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管圆线虫病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的磁共振影像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靳二虎 马大庆 +3 位作者 梁宇婷 纪爱平 李铁一 张艺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 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磁共振影像表现。方法  5例经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治疗证实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共做头部及颈腰部MRI检查 17例次。MRI扫描仪为 0 5T超导装置。在MRI不同序列上观察脑、脊髓、脑脊膜和神经根有无... 目的 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磁共振影像表现。方法  5例经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治疗证实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共做头部及颈腰部MRI检查 17例次。MRI扫描仪为 0 5T超导装置。在MRI不同序列上观察脑、脊髓、脑脊膜和神经根有无病变及其分布、形态及信号表现 ,通过随访MRI检查 ,分析病变出现及消散、好转情况。结果  5例患者MRI显示脑膜脑炎 3例 ,脑炎1例 ,脊髓脊膜炎 1例。具体病变部位及表现如下 :(1)脑实质受累 4例 ,脊髓 1例。这些病变呈弥漫或散在分布 ,在T1WI上呈稍低或等信号 ,在T2 WI和对应层面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FLAIR)图像上呈高信号 ,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 (Gd DTPA)后病变中央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强化灶 ,最大直径 10mm。有时可见粗细不等的长条形强化 ,长达 14mm。强化灶周围可有小范围的低信号水肿区。 (2 )脑脊膜受累 4例 ,其中包括室管膜及神经根受累各 1例。注射Gd DTPA后表现为软脑膜或 (和 )室管膜呈线条形或结节状强化及神经根强化。 (3)轻度脑室扩张 2例。追踪动态观察提示 ,发病后第 5~ 8周是颅内病变最明显的时期 ,病变从发现至消退至少需要 8周时间。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广州管圆线虫病的MRI表现多种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病 中枢神经系统侵犯 磁共振成像 脑炎 脊髓炎
原文传递
布鲁杆菌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新明 石蔚 +3 位作者 杜雅坤 阴彦林 孟宪勇 邹宇炜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9-703,共5页
目的观察布鲁杆菌性脊柱炎临床治疗效果,为提高该病的I临床治疗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张家口地区113例确诊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并用5种不同药物(强力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甲基异噁唑、链霉素、利福平)按不同配伍方法分成5组... 目的观察布鲁杆菌性脊柱炎临床治疗效果,为提高该病的I临床治疗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张家口地区113例确诊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并用5种不同药物(强力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甲基异噁唑、链霉素、利福平)按不同配伍方法分成5组,进行治疗效果对比研究,其中伴有较大腰大肌或椎旁脓肿、椎管内脓肿、坏死椎间盘、骨质破坏较重的21例患者进行了微创介入和手术切开治疗。结果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女性发病率较高,主要为饲养、放牧牲畜而受感染,病灶分布多在腰椎,2个椎体受累最多,涉及腰椎LJ4的发病率最高并破坏最为明显。含强力霉素治疗组临床改善情况优于未含强力霉素组(χ^2=28.36,P〈0.05),治愈率分别为72.60%(53/73)、35.00%(14/4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4,P〈0.05)。治疗效果以强力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甲基异嗯唑为首选。1个疗程总治愈率为52.21%(59/113),总有效率为92.04%(104/113);2个疗程总治愈率为58.41%(66/113),总有效率为95.58%(108/113);3个疗程总治愈率为59.29%(67/113),总有效率为95.58%(108/113);不同疗程总治愈率增加不明显(P〉0.05)。21例经手术治疗患者,随访2年以上者12例,1~2年者9例,总治愈率为95.24%(20/21),基本治愈1例,有效率100%,痊愈后均无复发。结论布鲁杆菌性脊椎炎具有临床流行病学特征;长期、足量、联合、多途径敏感抗生素的应用是治疗和防止本病复发的最主要和最可靠方法,但对具有手术指征者,正确选择微创术和手术病灶清除术可以控制病变部位发展、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脊柱炎 流行病学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横贯性脊髓炎八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叶霜 陆晓晔 +5 位作者 王元 陈晓翔 杨程德 顾越英 鲍春德 陈顺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横贯性脊髓炎(transversemyelitis,TM)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少见的严重合并症。本文报道8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回顾了本院1998—2005年的住院和门诊随访病例... 目的横贯性脊髓炎(transversemyelitis,TM)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少见的严重合并症。本文报道8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回顾了本院1998—2005年的住院和门诊随访病例,报道8例SLE合并TM,并文献复习。结果8例(7例女性,1例男性)SLE发病年龄中位数为19岁(15 ̄32岁),SLE距TM发病的中位数时间为8个月(0 ̄12年),就诊时间距TM发病的中位数为3.3个月(0 ̄7年)。脊髓病变1例发生在颈髓,余7例均定位在胸髓(T1 ̄T9)。脊髓磁共振成像(MRI)有助于诊断,其中3/7例呈T2加权长条形病变,4/7例呈斑点状病变。其他临床表现、血清学(其中2例存在抗磷脂抗体)、脑脊液均无特征性提示。4/8例遗留明显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中3例进行了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仅1例有短暂疗效。另外4例完全恢复或基本恢复,其中3例在TM发生早期(<10d)接受了大剂量激素治疗,1例有自愈倾向。结论TM是SLE少见的严重合并症,倾向于早年、早期出现,多累及胸髓。早期积极治疗可能改善预后,肌力Ⅲ级以上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脊髓炎 横贤性
原文传递
