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中亚热带天然阔叶用材林择伐技术Ⅰ.基于树种特征的目标树种清单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清麟 郑群瑞 +2 位作者 戎建涛 卓鸣秀 官晓辉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0-185,共6页
依据树种的最大直径、干形、枝下高、生长快慢、木材价值、保护等级等6个重要特征指标,参照各指标的标准,筛选出福建中亚热带天然阔叶用材林目标树种,共计26科62属79种,其中针叶树种15种、阔叶树种64种,优质目标树种39种、良好目标树种2... 依据树种的最大直径、干形、枝下高、生长快慢、木材价值、保护等级等6个重要特征指标,参照各指标的标准,筛选出福建中亚热带天然阔叶用材林目标树种,共计26科62属79种,其中针叶树种15种、阔叶树种64种,优质目标树种39种、良好目标树种29种、特殊目标树种11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树种 树种特征 择伐 天然阔叶林 中亚热带
下载PDF
南平市延平区天然阔叶林直径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昌雄 黄宝龙 林立法 《福建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1-4,9,共5页
运用5种概率分布律对南平市延平区77块天然阔叶林样地的直径分布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南平市延平区天然阔叶林的直径分布用伽玛分布(gammadistribution)表示较好。探讨这些规律对于天然阔叶林的合理经营以及进行森林调查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天然阔叶林 直径分布 森林经营 南平市
下载PDF
湘南典型残次阔叶林人工促进更新技术研究
3
作者 郑雨超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74-80,共7页
于2003年在湖南省汝城县益将国有林场天然残次阔叶林内设置试验样地和对照样地各3个,采用林地清理、补植、补播等手段促进天然更新,并分别于2006年和2011年进行2次人工促进干预;同时,在6个样地内各设置3个样方,共计18个样方,分别于2003... 于2003年在湖南省汝城县益将国有林场天然残次阔叶林内设置试验样地和对照样地各3个,采用林地清理、补植、补播等手段促进天然更新,并分别于2006年和2011年进行2次人工促进干预;同时,在6个样地内各设置3个样方,共计18个样方,分别于2003、2008、2013年冬,对幼树、幼苗、萌条的数量及地径进行统计,并对样方内胸径≥5 cm的立木进行每木调查。结果表明:种子补播保存率43%,幼苗补植保存率20%,平均保存率32%。树高≤30 cm且地径<0.5 cm、31 cm≤树高≤50 cm且0.5 cm<地径<0.7 cm幼树的数量下降率分别是对照样地的17.5%、21.59%,树高≥51 cm且地径>0.7 cm幼树的数量下降率是对照样地的121.66%。2008年单位面积蓄积量是对照样地的2.28倍,2013年达到3.80倍;经过10年更新,单位面积蓄积量是试验前的11.57倍,对照样地单位面积蓄积量仅是试验前的2.55倍;单位面积蓄积量是对照样地的4.54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所需的人工成本为1 860元/hm2,仅为同期人工营造杉木幼林所需人工成本5 310元/hm2的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残次阔叶林 人工措施 促进更新
下载PDF
炼山后不同更新方式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林德喜 游水生 程一森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27-330,共4页
通过研究天然阔叶林砍伐后炼山,不同更新方式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人工更新和天然更新2年后与原始林地在0~20cm和20~40cm土层中相比都对土壤养分有影响,尤其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和速效磷都下降,速效... 通过研究天然阔叶林砍伐后炼山,不同更新方式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人工更新和天然更新2年后与原始林地在0~20cm和20~40cm土层中相比都对土壤养分有影响,尤其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和速效磷都下降,速效钾却增加,人工更新比天然更新对保持土壤肥力作用更大.随着更新时间的增长土壤养分逐年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阔叶林 自然更新 天然更新 土壤化学性质变化
下载PDF
闽北天然阔叶林林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清麟 罗发潘 郑群瑞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17-21,共5页
闽北天然阔叶林乔木层垂直层次明显,一般可分2~3林层;全林树高变动大,其变动系数随主林层平均年龄增大而增大;各林层树高变动系数总体变化趋势是:第Ⅰ层>第Ⅱ层>第Ⅲ层(最高层),第Ⅲ林层树高变动系数随主林层平均年龄增大... 闽北天然阔叶林乔木层垂直层次明显,一般可分2~3林层;全林树高变动大,其变动系数随主林层平均年龄增大而增大;各林层树高变动系数总体变化趋势是:第Ⅰ层>第Ⅱ层>第Ⅲ层(最高层),第Ⅲ林层树高变动系数随主林层平均年龄增大而减小,第Ⅰ及第Ⅱ林层树高变动系数随主林层平均年龄增大而增大;各林层株数组成总体变化趋势是:第Ⅰ层>第Ⅱ层>第Ⅲ层,各林层蓄积组成总体变化趋势正相反;第Ⅱ及第Ⅲ林层株数组成占全林的31~36%,蓄积组成却占92~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阔叶林 林层特征 中亚热带 闽北
全文增补中
择伐经营对天然阔叶米槠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戎建涛 黄清麟 张晓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48,共6页
