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校区大学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8
1
作者 钱勤元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6-129,共4页
多校区大学在拓宽办学空间的同时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国内多校区大学“条到底 ,块到边”、“以条为主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条块结合”等不同管理模式各有长处与不足。多校区大学应坚持效益为主的办学思路、与时俱进的管理体制和... 多校区大学在拓宽办学空间的同时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国内多校区大学“条到底 ,块到边”、“以条为主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条块结合”等不同管理模式各有长处与不足。多校区大学应坚持效益为主的办学思路、与时俱进的管理体制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办学思路 管理理念 管理手段
下载PDF
中外高校多校区(分校)管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夏祥伟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80,40,共5页
高校多校区的管理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挑战和新课题,应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文章较系统地研究和探讨了中外高校多校区(分校)的管理模式和体制,比较和分析了两者的不同之处,并提出了我国高校多校区管理的再思考。
关键词 高校多校区(分校)管理 比较分析 思考
下载PDF
多校区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金良 周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3年第4期106-107,共2页
就合并高校如何实现多校区实验室资源共享这一共性问题,阐述了该校的具体做法和今后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高校 资源共享 实验室管理 课程设置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多校区管理:问题与出路——兼论我国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洪才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8-83,共6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大学合并和大学扩招双重作用下,我国许多大学都由单校园变成了多校园,多校园管理问题随之出来。最突出的问题表现为:大学校园如何布局、如何节省管理成本和如何实现校园文化融合。对于多数大学而言,已经不可能再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大学合并和大学扩招双重作用下,我国许多大学都由单校园变成了多校园,多校园管理问题随之出来。最突出的问题表现为:大学校园如何布局、如何节省管理成本和如何实现校园文化融合。对于多数大学而言,已经不可能再退回到原来的单校园模式,必须进行管理创新以适应新形势。本文认为创新的关键在于实现从传统的集中式管理向符合大学组织特性的协调式管理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校园管理 分校 中心-边缘
下载PDF
多校区大学管理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5
5
作者 蹇兴东 刘智元 《高等农业教育》 2003年第11期12-15,共4页
本文讨论了校区功能定位的三种模式和校区管理的三种模式。不同模式下多校区大学管理问题的表现是不一样的。选择校区功能定位及管理模式应遵循两个原则:一要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二要因校制宜。
关键词 多校区大学 学校管理 管理模式 功能定位 办学效益
下载PDF
多校区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 被引量:15
6
作者 范莉莎 刘刚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6年第1期50-52,共3页
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涌现出大批多校区大学,在多校区大学中实现数字化管理方式是目前正在摸索前进的课题。本文结合多校区大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用数字化校园的理念及手段,解决多校区管理中的新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多校区大学 数字化校园 信息化管理
下载PDF
在互动中融合发展多校区大学文化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燕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98-102,共5页
精神文化融合为"一"是多校区大学文化的目标,互动是文化融合发展主要策略。本文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多校区大学文化互动机制的建设以信息对称为基本目标。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手段传播大学主导文化,发挥教师在文化传承... 精神文化融合为"一"是多校区大学文化的目标,互动是文化融合发展主要策略。本文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多校区大学文化互动机制的建设以信息对称为基本目标。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手段传播大学主导文化,发挥教师在文化传承融合中的作用,建立学生社团跨校区活动机制,建设校园网提供交流互动平台,从而促进各校区信息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 多校区 大学文化
下载PDF
高水平大学异地办学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成效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皛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61,共7页
