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多源数据构建全球天顶对流层延迟模型 被引量:16
1
作者 姚宜斌 胡羽丰 张豹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730-2741,共12页
对流层延迟是无线电大地测量技术中的重要误差源,目前常用的对流层模型的建立均是基于单一数据源.本文按照直接对天顶对流层延迟建模的思路,采用格网化的GGOS Atmosphere的对流层数据和离散的IGS对流层产品联合建模,在利用IGS的高采样... 对流层延迟是无线电大地测量技术中的重要误差源,目前常用的对流层模型的建立均是基于单一数据源.本文按照直接对天顶对流层延迟建模的思路,采用格网化的GGOS Atmosphere的对流层数据和离散的IGS对流层产品联合建模,在利用IGS的高采样率对流层产品分析天顶对流层延迟的短周期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多源数据的全球天顶对流层延迟模型.经过检验,多源模型的内符合精度为3.6 cm,表现出良好的拟合效果.使用未参与建模的IGS站进行外符合检验,统计结果显示多源模型的全球平均bias为?0.31 cm,全球平均RMS为4.16 cm,明显优于GZTD模型(bias为?0.48 cm;RMS为4.46 cm),且与目前精度最高的GPT2w模型(bias为?0.04 cm;RMS为4.14 cm)精度相当.多源模型的改正精度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多源模型在有IGS站支持的地区改正效果明显优于GZTD和GPT2w模型.多源模型具有全球适用、区域增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延迟 GGOS ATMOSPHERE 短周期特征 多源模型 区域增强
原文传递
基于科技文献多重共现的数据模型理论与知识发现应用范例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庞弘燊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1-72,共12页
[目的/意义]科技文献中各种特征项及其之间的关联是构成多种多样共现现象的基本单元,通过挖掘共现特征项之间的关联,共现分析可以从不同角度探测科学与技术活动规律的方方面面,为科研管理者和研究者等提供一个全方位、多角度观察科学发... [目的/意义]科技文献中各种特征项及其之间的关联是构成多种多样共现现象的基本单元,通过挖掘共现特征项之间的关联,共现分析可以从不同角度探测科学与技术活动规律的方方面面,为科研管理者和研究者等提供一个全方位、多角度观察科学发展的新视角。[方法/过程]通过对多重共现的基础理论研究,构建一套独特的多重共现数据模型基础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包括:多重共现的定义、多重共现的研究范畴、用于多重共现的变量符号、多重共现的矩阵定义、多重共现的数据组织形式以及多重共现的延展系数计算公式与应用范畴。此外,基于多重共现的交叉图可视化方式,构建可用于分析3个或以上特征项共现关系的知识发现方法,包括共现关联强度、被引关联强度以及共现突发强度的分析方法。[结果/结论]通过该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拓展共现现象的研究范围,为共现分析走向多角度、多维度的多重共现分析提供基础理论的支持。并通过实证研究,选取不同的多重共现应用案例,证明该方法可应用于研究领域、研究机构、机构间对比、研究学者等方面的分析,同时具有较好的分析效果。由于该方法体系具有分析角度多维化和分析方法多样化的特点,通过该方法的分析,除能够实现一重、二重共现等的分析效果外,还能揭示出比一般共现更为广泛和深入的知识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共现 多特征项共现 多源数据 数据模型 知识发现
原文传递
多部门地名地址整合与协同服务方法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赵骞 邓轶 +1 位作者 李东阳 郭睿 《地理信息世界》 2020年第1期122-126,共5页
针对测绘、民政、工商等多部门地名地址标准不一、数据类型各异、难以共享应用等问题,提出了基于Lucene的多源地名地址整合与协同服务方法,该方法结合Lucene信息检索工具,构建地名数据存储模型,实现了多源地名地址数据整合与组织存储,... 针对测绘、民政、工商等多部门地名地址标准不一、数据类型各异、难以共享应用等问题,提出了基于Lucene的多源地名地址整合与协同服务方法,该方法结合Lucene信息检索工具,构建地名数据存储模型,实现了多源地名地址数据整合与组织存储,并设计地名数据管理引擎,实现了多源地名地址数据的一体化协同服务管理与检索,最后结合应用实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多源地名地址数据集成统一、查询管理以及共享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ENE 多源地名整合 地名数据模型 地名管理引擎 地名协同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临床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实践 被引量:5
4