夹脊穴电针为主治疗脊髓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魏来 孙忠人 徐先伟 《针灸临床杂志》 2010年第4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夹脊穴电针为主治疗急性脊髓炎恢复期的疗效。方法:将66例急性脊髓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夹脊穴电针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取穴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夹脊穴电... 目的:观察夹脊穴电针为主治疗急性脊髓炎恢复期的疗效。方法:将66例急性脊髓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夹脊穴电针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取穴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夹脊穴电针为主治疗急性脊髓炎恢复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脊穴 电针 脊髓炎
下载PDF
流式细胞法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B27/B7表达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毓刚 李琳 +1 位作者 吴丽娟 帖儒修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流式法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B27/B7(HLA-B27/B7)在临床上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两色流式细胞术检测121例AS患者(AS组)、157例其他原因引起的腰腿痛患者(非AS组)和88例健康人(对照组)淋巴细胞HLA-B27及HLA-B7抗... 目的探讨流式法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B27/B7(HLA-B27/B7)在临床上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两色流式细胞术检测121例AS患者(AS组)、157例其他原因引起的腰腿痛患者(非AS组)和88例健康人(对照组)淋巴细胞HLA-B27及HLA-B7抗原的表达率及表达强度(MnX)。结果 AS组HLA-B27表达率、MnX和阳性率分别为(90.55±25.31)%、(16.87±9.13)%、90.9%,明显高于非AS组及对照组(P<0.05);非AS组上述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流式细胞法检测HLA-B27表达率、MnX及2项指标联合分别用于临床AS的诊断,灵敏度依次为90.9%、94.2%、98.3%,特异度依次为89.8%、84.5%、83.7%,卡方检验显示,联合检测时灵敏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测表达率(P<0.05),且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式细胞法检测HLA-B27对A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准确、有效,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实验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脊柱炎 HLA-B27 HLA-B7
下载PDF
急性脊髓炎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1
6
作者 徐成 杜崇禧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8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总结急性脊髓炎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经影像与临床确诊的15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资料,分析MRI所见的特征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颈段9例,胸段6例。8例病变范围超过3个脊髓节段;6例有不同程度的脊髓肿... 目的总结急性脊髓炎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经影像与临床确诊的15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资料,分析MRI所见的特征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颈段9例,胸段6例。8例病变范围超过3个脊髓节段;6例有不同程度的脊髓肿胀。脊髓肿胀者预后差,与无脊髓肿胀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脊髓炎有特征性MRI表现,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可对本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炎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对比增强
下载PDF
复合组织移植治疗创伤性慢性跟骨骨髓炎 被引量:10
7
作者 蔡锦方 刘立峰 +1 位作者 邹林 曹学成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159-160,共3页
目的探讨复合组织移植治疗慢性创伤性跟骨骨髓炎。方法1987年8月-2005年8月,应用复合组织瓣修复慢性跟骨骨髓炎或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47例,男31例,女16例,年龄24岁-58岁。结果一期消灭死腔,改善局部血运,效果满意。结论取得良好疗效主要... 目的探讨复合组织移植治疗慢性创伤性跟骨骨髓炎。方法1987年8月-2005年8月,应用复合组织瓣修复慢性跟骨骨髓炎或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47例,男31例,女16例,年龄24岁-58岁。结果一期消灭死腔,改善局部血运,效果满意。结论取得良好疗效主要关键是彻底清创,合适肌皮瓣的应用和术后早期冲洗创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组织瓣 移植治疗 创伤性 跟骨骨髓炎 皮肤软组织缺损 应用 效果满意 术后早期 良好疗效 彻底清创 肌皮瓣 死腔 年龄 局部 患者 方法 冲洗
下载PDF
血清抗核抗体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和多发性硬化中的分布 被引量:11
8
作者 武雷 黄德晖 +1 位作者 杨扬 吴卫平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43-245,249,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抗核抗体(ANAs)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s)和多发性硬化(MS)中的分布。方法收集2009-01-2011-03间在作者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诊治并行血清ANAs筛查的NMOSDs患者74例,包括视神经脊髓炎(NMO)53例、复发长节段横贯性... 目的研究血清抗核抗体(ANAs)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s)和多发性硬化(MS)中的分布。方法收集2009-01-2011-03间在作者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诊治并行血清ANAs筛查的NMOSDs患者74例,包括视神经脊髓炎(NMO)53例、复发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rLETM)20例和复发性视神经炎(RON)1例,以及MS患者49例,统计其血清ANAs阳性率并进行分析。