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氧氟沙星联合万古霉素缩小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突变选择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李朝霞 刘又宁 +2 位作者 王睿 童卫杭 程仕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8期911-914,共4页
目的:在体外初步探讨联合用药可缩小单药对细菌的耐药突变选择窗(MSW),为临床合理使用现有抗菌药物,防止细菌耐药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肉汤法富集1010CFU/mL细菌,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单药和两药联用对金... 目的:在体外初步探讨联合用药可缩小单药对细菌的耐药突变选择窗(MSW),为临床合理使用现有抗菌药物,防止细菌耐药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肉汤法富集1010CFU/mL细菌,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单药和两药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最低药物浓度(MPC)和MSW。结果: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单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SW分别为16和64。万古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1MIC+8MIC,2MIC+4MIC)使左氧氟沙星单药对ATCC29213的MSW缩小2~4倍。左氧氟沙星联合万古霉素用药(1MIC+16MIC,2MIC+8MIC)使万古霉素对ATCC29213的MSW缩小4~8倍。结论:万古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可缩小各自单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S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万古霉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突变选择窗
下载PDF
万古霉素单用及联合利福平或磷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防耐药突变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梅清 喻婷 +3 位作者 朱玉林 程君 叶英 李家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44-947,共4页
目的在体外探讨万古霉素单用及其分别与利福平、磷霉素联合使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防耐药突变浓度的影响,为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肉汤法富集浓度为1010... 目的在体外探讨万古霉素单用及其分别与利福平、磷霉素联合使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防耐药突变浓度的影响,为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肉汤法富集浓度为1010 CFU.ml-1细菌,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测定上述抗菌药物单用及联合使用对10株MRSA临床分离株的防耐药突变浓度,并计算相应的选择指数和耐药频率。结果万古霉素单用对上述10株MRSA的选择指数为16~64;分别与利福平、磷霉素联合使用选择指数下降为2~16和1~8,联合用药较单独用药选择指数下降2~32倍,其耐药频率也大幅下降。结论万古霉素分别与利福平、磷霉素联合使用均可降低其单用对MRSA的防耐药突变浓度,缩小耐药突变选择窗,防止耐药突变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万古霉素 利福平 磷霉素 联合用药 防耐药突变浓度 耐药突变选择窗 耐药频率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参数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崔俊昌 刘又宁 +2 位作者 王睿 童卫杭 梁蓓蓓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9期989-992,共4页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参数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兔组织笼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左氧氟沙星灌胃治疗。抽取组织笼内组织液进行药代动力学测定,计算PK/PD参数,同时监测组...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参数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兔组织笼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左氧氟沙星灌胃治疗。抽取组织笼内组织液进行药代动力学测定,计算PK/PD参数,同时监测组织笼内细菌药物敏感性变化。结果:PK/PD参数AUC24/MIC、AUC24/MPC、Cmax/MIC、Cmax/MPC、T>MPC和Tmsw和耐药发生相关(MIC:最小抑菌浓度,MPC:防耐药变异浓度,MSW:耐药突变选择窗),T>MIC与耐药的发生无相关性。当AUC24/MIC在20~150h时,容易发生耐药,保持药物AUC24/MPC>25h可以限制耐药的发生。体内MSW的上、下限分别为AUC24/MPC=25h和AUC24/MIC=20h。结论:AUC24/MPC、Cmax/MPC和T>MPC可能是预测耐药发生的独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突变选择窗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突变体的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朝霞 刘又宁 +3 位作者 王睿 崔俊昌 程仕虎 童卫杭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96-701,共6页
