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倡导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兼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理论依据及理论贡献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红婷 滕星 《当代教育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23,共7页
如何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当代社会各界需要关切的重大研究课题,更是检验当代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试金石。“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启发下,对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思潮... 如何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当代社会各界需要关切的重大研究课题,更是检验当代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试金石。“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启发下,对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不断反思中,为多民族国家教育现代化治理贡献的美好教育理念。“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倡导民族教育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的改革,鼓励民族成员交往交流交融,是新时代更适切的民族教育范式;“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鼓励地方性课程资源开发,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理想的国民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 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半耕时代”乡村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以湖南大金村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红婷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9,共6页
近20年来,中国农村社区已经从传统的"全耕社会"演进为"半耕社会"。乡村社区的转型导致乡村教育也面临一些新的困惑:学校管理以县为主还是以乡村为主?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就近入学"还是"集中办学"... 近20年来,中国农村社区已经从传统的"全耕社会"演进为"半耕社会"。乡村社区的转型导致乡村教育也面临一些新的困惑:学校管理以县为主还是以乡村为主?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就近入学"还是"集中办学"?学校对社区是开放教育资源还是实行封闭式管理?乡村学校如何开展素质教育?面对这些困惑,笔者建议:一要根据乡村社区发展的需要重新界定乡村教育的性质与功能;二要重现审视教育管理体制,避免乡村学校管理中出现的权力真空;三是在多元文化理论背景中重新构建农村教育的课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耕时代 乡村教育 乡土教材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
下载PDF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双重性特征探析——读《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 被引量:5
3
作者 海路 刘倩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9年第2期1-5,共5页
滕星撰写的《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对凉山彝族社区学校的彝汉双语教育进行了田野调查和民族志撰写,并从教育人类学的立场对彝族社区文化变迁和双语教育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本书从认识论... 滕星撰写的《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对凉山彝族社区学校的彝汉双语教育进行了田野调查和民族志撰写,并从教育人类学的立场对彝族社区文化变迁和双语教育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本书从认识论上给我们提供了关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双重性特征的启发和思考:(1)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目标是传承民族文化与融入主流社会的统一;(2)少数民族群体对双语教育的认识存在工具性和情感性两大视角;(3)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实践中既要重视群体的文化传承,也要关注个人的发展需求。"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是实现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体利益协调发展、共生共荣的重要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 少数民族 双语教育 双重性 教育人类学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
下载PDF
重视乡土教材开发研究 倡导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兼论乡土教材助力民族团结进步的五大依据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红婷 滕星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33,共7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都有自己个性鲜明的乡土文化与民族传统。乡土教材开发是加强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载体,更是夯实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路径。我国乡土教材开发研究倡导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关注民族地区...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都有自己个性鲜明的乡土文化与民族传统。乡土教材开发是加强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载体,更是夯实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路径。我国乡土教材开发研究倡导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关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类型的急剧转型,聚力国内外乡土教材研究与开发团队,创新了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机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 乡土教材开发 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民族学校课程的多维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善鑫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3年第3期37-40,78,共5页
民族教育特殊性的表现之一便是民族学校的课程。民族学校的课程除了具有普通学校课程的共性之外,还在民族学校教育中发挥了特殊的职能和作用,对此可以作多维解读。一是从少数民族学生发展的角度而言,民族学校课程发挥了"先行组织者... 民族教育特殊性的表现之一便是民族学校的课程。民族学校的课程除了具有普通学校课程的共性之外,还在民族学校教育中发挥了特殊的职能和作用,对此可以作多维解读。一是从少数民族学生发展的角度而言,民族学校课程发挥了"先行组织者"的职能;二是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角度而言,民族地区学校的课程发挥了不同民族学生相互交流中介的职能;三是从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民族学校的课程又是民族文化的浓缩和整合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学校课程 “先行组织者”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 民族文化
下载PDF
西方低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的本土化阐释——山区拉祜族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 被引量:52
6
作者 滕星 杨红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7,共16页
采用教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从人类学田野工作入手 ,对山区拉祜族学生低学业成就原因进行了现象学分析 ,总结出影响山区拉祜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状况的主要原因 ,结合拉祜族山区的实际情况在介绍西方低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的同时对其进行了中... 采用教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从人类学田野工作入手 ,对山区拉祜族学生低学业成就原因进行了现象学分析 ,总结出影响山区拉祜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状况的主要原因 ,结合拉祜族山区的实际情况在介绍西方低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的同时对其进行了中国本土化阐释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少数民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祜族学生 低学业成就 归因理论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