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1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中隔偏曲两侧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的差异 被引量:85
1
作者 陶泽璋 张剑宁 +2 位作者 杨强 肖伯奎 孔勇刚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患者两侧窦口鼻道复合体 (ostiomeatalcomplex ,OMC)的解剖变异。方法 对 10 3例不同部位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作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轴位CT扫描 ,比较两侧OMC解剖变异发生率和鼻窦炎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偏曲...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患者两侧窦口鼻道复合体 (ostiomeatalcomplex ,OMC)的解剖变异。方法 对 10 3例不同部位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作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轴位CT扫描 ,比较两侧OMC解剖变异发生率和鼻窦炎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偏曲对侧中、下鼻甲肥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同侧 (P <0 .0 5 ) ,筛泡和鼻丘气房的宽度也明显大于同侧 (配对t检验 ,P <0 .0 1) ;中鼻甲反常曲线偏曲同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侧 (配对t检验 ,P <0 .0 1) ,其它解剖变异偏曲两侧差异无显著性。偏曲两侧鼻窦炎的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鼻中隔偏曲可能引起偏曲对侧中鼻甲及鼻腔外侧壁结构的代偿性改变 ,这种改变可能在偏曲对侧鼻窦炎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 变异 解剖 鼻窦炎 两侧窦口鼻道复合体 OMC
下载PDF
鼻-鼻中隔整形术治疗部分外伤性歪鼻畸形 被引量:52
2
作者 王珮华 吴晴伟 +2 位作者 孙艺渊 石润杰 汤君彦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07-409,共3页
目的 探索外伤性歪鼻畸形新的临床分类和标记方法,应用鼻-鼻中隔整形术治疗部分外伤性歪鼻畸形。方法 选择外伤性歪鼻畸形患者26例,其中C型5例、O型12例和S型9例。分别在术前测量其偏离值,经七步法手术治疗,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17例C型... 目的 探索外伤性歪鼻畸形新的临床分类和标记方法,应用鼻-鼻中隔整形术治疗部分外伤性歪鼻畸形。方法 选择外伤性歪鼻畸形患者26例,其中C型5例、O型12例和S型9例。分别在术前测量其偏离值,经七步法手术治疗,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17例C型、O型歪鼻畸形患者术前偏离值为(5.50±2.08)mm,术后为(2.12±1.11)mm,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t=6.9031,P=0.0001)。17例C型、O型歪鼻畸形临床治愈率为58.8%、有效率为88.2%。9例S型歪鼻畸形因有2个偏离值暂未进行统计。结论 新的临床分类和标记方法适用于外伤性歪鼻畸形的临床研究,鼻-鼻中隔整形术是一种治疗外伤性歪鼻畸形很有效的治疗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鼻中隔整形术 外科治疗 部分外伤性歪鼻畸形 手术方法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 被引量:52
3
作者 黄谦 周兵 +5 位作者 韩德民 刘华超 刘铭 张罗 张永杰 王丹妮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79-581,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影响手术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23例外伤或手术后鼻中隔穿孔患者采用经鼻内镜下穿孔修补术,术中分别采用筛骨垂直板或颞肌筋膜直接封闭穿孔、翻转黏膜瓣及赝复物夹衬并转移黏膜瓣封闭、下鼻甲带蒂...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影响手术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23例外伤或手术后鼻中隔穿孔患者采用经鼻内镜下穿孔修补术,术中分别采用筛骨垂直板或颞肌筋膜直接封闭穿孔、翻转黏膜瓣及赝复物夹衬并转移黏膜瓣封闭、下鼻甲带蒂黏膜瓣修补等方法进行修复,并采用硅胶板或塑料膜的保湿物垫衬保护为特点的填塞方式。结果直接封闭7例,翻转封闭5例,转移封闭10例,鼻甲封闭1例。随访4周至7个月,23例鼻中隔穿孔手术修补成功19例(82.6%),4例未成功的病例分别为术后3周黏膜瓣脱落1例、术前存在2个穿孔仅将大穿孔修补成功1例、术后筋膜干燥导致再穿孔1例及转移黏膜瓣太小,穿孔未完全修补成功1例。结论鼻内镜手术是目前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最佳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鼻中隔穿孔修补术 硅胶板 塑料膜 筋膜干燥
原文传递
再次鼻中隔矫正术 被引量:44
4