结果 NMOSDs患者血清ANAs阳性率为45.9%(34/74),其中ANA(本文中特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的抗核抗体)、抗dsDNA、抗着丝粒抗体(AC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6.5%(27/74)、5.4%(4/74)、1.4%(1/74)、27.0%(20/74)、9.5%(7/74),MS组仅1例ANAs阳性,阳性率为2.0%(1/4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ANAs诊断NMOSDs的灵敏度为45.9%,特异度达98.0%;NMO和rLETM患者血清ANAs阳性率分别为47.2%和40.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635)。结论 NMO和rLETM患者血清ANAs阳性率高于MS组,支持NMO和rLETM同属于NMOSDs的观点。ANAs有可能是NMOSDs和MS两组疾病的鉴别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 脊髓炎 横贯性 抗体 抗核
下载PDF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20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袁宝强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30-1131,共2页
目的提高对急性横贯性脊髓炎(ATM)的认识。方法建立ATM的诊断标准,对我院1992~2002年收治20例AT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TM20例年龄2-14岁,均来自农村;临床表现包括截瘫、病损平面以下感觉消失和大小便潴留、脑脊液正常... 目的提高对急性横贯性脊髓炎(ATM)的认识。方法建立ATM的诊断标准,对我院1992~2002年收治20例AT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TM20例年龄2-14岁,均来自农村;临床表现包括截瘫、病损平面以下感觉消失和大小便潴留、脑脊液正常或细胞数增多,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伤,MRI示病变水平脊髓肿胀。均接受激素、维生素、抗生素等综合治疗,其中6例接受甲泼尼龙短程冲击治疗,治愈15例,好转5例。结论小儿ATM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不典型,一般预后较好,以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改善ATM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炎 横贯性 儿童 甲泼尼龙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术后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相关影响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瑛 杨新明 袁美锦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927-931,共5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患者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以便提高术后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一期病灶清除术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2组,常规性治疗...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患者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以便提高术后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一期病灶清除术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2组,常规性治疗组19例和预见性护理组20例,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组实施超前镇痛护理计划及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对2组术前和术后不同时点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以及术后1、3、6个月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随访2组1、3、6个月的用药依从性。结果 2组术前具有可比性,随着时间推移,通过VAS评分、用药依从性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同一时间点预见性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评价显示,预见性护理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且同一时间点预见性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术后日常活动的康复和提高临床疗效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脊椎炎 护理
下载PDF
超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伟赫 矫毓娟 +2 位作者 焦劲松 刘尊敬 汪仁斌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2464-2467,共4页
目的分析超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例首次发病的超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以及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1例,女3例,发病年龄为29—33岁... 目的分析超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例首次发病的超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以及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1例,女3例,发病年龄为29—33岁。本病多以肢体瘫痪伴尿便障碍为首发,临床表现包括视力异常、运动、感觉以及尿便障碍等视神经和脊髓受累症状和体征,3例患者血尿酸降低,血清自身免疫抗体谱及NMO—IgG可阳性,头颅MRI无典型脱髓鞘病灶,脊髓MRI表现为长T1,长T2病灶几乎累及脊髓全长,可伴脊髓肿胀,其中2例患者确诊为干燥综合征伴超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4例患者均经大剂量激素、丙种球蛋白以及免疫抑制剂治疗,3例获得不同程度缓解,1例死亡。结论超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好发于青年女性,以脊髓受累多见,可合并视神经受累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颅内多无病灶,对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炎 横贯性 视神经脊髓炎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针灸改善脊髓炎运动感觉和二便功能的诊疗特点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程延君 王佳 +1 位作者 翟炎冰 刘志顺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分析针灸改善脊髓炎运动感觉和二便功能的文献,探讨其诊疗特点。