游礼枭 赵小利 +2 位作者 陈之萌 胡慧霞 张绿水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1期1-4,共4页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步远离大自然,并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针对这一现象,阐述了自然教育的相关概念、内容及意义,分析了城市公园开展自然教育的优势,并从植物景观、道路铺装、景观小品、解说系统、主题活动5...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步远离大自然,并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针对这一现象,阐述了自然教育的相关概念、内容及意义,分析了城市公园开展自然教育的优势,并从植物景观、道路铺装、景观小品、解说系统、主题活动5大设计要素出发,提出了城市公园开展自然教育实践的设计策略,以期为我国城市公园开展自然教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教育 城市公园 设计策略 风景园林
下载PDF
与自然合作 上海华鑫展示中心设计 被引量:7
10
作者 祝晓峰 《时代建筑》 2013年第4期98-103,共6页
文章以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为线索,介绍了山水秀建筑事务所新作上海市徐汇区华鑫展示中心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过程。通过回顾山水秀的过往作品,解析了新作品的思考脉络和呈现出来的新态度:与自然合作,并指出未来建筑的根本目的,是在人、自然... 文章以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为线索,介绍了山水秀建筑事务所新作上海市徐汇区华鑫展示中心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过程。通过回顾山水秀的过往作品,解析了新作品的思考脉络和呈现出来的新态度:与自然合作,并指出未来建筑的根本目的,是在人、自然及社会之间建立平衡而又充满生机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社会 延伸物 建筑 环境 合作
下载PDF
Study on Designs of New Ecological Architecture—With Plant Architecture as a Study Case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姝 沈一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0年第10期94-95,99,共3页
Through elaborating the concept of plant architecture,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its design principles and material selection, this study tries to offer a new approach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s in China.
关键词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PLANT architecture Design nature
下载PDF
返璞归真——从原始棚屋到微型之家 被引量:5
12
作者 袁海贝贝 陆伟 《建筑师》 2014年第1期18-23,共6页
本文选取三组经典案例,勒-迪克与洛吉耶的原始棚屋、柯布西耶的马丁岬小屋与霍顿的"微型之家"进行系统关联性分析与研究,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原始棚屋与当代微建筑的演变过程阐述微建筑当代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自然 原始棚屋 勒·柯布西耶小屋 微型之家 微建筑
下载PDF
建筑与自然和音乐迂回 哈尔滨大剧院 被引量:5
13
作者 方振宁 《时代建筑》 2016年第3期72-81,共10页
文章首先对哈尔滨大剧院的建筑师马岩松和MAD建筑事务所进行了介绍,之后从自然、建筑和哈尔滨的城市历史三方面阐述了哈尔滨大剧院作为一种存在的价值。建筑师从沼泽地的形态和松花江流动的曲线汲取灵感,建筑在自然和音乐中迂回,仿佛是... 文章首先对哈尔滨大剧院的建筑师马岩松和MAD建筑事务所进行了介绍,之后从自然、建筑和哈尔滨的城市历史三方面阐述了哈尔滨大剧院作为一种存在的价值。建筑师从沼泽地的形态和松花江流动的曲线汲取灵感,建筑在自然和音乐中迂回,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景观,在人与自然之间展开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岩松 自然的迂回 山水建筑 剧院建筑 文化基因
下载PDF
彼得·埃森曼访谈——欧洲犹太死难者纪念碑设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纪铮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0-112,共3页
这个专访主要集中于刚落成的由埃森曼先生设计的欧洲犹太死难者纪念碑。专访中,关于这个方案和对于建筑本质的认识上,埃森曼先生特别针对中国读者常问到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回答。
关键词 建筑本质 犹太死难者 欧洲
下载PDF
保罗·波多盖希和他的自然形态建筑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宁 《世界建筑》 2000年第12期26-27,共2页
“自然”是保罗·波多盖希建筑设计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要素。他的作品被称为自然的建筑。他的那种自然的建筑并非是人们通常理解的那种象赖特的流水别墅那样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也不是密斯的范思沃斯住宅那样通体透明,把周围的... “自然”是保罗·波多盖希建筑设计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要素。他的作品被称为自然的建筑。他的那种自然的建筑并非是人们通常理解的那种象赖特的流水别墅那样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也不是密斯的范思沃斯住宅那样通体透明,把周围的景色尽揽怀中的建筑;更不是那些隐身于覆土之下返朴归真的建筑。他的建筑是一种在仿生学意义上的从自然中获得灵感的建筑,在这里有着高迪的才智,有着波洛米尼的批判精神,更有着造物的神奇。在这些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自然气息,体验到自然的生命力量。这或许正是波多盖希的建筑真正的魅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建筑 保罗.波多盖希 建筑师 建筑设计
下载PDF
建筑的自然和谐性与自然建筑化——从两位建筑大师的作品谈起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世玉 胡望社 潘欣 《重庆建筑》 2009年第3期37-39,共3页
