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与专利探讨中医治疗胃溃疡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丽娟 海丽娜 +4 位作者 张金玲 王瑞峰 雷娜 沈燕 秦文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546-549,共4页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胃溃疡常用药物性味和归经的规律与特点,为胃溃疡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1)借鉴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思路与方法,系统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献220篇,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7篇胃溃疡的中医治疗文献中...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胃溃疡常用药物性味和归经的规律与特点,为胃溃疡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1)借鉴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思路与方法,系统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献220篇,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7篇胃溃疡的中医治疗文献中的药物归类,并分别查出其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2)利用东方灵盾(WTM)数据库,对2324个胃溃疡相关专利主题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对文献所涉及中药的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发现肿瘤发热用药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分别为:白及、甘草、三七、海螵鞘、黄芪、白芍、黄连、延胡索、白术、生姜(干姜、姜炭);主要是补益药、清热药、理气药与理血药;性多温、寒,味则以苦味为先,其次为甘、辛;"归经"以归脾经的药物为最,其次是胃、肝、肺经的药物;2)对WTM数据库命中专利进行统计,前10味药分别为:甘草、延胡索、白及、海螵蛸、枳实(枳壳)、木香、白术、白芍、陈皮(青皮)、鸡内金。结论:苦温入脾经药物为治疗胃溃疡的常用药,常用药物为甘草、白及、海螵鞘、延胡索、白芍、白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中医药 性味 归经 文献 专利
下载PDF
酸味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德增 魏晓 +2 位作者 赵莉 周亚兵 李强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酸味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不同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高热量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用酸味、甘味、苦味中药复方和二甲双胍干预,在给药12周后,检测大鼠胰腺、心脏、肾脏凋亡细胞... 目的观察酸味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不同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高热量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用酸味、甘味、苦味中药复方和二甲双胍干预,在给药12周后,检测大鼠胰腺、心脏、肾脏凋亡细胞及其相关基因Bax、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酸味中药复方可抑制胰腺、心脏、肾脏的细胞凋亡,上调Bcl-2/Bax比值,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酸味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靶器官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调节Bax、Bcl-2的蛋白表达,从而降低靶器官的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味 中药复方 2型糖尿病模型 细胞凋亡 BAX Bcl-2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氟尿嘧啶类药物的性味辨析初探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晨光 许鹏 +1 位作者 谢燕华 陈捷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35,共3页
