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盐产区生产自然条件评述与竞争力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耀光 《海洋经济》 2013年第3期8-15,共8页
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海水制盐是传统的海洋产业,在海洋经济构成中,虽然所占比重不高,但其重要性不減。分析了发展盐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盐业生产的特点,并对中国南北海盐产区的形... 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海水制盐是传统的海洋产业,在海洋经济构成中,虽然所占比重不高,但其重要性不減。分析了发展盐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盐业生产的特点,并对中国南北海盐产区的形成与差异进行了论述,计算了海盐产区盐产量的集中化指数(基尼系数),从而反映中国海盐产区产量的集聚程度,最后对中国海盐产区进行了竞争力空间评析以及类型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盐产区 生产自然条件 竞争力
下载PDF
“生产的自然条件”与生产力发展的二重性——析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之生态文明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27-132,共6页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具有双重视角。唯物史观所谓的"生产力标准",是立足于工业文明的视角,在不考虑"生产的自然条件"前提下而得出的价值观;因此,它尽管赋有"决定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地位,毕竟只能在普遍...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具有双重视角。唯物史观所谓的"生产力标准",是立足于工业文明的视角,在不考虑"生产的自然条件"前提下而得出的价值观;因此,它尽管赋有"决定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地位,毕竟只能在普遍性的意义上存在。而在对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模式的研究中,马克思立足于后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视角,创立了"生产的自然条件"范畴,并据此界定了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意义:生产力能否实现与"生产的自然条件"之良性结合。这就为人类从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转型为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指明了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产力理论 生产的自然条件 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下载PDF
环境史观:奥康纳生产的自然条件的生态视界 被引量:2
3
作者 包庆德 刘雨婷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3-108,共6页
环境史不仅包括环境本身的发展历史,而且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历史中的生态维度,环境史是整体性的历史。奥康纳重构生产的自然条件、个人条件和社会条件,特别是既关注"第二自然"意义上生产的自然条件,又强化生产力论意... 环境史不仅包括环境本身的发展历史,而且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历史中的生态维度,环境史是整体性的历史。奥康纳重构生产的自然条件、个人条件和社会条件,特别是既关注"第二自然"意义上生产的自然条件,又强化生产力论意义上生产的自然条件,是颇具新意的。在深入理解"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重要生态文明思想的关键节点,对其环境史观视野中的"生产的自然条件"进行与时俱进的深度挖掘仍然有重要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因为至少奥康纳给出自觉考量唯物史观生产力论"生产的自然条件"的生态视界,对于丰富、深化和完善历史唯物主义生态维度的解读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康纳 环境史观 生产的自然条件 生态视界
原文传递
基于生产力理论的“生产的自然条件”概念新探
4
作者 解保军 《鄱阳湖学刊》 2010年第5期72-80,共9页
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缺乏生态维度,生产力理论应当研究"生产的自然条件"概念。在区分了"生产的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两个概念的基础上,本论文定义了"生产的自然条件"概念,论述了"生产的自... 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缺乏生态维度,生产力理论应当研究"生产的自然条件"概念。在区分了"生产的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两个概念的基础上,本论文定义了"生产的自然条件"概念,论述了"生产的自然条件"概念的特点、分类和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影响,说明了研究"生产的自然条件"概念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生产力理论 生产的自然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