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让叙事者站在故事之外——论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中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12
1
作者 曹波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34-36,共3页
从创作《太阳照样升起》以来 ,海明威一直梦想着让叙事者“远远站在故事之外”。由于他坚持“冰山”理论 ,其笔下的叙事自我必然要同经历自我保持恰当的距离 ;虽然作者偶尔作出“主观介入” ,但作者预设的时空视点恰到好处 ,有利于戏剧... 从创作《太阳照样升起》以来 ,海明威一直梦想着让叙事者“远远站在故事之外”。由于他坚持“冰山”理论 ,其笔下的叙事自我必然要同经历自我保持恰当的距离 ;虽然作者偶尔作出“主观介入” ,但作者预设的时空视点恰到好处 ,有利于戏剧化的叙事者带着超然的态度站在故事之外 ,冷静、客观地叙述往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者 海明威 《永别了 武器》 叙事策略 人称视角 叙事自我 美国
下载PDF
具身社会认知视域下的德育原则
2
作者 陈卓 《教育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88,共7页
自我是德育的重要概念。具身社会认知视域下的德育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关注认知的具身性。沿着存在论路向和知识论路向,可以区分出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相融合,这是德育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内涵是:采用存在论路向,围... 自我是德育的重要概念。具身社会认知视域下的德育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关注认知的具身性。沿着存在论路向和知识论路向,可以区分出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相融合,这是德育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内涵是:采用存在论路向,围绕体验自我,基于历史评价进行关系审视;采用知识论路向,围绕叙事自我,基于道德评价进行关系建构。从德育的基本原则出发,进一步提出德育的3条主导原则:一元价值和多元价值相统一、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统一、社会认同和个体认同相统一。德育的1条基本原则和3条主导原则构成了一个有机系统,有利于深入把握德育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增强德育的现实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社会认知 德育 体验自我 叙事自我
原文传递
《蜻蛉日记》的一人称叙述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楚永娟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6年第5期72-80,共9页
《蜻蛉日记》作为日本女性日记文学的嚆矢,采用了同故事叙述的一人称叙述视角,历史现实中存在的真实作者及其写作叙述行为,以及展示在文中经历事件的"我"的行为,是同一个主体在不同次元上的表现。《蜻蛉日记》虽然是回顾性叙... 《蜻蛉日记》作为日本女性日记文学的嚆矢,采用了同故事叙述的一人称叙述视角,历史现实中存在的真实作者及其写作叙述行为,以及展示在文中经历事件的"我"的行为,是同一个主体在不同次元上的表现。《蜻蛉日记》虽然是回顾性叙事,但主要以经历故事时的经验自我的有限视角进行"即时"叙事,并融入大量内心独白与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出生动的临场感与真实感。同时又在不经意间偶尔穿插故事讲述时叙述自我对事件以及"经验自我"的解释或者评论,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双重聚焦,或分离或重合,使第一人称叙述者—人物"我"的形象逐渐丰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蜻蛉日记 一人称叙述 经验自我 叙述自我
下载PDF
论文学作品中的“二我差”现象
4
作者 刘彦 尹奇岭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49-52,共4页
"二我差"现象一直存在,典型表现于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中。在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中,叙述者"我"和人物"我"通常被认为是同一个人,但是这两个"我"有所不同,叙述者"我"出现在后,在"... "二我差"现象一直存在,典型表现于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中。在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中,叙述者"我"和人物"我"通常被认为是同一个人,但是这两个"我"有所不同,叙述者"我"出现在后,在"叙述时刻",人物"我"出现在前,在"被叙述时段"。作为叙述者的"我",站在现在的立场讲述过去的"我"的故事。由于时间、经验、自我意识的差别,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往往产生分裂,叙述者也就是现在的"我",和人物"我"即过去的"我"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张力,由此产生"二我差"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人称 “二我差” 叙述自我 经验自我
下载PDF
浅析《我的安东妮亚》中吉姆的双重聚焦
5
作者 王露 吴征 《海外英语》 2010年第10X期198-199,共2页
在《我的安东妮亚》中,维拉·凯瑟发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通过叙事者中年吉姆的经验自我和叙事自我,对整个故事中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双重聚焦,使过去与现在交融在一起,体现了对内布拉斯加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热... 在《我的安东妮亚》中,维拉·凯瑟发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通过叙事者中年吉姆的经验自我和叙事自我,对整个故事中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双重聚焦,使过去与现在交融在一起,体现了对内布拉斯加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热爱与眷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安东妮亚》 维拉·凯瑟 聚焦 经验自我 叙事自我