通过辨析化疗药物的性味,有望让化疗药物与中医体系融合并丰富中药学的内容,也可能为个体化应用化疗药物提供新的思路。我们据中医理论及氟尿嘧啶类药物在人体的反应,通过辨析和口尝,结合当前中药减毒领域内的新成果,确认氟尿嘧啶类药... 通过辨析化疗药物的性味,有望让化疗药物与中医体系融合并丰富中药学的内容,也可能为个体化应用化疗药物提供新的思路。我们据中医理论及氟尿嘧啶类药物在人体的反应,通过辨析和口尝,结合当前中药减毒领域内的新成果,确认氟尿嘧啶类药物为苦、辛,大热,有毒之品。未来的研究需要观察虚寒体质和阳热体质的患者在疗效和副作用上可能存在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性味 辨析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药性味归经规律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赵文翰 奚小土 林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9期1455-1458,1463,共5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分析治疗2019年12月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用药性味和归经分布规律,为临床处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集自国家及各省、市、自治区卫生与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根据本次疫情的发病情况确立的...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分析治疗2019年12月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用药性味和归经分布规律,为临床处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集自国家及各省、市、自治区卫生与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根据本次疫情的发病情况确立的最新治疗方案中的中药治疗处方,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1.0进行频数统计,分析新冠肺炎用药的药性分布规律。结果: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中五味以苦、辛、甘为主;四气以温、寒、平为主;归经以肺经、胃经、脾经和心经为主;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广西等沿海地区及宁夏、山西、湖北、四川、贵州等内陆地区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以温性药物为主;黑龙江、吉林、福建、广东、海南等沿海地区及内蒙古、新疆、北京、陕西、江西、湖南等内陆地区则以寒性药物为主。结论: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归经分布能反映本病“肺-脾-心”的发病转归过程,五味分布反映本病“湿、热、毒、瘀”的病机特点,各地区使用中药的四气分布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地域差异性,体现了中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辩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药性味 归经
下载PDF
叶天士辨治温病气味理论运用探蕴 被引量:5
5
作者 郭永胜 张思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102-3105,共4页
叶天士为温病学派奠基人,其论病疗疾注重气味理论,将气味理论贯穿于温病论治的理法方药与叶氏医案之中。通过研读叶氏论治温病中关于气味学说的阐述,发现其所推崇的气味理论渊源有自,承继《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并... 叶天士为温病学派奠基人,其论病疗疾注重气味理论,将气味理论贯穿于温病论治的理法方药与叶氏医案之中。通过研读叶氏论治温病中关于气味学说的阐述,发现其所推崇的气味理论渊源有自,承继《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并博采刘河间、张凤逵等诸家所长。再三辨析伤寒温病不同,并以气味理论阐释两者治则治法迥异。温病治疗多用寒凉,但需审察体质、慎防凝涩冰伏,并时可佐用温热药物;论述药味以甘、辛、苦、淡为主,甘味补虚助正、苦降坚阴燥湿、辛味宣通开泄、淡味渗泄治上;并详细论述甘寒(凉)、苦寒、辛寒(凉)等四气五味配伍规律,以及辛甘凉(寒)、甘酸寒、甘咸寒、苦辛凉(寒)、酸苦、咸苦等五味相合配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温病 气味 温热论 幼科要略 临证指南医案
原文传递
146种归肺经中药药性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松林 陈刚 +2 位作者 刘萍 田代志 王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28-2530,共3页
目的统计归肺经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功效及毒性的分布情况,依据中医理论系统分析归肺经中药的性能及功效特点。方法以《中国药典》2005年版所记载的146种归肺经中药为样本,通过Access中的V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归肺经药物寒性... 目的统计归肺经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功效及毒性的分布情况,依据中医理论系统分析归肺经中药的性能及功效特点。方法以《中国药典》2005年版所记载的146种归肺经中药为样本,通过Access中的V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归肺经药物寒性占41.1%,温性占27.4%,平性占23.3%,凉性占6.2%,热性占2.0%。这与肺的生理、病理特点是相符的。五味中以苦、甘味最多,辛味次之,涩味位居第三,咸、酸味位居第四,淡味位居第五。归肺经中药以沉降性质的占药物总数的50.0%,升浮性质的占药物总数的45.2%。这与肺气本身同时具有宣发、肃降气机升降形式相一致。归肺经中药的毒性明显,占该经药物总数的10.3%。结论归肺经中药以苦寒、甘温为主,辛平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味 归经 升降浮沉 毒性 功效 统计分析
