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改性对聚丙烯/纳米氢氧化镁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6
1
作者 陈晓浪 于杰 +3 位作者 郭少云 曹新鑫 薛涛 胡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0-174,共5页
研究了表面处理剂(钛酸酯和硅烷偶联剂)对聚丙烯/纳米氢氧化镁(MH)阻燃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高压毛细管流变仪、LO I、力学测试、DSC和SEM对PP/纳米MH复合体系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选偶联剂能有效地降低复合体系的... 研究了表面处理剂(钛酸酯和硅烷偶联剂)对聚丙烯/纳米氢氧化镁(MH)阻燃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高压毛细管流变仪、LO I、力学测试、DSC和SEM对PP/纳米MH复合体系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选偶联剂能有效地降低复合体系的表观黏度,改善体系的流动性。未改性的纳米MH对PP基体有异相成核作用;而表面改性剂能削弱填料对基体的异相成核作用。改性后的纳米MH粒子以独立形式均匀分散在基体中,PP与纳米MH界面的粘接力得到了加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冲击强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阻燃性能也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氢氧化镁 表面处理 力学性能 流变性 结晶
下载PDF
低钾配施纳米氢氧化镁对白菜的营养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袁婷 王正银 +3 位作者 谷守宽 王菲 杨东 陈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4-261,共8页
【目的】探讨低量施钾条件下配施纳米氢氧化镁对白菜营养效应的影响和提高钾素利用效率的作用。【方法】采用酸性紫色土在西南大学进行了大白菜盆栽试验。在所有处理均施N 200 mg/kg和P_2O_5 100 mg/kg的基础上,试验设不施钾,低钾量(K_2... 【目的】探讨低量施钾条件下配施纳米氢氧化镁对白菜营养效应的影响和提高钾素利用效率的作用。【方法】采用酸性紫色土在西南大学进行了大白菜盆栽试验。在所有处理均施N 200 mg/kg和P_2O_5 100 mg/kg的基础上,试验设不施钾,低钾量(K_2O 75 mg/kg土),适量钾(K_2O 105 mg/kg土),低量钾配施纳米氢氧化镁1.13、1.88 mg/kg土,共5个处理。在大白菜生长68天后收获,测定了白菜产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能力、养分吸收量及钾素利用效率、营养品质等指标。【结果】低量钾配施纳米氢氧化镁对白菜增产作用极显著,配施氮磷钾肥总量的0.3%(1.13mg/kg土)时白菜产量增加21.5%;配施纳米氢氧化镁使白菜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b值分别提高5.3%~10.3%、4.0%~6.1%、4.8%~8.9%和4.3%~8.7%。提高白菜抗氧化能力,使白菜胡萝卜素、总酚和类黄酮等非酶类抗氧化物质含量分别提高7.6%、6.2%和6.8%~20.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酶类抗氧化物质含量分别提高9.8%~18.8%、10.7%~11.2%和7.4%~9.9%。配施纳米氢氧化镁促进白菜养分吸收,白菜磷、镁含量分别提高3.8%~16.9%、11.1%~24.9%,氮、磷、钾和镁吸收量分别提高9.1%~10.2%、13.2%~32.3%、8.4%~14.4%、26.6%~39.7%,钾素偏生产力、钾素农学效率、钾素生理效率和钾素利用率分别提高20.6%~23.7%、74.5%~77.6%、27.4%~36.5%和14.6%~25.0%。低钾与纳米氢氧化镁配施的效果以配施氮磷钾肥总量的0.3%好于配施0.5%(1.88 mg/kg土)。配施纳米氢氧化镁对白菜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大,对氨基酸含量有一定的降低作用,但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11.5%~12.9%,有利于改善白菜卫生品质。【结论】综合白菜产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能力、养分含量和吸收量、钾素利用效率和营养品质,以配施氮磷钾肥总量0.3%的纳米氢氧化镁处理综合效应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氢氧化镁 白菜 生长 抗氧化能力 钾素利用效率
下载PDF
PP/CPE/纳米Mg(OH)_2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良波 孟平蕊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3年第5期33-34,39,共3页