下载PDF
中国现代作家自传中的多重话语
6
作者 雷莹 《现代传记研究》 2014年第1期148-160,292,共14页
由于现代社会与创作主体的复杂性,中国现代作家的自传存在着多样的话语和不同的声音。自传中的第一人称'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故事的主人公,'我'的双重身份导致了自传中叙述自我视角和经验自我视角的同时存在。中国... 由于现代社会与创作主体的复杂性,中国现代作家的自传存在着多样的话语和不同的声音。自传中的第一人称'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故事的主人公,'我'的双重身份导致了自传中叙述自我视角和经验自我视角的同时存在。中国现代作家既是国民的启蒙者又是爱国的救亡者,作者的双重角色使自传中出现了启蒙和救亡的两种声音。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现代女作家具有社会历史主体和历史中弱的性别群体的双重身份,因此,她们的自传既体现了主流话语的声音,又在文本深层隐含女性话语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自我 叙述自我 启蒙 救亡 男权话语 性别意识
原文传递
《朝花夕拾》中儿童视角的叙事分析
7
作者 齐童巍 《昆明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55-58,共4页
《朝花夕拾》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回顾性叙述,在叙事视角上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叙述者从目前的角度来观察往事"的"叙述自我视角"和用"当时的经验眼光"来观察的"经验自我视角";而"经验自我视... 《朝花夕拾》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回顾性叙述,在叙事视角上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叙述者从目前的角度来观察往事"的"叙述自我视角"和用"当时的经验眼光"来观察的"经验自我视角";而"经验自我视角"在《朝花夕拾》中又具体分为儿童视角和成人以后的"我"的视角。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细致地区分和使用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事,用极具文学性的文字,完成了对人生的一次自我剖析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朝花夕拾 儿童视角 叙事分析 叙述自我视角 经验自我视角
下载PDF
叙事自我:叙事医学人文关怀的伦理基点
8
作者 王雨莎 郭笑雨 《叙事医学》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叙事医学将叙事能力融入医学实践环节。叙事直面人的生存状态与生活面貌,关乎一切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行为选择与存在方式。进入叙事医学人文关怀视野的个体都应当被看作叙事自我,叙事自我构成叙事医学人文关怀的伦理基点。自我因依赖性... 叙事医学将叙事能力融入医学实践环节。叙事直面人的生存状态与生活面貌,关乎一切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行为选择与存在方式。进入叙事医学人文关怀视野的个体都应当被看作叙事自我,叙事自我构成叙事医学人文关怀的伦理基点。自我因依赖性理性动物这一叙事性本质而成为叙事自我,在历时性维度上,自我因叙事能力而拥有人生叙事同一性,在共时性维度上,自我因叙事能力而拥有人际叙事建构性。临床中面对因罹患疾病而被打破既定叙事环境和节奏,游离出既往传统与社会心理的患者时,充分把握叙事自我概念,有助于医生审视患者的心理状态,梳理受创叙事,寻找线索,重建环节,帮助其完成心理疗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自我 叙事医学 叙事同一性 叙事建构性
下载PDF
自我异常对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基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5
9
作者 潘超超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51-1258,共8页
自我异常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病理特征。但是,目前精神分裂症的自我研究多是以临床取向碎片化地对自我的某些方面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很少有研究全面、系统地探讨精神分裂症自我异常的实质及其对精神病性症状的潜在影响。本研究基于G... 自我异常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病理特征。但是,目前精神分裂症的自我研究多是以临床取向碎片化地对自我的某些方面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很少有研究全面、系统地探讨精神分裂症自我异常的实质及其对精神病性症状的潜在影响。本研究基于Gallagher的自我理论,从最小自我和叙事自我的研究视角出发,系统地探讨了精神分裂症不同层面的自我异常及其与临床症状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最小自我的异常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密切相关,而叙事自我的异常与其阴性症状紧密相关。未来的研究要从精神分裂症谱系的研究视角出发,探讨谱系不同阶段中自我异常的动态变化及其神经机制,探寻缓解或改善临床症状的最优化干预模型,以期为精神分裂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最小自我 叙事自我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下载PDF
叙事自我:特质与情境的整合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一波 郭永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385-388,共4页
