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1
1
作者 王俊怡 虞人杰 +19 位作者 刘淑芳 徐小静 刘霞 朱建宏 李莉娜 杨传忠 朱小瑜 岳少杰 张巍 马建荣 曹云 王来栓 叶鸿瑁 童笑梅 张雪峰 李云珠 李龙 王丹华 万伟琳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91-96,共6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与围产期高危因素、Apgar评分和窒息多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课题组协作医院新生儿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34周、生后检测脐动脉血p H和BE的窒息新生儿,根据Apgar...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与围产期高危因素、Apgar评分和窒息多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课题组协作医院新生儿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34周、生后检测脐动脉血p H和BE的窒息新生儿,根据Apgar评分诊断新生儿窒息,根据脐血血气分析将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分别分为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组(p H≤7和/或BE≤-16mmol/L)、非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组(77.2且BE〉-8)。根据围产期缺氧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诊断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结果共纳入新生儿窒息患儿111例,其中轻度窒息79例,重度窒息32例。(1)脐动脉血气p H和BE与1 min Apgar评分成正相关(p H:r=0.223,P=0.016;BE:r=0.293,P=0.002)。(2)多因素分析显示胎心监护异常是影响血气p H和BE的重要因素(β=0.080,95%CI 0.010~0.160,P=0.025)。(3)重度窒息组多器官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75.0%比29.1%,χ^2=17.810,P〈0.001)。轻度窒息合并严重酸中毒、非严重酸中毒和无酸中毒组多器官损害发生率分别为52.9%、26.3%、16.7%,酸中毒组多器官损害发生率高于无酸中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23,P=0.036);重度窒息合并严重酸中毒、非严重酸中毒和无酸中毒组多器官损害发生率分别为80.0%、76.9%、50.0%,均较高,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59,P=0.459)。(4)患儿1 min Apgar评分0~3分预测窒息多器官损害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2%和87.1%;脐动脉血p H≤7和BE≤-16的敏感度分别为42.6%和38.3%,特异度分别为87.6和92.2%。(5)Apgar评分、脐动脉血p H和BE多项指标综合用于窒息后多器官损害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1 min Apgar评分0~3分、5 min Apgar评分≤5分、脐动脉血p H≤7和BE≤-16 mmol/L具有较高的特异度(71.9%)和敏感度(74.5%)。结论脐动脉血p H和BE可准确评价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多器官功能损害 血气分析 脐血 阿普加评分
原文传递
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Apgar评分对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45
2
作者 赵燕凤 张志群 +2 位作者 芦蕙 莫蔚农 姚强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2期267-269,共3页
目的研究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对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36例窒息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经过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检查,比较不同窒息程度评分患儿代谢性酸中毒及... 目的研究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对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36例窒息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经过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检查,比较不同窒息程度评分患儿代谢性酸中毒及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绘制Apgar评分、脐动脉血p H及BE诊断多器官损害的ROC曲线,选取上述指标的临界值,并比较不同指标的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结果136例患儿中32例(23.52%)发生多器官损害,轻度窒息与重度窒息患儿多器官损害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性酸中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酸中毒患儿多器官损伤发生率为87.87%(29/33),非重度酸中毒患儿多器官损伤发生率为6.90%(2/29),非酸中毒患儿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为1.35%(1/74)。多器官及非多器官损害患儿1 min Apgar评分、p H及B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 min Apgar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min Apgar评分诊断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AUC为0.535,临界值为3,敏感度为78.13%,特异度为65.38%;p H的AUC为0.712,临界值为7.05,敏感度为90.63%,特异度为96.15%;BE的AUC为0.627,临界值为-15.23 mmol/L,敏感度为78.13%,特异度为88.46%。结论与单纯应用Apgar评分相比,应用脐动脉血p H及BE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价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动脉血气分析 APGAR评分 新生儿窒息 多器官损害
原文传递