下载PDF
《神农本草经》“轻身”药特色探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段雷 于璐 胡文彬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797-800,共4页
[目的]对《神农本草经》中的“轻身”药特色进行探析。[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神农本草经》“轻身”药进行研究。采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按照药物名称、品类、气味和“轻身”功效纳入符合条件的药物,运用描述性统计法对数据进... [目的]对《神农本草经》中的“轻身”药特色进行探析。[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神农本草经》“轻身”药进行研究。采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按照药物名称、品类、气味和“轻身”功效纳入符合条件的药物,运用描述性统计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从性、味和功效方面对“轻身”药特色进行研究讨论。[结果]《神农本草经》共记载132味具有“轻身”功效的药物,有性平药物59味,味甘药物55味、味苦药物39味、味辛药物27味,适合长期调理。功效可分为12类,频次居于前5的依次为轻身类(35味)、轻身延(增、长)年类(23味)、轻身不老类(19味)、轻身耐老类(18味)、益气轻身类(12味),具有祛湿、活血、补气、安神等多种功效,涵盖了现代意义上的减肥。[结论]“轻身”药的共同特点是能使人感到轻健有力,能缓调阴阳,又可调和脾胃,并且通畅全身气机。或以纠偏达到阴平阳秘,或可通畅人身气机,或可帮助强悍身体。不仅可补益,亦可祛邪,使人身体轻健,反应敏捷,从而起到抗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对于“轻身”药的研究,将有利于推动中药和中医养生保健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轻身药 老年病 三品分类法 性味 气机 减肥 养生保健
下载PDF
方剂性味的多维宏观量化表达探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胡波 蒋永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2期2702-2704,共3页
以效用剂量和中药性味模糊量化作为方剂性味宏观量化两个基本参数,设计出方剂性味的多维宏观量化表达模型,具体包括:四性量化表达模型、五味量化表达模型、组合性味量化表达模型。通过以《中医类方辞典》中的"通用方"为样本... 以效用剂量和中药性味模糊量化作为方剂性味宏观量化两个基本参数,设计出方剂性味的多维宏观量化表达模型,具体包括:四性量化表达模型、五味量化表达模型、组合性味量化表达模型。通过以《中医类方辞典》中的"通用方"为样本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效用剂量和中药性味量化的方剂性味多维宏观量化表达,能深入和客观地展现方剂的性能,有助于方剂在临床上的合理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剂 性味 量化分析
下载PDF
《医学衷中参西录》之甘草应用探讨
9
作者 陈敏 邵剑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7-30,共4页
张锡纯应用甘草经验丰富,在其书《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载方剂中使用甘草者达50余首。其认为甘草性温、味甘,能和中解毒,善治霍乱;可生金益肺,善治阴虚劳热;善解热毒,治下痢腹痛;善以甘缓之性,调和诸药;善调和脾胃,缓肝之急。临证常配伍... 张锡纯应用甘草经验丰富,在其书《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载方剂中使用甘草者达50余首。其认为甘草性温、味甘,能和中解毒,善治霍乱;可生金益肺,善治阴虚劳热;善解热毒,治下痢腹痛;善以甘缓之性,调和诸药;善调和脾胃,缓肝之急。临证常配伍白芍益脾胃滋阴、双补气血,配山药以和胃,配知母以化其苦寒之性,配金银花以清热解毒。张锡纯应用甘草之经验值得深入挖掘,以为今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衷中参西录》 张锡纯 甘草 性味 功效 配伍
原文传递
基于《证类本草》的鲜药应用特点研究
10
作者 冯艺凡 张双丽 苗明三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92-1398,共7页