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医学资源数据(VIP)以及PubMed中针灸治疗脊髓炎的文献,分析总结针灸的选穴特点、针灸方式、治疗时机、总治疗时间、疗效、... 分析针灸改善脊髓炎运动感觉和二便功能的文献,探讨其诊疗特点。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医学资源数据(VIP)以及PubMed中针灸治疗脊髓炎的文献,分析总结针灸的选穴特点、针灸方式、治疗时机、总治疗时间、疗效、随访和安全性等。结果共检出26篇文献,针灸治疗以多种针灸疗法合用为主(12/26,46.15%);治疗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取穴以四肢部和手、足阳明经穴及病变脊髓节段附近督脉穴和夹脊穴为主,膀胱功能障碍以任脉下腹部穴和膀胱经腰骶部穴为主,肠道功能障碍以胃经下肢部穴、任脉下腹部穴以及膀胱经背部穴为主;介入时机多在发病3个月内;总治疗时间1~3个月居多。针灸改善运动感觉及二便功能的疗效在69.19%~82.56%之间;随访疗效稳定,无不良反应事件。认为在早期诊断、积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针灸改善脊髓炎患者运动、感觉和二便障碍有一定疗效,确切疗效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炎 针灸 运动感觉障碍 二便障碍
原文传递
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 in Pregnancy—A Case Report and a Literature Review
13
作者 Huda Abbas Ali Isa Fatema Hasan +1 位作者 Zainab Mohd Al Aswad Naeema Ahmed Abdulkareem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24年第9期1512-1521,共10页
Purpose: This case report highlights a rare instance of a 26-week pregnant woman presenting with limb numbness, diagnosed with 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 (ATM) following COVID-19 vaccination. Notably, she tested positi... Purpose: This case report highlights a rare instance of a 26-week pregnant woman presenting with limb numbness, diagnosed with 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 (ATM) following COVID-19 vaccination. Notably, she tested positive for neuromyelitis optica (NMO) but did not exhibit the typical symptoms of blurred vision. Methods: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I Seha in governmental hospitals in Bahrain, providing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patient’s clinical journey. Results: The patient was treated with carbamazepine, steroids, and clexane, leading to the successful delivery of a healthy baby at 34 weeks. However, two years postpartum, she reported new episodes of blurred vision and numbness. Subsequent treatment with Rituximab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with a diagnosis of Devic’s disease established. Conclusion: 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 is a rare condition, particularly during pregnancy, and in this case, symptoms of Devic’s disease were masked by the absence of blurred vision. This condition predominantly affects females in their 20s during childbearing years and can lead to complications such as premature delivery. Effective management includes steroids and antiepileptic drugs, with clexane playing a crucial role in preventing embolisms. A delivery mode may vary based on obstetric factors, and MRI remains the gold standard for diagnosis. Close follow-up is essential for optimal patient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 (ATM) COVID-19 Devic’s Syndrome Neuromyelitis Optica (NMO) Obstetric Management of ATM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颈髓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宋清伟 郎志谨 +5 位作者 郑文衡 唐兴 徐斌 魏强 张丽娜 王绍武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34-838,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颈髓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1.5T磁共振机器对39例颈髓病变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行MRI常规和DTI检查,测定病变区和对照部位的FA值、ADC值并进行对照分析,并重建白质纤维束图。结果...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颈髓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1.5T磁共振机器对39例颈髓病变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行MRI常规和DTI检查,测定病变区和对照部位的FA值、ADC值并进行对照分析,并重建白质纤维束图。结果:健康志愿者颈髓的FA值为0.66±0.06,ADC值为(0.96±0.14)×10^-3mm^2/s。颈椎病病例FA值为0.47±0.05、ADC值为(1.16±0.28)×10^-3mm^2/s;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FA值明显降低(P〈0.01),ADC值明显增高(P〈0.01)。颈髓急性损伤病例FA值为0.38±0.08、ADC值为(0.89±0.25)×10^-3mm^2/s;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FA值明显降低(P〈0.01),ADC值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130〉0.05)。颈髓炎症:FA值为0.40±0.06、ADC值为(1.25±0.40)×10^-3mm^2/s;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FA值明显降低(P〈0.01),ADC值明显增高(P〈0.01)。所有病例通过DTI技术成功显示了白质纤维束在病变区变形、移位及中断等改变。结论:DTI可以探测到颈髓病变中常规MR未能发现的病灶;白质纤维束成像可以显示白质束的受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疾病 脊髓炎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下载PDF