作者 陈联忠 计虹 +4 位作者 胡可云 张晨 王飞 席韩旭 赵士洁 《中国数字医学》 2023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在医院数据中心基础上,进一步融合院外及公开多源异构数据,并通过标准化数据建模和数据治理,构建高质量临床数据资源中心,以支持医院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反哺临床,提升研究成果转化能力,实现从数据到科研到临床的一体... 目的:在医院数据中心基础上,进一步融合院外及公开多源异构数据,并通过标准化数据建模和数据治理,构建高质量临床数据资源中心,以支持医院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反哺临床,提升研究成果转化能力,实现从数据到科研到临床的一体化发展闭环。方法: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多层次、多维度的数据模型,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标准化的,可满足科研、临床等不同场景需求的多模态数据集合。结果:临床数据资源中心已入库治理5000余万诊次临床诊疗数据、1000多万条随访数据,整合45个既往与在研课题研究数据,18个气象、文献及基因等公开数据;形成614个数据模型和10479个研究可用字段;支持CDSS等数据服务调用频率高达162万次/天;支撑521位科研人员和团队建立了1532个研究人群和专病库,已有62个研究模型成果转化反哺临床。结论:通过建设高质量临床数据资源中心,可高效满足临床研究团队对相关数据的使用需求,且随用、随查、随取、随分析,降低了数据使用门槛,提升了研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数据资源中心 多源异构数据 人工智能技术 临床数据模型
下载PDF
实景三维在自然资源监测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黄明伟 李梦梦 +1 位作者 陈超 虞瑶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0-153,共4页
构建能与现实场景互联互通的实景三维数字基底,可为加快构建自然资源统一监测体系提供高质量的监测成果及地理信息服务。本文在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框架下,开展自然资源季度监测工作,研究基于实景三维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实际应用... 构建能与现实场景互联互通的实景三维数字基底,可为加快构建自然资源统一监测体系提供高质量的监测成果及地理信息服务。本文在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框架下,开展自然资源季度监测工作,研究基于实景三维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实际应用。以常熟市自然资源监测省级试点为例,利用实景三维技术手段,为常熟市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多尺度、时序化、关联化的实景三维技术表现力强、分析结果精准、监测效果优,能高质量地支撑自然资源监测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 自然资源监测 多源数据融合 地理空间信息 空间数据模型
下载PDF
基于XML的多源多分辨率数据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洪波 王秀坤 +2 位作者 唐一源 李强 孟凡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8-49,133,共3页
对数据建模技术进行了拓展,构建了基于XML技术的多源多分辨率数据模型(XMM),有效地访问多源数据只需进行归一化转换,而且支持多分辨率数据分析。进一步地从具体的应用中抽象出适用于动态处理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基于XMM的原型... 对数据建模技术进行了拓展,构建了基于XML技术的多源多分辨率数据模型(XMM),有效地访问多源数据只需进行归一化转换,而且支持多分辨率数据分析。进一步地从具体的应用中抽象出适用于动态处理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基于XMM的原型系统。它允许应用程序在运行时动态扩展,使其一方面能够独立于应用程序,维护其自身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能够和应用程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科学数据 多分辨率分析 数据模型 可扩展标记语言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的多源通信网络信息分析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宗恕 路正国 《无线电工程》 2017年第5期1-5,共5页
针对通信对抗多源传感器获取的通信网络信息挖掘问题,对通信信号外部技术特征和内涵信息进行形式化表示,根据传感器处理信息深度建立了域数据模型。深入分析了通信信息数据挖掘准备的方法,基于域数据模型和粗糙集理论,采用决策表分解知... 针对通信对抗多源传感器获取的通信网络信息挖掘问题,对通信信号外部技术特征和内涵信息进行形式化表示,根据传感器处理信息深度建立了域数据模型。深入分析了通信信息数据挖掘准备的方法,基于域数据模型和粗糙集理论,采用决策表分解知识发现的方法提取规则,对复杂通信网络信息挖掘过程进行了基于规则的非机理指示建模,按信号体制分类对通信网络信息挖掘模型进行组织,构建了基于规则的知识系统,应用粗糙集理论和方法实现了通联关系的挖掘,并提出了对数据挖掘模型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对抗 多源传感器 粗糙集 域数据模型 网络信息挖掘 决策表分解
