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乡村治理的村庄政治基础——基于实体主义的政治分析框架 被引量:16
1
作者 杜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68,157,158,共13页
村庄政治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经由伦理政治、阶级政治到土地政治的演化,村庄政治逐渐达致成熟形态,成为国家制度建构的产物。以集体为制度框架,村庄政治为地方性与国家性的互动融合提供了基础。经由动员机制、平衡机制和分类机制构造... 村庄政治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经由伦理政治、阶级政治到土地政治的演化,村庄政治逐渐达致成熟形态,成为国家制度建构的产物。以集体为制度框架,村庄政治为地方性与国家性的互动融合提供了基础。经由动员机制、平衡机制和分类机制构造的政治过程促进了村庄政治性的生产和内生性秩序的达成。然而,以“农民权利”为导向的国家政治调控弱化了村庄政治的制度基础,压缩了村庄政治的实践空间,导致村庄政治的依附和蜕变,政治系统渐趋失衡,这是近年来乡村治理陷入困境的根源。国家政治应该从战略原则的高度和制度整体的层次调控村庄政治,修复并实现村庄政治与国家政治的良性循环,维持政治系统的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政治 乡村治理 国家政治 集体制度
下载PDF
根本法、市民法、公民法和社会法——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中的法体系初探 被引量:13
2
作者 吕世伦 任岳鹏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70,共6页
宪法不是公法,而是高于私法也高于公法的根本法。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立,产生了公私法的划分,也就是市民法和公民法。现代社会,公私法的融合造成全新的社会法。社会主义国家应当自觉地把社会法视为政治国家回归市民社会的一条通途。
关键词 市民社会 政治国家 法律体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的“政治”概念 被引量:5
3
作者 陈万球 欧彦宏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40,共8页
新技术群发式突破与融合发展正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全新的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技术的革命本性推动智能时代"政治"概念的革命。国家治理的智能化场景改变了"政治"的技术形象;以技术快速迭代为推动力的资本集聚的瞬... 新技术群发式突破与融合发展正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全新的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技术的革命本性推动智能时代"政治"概念的革命。国家治理的智能化场景改变了"政治"的技术形象;以技术快速迭代为推动力的资本集聚的瞬变性、智能化塑造了个人能力的均等性,改变了生产关系和国家概念中的权利共享性;个人自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公共性悖论;人类共同体概念在智能压迫下呈现出国家间愈加合作与竞争的二重性;智能主义政治向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更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革命本性 国家政治 个人政治 国际政治
下载PDF
试析吐蕃军事制度形成的原因 被引量:6
4
作者 贺冬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9-63,共5页
本文在梳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吐蕃军事制度形成的原因做了分析和探讨,认为自然条件、政治制度、游牧经济、宗教文化对吐蕃军事制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民族政治 吐蕃王朝 军事制度
下载PDF
国家政治与泉州回民的穆斯林认同 被引量:4
5
作者 范可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6,共8页
泉州回民在中国回民的社会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与全国其他地方的回族不同,泉州回民的西亚穆斯林先人主要通过海路而来,其穆斯林认同在历史上的起伏与泉州作为中古时期的重要国际贸易口岸密切相关,同时也与理学在福建的高度发展有一定... 泉州回民在中国回民的社会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与全国其他地方的回族不同,泉州回民的西亚穆斯林先人主要通过海路而来,其穆斯林认同在历史上的起伏与泉州作为中古时期的重要国际贸易口岸密切相关,同时也与理学在福建的高度发展有一定的关系;随着泉州港的式微,泉州回民渐渐地失去了原有的穆斯林认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国家政治需要有少数民族的参与,泉州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重视,泉州的回民也因此进入了国家的认同政治过程。对泉州回族的历史过程和他们近年来的穆斯林认同建构运动的分析与讨论支持了这样的一个假设:如果没有政府的民族政策,中国的民族形貌将与人们今日之所见全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回民 穆斯林 认同 国家政治
下载PDF
唐代江西地区水利建设述论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金凤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7-60,共4页