以5条天然阔叶米槠林样带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择伐强度(对照、16.97%、17.59%、23.37%、30.63%)对林分及不同林层的断面积生长率、蓄积生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择伐与对照相比,能够显著促进林分生长,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都随着择伐... 以5条天然阔叶米槠林样带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择伐强度(对照、16.97%、17.59%、23.37%、30.63%)对林分及不同林层的断面积生长率、蓄积生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择伐与对照相比,能够显著促进林分生长,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都随着择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择伐强度之间差异不明显,与对照差异显著;每条样带中,天然阔叶米槠各林层与全林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排序均为第III林层>第II林层>第I林层>全林;择伐样带各林层生长率大于对照样带同林层生长率,30.63%择伐强度样带和23.37%择伐强度样带各林层与对照样带同林层生长率差异显著,其余择伐强度样带各林层生长率与对照样带同林层生长率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米槠林 天然阔叶林 择伐 断面积生长率 蓄积生长率
下载PDF
帽儿山阔叶混交林天然更新幼苗幼树地径-树高模型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佳慧 董利虎 李凤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811-3823,共13页
基于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48块天然阔叶林幼苗幼树调查数据,在8个备选模型中为主要更新树种选择最佳地径(D0)-树高(H)模型作为基本模型,通过再参数化在基础模型中引入林分因子,并建立样地水平混合效应模型,最后分别对基... 基于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48块天然阔叶林幼苗幼树调查数据,在8个备选模型中为主要更新树种选择最佳地径(D0)-树高(H)模型作为基本模型,通过再参数化在基础模型中引入林分因子,并建立样地水平混合效应模型,最后分别对基础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进行独立样本检验.结果表明:各树种幼苗幼树的地径-树高关系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幂函数或包含幂函数的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幼苗幼树地径和树高的关系;基础模型中引入林分因子[林分优势高(HT)、林分平均胸径(Dg)、林分胸高断面积(BA)]能提高模型的拟合效果,各树种剩余均方根误差(RMSE)下降1.3%~7.4%(平均3.8%),但调整后的决定系数(Ra2)仅仅提高0.1%~1.1%(平均0.6%),赤池信息准则(AIC)下降3.2%~35.2%(平均下降11.4%).对春榆、椴树、水曲柳等10个树种建立混合效应模型,混合效应模型的Ra2比基础模型有所提高,增幅为0.5%~3.5%(平均增加2.2%);RMSE和AIC比基础模型的小,RMSE下降的幅度很大,为3.9%~20.3%,平均下降13.9%,AIC减少4.0%~44.4%(平均减少22.3%).模型检验结果显示,相对于基础模型,混合效应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减小0.0001~0.46 m,平均减小0.08 m;平均预测误差百分比(MPSE)降幅较大,为0.1%~6.2%,平均降幅2.0%.说明混合效应模型既能提高模型的拟合效果,又能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本研究构建的阔叶混交林主要更新树种幼苗幼树地径-树高模型为天然阔叶林结构分析和林分生长预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阔叶林 更新 幼苗幼树 地径-树高模型 混合效应
原文传递
天然阔叶林蓄积量调查的误差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5
8
作者 吴友贵 许大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1-195,共5页
为了研究如何提高天然阔叶林蓄积量的调查精度,在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岭坑天然阔叶林内建立6个30m×30m样地,采用多种方法对林分蓄积量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平均标准木法和平均树高法测量林分蓄积量存在... 为了研究如何提高天然阔叶林蓄积量的调查精度,在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岭坑天然阔叶林内建立6个30m×30m样地,采用多种方法对林分蓄积量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平均标准木法和平均树高法测量林分蓄积量存在较大的误差,蓄积量相对误差与树木的胸径方差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提出的3种简便方法即霸王木外标准木法、分径级区间标准木法和霸王木外分径级区间标准木法可以有效地控制蓄积量误差。采用霸王木外标准木法可以减小较大的误差,采用分径级区间标准木法则可以较大地减小误差范围,而采用霸王木外分径级区间标准木法能够更大程度地减小误差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阔叶林 林分蓄积量 误差分析 方法改进
下载PDF
