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论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基本结构样式 被引量:44
1
作者 林茂炳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1-7,共7页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在构造类型上具有褶皱推覆体和冲断推覆体之分,在形成方式上具有推覆和滑覆两大类型,在形成序次上具有前展式和后叠式的扩张方式,在组合形态或结构上具有推覆滑覆叠加样式,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推覆构造的普遍特征之...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在构造类型上具有褶皱推覆体和冲断推覆体之分,在形成方式上具有推覆和滑覆两大类型,在形成序次上具有前展式和后叠式的扩张方式,在组合形态或结构上具有推覆滑覆叠加样式,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推覆构造的普遍特征之一。在形成机制上与扬子地台、特提斯构造带的演化密切相关,是我国陆内造山带的典型推覆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覆构造带 结构样式 叠加模式
下载PDF
推覆构造带下伏煤层无煤柱开采水害防治技术与工程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高田娃 《煤炭与化工》 CAS 2019年第7期67-70,共4页
刘庄煤矿是厚松散层覆盖的隐伏式井田,井田南部发育由逆断层F1、F1-1、F1-2组成的推覆构造带,其上盘(即推覆体)为寒武纪鲕状灰岩、紫色泥岩及二叠纪煤系地层,下盘(即原地系统)为13-1煤及以下主要含煤段,推覆构造带安全煤柱压覆了大量煤... 刘庄煤矿是厚松散层覆盖的隐伏式井田,井田南部发育由逆断层F1、F1-1、F1-2组成的推覆构造带,其上盘(即推覆体)为寒武纪鲕状灰岩、紫色泥岩及二叠纪煤系地层,下盘(即原地系统)为13-1煤及以下主要含煤段,推覆构造带安全煤柱压覆了大量煤炭资源。针对这一情况,通过“综合探查、科学分析、效果验证、安全评价”四位一体防治水技术体系,实现了推覆构造带下伏煤层无煤柱安全开采,解放了大量的煤炭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覆构造带 断层煤柱 防治水技术体系 水害防治
下载PDF
青川鹰咀山花岗岩体侵位与山脉隆升
3
作者 白富正 《四川地质学报》 2015年第1期3-6,11,共5页
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法对鹰咀山花岗岩进行了分析,所取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位于50.6-69.6Ma之间,小于其地层时代或侵入年龄,表明摩天岭推覆构造带的隆升开始于晚白垩世,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来计算可知:研究区内花岗岩50.6Ma以来的冷却... 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法对鹰咀山花岗岩进行了分析,所取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位于50.6-69.6Ma之间,小于其地层时代或侵入年龄,表明摩天岭推覆构造带的隆升开始于晚白垩世,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来计算可知:研究区内花岗岩50.6Ma以来的冷却速率和剥蚀速率分别为2.08℃/Ma和0.063mm/a,50.6-69.6Ma之间的相对抬升与剥蚀速率为0.013mm/a,因此说明摩天岭推覆构造带从晚白垩世以来一直处于持续隆升冷却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隆升 裂变径迹定年 推覆构造带 摩天岭
下载PDF
再论博格达推覆构造与油气 被引量:32
4
作者 伍致中 郭富贤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1年第1期40-49,共10页
根据地面地质、地震和钻井资料,进一步论述了博格达推覆构造确立的依据,建立了基本模式,进行了区带划分,研究分析了推覆构造的形成和演化.指出了各区段的特征,受力机制以及控油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推覆构造 主推覆体 次推覆体 滑脱楔 原置体 油气聚集带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山前褶皱—冲断带构造分带特征及形成演化
5