老年性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38例临床诊疗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新明 石蔚 +6 位作者 孟宪勇 胡长波 章鹏 王耀一 贾永利 胡振顺 赵御森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4年第5期386-388,共3页
2002年1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38例老年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患者,入院前均误诊为脊柱结核。入院后,根据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得到确诊。治疗后12个月随访,17例经规范化药物治疗治愈;21例行手... 2002年1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38例老年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患者,入院前均误诊为脊柱结核。入院后,根据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得到确诊。治疗后12个月随访,17例经规范化药物治疗治愈;21例行手术治疗,治愈19例,改善2例。老年性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具有血清学及病理学特征性表现,诊断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率,规范化药物治疗具有较好的治愈率,适时手术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脊椎炎
原文传递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MRI诊断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永栋 陈玉社 +3 位作者 朱建忠 徐荣春 王军 李庆国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研究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对临床及MRI确诊的 11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 ,分析其MRIT1WI、T2 WI及GD DTPA增强扫描后的具体表现。结果  11例患者中 1例位于颈延髓 ,7例位于胸髓及颈髓下端 ,2例累及颈胸腰髓 ,1例位... 目的 研究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对临床及MRI确诊的 11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 ,分析其MRIT1WI、T2 WI及GD DTPA增强扫描后的具体表现。结果  11例患者中 1例位于颈延髓 ,7例位于胸髓及颈髓下端 ,2例累及颈胸腰髓 ,1例位于脊髓圆锥。T2 WI脊髓中央呈长T2 高信号 ,平均长度为 5个脊髓节段 ,占据脊髓 2 / 3以上横断面积。T1WI相脊髓轻度增粗 ,增强后脊髓呈间断性条状及斑片状强化 ,且表面强化为主 ,无占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脊髓炎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诊断
下载PDF
Guillain–Barré syndrome, transverse myelitis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被引量:7
17
作者 Yhojan Rodríguez Manuel Rojas +5 位作者 Yovana Pacheco Yeny Acosta-Ampudia Carolina Ramírez-Santana Diana M Monsalve M Eric Gershwin Juan-Manuel Anaya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547-562,共16页
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and transverse myelitis(TM)both represent immunologically mediated polyneuropathies of major clinical importance.Both are thought to have a genetic predisposition,but as of yet no spec... 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and transverse myelitis(TM)both represent immunologically mediated polyneuropathies of major clinical importance.Both are thought to have a genetic predisposition,but as of yet no specific genetic risk loci have been clearly defined.Both are considered autoimmune,but again the etiologies remain enigmatic.Both may be induced via molecular mimicry,particularly from infectious agents and vaccines,but clearly host factor and co-founding host responses will modulate disease susceptibility and natural history.GBS is an acute inflammatory immune-mediated polyradiculoneuropathy characterized by tingling,progressive weakness,autonomic dysfunction,and pain.Immune injury specifically takes place at the myelin sheath and related Schwann-cell components in 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whereas in acute motor axonal neuropathy membranes on the nerve axon(the axolemma)are the primary target for immune-related injury.Outbreaks of GBS have been reported,most frequently related to Campylobacter jejuni infection,however,other agents such as Zika Virus have been strongly associated.Patients with GBS related to infections frequently produce antibodies against human peripheral nerve gangliosides.In contrast,TM is an inflammatory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acute or subacute motor,sensory,and autonomic spinal cord dysfunction.There is interruption of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neuroanatomical pathways on the transverse plane of the spinal cord similar to GBS.It has been suggested to be triggered by infectious agents and molecular mimicry.In this review,we will focus on the putative role of infectious agents as triggering factors of GBS and T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terial infections disease outbreaks Guillain-Barrésyndrome transverse myelitis virus diseases Zika virus