目的:通过统计与分析《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中可鲜用中药及应用特点,为鲜药的临床应用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对《证类本草》收录的中药进行筛选,并将纳入的鲜药相关信息输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通过统计与分析《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中可鲜用中药及应用特点,为鲜药的临床应用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对《证类本草》收录的中药进行筛选,并将纳入的鲜药相关信息输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证类本草》中发现鲜药种类总计296种,其中鲜植物药234种(79.05%),鲜动物药62种(20.95%);鲜药药性以寒凉为主,植物药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动物药药味以甘、咸、苦为主,无毒鲜药最多,有191种(82.33%);在用法中,外用最多337次(53.32%);在主治疾病上,记载最多的是外科疾病201次(30.04%)。结论:《证类本草》中明确记载了多种动植物药的临床鲜用方法,但目前鲜药的应用十分有限,有待进一步加强鲜药资源开发与相关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类本草》 中药 鲜药 性味 用药特点 数据挖掘 本草古籍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款冬花药用历史的本草考证及沿革变迁
11
作者 温洋 李思瑶 +1 位作者 秦雪梅 李震宇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86-1493,共8页
款冬花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专著和方书典籍中有关其药用历史的记载十分丰富,是临床中常用的止咳化痰药。目前,关于款冬花的基原、产地、规格等级等已有较多综述,但性味、功效记载的变迁,以及古代应用的考证及现代应用的评述... 款冬花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专著和方书典籍中有关其药用历史的记载十分丰富,是临床中常用的止咳化痰药。目前,关于款冬花的基原、产地、规格等级等已有较多综述,但性味、功效记载的变迁,以及古代应用的考证及现代应用的评述未见相关综述。性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部分,反映中药性质、性能,是临症治法、遣药组方的重要依据。此外,历代典籍中记载了大量的款冬花方剂和应用,有值得深入挖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款冬花 性味 功效 古代方剂 配伍 制剂 熏法 本草考证
下载PDF
外来植物药卡瓦胡椒的文献研究及中药药性探讨
12
作者 王晨曦 赵天伦 +5 位作者 秦露 刘广绪 刘亚丽 杨敏 冯帅 李峰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6-1531,共6页
卡瓦胡椒药用价值广泛,在欧洲和美国颇负盛名,是欧美地区最受欢迎的植物药之一。要加强对外来植物药的“中药化”研究,赋予其中药药性,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促进中医药事业的长远发展。卡瓦胡椒主要以根及根茎入药,性温热,味苦... 卡瓦胡椒药用价值广泛,在欧洲和美国颇负盛名,是欧美地区最受欢迎的植物药之一。要加强对外来植物药的“中药化”研究,赋予其中药药性,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促进中医药事业的长远发展。卡瓦胡椒主要以根及根茎入药,性温热,味苦辛,归心、肝、肾经;有镇静安神,息风止痉,疏肝解郁,麻醉止痛,祛湿利水等功效。可用于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抽搐痉挛,风湿、舌苔厚白、小便不畅等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外来植物 卡瓦胡椒 中药药性 归经 性味 升降浮沉
下载PDF
延胡索的药性考证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可点 崔鹤蓉 +3 位作者 成雪皓 杨笑云 焦静怡 雷海民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1-9,共9页
目的考证延胡索性味的历史沿革,为基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延胡索临床运用及现代研究提供原始文献依据。方法通过梳理地方标准与历代文献,以历代本草著作中有关延胡索性味记载为主,从不同历史时期延胡索的功用及产地的角度归纳探讨其药性... 目的考证延胡索性味的历史沿革,为基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延胡索临床运用及现代研究提供原始文献依据。方法通过梳理地方标准与历代文献,以历代本草著作中有关延胡索性味记载为主,从不同历史时期延胡索的功用及产地的角度归纳探讨其药性和药味的发展规律及成因。结果地方标准中延胡索性味规定较为统一,以“味辛、苦”与“性温”为主。古代文献中,延胡索功效从止心痛扩展至破血、治气、行气、止痛、落胎及治产后诸病,药性记载首见于宋代,发展相对稳定,以“温性”为主,极少文献记载其“微温”。延胡索药味记载首见于五代时期,由始载于《海药本草》的“苦甘”,到宋代的“辛”,再到金元时期的“辛”与“苦辛”,明代的“辛”、“苦辛”及“苦微辛”,最终到清代的“辛”与“苦辛”,乃至现代的“苦辛”与“苦微辛”。归经记载始于金元时期,涉及手足太阴和厥阴四经,心、心包、肝、脾及肺经。结论延胡索“性温,味苦辛,归肝、脾及肺经”,其性味记载始于五代与宋代,发展于金元时期,成熟于明清,归经记载起始于金元,完善于明清,其性味的形成受临床功效、用药者的主观判断及药材道地产区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药性 性味 归经 功效
下载PDF