研制了聚丙烯(PP)/氯化聚乙烯(CPE)/纳米Mg(OH)_2复合材料,讨论了CPE和纳米Mg(OH)_2对PP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PE和纳米Mg(OH)_2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和阻燃性能得到改善。用该复合材料体系经... 研制了聚丙烯(PP)/氯化聚乙烯(CPE)/纳米Mg(OH)_2复合材料,讨论了CPE和纳米Mg(OH)_2对PP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PE和纳米Mg(OH)_2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和阻燃性能得到改善。用该复合材料体系经挤出成型的管材,能够承受16 MPa的环应力,无破裂,无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 CPE 纳米mg(oh)2 复合材料 聚丙烯 氯化聚乙烯 氢氧化镁 挤出成型 管材
下载PDF
聚氨酯弹性体/Mg(OH)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4
作者 付青存 宋文生 阎宏永 《弹性体》 CAS 2007年第2期10-13,共4页
将预分散的纳米氢氧化镁[Mg(OH)2]加入聚氨酯弹性体(PUE)反应体系进行原位聚合。由于预聚物粘度的影响,纳米粒子的最大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力学测试表明,所得Mg(OH)2/聚氨酯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纯PU有较大提高。复合材料... 将预分散的纳米氢氧化镁[Mg(OH)2]加入聚氨酯弹性体(PUE)反应体系进行原位聚合。由于预聚物粘度的影响,纳米粒子的最大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力学测试表明,所得Mg(OH)2/聚氨酯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纯PU有较大提高。复合材料置于60℃的水中3周后,拉伸强度保留93%。XRD测试显示复合材料中无明显结晶。氧指数(IO)测定显示,纳米Mg(OH)2的加入,可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难燃性能、当其质量分数为5%时,氧指数可达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纳米mg(oh)2 复合材料 制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纳米Mg(OH)_2阻燃PP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严满清 王海燕 +1 位作者 刘春华 唐龙祥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5,共3页
以微胶囊红磷(MRP)、有机化蒙脱土(OMMT)、SiO2和TiO2等为协效剂,制备了无卤阻燃型PP/纳米Mg(OH)2复合材料,并与PP/微米Mg(OH)2复合材料进行比较。氧指数(LOI)测试表明:纳米Mg(OH)2的阻燃效果优于微米Mg(OH)2,OMMT的协效作用最佳。力学... 以微胶囊红磷(MRP)、有机化蒙脱土(OMMT)、SiO2和TiO2等为协效剂,制备了无卤阻燃型PP/纳米Mg(OH)2复合材料,并与PP/微米Mg(OH)2复合材料进行比较。氧指数(LOI)测试表明:纳米Mg(OH)2的阻燃效果优于微米Mg(OH)2,OMMT的协效作用最佳。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纳米Mg(OH)2阻燃体系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微米Mg(OH)2阻燃体系。熔体指数(MI)测试结果表明:随Mg(OH)2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变差,但纳米Mg(OH)2阻燃体系的加工性能优于微米Mg(OH)2阻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mg(oh)2 微米mg(oh)2 无卤阻燃 力学性能 加工性能
下载PDF
沉淀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白梅 刘有智 申红艳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87,共4页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采用沉淀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阻燃机理及表面改性处理,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纳米氢氧化镁 阻燃剂 沉淀法 表面改性
原文传递
纳米聚丙烯酸酯改性纳米Mg(OH)_2及其在LDPE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胡永 柯昌美 +3 位作者 周黎琴 王全全 付霞 陈红祥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76,共4页
