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大气颗粒物中正构烷烃的粒径分布及污染源示踪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周家斌 王铁冠 +4 位作者 黄云碧 毛婷 钟宁宁 张逸 张晓山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1-125,130,共6页
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了北京城乡结合区和郊区冬季大气颗粒物中饱和烃组分,检测出C11~C35正构烷烃及18种甾烷和32种萜类化合物,分析了它们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分布特征。运用分子地球化学参数对污染源进行的初步示踪研究结果表明,... 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了北京城乡结合区和郊区冬季大气颗粒物中饱和烃组分,检测出C11~C35正构烷烃及18种甾烷和32种萜类化合物,分析了它们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分布特征。运用分子地球化学参数对污染源进行的初步示踪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物粒径越细,正构烷烃越趋向于单峰形分布,碳优势指数越低。这两个地区大气主要受化石燃料残余物的污染,其中郊区还显示出高等植物蜡和微生物源的输入特征,城乡结合区受燃煤的影响更大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污染源 正构烷烃 甾烷 饱和烃 化石燃料 粒径分布 研究结果 结合区 质谱技术
下载PDF
京津地区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的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水平 左谦 +5 位作者 陶澍 李玉 张震 沈伟然 秦保平 孙韧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78-583,共6页
使用气溶胶粒度分布采样器对北京和天津不同地区的6个样点的大气颗粒物进行采样,结果得到的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归一化分布除个别点外均为双峰态。又采用加速溶剂提取仪萃取并分析了颗粒中的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发现这些污染物在≤1.1~2.1... 使用气溶胶粒度分布采样器对北京和天津不同地区的6个样点的大气颗粒物进行采样,结果得到的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归一化分布除个别点外均为双峰态。又采用加速溶剂提取仪萃取并分析了颗粒中的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发现这些污染物在≤1.1~2.1μm和≥2.1~3.3μm的颗粒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分布特征。正构烷烃在≤1.1~2.1μm的颗粒上开始具有双峰分布;2~3环PAHs随粒径的变化规律不明显,环数增加,PAHs含量随颗粒粒径减小而增加,在≤1.1~2.1μm颗粒上PAHs种类和含量增加明显。2~3环,4环,5~6环PAHs和PAH16(16种优控PAHs和)在≤1.1~2.1μm的颗粒上集中程度分别为45.3%~63.2%,62.7%~77.6%,86.4%~100%和65.9%~80.6%。颗粒物中不同环数PAHs及PAH16(16种优控PAHs总量)含量与粒径呈对数线性相关。本次采样结果显示,天津大气颗粒物中PAHs的污染比北京严重,北京城区颗粒物中PAHs的含量高于郊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正构烷烃 多环芳烃 粒径分布
下载PDF
不同纬度地区植物中正构烷烃及其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14
3
作者 段毅 吴保祥 +2 位作者 徐丽 张晓莉 何金先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2-271,共10页
本文应用GC-MS和GC-TC-IRMS同位素分析技术,对我国北部柴达木盆地花土沟至南部广西南宁5个地区草、芦苇和树叶3类植物中正构烷烃及其碳氢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了不同纬度地区植物中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在C15~C35之间,呈单峰型分布,... 本文应用GC-MS和GC-TC-IRMS同位素分析技术,对我国北部柴达木盆地花土沟至南部广西南宁5个地区草、芦苇和树叶3类植物中正构烷烃及其碳氢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了不同纬度地区植物中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在C15~C35之间,呈单峰型分布,主峰碳数为C27、C29和C31;CPI值分布在3.49~17.25之间,平均值是草<芦苇<树叶;ACL值为26.24~30.26,平均值是草>芦苇>树叶。研究发现,随着植物生长地区纬度的增高和年平均气温的降低,植物中正构烷烃主峰碳数、CPI值、ACL值都降低,并且纬度每增加1°,草、芦苇和树叶中ACL值分别减少0.08、0.22和0.36;气温每增加1℃,草、芦苇和树叶中ACL值分别增加0.04、0.24和0.20。研究样品中C27和C29正构烷烃的δ13C值分布在-25.3‰~-35.5‰之间,草具有相对轻的碳同位素组成;C27和C29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与环境因子(如纬度和温度)之间的相关性,在这次研究中没有观察到。样品中C27和C29正构烷烃δD值分布在-132.1‰~-192.6‰之间,草具有相对轻的氢同位素组成。随着纬度增加和气温降低,草和树叶中C27和C29正构烷烃富集轻同位素。因此,可以应用草、芦苇和树叶中正构烷烃主峰碳数、CPI值和ACL值以及草、树叶中C27、C29正构烷烃δD值指示环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正构烷烃分布 同位素组成 环境因子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巩俊成 张菀漪 +3 位作者 张成君 李军 樊荣 赵琦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6-642,共7页
