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中国故事学:发现民间故事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万建中 《大连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16-24,共9页
中国现代民间故事学肇始于对民间故事现实意义的发现,或者说,学者们发现了民间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种种意义,才开始专注于民间故事的搜集与研究。学者们将这一最为"俗"的民间文学形式带入学术殿堂,展开了多重视角的学... 中国现代民间故事学肇始于对民间故事现实意义的发现,或者说,学者们发现了民间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种种意义,才开始专注于民间故事的搜集与研究。学者们将这一最为"俗"的民间文学形式带入学术殿堂,展开了多重视角的学术审视,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民间故事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故事学 教育 叙事 功能
下载PDF
舞蹈叙事功能及其实现的途径与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白凌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33,共5页
叙事不仅是文学故事、戏剧情节的重要表现手段,也是表现舞蹈故事的唯一叙述途径。叙事性舞蹈要求舞蹈动作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舞蹈不脱离叙事的需要。有些好的叙事性舞蹈,应该具有好的题材(包括戏剧性文本)、好的形式、好的途径和方法等... 叙事不仅是文学故事、戏剧情节的重要表现手段,也是表现舞蹈故事的唯一叙述途径。叙事性舞蹈要求舞蹈动作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舞蹈不脱离叙事的需要。有些好的叙事性舞蹈,应该具有好的题材(包括戏剧性文本)、好的形式、好的途径和方法等;通过符合人物关系的准确的动作语汇塑造典型人物性格,最终是为了表达编导的思想和观点。而其中人物的空间关系最直接作用于舞蹈叙事,这些构成因素都说明叙事在舞蹈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舞蹈叙事 叙事性舞蹈 功能 途径 方法
原文传递
文化视野下的叙事和叙事学功能 被引量:6
3
作者 高红 艾春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3-107,共5页
引进西方理论的深层背景是中国文化、中华学术中逻各斯主义的缺乏,叙事学的分析,有助于更清楚地看清中西叙事传统的差别和发育肌理。但叙事学的中国之用切忌削足适履,叙事学建构的最终完成要统驭各民族的独特经验,要避免以西解中或以中... 引进西方理论的深层背景是中国文化、中华学术中逻各斯主义的缺乏,叙事学的分析,有助于更清楚地看清中西叙事传统的差别和发育肌理。但叙事学的中国之用切忌削足适履,叙事学建构的最终完成要统驭各民族的独特经验,要避免以西解中或以中统西。参以历史主义和文化视角,方能廓清中西叙事文学的生长路径,揭示其在各自文化传统中的地位、功能等规律性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功能 文化 认知
下载PDF
论《红楼梦》“破绽”叙事之功用
4
作者 祁佩景 孙超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2-110,共9页
巧妙设置“破绽”事件是《红楼梦》的一种叙事策略,具体体现于小说文本生成、人物塑造和主题表现三个层面。“破绽”叙事是相关文本生成的关键所在,其中囊括的事件、人物、时空设置、叙述方式等都是生成相关文本的要件。“破绽”叙事有... 巧妙设置“破绽”事件是《红楼梦》的一种叙事策略,具体体现于小说文本生成、人物塑造和主题表现三个层面。“破绽”叙事是相关文本生成的关键所在,其中囊括的事件、人物、时空设置、叙述方式等都是生成相关文本的要件。“破绽”叙事有助于刻画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在其推助下,鲜活的红楼女性群像和逐渐成熟的宝玉形象跃然纸面。同时,“破绽”叙事是揭示相关主题的切入点,在结构复现中指向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理对抗、生死对峙、末世悲剧等精神诉求和价值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破绽”叙事 功用
下载PDF
清末民初报刊讽刺画的新闻表达技法及其社会功能 被引量:4
5
作者 董广安 冯鑫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3-107,共5页
清末民初的报刊讽刺画将漫画与新闻勾连,在建构国家民族图景的同时,形成新的新闻表达方式,成为传播文明的利器。作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武器,报刊讽刺画展现出在自由思想传播社会掀起鼓动风潮背景下一批漫画家"画以载道"的人文... 清末民初的报刊讽刺画将漫画与新闻勾连,在建构国家民族图景的同时,形成新的新闻表达方式,成为传播文明的利器。作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武器,报刊讽刺画展现出在自由思想传播社会掀起鼓动风潮背景下一批漫画家"画以载道"的人文志向,更反映出漫画已从单纯的艺术绘画脱胎为政治话语表达的工具。以现实为题材记录历史,针砭时弊。浓厚的政治色彩以及多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报刊讽刺画比当时的新闻报道更有效果。时至今日,报刊讽刺画的社会动员仍能凝聚人心,其批判丑恶启蒙心智的社会功能仍具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报刊讽刺画 图像叙事 新闻表达 社会功能