作者 姜颜良 孙文洁 +3 位作者 马文彧 张冠杰 吴孔友 孔雪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5,I0002,I0003,共15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构造呈新的构造叠置特征和复杂的复合叠加构造样式,叠加构造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解释资料,采用平衡剖面恢复、楔型构造理论和构造地质学分析方法,研究复杂叠加构造变形差异及分...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构造呈新的构造叠置特征和复杂的复合叠加构造样式,叠加构造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解释资料,采用平衡剖面恢复、楔型构造理论和构造地质学分析方法,研究复杂叠加构造变形差异及分带特征。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发育受基底卷入与顺层滑脱联合与差异控制下的空间断褶体系,褶皱发育受断层控制,褶皱与断层相互叠加形成构造楔、双重构造、突发构造等复合构造样式,表现为多期活动特征。研究区按构造变形性质及变形差异可划分为山前逆冲推覆构造带、基底卷入型褶皱—冲断带、盖层滑脱型褶皱—冲断带3个构造带;其中,基底卷入型褶皱—冲断带与第一排断褶带重合,受控于基底卷入型断裂体系,发育基底卷入式大型构造楔、背形堆垛式双重构造与前倾双重构造,背斜轴线与断层线平面重合度高;盖层滑脱型褶皱—冲断带包括第二和第三排断褶带,受控于顺层滑脱型断裂体系,发育断展褶皱,背斜轴线与断层线平面重合度低,构造垂向上具有分层差异,构造变形程度自南向北表现为由强至弱。挤压应力作用的时期和强度、滑脱断层的向北滑脱、构造楔的楔入长度及推挤距离、滑脱层的厚度和上覆地层厚度,以及沉积时代、沉积速率和岩性差异等因素是引起研究区构造垂向分层、南北分带的原因。该结果对明确研究区构造发育及下一步油气地质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 山前带 逆冲推覆构造带 褶皱—冲断带 构造样式 构造变形 分带特征 构造演化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中央拗陷南缘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6
6
作者 欧阳征健 周鼎武 +1 位作者 冯娟萍 张小浩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5-289,共5页
目的探讨中央拗陷带南缘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的关系。方法对野外调研、地震勘探、钻探及解释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中央拗陷带南缘自北西向南东依次发育对冲、叠瓦和构造楔 ,其中的石板墩与黑墩构造带中二叠统烃源岩叠置,构造裂缝十分发... 目的探讨中央拗陷带南缘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的关系。方法对野外调研、地震勘探、钻探及解释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中央拗陷带南缘自北西向南东依次发育对冲、叠瓦和构造楔 ,其中的石板墩与黑墩构造带中二叠统烃源岩叠置,构造裂缝十分发育,油气成藏条件较为优越。结论中央拗陷带南缘构造带呈现自北西向南东渐趋复杂的构造面貌,且石板墩与黑墩构造带是下一步勘探的最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逆冲推覆构造带 冲断带 构造楔
下载PDF
龙门山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雷四段储层脆性与裂缝预测 被引量:6
7
作者 徐天吉 程冰洁 +2 位作者 闫丽丽 江莹莹 喻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2-572,共11页
龙门山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展现出盆—山结合区域地表、地下地质条件复杂的"双复杂"特点,致使储层和裂缝预测难度较大。为此,结合区内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在分析白云岩、灰岩、膏(盐)岩的测井响应差异的基础上,基于地震数... 龙门山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展现出盆—山结合区域地表、地下地质条件复杂的"双复杂"特点,致使储层和裂缝预测难度较大。为此,结合区内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在分析白云岩、灰岩、膏(盐)岩的测井响应差异的基础上,基于地震数据计算岩石脆性与裂缝参数,并以此研究优质脆性储层空间展布和裂缝发育特征,且得出以下认识:(1)根据测井和地震数据分别计算的脆性系数清晰地刻画了白云岩、灰岩储层与上覆泥岩、下伏膏(盐)岩的脆性差异,并据此研究了优质脆性储层空间展布和裂缝发育特征;(2)雷四上亚段储层中存在构造和非构造两类裂缝,其展布规律与构造、沉积等多种内外因素密切相关,且在气藏圈闭内的不同构造部位的裂缝发育程度存在差异;(3)充分利用不同岩性的脆性差异及脆性与裂缝之间的密切关系,能更深刻地认识优质储层的地质特征,但受脆性系数计算精度、地震分辨率等客观因素制约,尚难以精确定量预测脆性储层中的裂缝;(4)雷四上亚段的孔隙度较高、微裂缝较发育、脆性较强的白云岩和灰岩储层,应是气藏开发中选点、选层的关键目标。上述认识在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PZ1、YaS1等井的实钻资料中获得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 雷四上亚段 脆性储层 裂缝预测
下载PDF
赣东北双层复合逆冲推覆构造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樊光明 薛重生 +1 位作者 李昌年 廖群安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7-31,共5页
