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由“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看儒家对音乐的政治化诠释
1
作者
侯焱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64-66,共3页
《乐记》是儒家重要经典著作《礼记》中专门论述乐教的重要部分,儒家通过《乐记》诠释了音乐对个人对社会的影响,阐述了儒家通过音乐教化世人改良政治的理念。但音乐本身的政治功能和教化效果在儒家的诠释中被不恰当地夸大了,不仅误导...
《乐记》是儒家重要经典著作《礼记》中专门论述乐教的重要部分,儒家通过《乐记》诠释了音乐对个人对社会的影响,阐述了儒家通过音乐教化世人改良政治的理念。但音乐本身的政治功能和教化效果在儒家的诠释中被不恰当地夸大了,不仅误导了封建社会政治思想的演化,而且对音乐本身的发展造成了比较消极的影响。只有正确认识音乐的本质属性,将音乐与人性道德社会政治的影响关系厘清主次轻重,才能认识到音乐应当如何正确合理地发展,才能认识到国家政治应当如何理性平衡地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记
音乐
政治
礼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经》棫柞诗与西周礼乐文明
被引量:
1
2
作者
孙娟
《阴山学刊》
2010年第1期53-57,共5页
《诗经》中有四首诗关于棫柞,是西周初期大姒、文王借助梦境表达周人其命维新的具象,它们以礼乐为载体,充分体现了天命靡常、有德居之的政治思想,也是周公制礼作乐的本心。周代建元以后又由天命祥瑞拓展出国势强盛、人才济济等多元意象...
《诗经》中有四首诗关于棫柞,是西周初期大姒、文王借助梦境表达周人其命维新的具象,它们以礼乐为载体,充分体现了天命靡常、有德居之的政治思想,也是周公制礼作乐的本心。周代建元以后又由天命祥瑞拓展出国势强盛、人才济济等多元意象,体现了《诗经》的本质、形成及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礼乐
棫柞象征
道德理想
形成规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礼乐与悲剧:深藏着中西文化底蕴的“功能同类项”
3
作者
林玮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6-70,共5页
通过“发生学”方法对中国“礼乐”与希腊“悲剧”的“功能同类性”进行揭示与论证,可使中西文化形态特征在这两个聚焦点的互照与互释中得到一个崭新的认识,从而推演出中西各别的“乐感文化”与“悲感文化”的文化品质。
关键词
功能同类项
礼乐
悲剧
乐感文化
悲感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宫编钟制作考
被引量:
2
4
作者
孙召华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33,107,108,共20页
编钟是清宫规制最高之礼乐--中和韶乐的重器,是天地尊神和帝后至尊身份的象征。没有编钟等乐器,则清宫典礼无所附丽而成其礼。为了谋求礼制完备和统治的合法性,满族入关建立的清朝,在承袭明朝宫廷礼乐及乐器的基础上,康熙和乾隆祖孙更...
编钟是清宫规制最高之礼乐--中和韶乐的重器,是天地尊神和帝后至尊身份的象征。没有编钟等乐器,则清宫典礼无所附丽而成其礼。为了谋求礼制完备和统治的合法性,满族入关建立的清朝,在承袭明朝宫廷礼乐及乐器的基础上,康熙和乾隆祖孙更不惜重金改制和添制了大量形制不一的编钟,最终做到各坛庙宫殿专属专用。本文通过细致爬梳清会典、实录以及造办处档案等,将文献与现存编钟实物相互印证,考察了有清一代宫廷编钟制作的过程及其背后的统治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钟
中和韶乐
礼乐
祭祀乐
朝会乐
原文传递
清宫编钟形制及其功能考辨
被引量:
4
5
作者
孙召华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73,共11页
编钟是先秦以来历代宫廷雅乐必备的"编悬"乐器,被奉为"八音纲纪",也是清朝宫廷礼乐的重器。编钟专用于清宫礼乐规制最高的中和韶乐,是天地尊神和帝后皇权至尊身份的象征。为此,清朝宫廷不惜重金、不计成本,大规模...