9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廖清高 隋敏生 陈纪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993-994,共2页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特征,提高对百草枯中毒的认识和抢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3例患者中治愈42例,死亡51例。不同程度中毒患者服毒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程度中毒患者多脏器功...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特征,提高对百草枯中毒的认识和抢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3例患者中治愈42例,死亡51例。不同程度中毒患者服毒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程度中毒患者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发生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百草枯中毒可致多器官功能损害,预后差,中毒后对组织、器官产生的毒性反应出现较晚,早期综合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患者 临床分析 百草枯中毒 多脏器功能损害 多器官功能损害 早期综合治疗 不同程度 回顾性分析 临床特征 临床资料 毒性反应 显著性 发生率 预后差 中毒后 病死率 差别
下载PDF
甲基丙二酸血症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与防控 被引量:26
4
作者 杨艳玲 莫若 陈哲晖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47-652,共6页
甲基丙二酸血症(MMA)是一组可治可防的罕见病,是我国最常见的有机酸尿症。MMA患者基因型复杂,可在胎儿至成年发病,致死及致残率很高。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发生神经精神疾病及多脏器损害,导致癫痫、智力运动落后、贫血、脑积水、... 甲基丙二酸血症(MMA)是一组可治可防的罕见病,是我国最常见的有机酸尿症。MMA患者基因型复杂,可在胎儿至成年发病,致死及致残率很高。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发生神经精神疾病及多脏器损害,导致癫痫、智力运动落后、贫血、脑积水、心肌病、肺动脉高压、肾功能不全、视力损害等多种疾病。MMA患者显著的表型及预后差异取决于疾病类型及治疗,新生儿筛查、产前诊断及早期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为降低MMA引起的死亡及残障,新生儿、重症医学、遗传、代谢、神经、心血管、肾脏、外科、产科、医学检验、药学、营养、康复等多学科合作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血症 有机酸尿症 罕见病 遗传代谢病 多脏器损害 多学科合作
原文传递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妇女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5
作者 罗金凤 李华凤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3期319-322,共4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常见的特有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该病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近年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是心血管系统发生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内在机制。因此,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心血管系统病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常见的特有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该病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近年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是心血管系统发生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内在机制。因此,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改变的研究,既可促进对该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亦可对该病的防治和预后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心血管系统 病理生理改变 血管内皮细胞 全身多器官损害
原文传递
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16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熊东亮 林江 +1 位作者 陈继红 藏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6-497,512,共3页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的特征及误诊情况。方法对1990年9月至2004年11月深圳地区收治的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16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个器官损害92例,占55.1%;4个器官损害46例,占27.5%;5个器官损害24例,占14.4%;...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的特征及误诊情况。方法对1990年9月至2004年11月深圳地区收治的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16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个器官损害92例,占55.1%;4个器官损害46例,占27.5%;5个器官损害24例,占14.4%;6个以上器官损害5例,占3.0%。在器官损害方面肝脏损害最常见,为73.7%(123/167),其次为肺损害,为58.6%(98/167),心脏损害和肾脏损害也较常见,分别为52.7%(88/167)、35.9%(60/167)。病情危重程度与器官损害数目成正相关。及时诊治,预后良好,治愈率94.6%。9例因基础疾病或诊治延误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死亡,病死率5.4%。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伴发多器官损害,其中以肝脏、肺、心脏和肾脏损害最常见,应仔细分析病情,及时正确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恙虫病立克次体 并发症 多器官损害
下载PDF