高校多校区办学为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是高校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多校区发展形态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众多高水平大学在经济发达城市异地办学,通过高校办学优势与城市区位优势的... 高校多校区办学为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是高校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多校区发展形态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众多高水平大学在经济发达城市异地办学,通过高校办学优势与城市区位优势的资源链接和资源撬动,达成高校与城市之间的合作共赢。高水平大学异地办学提升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形成了资源虹吸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整体规模的扩大。与此相伴而生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需要通过建立中央、地方、高校权责分明的异地办学制度体系来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大学 多校区办学 异地办学 资源配置
原文传递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新校区规划与建设研究——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被引量:13
9
作者 林建荣 王春 施文凯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8年第4期68-80,共13页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价值取向既有差异性也有统一性,是硬性指标与软性实力的统一,其内在主导价值是科研实力。我国于2017年正式启动"双一流"建设,这是国家在新时期促进高等教育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的重大举措。中国人...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价值取向既有差异性也有统一性,是硬性指标与软性实力的统一,其内在主导价值是科研实力。我国于2017年正式启动"双一流"建设,这是国家在新时期促进高等教育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的重大举措。中国人民大学受制于办学空间不足,长期以来面临发展困境。目前,高校具有多个校区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主流现象,国内高校各校区功能定位有纵切、横切、按职能切割三种模式,建设资金来源形成了以财政拨款为主、多种渠道筹措为辅的格局。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建设要做好多校区的功能定位和学科发展规划,做好新校区建设的资金筹措规划,做好服务多校区管理的运行机制规划,充分依托并服务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大学 一流学科 多校区 中国人民大学
下载PDF
对多校区大学办学管理的理性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世国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9期32-34,共3页
对多校区大学办学管理模式的利弊进行了分析,从办学理念、管理模式的选择、学科融合与优化、内部管理体制、树立科学发展观等5个方面,对多校区大学办学作了理性思考。
关键词 多校区大学 办学理念 管理模式
下载PDF
大学多校区文化融合的基本思考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厚彬 肖亚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90-92,共3页
通过分析校区文化形成的原因和特征以及校区文化对学校管理的影响 ,重点阐述了校区文化融合的原则和思路。
关键词 大学多校区 文化融合 思考
下载PDF
直面问题,调适对策:多校区大学德育工作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严宗泽 周志成 张文杰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20-123,共4页
多校区大学是我国现代大学的一种重要办学形式,在实现了学校的合并或扩张后,大力进行内涵建设愈益成为其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伴随着多校区大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呈现出复杂性、多维性、立体性特点。加强多... 多校区大学是我国现代大学的一种重要办学形式,在实现了学校的合并或扩张后,大力进行内涵建设愈益成为其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伴随着多校区大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呈现出复杂性、多维性、立体性特点。加强多校区大学德育工作的对策研究——构建多校区大学德育模式是解决难题、寻求突破与发展的现实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校区大学 德育工作 对策研究 多校区大学德育模式
下载PDF
多校区大学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云丽 杜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0-83,共4页
由于多校区大学具有地理位置散、学科相对齐全、办学规模巨大的特点,在其发展和管理上存在着学科建设方面沟通与交流不便、资金相对不足、结构调整困难,资源配置方面难以共享、调配与流动,校园文化难以整合的问题。因此,要科学规划学科... 由于多校区大学具有地理位置散、学科相对齐全、办学规模巨大的特点,在其发展和管理上存在着学科建设方面沟通与交流不便、资金相对不足、结构调整困难,资源配置方面难以共享、调配与流动,校园文化难以整合的问题。因此,要科学规划学科建设目标,重视交通、通讯等基本设施建设,制定合理的人才政策,实现图书资料的流动共享,加强信息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校区大学 管理难点 对策
下载PDF
论多校园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学文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8-52,共5页
文章对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多校园大学的出现进行了分析,对其产生方式进行了介绍,讨论了在多校园大学中建设校园文化的两种做法,认为在新大学中保持多样性的校园文化和建设一种新的校园文化都有其理由,但应在对学校发展目标明确定... 文章对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多校园大学的出现进行了分析,对其产生方式进行了介绍,讨论了在多校园大学中建设校园文化的两种做法,认为在新大学中保持多样性的校园文化和建设一种新的校园文化都有其理由,但应在对学校发展目标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对多校园新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准确定位,处理好和原来大学校园文化的关系,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长期的共同努力,建设多校园大学的校园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校园大学 校园文化建设 教育管理体制 形成原因 科学技术