目的:研究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FQ)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及其同源耐药突变体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防细菌耐药突变体选择浓度(MPC)和突变选择窗(MSW),比较其防耐药变异能力,了解细菌对FQ耐药的发生发展过程。方法:肉汤... 目的:研究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FQ)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及其同源耐药突变体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防细菌耐药突变体选择浓度(MPC)和突变选择窗(MSW),比较其防耐药变异能力,了解细菌对FQ耐药的发生发展过程。方法:肉汤法富集10^10CFU·ml^-1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采用平板稀释法测定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及筛选的耐药突变体的MIC、暂定MPC(MPCpr)和MPC。结果: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29213的MPC分别为0.2、0.3、0.3、1.4、3.2μg·ml^-1。选择指数(MPC/MIC)分别为6.5、4.8、9.7、11.2、12.8。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筛选的第一步突变体对筛选药物的MIC较ATCC29213升高2~8倍。左氧氟沙星筛选的第二步突变体的MIC较第一步突变体又升高8~16倍。所有突变体的MSW边界都较其源菌株明显升高。结论:莫西沙星、加替沙星限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突变菌体选择的能力强于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FQ药物产生耐药是逐步发生的。第一步耐药突变体的产生,使筛选出下一步耐药突变体的几率明显增大,从而导致耐药菌的富集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细菌耐药突变体选择浓度 突变选择窗 氟喹诺酮类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依替米星联合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突变选择窗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毕玲玲 孙成春 +1 位作者 公衍文 张欣悦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97-601,共5页
目的:探讨依替米星(ETM)与美罗培南(MEM)、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体外联合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耐药突变选择窗的影响,为降低细菌耐药的产生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棋盘法、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24株临床分离MDRP的最... 目的:探讨依替米星(ETM)与美罗培南(MEM)、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体外联合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耐药突变选择窗的影响,为降低细菌耐药的产生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棋盘法、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24株临床分离MDRP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防耐药突变浓度(MPC),并计算相应的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及选择指数(SI)。结果:ETM联用MEM、TZP后,对标准菌株的MIC、MPC、SI值较单用时明显降低,并表现为协同作用。ETM+MEM与ETM+TZP对24株MDRP有协同抗菌作用的分别占37.50%、33.33%,相加作用分别占58.33%、41.67%,无关作用分别占4.17%、25.00%,均无拮抗作用。ETM、MEM、TZP单用对24株MDRP的SI分别为8~32、8~32、8~32,ETM分别与MEM、TZP联合后各自单药的SI分别为ETM+MEM(ETM-1~8,MEM-1~8)、ETM+TZP(ETM-1~8,TZP-1~16)。结论:ETM与MEM、TZP联合后,可降低各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PC值,缩小MSW,有利于防止细菌耐药突变体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替米星 美罗培南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突变选择窗
原文传递
氟喹诺酮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源耐药突变株的耐药突变选择窗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崔俊昌 刘又宁 +1 位作者 王睿 梁蓓蓓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2-215,219,共5页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氟喹诺酮(FQ)药物对同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突变株的MIC和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M PC),分析不同药物的抗菌活性及限制耐药突变株选择的能力。方法分别采用环丙沙星和加替沙星琼脂平板筛选金...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氟喹诺酮(FQ)药物对同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突变株的MIC和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M PC),分析不同药物的抗菌活性及限制耐药突变株选择的能力。方法分别采用环丙沙星和加替沙星琼脂平板筛选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同源的第一步和第二步耐药突变株。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各耐药突变株的M IC和M PC,计算选择指数(MPCM/IC)。