作者 肖红俊 孔维佳 +2 位作者 汪广平 杨成章 乐建新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 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失败而再次手术的技术方法。方法 对1992-2004年鼻中隔矫正术失败的32例患者进行鼻科检查,根据患者鼻中隔偏曲的部位、程度,原有软骨及骨质的残留状况和患者年龄,我们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切口(径路)进行矫正:... 目的 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失败而再次手术的技术方法。方法 对1992-2004年鼻中隔矫正术失败的32例患者进行鼻科检查,根据患者鼻中隔偏曲的部位、程度,原有软骨及骨质的残留状况和患者年龄,我们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切口(径路)进行矫正:①对5例鼻中隔前端偏曲,1例低位偏曲和14例高位偏曲的患者采用鼻中隔前端“U”形切口;②对8例鼻中隔后端偏曲和2例高位偏曲患者,在偏曲部位的前方作纵向切口,并辅助鼻内镜进行矫正;③对2例鼻中隔前端低位偏曲的青少年患者采用唇龈沟正中横切口,向上揭翻,辅助耳科电钻进行手术。结果 32例患者均获满意矫正,鼻中隔偏曲引起的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随访6~36个月,无一例出现鼻中隔穿孔、鞍鼻、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 鼻中隔偏曲再次矫正术需针对不同的临床特点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可获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 矫正术
原文传递
鼻内镜下108例鼻腔扩容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35
5
作者 郝晓民 刘水明 +1 位作者 蔡威仪 何卓君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86-588,共3页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108例鼻中隔偏曲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根据具体病情分别行个性化手术,如鼻中隔偏曲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或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慢性肥厚性鼻炎行鼻内镜下下鼻甲外移术酌情联合下鼻甲...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108例鼻中隔偏曲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根据具体病情分别行个性化手术,如鼻中隔偏曲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或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慢性肥厚性鼻炎行鼻内镜下下鼻甲外移术酌情联合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或下鼻甲黏膜下切除术及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等.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有效率为97.2%,患者无头痛,鼻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处理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炎疗效确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塞 鼻中隔 鼻甲 内窥镜检查 耳鼻喉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贯穿连续缝合技术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30
6
作者 权芳 赵谦 +2 位作者 邵渊 赵瑞敏 李宏慧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6年第10期599-601,共3页
目的评价鼻腔填塞法和鼻中隔贯穿连续缝合技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应用的疗效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158例,随机分成2组。填塞组:术后以高分子止血海绵填塞鼻腔;缝合组:术后以可吸收缝线立即行贯穿连续缝合鼻中隔... 目的评价鼻腔填塞法和鼻中隔贯穿连续缝合技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应用的疗效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158例,随机分成2组。填塞组:术后以高分子止血海绵填塞鼻腔;缝合组:术后以可吸收缝线立即行贯穿连续缝合鼻中隔黏膜。术后对患者主观不适感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分,观察术后鼻腔黏膜水肿程度和鼻中隔血肿、粘连、术后治愈率等临床指标。结果术后48 h内两组患者在鼻部疼痛、头部疼痛、溢泪、耳鸣/耳闷、睡眠困难、吞咽困难6个方面的VAS评分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术后出血量、鼻中隔血肿、鼻腔粘连、穿孔、感染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缝合法较填塞法能减轻患者痛苦,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 缝合技术 对比研究 鼻腔填塞 鼻中隔成形术
下载PDF
鼻骨骨折急诊期的诊断和整复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炳良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3-364,共2页