采用纳米聚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纳米Mg(OH)2,通过单螺杆挤出机制备了纳米Mg(OH)2/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的Mg(OH)2及Mg(OH)2/LDPE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Mg(OH)2表面经... 采用纳米聚丙烯酸酯乳液改性纳米Mg(OH)2,通过单螺杆挤出机制备了纳米Mg(OH)2/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的Mg(OH)2及Mg(OH)2/LDPE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Mg(OH)2表面经纳米聚丙烯酸酯乳液改性后吸附上了一层聚丙烯酸酯;纳米聚丙烯酸酯乳液改性提高了纳米Mg(OH)2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提高了27℃;改性纳米Mg(OH)2在LDPE基体中分散更为均匀;改性纳米Mg(OH)2的用量为LDPE的1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纯LDPE提高了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聚丙烯酸酯乳液 纳米氢氧化镁 低密度聚乙烯
原文传递
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及其在LDPE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芳 胡浩 贾德民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69,共6页
以MgCl2为原料,采用氨水作主沉淀剂,氢氧化钠作辅沉淀剂,在有机分散剂PEG的存在下,以溶剂置换后处理工艺制备了PEG包覆的纳米Mg(OH)2(N-PMH)。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了沉淀剂的滴加速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N-PMH粒径的影响,并对LDPE/N-... 以MgCl2为原料,采用氨水作主沉淀剂,氢氧化钠作辅沉淀剂,在有机分散剂PEG的存在下,以溶剂置换后处理工艺制备了PEG包覆的纳米Mg(OH)2(N-PMH)。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了沉淀剂的滴加速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N-PMH粒径的影响,并对LDPE/N-PMH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氢氧化镁 LDPE 纳米复合材料 阻燃性能
下载PDF
ABS复合材料的阻燃及静态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闫铨钊 胡卉 +3 位作者 马亿珠 李亚东 张予东 李宾杰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31-33,共3页
以PVC,CPE,纳米Mg(OH)2和纳米ZnSnO3为阻燃剂对ABS进行改性,结果表明,ABS复合体系的最佳配方为:m(ABS)∶m(PVC)∶m(CPE)∶m(纳米Mg(OH)2)∶m(纳米ZnSnO3)=100∶60∶11∶3.5∶2.此时,体系的拉伸强度为36.39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34.80 kJ/... 以PVC,CPE,纳米Mg(OH)2和纳米ZnSnO3为阻燃剂对ABS进行改性,结果表明,ABS复合体系的最佳配方为:m(ABS)∶m(PVC)∶m(CPE)∶m(纳米Mg(OH)2)∶m(纳米ZnSnO3)=100∶60∶11∶3.5∶2.此时,体系的拉伸强度为36.39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34.80 kJ/m2,氧指数为31.5%,水平燃烧达到Ⅰ级,垂直燃烧达到FV-0级,而且燃烧过程中几乎没有黑烟产生,复合体系综合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复合材料 纳米mg(oh)2 纳米ZnSnO3 阻燃性能
下载PDF
纳米氢氧化镁对抗菌类药物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潘晓鸿 杨兆元 +5 位作者 李东哲 王玉蓉 李倩倩 张琴红 范旭丹 关雄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249-3254,共6页