急性百草枯中毒导致多器官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高艳霞 王艺博 +12 位作者 李毅 江亚南 侯林林 张岩 孙沛 孙昌华 段国宇 徐志高 车璐 李素娟 闫改勤 余言午 袁丁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11-1416,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患者不同时间点各脏器的标志物水平,分析各脏器受损的发生率和先后顺序。方法纳入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收治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急性PQ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患者不同时间点各脏器的标志物水平,分析各脏器受损的发生率和先后顺序。方法纳入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收治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急性PQ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记录患者中毒后第1、3、5、7天的胰腺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血气分析等指标及相关临床资料,分析主要脏器损伤的发生率、出现损伤的时间、先后顺序以及各脏器损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两组间各脏器损伤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生存组与死亡组各指标随时间动态变化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共纳入177例急性PQ中毒患者,其中生存组110例,死亡组67例,两组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与服毒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各脏器损伤发生率:消化道(99.4%)、胰腺(43.5%)、肺(38.4%)、肝(35.6%)、肾(29.4%)、心脏(20.3%);初发时间:胰腺(2.2±1.8)d、消化道(2.9±0.4)d、肝(3.4±2.1)d、心脏(5.3±1.3)d、肾脏(6.1±2.3)d、肺(6.9±1.4)d。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各脏器功能受损发生率更高,肺(98.5%vs 1.8%)、胰腺(88.1%vs 16.4%)、肝脏(65.7%vs 17.2%)、肾脏(50.7%vs 16.4%)、心脏(40.3%vs 8.2%);死亡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胰腺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血气分析、白细胞计数等指标较生存组更为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死亡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肌酸激酶同工酶、谷丙转氨酶水平无明显波动,其余各项指标均有加重趋势;而生存组各项指标略有改善或变化不明显。结论急性PQ中毒后脏器损伤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消化道、胰腺、肺、肝、肾、心脏,损伤初发时间由早到晚依次为胰腺、消化道、肝、心、肾、肺;相较于生存组,死亡组器官受损发生率更高,损伤程度更严重,且呈逐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百草枯中毒 多脏器损伤 脏器损伤规律
原文传递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志涛 李立新 包莉娜 《罕少疾病杂志》 2016年第4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临床诊断中将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结合Apgar评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至2016年我院收治的112例新生儿窒息患儿112例,分别以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p H值以及BE值为标准预测多器官损害。结果患儿中多器官损害发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临床诊断中将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结合Apgar评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至2016年我院收治的112例新生儿窒息患儿112例,分别以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p H值以及BE值为标准预测多器官损害。结果患儿中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为44.64%(50/112);以1分钟Apgar≤7或3为标准,多器官损害阳性预测值为46.00%与64.00%,敏感度为30.26%与50.79%,特异度为25.00%与63.27%;以p H是否在7或BE在-16mmol/L以下为标准,阳性预测值为72.00%,敏感度为65.45%,特异度为75.44%。结论其动脉血气分析p H与BE值能够作为新生儿窒息以及多器官损害的评价指标,结合Apgar评分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 新生儿窒息 多器官损害
下载PDF
Apgar评分、脐血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病情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叶丽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2期56-59,共4页
目的对Apgar评分、脐血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病情评价中的作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3月间本院分娩的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确诊为窒息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Ap... 目的对Apgar评分、脐血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病情评价中的作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3月间本院分娩的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确诊为窒息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Apgar评分结果分成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两组,对两组患儿代谢性酸中毒、多脏器损害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患儿进行血气分析,按照结果分成代谢性酸中毒组、非代谢性酸中毒组,对两组患儿多脏器损害发生情况展开对比分析。结果经对比分析,Apgar评分轻度组与重度组比较,代谢性酸中毒、多脏器损害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性酸中毒组患儿多脏器损害发生率较非代谢性酸中毒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代谢性酸中毒合并重度窒息患儿多脏器损害发生率高于代谢性酸中毒组和重度窒息组(P<0.05)。结论采用脐动脉血气分析法对窒息患儿是否发生多脏器损害的临床效果优于Apgar评分,对病情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将两种方法联合用应用,评价的准确性更高,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GAR评分 新生儿窒息 脐动脉血气分析 多脏器损害 病情评价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宫内生长受限新生儿多系统器官损害与临床管理 被引量:10
