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腓肠肌肌支切断小腿减肥术应用解剖 被引量:11
1
作者 温广明 罗盛康 +2 位作者 黄美贤 徐翔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5-608,611,共5页
目的:为临床选择性切断腓肠肌肌支进行小腿减肥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常规解剖后,在23侧女性下肢标本上观察测量腓肠肌肌支等相关胫神经分支的起始、宽度、长度及相互关系等。结果:(1)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的起始形式与邻近神经的组... 目的:为临床选择性切断腓肠肌肌支进行小腿减肥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常规解剖后,在23侧女性下肢标本上观察测量腓肠肌肌支等相关胫神经分支的起始、宽度、长度及相互关系等。结果:(1)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的起始形式与邻近神经的组合形式有7种;(2)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在胫神经上的起点较恒定,均落在窝中点上下不超过2.2cm的范围以内,平均值(3.8±6.9)mm,起始宽度分别为(2.1±0.5)mm和(2.3±0.4)mm,从起点到肌门的长度分别为(4.1±1.4)mm和(4.8±1.2)cm,各共干形式中的共干段长度为(1.2±0.5)cm;(3)腓肠内侧皮神经的起点几乎总是该段胫神经分支中的最高者,而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的相互位置关系也较恒定,前者有95%(19侧)起点高于后者,并多起自胫神经的内侧缘或后内侧。结论: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的起点位置恒定,但它们与邻近神经的组合形式复杂,宜在充分熟悉其各种组合形式及相互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顺序有计划地仔细寻找及分离神经及其共干段,宜在肌门处进行切断,以确保在切除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的同时,避免损伤比目鱼肌肌支和腓肠内侧皮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减肥 腓肠肌 肌支 胫神经 应用解剖
下载PDF
选择性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切断小腿减肥术中解剖观察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徐翔 罗盛康 +4 位作者 孙中生 王新灿 汪海滨 温广明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9-701,共3页
目的:探索将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神经切断,腓肠肌失神经萎缩,改善小腿肌性肥大外形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9例腓肠肌肌性肥大女性18侧小腿行选择性胫神经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切断小腿减肥术,术中观测腓肠肌内、外侧头神经肌支在胫神经... 目的:探索将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神经切断,腓肠肌失神经萎缩,改善小腿肌性肥大外形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9例腓肠肌肌性肥大女性18侧小腿行选择性胫神经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切断小腿减肥术,术中观测腓肠肌内、外侧头神经肌支在胫神经起点位置及与相邻神经的位置关系,测量小腿外形及周径变化。结果:(1)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在胫神经上的起点位置较恒定,在月国窝中点上下1.5cm范围内;(2)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起始与比目鱼肌支、腓肠内侧皮神经临床所见有4种组合关系,提示尽可能在神经支进入内、外侧腓肠肌肌门处选择性切断更为安全;(3)9例受术者术后早期可以行走、站立,无明显肿胀,随访3个月至1年,下肢无任何功能障碍,活动如常,小腿最大周径平均缩减(4.2±1.2)cm。小腿曲线变平缓,以内侧缩小明显。结论:(1)行选择性胫神经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切断术,可缩小小腿肌性肥大症状,达到小腿减肥,改善小腿外形之目的,效果明显;(2)该术式安全,简便,不影响受术者行走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减肥 腓肠肌 肌支 神经切断
下载PDF
桡神经前臂段浅层肌支的定位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姚君茹 吕来清 +3 位作者 潘三强 寇盛斌 韩辉 宿宝贵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8-20,共3页
目的 :为给前臂部创伤修复及肌瓣移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采用解剖剥离测量方法 ,对 2 5具 (共 5 0例 )成人上肢标本的桡神经浅层肌支进行自身比例定位研究。结果 :①桡神经发出的各肌支主要以 2支型出现率最多 ;②桡神经发出的各肌... 目的 :为给前臂部创伤修复及肌瓣移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采用解剖剥离测量方法 ,对 2 5具 (共 5 0例 )成人上肢标本的桡神经浅层肌支进行自身比例定位研究。结果 :①桡神经发出的各肌支主要以 2支型出现率最多 ;②桡神经发出的各肌支主要集中于上肢的Ⅵ段 ;③桡神经发出的各肌支进入各肌门的区位 ,均有倾向于以神经干为轴心近距离分布的规律。结论 :确定了桡神经肌支的危险区段和危险区位 ,有利于开展带神经血管蒂肌瓣移植的肌支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神经 肌支 上肢前臂 自身比例定位 骨科学 解剖剥离测量 危险区位
