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杨酸锰的热分解机理及纳米氧化锰形貌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良超 郝仕油 林秋月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114-2119,共6页
用流变相前驱物反应法合成了水杨酸锰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TG分析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为Mn(HSal) 2 ·2 .5H2 O(HSal=o OHC6H4COO) ;XRD确定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 ,晶胞参数为a =1.8935 (4 )nm ,b =0 .6 179(0 )nm ,c=1.732 5 (6 )n... 用流变相前驱物反应法合成了水杨酸锰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TG分析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为Mn(HSal) 2 ·2 .5H2 O(HSal=o OHC6H4COO) ;XRD确定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 ,晶胞参数为a =1.8935 (4 )nm ,b =0 .6 179(0 )nm ,c=1.732 5 (6 )nm ,β =114 .93(1)° ,V =1.8382 (3)nm3 ,Z =6 ,ρcal=1.775kg/dm3 ,ρexp=1.76 9kg/dm3 ;IR研究表明配合物中羧酸根与Mn2 + 以双齿螯合方式配位。样品在氮气中经 330℃热分解的最终产物是MnO和有机化合物 ,在空气中经 80 0℃热分解的最终产物为Mn3 O4。TEM观察表明 ,MnO和Mn3 O4均为球形粒子 ,平均粒径分别约为 2 5和 2 8nm ;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MnO和Mn3 O4的平均粒径约为 4 5 .6和6 9.1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锰 流变相 热分解 纳米氧化锰
下载PDF
纳米MnO_x/Ti电催化膜电极形貌调控及环己烷催化氧化性能
2
作者 李建新 亓玉波 +2 位作者 张玉军 尹振 王虹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5,37,共7页
为实现高性能催化氧化环己烷,以高锰酸钾为锰源,通过控制高锰酸钾的浓度,利用水热法成功制备形貌可控的纳米线、纳米花球和纳米片锰氧化物负载多孔Ti电催化膜电极(nano-MnO_x/Ti),通过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等... 为实现高性能催化氧化环己烷,以高锰酸钾为锰源,通过控制高锰酸钾的浓度,利用水热法成功制备形貌可控的纳米线、纳米花球和纳米片锰氧化物负载多孔Ti电催化膜电极(nano-MnO_x/Ti),通过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等表征方法考察不同形貌的nano-MnO_x/Ti多孔膜电极的电催化性能。同时,以此为阳极,不锈钢网为阴极,构建电催化膜反应器(ECMR),催化氧化环己烷制备环己醇和环己酮(KA油),考察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和电流密度等操作参数对环己烷转化率和KA油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MnO_4浓度为5.0 mmol/L时可制得纳米线状MnO_x,由此制得的纳米线状MnO_x/Ti膜电极电化学性能最优;环己烷转化率随着初始浓度的降低和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着反应温度和电流密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环己醇选择性随着初始浓度的降低和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环己酮选择性随之增大;最佳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30℃、环己烷10 mmol/L、电流密度3.0 mA/cm^2、停留时间30 min,此时采用纳米线状MnO_x/Ti膜电极构建的ECMR中环己烷转化率为15.2%,环己酮选择性为81.1%,KA油总选择性大于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氧化 电催化膜反应器 纳米锰氧化物 环己烷氧化 KA油选择性
下载PDF
纳米锰酸锂的水热合成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国栋 党斌斌 《化工时刊》 CAS 2018年第8期13-15,57,共4页
本文采用二氧化锰和氢氧化锂为原料,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锰酸锂。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纯相的尖晶石纳米锰酸锂,并测试其电化学性能表现良好。
关键词 纳米锰酸锂 合成 水热法 电化学性
下载PDF
新生态氧化锰的制备及用于从硫酸锌溶液中除铊 被引量:3
4
作者 周玉琳 叶龙刚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4-259,共6页
研究了用硫酸锰与高锰酸钾直接混合制备新生态氧化锰,并用于从硫酸锌溶液中选择性除铊。结果表明:所制备氧化锰为近球形纳米颗粒,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可吸附去除溶液中的铊;在氧化锰加入量3 g/L、吸附时间60 min、温度30℃条件下,铊去除率... 研究了用硫酸锰与高锰酸钾直接混合制备新生态氧化锰,并用于从硫酸锌溶液中选择性除铊。结果表明:所制备氧化锰为近球形纳米颗粒,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可吸附去除溶液中的铊;在氧化锰加入量3 g/L、吸附时间60 min、温度30℃条件下,铊去除率达97.53%,吸附后液中铊质量浓度降至3.48 mg/L。新生态氧化锰对铊具有较好的选择吸附性和富集效果,溶液中其他杂质离子几乎不被吸附,有利于吸附渣的后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态氧化锰 制备 硫酸锌 去除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锰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良超 应桃开 周享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36-838,845,共4页
