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政治精英论 被引量:22
1
作者 高永久 柳建文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4-135,共12页
精英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其中政治精英掌握着重大决策权,其政治态度、政治行为、政治决策对政治发展方向和前景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决定着政治活动的性质。在民族社会中,以民族领袖和政治家为代表的政治精英深谙民族文化精神,... 精英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其中政治精英掌握着重大决策权,其政治态度、政治行为、政治决策对政治发展方向和前景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决定着政治活动的性质。在民族社会中,以民族领袖和政治家为代表的政治精英深谙民族文化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民族政治体系的运作,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方向。通过探讨民族精英的内涵以及民族政治精英的形成、特征、类型及其功能,可以清晰地了解和把握民族政治生活的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精英 民族政治精英 基本类型 人格特征 政治功能
下载PDF
民族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 被引量:11
2
作者 顾红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5-9,共5页
民族精神的培育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内容而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是和谐社会保持文化认同的一股重要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古代、近代、当代精神传统的辩证统一,是政治意义与文化意义的辩证统一,体现民族性与普世性的辩证统一。民... 民族精神的培育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内容而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是和谐社会保持文化认同的一股重要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古代、近代、当代精神传统的辩证统一,是政治意义与文化意义的辩证统一,体现民族性与普世性的辩证统一。民族精神建构需要注意几个重要环节:第一,积极概括与提升在当前群众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新精神和新经验,丰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第二,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学术研究与创造性阐释,凸现民族精神的深层次内涵;第三,鼓励一般民众参与民族精神的自由讨论;第四,让民族精神内化为个体的自由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精神 和谐社会 文化认同 自由人格
下载PDF
国家认同及其变迁:宏观与微观的跨国比较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得勇 陆屹洲 《世界政治研究》 2018年第2期47-77,205-206,共32页
本文利用社会调查数据和统计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国家认同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国家认同在各个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宗教圈的分布差异较大。进一步分析后发现,相较于民主制度绩效、政治信任等政治因素,宗教文化... 本文利用社会调查数据和统计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国家认同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国家认同在各个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宗教圈的分布差异较大。进一步分析后发现,相较于民主制度绩效、政治信任等政治因素,宗教文化以及心理因素对国家认同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往往受到宏观的结构性因素和情境的制约。本文对'全球化导致国家认同退化''民主化和提高治理绩效有助于国家认同的建构'等观点提出质疑,并通过实证分析澄清了一些对国家认同的错误认识。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对于一个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和政治文明的国家,国家认同的衰退很可能不可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 全球化 族群分化 宗教 威权人格
原文传递
新时代传统武术助力我国国家精神形象的构筑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永辉 雷军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3-138,共6页
国家精神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部分,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国家精神形象构筑主要体现在民族精神和国民性构建上。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载体,其具有的尚武精神文化符号、身体运动文化符号为筑牢我国和平自强民族精神和塑造国... 国家精神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部分,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国家精神形象构筑主要体现在民族精神和国民性构建上。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载体,其具有的尚武精神文化符号、身体运动文化符号为筑牢我国和平自强民族精神和塑造国民修身健体之美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传统武术服务新时代我国国家精神形象构筑要抓住这些着力点,加强实践建设:一方面要强化传统武术实战运动的创新性开展,加强传统武术的功法性能激活建设和传统武术的技击对抗建设,助推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华尚武精神形成;另一方面要以传统武术校园化教育为手段,加强尚武伦理教育,助推具有民族特色的国民人格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武术 国家精神形象 中华尚武精神 国民人格 助力
下载PDF
浅析本土化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君顺 王文中 《轻工机械》 CAS 2005年第3期15-16,共2页
通过对“龙凤”型自行车等一些具有民族文化性产品的设计进行探讨,初步阐述了本土化设计的概念及其体系的一般流程。
关键词 本土化设计 个性 体系
下载PDF
民国思想史研究中的《再生》与“再生派” 被引量:7
6
作者 魏万磊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8期68-77,共10页
《再生》是民国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份重要的连续性刊物,其出版发行和编辑、经费等问题折射出组党派办刊的一般问题;"再生派"学人的聚合既有历史的机缘,又有历史的必然性。他们在年龄层次上构成一个梯队,在职业界别和学科分类上... 《再生》是民国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份重要的连续性刊物,其出版发行和编辑、经费等问题折射出组党派办刊的一般问题;"再生派"学人的聚合既有历史的机缘,又有历史的必然性。他们在年龄层次上构成一个梯队,在职业界别和学科分类上交错互补,形成一个群体的"权势网络"。以二张为代表的中国国家社会党人从历史谱系上看与康、梁研究系尤其是梁启超的政闻社一脉相承,从"再生派"学人的人物谱系来看,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同乡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等形成不同层次的"轮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 “再生派” 历史谱系 人物谱系