下载PDF
正中神经前臂段肌支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丁红梅 范松青 +2 位作者 尹知训 周小兵 谢巍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24期4297-4298,共2页
目的:为前臂部创伤修复及神经移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测量50例成人上肢前臂部标本的正中神经肌支的分布区段和类型。结果:正中神经发出的各肌支无典型的分布规律,大部分肌支集中在Ⅴ段、Ⅵ段。旋前圆肌(PT)肌支入肌点与指... 目的:为前臂部创伤修复及神经移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测量50例成人上肢前臂部标本的正中神经肌支的分布区段和类型。结果:正中神经发出的各肌支无典型的分布规律,大部分肌支集中在Ⅴ段、Ⅵ段。旋前圆肌(PT)肌支入肌点与指浅屈肌(FDS)肌支第1支、2支入肌点位置相近,肌支可分离长度、横径接近。结论:正中神经发出的肌支大部分集中在Ⅴ段、Ⅵ段,肌支共干的形式各异。旋前功能丧失,可转位指浅屈肌支1支~2支与PT肌支在入肌点处吻接,重建旋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神经 肌支 前臂
下载PDF
桡、尺动脉肌、皮支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单云官 张金波 +3 位作者 张玉和 潘曦东 贺智 冯美荣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目的:为手外科提供桡、尺动脉分出的肌、皮支.材料和方法:用福尔马林常规固定的成尸上肢69(男61,女8)侧,解剖观测桡、尺动脉分支的部位、支数及外径.主要结果:从尺、桡动脉壁两侧发出分支,大部分为不对称性分支间距不等,平均(3.0~15.0)... 目的:为手外科提供桡、尺动脉分出的肌、皮支.材料和方法:用福尔马林常规固定的成尸上肢69(男61,女8)侧,解剖观测桡、尺动脉分支的部位、支数及外径.主要结果:从尺、桡动脉壁两侧发出分支,大部分为不对称性分支间距不等,平均(3.0~15.0)mm.桡动脉平均分出15.8支,其中肌支10.3支,筋膜皮支5.5支.尺动脉平均分出12.4支,其中肌支7.6支,筋膜皮支4.8支.结论:桡、尺动脉分出肌、皮支,皮支为前臂筋膜瓣、皮瓣的血管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尺动脉 肌支 筋膜皮支 解剖
下载PDF
骨间后神经及其拇示指肌支的解剖学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廖新品 常能彬 +3 位作者 廖珏 高云 陈波 孙国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3-516,519,共5页
目的观察前臂骨间后神经及其拇示指肌支的解剖学特征。方法解剖43具尸体的86侧上肢部桡神经深支及其分支到腕背部,观测骨间后神经的行程与投影及其拇示指肌支起始部位横径、长度和骨性标志线与神经干间夹角关系等参数。结果骨间后神经... 目的观察前臂骨间后神经及其拇示指肌支的解剖学特征。方法解剖43具尸体的86侧上肢部桡神经深支及其分支到腕背部,观测骨间后神经的行程与投影及其拇示指肌支起始部位横径、长度和骨性标志线与神经干间夹角关系等参数。结果骨间后神经及其各分支均呈扁薄的窄带状神经束,其主干和多数肌支都走行在前臂后面中2/4段浅、深层肌之间,终末支止于腕背侧的梭形膨大部;主干起始处横径为(3.79±0.64)mm,各分支在起始部的平均横径(除指伸肌支约2.0 mm外)均小于1.0 mm;在旋后位,它呈向桡侧开放的弓形线段投影在肱骨外上髁至尺骨茎突连线的尺侧,半旋前位时则投影于该连线上或其桡侧。结论前臂后面中2/4段是骨间后神经主干及其大多数拇示指肌支在临床上易被损伤、误伤发生的高风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后神经 肌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尺神经前臂段肌支自身比例定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吕来清 潘三强 +1 位作者 韩辉 宿宝贵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9-21,共3页
目的 :为给前臂部创伤修复及肌瓣移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采用解剖剥离测量方法 ,对 2 5具 (共 5 0侧 )成人上肢前臂部标本的尺神经肌支进行自身比例定位研究。结果 :①尺神经发出的各肌支主要以 1支型和 2支型出现率最多 ;②尺神经... 目的 :为给前臂部创伤修复及肌瓣移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采用解剖剥离测量方法 ,对 2 5具 (共 5 0侧 )成人上肢前臂部标本的尺神经肌支进行自身比例定位研究。结果 :①尺神经发出的各肌支主要以 1支型和 2支型出现率最多 ;②尺神经发出的各肌支主要集中于上肢的 5上段 ;③尺神经发出的各肌支进入各肌门的区位 ,以中区和外区为主。结论 :确定了尺神经肌支的主要肌支类型、危险区段和危险区位 ;确认尺神经肌支有倾向于以神经干为轴心近距离分布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神经 肌支 定位 前臂
下载PDF
肌皮神经肌支的定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余汝堂 陈忠孝 金建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9-261,264,共4页