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对有机质母源、沉积环境等有较好的指示作用。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可可西里不同盐度的现代湖泊表层沉积物样中有机质正构烷烃的分析,表明正构烷烃分布主要受陆生植被、水生植物和水体盐度的... 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对有机质母源、沉积环境等有较好的指示作用。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可可西里不同盐度的现代湖泊表层沉积物样中有机质正构烷烃的分析,表明正构烷烃分布主要受陆生植被、水生植物和水体盐度的控制。结果表明,有机质以眼子菜为主的沉水植物来源的正构烷烃有较高的C23正构烷烃峰和高丰度中等链长正构烷烃,以及高丰度C31、C29、C27正构烷烃峰;而没有C23正构烷烃峰,仅有高丰度C31、C29、C27正构烷烃峰,代表了陆生草本植物来源的特征。咸水、微咸水还原环境有明显高Ph丰度。C17的高丰度代表了藻类植物来源特征。不同的中等碳数正构烷烃、高盐度沉积物中未见偶碳数正构烷烃特征表明有机母质的差异是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组成和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同时,C27、C29的存在不一定就是陆生木本植物来源有机质,水生植物也具有相似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湖泊 现代沉积 有机质 正构烷烃分布 生源与环境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全新世双湖沉积物正构烷烃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佳玉 王淑贤 +3 位作者 Andrey Darin 孙青 董浩伟 储国强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65-975,共11页
文章对新疆阿尔泰双湖沉积物进行了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研究。双湖(48°52'N,87°02'E)位于阿尔泰山中部,是山谷岩石滑塌阻塞形成的堰塞湖,湖长约1200 m,宽度约300 m,最大水深9 m。项目使用重力钻在双湖中心钻取了172 c... 文章对新疆阿尔泰双湖沉积物进行了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研究。双湖(48°52'N,87°02'E)位于阿尔泰山中部,是山谷岩石滑塌阻塞形成的堰塞湖,湖长约1200 m,宽度约300 m,最大水深9 m。项目使用重力钻在双湖中心钻取了172 cm无扰动岩芯,根据核素测年(^(137)Cs,^(210)Pb,AMS^(14)C)建立了9.1 cal.ka B.P.以来的时间标尺,以正构烷烃分布特征(ACL_(23~33)、nC_(27)/nC_(31)、P_(aq))为指标,重建了该区的古植被、古气候变化。沉积物中正构烷烃以高碳数为主,中长链正构烷烃存在显著的奇碳优势。链长指标(ACL_(23~33))、nC_(27)/nC_(31)指标、Paq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关系,表明指标可能受到相似的气候驱动因素影响,反映了区域植被和湖泊水生生物的演替历史:9.1~8.8 cal.ka B.P.期间水生植被输入较少,陆生植被中草本植物相对占比较高;8.8~3.3 cal.ka B.P.期间大型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汇水区木本植物增多;3.3 cal.ka B.P.至今湖泊周围的木本植物减少,草本植物相对占比增多,水生植物输入减少。双湖沉积物ACL_(23~33)指标自9.1 cal.ka B.P.以来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可能表明温度逐渐增加,这一结果与前人在该区利用泥炭br-GDGT重建的温度序列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但在百-千年尺度上,温度变化不一致,可能与指标的敏感性和定年精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 分布特征 全新世 阿尔泰山 双湖
原文传递
西藏纳木错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来源与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林晓 朱立平 +5 位作者 王君波 汪勇 甄晓林 鞠建廷 谢曼平 彭萍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4-662,共9页
通过测定纳木错现代植物和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正构烷烃,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明确了表层沉积物中烷烃的主要来源,并初步分析了它们在湖泊中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沉水植物所含烷烃以n-C21-C25为主,具有n-C23的峰值;陆生植物主要含... 通过测定纳木错现代植物和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正构烷烃,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明确了表层沉积物中烷烃的主要来源,并初步分析了它们在湖泊中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沉水植物所含烷烃以n-C21-C25为主,具有n-C23的峰值;陆生植物主要含n-C27-C33烷烃,具有n-C29或n-C31的峰值;但垫状点地梅(Androsace tapete)和香柏(Sabina pingii)的主峰碳却是n-C33烷烃,这在以往研究中鲜有报道.在纳木错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具有典型的n-C31和n-C23双峰分布形式,来源于低等菌藻类、沉水植物以及陆生植物.其中碳数小于C20的短链烷烃主要来源于低等菌藻类,其空间分布均一,由低等菌藻类的浮游生活型所决定;长链烷烃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含量从滨岸到湖中心逐渐减少,这与其在运移和沉积过程中受微生物的持续降解作用有关.此外,来源于陆生植物的n-C27-C33烷烃因河流汇水面积和流量不同而存在空间差异,这值得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正构烷烃 空间分布 纳木错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内蒙古磴口河湖相沉积物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桂芳 武法东 +3 位作者 陈正洪 尹雪锋 殷志刚 郭斌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7-333,共7页
