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役权的功能泛化与本质复归 被引量:10
1
作者 雷秋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80-85,共6页
地役权概念被滥用是当今学术环境下法律概念被滥用的典型之一。地役权概念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地方性的法律概念,有其确定的法教义学意义并应恪守作为私法权利的规范意旨。不宜将基于比较法研究发现的、局部特征类似于地役权的多种异质规... 地役权概念被滥用是当今学术环境下法律概念被滥用的典型之一。地役权概念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地方性的法律概念,有其确定的法教义学意义并应恪守作为私法权利的规范意旨。不宜将基于比较法研究发现的、局部特征类似于地役权的多种异质规则全部归结于地役权范畴,从而使得这一私法概念膨胀为横跨公私法的万能法律工具。当前较为迫切的学术任务,是给地役权瘦身,尤其是要清除"公共地役权"这一似是而非的学术概念造成的地役权虚胖现象,让地役权回归其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役权 地方性 相邻关系 公共地役权 意义回归
下载PDF
论《还乡》中大自然描写的象征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弦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64-67,共4页
《还乡》中对大自然环境的描写,具有极其丰富的象征意义。由于作者哈代借助了古代神话意象,因而使作品具有多层面的思想艺术价值。大自然的描写不仅为小说中的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而且烘托了人物的心态和性格,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反映了... 《还乡》中对大自然环境的描写,具有极其丰富的象征意义。由于作者哈代借助了古代神话意象,因而使作品具有多层面的思想艺术价值。大自然的描写不仅为小说中的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而且烘托了人物的心态和性格,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深沉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乡》 大自然 象征性 神话意象
下载PDF
《还乡》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敏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9-131,共3页
《还乡》中,哈代通过托马辛、克林及游苔沙与荒原之间的种种联系表达了对女性与自然的双重关注,认为只有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哈代是一位具有有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关键词 哈代 《还乡》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下载PDF
还乡之路——《还乡》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3
4
作者 姜剑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44-50,共7页
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的乡间景象与鲜明的女性形象是他创作的典型特点。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他的第一部经典悲剧《还乡》,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作家视野中自然与人特别是与女性的微妙关系以及女性命运与自然命运的关联,并深... 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的乡间景象与鲜明的女性形象是他创作的典型特点。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他的第一部经典悲剧《还乡》,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作家视野中自然与人特别是与女性的微妙关系以及女性命运与自然命运的关联,并深刻感受到哈代深切的生态和女性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代 《还乡》 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伦理 自然 和谐
下载PDF
皈依心灵的伊甸园——中西作家故园心态之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武黎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21-24,共4页
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以思亲怀乡、寻找家园为内容,表现“乡愁”的文学作品卷帙浩繁,形成了一个亘古久远的世界性文学母题。对比中西作家对故园的寻找以及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虽然存在着诸种不同,其最终归宿却是一致的。
关键词 故园 乡土情结 自然 田园 人性回归
下载PDF
哈代《还乡》中的生态意蕴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天然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90-95,共6页
