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费孝通《乡土中国》内蕴及价值的再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博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26-29,共4页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对于传统乡土社会的认识与分析是解读和把握中国农村社会历史发展的关键,也是理解中国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以他为代表的中国社会学学派长久以来以文化自觉的态度理解中国民族文化、关注中国社会的最根...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对于传统乡土社会的认识与分析是解读和把握中国农村社会历史发展的关键,也是理解中国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以他为代表的中国社会学学派长久以来以文化自觉的态度理解中国民族文化、关注中国社会的最根本问题、致力于社会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相结合,这些都体现了这位伟大的学者对于中国社会深切的人文关怀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中国 费孝通 乡土社会 社会学中国化
下载PDF
论法治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传统法律秩序 被引量:6
2
作者 金俭 李祎恒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61,共6页
在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去芜存菁的继承中国传统的法律秩序,有助于我们对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的验证。中国传统的法律秩序,具有现代法律秩序的一般特征,作为一个成熟的、属于中国本土的法律秩序,其对中国建设现代化的... 在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去芜存菁的继承中国传统的法律秩序,有助于我们对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的验证。中国传统的法律秩序,具有现代法律秩序的一般特征,作为一个成熟的、属于中国本土的法律秩序,其对中国建设现代化的法律秩序在人情、本土社会的接受程度上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内涵中尚可为现今的核心价值理念所认可的部分,更是能够对我国的法治现代化起到促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现代化 法律秩序 本土社会
原文传递
关于《土生子》中象征意义写作手法的运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谭跃越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121-123,共3页
基于对美国作家理查德.赖特的浊说《土生子》的深层次理解,对其大量具有象征意义的写作手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求探讨这部具有不可思议吸引力的小说的真谛。
关键词 理查德·赖特 土生子 象征 美国文化 美国社会 种族矛盾
下载PDF
法律现代化与法律本土资源 被引量:1
4
作者 焦盛荣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6期59-62,共4页
国家制定法受“陌生人社会”的青睐,而礼俗规约是“熟人社会”的主要调整机制。本文即在说明中国未来很长时期内仍会大量存在“熟人社会”。
关键词 法律现代化 本土资源 “陌生人社会” “熟人社会”
下载PDF
刍议乡土社会变迁与法律信仰培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红艳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25-130,共6页
乡民对国家法律缺乏信仰,直接影响到法治建设的成败。法律信仰危机,是因为有限的法律认知、人治传统、法律制度、司法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培植法律信仰需要我们制定出完美的法律、一支合格的司法队伍及强化公民个体权利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 乡土社会 法律信仰 培植
下载PDF
乡土社会与沂蒙文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周艳玲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21-124,共4页
沂蒙山区作为中国革命老区,诞生了著名的沂蒙文化。沂蒙文化包括沂蒙历史文化、沂蒙革命文化和沂蒙现代文化,是在乡土社会中孕育、成长起来的,熟人社会、家的伸缩性能、居民的政治理想等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及特点是沂蒙文化生长的土壤... 沂蒙山区作为中国革命老区,诞生了著名的沂蒙文化。沂蒙文化包括沂蒙历史文化、沂蒙革命文化和沂蒙现代文化,是在乡土社会中孕育、成长起来的,熟人社会、家的伸缩性能、居民的政治理想等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及特点是沂蒙文化生长的土壤。不了解这样的乡土社会,就不了解中国,不了解沂蒙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文化 差序格局 乡土社会
下载PDF
乡土文化的嬗变与农村社会稳定 被引量:15
7