下载PDF
中国民法典编纂:个人主义私法观的取舍 被引量:8
7
作者 向勇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4,共13页
民法不是政治中立的,未来中国民法典必然呈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形态。一些民法学者重新书写近代民法的历史使命感以及坚持权利本位的立法理想,展现的是个人主义私法观,它在中国民法学界有强大的影响力。面对个人主义私法观,中国... 民法不是政治中立的,未来中国民法典必然呈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形态。一些民法学者重新书写近代民法的历史使命感以及坚持权利本位的立法理想,展现的是个人主义私法观,它在中国民法学界有强大的影响力。面对个人主义私法观,中国民法典应有所取舍。中国民法典应汲取已被近代民法冷落的平等原则,消除财富不平等对机会平等的干扰,保障平民群体的机会平等。中国民法典应汲取私法自治理念,认识私法自治中个人意志与国家意志相互交错的特性,着重限制民生领域的资本自由。中国民法典应舍弃自由放任思想,坚守国家政策的法源地位,保留国家适度干预市场经济的法律通道。中国民法典应舍弃抽象人格理论,纳入民事主体的具体人像,规定经济强者的社会责任,并对社会弱者加以庇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个人主义私法观 平等 私法自治 国家政策 人格
原文传递
日本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立波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3-36,共4页
文章对现在日本小学一至六年级《国语》教科书 12册的全部课文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从课文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社会角色及课文的中心内容等方面分析了该教材 ,结果显示该教材注重日常感性生活 ,注重普通人的情感 ,注重培养生活能力... 文章对现在日本小学一至六年级《国语》教科书 12册的全部课文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从课文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社会角色及课文的中心内容等方面分析了该教材 ,结果显示该教材注重日常感性生活 ,注重普通人的情感 ,注重培养生活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小学 《国语》教科书 教材内容 非智力因素
下载PDF
以传统文化精华,塑大学生理想人格之掘微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丹亚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33-36,共4页
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水平、完善人格,关键在教化。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自然和谐的天人观,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以及崇尚道德的价值取向,对当前大学生人格风范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格 理想 中国传统文化 进取精神 自然和谐 人文精神 价值取向 借鉴作用 天人观 道德
下载PDF
藏族服饰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10
作者 郭鑫泽 《纺织报告》 2024年第9期76-78,共3页
藏族服饰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在动画角色设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文章以藏族服饰元素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藏族服饰的分类与艺术特征;从服饰造型、服饰色彩、服饰图案等层面出发,结合案例分析了藏族服... 藏族服饰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在动画角色设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文章以藏族服饰元素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藏族服饰的分类与艺术特征;从服饰造型、服饰色彩、服饰图案等层面出发,结合案例分析了藏族服饰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从文化和美学两个层面探讨了藏族服饰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动画角色设计融合民族服饰元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服饰元素 动画角色设计 皮袍 民族文化 角色性格
下载PDF
现代首饰设计主题及审美情趣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光理 陈革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59-61,共3页
根据现代首饰审美倾向和人们对现代首饰审美情趣要求,通过对民族风韵、乡土情结、唯美情趣、个性情感、新奇浪漫等概念进行审美诠释,进而提出现代首饰设计的五个主题。
关键词 现代首饰设计主题 民族风韵 乡土情结 唯美情趣 个性情感 新奇浪漫
下载PDF
俄罗斯的外交决策:人格特质与战略文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庞大鹏 《俄罗斯学刊》 2019年第2期5-24,共20页
外交决策历来是国际政治研究的重点,其中艾利森决策理论以个人性情论和历史情景论为视角,建立了以理性为核心的决策模式,强调人格特质的重要意义。俄罗斯外交决策同样深受总统人格特质的深刻影响。这在普京总统任期尤为明显。普京时代... 外交决策历来是国际政治研究的重点,其中艾利森决策理论以个人性情论和历史情景论为视角,建立了以理性为核心的决策模式,强调人格特质的重要意义。俄罗斯外交决策同样深受总统人格特质的深刻影响。这在普京总统任期尤为明显。普京时代的主旋律是俄罗斯的强国战略。在强国战略的背景下,包括普京在内的俄罗斯精英在对外政策的原则与目标上一致:保持俄罗斯在世界上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国家的地位。普京个人经历让普京有坚定的主权观念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强烈意愿。不仅如此,在强调时间性的历史情景中,外交战略文化赋予俄罗斯地缘空间与精英共识的超时空结合,"俄罗斯是独特的"这种理念总是在适宜的时间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概念体系反复出现,这是俄罗斯民族气质在总统人格特质上的映射。从人格特质与战略文化的视角研究俄罗斯的外交决策,可以看到:俄罗斯观念是俄罗斯在世界政治历史长河的冲击下反应与自主探索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外交决策 国家利益 人格特质战略文化 俄罗斯独特性
下载PDF
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途径探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瑞芳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1-44,共4页
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精神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就必须向前演进和发展,即必须要进一步地现代化。实现民族精神现代化,应以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价值资源,以塑造现代人格为社会心理基础,以现代社会制度为工具性基础。
关键词 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 现代人格 现代制度 中国 心理基础 工具性基础 价值资源
下载PDF
林语堂论中国国民性格的缺陷 被引量:3
14
作者 姚传德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92-97,共6页