特质与情境之争与自我观密切相关。传统心理学假定自我是作为精神实体而存在的,则行为是由特质决定的;社会建构论认为自我是我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中通过语言建构而成的,则行为由情境决定。叙事心理学认为生活故事形成并建构了一个人的自... 特质与情境之争与自我观密切相关。传统心理学假定自我是作为精神实体而存在的,则行为是由特质决定的;社会建构论认为自我是我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中通过语言建构而成的,则行为由情境决定。叙事心理学认为生活故事形成并建构了一个人的自我与人格,故事为一个人的自我提供了特质与情境的统一。叙事心理学将叙事思维引入心理学,用生活故事架起了一座连接特质与自我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质-情境之争 实体自我 关系自我 叙事自我
下载PDF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述视角及艺术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17-418,共2页
《了不起的盖茨比》自出版以来有关其主题“美国梦”破灭的文章已为数不少,但对于其叙述形式的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拟以叙述视角为切入点,探讨《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艺术,认为正是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多重视角转换和第一人称视角的复... 《了不起的盖茨比》自出版以来有关其主题“美国梦”破灭的文章已为数不少,但对于其叙述形式的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拟以叙述视角为切入点,探讨《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艺术,认为正是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多重视角转换和第一人称视角的复合化的独到运用使得小说取得了高超的艺术效果,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视角 限制视角 视角转换 经验自我 叙述自我
下载PDF
跨越叙事自我与最小自我的鸿沟——自我模型理论
12
作者 车家昊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32-41,共10页
自我问题在哲学家的问题库中始终占据一席之地。近代最具代表性的自我观当属笛卡尔的实体自我,但这一实在论自我观在当代受到了猛烈批判,后继哲学家在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众多自我理论。叙事自我与最小自我是当今两种最为主流的自我解释... 自我问题在哲学家的问题库中始终占据一席之地。近代最具代表性的自我观当属笛卡尔的实体自我,但这一实在论自我观在当代受到了猛烈批判,后继哲学家在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众多自我理论。叙事自我与最小自我是当今两种最为主流的自我解释进路。但二者都只看到了自我的部分特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融合两者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理论。梅青格尔的自我模型理论融合了两者的长处,在叙事自我与最小自我之间的鸿沟上架起了一座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自我 最小自我 自我模型
下载PDF
《远山淡影》中叙述自我对经验自我的救赎
13
作者 赖婷婷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2-15,39,共5页
《远山淡影》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呈现出叙述自我视角与两个经验自我视角相互交织的特征。围绕远与近距离两个时空的叙事,从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的角度切入,分析叙述自我对“现在”的追忆视角以及远与近距离经验自我视角的转换运用,... 《远山淡影》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呈现出叙述自我视角与两个经验自我视角相互交织的特征。围绕远与近距离两个时空的叙事,从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的角度切入,分析叙述自我对“现在”的追忆视角以及远与近距离经验自我视角的转换运用,厘清叙述自我以此进行心灵忏悔和救赎的隐蔽意图与曲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山淡影》 叙述自我 经验自我 救赎
下载PDF
麦金太尔的善观念及其德育启示
14
作者 焦秀萍 樊帅兵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第9期27-31,36,共6页
麦金太尔的善观念针对现代道德哲学重抽象人性而轻多元人格、重事实依据而轻价值指涉、重外在规范而轻内在价值之善观念的理论批判,是从行为实践、叙事自我和社群生活三个层面所建构的价值体系。善观念所意蕴的实践观、人性观、社群观,... 麦金太尔的善观念针对现代道德哲学重抽象人性而轻多元人格、重事实依据而轻价值指涉、重外在规范而轻内在价值之善观念的理论批判,是从行为实践、叙事自我和社群生活三个层面所建构的价值体系。善观念所意蕴的实践观、人性观、社群观,可为当前的实践意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观念 内在价值 叙事自我 社群生活 品德培育
下载PDF
自我叙述与自我实现:默多克的新艺术家小说《大海啊,大海》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晓华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5-143,共9页
作为现代性的后果,上帝的权威受到挑战,以上帝为核心的传统秩序,与以之为象征的人与世界的本质联系都面临严重危机。于是,以人为方式为破碎的世界重建秩序并达成自我实现就成为一种既无奈又狂妄的做法。艾丽丝.默多克在其代表作《大海啊... 作为现代性的后果,上帝的权威受到挑战,以上帝为核心的传统秩序,与以之为象征的人与世界的本质联系都面临严重危机。于是,以人为方式为破碎的世界重建秩序并达成自我实现就成为一种既无奈又狂妄的做法。艾丽丝.默多克在其代表作《大海啊,大海》中,以新艺术家小说的形式对这一西方现代社会中普遍做法的合理性进行了思考。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查尔斯自我叙述的处理,展现了他重建人为秩序和自我实现的努力,同时,也揭示了查尔斯试图借助不可靠叙述来达成自我实现的悖谬性,并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丝·默多克 《大海啊 大海》 艺术家小说 不可靠叙述 自我实现