作者 廖亚辉 《孝感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98-101,共4页
现代工业文明对传统的乡土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融家族文化、礼治文化、安土重迁文化于 一体的乡土文化在商品经济的作用下已发生变化。家庭意识的淡化、平等观念的强化、恋土情结的弱化和经济 观念的显现化势必影响农村社会结构... 现代工业文明对传统的乡土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融家族文化、礼治文化、安土重迁文化于 一体的乡土文化在商品经济的作用下已发生变化。家庭意识的淡化、平等观念的强化、恋土情结的弱化和经济 观念的显现化势必影响农村社会结构的和谐性与整合性,并在相当程度上滋生社会不稳定。因此,分析乡土文 化的嬗变,弄清影响农村稳定的文化因素,以便于我们控制和引导它朝着农村社会良性运行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化 嬗变 社会稳定
下载PDF
生生不息:乡土景观模型的建构性探索 被引量:11
8
作者 彭兆荣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8-147,共10页
我国正在进行空前的变革,"城镇化"使得传统乡土社会面临艰难的转型和命运的抉择。以农耕传统为背景的中华文明正在接受挑战,抢救快速消失的乡土景观考验着当代学者的责任与能力。据此,我们尝试着"生生不息的乡土景观模型... 我国正在进行空前的变革,"城镇化"使得传统乡土社会面临艰难的转型和命运的抉择。以农耕传统为背景的中华文明正在接受挑战,抢救快速消失的乡土景观考验着当代学者的责任与能力。据此,我们尝试着"生生不息的乡土景观模型"的建构,将有助于在社会变迁中保护和保持传统乡土景观的形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生不息 乡土社会 城镇化 景观模型
下载PDF
湘黔滇古驿道开通对元代湖广土官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成臻铭 张科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21,共10页
本文以区域政治总体史的视角对19年前所专门讨论的一宗有关明清时期新添葛蛮安抚司控制范围及其动因的学术迷案进行了再探讨。认为湘黔滇古驿道开通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开通以后固然便利了西南边疆土司与京师的互动往来,但与此同时... 本文以区域政治总体史的视角对19年前所专门讨论的一宗有关明清时期新添葛蛮安抚司控制范围及其动因的学术迷案进行了再探讨。认为湘黔滇古驿道开通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开通以后固然便利了西南边疆土司与京师的互动往来,但与此同时也对元朝各个时段的地域社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该影响是多方面的,当然主要是引发了湖广行省所控制的云贵高原及其周边地方行政机构的裂变与社会的动荡不安。正因为此,它才为新添葛蛮安抚司在驿道沿线拓展"飞地"有了可乘之机,同时为后来史家澄清这一史事带来费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黔滇古驿道 元朝 湖广行省 土官社会 影响
下载PDF
才女为何?——明清江南社会对“才女”群体的社会认知与秩序生产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杰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80,6-7,共19页
明清才女群体在江南地域社会兴盛一时。何以地域社会对才女群体的异质性予以容忍与包容?本研究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指出,作为新的社会范畴,"才女"呈现出了与"女子"不同的范畴内容,个体性才华成为其重要内容,才女成为... 明清才女群体在江南地域社会兴盛一时。何以地域社会对才女群体的异质性予以容忍与包容?本研究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指出,作为新的社会范畴,"才女"呈现出了与"女子"不同的范畴内容,个体性才华成为其重要内容,才女成为在认知上难以确定的陌生人,这给家庭空间和地域社会的秩序生产带来了威胁。围绕着"才女"的范畴定义过程,德、才色都在争夺"才女"范畴的代表项,才女群体与地域社会的权力争夺在微观层面的认知范畴中展开。最终,"才女"成为"才德色兼备"的"女子","才"成为"才女"与"女子"的主要群体边界,而"德"成为"才女"与"青楼"的主要群体边界。在"才女"范畴确定的过程中,才女被要求安于家庭空间秩序,而地域社会对才女的认知和相应的规训也体现出有别于其他"女子"弹性的一面,"才女"对家庭空间和地域社会的威胁被消解,她们不再是认知意义上难以确定的陌生人,而成为"女子"的亚类型:才女,成为可以被认知、分类和预测其行动的社会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女 江南地域社会 明清 社会认知 群体边界
原文传递
改土归流:国家权力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扩张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良品 李思睿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6,共5页