原文传递
以中枢系统炎症为主要表现的14例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叶锦龙 张伟劲 +7 位作者 龙友明 刘晓蓉 刘宝珠 李波 潘梦秋 匡祖颖 陈伯勇 王展航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探索以中枢系统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0年4月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治疗的21例脑脊液GFAP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中以... 目的探索以中枢系统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0年4月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治疗的21例脑脊液GFAP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中以脑脊髓膜炎为主要表现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中,女性4例,男性10例,发病年龄(42±16)岁。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13/14)、发热(13/14)、意识障碍(11/14)、精神症状(10/14)、癫痫发作(4/10)、排便障碍(8/14)、低氧血症(6/14)、肢体瘫痪(2/14)等。MRI提示颅内脑膜异常强化13例(13/14),累及脊髓5例(5/14)。结论以脑脊髓膜炎等中枢系统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MRI表现形式复杂,颅内和脊髓可以同时受累,颅内病变主要以脑膜受累为主,可合并大脑皮质损害。在脊髓病变中脊髓膜及脊髓均可受累,并且以累及脊髓膜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疾病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 脑膜炎 脑脊髓炎 脊髓炎
下载PDF
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MRI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晓燕 林岚 刘江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MRI)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1997年5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25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25例患者中磁共振未见异常者8例,脑膜炎7... 目的分析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MRI)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1997年5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25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25例患者中磁共振未见异常者8例,脑膜炎7例,脑实质病变8例,脊髓脊膜炎1例,脑室扩张1例。病变呈弥漫性或散在分布,在T_1加权图像(T_1WI)上呈低或等信号,在T_2加权图像(T_2WI)和对应层面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图像上呈高信号,注射扎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后病变中央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强化病灶。脑脊膜受累者可见软脑膜或室管膜呈线条形或结节状强化。结论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MRI表现多样,脑脊髓内呈多发长条形或结节状强化和软脑膜强化是该病主要的MRI表现,但多数MRI表现缺乏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脑膜炎 脑炎 脊髓炎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元虎 吴雪梅 吴丽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41-142,145,共3页
目的了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探讨患者体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三色流式细胞学检测技术分析75例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B细胞与NK细胞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组总... 目的了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探讨患者体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三色流式细胞学检测技术分析75例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B细胞与NK细胞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组总T细胞、T4细胞、T8细胞的百分含量依次为(65.74±9.99)%、(35.70±6.92)%和(23.02±5.35)%;T4/T8比值1.70±0.51,总T细胞、T4细胞、T8细胞的绝对含量依次为(1.25±0.63)、(0.47±0.27)和(0.31±0.19)×109/L。B细胞和NK细胞的百分含量分别为(11.84±4.50)%和(15.43±6.28)%;B细胞和NK细胞的绝对含量分别为(0.22±0.15)和(0.27±0.15)×109/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总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绝对含量增加(P<0.01或P<0.05),但各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含量无明显改变(P>0.05)。与腰背痛组、B27+无临床症状组、B27+非强直组比较,各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含量和绝对含量均略有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紊乱,且以总T细胞、B细胞、NK细胞功能亢进为特点。临床腰背痛患者、B27+无症状者、B27+非强直患者均表现出与临床强直患者相似的免疫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