基于分层的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林木竞争关系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马志波 黄清麟 +2 位作者 庄崇洋 郑群瑞 王宏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共10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林层林木之间的竞争情况,以期揭示林木间相互竞争的类型、林木受到的竞争压力与林木垂直分布之间的关系,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内设5块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样地,采用H...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林层林木之间的竞争情况,以期揭示林木间相互竞争的类型、林木受到的竞争压力与林木垂直分布之间的关系,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内设5块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样地,采用Hegyi的竞争指数,按分层和不分层两种情形研究林木间的竞争强度。[结果]在1—5号样地,当取样半径超过4 m后,林木间的竞争强度随取样半径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变缓,4 m是分析林木竞争的适宜半径;以4 m为半径分析林木间的竞争,发现有一半以上的组成树种只发生种间竞争,剩余同时发生种间和种内竞争的树种,其竞争木构成中数量占优势的普遍是与其相异的树种,且种间竞争强度普遍强于种内竞争;各样地的乔木层都可以划分出由高到低的3个林层,在平均水平,越高层的林木距离竞争木越远、在竞争木的组成中较矮小的第3林层林木数量也越多;越高层的林木,平均每株对象木与其全部竞争木之间的竞争压力越小。[结论]在调查的典型群落中,普遍发生的是种间竞争,而林木受到的竞争压力及其竞争木的组成都与它们的垂直分布关系密切,在森林资源保护和经营中应对垂直分布予以更多的关注;乔木层中的优势树种未发生激烈种间或种内竞争;可以发生激烈种间竞争的乔木树种有米槠、庆元冬青、少叶黄杞和杜英,不存在特定的竞争木与它们竞争,它们与竞争木相近、主要分布在第2或第3林层;种内竞争过于激烈的有山杜英、华杜英、山黄皮、野含笑和羊舌树,也主要分布在第2或第3林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天然阔叶林 林层划分 种内竞争 种间竞争
下载PDF
3种青冈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标 江希钿 +2 位作者 胡宗庆 华伟平 林琴琴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5-229,共5页
在福建宁德支提山国家森林公园、福建南平茫荡山自然保护区以及福建闽清黄槠林自然保护区,对突脉青冈、小叶青冈和福建青冈群落进行空间格局研究。聚集度指标表明,突脉青冈、小叶青冈和福建青冈群落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聚集原因为... 在福建宁德支提山国家森林公园、福建南平茫荡山自然保护区以及福建闽清黄槠林自然保护区,对突脉青冈、小叶青冈和福建青冈群落进行空间格局研究。聚集度指标表明,突脉青冈、小叶青冈和福建青冈群落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聚集原因为种群与环境共同作用引起。回归模型偏离度计算表明,兰星平的La-X指标对突脉青冈、小叶青冈和福建青冈群落的空间分布型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Iwao的X*-X回归模型,Taylor幂法则对3种群落的空间分布型拟合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冈 天然阔叶林 空间格局
下载PDF
利用两水平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建立温州地区天然阔叶树树高曲线 被引量:3
11
作者 戎建涛 刁军 +4 位作者 黄瑛 何锋 王涛 周华健 胡寒梅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9-95,共7页
以永嘉县四海山林场7块天然阔叶林样地中602株林木为例,首先选用6种常用的树高曲线方程模拟该阔叶林主要树种的树高曲线,根据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3个统计量以及残差图检验,确定1个用于构建混合效应模型的基础模型。然后... 以永嘉县四海山林场7块天然阔叶林样地中602株林木为例,首先选用6种常用的树高曲线方程模拟该阔叶林主要树种的树高曲线,根据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3个统计量以及残差图检验,确定1个用于构建混合效应模型的基础模型。然后确定树种间的差异和样地间的差异作为随机效应,构建两水平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并利用AIC、BIC等指标评价不同混合模型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树种水平和样地水平均同时考虑2个参数的随机效应时,模拟温州地区天然阔叶树树高曲线混合效应模型拟合效果最好,能够显著提高模型的拟合精度、大幅度减小模型误差;混合效应模型随机参数的方差协方差表明,天然阔叶树的树高曲线的变化主要受树种的影响,其次是样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高-胸径模型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天然阔叶树
下载PDF
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群落各乔木亚层的空间格局与关联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志波 黄清麟 +2 位作者 庄崇洋 郑群瑞 王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19,共8页