原文传递
马瑞娅·谢特曼论叙事的同一性
16
作者 张容南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6-102,共7页
人格同一性问题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近年来,理论家们尤其关注,人格同一性的形而上学讨论与人的实践关切之间的关联何在。马瑞娅·谢特曼试图发展一种综合的叙事同一性理论来阐明其中的关联。根据这一理论,我们通过将自己... 人格同一性问题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近年来,理论家们尤其关注,人格同一性的形而上学讨论与人的实践关切之间的关联何在。马瑞娅·谢特曼试图发展一种综合的叙事同一性理论来阐明其中的关联。根据这一理论,我们通过将自己的生活理解为叙事性的从而构成了自我。叙事暗示着一个社会空间的存在:人通过去过一种人的生活而成为人。人的生活的观点所认可的是一个集群模型,人格同一性正是由这个集群中的各个要素及其互动共同决定的。由于一种人的生活由实践产生的各种关系所构成并在人际空间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因此这种观点提供了一种关于人格同一性的综合理论,它可以有效地解释人的实践关切。尽管谢特曼的理论建构依然面临不小的困难,但她将人格同一性的形而上学讨论与人的实践关切联系起来的做法值得肯定。这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同一性 叙事的自我构成 人的生活的观点
原文传递
残缺的力量——励志品牌故事人设健全性对消费者品牌偏好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香 郭锐 +2 位作者 Cheng Lu Wang 汪涛 周南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5,共12页
近年来,企业越来越重视通过讲故事,尤其是讲励志品牌故事来提升企业的文化精神。故事、电影等励志作品中具有励志精神的"残疾人"的特定人设能起到"显著"作品的作用。企业可以把这种特定的人设借鉴到励志品牌故事的... 近年来,企业越来越重视通过讲故事,尤其是讲励志品牌故事来提升企业的文化精神。故事、电影等励志作品中具有励志精神的"残疾人"的特定人设能起到"显著"作品的作用。企业可以把这种特定的人设借鉴到励志品牌故事的讲述中,以起到"显著"品牌的作用。梳理以往文献发现,关于品牌故事特定人设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观察学习理论(OLT理论)为理论依据,以"残疾人"为研究对象,通过3个实验探索励志品牌故事中人设的健全性对消费者品牌偏好的影响,并检验个体真实性感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励志品牌故事采用非健全故事人设通过叙事传输-自我效能这个因果链型中介机制作用,更能影响消费者品牌偏好,且个体对励志品牌故事的真实性感知程度对消费者的品牌偏好有调节作用。本研究成果既能丰富现有品牌管理理论,也能为企业品牌故事创作及品牌形象的塑造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励志品牌故事 人设的健全性 叙事传输 自我效能 真实性感知 品牌偏好
下载PDF
倾听另一种声音——《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叙事方式与意义结构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孔岩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20-23,共4页
香港作家西西的短篇小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是一篇叙事方式独特的作品,作家在运用“自知观点”讲述故事的同时,对“自知观点”叙述本身予以潜在的“自我颠覆”,从而制造了小说的多意义结构,使小说获得了悲剧性与喜剧性的双重统一。
关键词 叙事方式 结构分析 女子 声音 倾听 短篇小说 香港作家 意义结构 喜剧性 悲剧性 自知 故事 叙述
下载PDF
简论“五四”女作家小说的叙事特征
19
作者 陈宁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282-286,共5页
“五四”女作家的小说叙事具有独特的“自足性”。她们以作家主体为话语中心 ,以个体的感知替所有角色代言 ,小说中各种叙事技巧的使用皆为达到个体言说的快感。从叙事视角看 ,作者、叙述者、被叙述者的身份不断出现重叠、错位和流动。... “五四”女作家的小说叙事具有独特的“自足性”。她们以作家主体为话语中心 ,以个体的感知替所有角色代言 ,小说中各种叙事技巧的使用皆为达到个体言说的快感。从叙事视角看 ,作者、叙述者、被叙述者的身份不断出现重叠、错位和流动。从叙事结构的安排来看 ,作者惯用书信、日记等体裁推进情节发展 ,交代故事背景 ,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女作家对小说叙事结构的安排 ,同时又给单纯的以“心理 -情绪”为中心的结构以物化的情节形式。“五四”女作家这种叙事上的“自足性”与她们当时“边缘化”的生存心态和女性意识有着直接的联系。文章力求通过对“五四”时期女作家代表性小说的叙事特征的分析 ,展现其背后隐含的“五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作家 小说 叙事视角 叙事结构 '自足性'叙事 '自我边缘'感 '五四'时期 文学评论 现代文学 叙事特征
下载PDF
叙述式“分裂的自我”——试析《都柏林人》儿童篇中的个体主体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巧慧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5-58,共4页
在《都柏林》儿童篇中,叙述自我和体验自我的共存和张力揭示了个体主体的内在分裂结构。这种叙述式"分裂的自我"不仅栖居于社会的边缘地带,而且展示了童年所特有的理想主义。光明和黑暗、阳光和阴影的碰撞虽然导致了现代个体... 在《都柏林》儿童篇中,叙述自我和体验自我的共存和张力揭示了个体主体的内在分裂结构。这种叙述式"分裂的自我"不仅栖居于社会的边缘地带,而且展示了童年所特有的理想主义。光明和黑暗、阳光和阴影的碰撞虽然导致了现代个体的内在分裂状态,却也造就了其流动、开放和丰满的主体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式“分裂的自我” 边缘性 理想性 个体主体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