英国小说家哈代的代表作《还乡》集中反映了他的生态思想。对埃格敦荒原的描述体现了哈代的生态整体观:自然环境不再纯粹是人物活动的背景,而具有积极的生命形态和独立的生存意蕴,人物不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生态体系的一个组成要素,与... 英国小说家哈代的代表作《还乡》集中反映了他的生态思想。对埃格敦荒原的描述体现了哈代的生态整体观:自然环境不再纯粹是人物活动的背景,而具有积极的生命形态和独立的生存意蕴,人物不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生态体系的一个组成要素,与自然环境保持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对荒原动植物意象的刻画,表达了哈代对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生态渴求及对非人类生物形式的同情与关怀。而哈代对主要人物与自然的三种不同关系(亲近自然,远离自然,回归自然)的对比述写则进一步加深了小说的生态主题:人类只有和大自然保持亲密和谐的关系,才能获得幸福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哈代 《还乡》 生态思想 人与自然
下载PDF
人性中的“动物性”——评《土生子》中自然主义的表现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黎 张秀见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22-25,共4页
著名作家理查德.赖特在美国享有“美国黑人文学之父”的美誉,其名著《土生子》是美国黑人文学只上具有划时代、里程碑式的作品。赖特在小说中用自然主义的视角,以环境决定论为依据,采用返祖式发展情节等方法分析小说《土生子》中的主要... 著名作家理查德.赖特在美国享有“美国黑人文学之父”的美誉,其名著《土生子》是美国黑人文学只上具有划时代、里程碑式的作品。赖特在小说中用自然主义的视角,以环境决定论为依据,采用返祖式发展情节等方法分析小说《土生子》中的主要人物比格.托马斯暴虐性格形成的原因和他的暴力行为对其完整人格的形成及精神解放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生子》 自然主义 人性 动物性
下载PDF
福克纳与莫言乡土情结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丽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47-49,共3页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威廉·福克纳和莫言具有某种精神上的相通性。他们终生都在构建自己的文学王国,一个是"约克纳帕塔法县",一个是"高密东北乡"。在"像邮票那样大小的故乡本土"上,他们展开了...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威廉·福克纳和莫言具有某种精神上的相通性。他们终生都在构建自己的文学王国,一个是"约克纳帕塔法县",一个是"高密东北乡"。在"像邮票那样大小的故乡本土"上,他们展开了一幅幅故乡风土人情的画面,还有画面上老乡们的爱恨情仇、命运际遇以及社会的变迁。从对故乡与人性的描写出发,探讨了福克纳与莫言乡土情结中超越地域性所表现出的世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莫言 乡土情结 故乡 人性 世界性
下载PDF
迟子建乡土小说的自然美 被引量:1
9
作者 高竞男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23-25,共3页
在迟子建的乡土小说创作中对于大自然的描写一直以来都是她追求的目标和价值所在,对于大自然的热爱成为迟子建小说的一种人文关怀,成功地塑造出精灵般的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使得迟子建的每一篇乡土小... 在迟子建的乡土小说创作中对于大自然的描写一直以来都是她追求的目标和价值所在,对于大自然的热爱成为迟子建小说的一种人文关怀,成功地塑造出精灵般的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使得迟子建的每一篇乡土小说都散发着迷人的乡土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乡土小说 自然之美
下载PDF
大道归元--当代本土建筑建构的多元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筱平 《华中建筑》 2020年第3期95-97,共3页
本土建筑的建构应在回归本原的基础上实现建筑与自然、传统、文化和环境的交融与对话,在当代的现时语境下,驱动与时代发展同步的动态张力、激活其物化和文化的内在因子,并以适宜的技术和适度的表达而内现本质、外显本色,此是谓当代本土... 本土建筑的建构应在回归本原的基础上实现建筑与自然、传统、文化和环境的交融与对话,在当代的现时语境下,驱动与时代发展同步的动态张力、激活其物化和文化的内在因子,并以适宜的技术和适度的表达而内现本质、外显本色,此是谓当代本土建筑建构的"大道归元"。该文对当代本土建筑的探讨将以"此地在地"、"现时现实"、"本质本色"、"适宜适度"、"归元归真"等多元维度而展开,价值导向直指回归环境、回归本原、回归生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 本地 本原 本色 本真
下载PDF
公安院校社会学课程教学突出本土性和时代性的改革探索
11
作者 严红英 《科教文汇》 2021年第18期67-69,共3页
关于中国社会学的起源,学术界普遍认为,社会学作为一门系统性学科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带有明显的西方特色。但就社会学思想来说,中国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社会学历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社会历史在文化、政治等... 关于中国社会学的起源,学术界普遍认为,社会学作为一门系统性学科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带有明显的西方特色。但就社会学思想来说,中国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社会学历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社会历史在文化、政治等方面同西方社会历史差异明显。公安院校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研究社会学只有突出本土性和时代性,方能更好地筑牢思想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 本土性 时代性