为了探讨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特征,对内蒙古磴口一个深15m的钻孔沉积物中的正构烷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正构烷烃总体呈现出以高碳数为主的分布特征,表明其主要来源于陆生高等植物,多数样品以nC27、nC29为主峰,奇碳优势明显,局部样品以n... 为了探讨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特征,对内蒙古磴口一个深15m的钻孔沉积物中的正构烷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正构烷烃总体呈现出以高碳数为主的分布特征,表明其主要来源于陆生高等植物,多数样品以nC27、nC29为主峰,奇碳优势明显,局部样品以nC25为主峰,显示了流域植被类型为木本植物和少量水生植物.但在钻孔上部短链正构烷烃相对丰度较高,主要以nC18为主峰,无明显的奇偶优势,反映了低等藻类生物增加.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在沉积钻孔中表现出的多阶段变化,与岩性、有机碳同位素等变化相吻合,反映出研究区寒暖交替的气候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 分布特征 环境指示意义 古气候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东莞市大气PM_(10)、PM_(2.5)、PM_1中多环芳烃/正构烷烃的污染特征和来源解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立 胡辉 +4 位作者 李娴 黄奂彦 蔡勋江 谭晓辉 陈涛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138-5151,共14页
2011年8月—2012年7月间于东莞市生活区(NC)点和工业区(ZT)点采集大气PM10/PM2.5/PM1样品,并检测分析了颗粒物上的多环芳烃(PAHs)和正构烷烃。粒径分布结果显示,PAHs和正构烷烃均主要富集在PM1上,而正构烷烃富集程度更高。PAHs环数分析... 2011年8月—2012年7月间于东莞市生活区(NC)点和工业区(ZT)点采集大气PM10/PM2.5/PM1样品,并检测分析了颗粒物上的多环芳烃(PAHs)和正构烷烃。粒径分布结果显示,PAHs和正构烷烃均主要富集在PM1上,而正构烷烃富集程度更高。PAHs环数分析结果显示,PM1中主导PAHs为6环,PM1~2.5和PM2.5~10中则为4环。利用特定比值法分析PAHs来源,结果表明,生活区NC点大气颗粒物中PAHs主要来自汽油车尾气、天然气燃烧、燃煤源和烹饪源,而工业区ZT点则主要来自柴油车尾气、燃煤和木材燃烧。通过主峰碳数、碳优势指数、植物蜡贡献率等方法分析正构烷烃来源,结果表明,化石燃料燃烧是东莞市大气颗粒物中正构烷烃的主要贡献源,其次是高等植物蜡排放,贡献率约为10.9%~28.9%。化石燃料燃烧源贡献率对PM1的贡献率明显较PM1~2.5和PM2.5~10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莞市 亚微米粒子PM1 PAHS 正构烷烃 粒径分布 来源解析
原文传递
茶卡盐湖沉积物和周围地区植物中正构烷烃及其氢同位素组成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段毅 夏嘉 +3 位作者 何金先 张晓丽 徐丽 吴保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84-2092,共9页
为了认识盐湖典型沉积环境中沉积和生物中正构烷烃及其氢同位素特征,应用GC-MS和GC-TC-IRMS同位素分析技术,首次对茶卡盐湖沉积物和周围地区陆生植物中正构烷烃及其氢同位素进行了测定,研究了正构烷烃及其氢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茶卡... 为了认识盐湖典型沉积环境中沉积和生物中正构烷烃及其氢同位素特征,应用GC-MS和GC-TC-IRMS同位素分析技术,首次对茶卡盐湖沉积物和周围地区陆生植物中正构烷烃及其氢同位素进行了测定,研究了正构烷烃及其氢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茶卡盐湖周围地区植物中正构烷烃呈单峰型分布,主峰碳数为C25和C27;存在强的奇偶优势,并且碳链长度ACL值与植物的类型有关。茶卡盐湖底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分布都是类似的,其特征主要与该地区陆生草本植物的更接近。茶卡盐湖周围地区木本树叶的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较重,平均δD值为-81.7‰;草本植物的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较轻,平均δD值为-164.3‰。不同种类植物的正构烷烃合成期间具有不同的氢同位素分馏效应,与木本植物相比较,草本植物的正构烷烃相对于环境水更富集轻氢同位素。茶卡盐湖底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分布在-208.0‰~-107.8‰之间,平均值为-163.8‰~-127.7‰,并且高碳数正构烷烃(大于C24)平均δD值分布表现为偶碳数正构烷烃重于奇碳数正构烷烃。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平均碳链长度ACL值和氢同位素组成与该地区陆生早熟禾和嵩草草本植物的相近,反映了沉积物中正构烷烃主要来自这些植物。这些资料和认识,为单体正构烷烃氢同位素应用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 生物 沉积物 正构烷烃分布 氢同位素组成 同位素分馏 成因
下载PDF
橡胶防护蜡的静态耐臭氧老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秀菊 倪淑杰 王苗苗 《轮胎工业》 CAS 2021年第9期560-564,共5页
研究4种不同品牌橡胶防护蜡的静态耐臭氧老化性能。结果表明:橡胶防护蜡的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含量及碳数分布与其性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单一的防护蜡在使用中难以达到全天候的防护,总碳数双峰分布的防护蜡或防护蜡并用是胎侧胶配方优化的... 研究4种不同品牌橡胶防护蜡的静态耐臭氧老化性能。结果表明:橡胶防护蜡的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含量及碳数分布与其性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单一的防护蜡在使用中难以达到全天候的防护,总碳数双峰分布的防护蜡或防护蜡并用是胎侧胶配方优化的必然选择;总碳数双峰分布的防护蜡具有较好的静态臭氧防护效果,迁移速度适中,且未导致胶料表面变色,适用于全钢子午线轮胎胎侧胶配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防护蜡 正构烷烃 异构烷烃 碳数分布 全钢子午线轮胎 胎侧胶 静态耐臭氧老化性能