目的:探讨肌皮神经肌支的分支类型及其精确的体表定位方法。方法:上肢标本58侧,仔细解剖观测肌皮神经走行、分支的横径和长度等。结果:(1)肌皮神经穿过喙肱肌的位置距肩峰为(5.95±1.03)cm;(2)肱二头肌支起始处距肩峰距离:男(12.02&... 目的:探讨肌皮神经肌支的分支类型及其精确的体表定位方法。方法:上肢标本58侧,仔细解剖观测肌皮神经走行、分支的横径和长度等。结果:(1)肌皮神经穿过喙肱肌的位置距肩峰为(5.95±1.03)cm;(2)肱二头肌支起始处距肩峰距离:男(12.02±1.68)cm,女(10.35±1.88)cm,分别为肩峰—外上髁长度的(41.12±4.46)%和(36.91±6.55)%;起始点横径:男(1.27±0.37)mm,女(1.43±0.42)mm。短头肌支的长:男(3.66±13.7)cm,女(5.07±2.05)cm,长头肌支的长:男(4.27±1.37)cm,女(5.25±1.95)cm;(3)肱肌支起始处距肩峰距离为:男(15.27±2.76)cm,女(12.72±2.01)cm,分别为肩峰—外上髁长度的(52.50±9.60)%和(45.42±6.97)%。起始点横径(1.35±0.40)mm,长为(5.88±2.19)cm。结论:将肱二头肌支和肱肌支在肌皮神经发出点定位表达以肩峰与外上髁距离的百分比,可避免因个体差异而对肌支起点定位产生的误差,为临床提供更为便捷、可靠、实用的解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皮神经 肌支 分型 定位
下载PDF
上肢神经肌支的显微解剖及其在痉挛性瘫痪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伟 罗永湘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 :为寻求解除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 ,对 43侧成人上肢标本解剖观测。了解痉挛性脑瘫所致上肢痉挛性屈肘、旋前和屈腕畸形的主动肌神经肌支的来源、直径、可分离长度及发出部位。结果 :肱二头... 目的 :为寻求解除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 ,对 43侧成人上肢标本解剖观测。了解痉挛性脑瘫所致上肢痉挛性屈肘、旋前和屈腕畸形的主动肌神经肌支的来源、直径、可分离长度及发出部位。结果 :肱二头肌肌支平均 2 .72支 ,来源于肌皮神经 ( 97.5% )和正中神经 ( 2 .5% ) ;肱肌肌支平均 2 .74支 ,来源肌皮神经 ( 80 .5% ) ,其余分别来源于桡神经 ( 1 5.3% )、正中神经( 4 .2 % ) ;肱桡肌肌支平均 1 .77支 ,来源于桡神经 ;旋前圆肌肌支平均 2 .33支 ,来源于正中神经 ;尺侧腕屈肌肌支平均 1 .72支 ,来源于尺神经。它们的可分离长度分别为 :肱二头肌肌支 2 3.94mm、肱肌肌支 2 1 .6 3mm、肱桡肌肌支 2 1 .38mm、旋前圆肌肌支 2 7.2 7mm、尺侧腕屈肌肌支 2 1 .70mm。神经肌支的横径分别为 :0 .99、1 .0 0、0 .86、0 .84、0 .83mm ,在起始与进入肌门处的横径比较 (t检验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神经肌支的横径考虑与神经所含数量有关 ,术中可在起始处选择性切断 ,切除的长度以术后不再出现神经再连接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肌痉挛 神经 肌支 应用解剖 显微解剖
下载PDF
坐骨神经肌支自身比例定位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10
作者 段文彪 吕来清 邹锦慧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5年第2期6-7,11,共3页
目的为给大腿部创伤修复及肌瓣移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解剖剥离测量方法,对25具(共50侧)成人下肢标本的坐骨神经肌支进行自身比例定位研究。结果 1坐骨神经发出的各肌支主要以多支型出现率最多;2坐骨神经发出的各肌支主要集中于... 目的为给大腿部创伤修复及肌瓣移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解剖剥离测量方法,对25具(共50侧)成人下肢标本的坐骨神经肌支进行自身比例定位研究。结果 1坐骨神经发出的各肌支主要以多支型出现率最多;2坐骨神经发出的各肌支主要集中于下肢的3段;3坐骨神经发出的各肌支进入各肌门的区位,均有倾向于以神经干为轴心近距离分布的规律。结论确定了坐骨神经肌支的危险区段和危险区位,以及开展带神经血管蒂肌瓣移植的肌支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肌支 定位
下载PDF
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和血管束治疗小儿股骨头坏死的解剖与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范启申 郭德亮 +7 位作者 李庆喜 魏海温 苗开喜 任志勇 曹斌 刘亚国 徐达传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29-231,253,共3页
在41例成人尸体上观察了旋髂深血管的起始和外径,依据旋髂深血管的髂骨支和腹壁肌支的局部解剖学,设计了以旋髂深血管为蒂的髂骨瓣和血管束联合移植治疗小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新术式.临床应用17例获得满意效果.文中介绍了解剖学要点及... 在41例成人尸体上观察了旋髂深血管的起始和外径,依据旋髂深血管的髂骨支和腹壁肌支的局部解剖学,设计了以旋髂深血管为蒂的髂骨瓣和血管束联合移植治疗小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新术式.临床应用17例获得满意效果.文中介绍了解剖学要点及手术方法,并对取得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髂深血管 股骨头坏死 腹壁肌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