10
作者 付薇 刘敬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289-294,共6页
胎儿时期是各系统器官发育形成的关键时期,宫内生长环境的改变可导致胎儿-新生儿多系统器官损害,并与成人期疾病密切相关,包括神经系统损害(如脑发育障碍、功能异常及脑瘫等)、心血管系统损害(如冠心病、高血压等)、生长障碍与... 胎儿时期是各系统器官发育形成的关键时期,宫内生长环境的改变可导致胎儿-新生儿多系统器官损害,并与成人期疾病密切相关,包括神经系统损害(如脑发育障碍、功能异常及脑瘫等)、心血管系统损害(如冠心病、高血压等)、生长障碍与代谢性疾病(如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肥胖症、生长发育障碍等)、泌尿系统损害(如肾间质性疾病、肾性高血压等)、呼吸系统损害(如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等,本文对此予以介绍,以助于临床医师对胎儿生长受限的认识及加强相关干预措施,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受限 胎儿 多器官损害 临床管理
原文传递
7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畅 毛国群 +2 位作者 杨光钊 刘希胜 孙娜娜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其早期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72/78,92.31%)... 目的:总结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其早期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72/78,92.31%)、少尿或无尿(65/78,83.33%)、呕吐腹泻(63/78,80.77%)、头痛腰痛腹痛(47/78,60.26%)、颜面部及颈胸部充血(49/78,62.82%),其他表现包括部分患者伴有全身散在出血点(22/78,28.21%)、颜面部或下肢水肿(19/78,24.36%)甚至休克(6/78,7.69%)。实验室检查最常见异常为白细胞升高、血小板降低、转氨酶升高、尿素氮及肌酐升高、凝血时间延长、尿蛋白阳性;部分患者伴有淀粉酶升高、肌钙蛋白升高等。58例(74.36%)患者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IgM及IgG阳性。胸腹部CT最常见表现为肾肿胀(42/78,53.85%)、肾周筋膜增厚伴渗出(63/78,80.77%)、腹腔积液(56/78,71.79%)、胸腔积液及肺不张(54/78,69.23%),其他表现包括胰腺炎(31/78,39,74%)、心包积液(22/78,28.21%)、两肺感染(18/78,23.08%)、肝密度减低(11/78,14.10%)及肾包膜下出血(9/78,11.54%)等;头颅MRI表现为垂体信号异常(2/78,2.56%)、脑出血(1/78,1.28%)等。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最主要的临床特征为多器官损害,其临床特征复杂,诊断需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多器官损害 临床特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损害控制理论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帆 胡耑 +2 位作者 白祥军 田利华 周锡渊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12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伤伴严重皮肤软组织损伤救治中,综合应用损害控制理论和负压封闭引流术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方法随机筛选出94例伴有严重皮肤软组织损伤的多发伤患者,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38例),试验组一期采用简略手... 目的探讨多发伤伴严重皮肤软组织损伤救治中,综合应用损害控制理论和负压封闭引流术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方法随机筛选出94例伴有严重皮肤软组织损伤的多发伤患者,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38例),试验组一期采用简略手术,止血、清除坏死组织后急诊行负压封闭引流(VSD)术,待复苏和病情稳定后再行确定性手术;对照组一期采用确定性手术,术后进行复苏和后续诊疗。分析两组间"首次打击"和"二次打击"指标的差异和同MODS和预后的关联。结果试验组术后的体温、休克、酸中毒、凝血功能、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感染、脓毒症等评价指标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致死性三联征(LTD)发生率为14.29%,MODS发生率为7.14%,7d内死亡率为0,7d后死亡率为1.7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应用损害控制理论和负压封闭引流术,可防止患者生理功能进一步紊乱衰竭,同时吸附坏死组织和创面渗出物,对防治感染、MODS和降低死亡率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衰竭 负压伤口疗法 多处创伤 损害控制理论
原文传递
90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多器官损害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丛丽娴 《传染病信息》 2018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患者多器官损害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蓬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SFTS确诊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85例患者出现多器官... 目的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患者多器官损害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蓬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SFTS确诊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85例患者出现多器官损害,其中92.22%患者肝功能异常;91.11%患者血液系统异常;80.00%患者CK升高,66.67%患者CK-MB升高,67.78%患者心电图异常;71.11%患者尿常规异常;56.67%患者空腹血糖升高;46.67%患者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结论 SFTS患者多器官损害以肝、心、血液、神经系统损害最为严重,大多数患者可恢复正常。该类患者病情越重,受累器官越多,病死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多器官损害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钮宜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6期849-853,共5页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窒息新生儿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pgar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根据脐动脉血气分析将其进一...