赣东北多期造山带发育一种双层复合逆冲推覆构造,它是由下部的登山—横峰逆冲断层系和上部的葛源逆冲推覆构造共同构成。地质年代学及运动学研究表明,登山—横峰逆冲断层系形成于加里东期,自南东向北西运移达30km以上,应变速率... 赣东北多期造山带发育一种双层复合逆冲推覆构造,它是由下部的登山—横峰逆冲断层系和上部的葛源逆冲推覆构造共同构成。地质年代学及运动学研究表明,登山—横峰逆冲断层系形成于加里东期,自南东向北西运移达30km以上,应变速率ε=2.4×10-12/s。葛源逆冲推覆构造则形成于印支期,自北西向南东运移至少5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东北 双层复合 逆冲推覆构造带 加里东期
下载PDF
豫西宜阳南部地区中新生代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及其演化过程 被引量:4
9
作者 徐江红 郑德顺 +3 位作者 刘思聪 乔雨 王振江 李雨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30,共9页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是由中国华北、扬子两大板块俯冲碰撞而形成,其北缘的逆冲推覆构造带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热点之一。豫西宜阳南部地区地处华北板块南缘,特殊的区域大地构造位置造成该地区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地质演化特征的双重性...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是由中国华北、扬子两大板块俯冲碰撞而形成,其北缘的逆冲推覆构造带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热点之一。豫西宜阳南部地区地处华北板块南缘,特殊的区域大地构造位置造成该地区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地质演化特征的双重性和构造的多期次性决定了豫西宜阳南部地区基础地质研究的必要性。通过野外地表地质调查和构造解析等方法,详细描述和分析了研究区构造的几何学特征,在此基础上恢复了其运动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豫西宜阳南部地区以褶皱、逆冲推覆构造为主。主要发育了李沟向斜、祖师庙-水河沟断层、陈宅-吕沟逆冲断层和兰家门逆冲断层。(2)中生代陆内构造演化分为以下4个阶段:印支期-早燕山期,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的NS向碰撞挤压,发育了李沟向斜;中-晚燕山期,李沟向斜核部逐步发生伸展变形,发育了NW向正断层;燕山末期,随着北秦岭反向逆冲推覆带北向扩展,NW向陈宅-吕沟逆冲断层和兰家门逆冲断层依次发育,呈前展式叠瓦扇式逆冲;喜马拉雅期,以伸展走滑为主,发育了NNE向正断层。该研究能为秦岭-大别造山带对华北南缘的构造发育及演化过程的影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逆冲推覆构造 演化过程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 豫西宜阳
下载PDF
乌马营潜山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10
作者 王辉 《当代化工研究》 2016年第9期129-131,共3页
2011年以来,潜山研究从后备战场跃升为大港油田增储的主战场,本文依托于大港油田公司科技项目,开展乌马营潜山石炭-二叠系成藏研究,结论认为:①研究区煤层烃源岩多次重复,煤层厚度累计达30-40m,在沙河街组末期进入生烃高峰,目前Ro已达1.... 2011年以来,潜山研究从后备战场跃升为大港油田增储的主战场,本文依托于大港油田公司科技项目,开展乌马营潜山石炭-二叠系成藏研究,结论认为:①研究区煤层烃源岩多次重复,煤层厚度累计达30-40m,在沙河街组末期进入生烃高峰,目前Ro已达1.0-1.6%。且距下石盒子组储集砂体近,油气来源充足;②下石盒子组砂体分布稳定,砂层连续出现,最大单层厚度25m,砂岩累计厚度可达100m,us1井下石盒子组取心证实该砂体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为主,但岩石裂缝较为发育,粒内缝10-100um,具备一定的储集能力,其中研究区中段为逆冲推覆体最高点,有利于油气聚集,晚期正断层发育程度低,下切活动不刷烈,对圈闭的改造较弱,有利于油气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二叠系 下石盒子组 逆冲推覆构造带 背斜圈闭
下载PDF
论东秦岭剪切造山带──以武当山韧性推覆构造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方向池 蔡学林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18-26,共9页
依据推覆构造形成的力学机制,将推覆构造分为边冲推覆构造、滑覆构造和韧性推覆构造三大类型。通过对武当山地区的综合研究,提出武当山地区为一韧性推覆构造,其几何样式为一个巨型的“AB”型褶皱。并证实武当山地区为剪切变形区,... 依据推覆构造形成的力学机制,将推覆构造分为边冲推覆构造、滑覆构造和韧性推覆构造三大类型。通过对武当山地区的综合研究,提出武当山地区为一韧性推覆构造,其几何样式为一个巨型的“AB”型褶皱。并证实武当山地区为剪切变形区,其变形机制为简单剪切机制。文章还提出整个东秦岭造山带为剪切型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秦岭 造山带 剪切带 推覆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