改土归流不仅是明清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地方事务从间接干预到直接干预的转变过程,而且是国家权力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强烈扩张的有效途径。明清时期国家权力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扩张的特点有四:一是认识观念的差异性,二是国家决... 改土归流不仅是明清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地方事务从间接干预到直接干预的转变过程,而且是国家权力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强烈扩张的有效途径。明清时期国家权力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扩张的特点有四:一是认识观念的差异性,二是国家决策的反复性,三是实施过程的长期性,四是具体处理的并重性。国家权力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扩张的途径是改土归流,其主要举措有五:一是武力征剿,二是众建土司,三是嗣绝改流,四是自请改流,五是裁革土司。明清时期的改土设流是中央王朝和地方土司争夺各种权力和利益的斗争。在这场权力扩张的斗争中,虽然中央政府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通过改土归流,极大地削弱了西南民族地区土司的势力,加速了国家权力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扩张的历史进程,维护了该地区的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土归流 国家权力 西南民族地区 乡村社会 扩张
下载PDF
从《乡土中国》解读中国传统农村社会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娅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2-33,共2页
费孝通教授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对传统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和认识。认为社会秩序实际上靠的是“血缘、地缘、家庭”——三位一体的乡土精神来维持,根置于土地的乡土精神是中国农民生存的动力所在。在传统... 费孝通教授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对传统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和认识。认为社会秩序实际上靠的是“血缘、地缘、家庭”——三位一体的乡土精神来维持,根置于土地的乡土精神是中国农民生存的动力所在。在传统的社会生活中,血缘关系是信任结构建立的基础,也是人们获得资源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缘 地缘 乡土社会 差序格局
下载PDF
乡村治理中的政府定位——21世纪以来国内乡村治理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3
作者 齐子鉴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6年第3期13-21,共9页
如何摆正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在完成国家任务的同时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一直是乡村治理研究的重点议题。主张去行政化的社会本位说一度长期占据乡村治理研究的主流。然而,21世纪税费改革之后政府行政力量开始撤出乡村,农民负担大幅降低,... 如何摆正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在完成国家任务的同时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一直是乡村治理研究的重点议题。主张去行政化的社会本位说一度长期占据乡村治理研究的主流。然而,21世纪税费改革之后政府行政力量开始撤出乡村,农民负担大幅降低,乡村冲突和矛盾却不降反增,这引发了理论界的极大困惑和大量讨论。本文对21世纪以来国内乡村治理研究进行梳理,将其归纳为三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并进行了概述和简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去行政化 村民自治 乡村权威 乡土整合
原文传递
从移民社会的特征谈东莞的社会转型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霄汉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82-85,共4页
移民社会是以移民为主体生活人群的社会,相对于原住民社会而言,移民社会是文明程度更高、更加进步的社会。从移民社会的特征分析,东莞不是移民社会,倒彰显游民社会特征。东莞社会转型的任务,应是致力于实现从游民社会向移民社会的转变。
关键词 原住民社会 移民社会 游民社会 东莞 社会转型
下载PDF
论沈从文湘西系列小说的生态哲学思想 被引量:2
15
作者 纪江明 张乐天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100,共4页
在湘西系列小说中,沈从文从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哲学思想高度,把对自然、人性、社会和谐之美的追寻和探索作为贯穿于整个创作中的主线,审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乡土中国的冲击,批判过分注重物质发展所造成的人性异化,提出"人... 在湘西系列小说中,沈从文从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哲学思想高度,把对自然、人性、社会和谐之美的追寻和探索作为贯穿于整个创作中的主线,审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乡土中国的冲击,批判过分注重物质发展所造成的人性异化,提出"人与自然契合"的生存状态是最理想的"人生形式",彰显独特的个性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湘西小说 自然 人性 社会和谐 生态哲学