结果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第一步耐药突变的M PC值(1~2μg/m l)明显低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帕珠沙星(4~16μg/ml),以上5种FQ药物对第一步耐药突变的M PC值和选择指数分别为ATCC25923的2~8倍和1~4倍。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对第二步耐药突变的M PC值为8~16μgm/l。结论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同源的第一步耐药突变株,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限制下一步耐药突变株选择的能力强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帕珠沙星,结合药动学参数,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帕珠沙星很容易选择出下一步耐药突变株;而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则能够限制下一步耐药突变株的选择。对于第二步耐药突变株,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则很容易筛选出对这两种药物也耐药的菌株。临床上为延长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的应用时间,对于已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的菌株应避免应用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单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金黄色葡萄球菌 防耐药突变浓度 耐药突变选择窗
下载PDF
左氧沙星单用及与磷霉素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宋秀杰 张雷 +2 位作者 鞠红梅 王睿 刘又宁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88-892,共5页
目的左氧沙星(喹诺酮类抗菌药)单用及其与磷霉素(抗生素)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PC)的变化。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左氧沙星、磷霉素单用及联用时,对10株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10株甲氧西林耐药... 目的左氧沙星(喹诺酮类抗菌药)单用及其与磷霉素(抗生素)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PC)的变化。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左氧沙星、磷霉素单用及联用时,对10株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10株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MPC,计算耐药突变频率和选择指数(SI=MPC/MIC)。结果左氧沙星单用,对10株MSSA和10株MRSA的SI分别是4~64,4~16;而其与磷霉素联用对2种菌的SI分别是2~8,1~8。联用后,SI下降到单用药物的1/2~1/8。结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联用较单用可缩小突变选择窗(MSW),减少耐药菌产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耐药突变浓度 左氧沙星 磷霉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突变选择窗
下载PDF
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联合利福平降低不动杆菌防耐药突变浓度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马慧敏 胡立芬 +2 位作者 叶英 朱玉林 李家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90-1694,共5页
目的在体外探讨亚胺培南(IMP)和美罗培南(MER)单用及其分别与利福平(RFP)联用对不动杆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PC)的影响,为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IMP或MER与RFP在体外单独以及联合应用的最低抑菌浓... 目的在体外探讨亚胺培南(IMP)和美罗培南(MER)单用及其分别与利福平(RFP)联用对不动杆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PC)的影响,为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IMP或MER与RFP在体外单独以及联合应用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用肉汤法富集浓度为1010CFU/ml不动杆菌,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IMP和MER单药以及分别与RFP联用时对16株临床分离不动杆菌的MPC,并计算相应的选择指数(SI)。结果 IMP或MER分别与RFP联合应用后均以无关作用为主,未见拮抗作用,存在一定比例协同作用。IMP和MER单用对上述16株不动杆菌的SI均为16~128;分别与RFP联合使用SI均下降为1~32,联合用药较单独用药SI下降2~32倍。结论 IMP或MER分别与RFP联合使用均可降低其单用对不动杆菌的MPC,缩小MSW,防止耐药突变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杆菌 防耐药突变浓度 耐药突变选择窗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联合用药
下载PDF
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及其在兽用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亚军 李剑勇 李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4-117,121,共5页