目的 :提高急诊期鼻骨骨折的诊治效果。方法 :对 30 4例本病患者行鼻骨骨折整复术 16 1例 ,鼻骨骨折整复加鼻中隔矫正术 118例 ,鼻骨骨折整复加鼻窦骨折整复术 13例。结果 :除自动出院 7例外 ,治愈 2 79例 ,好转 18例。结论 :详细检查... 目的 :提高急诊期鼻骨骨折的诊治效果。方法 :对 30 4例本病患者行鼻骨骨折整复术 16 1例 ,鼻骨骨折整复加鼻中隔矫正术 118例 ,鼻骨骨折整复加鼻窦骨折整复术 13例。结果 :除自动出院 7例外 ,治愈 2 79例 ,好转 18例。结论 :详细检查并酌行 CT扫描 ,注意发现鼻中隔骨折、颅脑损伤及鼻窦骨折的存在 ;严重复合伤按常规救治原则处理 ,伴鼻中隔骨折者可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骨骨折 鼻中隔 骨折固定术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中隔中神经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朱秋蓓 张速勤 +1 位作者 吴静娴 唐海红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39-343,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中隔软骨及骨性鼻中隔中的神经肽含量较正常个体有无变化,从而探讨鼻中隔矫正手术对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意义。方法:接受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患者45例,其中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20例,单纯性鼻中隔偏曲患... 目的:探讨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中隔软骨及骨性鼻中隔中的神经肽含量较正常个体有无变化,从而探讨鼻中隔矫正手术对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意义。方法:接受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患者45例,其中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20例,单纯性鼻中隔偏曲患者25例。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手术切除的鼻中隔软骨及骨性鼻中隔中的神经肽SP、VIP及CGRP含量,并比较其差异。结果:正常组骨性鼻中隔中SP、VIP及CGRP含量较鼻中隔软骨高(P<0.05);鼻炎组鼻中隔软骨与骨性鼻中隔中SP、VIP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鼻中隔软骨中CGRP含量较骨性鼻中隔高(P<0.05);鼻炎组鼻中隔软骨中SP、VIP含量较正常组高(P<0.05),CGRP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骨性鼻中隔中SP、VIP及CGRP含量较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中隔中神经肽含量较正常个体增高,主要是鼻中隔软骨中的神经肽增高,因此鼻中隔黏骨膜下切除术后,变应性鼻炎能够得到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中隔 放射免疫分析 P物质 血管活性肠肽 降钙素基因相关多肽
原文传递
改良鼻中隔缝合联合等离子下鼻甲消融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选择性应用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旻 邢志敏 +3 位作者 袁晓培 刘燕 韩琳 秦楠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41-543,共3页
目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使用改良鼻中隔缝合技术,等离子消融下鼻甲,术后不填塞鼻腔,比较其与传统方法的疗效。方法 80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分为填塞组和缝合组,行鼻中隔矫正术后,填塞组吸切钻切削下鼻甲后行鼻腔填塞,缝合组行改良... 目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使用改良鼻中隔缝合技术,等离子消融下鼻甲,术后不填塞鼻腔,比较其与传统方法的疗效。方法 80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分为填塞组和缝合组,行鼻中隔矫正术后,填塞组吸切钻切削下鼻甲后行鼻腔填塞,缝合组行改良鼻中隔缝合、等离子消融下鼻甲,无填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症状、体征评分。结果填塞组在手术后鼻部疼痛、头痛、吞咽困难、睡眠困难、出血方面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大于缝合组(P均<0.05),手术后抽取填塞物时的疼痛感及出血量远大于缝合组(P均<0.05),填塞组术后出现1例再次出血、1例中隔血肿,而缝合组则无。结论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时行改良鼻中隔缝合,等离子消融下鼻甲,患者术后痛苦小、出血少、避免了鼻中隔血肿等并发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 缝合技术 鼻甲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等离子体低温射频消融术 鼻腔填塞
下载PDF
鼻中隔缝合技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杨名保 张艳红 +3 位作者 贾小莉 邱书奇 赵海亮 蓝建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7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替代鼻腔填塞的方法。方法选取60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随机分为填塞组与缝合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主观不适感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值以及术后出血情况。结果填塞组患者术后在疼...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替代鼻腔填塞的方法。方法选取60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随机分为填塞组与缝合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主观不适感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值以及术后出血情况。结果填塞组患者术后在疼痛、溢泪、耳鸣/耳闷、睡眠困难4个方面的VAS评分均值均大于缝合组(P均<0.05),在鼻塞及出血方面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随访填塞组出现3例(10.0%)鼻腔粘连,缝合组出现1例(3.3%)鼻腔粘连,2组患者均未出现再次出血、鼻中隔血肿、鼻中隔穿孔及局部感染等情况。结论鼻中隔黏膜连续缝合法操作简单、方便,是替代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腔填塞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 缝合技术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成形术 鼻腔填塞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被引量:20