下载PDF
占卜与叙事——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文化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福轩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72-77,共6页
占卜在古代是一种预测吉凶的方法,很早就被引入到叙事文学作品中,如《春秋左氏传》中就有很多卜筮方面的记录。随着叙事文学的发展,占卜在后世的小说创作中愈来愈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洐化成小说叙事的预叙与“首尾大照应、中间大关合... 占卜在古代是一种预测吉凶的方法,很早就被引入到叙事文学作品中,如《春秋左氏传》中就有很多卜筮方面的记录。随着叙事文学的发展,占卜在后世的小说创作中愈来愈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洐化成小说叙事的预叙与“首尾大照应、中间大关合”的结构模式,从而使中国古典小说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卜 起源 谶语 预叙 大结构 艺术功能 文化学意义
下载PDF
清末民初北京歌谣的地理叙事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宝民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34,共10页
清末民初北京歌谣的价值有重新审视之必要,就其地理叙事方面而言,除具有地理意象、地理图像和城市空间的广泛蕴含外,还具有审美和“召唤”的功能。北京历史文化的记忆,以歌谣而展现;北京独特的地域特质和文化空间因歌谣而丰富。从北京... 清末民初北京歌谣的价值有重新审视之必要,就其地理叙事方面而言,除具有地理意象、地理图像和城市空间的广泛蕴含外,还具有审美和“召唤”的功能。北京历史文化的记忆,以歌谣而展现;北京独特的地域特质和文化空间因歌谣而丰富。从北京歌谣的地理叙事中可以见出,其地理意象的跳跃性、地理蕴含的多义性和文化空间的交错性,充分体现了北京城立体的、层叠的人文景观。地理叙事的介入,在审美上为北京歌谣增添了质朴活泼、清新灵动的地域特色,从而也丰富了既往历史向度研究的单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北京歌谣 地理叙事 审美功能 召唤功能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空间叙事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2
8
作者 郭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1-157,共7页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空间叙事内容丰富,既有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空间,也有与现实世界不同的超现实空间、魔幻空间和象征空间等,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主要有两类叙事结构:现实空间与非现实空间的穿越,空间秩序由混乱...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空间叙事内容丰富,既有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空间,也有与现实世界不同的超现实空间、魔幻空间和象征空间等,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主要有两类叙事结构:现实空间与非现实空间的穿越,空间秩序由混乱回复到平衡的过程。这些空间叙事具有实现时间的空间化、空间的主题化,推进叙事视角转换和情节发展等重要功能,对于中国后世文学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怪小说 空间叙事 叙事结构 叙事功能
下载PDF
论张爱玲小说的苦难叙事 被引量:1
9
作者 吴琪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张爱玲小说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已被学界认可。张爱玲以苦难主题谱写了段段苍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增添了无数话题。张爱玲小说艺术魅力离不开其独具特色的苦难叙事模式。不同的叙事模式会带来不同的叙事功能,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叙事效果。
关键词 张爱玲 苦难叙事 叙事功能
下载PDF
《棋王》叙述层次及其艺术功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古超强 《茂名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1-53,共3页