编钟是先秦以来历代宫廷雅乐必备的"编悬"乐器,被奉为"八音纲纪",也是清朝宫廷礼乐的重器。编钟专用于清宫礼乐规制最高的中和韶乐,是天地尊神和帝后皇权至尊身份的象征。为此,清朝宫廷不惜重金、不计成本,大规模地铸造编钟,并根据各处坛庙、宫殿不同的场所和使用功能,在材质、规格、纹饰上进行了区分,有清一朝更有着历时性的变化。然而,一则由于编钟实物或流散四方或深藏禁宫,世人难以一睹真容;一则由于《律吕正义》及后编、《皇朝礼器图式》《钦定大清会典图》等清朝礼书存在着失载、误载之处,编钟究竟是如何具体使用的,长期以来不为人所知。本文通过细致辨析现存编钟实物,并与清会典、造办处档案等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揭示清宫编钟使用的真相,订补文献记载的不实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韶乐
编钟
律吕正义
皇朝礼器图式
大清会典图
原文传递
大晟府乐官刘诜琐考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春义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3-60,共8页
刘诜为大晟燕乐的奠基人之一,然史传有关刘诜生平仕历记载颇略,且讹误不少。有关论著言及刘诜仕历及与大晟"徵调"关系,亦颇多误解。今细勘文献资料,考得刘诜生平仕历,并对刘诜与大晟"徵调"关系及其他著述情况作了...
刘诜为大晟燕乐的奠基人之一,然史传有关刘诜生平仕历记载颇略,且讹误不少。有关论著言及刘诜仕历及与大晟"徵调"关系,亦颇多误解。今细勘文献资料,考得刘诜生平仕历,并对刘诜与大晟"徵调"关系及其他著述情况作了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诜
生平仕历
大晟燕乐
徵调
其他著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
被引量:
1
7
作者
楼宇烈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2期5-11,共7页
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养成,主要是通过传统的礼乐教育。中国文化精神包括了伦理精神与艺术精神。中国的道德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紧密结合,使得道德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实际上常常也是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国文化艺术中的音乐绝不仅仅是...
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养成,主要是通过传统的礼乐教育。中国文化精神包括了伦理精神与艺术精神。中国的道德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紧密结合,使得道德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实际上常常也是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国文化艺术中的音乐绝不仅仅是为满足人们的一种生理欲望,而是为了促使人们达到一种理想的人格。任何艺术都不是孤立的,它不仅仅作为艺术家个人的主体意识表达,更重要的是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境界表达,每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都应该贯彻这种精神。美育的社会引导作用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始终有一种体悟的精神贯穿在中国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中国传统艺术深刻传达了中国文化的一种精神境界和生活情趣,中国艺术的方方面面都体现了中国文化最根本的人文精神,集中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情趣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而由艺入道相对比较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精神
礼乐教化
文化自觉
由艺入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僭越与非礼——论季氏八佾舞于庭
8
作者
谷文国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49-55,共7页
鲁国卿大夫季平子八佾舞于庭作为非礼之举,指的是对内祭周公用大尝禘礼的天子之礼的僭越。大尝禘礼,升歌《清庙》,下而管《象》;朱干玉戚,以舞《大武》;八佾,以舞《大夏》。季平子所为既违背了公庙不得设于家的礼制,亦在佾舞礼"数&...
鲁国卿大夫季平子八佾舞于庭作为非礼之举,指的是对内祭周公用大尝禘礼的天子之礼的僭越。大尝禘礼,升歌《清庙》,下而管《象》;朱干玉戚,以舞《大武》;八佾,以舞《大夏》。季平子所为既违背了公庙不得设于家的礼制,亦在佾舞礼"数"方面僭用了天子规制。从武舞角度而言,季氏僭越之处在于对"朱干玉戚"这一乐"器""设锡";从文舞的角度而言,其僭越之处则在于"羽数"不用四佾而用八。季氏的双重僭越既受当时礼崩乐坏的时代影响,亦与鲁有天子礼乐的历史因素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子礼乐
周公
季氏八佾
大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的乐与法
被引量:
7
9
作者
张飞舟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28,共5页
在中国古代,乐本身也是一种法,而且是一种“根本大法”。乐与中国古代另一“根本大法”礼属于并列、交叉关系。此二者一起成为中国古代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工具。以乐治国是中国古代独有的最富特色的治国方略。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根本大法
交叉关系
治国方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乐记》对《乐论》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
1
10
作者
洪永稳
《黄山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09-111,共3页
中国古代第一篇音乐美学专著《乐记》是在荀子《乐论》的影响下产生的,它从"情感与艺术"的关系、"礼乐关系"及"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三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荀子《乐论》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