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综合研究体内药物浓度的动态过程与其药效消长之间关系,被广泛用于优化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简要介绍了抗菌药物PK-PD模型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等,综述了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及其他抗菌药的PK-PD结合... 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综合研究体内药物浓度的动态过程与其药效消长之间关系,被广泛用于优化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简要介绍了抗菌药物PK-PD模型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等,综述了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及其他抗菌药的PK-PD结合模型研究应用进展,以期为兽用抗菌药物的研究开发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 突变选择窗 氟喹诺酮类药物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下载PDF
万古霉素分别联合三种抗菌药物对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突变选择窗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明涛 常刚 +1 位作者 李凯述 欧阳修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147-3149,3157,共4页
目的体外探讨万古霉素联合利福平、左氧氟沙星、夫西地酸三种抗菌药物后,对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hVISA)耐药突变选择窗的影响。方法应用菌群分析曲线法,从临床11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中筛选出6株hVISA,体外E-... 目的体外探讨万古霉素联合利福平、左氧氟沙星、夫西地酸三种抗菌药物后,对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hVISA)耐药突变选择窗的影响。方法应用菌群分析曲线法,从临床11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中筛选出6株hVISA,体外E-test法测定6株hVISA及标准菌株Mu3对万古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上述菌株对万古霉素单药及联合利福平、左氧氟沙星、夫西地酸三种抗菌药物后防耐药突变浓度(MPC),分别计算联合前后的选择指数(SI),根据选择指数的变化,观察万古霉素与其它抗菌药物联合后对hVISA耐药突变选择窗的影响。结果万古霉素单独使用对6株hVISA和Mu3标准株的MPC值范围为64~256μg/ml,SI分别为64~256;万古霉素分别联合利福平、左氧氟沙星及夫西地酸对6株hVISA及Mu3标准菌株的MPC值范围分别为32~64μg/ml,32~64μg/ml和8~16μg/ml,SI范围分别为:16~64,16~64,8~16,SI较万古霉素单独使用时分别下降了2~8倍、2~4倍、8~16倍。结论万古霉素单药对hVISA的MPC较高,突变选择窗较宽,容易筛选出耐药突变菌株,万古霉素联合其他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其对hVISA的MPC及SI,缩小耐药突变选择窗,减少耐药突变体的产生,以联合夫西地酸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异质性耐药 突变选择窗
原文传递
耐药突变选择窗与细菌耐药的动物体内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崔俊昌 刘又宁 +2 位作者 王睿 童卫杭 陈良安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7年第5期339-341,346,共4页
目的探讨耐药突变选择窗(MSW)与体内细菌耐药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兔组织笼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左氧氟沙星灌胃治疗。抽取组织笼内组织液进行药物浓度测定,同时监测组织笼内细菌药物敏感性变化。结果当左氧氟沙星... 目的探讨耐药突变选择窗(MSW)与体内细菌耐药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兔组织笼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左氧氟沙星灌胃治疗。抽取组织笼内组织液进行药物浓度测定,同时监测组织笼内细菌药物敏感性变化。结果当左氧氟沙星浓度位于MSW内时,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突变体的选择富集,引起耐药。当药物浓度低于抑制菌群中99%细胞生长的最低药浓度或高于防耐药变异浓度时,无耐药出现。当左氧氟沙星浓度在MSW内的下部时,最容易选择出耐药突变体,且耐药出现最快。结论MSW在体内存在,保持抗菌药物浓度在MSW以上可以限制耐药突变体的选择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突变选择窗 左氧氟沙星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药性
下载PDF
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防耐药突变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欣悦 孙成春 +2 位作者 公衍文 杨传伟 刘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5-828,共4页
目的:在体外探讨莫西沙星( MFX)、头孢哌酮/舒巴坦( CFS)单用及联合使用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CRAB)防耐药突变浓度( MPC)的影响,为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2... 目的:在体外探讨莫西沙星( MFX)、头孢哌酮/舒巴坦( CFS)单用及联合使用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CRAB)防耐药突变浓度( MPC)的影响,为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20株临床分离 CRAB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 FIC)指数。用肉汤富集浓度为1013 CFU&#183; L-1 CRAB,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 MFX 和CFS单用及联合使用对20株临床分离CRAB的MPC,并计算相应的选择指数( SI)。结果 MFX联合CFS后,主要表现为协同和相加作用,无拮抗作用。 MFX和CFS单用对上述20株CRAB的选择指数分别为:4-128、8-64,两者联合后选择指数下降为:1-8、4-16,联合用药较单独用药选择指数分别下降2-16、2-4倍。结论 MFX与CFS联用后,均可降低其单用对CRAB的MPC,缩小耐药突变选择窗,防止耐药突变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防耐药突变浓度 突变选择窗 莫西沙星 头孢哌酮 舒巴坦 碳青霉烯类 联合用药