11
作者 倪玉苏 赵霞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鼻中隔 内窥镜检查
下载PDF
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萍 耿江桥 +4 位作者 刘原虎 韩书婧 倪鑫 许尧生 葛文彤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5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persistent allergic rhinitis,PAR)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对照组32例)和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 目的探讨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persistent allergic rhinitis,PAR)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对照组32例)和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观察组36例)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PAR,术后随访1年,根据症状和体征记分评定其疗效:≥66%为显效,65%~26%为有效,≤25%为无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9.4%,观察组总有效率91.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伴有鼻中隔偏曲的PAR,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PAR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鼻中隔 导管消融术 三线减张手术
下载PDF
鼻腔填塞法和缝合法及负压法在鼻中隔矫正术后应用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0
13
作者 代保强 刘卫卫 +2 位作者 金爱燕 江雪 冯丽春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评价鼻腔填塞法、缝合法和负压引流技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应用的疗效。方法:选取接受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患者90例,平均分成3组。填塞组:术后以高分子止血海绵填塞鼻腔;缝合组:术后以可吸收缝线缝合鼻中隔黏膜... 目的:评价鼻腔填塞法、缝合法和负压引流技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应用的疗效。方法:选取接受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患者90例,平均分成3组。填塞组:术后以高分子止血海绵填塞鼻腔;缝合组:术后以可吸收缝线缝合鼻中隔黏膜;负压组:术后鼻腔放置负压引流管。对比观察舒适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术后鼻腔黏膜水肿程度和鼻中隔血肿、脓肿、粘连、术后治愈率等临床指标。结果:术后12、24h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读数、鼻塞视觉模拟评分法读数和病情严重程度比较,缝合组和负压组均优于填塞组(P<0.05);术后3d鼻腔黏膜评分比较,缝合组和负压组均明显优于填塞组(P<0.05);术后1周治愈率,缝合组和负压组均明显优于填塞组(P<0.05),术后7d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例数,缝合组和负压组均明显少于填塞组(P>0.05),负压组未出现鼻中隔脓肿、血肿病例。结论: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缝合法和负压法均较填塞法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术后黏膜恢复时间,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 鼻腔填塞 鼻中隔缝合 负压引流 疗效
原文传递
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的主观和客观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彤 臧洪瑞 +2 位作者 李云川 周兵 韩德民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8年第5期246-250,共5页