苟子
《乐论》
《乐记》
礼乐关系
中和之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由“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看儒家对音乐的政治化诠释
1
作者
侯焱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64-66,共3页
文摘
《乐记》是儒家重要经典著作《礼记》中专门论述乐教的重要部分,儒家通过《乐记》诠释了音乐对个人对社会的影响,阐述了儒家通过音乐教化世人改良政治的理念。但音乐本身的政治功能和教化效果在儒家的诠释中被不恰当地夸大了,不仅误导了封建社会政治思想的演化,而且对音乐本身的发展造成了比较消极的影响。只有正确认识音乐的本质属性,将音乐与人性道德社会政治的影响关系厘清主次轻重,才能认识到音乐应当如何正确合理地发展,才能认识到国家政治应当如何理性平衡地运作。
关键词
乐记
音乐
政治
礼乐
Keywords
the
Book
of
music
music
politics
music
and
rites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经》棫柞诗与西周礼乐文明
被引量:
1
2
作者
孙娟
机构
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阴山学刊》
2010年第1期53-57,共5页
文摘
《诗经》中有四首诗关于棫柞,是西周初期大姒、文王借助梦境表达周人其命维新的具象,它们以礼乐为载体,充分体现了天命靡常、有德居之的政治思想,也是周公制礼作乐的本心。周代建元以后又由天命祥瑞拓展出国势强盛、人才济济等多元意象,体现了《诗经》的本质、形成及演变规律。
关键词
《诗经》礼乐
棫柞象征
道德理想
形成规律
Keywords
music
and
rites
in
"Book
of
Songs"
Symbol
of
Yu
Zuo
Morality
ideas
Laws
of
formation
分类号
I207.22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礼乐与悲剧:深藏着中西文化底蕴的“功能同类项”
3
作者
林玮生
机构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系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6-70,共5页
文摘
通过“发生学”方法对中国“礼乐”与希腊“悲剧”的“功能同类性”进行揭示与论证,可使中西文化形态特征在这两个聚焦点的互照与互释中得到一个崭新的认识,从而推演出中西各别的“乐感文化”与“悲感文化”的文化品质。
关键词
功能同类项
礼乐
悲剧
乐感文化
悲感文化
Keywords
functional
common
factor
music
-
rite
tragedy
music
culture
tragedy
culture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宫编钟制作考
被引量:
2
4
作者
孙召华
机构
故宫博物院宫廷部
出处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33,107,108,共20页
文摘
编钟是清宫规制最高之礼乐--中和韶乐的重器,是天地尊神和帝后至尊身份的象征。没有编钟等乐器,则清宫典礼无所附丽而成其礼。为了谋求礼制完备和统治的合法性,满族入关建立的清朝,在承袭明朝宫廷礼乐及乐器的基础上,康熙和乾隆祖孙更不惜重金改制和添制了大量形制不一的编钟,最终做到各坛庙宫殿专属专用。本文通过细致爬梳清会典、实录以及造办处档案等,将文献与现存编钟实物相互印证,考察了有清一代宫廷编钟制作的过程及其背后的统治观念。
关键词
编钟
中和韶乐
礼乐
祭祀乐
朝会乐
Keywords
chime
bells
‘Moderate
Harmony
Elegant
music
’(ZhōnghéSháoyuè)
rites
and
music
music
for
sacrificial
rites
music
for
imperial
assembly
分类号
TS953.27 [轻工技术与工程]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清宫编钟形制及其功能考辨
被引量:
4
5
作者
孙召华
机构
故宫博物院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73,共11页
文摘
编钟是先秦以来历代宫廷雅乐必备的"编悬"乐器,被奉为"八音纲纪",也是清朝宫廷礼乐的重器。编钟专用于清宫礼乐规制最高的中和韶乐,是天地尊神和帝后皇权至尊身份的象征。为此,清朝宫廷不惜重金、不计成本,大规模地铸造编钟,并根据各处坛庙、宫殿不同的场所和使用功能,在材质、规格、纹饰上进行了区分,有清一朝更有着历时性的变化。然而,一则由于编钟实物或流散四方或深藏禁宫,世人难以一睹真容;一则由于《律吕正义》及后编、《皇朝礼器图式》《钦定大清会典图》等清朝礼书存在着失载、误载之处,编钟究竟是如何具体使用的,长期以来不为人所知。本文通过细致辨析现存编钟实物,并与清会典、造办处档案等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揭示清宫编钟使用的真相,订补文献记载的不实之处。
关键词
中和韶乐
编钟
律吕正义
皇朝礼器图式
大清会典图
Keywords
The
court
music
for
sacrificial
rites
morning
meetings
and
banquets
chime
bells
Lv
Lv
Zheng
Yi
[律吕正义]
Huang
Chao
Li
Qi
Tu
Shi[皇朝礼器图式]
Da
Qing
Hui
Dian
Tu[大清会典图]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K875.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大晟府乐官刘诜琐考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春义
机构
嘉兴学院中文系
出处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3-60,共8页
文摘
刘诜为大晟燕乐的奠基人之一,然史传有关刘诜生平仕历记载颇略,且讹误不少。有关论著言及刘诜仕历及与大晟"徵调"关系,亦颇多误解。今细勘文献资料,考得刘诜生平仕历,并对刘诜与大晟"徵调"关系及其他著述情况作了考辨。
关键词
刘诜
生平仕历
大晟燕乐
徵调
其他著述
Keywords
Liu
Shen
employment
record
DSMM's
banquet
music
Zheng
Ci-modes
books
for
music
and
rite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
被引量:
1
7
作者
楼宇烈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
北京大学京昆古琴研究所
出处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2期5-11,共7页
文摘