基于文献与专利探讨中医治疗肿瘤发热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丽娟 海丽娜 +3 位作者 王瑞峰 雷娜 沈燕 秦文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2期2674-2679,共6页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肿瘤发热常用药物的规律和特点,为肿瘤发热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借鉴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思路与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近36年的相关文献,将符合标准的118篇文献中的处方用药归类,查出其性、味、归...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肿瘤发热常用药物的规律和特点,为肿瘤发热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借鉴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思路与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近36年的相关文献,将符合标准的118篇文献中的处方用药归类,查出其性、味、归经,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利用东方灵盾世界传统药物专利数据库(WTM),对符合标准的360篇专利主题词进行在线统计分析。结果:对文献里涉及中药的用药规律进行统计,用药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为:甘草、柴胡、黄芩、当归、人参、地黄、白术、黄芪、知母、白芍。文献收录的156味中药多为清热药及补益药,性多寒、温,味则以苦味为先,其次为甘、辛,以归肝经的药物为最,其次是归肺、心经。对WTM数据库检索专利进行统计,出现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为:甘草、黄芩、黄芪、人参、当归、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茯苓、生姜(干姜)、党参。结论:苦寒入肝经药物为治疗肿瘤发热的常用药,常用药物为甘草、黄芩、黄芪、人参、当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发热 中医药 性味 归经 文献 专利
下载PDF
西药本土化研究:能否以中药性味归经理论研究西药?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汉庆 郑建宇 +2 位作者 黄月艳 李克明 李晓华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4-26,29,共4页
中医药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断吸收外来药物并以中药理论进行研究以充实和丰富己身内容成为传统,也是中医药保持生命力的重要环节。基于此提出"西药本土化研究"的概念,即以中药性味归经理论对西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 中医药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断吸收外来药物并以中药理论进行研究以充实和丰富己身内容成为传统,也是中医药保持生命力的重要环节。基于此提出"西药本土化研究"的概念,即以中药性味归经理论对西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期待在提高用药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轻西药特别是抗肿瘤药物带来的毒副作用,这样,就有可能为患者提供较好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药 中药 性味 辨证
下载PDF
叶天士“肝病主治三法”理论的运用规律探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永胜 黄书婷 渠景连 《吉林中医药》 2020年第2期178-180,184,共4页
叶天士将《黄帝内经》中肝之苦欲补泻气味治法--甘缓、辛散、酸泄,总结归纳为"《内经》肝病主治三法",指出此治法的本质乃是调肝之体用:辛以理用,酸以治体,甘以缓急。通过全面分析叶天士著述中相关医案,系统探求其中变化运用... 叶天士将《黄帝内经》中肝之苦欲补泻气味治法--甘缓、辛散、酸泄,总结归纳为"《内经》肝病主治三法",指出此治法的本质乃是调肝之体用:辛以理用,酸以治体,甘以缓急。通过全面分析叶天士著述中相关医案,系统探求其中变化运用规律:苦降、辛泄、微酸配伍之意,最合经旨,但需依病机变化以化裁。若营络虚损者,忌酸宜以辛甘润补;淋疝体虚者,忌酸宜以辛香甘润;肝胆相火亢盛者,则加苦寒之品以泄之;下焦肝肾精血不足者,则去辛散,取咸寒滋水以涵木等;并指出此种治法的禁忌病症情况,若其腑络壅结,则不宜用辛酸甘法,又当另辟咸苦配伍等其他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黄帝内经》 苦欲补泻 肝病 气味 治法
下载PDF
王云川生马钱子临床应用探賾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薇 杨勇 王云川(指导)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020-5023,共4页