下载PDF
论周文小说创作的价值
12
作者 李红秀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4-56,共3页
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来看,周文小说在乡土文学和人性开掘方面有其独特贡献。作为四川乡土作家的周文,用冷静深沉的笔触,画出了川康地区的人间百相图,让读者窥视了中国内陆的黑暗面影。周文从生活实际出发,其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复杂多... 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来看,周文小说在乡土文学和人性开掘方面有其独特贡献。作为四川乡土作家的周文,用冷静深沉的笔触,画出了川康地区的人间百相图,让读者窥视了中国内陆的黑暗面影。周文从生活实际出发,其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复杂多样、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从而深刻开掘了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创作也有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文 乡土文学 人性精神 小说 艺术风格 民族文化
下载PDF
也谈沈从文的事业转型
13
作者 胡晓明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10年第4期74-76,共3页
缔造了"湘西神话"的沈从文有着深刻的文化怀乡感以及对都市文明的叛逃意识。而他也从湘西情结中生发出了自己的文学观念并为此进行了试验性的创作。然而原始的湘西世界终究要被现代物质文明的洪流淹没,人性至上的文学观念在... 缔造了"湘西神话"的沈从文有着深刻的文化怀乡感以及对都市文明的叛逃意识。而他也从湘西情结中生发出了自己的文学观念并为此进行了试验性的创作。然而原始的湘西世界终究要被现代物质文明的洪流淹没,人性至上的文学观念在现实的动荡社会中无法立足。这些成为了影响沈从文放弃文学创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湘西 乡土 人性 文学试验
原文传递
艾丽丝·门罗作品中的乡土情结
14
作者 汪凯 《科教文汇》 2015年第35期132-133,157,共3页
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大部分作品均是以其家乡为创作背景,以特殊环境中情感细腻且敏感的女性为对象,揭示了在小镇看似恬淡自然、生活从容的外表下潜藏的人性的冲突和碰撞。改变与保守、逃离与回归是这些作品... 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大部分作品均是以其家乡为创作背景,以特殊环境中情感细腻且敏感的女性为对象,揭示了在小镇看似恬淡自然、生活从容的外表下潜藏的人性的冲突和碰撞。改变与保守、逃离与回归是这些作品共同的主题,也是门罗创作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罗 地域色彩 乡土情结 人性
下载PDF
回归故土——评黄海星组诗《在一个叫嘉积的地方生活》
15
作者 邢孔史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7期39-43,共5页
回归乡土与自然,是黄海星诗歌的重要主题。排除尘世俗念,回归自然,使灵魂得到净化,守护一片精神净土,这一创作意向集中体现在黄海星《在一个叫嘉积的地方生活》的组诗中。海南文人诗歌的历史可看作是从李德裕、苏轼谪琼的时代才开始的,... 回归乡土与自然,是黄海星诗歌的重要主题。排除尘世俗念,回归自然,使灵魂得到净化,守护一片精神净土,这一创作意向集中体现在黄海星《在一个叫嘉积的地方生活》的组诗中。海南文人诗歌的历史可看作是从李德裕、苏轼谪琼的时代才开始的,那时的海南是以异乡姿态出现在诗歌中的,而真正从海南本土成长起来的诗人寥寥无几。从这个角度看,本乡本土诗人黄海星不仅任重道远,而且前途可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星 《在一个叫嘉积的地方生活》 乡土 自然
下载PDF
沈从文与哈代生态思想比较——以《边城》和《还乡》为例
16
作者 李碧云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43-46,共4页
沈从文和哈代分别是中西方文学史上重要的乡土作家。他们的小说描绘了各自乡土世界里的自然美、人情美,表现了对乡土的眷恋和对工业文明社会的批判。以《边城》和《还乡》为例,比较分析两位作家的生态思想,探讨其共性:追求优美、从容、... 沈从文和哈代分别是中西方文学史上重要的乡土作家。他们的小说描绘了各自乡土世界里的自然美、人情美,表现了对乡土的眷恋和对工业文明社会的批判。以《边城》和《还乡》为例,比较分析两位作家的生态思想,探讨其共性:追求优美、从容、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至善至美、回归自然、天人合一是他们理想的境界。他们关注人性与人类的生存问题,希望在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在顺应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人类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和谐共存共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托马斯·哈代 《边城》 《还乡》 乡土情结 人性 生态思想
下载PDF
清酒与日本原生文化关系研究
17
作者 马艳波 程跃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6-108,共3页