《棋王》是阿城的处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在众多研究《棋王》的评论中,《棋王》的叙述层次及其艺术功用鲜有人论及。根据赵毅衡在《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中提出的叙述分层理论,认为《棋王》存在"一主三次"的... 《棋王》是阿城的处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在众多研究《棋王》的评论中,《棋王》的叙述层次及其艺术功用鲜有人论及。根据赵毅衡在《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中提出的叙述分层理论,认为《棋王》存在"一主三次"的叙述分层,分层的叙述学功用就是共同完成阐释《棋王》的文本价值——"文化寻根"的叙述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分层 文本价值 艺术功用
下载PDF
论电灯在《子夜》中的叙事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京京 张晓东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112-116,共5页
作为人类现代社会的生活用具之一,电灯的基本作用是照明,借助这个人造的"物象"艺术家演绎了对历史与现实的独特发现。在《子夜》中,茅盾挖掘了电灯这一物象所具有的现代意蕴:首先,路灯的灯光见证了衰朽事物的离去;其次,工厂... 作为人类现代社会的生活用具之一,电灯的基本作用是照明,借助这个人造的"物象"艺术家演绎了对历史与现实的独特发现。在《子夜》中,茅盾挖掘了电灯这一物象所具有的现代意蕴:首先,路灯的灯光见证了衰朽事物的离去;其次,工厂、公馆里的电灯见证了人际关系的嬗变;最后,书房里的电灯见证了名利场上的欺诈以及人性之恶。《子夜》中的电灯相较于其他作家笔下的煤油灯、烛光虽少了温情,但却客观立体地呈现了这个繁复世界的本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夜》 电灯 叙事作用 都市生活
下载PDF
《新列国志》中的谶纬叙事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115-122,共8页
冯梦龙在《新列国志》中运用了大量的谶纬叙事,为求史传的真实感,这些谶纬描写以史为据,并非率意虚构,但所据子史杂传实近小说,仍属虚构叙述;他意识到史统散而小说兴、小说可为正史之补,也有意运用谶纬叙事增添敷演、虚实共构,从而超脱... 冯梦龙在《新列国志》中运用了大量的谶纬叙事,为求史传的真实感,这些谶纬描写以史为据,并非率意虚构,但所据子史杂传实近小说,仍属虚构叙述;他意识到史统散而小说兴、小说可为正史之补,也有意运用谶纬叙事增添敷演、虚实共构,从而超脱史传的逻辑推演和价值判断,生成更多的阐释空间,更富于想象与寓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新列国志》 谶纬叙事 历史文化生态 文学功能
下载PDF
作为叙述符号存在的人和物——论汤显祖戏剧中人和物的叙事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贤平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2-65,共4页
“临川四梦”直接或间接地取材于唐代小说。相比较唐代相关小说《霍小玉传》、《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离魂记》,汤显祖在对这些小说改编时特别注重一些人和物在戏剧中的叙事作用。在剧本中,他(它)们已突破了传统戏剧研究所划定... “临川四梦”直接或间接地取材于唐代小说。相比较唐代相关小说《霍小玉传》、《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离魂记》,汤显祖在对这些小说改编时特别注重一些人和物在戏剧中的叙事作用。在剧本中,他(它)们已突破了传统戏剧研究所划定的角色范围,承担着明显的叙事任务。汤显祖在对他(它)们的形象塑造给予关注的同时,更有意于这些人和物在戏曲中的结构能力,由此可以窥见汤显祖戏剧叙事艺术之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显祖 叙述符号 “临川四梦” 叙事任务 “戏眼”
下载PDF
张爱玲《传奇》的空间叙事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用琼 李优雅 《湘南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60-64,81,共6页
张爱玲的《传奇》用空间书写的方式建立痴女怨女与都市哀乐的联系,写尽了上海和香港市民的普通“传奇”。《传奇》的空间形态分为场景虚幻空间、故事意义空间、心理空间。张爱玲空间叙事的策略极具张力,参差对照,是“启示性”而非“完... 张爱玲的《传奇》用空间书写的方式建立痴女怨女与都市哀乐的联系,写尽了上海和香港市民的普通“传奇”。《传奇》的空间形态分为场景虚幻空间、故事意义空间、心理空间。张爱玲空间叙事的策略极具张力,参差对照,是“启示性”而非“完成性”的。读者从空间叙事的角度可以更加透彻感受张爱玲笔下的两座城以及张爱玲的独特笔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 张爱玲 《传奇》 叙事作用
下载PDF
汉语叙事口语中“然后”的话语功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彦宝 《现代语文》 2021年第3期31-39,共9页
“然后”是汉语叙事口语中的高频词。它多出现在小句的句首,可以单独使用。除了表达顺承关系外,“然后”还能表达补充、因果等语义关系。口语语篇中,“然后”具有话题顺接、修补话题链、话题转换、话轮接续等话语功能。它是典型的语篇... “然后”是汉语叙事口语中的高频词。它多出现在小句的句首,可以单独使用。除了表达顺承关系外,“然后”还能表达补充、因果等语义关系。口语语篇中,“然后”具有话题顺接、修补话题链、话题转换、话轮接续等话语功能。它是典型的语篇连接词,使口语语篇衔接更为自然、连贯。“然后”在口语中高频使用,是口语随意性、互动性的表现形式。在语用特点上,它体现出轻松随意的语体风格,并深受年轻女性的偏爱。“然后”在口语中高频使用的原因,与口语的自身特点、其语义的丰富性及语义虚化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口语 “然后” 话语功能