以纳米氢氧化镁为载体,研究了纳米氢氧化镁载体对诺氟沙星药物的负载情况以及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利用共沉淀法合成的纳米颗粒为较规则的片状结构,分散性较好,且纳米颗粒在101面的尺寸约为14.0 nm。通过傅里叶红外光... 以纳米氢氧化镁为载体,研究了纳米氢氧化镁载体对诺氟沙星药物的负载情况以及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利用共沉淀法合成的纳米颗粒为较规则的片状结构,分散性较好,且纳米颗粒在101面的尺寸约为14.0 nm。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发现氢氧化镁与诺氟沙星负载后并没有出现新的特征峰,它们之间主要是以物理包埋的方式结合。以不同含量的纳米氢氧化镁载体与诺氟沙星进行结合,根据上清液中诺氟沙星的量可计算载药量和包封率。当氢氧化镁的含量从1 mg增加到2 mg时,载药量从40.58%提高到59.00%,包封率从81.15%增加到88.50%,这表明氢氧化镁的用量可以影响其对诺氟沙星的载药量和包封率。此外,诺氟沙星、纳米氢氧化镁载体和诺氟沙星-纳米氢氧化镁载体与大肠杆菌共培养,测定OD600与涂平板实验检测24 h后细菌的致死情况,诺氟沙星对大肠杆菌仅有23%的抑制率,而经氢氧化镁负载后抑制率提高至62%,这说明诺氟沙星在氢氧化镁的协同作用下,能够明显提高药物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氢氧化镁 诺氟沙星 抗菌
原文传递
纳米Mg(OH)_(2)的制备及其对生漆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仁金 李家芳 +2 位作者 王莉玮 卓顺坪 夏建荣 《中国生漆》 2020年第4期38-40,44,共4页
本文通过制备纳米Mg(OH)_(2),并按一定配比与天然生漆共混制备改性漆膜,于120℃恒温干燥。通过热重分析仪、扫描电镜等手段探究漆膜的性能,按照国标测试漆膜的常规物理机械性能。结果表明,纳米Mg(OH)_(2)明显改善漆膜的耐碱性、耐热性... 本文通过制备纳米Mg(OH)_(2),并按一定配比与天然生漆共混制备改性漆膜,于120℃恒温干燥。通过热重分析仪、扫描电镜等手段探究漆膜的性能,按照国标测试漆膜的常规物理机械性能。结果表明,纳米Mg(OH)_(2)明显改善漆膜的耐碱性、耐热性和光泽度等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生漆 纳米mg(oh)2 复合涂料
下载PDF
纳米复合材料Mg(OH)_2/EVA结构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波 张健 +1 位作者 李旭 高洪泽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141-146,共6页
以纳米氢氧化镁(MH)为阻燃剂,加入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中,制得纳米MH/EVA复合材料.采用FR-IT和SEM表征了材料的结构、阻燃剂形貌和分散情况,采用TG分析了材料的热分解状态,利用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测定法分析了材料的阻燃性能,并测试了材... 以纳米氢氧化镁(MH)为阻燃剂,加入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中,制得纳米MH/EVA复合材料.采用FR-IT和SEM表征了材料的结构、阻燃剂形貌和分散情况,采用TG分析了材料的热分解状态,利用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测定法分析了材料的阻燃性能,并测试了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H纳米化后可以降低阻燃剂用量并保持材料的阻燃等级,复合材料中纳米MH含量低于20%时在EVA中分散良好,对EVA有增韧作用;纳米MH含量高于30%时,阻燃剂粒子团聚现象严重,材料力学性能下降;纳米MH含量为50%时,阻燃等级为V-0级,氧指数为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mg(oh)2 EVA 结构 力学性能 阻燃性能
下载PDF
新型含Si环氧丙烯酸酯纳米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磊 陈建芳 +1 位作者 杨建建 黄爱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8-382,共5页
为了制备耐热、阻燃性能优异的新型含Si环氧丙烯酸酯(EA)纳米涂层,以KH-570改性纳米SiO2和有机硅改性EA作紫外固化(UV)组分,并在配方中加入纳米Mg(OH)2,制备了系列UV固化新型含Si EA纳米涂层。通过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SEM、氧... 为了制备耐热、阻燃性能优异的新型含Si环氧丙烯酸酯(EA)纳米涂层,以KH-570改性纳米SiO2和有机硅改性EA作紫外固化(UV)组分,并在配方中加入纳米Mg(OH)2,制备了系列UV固化新型含Si EA纳米涂层。通过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SEM、氧指数仪、热重分析仪等研究了UV固化体系涂膜耐热、阻燃及光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有机硅改性EA中添加KH-570改性纳米SiO2,可以提高纳米涂层热稳定性和阻燃性,同时使其保持优良透明性;当改性纳米SiO2含量达5%时,涂膜耐热、阻燃性能均最佳;同时在体系中加入纳米Mg(OH)2,可进一步改善体系的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改性 紫外固化 纳米SIO2 环氧丙烯酸酯 纳米mg(oh)2