用流变相-前驱物热分解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锰粉末,用XRD、TEM和LPSA对粉末样品的组成、结构、粒度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nO和Mn3O4都属于立方晶系的球形粒子,平均粒径(d50)分别约为45.6nm和69.1nm。对MnO和Li2Mn2O4(由Mn3O4制备)的... 用流变相-前驱物热分解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锰粉末,用XRD、TEM和LPSA对粉末样品的组成、结构、粒度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nO和Mn3O4都属于立方晶系的球形粒子,平均粒径(d50)分别约为45.6nm和69.1nm。对MnO和Li2Mn2O4(由Mn3O4制备)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Li2Mn2O4具有较高的充放电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28mAh/g,经过十次充放电循环之后电容量仍有117.5mAh/g。而MnO的电化学性能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锰 流变相 热分解 MNO MN3O4 Li2Mn2O4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锰烟气脱硫剂的研制 被引量:3
6
作者 贾俊芳 张松涛 吴树新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75-77,共3页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锰,通过色谱分析其脱硫效率,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粉末样品的组成、结构、粒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出的氧化锰属于四方晶系,平均粒径小于100nm,分散性较好。使用不同沉淀剂...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锰,通过色谱分析其脱硫效率,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粉末样品的组成、结构、粒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出的氧化锰属于四方晶系,平均粒径小于100nm,分散性较好。使用不同沉淀剂制备的脱硫剂效果明显不同,以碳酸铵为沉淀剂时脱硫性能最好,以碳酸钠为沉淀剂时脱硫性能次之,以氢氧化钠为沉淀剂时性能最差;不同煅烧温度制得的脱硫剂性能呈抛物线变化,在450℃煅烧情况下制得的脱硫剂脱硫性能是最好的;不同成型方法制得的脱硫剂性能也存在显著差异,80℃烘干后置于马弗炉中450℃煅烧制得的脱硫剂性能最好,自然风干制得的脱硫剂性能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锰 脱硫剂 液相沉淀法
下载PDF
棉纤维模板法制备纤维管状纳米氧化锰 被引量:2
7
作者 冯娜 李锋锋 +3 位作者 马骅 杨伟超 张宁 杨克新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35,共3页
以棉纤维为模板,通过液相浸渍和高温煅烧工艺制备具有微米管状集合形态的纳米氧化锰,并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分析仪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到的氧化锰颗粒呈球状,粒径为300~600nm;氧化锰颗粒聚集... 以棉纤维为模板,通过液相浸渍和高温煅烧工艺制备具有微米管状集合形态的纳米氧化锰,并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分析仪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到的氧化锰颗粒呈球状,粒径为300~600nm;氧化锰颗粒聚集形成的集合体具有管状形态,直径约10μm,长约4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锰 微米管 棉纤维 模板
下载PDF
MnFe2O4@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染料去除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宋俊颖 黄占斌 《矿业科学学报》 2020年第5期564-574,共11页
印染工业生产中大量染料废水排放进入环境,对水生生物及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为减少染料废水污染,本研究制备了一种MnFe2O4@硅藻土复合材料吸附剂(MnFe2O4@DE),对废水中孔雀石绿(MG)染料具有优良去除效果且制备方法简单。通过多种方法对... 印染工业生产中大量染料废水排放进入环境,对水生生物及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为减少染料废水污染,本研究制备了一种MnFe2O4@硅藻土复合材料吸附剂(MnFe2O4@DE),对废水中孔雀石绿(MG)染料具有优良去除效果且制备方法简单。通过多种方法对复合材料结构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其对MG的吸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MnFe2O4@DE中纳米铁锰颗粒均匀分布在硅藻土表面,其比表面积(112.1m^2/g)及孔体积(0.24cm^3/g)较两种单体材料明显增大。MnFe2O4@DE对MG有较好去除效果,它对MG的最大吸附量为25.70mg/g,分别是硅藻土和MnFe2O4的1.89倍和1.13倍。MnFe2O4@DE对MG的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的,符合伪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且具有很好的再生性能,再生使用4次后仍具有87.56%的去除率。可见,MnFe2O4@DE在染料污染治理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纳米铁锰氧化物 复合材料 吸附 染料
下载PDF
Removal of Technetium (<sup>99</sup>Tc) from Aqueous Waste by Manganese Oxide Nanoparticles Loaded into Activated Carbon
9
作者 W. M. Abdellah H. I. El-Ahwany R. El-Sheikh 《Journal of Analytical Sciences, Methods and Instrumentation》 2020年第1期12-35,共24页