下载PDF
北京延庆古湖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慧娟 杨桂芳 +3 位作者 陈正洪 武法东 田明中 桑萌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120-4127,共8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华北平原核心区延庆盆地古气候演化,利用气相色谱仪对北京延庆盆地阜高营剖面湖相沉积物中的正构烷烃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其正构烷烃含量丰富且连续,碳数分布范围为C_(16)~C_(33),高碳数奇碳优势明显,中链和短链烷烃均... 为了更好地了解华北平原核心区延庆盆地古气候演化,利用气相色谱仪对北京延庆盆地阜高营剖面湖相沉积物中的正构烷烃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其正构烷烃含量丰富且连续,碳数分布范围为C_(16)~C_(33),高碳数奇碳优势明显,中链和短链烷烃均无奇偶优势,多以C_(29)或C_(31)为主峰的单峰分布为主,同时存在少量低碳数和高碳数并存的双峰型.延庆古湖有机质以陆生植物为主,包含少量的菌藻类和水生植物.综合ESR年代序列、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长链正构烷烃平均链长(average chain length,ACL)碳优势指数(carbon preference index,CPI)和正构烷烃Paq参数,将延庆盆地晚更新世中期以来的环境演变划分为:56.8~45.6ka,气候暖湿,湖泊发育良好,湖面较高;45.6~31.5ka,气候温湿,湖泊发育缓慢,水位略有下降;31.5~20.0ka,气候冷干,湖泊水位严重下降;20.0~13.4ka,气候较为干冷,有转暖趋势;13.4~9.2ka,气候转暖,湖泊有所发育,但水位较低;9.2ka至今,气候变干,湖泊萎缩.延庆古湖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参数的变化与古里雅冰心、李家塬黄土、深海氧同位素反映的气候变化较为一致,呈现冰期-间冰期旋回,且受控于同纬度太阳辐射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 分布特征 湖泊沉积物 古植被 延庆盆地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青海湖地区生物中正构烷烃及其氢同位素组成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段毅 吴应忠 +1 位作者 吴保祥 孙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41-1550,共10页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本文应用GC-MS和GC-TC-IRMS同位素分析技术,对青海湖水生生物和周围地区陆生生物中正构烷烃及其氢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生物中正构烷烃及其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了不同生物中正构烷烃碳数分布范围在...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本文应用GC-MS和GC-TC-IRMS同位素分析技术,对青海湖水生生物和周围地区陆生生物中正构烷烃及其氢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生物中正构烷烃及其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了不同生物中正构烷烃碳数分布范围在C1 5~C33之间,呈单峰型分布;主峰碳数是水生生物(除海韭菜外)相对较低,主要为C23和C25,陆生木本植物次之,为C27;陆生草本植物较高,为C27和C29;CPI值分布在4.0~29.7之间;ACL值为26.0~29.6,分布与植物类型有关。青海湖水生生物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分布在-209.8‰^-85.6‰之间,平均值为-169.2‰^-121.2‰;陆生植物的正构烷烃δD值为-196.7‰^-84.3‰之间,平均值为-173.0‰^-108.6‰。青海湖不同水生生物和不同陆生生物之间的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差别显著。研究发现,湖泊的含盐量对水生植物的正构烷烃氢同位素具有显著影响,环境湿度和降水量明显影响了陆生植物的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植物的正构烷烃平均氢同位素组成随着其ACL值增加,具有变轻的趋势;不同种类植物的正构烷烃合成期间具有不同的氢同位素分馏效应,与陆生植物相比较,水生植物的正构烷烃相对于环境水更富集轻氢同位素,并且随着ACL值增加,环境水和正构烷烃之间的氢同位素分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生物 正构烷烃分布 氢同位素组成 同位素分馏
下载PDF
柴油中正构烷烃碳数分布与柴油流动改进剂的分子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涯 熊金萍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6-591,共6页
为了研究柴油中正构烷烃碳数分布与低温流动改进剂(DFI)的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测定了8种柴油的正构烷烃含量及其碳数分布,并从统计学角度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在显著性水平α=0.10下,计算得到了柴油中正构烷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为了研究柴油中正构烷烃碳数分布与低温流动改进剂(DFI)的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测定了8种柴油的正构烷烃含量及其碳数分布,并从统计学角度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在显著性水平α=0.10下,计算得到了柴油中正构烷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碳数分布方差和检验统计量χ2。通过比较多种低温流动改进剂在柴油中的降冷滤点(ΔTCFPP)效果,发现流动改进剂对正构烷烃含量高、正构烷烃碳数分布方差较小、检验统计量χ2较大的柴油降冷滤点效果较差。流动改进剂对柴油降冷滤点效果与其分子中侧链长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有关,因此流动改进剂分子设计应着眼于其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是否与柴油正构烷烃分布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正构烷烃 流动改进剂 正态分布