【目的】研究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群落的空间格局和关联性,以期更深入地了解群落构建机制和空间结构与群落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以典型群落为样板的近自然经营实践提供依据。【方法】在福建省万木林保护区内近原始林... 【目的】研究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群落的空间格局和关联性,以期更深入地了解群落构建机制和空间结构与群落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以典型群落为样板的近自然经营实践提供依据。【方法】在福建省万木林保护区内近原始林群落地段设5块50 m×50 m样地,采用最大受光面法划分乔木层,使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分析乔木层及其各亚层的空间格局和关联性。【结果】调查样地的乔木层都可以划分为受光层和非受光层2个亚层,即第Ⅰ,Ⅱ亚层;各样地乔木层的第Ⅰ,Ⅱ亚层在0~25 m尺度内都主要为随机格局,在不服从随机格局的个别尺度上,第Ⅰ亚层主要为均匀格局,与同层林木间竞争较为激烈有关,第Ⅱ亚层主要为聚集格局,与该层林木在个别地段的聚集生长有关;第Ⅰ,Ⅱ亚层之间总体表现为无显著关联,只在个别尺度上偏离零模型。【结论】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群落主要受中性作用控制;群落内部的各种生态学过程处于平衡状态,因此群落具有稳定性,可以长期维持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天然阔叶林 万木林 空间格局 关联性 乔木层的成层性 中性理论
下载PDF
天然阔叶混交林林分调整与经营技术模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兆芳 孙荣喜 《林业勘查设计》 2013年第4期62-63,共2页
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经过六十余年的开发,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已演变成阔叶混交林。通过调查分析,针对现实天然阔叶混交林现状,提出林分调整与经营技术新模式,以期对该地区今后的天然阔叶混交林经营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天然阔叶混交林 调整 经营 技术模式
下载PDF
系统抽样方法在典型天然阔叶林调查中的应用
14
作者 黄如楚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0-453,共4页
以福建省永安市麻岭村9 hm2的典型天然阔叶林为试验研究对象,应用系统抽样方法,分别200 m×100m、100 m×100 m、100 m×50 m和100 m×25 m四种抽样密度,探讨林分主要测树因子的抽样估计精度。结果表明:试验的天然阔叶... 以福建省永安市麻岭村9 hm2的典型天然阔叶林为试验研究对象,应用系统抽样方法,分别200 m×100m、100 m×100 m、100 m×50 m和100 m×25 m四种抽样密度,探讨林分主要测树因子的抽样估计精度。结果表明:试验的天然阔叶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密度与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等主要测树因子的估计精度都分别要求达到70%以上、75%以上、80%以上和85%以上的最小抽样密度分别是100 m×100 m、100 m×50 m、100 m×50 m和10 0m×25 m。试验的天然阔叶林分胸径III组林木蓄积量的估计精度分别要求达到70%以上、75%以上和80%以上的最小抽样密度分别是100 m×50 m、100 m×25 m和100 m×2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阔叶林 系统抽样 抽样密度 测树因子
下载PDF
仙居县天然阔叶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15
作者 张豪杰 张哲艇 +2 位作者 朱巍巍 王思娜 柯志军 《华东森林经理》 2018年第4期6-10,共5页
以仙居县淡竹乡天然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种空间结构参数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林分角尺度为0.497~0.523,其空间分布格局为随机偏弱聚集分布;混交度为0.618~0.760,林木个体种间结构属中强度混交;... 以仙居县淡竹乡天然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种空间结构参数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林分角尺度为0.497~0.523,其空间分布格局为随机偏弱聚集分布;混交度为0.618~0.760,林木个体种间结构属中强度混交;大小比数为0.490~0.503,林木空间大小对比上除马尾松呈明显优势,山合欢明显受压外,其余树种大小比总体分布均匀,既有占优势树种也有受压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阔叶林 空间结构 参数分析 仙居
下载PDF
小陇山天然阔叶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16
作者 徐晓林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12期16-18,共3页
以小陇山龙门林场天然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种空间结构参数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林分角尺度为0.497~0.523,其空间分布格局为随机偏弱聚集分布;混交度为0.618~0.760,林木个体种间结构属中强度混交... 以小陇山龙门林场天然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种空间结构参数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林分角尺度为0.497~0.523,其空间分布格局为随机偏弱聚集分布;混交度为0.618~0.760,林木个体种间结构属中强度混交;大小比数为0.490~0.503,林木空间大小对比上,除日本落叶松呈明显优势,山合欢明显受压外,其余树种大小比数总体分布均匀,即有优势树种也有受压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阔叶林 空间结构 参数分析 小陇山
下载PDF
黄桑自然保护区天然阔叶林采种基地建设与经营措施
17
作者 彭兵 李金平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3期52-54,共3页
在国家级黄桑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建立天然阔叶林采种基地,基地面积733.5hm2,目的采种树种有27种。文章介绍了该基地的自然条件、基地树种资源、种源区建设、配套设施以及基地经营措施等。