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窒息新生儿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pgar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根据脐动脉血气分析将其进一步分为无代谢性酸中毒组、轻度代谢性酸中毒组和重度代谢性酸中毒组,根据诊断结果评价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情况。结果根据Apgar评分,104例窒息新生儿中49例(47.11%)轻度窒息,55例(52.89%)重度窒息,共25例患儿发生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为24.04%。轻度窒息组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低于重度窒息组(P〈0.05);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器官损害发生率在重度代谢性酸中毒组、轻度代谢性酸中毒组和无代谢性酸中毒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器官损害组1minApgar评分、pH和BE均明显低于非多器官损害组(均P〈0.05),两组5rain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Apgar评分诊断为窒息的新生儿中,脐带血气分析发现,pH≤7或BE≤-16mmol/L对多器官损害的评价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2.00%、86.75%和62.07%;pH≤7.2或BE≤-8mmol/L对多器官损害的评价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00%、64.56%和46.15%。结论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Apgar评分相较于单纯Apgar评分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动脉 血气分析 APGAR评分 新生儿窒息 多器官损害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害的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王化珍 李真珍 王洪娟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1期46-49,共4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多器官损害情况分为对照组(48例)与研究组(50例)。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窒...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多器官损害情况分为对照组(48例)与研究组(50例)。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害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出生体重、胎龄、1minApgar评分、羊水污染、宫内窘迫、脐带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胎儿生长受限、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minApgar评分偏低、羊水污染、宫内窘迫、脐带异常是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出生体重较高及胎龄较大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1 min Apgar评分偏低、羊水污染、宫内窘迫、脐带异常是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出生体重较高及胎龄较大为保护因素,临床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多器官损害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儿童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176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志勇 罗永奇 廖国仁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6期27-28,共2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儿童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176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76例儿童恙虫患者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诊断儿童恙虫病患者时,由于患者容易出现并发多器官损害现象,会给诊断带来许多困难,因此临床中,出现的误诊率非常... 目的总结和分析儿童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176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76例儿童恙虫患者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诊断儿童恙虫病患者时,由于患者容易出现并发多器官损害现象,会给诊断带来许多困难,因此临床中,出现的误诊率非常高。在对患者的治疗中,医师主要是使用阿奇霉素来给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治愈非常有效。结论在临床中,恙虫病是儿童人群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但在对儿童进行治疗时,要想使得儿童病死率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就必须及时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恙虫病 多脏器损害
下载PDF
醛固酮诱导多器官损害小鼠模型的研究
17
作者 罗玉 张海涛 +4 位作者 郑亚威 孟宪泽 方震 王雅婷 方祝元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5-1051,共7页
目的建立与评价醛固酮诱导多脏器损害小鼠模型。方法小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μg/(kg·d))、醛固酮低剂量组(150μg/(kg·d)),醛固酮中剂量组(300μg/(kg·d)),醛固酮高剂量组(450μg/(kg·d))... 目的建立与评价醛固酮诱导多脏器损害小鼠模型。方法小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μg/(kg·d))、醛固酮低剂量组(150μg/(kg·d)),醛固酮中剂量组(300μg/(kg·d)),醛固酮高剂量组(450μg/(kg·d)),通过手术在皮下埋置含有醛固酮的渗透性微泵,输注醛固酮4周建立醛固酮损害模型。每周记录小鼠体重、血压。4周造模结束后,小鼠处死取材,观察并分析小鼠血压及各脏器组织学形态等。结果(1)输注醛固酮4周后,醛固酮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的醛固酮水平明显升高,而醛固酮低剂量组无明显升高;(2)小鼠置入渗透泵后,第2周与第3周醛固酮低、中、高剂量组收缩压均显著升高,但在第4周,醛固酮低、中、高剂量组血压均有所下降;(3)醛固酮低、中、高剂量组肾以及心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细胞间质水肿、胶原沉积和纤维化病变;醛固酮低剂量组肝出现了少量的胶原沉积;醛固酮中、高剂量组有不同程度的的肝细胞损伤、胶原沉积和纤维化病变。结论醛固酮可以诱导小鼠的多脏器损害,在该种造模方式下脏器的损伤主要表现水肿、胶原沉积和纤维化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 多脏器损伤 肾损伤 心脏损伤 肝损伤 小鼠