林语堂认为中国民众喜好委曲求全、缺乏法治精神、不团结、保守、不重视系统的逻辑思维等,这些不良性格的形成同理学与中国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只有改变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环境,才能实现中国国民性格的现代化。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林语堂 国民性格
下载PDF
论传播与中国国民性格改造——基于《狼图腾》的文本分析与理论思考 被引量:3
15
作者 廖卫民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3-19,共7页
《狼图腾》成为21世纪初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现象,引发了传播与中国国民性格改造关系的理论思考。本文从传播学结合心理学、文学研究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一个传播与性格、行为以至于国家命运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其... 《狼图腾》成为21世纪初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现象,引发了传播与中国国民性格改造关系的理论思考。本文从传播学结合心理学、文学研究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一个传播与性格、行为以至于国家命运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其文本进行了全面剖析,研究发现:《狼图腾》运用了"狼性"与"羊性"等两组对立的民族性格划分方式解释了中国历史兴衰王朝更替的内在逻辑,蕴含着某些合理性和深刻性,但是也存在简单化等问题。毕竟,传播与民族性格的互动与呈现过程,具有历史复杂性。中国国民性格改造可以汲取"狼性"中的积极成分,在加强强悍勇武、锐意进取、冒险竞争、抱团合作类型的性格之外,还是要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性格特质,还要积极学习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性格品质。中国真正需要的一定不是让世界轻视的,也一定不是让世界畏惧的,而是让自己有尊严、让世界尊敬的民族性格,这才会引领中国走上一条持续长久的和平崛起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狼图腾 文本分析 国民性格(民族性格) 性格改造 中华文化
下载PDF
新疆不同生源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钱红 张翠萍 +1 位作者 刘少鹏 贺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12期3-4,125,共3页
目的:通过评估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生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现状,探讨影响护生评判性思维倾向的因素,为今后在护理教学中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问卷,比较汉考汉、民... 目的:通过评估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生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现状,探讨影响护生评判性思维倾向的因素,为今后在护理教学中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问卷,比较汉考汉、民考汉、民考民三种生源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异。结果:汉考汉本科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高于民考汉、民考民护生(P<0.01);在各维度方面,汉考汉护生在寻求真相、思想开放、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认知成熟度方面均高于民考汉、民考民护生(P<0.05);而民考汉、民考民护生在各维度方面及总分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源质量、宗教信仰、民族个性均与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判性思维 护理本科生 不同生源 宗教信仰 民族个性
下载PDF
残酷屠戮还是高尚娱乐——古罗马角斗运动兴起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秦立凯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33-35,共3页
人类具有先天的暴力基因,但各民族个性不同,暴力基因的显现就存在程度差异。古罗马人以残酷的角斗长期延续而著名,除却暴力基因因素外,宗教祭祀、好斗性格、享乐至上、自然法精神、合法暴力思维等民族个性是角斗兴起流行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古罗马 角斗 民族个性
下载PDF
浅析国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今园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21-23,43,共4页
近年来,"国学热"逐渐升温,并在一定程度上被纳入高校教育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审视国学在新时期的教育意义,努力揭示其价值并按照现代理念进行改造与推广,将国学精华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注重挖掘人文精神,... 近年来,"国学热"逐渐升温,并在一定程度上被纳入高校教育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审视国学在新时期的教育意义,努力揭示其价值并按照现代理念进行改造与推广,将国学精华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注重挖掘人文精神,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古典人文精神的熏陶,利用传统文化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人格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与大学生人格教育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红春 黄伟春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年第5期60-64,共5页
鲁迅在文学实践和文学作品中,对"国民性"进行了反省与批判。重读文学经典,可以发现: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中的"立人"、反"奴性"、批判"看客心理"等思想并没有过时,包含了丰富的人... 鲁迅在文学实践和文学作品中,对"国民性"进行了反省与批判。重读文学经典,可以发现: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中的"立人"、反"奴性"、批判"看客心理"等思想并没有过时,包含了丰富的人格教育内涵,对当下大学生人格教育有重要的启示:要尊重生命、要慎独、要有拼搏精神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国民性” 大学生 人格教育
下载PDF
“族格”的知识社会学考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鸣 牟成文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3期73-78,F0002,共7页
“族格”是特定民族所具有的内在特质。从广义上讲,它是指特定民族在各个方面所展现出来的特质;从狭义上讲,它主要是指特定民族在心理方面所展现出来的特质。当被当作特定民族的行为习惯时,它表现为品格;当被当作特定民族的心理认知时,... “族格”是特定民族所具有的内在特质。从广义上讲,它是指特定民族在各个方面所展现出来的特质;从狭义上讲,它主要是指特定民族在心理方面所展现出来的特质。当被当作特定民族的行为习惯时,它表现为品格;当被当作特定民族的心理认知时,它表现为性格。“族格”的形成是继承性因素和创新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族格”具有继承性、创新性、地域性和意向性等特点。对于民族共同体甚至民族国家而言,“族格”既具有积极功能又具有消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格” 知识社会学 民族 性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