马钱子临床应用千年而不变,说明它具有显著的效果,可谓是"毒药猛剂善起沉疴"。但由于马钱子有大毒,且目前医患关系的微妙变化,临床中将其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并不广泛,大多数医者多选用安全无毒的中药进行治疗,但疗效亦差别... 马钱子临床应用千年而不变,说明它具有显著的效果,可谓是"毒药猛剂善起沉疴"。但由于马钱子有大毒,且目前医患关系的微妙变化,临床中将其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并不广泛,大多数医者多选用安全无毒的中药进行治疗,但疗效亦差别较大。王云川教授自2010年在临床中使用生马钱子入汤剂治疗相关疾病,至今已治疗近千例患者,取得良效。故文章通过整理、分析、思考王云川教授临床应用生马钱子的病案、处方,总结其临床应用经验及对马钱子性温的思考,以探王教授学术思想之一斑,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云川 生马钱子 临床应用 性味 经验
原文传递
何廉臣鲜药临床应用特点浅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文盈 许二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388-394,共7页
[目的]分析何廉臣对鲜药相关内容的认识和阐述,总结其使用鲜药的用药特点和学术思想,以期能更好地为现代临床鲜药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重订广温热论》《湿温时疫治疗法》《增订通俗伤寒论》3本著作中,以“鲜”“汁”“活”“露”... [目的]分析何廉臣对鲜药相关内容的认识和阐述,总结其使用鲜药的用药特点和学术思想,以期能更好地为现代临床鲜药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重订广温热论》《湿温时疫治疗法》《增订通俗伤寒论》3本著作中,以“鲜”“汁”“活”“露”为检索词进行逐一筛选,对照《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规范鲜药名称,分析其性味归经,进而对鲜药的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并归纳总结出何氏的用药特点及学术思想。[结果]共检索出66味鲜药。性味方面,何氏所述的鲜药以寒性药物为主,且以甘味、苦味、辛味居多,体现了何氏善治温病的临床特色;归经方面,以足阳明胃经最为频繁,其后依次为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这与何氏认为伏火多发于脾胃,喜用归胃经的鲜药有关。结合何氏的治温八法,上述结果证实其对鲜药的运用符合其善用轻灵之品的特点。[结论]何廉臣善用鲜药治热病,重视伏气温病的理论,认为鲜药具有药性轻灵平稳、清热而不伤阴、补而不腻的特点,并在其创立的治温八法广泛应用了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药 性味 归经 温病 治温八法 临床应用 何廉臣
下载PDF
周学海《读医随笔》药物性味及功效纠误 被引量:2
19
作者 陆丹青 王蕾 周波 《吉林中医药》 2022年第9期1079-1082,共4页
晚清之际,时医用药拘于成方、泥于旧论,且对药物性味、药效、适用证多有不求甚解者。医家周学海针砭时弊,于《读医随笔》列专题为中药应用正误。本文引述原著石膏、秦艽、柴胡、牡丹皮、桔梗、石菖蒲、远志、桂枝等临床常用药物应用失... 晚清之际,时医用药拘于成方、泥于旧论,且对药物性味、药效、适用证多有不求甚解者。医家周学海针砭时弊,于《读医随笔》列专题为中药应用正误。本文引述原著石膏、秦艽、柴胡、牡丹皮、桔梗、石菖蒲、远志、桂枝等临床常用药物应用失当之处,分别从治法与病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突出周学海重视药证相应,师古不泥的学术特色,为深入研究其学术思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纠误 性味 功效 周学海 《读医随笔》
下载PDF
基于文献数据挖掘中药外用治疗跟痛症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吉富涛 尹本敬 +6 位作者 陈葛 程强 廖建青 郑太才 冉伟鹏 王琪 李具宝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3411-3417,共7页
目的:基于30年文献数据挖掘中药外用治疗跟痛症的用药规律,为跟痛症的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 目的:基于30年文献数据挖掘中药外用治疗跟痛症的用药规律,为跟痛症的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对中药外用治疗跟痛症的中文文献进行检索,构建跟痛症的外用中药数据库,通过对中药频次统计、相互关联规则分析、分层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和分析高频次中药、核心药物及处方潜在规律。结果:中药外用治疗跟痛症排名前20位的主要是透骨草、红花、伸筋草、威灵仙、牛膝、川芎、川乌、桂枝、乳香、当归、草乌、没药、独活、海桐皮、苏木、木瓜、花椒、五加皮、防风、艾叶;在四气分布中使用频率最多的为温性中药,其次为平性和热性中药;在五味分布中使用最多的为辛味中药,其次为苦味和甘味中药;在归经分布中使用最多的前3位分别为肝、脾、肾经;在支持度设置为≥20%的基础上,将置信度设为≥80%,得到“白芍-当归”“没药-红花”等搭配规则的关联药物共27组;通过高频次中药的聚类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共14组。结论:中药外用治疗跟痛症主要以补益肝肾、祛风除湿、活血化瘀为主。药性主要为温、平、热,药味主要为辛、苦、甘,归经主要为肝、脾、肾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痛症 中药 外用 功效 性味 归经 文献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