唐代江西地区的自然灾害以水旱灾为主,对本区的农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江西兴起了水利工程建设的高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时空分布呈现出历史时期的特点。唐代江西地区的水利建设,不仅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形势、本区经济... 唐代江西地区的自然灾害以水旱灾为主,对本区的农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江西兴起了水利工程建设的高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时空分布呈现出历史时期的特点。唐代江西地区的水利建设,不仅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形势、本区经济的发展相关,也与国家政策的支持、本区官员的积极推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江西 水旱灾害 水利工程 社会经济 国家政治
下载PDF
唐代吐蕃军事成就试探
7
作者 贺冬 《高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97-104,共8页
吐蕃王朝是唐朝周边最为强悍的民族政权,在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开拓了幅员辽阔的地理疆域,其时,吐蕃统治东至大海,南方直达宿星升起的边地,亦指印度恒河河畔,遂统治世界的三分之二。获取了数量可观的物质财富,吐蕃物产匮乏,要快... 吐蕃王朝是唐朝周边最为强悍的民族政权,在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开拓了幅员辽阔的地理疆域,其时,吐蕃统治东至大海,南方直达宿星升起的边地,亦指印度恒河河畔,遂统治世界的三分之二。获取了数量可观的物质财富,吐蕃物产匮乏,要快速、大量获取物质财富的途径只有通过战争,靠掠夺取得,掠夺的对象大致包括粮食、牲畜、人和军事物资,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军事思想,如自然崇拜和神鬼崇拜的军事哲学观、临危不惧和耻于遁走的军事战争观、统帅专一和号令不贰的军事纪律观、不战而胜和上兵伐谋的军事谋略观等,缔造了强大的军事联盟政权,成为有唐一代我国各民族中最为活跃的一员。可以说,吐蕃军事上的优势,取得相当可观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政治 唐代吐蕃 军事成就 军事思想
下载PDF
知遇历史:陆海双轴的国家政略新均衡态势——“一带一路”蕴含的深度互构与新发展主义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敏 杨筱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2-172,共11页
从"中国之中国"走向"世界之中国"的过程,重塑了西北边疆与东南海疆的关系,当代中国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陆海双轴均衡的地缘政治理想状态。跨进近代之槛以来的各个重要时期,中国几乎都面对着陆海双轴的艰难抉择,也因... 从"中国之中国"走向"世界之中国"的过程,重塑了西北边疆与东南海疆的关系,当代中国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陆海双轴均衡的地缘政治理想状态。跨进近代之槛以来的各个重要时期,中国几乎都面对着陆海双轴的艰难抉择,也因国家政略基线遭遇的冲击而备受煎熬。今天,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从"一带一路"可以体悟到,西北边疆与东南海疆由更为深入的交流汇通而达到互构共生的前景。可以说,以陆海双轴的深度交融和互构共生的国家政略新均衡态势,作为"一带一路"引领新全球化的内在基础,正是"历史中国"与"现实中国"相遇与相知在国策层面的表达。"一带一路"的新发展主义理念和行动机制,将促成全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这一过程也拓宽了发展社会学的深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双轴 国家政略 “一带一路” 发展社会学
下载PDF
马来西亚民族政治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4
9
作者 徐罗卿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70-74,共5页
马来西亚的民族政治发展模式与一般的民族政治发展模式有所不同,它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执政党发挥了强有力的领导作用;二是将民族融合过程与国家现代化过程统一起来;三是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使社会合理重组;四是积极推进多元文化... 马来西亚的民族政治发展模式与一般的民族政治发展模式有所不同,它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执政党发挥了强有力的领导作用;二是将民族融合过程与国家现代化过程统一起来;三是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使社会合理重组;四是积极推进多元文化的共存、交流与融合;五是着力增强公民的爱国意识和民主意识,以此加强各种族对国家的认同感。马来西亚民族政治发展模式为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政治发展提供了难得的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 民族政治 发展模式
下载PDF
家国政治与抗战叙事——新时期“正面战场”抗日影视书写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忠民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3-120,共8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抗战叙事中有关"正面战场"的书写历史,大致经历了"十七年"的"否定批判"书写,到改革开放初期的"统战思维"书写,再到其后的"国族认同"书写这样几个时期。其中每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抗战叙事中有关"正面战场"的书写历史,大致经历了"十七年"的"否定批判"书写,到改革开放初期的"统战思维"书写,再到其后的"国族认同"书写这样几个时期。其中每个阶段的书写策略及其修辞装置的定造都无不与它当逢其时的政治气候密切相关。这种政治与艺术之间错综复杂的纠合关系为世界所罕见,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化史中特有的"精神现象学"。以新时期"正面战场"抗日影视书写策略的变化为研究对象,或可厘清政治与艺术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不仅涉及到当代中国艺术美学的总结,更关系到我国当下国家政治话语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政治 抗战叙事 新时期 “正面战场” 书写策略