关键词 经营措施 采种基地 天然阔叶林 黄桑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广西灌阳县天然阔叶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动态分析
18
作者 郑勇 温小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5期10328-10332,共5页
该研究以灌阳县天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灌阳县天然阔叶混交林2005年和2010年2期森林清查数据对比,结合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这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来说明5年期间该地天然阔叶混交林林分结构的变化及特点。分析发现,该地天... 该研究以灌阳县天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灌阳县天然阔叶混交林2005年和2010年2期森林清查数据对比,结合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这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来说明5年期间该地天然阔叶混交林林分结构的变化及特点。分析发现,该地天然阔叶混交林混交度指数呈增大趋势,2期数据林分混交度值波动明显,总体上由弱度混交向中度混交转变。角尺度参数变化较稳定,林木空间分布多为团状分布状态,随林龄增大,其平均角尺度多有降低趋势,林分结构有向随机分布演变的趋势。该地林分在胸径生长大小上的分布状态均为中庸状态,各样地大小比数值波动不大,荷木在胸径生长大小上占据较大优势,主要分布的栎类2010年在胸径生长上的优势有所增加,也均处在中庸分布。总体来说,灌阳县天然阔叶混交林林分有向稳定森林群落发展的趋势,其空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阳县 天然阔叶混交林 动态 空间结构
下载PDF
福建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与人工林对比评价 Ⅱ.森林生态系统生产能力的维持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清麟 李元红 《山地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39-144,共6页
面上和点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1 .天然阔叶林的生产能力比人工马尾松林、人工阔叶林大得多 ;虽单位面积蓄积量小于人工杉木林 ,但单位面积生物量与人工杉木相近 ;2 .天然阔叶林除能提供种类繁多的珍贵用材外 ,还可提供人工林所无法提供... 面上和点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1 .天然阔叶林的生产能力比人工马尾松林、人工阔叶林大得多 ;虽单位面积蓄积量小于人工杉木林 ,但单位面积生物量与人工杉木相近 ;2 .天然阔叶林除能提供种类繁多的珍贵用材外 ,还可提供人工林所无法提供的丰富多样的非木质产品 ;3 .考虑到人工林的地力衰退 ,天然阔叶林生产能力的维持明显优于人工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阔叶林 人工林 生产能力 森林生态系统 福建
下载PDF
东北人工红松针叶林和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林下土壤氮初级转化速率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郎漫 吴昌福 +1 位作者 苏孝纯 李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3-71,共9页
[目的]为了解森林土壤氮素转化特征及土壤氮供应能力,为森林生态系统合理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东北寒温带人工红松针叶林和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室内培养试验,采用^(15)N同位素成对标记技术和FLUAZ数值... [目的]为了解森林土壤氮素转化特征及土壤氮供应能力,为森林生态系统合理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东北寒温带人工红松针叶林和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室内培养试验,采用^(15)N同位素成对标记技术和FLUAZ数值优化模型,研究不同深度的土壤氮初级转化速率特征。[结果]林地土壤的氮初级转化速率受林型、土壤深度及二者间交互作用的影响。人工红松针叶林土壤氮初级矿化速率和无机氮固定速率显著低于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土壤,而初级硝化速率显著高于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土壤,2个林型土壤的氮初级转化速率都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显著降低。土壤氮初级矿化速率和固定速率与土壤pH、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与水溶性有机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初级硝化速率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人工红松针叶林土壤初级硝化速率与铵态氮固定速率比值显著高于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土壤,而对硝态氮的固定速率显著低于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土壤。[结论]2种林型土壤氮素转化特征差异明显,人工红松针叶林土壤的硝态氮产生能力较强而无机氮固持能力较弱,容易发生硝态氮的淋溶风险,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土壤氮矿化-固定过程耦合较好且硝化作用较弱,不易引发硝态氮的积累和淋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标记 氮初级转化速率 人工红松针叶林 次生阔叶混交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