下载PDF
防耐药突变体选择浓度和耐药突变选择窗理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梁蓓蓓 安毛毛 +1 位作者 蔡芸 王睿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08年第4期39-41,共3页
目的:阐述防耐药突变体选择浓度和耐药突变选择窗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结果与结论:体外MPC测定、体外药效学研究、动物感染模型、人体内研究验证了MSW理论,防耐药突变体选择浓度和耐药... 目的:阐述防耐药突变体选择浓度和耐药突变选择窗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结果与结论:体外MPC测定、体外药效学研究、动物感染模型、人体内研究验证了MSW理论,防耐药突变体选择浓度和耐药突变选择窗理论为评价细菌耐药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耐药突变体选择浓度 耐药突变选择窗 耐药突变株
下载PDF
耐药突变选择窗与抗感染药物防突变浓度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燕玉 裴斐 +1 位作者 赵西林 王睿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7,共7页
防变异浓度 (MPC)是指抗菌药物防止细菌选择第一步耐药突变的最低浓度 ,MPC与MIC(最小抑菌浓度 )的浓度范围为突变选择窗 (MSW )。当血清或组织液药物浓度低于MIC时 ,治疗无效但也不会导致细菌耐药突变体的富集 ;超过MPC时细菌要生长须... 防变异浓度 (MPC)是指抗菌药物防止细菌选择第一步耐药突变的最低浓度 ,MPC与MIC(最小抑菌浓度 )的浓度范围为突变选择窗 (MSW )。当血清或组织液药物浓度低于MIC时 ,治疗无效但也不会导致细菌耐药突变体的富集 ;超过MPC时细菌要生长须同时具备两种或以上突变 ,因而不仅治疗成功并且也很难出现耐药突变体的选择性扩增 ;处于窗内时将选择出耐药突变菌 ,即使临床治疗成功率很高。该理论为有效抑制细菌耐药及制定抗菌药物应用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变异浓度 突变选择窗 抗菌药物耐药
下载PDF
抗生素联合应用对细菌耐药突变选择窗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邵世峰 吴琦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5期2447-2449,共3页
抗生素的使用是造成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菌耐药突变选择窗(MSW)理论为制订抗生素临床用药策略,减少细菌耐药提供了理论基础。当细菌处于抗生素对该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防突变浓度之间时,也就是耐药MSW之中时,耐药突变菌株会被选... 抗生素的使用是造成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菌耐药突变选择窗(MSW)理论为制订抗生素临床用药策略,减少细菌耐药提供了理论基础。当细菌处于抗生素对该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防突变浓度之间时,也就是耐药MSW之中时,耐药突变菌株会被选择性富集。抗生素联合应用使抗生素对细菌的防突变浓度降低,MSW缩窄,是减少耐药发生的一种抗生素用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突变选择窗 联合
下载PDF
环丙沙星联合用药缩小鸡沙门氏菌耐药突变选择窗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淑梅 郝海玲 +2 位作者 齐永华 宁红梅 白有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23-626,共4页
为研究环丙沙星联合用药对鸡沙门氏菌耐药突变选择窗(MSW)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多西环素3种药物单独使用及联合用药对鸡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防耐药变异浓度(MPC)和MSW。结果显示,环丙沙... 为研究环丙沙星联合用药对鸡沙门氏菌耐药突变选择窗(MSW)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多西环素3种药物单独使用及联合用药对鸡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防耐药变异浓度(MPC)和MSW。结果显示,环丙沙星联合阿米卡星和多西环素后鸡沙门氏菌MPC分别降低了8倍和16倍;环丙沙星和16 MIC多西环素联合时,能完全关闭环丙沙星的MSW。本研究表明环丙沙星联合阿米卡星和多西环素能够有效缩小鸡沙门氏菌的MSW,并且联合多西环素能关闭MSW,防止耐药突变株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沙门氏菌 耐药突变选择窗 环丙沙星 联合用药
下载PDF
舒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突变选择窗与外膜蛋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萌萌 李雯 陈芸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1期48-52,60,共6页
目的探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完善防耐药突变浓度(MPC)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测定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MPC相关参数,研究舒巴坦的防耐药突变能力,并对突变浓度诱导菌株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目的探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完善防耐药突变浓度(MPC)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测定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MPC相关参数,研究舒巴坦的防耐药突变能力,并对突变浓度诱导菌株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探索外膜蛋白(OMP)表达量与耐药之间关系。结果舒巴坦对临床分离5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选择指数分别为6.4、7.2、5.6、9.9、5.6,诱导后的菌株OMP 29 k D条带减弱,提示鲍曼不动杆菌在突变浓度的舒巴坦诱导下,碳青霉烯耐药相关性外膜蛋白(Car O)低表达。