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读普京“新俄罗斯思想”中的强国意识与俄罗斯体育 被引量:6
1
作者 马忠利 《肇庆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86-89,共4页
普京的"新俄罗斯思想"是俄罗斯体育发展的精神源泉.传统的强国意识是俄罗斯体育发展的内在核心力量,国家一直对俄罗斯体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新俄罗斯思想 强国意识 俄罗斯体育 国家—政府
下载PDF
繁荣时期政府不作为的政策命题——关于宏观调控政策的一个理论假说
2
作者 俞宪忠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9-164,共6页
在经济周期处在衰退、萧条和复苏阶段时,政府要及时而适度地介入干预;在经济周期处在繁荣阶段时,政府则要采取不介入干预的不作为应对策略。政府既不能对某些周期阶段进行过度介入干预,也不能对所有周期阶段进行全程介入干预,更不能对... 在经济周期处在衰退、萧条和复苏阶段时,政府要及时而适度地介入干预;在经济周期处在繁荣阶段时,政府则要采取不介入干预的不作为应对策略。政府既不能对某些周期阶段进行过度介入干预,也不能对所有周期阶段进行全程介入干预,更不能对一切周期阶段均进行过度介入干预,而只能对某些周期阶段进行适度介入干预。这种政策组合能够有效地减轻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两者叠加的巨大负面效应,从而收到国民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国家与政府 介入干预 政府不作为
下载PDF
梁启超对国体与政体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龚培 张国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243-250,共8页
梁启超研究国体与政体问题的理论建树,构成了梁启超宪政中国化理论的重要部分。该问题作为中国宪政模式的核心问题渐次展开,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发展成型,进而成为梁启超为辛亥革命之后的中国设计现代政治制度的开端。以政治哲学为视角,... 梁启超研究国体与政体问题的理论建树,构成了梁启超宪政中国化理论的重要部分。该问题作为中国宪政模式的核心问题渐次展开,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发展成型,进而成为梁启超为辛亥革命之后的中国设计现代政治制度的开端。以政治哲学为视角,以梁启超宪政思想为对象,以清末民初为历史背景,对梁启超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路线——国体与政体的基本原理、何为国家、何为国体、何为政体、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予以了清理和归纳。这些思想成果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梁启超宪政中国化理论的基本特点,把握梁启超国体与政体问题的思想主线,而且其对于转型期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亦有着深刻的历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宪政思想 宪政中国化 国体与政体 政体结构 宪政模式
下载PDF
抗战时期国统区后方生产竞赛运动之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莫子刚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6-80,共5页
生产工作竞赛运动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所倡导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当时国民政府为了解决军需民用问题以及适应救亡图存的时代潮流而发起的。为推动这个运动,其领导机关全国工作竞赛推行委员会从设计、宣传、督导、... 生产工作竞赛运动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所倡导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当时国民政府为了解决军需民用问题以及适应救亡图存的时代潮流而发起的。为推动这个运动,其领导机关全国工作竞赛推行委员会从设计、宣传、督导、评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该运动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具有竞赛形式多样化、重视生产效率和个人技能技巧以及特别注意节省生产原料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府 生产工作竞赛运动 抗战时期
下载PDF
戴维斯、谢伟思的实用外交与中共的游击战争
5
作者 吕彤邻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 2021年第1期55-66,272,273,共14页
无论在美国学术界,还是在中国历史界,戴维斯和谢伟思都被看作抗战时中共的朋友。这种论调在不同程度上是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对美国“中国通”攻击的延伸,哪怕是国内普遍仅仅把他们作为国际友人来赞扬的做法,也不例外。在美国各个档... 无论在美国学术界,还是在中国历史界,戴维斯和谢伟思都被看作抗战时中共的朋友。这种论调在不同程度上是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对美国“中国通”攻击的延伸,哪怕是国内普遍仅仅把他们作为国际友人来赞扬的做法,也不例外。在美国各个档案馆发现的大批有关史料证明,他们二人和当年与中共有接触的大批美国“中国通”一样,是在实用外交原则指导下,在实事求是地认识敌后根据地的抗战作用前提下,才建议美国政府与中共合作,以维护战争时期的美国国家利益。同时根据这种认识,他们也预判到战后中国的未来是属于中共的,因此这种合作也能避免美国政府和新生的中国领导者成为对立面。本文根据已有和新发现的史料,对他们抗战时期对中共的态度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通 游击战 阵地战 国民政府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抗战初期晋察冀边区发行救国公债的历史意义
6
作者 司学红 郑立柱 《武警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61-63,共3页
抗战初期,晋察冀边区为解决财政困难、支持持久抗战,决定发行救国公债。边区政府制订了正确的政策,广大民众踊跃认购,是救国公债成功发行的主要原因。公债的成功发行,解决了边区财政困难,支持了持久抗战,为以后发行公债(国债)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财政困难 救国公债 晋察冀边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