下载PDF
LDPE/LLDPE/nano-Mg(OH)_2阻燃体系的成型工艺和阻燃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家美 郭玉花 +1 位作者 黄震 滕立军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57-60,共4页
以LDPE和LLDPE(60∶40)为基础物质,添加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构成阻燃体系,研究了阻燃体系的成型加工工艺参数和阻燃性能。研究表明:加入氢氧化镁后,造粒机的主螺杆转速都会提高,物料造粒时的实际挤出温度随着纳米氢氧化镁含量的增加而... 以LDPE和LLDPE(60∶40)为基础物质,添加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构成阻燃体系,研究了阻燃体系的成型加工工艺参数和阻燃性能。研究表明:加入氢氧化镁后,造粒机的主螺杆转速都会提高,物料造粒时的实际挤出温度随着纳米氢氧化镁含量的增加而逐步降低;成型样条时,随着氢氧化镁含量的增加,模具温度逐渐升高,当氢氧化镁添加量大于30%以后,消除了熔滴现象,当氢氧化镁添加量达到50%时,达到了FV-0级阻燃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纳米氢氧化镁 阻燃 成型
下载PDF
纳米Mg(OH)_2杂化纯丙乳液及其阻燃涂料的制备 被引量:1
15
作者 苗海龙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6-38,共3页
研究纳米Mg(OH)2杂化纯丙乳液的合成方法;确定纳米Mg(OH)2杂化纯丙乳液的配方;制备纳米Mg(OH)2杂化纯丙乳液。通过测定乳液的TEM,发现纳米Mg(OH)2杂化纯丙乳液中杂化聚合物的微观结构是以纳米Mg(OH)2为核心,纯丙乳液高分子为外壳的核-... 研究纳米Mg(OH)2杂化纯丙乳液的合成方法;确定纳米Mg(OH)2杂化纯丙乳液的配方;制备纳米Mg(OH)2杂化纯丙乳液。通过测定乳液的TEM,发现纳米Mg(OH)2杂化纯丙乳液中杂化聚合物的微观结构是以纳米Mg(OH)2为核心,纯丙乳液高分子为外壳的核-壳型结构;通过测定乳液的相变温度Tg,发现纳米Mg(OH)2与纯丙乳液已经稳定均一杂化;通过测定乳液的XRD,发现纳米Mg(OH)2杂化纯丙乳液中杂化聚合物是非晶态的。利用该纳米杂化乳液制备的阻燃涂料,耐燃时间达165min;而利用未经纳米Mg(OH)2杂化的纯丙乳液采用相同配方制备的阻燃涂料,耐燃时间仅为8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mg(oh)2 杂化 纯丙乳液 阻燃涂料
下载PDF
复合改性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尼龙6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吕昕冉 王新龙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6-40,共5页
采用硬脂酸/硬脂酸钙(SA/CaSt)作为复合改性剂,合成了改性纳米氢氧化镁(Mg(OH)2)阻燃剂。通过分析接触角与沉降速度,确定SA/CaSt质量比为1∶2时,改性效果最佳。采用FTIR、XRD、SEM、TG等对改性前后的Mg(OH)2进行表征分析,并将改性前后的... 采用硬脂酸/硬脂酸钙(SA/CaSt)作为复合改性剂,合成了改性纳米氢氧化镁(Mg(OH)2)阻燃剂。通过分析接触角与沉降速度,确定SA/CaSt质量比为1∶2时,改性效果最佳。采用FTIR、XRD、SEM、TG等对改性前后的Mg(OH)2进行表征分析,并将改性前后的Mg(OH)2应用于尼龙6,测试其阻燃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SA/CaSt的复合改性有效阻止了有机长链的缠结,Mg(OH)2表面有机化更为完全,粒径更小,结晶更规整。当改性Mg(OH)2的添加量为45%时,复合体系的氧指数提高到27%,拉伸强度提高了约25 MPa,且复合改性后的Mg(OH)2与有机基材有很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氢氧化镁(nano-mg(oh)2) 硬脂酸(SA) 硬脂酸钙(CaSt) 复合改性
下载PDF
原位气泡拉伸法(ISBS)制备LDPE/nano-Mg(OH)_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大鸣 郑秀婷 +1 位作者 刘颖 万里 《太原科技》 2007年第10期12-14,共3页
用ISBS方法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远远优于用一般的熔融共混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ISBS方法制备的LDPE/nano-Mg(OH)2复合材料在一定添加量范围内,拉伸强度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在添加量为15 phr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添... 用ISBS方法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远远优于用一般的熔融共混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ISBS方法制备的LDPE/nano-Mg(OH)2复合材料在一定添加量范围内,拉伸强度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在添加量为15 phr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但仍然要远远高于纯LDPE的拉伸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气泡拉伸法 低密度聚乙烯 纳米氢氧化镁