结论舒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突变选择窗(MSW)的形成与Car O低表达可能密切相关,OMP的缺失可能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首要机制;舒巴坦药代动力学参数表明,在临床应用中应避免其单独使用,联合用药可以减小或者关闭MSW,并减慢耐药菌株的产生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防耐药突变浓度 突变浓度选择窗 舒巴坦 外膜蛋白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联用利福平降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防耐药突变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姚国新 张丽华 +3 位作者 汤远亮 张丽 刘治安 李超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01-903,共3页
目的在体外研究左氧氟沙星联用利福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防耐药突变浓度(MPC)的影响,为临床合理联用抗菌药物,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富集浓度为10^10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菌株,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 目的在体外研究左氧氟沙星联用利福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防耐药突变浓度(MPC)的影响,为临床合理联用抗菌药物,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富集浓度为10^10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菌株,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单药以及两药以不同浓度联用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的防耐药突变浓度和耐药突变选择窗(MSW)。结果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单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的MPC分别为1.0μg/ml和〉480μg/ml,MSW分别为10和〉30000;在联用利福平浓度由0.008~16.38,ug/ml时,左氧氟沙星对ATCC25923的MPC由1.0μg/ml降至0.25μg/ml;在联用左氧氟沙星浓度由0.25~0.80ug/ml时,利福平对ATCC25923的MPC由4.096μg/ml降至0.016μg/ml。结论利福平和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可降低各自单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的MPC,缩小MS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利福平 金黄色葡萄球菌 防耐药突变浓度 耐药突变选择窗
原文传递
细菌耐药突变选择窗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同华 邢茂 +1 位作者 宋光伟 王涵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9年第1期9-12,共4页
突变选择窗理论是抗菌药物防耐药变异领域的一个新概念。本文围绕细菌耐药突变选择窗的理论,对其基本概念、原理、与最低抑菌浓度(MIC)理论的区别,以及在抗菌药物治疗和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作全面综述,并讨论其局限性。为临床上力求在控制... 突变选择窗理论是抗菌药物防耐药变异领域的一个新概念。本文围绕细菌耐药突变选择窗的理论,对其基本概念、原理、与最低抑菌浓度(MIC)理论的区别,以及在抗菌药物治疗和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作全面综述,并讨论其局限性。为临床上力求在控制感染的同时降低耐药突变菌株的选择性扩增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药性 细菌 突变选择窗 防突变浓度 诱变力试验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防耐药突变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欣悦 边锋芝 +4 位作者 柳春梅 杨菁 张华金 宫英 孙成春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第8期737-740,共4页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X)、头孢哌酮/舒巴坦(cefoperazone/sulbactam,CFS)单用及联合使用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X)、头孢哌酮/舒巴坦(cefoperazone/sulbactam,CFS)单用及联合使用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MPC)的影响,为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标准菌株ATCC19606和60株临床分离CRAB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用肉汤富集浓度为1013 CFU/L CRAB,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LVX和CFS单用及联合使用鲍曼不动杆菌对标准菌株ATCC19606和60株临床分离CRAB的MPC,并计算相应的选择指数(SI)。结果 LVX联合CFS后,主要表现为协同和相加作用,无拮抗作用。对鲍曼不动杆菌标准菌株ATCC19606:LVX和CFS联用前后,MPC分别由8.0 mg/L、16.0 mg/L降为1.0 mg/L、2.0 mg/L;SI均下降了7/8,且均有统计学意义。对60株临床分离菌株:LVX和CFS联用前后,MPC分别由64~256 mg/L、128~256 mg/L降为8~64 mg/L、64~128 mg/L;SI均明显下降。结论 LVX与CFS联用后,可降低其单用对CRAB的MPC,缩小耐药突变选择窗,防止耐药突变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防耐药突变浓度 突变选择窗 联合用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