下载PDF
沈阳周边典型污灌区地下水中直链烷烃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跃进 朱书全 +1 位作者 王娟 李发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75-778,共4页
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SPE-GC/FID)方法,研究了沈阳周边典型污灌区10个地下水样品中直链烷烃的污染特征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污灌区地下水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直链烷烃污染,毗邻沈阳城区的S4-S74个采样点直链烷烃平均浓... 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SPE-GC/FID)方法,研究了沈阳周边典型污灌区10个地下水样品中直链烷烃的污染特征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污灌区地下水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直链烷烃污染,毗邻沈阳城区的S4-S74个采样点直链烷烃平均浓度高达138.58μg·L-1,是其他各点平均浓度的34.4倍。从分布规律上看,不同碳链长度的直链烷烃浓度呈正态分布趋势,基本在C16-C17处出现峰值。可能的原因是长期的污水灌溉和城市工业活动导致了地下水中直链烷烃污染,而烷烃自身理化性质、微生物降解作用和直链烷烃在包气带中的迁移作用促成了不同碳链长度烷烃呈现正态分布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灌区 地下水 直链烷烃 分布
下载PDF
滇池捞鱼河河口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15
作者 罗玉 黄立成 +1 位作者 秦江 段典榕 《环境科学导刊》 2020年第1期5-9,共5页
通过对捞鱼河河口附近的柱状沉积物分层样品中的正构烷烃和TOC进行研究,分析其含量变化趋势和分布特征以及各项生物示踪指标,来研究沉积物中有机质的贡献源。研究结果表明,捞鱼河河口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由草本植物逐步变为木本植物,从3... 通过对捞鱼河河口附近的柱状沉积物分层样品中的正构烷烃和TOC进行研究,分析其含量变化趋势和分布特征以及各项生物示踪指标,来研究沉积物中有机质的贡献源。研究结果表明,捞鱼河河口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由草本植物逐步变为木本植物,从30cm深度至表层的沉积物中有机质贡献源中增加了藻类和化石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正构烷烃 分布特征 来源解析 滇池
下载PDF
Hyd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for individual n-alkanes in typical plants from land in China 被引量:12
16
作者 DUAN Yi WU BaoXi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3期461-467,共7页
Hydrogen isotopes of n-alkanes in grasses, tree leaves and reeds from six regions with latitudes of 20° to 39°N in China are measured by GC-TC-IRMS analytical techniqu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ir hy- droge... Hydrogen isotopes of n-alkanes in grasses, tree leaves and reeds from six regions with latitudes of 20° to 39°N in China are measured by GC-TC-IRMS analytical techniqu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ir hy- d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difference in δ D values (from -42.1‰ to -66.6‰) of n-alkanes exists among the same kinds of plants from various re- gions. Hyd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most even carbon numbered n-alkanes in every plant are slightly heavier than that of the odd homologues. A trend toward D-enrichment with increasing chain length of n-alkanes in most plant samples is observed. Mean δ D values of n-alkanes in the studied plants range from -202.6‰ to -130.7‰ and the reed from a salt marsh has the largest value. The mean δ D values of individual n-alkanes among the same kinds of plants from various region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af > reed > grass. The hyd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n-alkanes are apparently distinct among various kinds of plants from the same region and the mean δ D values exhibit a distri- bution of tree leaf > reed > grass.