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意“府”穴与“门”穴
1
作者 沈峰 李丹妮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85-2787,共3页
十四正经中以“府”命名的腧穴共有6个,分别是“中府”“天府”“府舍”“少府”“俞府”和“风府”。进一步系统梳理发现相应“府”穴邻近均有以“门”命名的腧穴。府为藏物之处,门以开关为用,二者可分不可离,强烈提示“府”穴与“门... 十四正经中以“府”命名的腧穴共有6个,分别是“中府”“天府”“府舍”“少府”“俞府”和“风府”。进一步系统梳理发现相应“府”穴邻近均有以“门”命名的腧穴。府为藏物之处,门以开关为用,二者可分不可离,强烈提示“府”穴与“门”穴之间隐含着更为深刻的内在必然联系。文章试从腧穴名称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汉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结合中医经典文献及现代研究,探析“府”穴与“门”穴背后的深意,希冀为培养针灸临床思维、领悟中医原创理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名称 中府 天府 少府 风府 俞府 府舍
原文传递
探意“地机”
2
作者 沈峰 戴松玲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1期196-198,共3页
先秦诸子重名,《黄帝内经》约成书于同一时期。课题组基于汉字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后完成了“合谷”“外关”等腧穴名称的解读;进一步通过计算机ROST WordParser软件对国家标准《经穴名称与定位》文本的字频分析后发现,“机”字唯一出... 先秦诸子重名,《黄帝内经》约成书于同一时期。课题组基于汉字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后完成了“合谷”“外关”等腧穴名称的解读;进一步通过计算机ROST WordParser软件对国家标准《经穴名称与定位》文本的字频分析后发现,“机”字唯一出现,从而引起关注。“机”仅见“地机”穴一处,然“粗守关,上守机”,更是内经时代上工与粗工的关键区别所在。基于此,试以地机为例,从穴名角度出发,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研究文献,析“地机”其名、理“地机”穴用、阐“地机”之意,希冀领悟和感受古代医家学者隐于“名”之下的原创针灸思维及跨领域的整合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机 腧穴名称 汉字 《黄帝内经》 针灸思维
下载PDF
任脉穴名与天人相应宇宙观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睿 王巍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1期18-20,共3页
先秦时期宇宙观对任脉穴名命名取定有重要影响。任脉穴名承载着秦汉以前哲学(道家-气、阴阳等)、星象天文学、庭院建筑学等多方面文化信息,医学与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天人相应的宇宙观",深... 先秦时期宇宙观对任脉穴名命名取定有重要影响。任脉穴名承载着秦汉以前哲学(道家-气、阴阳等)、星象天文学、庭院建筑学等多方面文化信息,医学与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天人相应的宇宙观",深层次认识任脉腧穴,准确灵活运用,具有很高传统文化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脉 腧穴名称 先秦时期 天人相应 宇宙观 哲学 星象天文学 庭院建筑学
下载PDF
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36
4
作者 谭亚芹 马昕婷 +3 位作者 王琦 赵中源 翟伟 郭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1-874,共4页
为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颁布实施近10年使用情况,并为进一步制定修订标准提供依据,对有关论文、教材中的《腧穴名称与定位》标准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人们在各类型论文中使用该... 为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颁布实施近10年使用情况,并为进一步制定修订标准提供依据,对有关论文、教材中的《腧穴名称与定位》标准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人们在各类型论文中使用该标准的意识正在形成,该标准已基本进入教材。《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实施以来,对于促进针灸教育的规范化、促进临床规范应用及国内外针灸学术交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科学性和权威性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标准 腧穴名称与定位 GB/T 12346-2006 应用 调查研究
原文传递
以五对同名穴为例,浅析腧穴命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家豪 王瑞鹏 +1 位作者 王晗笑 卜凡微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2期235-237,共3页
腧穴的发展是由从少到多的过程,后者大多是对前者的发展和补充。经络腧穴中有很多同名穴,为证明其在命名上有一定联系,笔者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以五对同名穴(头窍阴与足窍阴、手三里与足三里、头临泣与足临泣、阴陵泉与阳陵泉、内关与外... 腧穴的发展是由从少到多的过程,后者大多是对前者的发展和补充。经络腧穴中有很多同名穴,为证明其在命名上有一定联系,笔者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以五对同名穴(头窍阴与足窍阴、手三里与足三里、头临泣与足临泣、阴陵泉与阳陵泉、内关与外关)为例,在腧穴的出处、定位、功效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探析这些同名穴在命名上的关系,以更好地了解腧穴的发展历程,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 同名穴 功效 穴名
原文传递
任脉穴名比类取象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睿 王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162-164,共3页
该文以任脉部分穴名为研究对象,从传统文化入手,运用文献学研究整理方法,分析探讨了命名的理据和医学意义。该文认为任脉24个穴名中有14个是根据腧穴所在部位或部位形态、特征、功用、气血流注状况等,取天体星辰之象,取建筑物之象,取地... 该文以任脉部分穴名为研究对象,从传统文化入手,运用文献学研究整理方法,分析探讨了命名的理据和医学意义。该文认为任脉24个穴名中有14个是根据腧穴所在部位或部位形态、特征、功用、气血流注状况等,取天体星辰之象,取建筑物之象,取地理形貌或区域之象,取动物、器物之象等来命名的。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象天法地"哲学范畴下的比类取象思维方式,体现了古代医家将传统文化与中医特点相结合来命名腧穴的方法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脉穴名 比类取象 思维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