下载PDF
聚丙烯/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4
18
作者 姚佳良 彭红瑞 张志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研究了纳米氢氧化镁与微米氢氧化镁填充聚丙烯体系的阻燃性能、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添加相同质量分数氢氧化镁时 ,纳米氢氧化镁填充体系的阻燃性能要好于微米氢氧化镁填充体系 ,并在填充量为 60 %时达到 V- 0级标准 ,且... 研究了纳米氢氧化镁与微米氢氧化镁填充聚丙烯体系的阻燃性能、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添加相同质量分数氢氧化镁时 ,纳米氢氧化镁填充体系的阻燃性能要好于微米氢氧化镁填充体系 ,并在填充量为 60 %时达到 V- 0级标准 ,且发烟量少 ,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也要好于微米氢氧化镁填充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氢氧化镁 阻燃复合材料 性能 研究 阻燃性能 流动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纳米氢氧化镁补强阻燃聚氨酯弹性体 被引量:22
19
作者 张田林 李再峰 《弹性体》 CAS 2004年第5期16-19,共4页
将纳米氢氧化镁浸润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作为填料,共混入由含溴阻燃聚醚多元醇(HIROL)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制得的阻燃聚氨酯预聚物(FPUR)中,制成高阻燃聚氨酯弹性体(HF PUR)。研究了填料对FPUR阻燃性能、烟雾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将纳米氢氧化镁浸润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作为填料,共混入由含溴阻燃聚醚多元醇(HIROL)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制得的阻燃聚氨酯预聚物(FPUR)中,制成高阻燃聚氨酯弹性体(HF PUR)。研究了填料对FPUR阻燃性能、烟雾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分析观察了HFPUR的微观形态。实验结果说明:纳米氢氧化镁经浸润DMMP后,改善了其在PU原液中的分散性,12份纳米氢氧化镁和6份DMMP复合FPUR所制成的HFPUR的极限氧指数(LOI)为43,拉伸强度提高75%,烟雾密度降低77%,弹性基本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聚氨酯 纳米氢氧化镁 弹性体 DMMP 预聚物 极限氧指数 原液 浸润 观察 烟雾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合成PU弹性体/纳米Mg(OH)_2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付青存 谢富春 +1 位作者 宋文生 阎宏永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6-28,共3页
将预分散的纳米氢氧化镁[Mg(OH)2]加入聚氨酯(PU)弹性体反应体系进行原位聚合。结果表明,所得PU弹性体/纳米Mg(OH)2复合材料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在聚醚脱水阶段加入纳米Mg(OH)2比扩链阶段加入得到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好,纳米Mg(OH)2在PU中... 将预分散的纳米氢氧化镁[Mg(OH)2]加入聚氨酯(PU)弹性体反应体系进行原位聚合。结果表明,所得PU弹性体/纳米Mg(OH)2复合材料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在聚醚脱水阶段加入纳米Mg(OH)2比扩链阶段加入得到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好,纳米Mg(OH)2在PU中基本达到纳米级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 纳米氢氧化镁 聚氨酯弹性体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