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阔叶林景观质量评价及其垂直结构优化技术 被引量:39
1
作者 欧阳勋志 廖为明 彭世揆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88-1392,共5页
以江西省婺源县天然阔叶林近景景观为对象,收集了30个有代表性的近景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采用大众评判法获得美景度值,运用多元数量化模型Ⅰ建立美景度与景观要素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树干形态、林木密度、林下层总盖度、林下层高度、... 以江西省婺源县天然阔叶林近景景观为对象,收集了30个有代表性的近景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采用大众评判法获得美景度值,运用多元数量化模型Ⅰ建立美景度与景观要素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树干形态、林木密度、林下层总盖度、林下层高度、自然整枝和色彩丰富度是影响天然阔叶林近景景观质量的主要要素,其偏相关系数在0·4482~0·7724之间,t检验结果为极显著或显著;复相关系数达0·9508,F检验结果为极显著(F=36·11**).分析表明,树干通直、自然整枝良好、色彩富于变化有利于提高景观的美景度,而林木密度、林下层总盖度和林下层高度过高或过低(矮)均会给景观美学质量带来负面影响.针对这些景观要素特征提出了天然阔叶林景观垂直结构优化的相应经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林 质量评价 垂直结构 优化 天然阔叶林
下载PDF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的土壤水源涵养功能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景燕 龚伟 +2 位作者 胡庭兴 宫渊波 冉华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9-574,共6页
对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及人工更新成檫木Sassafras tsumu林、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林和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林后林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与天然常绿阔叶林相比,土壤有机质显著降低(P<0.05)... 对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及人工更新成檫木Sassafras tsumu林、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林和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林后林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与天然常绿阔叶林相比,土壤有机质显著降低(P<0.05),容重显著升高(P<0.05),土壤孔隙度(总孔隙、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非毛管持水量)、排水能力和渗透性降低,但仅柳杉林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及下层土壤毛管持水量达显著水平(P<0.05)。3种人工林中,总体上檫木林和水杉林对原有林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保持作用较好,而柳杉林较差。土壤有机质和容重与土壤孔隙度、持水量、排水能力和渗透性均呈显著相关(P<0.05)。这预示了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由于林地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和孔隙度降低导致林地土壤持水量、排水能力和渗透性降低,且不同林分对林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不同。因此,保护天然常绿阔叶林及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更新,对于增加林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和减少地表径流损失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天然常绿阔叶林 人工更新 水源涵养 渗透性
下载PDF
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世兴 向元彬 +5 位作者 肖永翔 黄从德 唐剑东 罗超 韩博涵 梁凯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91-1198,共8页
为了解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从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通过野外模拟N(NH_4NO_3)沉降,氮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CK 0 kg N hm^(-2)a^(-1))、低氮沉降(L 50 kg N hm^(-2)a^(-1))、中氮沉降(M 150 kg N hm^... 为了解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从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通过野外模拟N(NH_4NO_3)沉降,氮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CK 0 kg N hm^(-2)a^(-1))、低氮沉降(L 50 kg N hm^(-2)a^(-1))、中氮沉降(M 150 kg N hm^(-2)a^(-1))和高氮沉降(H 300 kg N hm^(-2)a^(-1)),研究了氮沉降对天然常绿阔叶林0—10cm和10—20cm土层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0—10cm土层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大于10—20cm土层,氮沉降未改变原有垂直分布格局。L处理对0—10cm和1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总量无显著影响,M和H处理则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总量。氮沉降降低了0—10cm和10—20cm土层的细菌数量,且抑制作用随氮沉降量的增加而增强。氮沉降降低了0—10cm土层的真菌数量,但下降幅度与氮沉降量之间无明显规律;在10—20cm土层,M和H处理在夏季显著增加了真菌数量,表明适量氮沉降能有效缓解夏季土壤真菌的氮限制状态。氮沉降对0—10cm土层放线菌数量的影响表现为先促进再抑制,L和M处理增加了放线菌数量,H处理降低了放线菌数量;氮沉降增加了10—20cm土层的放线菌数量,其中M处理的促进作用最大。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可培养微生物 华西雨屏区 天然常绿阔叶林
下载PDF
贵州天然阔叶混交林不同径阶林木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海 赵中华 +1 位作者 陈瑞生 姜彰标 《贵州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10-17,共8页
为进一步揭示贵州天然阔叶混交林的空间结构规律,为合理经营天然阔叶混交林提供借鉴,本研究在贵州省黎平县高屯天然阔叶混交林中设立了面积为3000m2(50m×60m)的样地2块,对胸径5.0cm及以上的林木进行每木调查,调查胸径及角尺度、大... 为进一步揭示贵州天然阔叶混交林的空间结构规律,为合理经营天然阔叶混交林提供借鉴,本研究在贵州省黎平县高屯天然阔叶混交林中设立了面积为3000m2(50m×60m)的样地2块,对胸径5.0cm及以上的林木进行每木调查,调查胸径及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等结构参数,分析了样地内不同径阶林木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贵州天然阔叶混交林林木株数分布呈异龄林特有的倒J形曲线。林分林木总体上属随机分布,大径木的平均角尺度呈急剧下降的趋势,相邻树木在其四周趋于均匀分布。林木大小比数随胸径的增大呈迅速减小的趋势,小径木多明显受压,中径木处于中庸或亚优势地位,大径木全部处于优势地位。优势树种青冈栎属弱中度混交,优势地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阔叶混交林 径阶 空间分布特征
下载PDF
抚育间伐强度对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林冠层结构和林下植被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宋鑫彧 董希斌 +2 位作者 曲杭峰 刘慧 赵状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30,共7页
以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在林地内设置间伐强度10%、15%、20%、25%、30%、35%的试验样地和未进行间伐作业的对照样地。使用冠层分析仪对不同强度抚育间伐后的冠层结构和光学特性进行测定,并运用样地调查法,分析各试验样地... 以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在林地内设置间伐强度10%、15%、20%、25%、30%、35%的试验样地和未进行间伐作业的对照样地。使用冠层分析仪对不同强度抚育间伐后的冠层结构和光学特性进行测定,并运用样地调查法,分析各试验样地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对间伐后的冠层结构参数、光环境特征参数、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参数指标值间的差异进行描述性统计,运用相关分析法确定指标值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各试验样地的林隙分数、开度、直接定点因子、总定点因子会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大,叶面积指数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各项指标值均在间伐强度20%的样地中最小;叶面积指数在间伐强度20%时最大;平均叶倾角、冠上辐射通量在不同间伐强度样地间无显著差异性;冠下直接辐射通量、冠下总辐射通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大,在间伐强度10%的样地最优;灌木层的4种指数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增大再减小,在间伐强度20%的样地上最优。林隙分数与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冠下直接辐射通量、冠下总辐射通量与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草本层丰富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抚育间伐对天然针阔混交林的冠层结构、林下光环境和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有明显的影响,冠层结构、林下光环境和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存在相关性。说明10%~20%的较低抚育间伐强度有利于天然针阔混交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育间伐强度 天然针阔混交林 冠层结构 林下植被 小兴安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