Technetium-99 is a radioactive isotope with a half-life of 2.13 × 105 year. 99Tc is a significant contaminant of concern to the world. For this reason,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echnetium chemistry is essentia... Technetium-99 is a radioactive isotope with a half-life of 2.13 × 105 year. 99Tc is a significant contaminant of concern to the world. For this reason,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echnetium chemistry is essential for the protecting the public and the environment especially after increasing the various applications and uses of isotopes in the medical practices. Therefore, treatment of waste increases prior to the safe discharge to the environment or the storage. The sorption of technetium in the form of pertechnetate on a nano manganese oxide loaded into activated carb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Nano manganese oxide (NMO) was synthesized from manganese chloride and potassium permanganate by co-precipitation and forming a new composite by loading a nanoparticle into a modified activated carbon by different ratios. Modifications of activated carbons usi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NO3 (4 M, 6 M and 8 M) are used in prepared composite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prepared composites. The adsorption of anions from low level radioactive aqueous waste was examined using batch technique. Different parameters affecting on the adsorption process were studied for the removal of .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NMO/AC (4 M, 6 M and 8 M) has a high adsorption efficiency (93.57%, 90.3% and 90.3%)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NMO and AC which have a lower adsorption efficiency (41% and 38.9%)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belonged to Freundlich model, the adsorption data followed pseudo-second order model and the thermodynamic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adsorption of on Nano-composites was an exothermic and spontaneous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 manganese oxide (NMO) Activated Carbon (AC) Technetium-99 CO-PRECIPITATION Adsorption
下载PDF
锂-氧气电池锰氧化物电催化剂研究(英文)
10
作者 付正浩 张灯 +2 位作者 林秀婧 黄桃 余爱水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9-546,552,共9页
制备了一系列锰系氧化物的纳米棒,作为锂空气电池中的催化剂,对其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高比表面的催化剂有利于Li_2O_2的分解,使电池的循环性能大大的提高.以刺球型γ-MnO_2为催化剂的锂空气电池具有最高的可逆比容量... 制备了一系列锰系氧化物的纳米棒,作为锂空气电池中的催化剂,对其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高比表面的催化剂有利于Li_2O_2的分解,使电池的循环性能大大的提高.以刺球型γ-MnO_2为催化剂的锂空气电池具有最高的可逆比容量,循环5圈后仍有2 350 mAh·g^(-1),相对整个电极的比容量为1 175 mAh·g^(-1),是常规锂电池的10倍.根据不同MnO_x催化剂所表现出的不同催化性能,提出了可能的催化剂失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锂氧气电池 纳米结构锰氧化物 催化剂失效 机理
原文传递
纳米铁锰氧化物对钒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彭菲 黄震 +2 位作者 黄占斌 顾森源 崔贤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91-1197,共7页
为寻求处理土壤和地下水钒污染的吸附剂,采用模拟实验,开展了纳米铁锰氧化物(MnFe_2O_4)对五价钒(V^(5+))的吸附特征研究,分析了纳米铁锰氧化物浓度、pH值、时间、温度和初始钒浓度等因素对MnFe_2O_4吸附V^(5+)的影响,以揭示纳米铁锰氧... 为寻求处理土壤和地下水钒污染的吸附剂,采用模拟实验,开展了纳米铁锰氧化物(MnFe_2O_4)对五价钒(V^(5+))的吸附特征研究,分析了纳米铁锰氧化物浓度、pH值、时间、温度和初始钒浓度等因素对MnFe_2O_4吸附V^(5+)的影响,以揭示纳米铁锰氧化物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等特征,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IR)等表征方法分析了纳米铁锰氧化物吸附V^(5+)的机理.结果表明,在初始钒溶液为100 mg·L^(-1),MnFe_2O_4加入量为0.1 g,pH=4,温度为25℃的条件下,吸附过程在24 h达到平衡,且此条件下有最大吸附值和吸附率,分别为15.14 mg·g^(-1)和60.54%.纳米铁锰氧化物吸附钒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线符合Langmuir模型.热力学研究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由扫描电镜结果可知,纳米铁锰氧化物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提供较多的活性位点.因此,纳米铁锰氧化物可作为一种吸附材料用于钒污染废水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铁锰氧化物(MnFe2O4) 钒溶液 吸附实验 红外光谱 扫描电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