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mean δ D values of n-alkanes and δ D values of C27 and C29 n-alkanes in the grasses and tree leaves from these studied regions correlate clearly nega- tively with latitude and positively with temperature, indicating that these values can be used as excel- lent indicators of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These results provide important basic data for under- standing the distributional law of hydrogen isotopes of individual n-alkanes and their applied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氢同位素合成 分布 环境指数
原文传递
Unusual N-Alkane Distributions in Extracts from Marine Carbonate Rocks at High Levels of Maturity and Overmaturity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景贵 R.PAUL PHILP 崔明中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2年第4期322-333,共12页
N\|alkanes in extracts from possible carbonate source rocks of the Lower Ordovician Majiagou Formation in the central gas field of the Shanganning Basin and the Upper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the Weiyuan gas field... N\|alkanes in extracts from possible carbonate source rocks of the Lower Ordovician Majiagou Formation in the central gas field of the Shanganning Basin and the Upper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the Weiyuan gas field of the Sichuan Basin, are characterized by bimodal distributions with the dominant carbon numbers in the range C\- 17 \|C\- 21 and C\- 25 \|C\- 29 . In most samples, the lower carbon number components are present in greater abundance than the higher carbon number ones. Most samples contain significant concentrations of waxy hydrocarbons(C\- 22+ ) with C\- 21- /C\- 22+ ratios between 0.50 to 3.16, and an average value of 1.34. The n\|alkanes in extracts of outcrops and shallow core samples of Upper Proterozoic and Lower Palaeozoic carbonate rocks in the western and southern parts of the North China Basin are of unimodal distributions dominated by n\|alkanes maximizing in the C\- 25 \|C\- 29 range. These extracts have ver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waxy hydrocarbons with C\- 21- /C\- 22+ ratios all <1.0, ranging from 0 14 to 0 90 and averaging 0.36. All of the extracts have a marked odd/even predominance in the high molecular weight n\|alkane range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y are from shallow or deep cores or outcrop samples.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using typical sapropelic\|type kerogens from the immature Sinian Lower Xiamalin Formation carbonate\|rich shales collected at Jixian, Hebei Province, North China Basin, and the contemporary microplanktonic blue\|green algae Spirulina subsala.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unusual distribution of n\|alkanes in the extracts of Upper Proterozoic and Lower Palaeozoic carbonate rocks possibly originated from algae in the source rocks at high levels of maturity and overmatu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中国 海相碳酸盐岩 链烷 双峰分面 成熟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