下载PDF
全氟化碳汽化吸入对急性肺损伤兔多脏器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丙超 解立新 +1 位作者 赵晓巍 黄贤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通过全氟化碳(PFC)汽化吸入治疗ALI兔模型,探讨全氟化碳汽化吸入对ALI动物肺、小肠、肝、肾病理组织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1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三组:常规通气组(CMV组)、PFC汽化吸入组(PFC组)及对照组。将兔气管切开,插管连接呼... 目的通过全氟化碳(PFC)汽化吸入治疗ALI兔模型,探讨全氟化碳汽化吸入对ALI动物肺、小肠、肝、肾病理组织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1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三组:常规通气组(CMV组)、PFC汽化吸入组(PFC组)及对照组。将兔气管切开,插管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通过人工海水气管内注入制作ALI模型后,CMV组给予常规通气6 h,PFC组给予汽化吸入PFC治疗2 h后调整为常规通气观察4 h,对照组撤除呼吸机。实验结束后将各组动物肺、小肠、肝、肾进行固定、包埋和切片,光镜下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对照组兔在撤离呼吸机15 min内全部死亡。PFC组氧合指数在治疗和后续观察期内持续改善,明显高于CMV组。与CMV组比较,汽化吸入PFC能明显减轻肺组织的病理损伤(5.283±0.679比9.833±0.753,P<0.05);肝(0.683±0.133比1.100±0.580)、肾(0.767±0.484比0.883±0.240)和小肠(0.500±0.190比0.750±0.521)的病理损伤虽然呈现出减轻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汽化吸入PFC在改善氧合的同时,能明显减轻肺组织的病理损伤,但不能证实对肺外器官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碳 急性肺损伤 机械通气 病理 多脏器损伤
下载PDF
按压自主同步通气模式对猪心肺复苏效果影响的研究
19
作者 曹光立 高贵锋 +6 位作者 徐杰丰 王旭光 葛风 朱锦江 周梅亚 王双卫 张茂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57-1264,共8页
目的建立猪心脏骤停复苏模型,探讨新型的按压自主同步通气(automatic compression synchronous ventilation,ACSV)对猪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白猪12头,体重(38±3)kg,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CSV组和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 目的建立猪心脏骤停复苏模型,探讨新型的按压自主同步通气(automatic compression synchronous ventilation,ACSV)对猪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白猪12头,体重(38±3)kg,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CSV组和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组,每组6头。以经右心室电极释放交流电诱发室颤6 min+按压8 min制备猪心脏骤停-复苏模型,机械胸外按压深度5 cm、频率100次/min。ACSV组设置潮气量3 mL/kg、频率100次/min;IPPV组为潮气量7 mL/kg、频率10次/min。于复苏前及复苏1、4、7 min时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复苏期间监测冠脉灌注压(coronary perfusion pressure,CP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respiratory carbon dioxide,ETCO_(2))和颈动脉血流流速(carotid blood flow,CBF)等指标。于复苏前及复苏后1、2和4 h,通过压力监测导管记录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及全心射血分数(global ejection fraction,GEF),并在各时间点及复苏后24 h采集静脉血标本检测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mine aminotransferase,ALT)、肌酐(creatinine,Cr)、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等。结果(1)复苏期间ACSV组的CPP、ETCO_(2)、CBF等指标均略高于IPPV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复苏期间两组的pH、PaCO_(2)、HCO_(3)^(-)、乳酸等指标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CSV组的PaO_(2)显著高于IPPV组,在4 min和7 min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动物复苏成功率均为83.3%,复苏前后SV及GEF值相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复苏后ACSV组的cTnI、NSE、ALT、Cr、IFABP等指标低于IPPV组,其中cTnI在复苏后24 h、ALT在复苏后2 h和24 h时、IFABP在复苏后4 h和24 h时,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提示新型的ACSV能显著提高猪心肺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通气模式 血流动力学 多器官损伤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救治体会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兴勤 杨庆忠 +2 位作者 张晓娟 马丽 田建元 《西部医学》 2011年第3期503-50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存活,占41.2%;4例自动出院,占33.3%;3例患者临床死亡,占25.0%。结论急性百草枯农药中毒可以导致多脏...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存活,占41.2%;4例自动出院,占33.3%;3例患者临床死亡,占25.0%。结论急性百草枯农药中毒可以导致多脏器损害;早期积极治疗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死亡率 多脏器损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