目的根据鼻中隔偏曲形成的三条高张力线的生物力学特点,设计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并评价该手术的客观和主观疗效。方法选取2005~2006年在北京同仁医院接受鼻中隔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病例特征、手术方式、适应证、术后并发症以及客... 目的根据鼻中隔偏曲形成的三条高张力线的生物力学特点,设计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并评价该手术的客观和主观疗效。方法选取2005~2006年在北京同仁医院接受鼻中隔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病例特征、手术方式、适应证、术后并发症以及客观和主观检查。结果共纳入54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并发症包括短暂性牙痛/感觉异常(5.6%)、鼻腔粘连(7.4%)、鼻出血(1.9%)、鼻中隔血肿(3.7%)未见鼻中隔穿孔和鼻畸形。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后患者的客观和主观疗效评价结果均有显著性改善。结论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是一种新的改良鼻中隔矫正手术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客观和主观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 鼻中隔成形术 三线减张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中隔带蒂黏膜瓣修复鼻中隔穿孔和脑脊液鼻漏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李云川 张罗 +3 位作者 周兵 葛文彤 王先忠 韩德民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79-681,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带蒂黏膜瓣用于修补鼻中隔穿孔和脑脊液鼻漏的疗效。方法2005年8月~2008年2月北京同仁医院鼻科共11例鼻中隔穿孔和8例脑脊液鼻漏患者。鼻中隔穿孔位于鼻中隔前部,穿孔大小0.8 cm~2.0 cm,在鼻内镜下采用邻近穿...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带蒂黏膜瓣用于修补鼻中隔穿孔和脑脊液鼻漏的疗效。方法2005年8月~2008年2月北京同仁医院鼻科共11例鼻中隔穿孔和8例脑脊液鼻漏患者。鼻中隔穿孔位于鼻中隔前部,穿孔大小0.8 cm~2.0 cm,在鼻内镜下采用邻近穿孔后上方的鼻中隔带蒂黏骨膜瓣(黏软骨膜瓣)向前下反转覆盖于鼻中隔穿孔黏膜缺损处,对侧采用穿孔前下方带蒂黏骨膜瓣(黏软骨膜瓣)和鼻底黏膜瓣或下鼻甲带蒂黏膜瓣覆盖修补穿孔。8例脑脊液鼻漏患者,2例漏出部位在嗅裂,5例漏出部位在筛顶,1例漏出部位位于嗅裂延续至后筛顶,面积大小为0.1 cm×0.8 cm~0.3 cm×0.8 cm。采用邻近的鼻中隔带蒂黏骨膜瓣反转覆盖于缺损处,必要时黏膜瓣中间夹层钩突或中鼻甲骨片,外覆邻近的鼻中隔带蒂黏膜瓣修补漏出部位。结果11例鼻中隔穿孔和8例脑脊液鼻漏均一次修补成功,随访3个月~3年,未见复发。鼻中隔黏膜转瓣后供区黏膜缺损区在2周后基本上皮化。结论鼻中隔带蒂黏骨膜瓣(黏软骨膜瓣)自身有血供,成活率高,获取容易,取材区域广泛,转蒂距离充足,是修补鼻中隔穿孔和嗅裂和筛顶脑脊液鼻漏的良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 脑脊液鼻漏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内窥镜检查
下载PDF
鼻中隔偏曲合并歪鼻的微整形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17
16
作者 仝屹峰 张楠楠 +1 位作者 张欣然 张庆丰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62-464,共3页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合并歪鼻的微整形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设计鼻中隔尾侧切口,施行三线减张法进行鼻中隔偏曲的矫正,鼻中隔尾侧端与前鼻棘连接重新定位、固定缝合的微整形技术矫正歪鼻。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鼻中隔居中,鼻腔功能及症状改...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合并歪鼻的微整形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设计鼻中隔尾侧切口,施行三线减张法进行鼻中隔偏曲的矫正,鼻中隔尾侧端与前鼻棘连接重新定位、固定缝合的微整形技术矫正歪鼻。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鼻中隔居中,鼻腔功能及症状改善,无鼻腔粘连及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鼻尖居中,鼻背挺直,矫形效果满意。结论:与传统的歪鼻手术技术不同,通过采用微整形技术,可以对一部分歪鼻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施行同期手术,手术损伤小,风险低,但要合理掌握适应证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歪鼻 鼻中隔 手术 微整形
原文传递
鼻中隔偏曲者鼻腔结构自适应改变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孙秀珍 唐媛媛 +3 位作者 刘迎曦 张军 张潇文 苏英锋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1-354,共4页
目的对10例鼻中隔偏曲者及20例健康北方人的鼻腔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将二者气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二者鼻腔气道气流流场特征,探讨其与鼻腔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10例鼻中隔偏曲者和20例健康人的鼻腔CT影像,应用表面重建... 目的对10例鼻中隔偏曲者及20例健康北方人的鼻腔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将二者气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二者鼻腔气道气流流场特征,探讨其与鼻腔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10例鼻中隔偏曲者和20例健康人的鼻腔CT影像,应用表面重建的方法对鼻腔气道进行三维重建,用有限元法对气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二者鼻腔气道气流流场特征。结果从模拟的速度云图得出鼻中隔偏曲者通过双侧鼻腔的气流量以气道宽敞侧鼻腔为主,以总鼻道中部最为明显。健康人鼻腔气流量以一侧鼻腔为主,以总鼻道中部、总鼻道下部为明显。从模拟的压强云图得出鼻中隔偏曲者在鼻中隔偏曲最为明显处气压下降最快,占气道总压强差值的71.36%;健康人于鼻阈处气压下降最快,占气道总压强差值的58.78%。鼻中隔偏曲者鼻腔气道阻力较健康人增大。结论数字化三维重建鼻腔气道模型可反映鼻腔气流通道的基本特征,可用于分析因鼻腔解剖结构异常而导致的鼻腔空气动力学特征改变,本实验初步证明鼻腔结构自适应功能的存在,为鼻腔自适应模型的建立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 成像 三维 模型 生物学