原文传递
论吐蕃赞普继承制度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峰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4-134,215,共12页
赞普继承制度是吐蕃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本文对此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认为,吐蕃赞普多为终身制,赞普人选必须从同一家庭的男性成员中产生,以父子承继为主,兄弟承继为辅,由长及幼,往往给新赞普上尊号,以表明权力的交接或表... 赞普继承制度是吐蕃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本文对此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认为,吐蕃赞普多为终身制,赞普人选必须从同一家庭的男性成员中产生,以父子承继为主,兄弟承继为辅,由长及幼,往往给新赞普上尊号,以表明权力的交接或表彰伟业、树立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政治 吐蕃赞普 继承制度
原文传递
南越模式:陆贾与汉代国家民族治理的理论奠基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国军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93,共6页
作为汉帝国国家理论建构的第一人,陆贾在汉初对南越王国的两次出使,开创了汉代民族政治学的"南越模式",即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的"大一统"政治理论为基础,以"拜爵封王"的羁縻政策为中心,以朝贡与恩赐为权利义... 作为汉帝国国家理论建构的第一人,陆贾在汉初对南越王国的两次出使,开创了汉代民族政治学的"南越模式",即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的"大一统"政治理论为基础,以"拜爵封王"的羁縻政策为中心,以朝贡与恩赐为权利义务,构成中央王朝与民族地区王国之间的外部关系的联系纽带。此一理论与实践,成为其后历代王朝统治者对南方地区民族政治问题处理的基本样式,对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政治学发展与民族关系史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贾 南越 西汉 国家理论 民族政治
原文传递
陆羯南的近代日本国民构想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雪梅 《外国问题研究》 2014年第1期22-26,共5页
作为明治后期社会文化人的代表,陆羯南提出的关于日本国民铸造的一系列构想,对近代日本国家转型产生了较大影响。其思想主要内容是:实现国民政治,即以"国民的独立"为前提的"国民的统一";建立国家政体,即君民和合的... 作为明治后期社会文化人的代表,陆羯南提出的关于日本国民铸造的一系列构想,对近代日本国家转型产生了较大影响。其思想主要内容是:实现国民政治,即以"国民的独立"为前提的"国民的统一";建立国家政体,即君民和合的民族共同体;国家出路在于以天皇制弘扬"国民精神"。其思想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极强的阶级调和性,他理论上塑造的"国民",是一个包容国内各个对立阶级、各种互为对立政治主张的混沌漠然的国民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治 国民的独立 君民和合 国民精神
下载PDF
社会主义人民政治的内在逻辑
14
作者 刘吉发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2-108,共7页
社会主义人民政治的内在逻辑,集中表现为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价值逻辑四大层面。从历史逻辑来看,人民政治是源于阶级政治、立足民族政治、走向人类政治的文明标识,从而构成了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的基本坐标;从实践逻辑来看,核... 社会主义人民政治的内在逻辑,集中表现为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价值逻辑四大层面。从历史逻辑来看,人民政治是源于阶级政治、立足民族政治、走向人类政治的文明标识,从而构成了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的基本坐标;从实践逻辑来看,核心政治是人民政治自组织化的政治结构,从而形成了人民主体与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彰显着人民政治民主机制的生命活力;从理论逻辑来看,人民政治实践论、人民政治认识论、人民政治方法论和人民政治价值论,构成了人民政治逻辑建构的四大维度,标识着人民政治逻辑结构的"四维形态";从价值逻辑来看,人民政治表征了人民主体价值创造与价值共享的主体合一,展现了人民政治价值逻辑从阶级回归走向公共回归的价值运动,全方位构筑了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政治 阶级政治 民族政治 核心政治
下载PDF
梁启超“新民”思想述评
15
作者 刘曙东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39-43,共5页
梁启超在清末积极主张开民智 ,兴民权。倡导改造国民品性 ,提高整个国民素质 ,从而为国民政治的根本改造 ,为国家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新民"思想 国民政治 民权 国民素质 政治思想
下载PDF