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养成,主要是通过传统的礼乐教育。中国文化精神包括了伦理精神与艺术精神。中国的道德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紧密结合,使得道德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实际上常常也是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国文化艺术中的音乐绝不仅仅是为满足人们的一种生理欲望,而是为了促使人们达到一种理想的人格。任何艺术都不是孤立的,它不仅仅作为艺术家个人的主体意识表达,更重要的是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境界表达,每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都应该贯彻这种精神。美育的社会引导作用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始终有一种体悟的精神贯穿在中国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中国传统艺术深刻传达了中国文化的一种精神境界和生活情趣,中国艺术的方方面面都体现了中国文化最根本的人文精神,集中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情趣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而由艺入道相对比较容易。
关键词
艺术精神
礼乐教化
文化自觉
由艺入道
Keywords
artistic
spirit
music
and
rite
education
cultural
consciousness
going
into
great
way
by
art
分类号
J120.9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僭越与非礼——论季氏八佾舞于庭
8
作者
谷文国
机构
孔子研究院
出处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49-55,共7页
文摘
鲁国卿大夫季平子八佾舞于庭作为非礼之举,指的是对内祭周公用大尝禘礼的天子之礼的僭越。大尝禘礼,升歌《清庙》,下而管《象》;朱干玉戚,以舞《大武》;八佾,以舞《大夏》。季平子所为既违背了公庙不得设于家的礼制,亦在佾舞礼"数"方面僭用了天子规制。从武舞角度而言,季氏僭越之处在于对"朱干玉戚"这一乐"器""设锡";从文舞的角度而言,其僭越之处则在于"羽数"不用四佾而用八。季氏的双重僭越既受当时礼崩乐坏的时代影响,亦与鲁有天子礼乐的历史因素密不可分。
关键词
天子礼乐
周公
季氏八佾
大夏
Keywords
emperor’s
music
rites
Zhou
Gong
Eight-Row
Dance
of
Ji
Family
“Daxia”
分类号
K291 [历史地理—历史学]
K297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的乐与法
被引量:
7
9
作者
张飞舟
机构
西北政法学院
出处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28,共5页
基金
2002年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乐治"在德治中的重要地位>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中国古代,乐本身也是一种法,而且是一种“根本大法”。乐与中国古代另一“根本大法”礼属于并列、交叉关系。此二者一起成为中国古代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工具。以乐治国是中国古代独有的最富特色的治国方略。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根本大法
交叉关系
治国方略
Keywords
music
rule
of
“
music
'
the
system
of
“
music
'
rule
of
“
music
”
and
rite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D9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乐记》对《乐论》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
1
10
作者
洪永稳
机构
黄山学院文学院
出处
《黄山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09-111,共3页
文摘
中国古代第一篇音乐美学专著《乐记》是在荀子《乐论》的影响下产生的,它从"情感与艺术"的关系、"礼乐关系"及"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三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荀子《乐论》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
苟子
《乐论》
《乐记》
礼乐关系
中和之关
Keywords
Xunzi
music
Theory
The
Book
of
music
The
Relation
Between
rite
and
music
TheBeauty
of
Golden
Mean
分类号
B22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由“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看儒家对音乐的政治化诠释
侯焱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诗经》棫柞诗与西周礼乐文明
孙娟
《阴山学刊》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礼乐与悲剧:深藏着中西文化底蕴的“功能同类项”
林玮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清宫编钟制作考
孙召华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2
原文传递
5
清宫编钟形制及其功能考辨
孙召华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
原文传递
6
大晟府乐官刘诜琐考
张春义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
楼宇烈
《中原文化研究》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僭越与非礼——论季氏八佾舞于庭
谷文国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国古代的乐与法
张飞舟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乐记》对《乐论》的继承与发展
洪永稳
《黄山学院学报》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