下载PDF
立体交通工程大体量三维空间数据管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侨 朱凌玉 +1 位作者 曹亚亮 刘君熙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3年第5期118-122,共5页
交通工程行业数据平台普遍存在数据来源广泛、数据类型异构、数据存储量巨大以及数据展示效果差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平台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基于三维GIS、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出适用于交通工程行业大体量三维空间数据... 交通工程行业数据平台普遍存在数据来源广泛、数据类型异构、数据存储量巨大以及数据展示效果差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平台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基于三维GIS、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出适用于交通工程行业大体量三维空间数据的管理方法,对大体量三维空间数据进行轻量化、web GL渲染及交通边缘数据处理,有效解决了模型渲染瓶颈并提高了渲染效率,对于交通工程的数字化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量三维空间数据 数据轻量化 数据模型渲染 边缘数据处理
下载PDF
透明矿山建设与推进的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郭昌放 杨真 +4 位作者 武祥 张海红 吴钔钛 陈一鼎 周兴策 《中国煤炭》 2021年第1期83-92,共10页
透明矿山建设可分为矿山外部生产环境透明化建设和矿山内部生产环境透明化建设,前者通过建设矿山多源数据协同共享平台消除困扰矿山的“信息孤岛”和“子系统孤岛”现象,实现对矿井生产过程中人设备环境所产生基础多源大数据的透明化管... 透明矿山建设可分为矿山外部生产环境透明化建设和矿山内部生产环境透明化建设,前者通过建设矿山多源数据协同共享平台消除困扰矿山的“信息孤岛”和“子系统孤岛”现象,实现对矿井生产过程中人设备环境所产生基础多源大数据的透明化管理;后者通过智能算法对反演模型的优化以及通过构建约束模型耦合基于平台实时获取的巷道、钻探以及回采动态揭露的多源先验数据,提高矿山地质勘探的精准性。透明矿山建设涉及范围广、实施难度大,通过对矿山生产各专业信息的逐步积累和充分挖掘利用,逐步提高矿井安全隐患、水、瓦斯等更大范围和更高维度的透明化建设,为矿山的智能无人开采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矿山 多源数据协同共享 地质异常精准勘探 智能反演算法 多源先验数据耦合模型 隐患透明化管理
下载PDF
智能化煤矿GIS地测协同多源信息数据集成处理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雷鹏 黄天尘 +2 位作者 党晓伟 张晓利 叶鸥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11期166-172,共7页
为了提高煤矿GIS地测协同多源信息数据集成处理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对智能化煤矿GIS地测协同多源信息数据集成处理模型展开研究。该模型设计智能化煤矿GIS地测多源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目录节点采集多源信息数据,对采集过来的数据实施预处理... 为了提高煤矿GIS地测协同多源信息数据集成处理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对智能化煤矿GIS地测协同多源信息数据集成处理模型展开研究。该模型设计智能化煤矿GIS地测多源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目录节点采集多源信息数据,对采集过来的数据实施预处理后从中提取出多源信息数据特征;依据提取结果结合BIM技术构建BIM模型,将采集数据及特征数据填充到模型内,通过坐标转化方法对数据实施坐标变换,实现多源链接,完成多源信息数据集成处理。通过对该方法开展集成处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对2 000个多源信息数据集进行集成的耗时可下降至0.7~1.2 s,对100 000个数据集进行查询的耗时仅为4.15 s,经过集成处理后,AUC值有所提高,表明模型具有一定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应用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煤矿 GIS地测 多源信息数据集成处理模型 数据采集 特征点提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