家国政治、人事命运与乡村抒情——论沈从文的小说《长河》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学云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66-72,共7页
《长河》以辰河流域吕家坪为背景,聚焦乱世背景下湘西社会之"变",关注"变"中的"常"态人生。在"常"与"变"的错综描写中,小说以宏阔的视角表现丰富驳杂的社会生活,湘西地方的历史命运... 《长河》以辰河流域吕家坪为背景,聚焦乱世背景下湘西社会之"变",关注"变"中的"常"态人生。在"常"与"变"的错综描写中,小说以宏阔的视角表现丰富驳杂的社会生活,湘西地方的历史命运、国家民族与地方的现实与未来,普通人在乱世危局中人生与人性的变异与恒常。《长河》将乡村抒情与家国政治、人事命运交织一体,内蕴着沈从文复杂的思想与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河》 家国政治 人事命运 乡村抒情
下载PDF
近年来国内近代中国民族政治史研究概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卫东 徐永志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54-59,81,共7页
以近年来国内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线索,着重从民族国家、民族主义、民族政策、近代民族关系、近代民族地区新政和边疆危机等方面,对学界关于中国近代民族政治史的研究做了初步地梳理,以期从一个层面描述中国近代民族政治史的研究概况,文章... 以近年来国内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线索,着重从民族国家、民族主义、民族政策、近代民族关系、近代民族地区新政和边疆危机等方面,对学界关于中国近代民族政治史的研究做了初步地梳理,以期从一个层面描述中国近代民族政治史的研究概况,文章同时分析了目前中国近代民族政治史研究取得成绩的原因及其局限性,提出了进一步深化中国近代民族政治史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民族政治 概述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政治的发展与前沿研究——天津师范大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比较政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综述
18
作者 孙宏伟 《比较政治学研究》 2019年第1期194-208,215-216,共17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政治研究在研究内容、理论和方法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对国别政治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地区或国家间的比较政治研究成果丰硕,对多维视野下的民族政治比较研究成效显著。在继续深入研究民主政治与制度建设等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政治研究在研究内容、理论和方法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对国别政治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地区或国家间的比较政治研究成果丰硕,对多维视野下的民族政治比较研究成效显著。在继续深入研究民主政治与制度建设等比较政治研究较为传统经典的领域同时,也在关注政府管理与治理绩效等比较政治研究的热点话题。但中国比较政治研究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与西方早发国家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比较政治研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面临多重挑战,需要充分汲取西方早发国家的经验教训,立足实际、发挥自身特长,在比较视角下努力建构中国的政治学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政治 话语体系 治理绩效 民主政治 民族政治
原文传递
论民族政治主体的两个分析维度
19
作者 于春洋 吴婷婷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4-128,共5页
民族政治的真正主体是民族。为推进民族政治研究走向深入,需要对民族政治主体本身进行必要分析。对此,可以从民族个体和民族群体两个维度来对民族政治主体加以探究。其中,民族个体分析维度是从作为个体的民族成员层面分析民族自身,它构... 民族政治的真正主体是民族。为推进民族政治研究走向深入,需要对民族政治主体本身进行必要分析。对此,可以从民族个体和民族群体两个维度来对民族政治主体加以探究。其中,民族个体分析维度是从作为个体的民族成员层面分析民族自身,它构成了民族政治研究独特性的来源和宏观问题研究的基础,并为民族政治研究提供了重要方法;民族群体分析维度是从作为群体的民族共同体层面分析民族自身,民族群体内部具有相同或相近利益诉求,外部具有谋求民族政治权力的共同心理倾向或行为取向。民族政治主体的两个分析维度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民族政治生活中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对于民族个体与民族群体关系的讨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民族矛盾、协调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政治 民族政治主体 民族个体 民族群体
下载PDF
试论《离骚》中的“三个世界”层面 被引量:1
20
作者 卫朝晖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9-102,共4页
《离骚》中的三个世界层面即国民政治世界、香草美人世界和纯粹精神世界是有机统一而又逐层提升的。诗人自始至终都有强烈的现实政治关怀 ;在艺术及美学的层面上 ,从香草世界向美人世界的延展 ,尤其是从第一次神游到第二次神游的飞跃 。
关键词 国民政治 香草美人 纯粹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