作为一种设计方法,自然建筑化将自然环境融入到建筑之中,使自然拥有建筑品质,也赋予了建筑以自然属性,从而完成两者的对话。然而,不同的建筑师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尝试通过对两位日本著名建筑师作品的比较,对这一设计手法进行初步... 作为一种设计方法,自然建筑化将自然环境融入到建筑之中,使自然拥有建筑品质,也赋予了建筑以自然属性,从而完成两者的对话。然而,不同的建筑师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尝试通过对两位日本著名建筑师作品的比较,对这一设计手法进行初步的探讨,意图启发建筑师通过把自然融入建筑来实现建筑的自然和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自然和谐性 自然建筑化
下载PDF
自然的异化:现代建材制造与现代建筑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路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1期295-300,共6页
从材料的微观结构出发,分析比较了木材、天然石材、粘土砖瓦、水泥(混凝土)、玻璃、钢材等主要传统和现代建筑材料的制造过程,探讨了现代建筑材料制造过程同现代主义建筑及其文化的联系.认为现代建材制造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对自然的不... 从材料的微观结构出发,分析比较了木材、天然石材、粘土砖瓦、水泥(混凝土)、玻璃、钢材等主要传统和现代建筑材料的制造过程,探讨了现代建筑材料制造过程同现代主义建筑及其文化的联系.认为现代建材制造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对自然的不断异化过程,使用现代建材的现代建筑则在更大尺度上异化了自然,而对自然的异化是现代主义建筑文化问题的根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建材 制造 自然 异化 现代建筑
下载PDF
风水学与建筑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登标 《山西建筑》 2005年第14期31-32,共2页
通过中国古风水学重视人与自然的融合,论述了了解、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居住环境,达到天人合一、至善境界——与现代风水学的新潮思想息息相通,以达到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使人回归自然的效果。
关键词 自然 生态 建筑
下载PDF
试析自然环境中的建筑设计观念和若干策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洪岩 《华中建筑》 2006年第3期62-64,共3页
该文分析建筑设计中时待自然环境的观念,对在自然基地环境中,建筑设计中的一些关键的具体设计策略作出讨论。
关键词 自然环境 建筑设计 观念 策略
下载PDF
Designing with nature:Advancing threedimensional green spaces in architecture through frameworks for biophilic design and sustainability 被引量:2
20
作者 Weijie Zhong Torsten Schroeder Juliette Bekkering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CSCD 2023年第4期732-753,共22页
In the transition to a more sustainable built environment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the“greening”of architecture as a popular approach has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However,there are still many open questions an... In the transition to a more sustainable built environment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the“greening”of architecture as a popular approach has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However,there are still many open questions and contradictions regarding how to design with“nature”and contribute to sustainability.In addition,explorations of built examples are rare,and three-dimensional(3D)green spaces in buildings are often overlooked.Therefore,we introduce“green pockets”(3D green spaces)as a typology distinct from two-dimensional green roofs and walls/facades.We draw on a mixed-method approach to study two cases(Erasmus MC and Hotel Jakarta),comprising 12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different stakeholders,design document analysis,and site observation.We develop a critical reflection(a framework)on the impacts of“green architecture”on sustainability from unpacked benefits and adopt a biophilic design framework to analyse designing with“nature”in architectural practice.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green pockets contribute to integrating multiple experiences of“nature”into buildings and developing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Designing green pockets with visibility,accessibility,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e.g.,prospect and refuge,organised complexity,peril,and mystery)of“nature”improves building quality.Furthermore,we provide design recommendations to advance green pocket designs and mak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philic design Biophilic architecture Design with nature Green space SUSTAINABILITY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