清酒作为日本的国酒,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虽然清酒的酿制工艺在不断地进步,但是清酒所承载的日本文化依旧留存。清酒之"清"渗透着原始神道的精髓,清酒的品牌、清酒的酒器寄托着日本人的自然情怀,而居酒屋里的世界延续... 清酒作为日本的国酒,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虽然清酒的酿制工艺在不断地进步,但是清酒所承载的日本文化依旧留存。清酒之"清"渗透着原始神道的精髓,清酒的品牌、清酒的酒器寄托着日本人的自然情怀,而居酒屋里的世界延续着敬神尊祖的"神人融合"状态。清酒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彰显了日本原生文化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酒 原生文化 原始神道 自然崇拜 敬神尊祖
下载PDF
城市荒野景观营造:以上海乡土生态科普示范基地为例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郭陶然 山冰沁(文/翻译) +1 位作者 罗伯特·格當厄姆(翻译) 崔婧沄(翻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1年第1期120-131,共12页
恢复受损的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荒野景观的核心价值之一。通过城市荒野景观的营造,可在城市破碎化生境中恢复该地区原有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并在低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使乡土生物群落稳定地存在与演替。本文介绍了以生物多样性恢复为主... 恢复受损的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荒野景观的核心价值之一。通过城市荒野景观的营造,可在城市破碎化生境中恢复该地区原有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并在低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使乡土生物群落稳定地存在与演替。本文介绍了以生物多样性恢复为主要目的的"上海乡土生态科普示范基地"项目,项目探讨和研究了主动型城市再野化过程中应采取的设计原则与技术路径,并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了生境类型划分、乡土生物引种、生物群落构建、生态效益评估等一系列工作,以期丰富城市荒野景观营造及城市环境下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技术积累与理论研究。在项目实施的一年半时间内,项目地共记录乡土植物260种、昆虫255种、两栖爬行动物7种、鸟类71种及哺乳动物6种,其生物多样性和动物的种群密度均远高于周边未改造的人工林地,并且植物群落已开始进行自发的正向演替,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该项目的技术方案在城市郊野公园、野生动物栖息地、生态廊道、科普教育基地等项目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荒野景观 乡土物种 群落演替 城市生物多样性 生态修复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原文传递
“国际汉语”:作为“国际性语言”的汉语如何发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洪历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72,150-151,共13页
何为"国际汉语"?在全球化语境下对汉语本质重新考察,可以看到,"汉语"已经成为一个复数的概念,而不同国家、地区的汉语的总合就是"国际汉语"。世界各国的汉语是其所在国的文化资源,各国的汉语不仅存在语... 何为"国际汉语"?在全球化语境下对汉语本质重新考察,可以看到,"汉语"已经成为一个复数的概念,而不同国家、地区的汉语的总合就是"国际汉语"。世界各国的汉语是其所在国的文化资源,各国的汉语不仅存在语言上的差异,同时也存在文化上的差异。海外汉语和汉语教学首先涉及到海外华人的语言权益问题。世界各国的汉语和汉语教学如何发展,自然首先应该由所在国政府和华人社区来决定。通过对"国际汉语"概念的讨论,以新的、全球化的观念替代传统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发展作为"国际性语言"的汉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汉语 本土汉语 国际性语言 国家语言政策 海外汉语的本质 多语能力
下载PDF
论乡村振兴中“道法自然”的中式智慧
20
作者 彭兆荣 郑丽虹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表现为“天人合一”,这也是传统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所遵循的原则是道法自然。以今日之表述,强调“生态-生物-生命”的“三生共同体”整体观。我国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在传统文明基础和基因上的守正创新。中华... 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表现为“天人合一”,这也是传统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所遵循的原则是道法自然。以今日之表述,强调“生态-生物-生命”的“三生共同体”整体观。我国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在传统文明基础和基因上的守正创新。中华文明的这些博物精粹,尤其表现在“三农”之中,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辨析和传承。当今世界遇上了生态危机、生物多样性危机,乃至生命危机,即所谓“三生”危机。中华传统中生态文明与乡土社会相契合的智慧值得传承和发扬,能否做到这一点,是检验乡村振兴战略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同时,学界也希望将这些中式生态智慧贡献给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 乡土社稷 天造地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