下载PDF
90年代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新倾向——以冰心、董宏猷儿童文学创作为例
16
作者 黄婷 《三峡论坛》 2010年第6期121-122,共2页
9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中国儿童作家秉着与时俱进的信念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他们以儿童兴趣为中心,宣扬儿童的主体性,成功地把握了当代儿童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本文从创作内容、思想主旨和文本功能三个方面... 9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中国儿童作家秉着与时俱进的信念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他们以儿童兴趣为中心,宣扬儿童的主体性,成功地把握了当代儿童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本文从创作内容、思想主旨和文本功能三个方面,以比较的形式阐述90年代以来中国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新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后现代性 叙事 功能
下载PDF
英文版《中国文学》翻译叙事对沈从文“作者功能”的话语建构
17
作者 唐绪华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8-134,共7页
以贝克的社会学叙事建构理论为框架,讨论福柯的作者理论及热奈特的副文本概念在翻译研究领域的延展,认为《中国文学》的翻译实践对沈从文作品源文版本的限定选用是新中国话语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刊译的文学评论与其他副文本合力形成... 以贝克的社会学叙事建构理论为框架,讨论福柯的作者理论及热奈特的副文本概念在翻译研究领域的延展,认为《中国文学》的翻译实践对沈从文作品源文版本的限定选用是新中国话语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刊译的文学评论与其他副文本合力形成第三世界国家民族寓言的叙事框架,对"作者功能"的话语建构在当时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使现代文学作品外译协同于国家形象叙事的宏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版《中国文学》 沈从文 翻译叙事 作者功能 话语实践
下载PDF
萧红小说的意象化叙事和意义
18
作者 何秀瑜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48-49,共2页
萧红是中国近代女作家,被誉为"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常以诗人之笔来创作小说,这也是她希望以诗化色彩来抒发文本主观抒情特点的创作特色之一。本文就以她的意象化叙事手段为主要理论依据,以她的文学创作为主要研... 萧红是中国近代女作家,被誉为"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常以诗人之笔来创作小说,这也是她希望以诗化色彩来抒发文本主观抒情特点的创作特色之一。本文就以她的意象化叙事手段为主要理论依据,以她的文学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探讨她意象化叙事的生成方式和功能效果,从中品品味萧红文学所蕴含的创作意义与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化叙事 生成方式 功能 意义 审美价值 萧红
下载PDF
简论《史记》叙事中的议论
19
作者 肖振宇 《张家口师专学报》 2003年第4期1-6,共6页
在《史记》人物列传的叙事中有很多议论。这是司马迁对前人叙事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史记》叙事中的议论,功能重要,特点明显,很值得我们研究。
关键词 《史记》 人物列传 功能 特点 司马迁 叙事手法
下载PDF
论王安忆小说的死亡叙事
20
作者 唐晓莉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50-52,93,共4页
面对生命必死的悲剧性成分,王安忆以文学的审美方法探索并建立一种信念;死与生同样重要,是生命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她用人道的艺术的方法建构健康自然又不乏诗意的死亡意识,试图以科学的态度引导人们学习死亡,培养健康的死亡情感... 面对生命必死的悲剧性成分,王安忆以文学的审美方法探索并建立一种信念;死与生同样重要,是生命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她用人道的艺术的方法建构健康自然又不乏诗意的死亡意识,试图以科学的态度引导人们学习死亡,培养健康的死亡情感。这对作为生命本体意识一个重要侧面的死亡文化建构有其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小说 死亡叙事 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