原文传递
多校区高校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模式探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周庆红 朱光磊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7-69,73,共4页
多校区模式下的通借通还服务分为3种:委托借阅模式、直接借阅模式、混合模式。3种通借通还服务模式各有利弊,适用范围也不同。各高校图书馆在开展通借通还服务时,应注意联网查询系统的完善问题、工作人员的管理问题、文献的配送问题,并... 多校区模式下的通借通还服务分为3种:委托借阅模式、直接借阅模式、混合模式。3种通借通还服务模式各有利弊,适用范围也不同。各高校图书馆在开展通借通还服务时,应注意联网查询系统的完善问题、工作人员的管理问题、文献的配送问题,并按照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校区 高校图书馆 通借通还 流通管理
下载PDF
并建高校和多校区高校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栋臣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第17期20-21,共2页
针对并建高校和多校区高校因校园分散而造成资源利用不便和业务不协调等问题,提出图书馆应在采访、编目、典藏、流通等环节上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关键词 并建高校 多校区高校 文献资源建设
下载PDF
多校区高校图书馆建设及管理问题探讨——以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良辉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年第1期13-15,共3页
以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了在多校区高校图书馆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优化文献资源配置、采用人性化的读者借阅管理和重视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是提高多校区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有力保证,探索适合学校自身特色的多校区... 以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了在多校区高校图书馆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优化文献资源配置、采用人性化的读者借阅管理和重视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是提高多校区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有力保证,探索适合学校自身特色的多校区图书馆管理模式、加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和安全管理及主动扩展服务职能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校区高校 高校图书馆 文献资源配置 四川农业大学
下载PDF
高校多校区财务管理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9
18
作者 马红红 蔡雪芍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32-135,共4页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高校多个校区成为普遍现象。本文深入研究了华南理工大学近10年来在多校区财务管理上的实践探索经验和成果,包括组织机构设置、财务系统管理、核算管理、预算管理、贷款管理,并对加强沟通、优化程序、共享资源等方...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高校多个校区成为普遍现象。本文深入研究了华南理工大学近10年来在多校区财务管理上的实践探索经验和成果,包括组织机构设置、财务系统管理、核算管理、预算管理、贷款管理,并对加强沟通、优化程序、共享资源等方面的工作思路进行了思考,以期为高校财务管理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校区 财务管理 高校
下载PDF
多校区高校校内文献资源共享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卞庆祥 崔淑萍 +1 位作者 周宏月 杨明华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00-103,共4页
分析了在多校区多馆制模式下校区间纸质文献分散收藏与重复配置的矛盾和校区间距离对校 内文献资源共享构成的障碍,探讨了创新服务措施、强化馆藏管理、优化馆藏布局、把院系资料室纳入校 内资源共享体系等对策。
关键词 资源共享 多枝区 高校图书馆
下载PDF
高校多校区办学的规模与效益 被引量:6
20
作者 华菊翠 高苛 葛继平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22,共5页
在多校区办学的过程中,高校的人、财、物、办学空间等都有了显著的增加,这为高校扩大办学效益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由于规模与效益的非线性关系,如何控制办学规模已成为多校区办学高校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对于多校区办学的大学,同样... 在多校区办学的过程中,高校的人、财、物、办学空间等都有了显著的增加,这为高校扩大办学效益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由于规模与效益的非线性关系,如何控制办学规模已成为多校区办学高校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对于多校区办学的大学,同样也存在规模效益,当在校生人数在20000人左右时,其规模效益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呈现规模经济,且其规模效益的增加主要靠人力资源的提升。但多校区办学所带来的成本增加较快,特别是不可控的可变成本或边际成本大幅增加,过大的规模将会引起规模不经济,应合理控制办学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校区 规模 效益 办学成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