下载PDF
清代改土归流对文山地区社会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从楷 何廷明 《文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04-108,共5页
文山地区的土司制度发展到明清已经腐朽不堪,清康熙六年(1667年)开始在文山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领主制,加强中央王朝对云南边疆地区的统治,改变了文山地区封闭落后的状态,对文山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 清代 文山地区 改土归流 社会发展 影响
下载PDF
城乡社区协商民主机制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鲍操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5-7,共3页
城乡社区协商民主机制存在一定差异,这表现在协商对象、协商内容、协商程序和协商形式上。与农村的后乡土社会不同,城市基层社会基本上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两种不同的社会是差异产生的原因。发展基层协商民主的基本理路与五大发展理念的... 城乡社区协商民主机制存在一定差异,这表现在协商对象、协商内容、协商程序和协商形式上。与农村的后乡土社会不同,城市基层社会基本上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两种不同的社会是差异产生的原因。发展基层协商民主的基本理路与五大发展理念的开放理念是相通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协商民主建设之路,不仅要注重协商技术与城乡社会的契合性,还应适当借鉴国外协商民主的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协商机制 后乡土社会 异质性 21世纪城镇会议
下载PDF
中国基层农村社会中的法治结构分析——从中国农村的乡土性看民间法的法治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强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6期24-28,共5页
乡土社会是对中国基层农村社会的本质特征所作的一种概括。乡土社会中的法治结构是国家法与民间法并存的法治二元结构。在现代化法治建设中,我们必须考虑到中国乡土社会的现实状况,在法治二元结构中研究国家法与民间法的相互关系,在重... 乡土社会是对中国基层农村社会的本质特征所作的一种概括。乡土社会中的法治结构是国家法与民间法并存的法治二元结构。在现代化法治建设中,我们必须考虑到中国乡土社会的现实状况,在法治二元结构中研究国家法与民间法的相互关系,在重视国家立法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民间法的法治意义,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法治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社会 法治二元结构 民间法
下载PDF
莲坂流动人口聚居地社会状况调查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春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5-69,共5页
通过对莲坂地区社会状况的调查 ,分析了当前流动人口聚居地的成因 ,从社区构成的角度剖析“城中村”现象 ,以及聚居地内部的外来人口、原住民和城市居民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指出 ,流动人口是城中村问题的诱因 ;原住民是城中村问题的... 通过对莲坂地区社会状况的调查 ,分析了当前流动人口聚居地的成因 ,从社区构成的角度剖析“城中村”现象 ,以及聚居地内部的外来人口、原住民和城市居民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指出 ,流动人口是城中村问题的诱因 ;原住民是城中村问题的制造者 ;违章建设是城中村环境恶化的根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聚居地 社区 城市居民 莲坂地区
下载PDF
近代东太湖流域的湖田开发与土客关系——以吴江县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波 《地方文化研究》 2019年第3期76-86,共11页
湖田作为太湖流域的重要土地开发类型,由于其关涉到国计、水利、民生等问题而长期处于禁垦与围垦的反复博弈之中。太平天国战争结束之后,外来移民参与到东太湖流域的湖田开发之中,一方面延续了吴江的围湖造田传统,另一方面移民与本地人... 湖田作为太湖流域的重要土地开发类型,由于其关涉到国计、水利、民生等问题而长期处于禁垦与围垦的反复博弈之中。太平天国战争结束之后,外来移民参与到东太湖流域的湖田开发之中,一方面延续了吴江的围湖造田传统,另一方面移民与本地人冲突频频,影响了地方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水利统筹治理。在各方的博弈过程中,部分湖田陆续被增设为新的行政区域,移民社会也初步形成。20世纪30年代东太湖发生更大的围田纠纷后,政府严格禁垦,并设置禁垦界桩,确定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界线,东太湖的移民自此进入了长期的社会融入过程。总之,对于太湖湖田问题的研究,需要注意到土客关系对于区域社会的影响,如此方能全面揭示湖田开发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湖造田 土客关系 水利治理 移民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