原文传递
鼻内进路歪鼻-鼻中隔矫正术 被引量:16
18
作者 翟立杰 王志强 +1 位作者 秦玉红 孙铁青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3年第6期343-345,共3页
目的 探讨歪鼻-鼻中隔矫正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60例病人中22例行鼻中隔矫正术;14例行骨部歪鼻矫正术;24例行骨部、软骨部歪鼻矫正术(其中歪鼻合并鞍鼻矫正术8例,合并驼峰鼻矫正术3例)。结果 经随访6~24个月,60例病人中,歪鼻矫正良好54... 目的 探讨歪鼻-鼻中隔矫正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60例病人中22例行鼻中隔矫正术;14例行骨部歪鼻矫正术;24例行骨部、软骨部歪鼻矫正术(其中歪鼻合并鞍鼻矫正术8例,合并驼峰鼻矫正术3例)。结果 经随访6~24个月,60例病人中,歪鼻矫正良好54例(满意率90.0%)。结论 鼻内进路歪鼻-鼻中隔矫正术,适应症广泛、操作方便、效果满意、并发症少。术中矫正鼻中隔、彻底松解畸形部位的组织及矫正后的内外固定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进路 歪鼻 鼻中隔偏曲 矫正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鼻内镜下复合鼻外伤的整形美容修复 被引量:16
19
作者 朱丽 李东 +6 位作者 康伟 赵宇 刘俊秀 杜晨 万苡辰 胡伟倪 邬海博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3年第6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复合鼻外伤整形美容I期修复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选取54例外伤在1个月之内,结合体征及鼻骨CT扫描,确诊为复合鼻外伤的患者。通过鼻骨三维重建CT扫描及术中所见,分析外伤部位。然后于鼻内镜下采取综合方法,治疗鼻中隔...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复合鼻外伤整形美容I期修复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选取54例外伤在1个月之内,结合体征及鼻骨CT扫描,确诊为复合鼻外伤的患者。通过鼻骨三维重建CT扫描及术中所见,分析外伤部位。然后于鼻内镜下采取综合方法,治疗鼻中隔偏曲,手术中尽量保留骨与软骨,以维护鼻中隔的支架结构,治疗鼻中隔偏曲。鼻内镜下经鼻中隔黏膜囊入路行鼻骨复位术,在鼻骨骨折的底表面明视下将骨折复位。结果外鼻支架双侧骨折占92.59%(50/54),鼻中隔软骨损伤占92.59%(50/54),筛骨垂直板骨折占70.37%(38154),犁骨偏曲骨折占22.22%(12/54)。鼻内镜下鼻中隔整形术方式有:软骨推移42.59%(23/54),“井”字划痕24.07%(13/54),条状切除38.89%(21/54),骨折移位61.11%(33/54),骨部分切除31.48%(17/54)。54例中,显效90.74%(49/54),好转9.26%(5/54)。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整形术联合经鼻中隔剥离黏膜囊入路鼻骨复位整形美容术,疗效好,能同时解决外形与功能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内镜手术 鼻骨 鼻中隔
原文传递
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一期治疗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 被引量:15
20
作者 怀德 徐敏 +4 位作者 戴俊 汪守峰 张学文 宋红毛 王海旭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4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一期治疗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手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治疗56例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的诊疗情况,对手术方式、效果、并发症等进...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一期治疗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手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治疗56例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的诊疗情况,对手术方式、效果、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56例患者鼻部外观满意,鼻腔通气畅,嗅觉良好,1例鼻中隔前端穿孔,经放置软骨支撑愈合。术后无鼻中隔脓肿、血肿,随访半年也无外鼻塌陷等并发症。结论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可在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同期手术具有直视下操作,复位精确,切口灵活,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具有卫生经济学意义,但要知情告知并征得患者同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鼻骨骨折 鼻中隔偏曲 成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