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CCO技术在多发伤患者指导液体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肖秋生 张斌 +4 位作者 潘永 魏华 邓梦华 卫女仲 黄国敏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在多发伤患者容量状态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6例因多发伤入住ICU的患者,通过PICCO(pulse-indicated conitinuous cardiac output)技术(PULSION公司,德国)即经肺热稀释... 目的探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在多发伤患者容量状态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6例因多发伤入住ICU的患者,通过PICCO(pulse-indicated conitinuous cardiac output)技术(PULSION公司,德国)即经肺热稀释方法和脉搏轮廓分析法监测MAP、CI、SI、SV、EVLWI、ITBVI、GEDVI,记录液体复苏前后的上述指标。同时,监测复苏前、复苏24h后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每次的乳酸及碱剩余值。结果复苏前与复苏终点相比,ITBVI、GEDVI与SI有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783、0.774(P<0.01);HR与SI似呈负相关,r=-0.309(P>0.05);CVP、MAP与SI相关系数r分别为0.104、-0.025(P>0.05),相关性较差;复苏后的胸腔内血容量变化(ΔITBVI)与每搏输出量指数变化(ΔSI)有显著相关性,r=0.654(P<0.01);全心舒张末期总容量指数变化(ΔGEDVI)与ΔSI,显著正相关,r=0.558(P<0.05);而ΔCVP、ΔHR、ΔMAP与ΔSI相关系数r分别为-0.042、-0.382、-0.382(P>0.05),相关性较差。存活组与死亡组相比,液体复苏前乳酸及碱剩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24h后,死亡组乳酸及碱剩余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存活组液体复苏24h后乳酸及碱剩余水平明显低于复苏前(P<0.01),死亡组液体复苏前后乳酸及碱剩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BVI、GEDVI及其容量复苏后的变化能准确、可靠地评估患者容量状态,对多发伤患者的液体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 多发伤 血流动力学 液体复苏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在病情程度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史云光 张志刚 +1 位作者 张瑞英 刘蕾 《海军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凝血指标对病情程度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ICU收治的82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创伤性凝血功能异常(TIC)分为TIC组(n=37)与非TIC组(n=45);并根据伤后14 d预后情况分...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凝血指标对病情程度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ICU收治的82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创伤性凝血功能异常(TIC)分为TIC组(n=37)与非TIC组(n=45);并根据伤后14 d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n=25)与存活组(n=57)。入选者在入院6 h内完成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的检测;入院12 h内完成对入选者创伤严重度评分(ISS),24 h内完成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伤后6个月对TIC组与非TIC组中存活者进行随访,进行诺丁汉健康量表(NHP)评价。结果 TIC组PLt、FIB水平低于非TIC组,PT、APTT、TT均高于非T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IC组ISS评分、APACHEⅡ评分均高于非T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伤后14 d TIC组死亡16例(43.24%),非TIC组9例(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NHP评分TIC组(97.85±23.17)分,非TIC组(86.24±20.16)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PLt、FIB水平低于存活组,PT、APTT、TT、入院时ISS评分、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多发性创伤患TIC几率较高,凝血指标对于多发伤病情程度、预后评价及成功诊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创伤性凝血功能异常 创伤严重度评分
下载PDF
多发伤在急诊科的一体化救治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保池 刘海燕 +2 位作者 朱志强 周筠 殷胜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6年第1期1071-107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伤的救治模式和效果。方法从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诊手术,急诊重病监护治疗和急诊科病房的综合治疗,急诊医学队伍完成了对多发伤的一体化治疗。结果救治多发伤126例。其中84例在急诊科开展急诊手术和重症监护治疗,死亡... 目的探讨多发伤的救治模式和效果。方法从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诊手术,急诊重病监护治疗和急诊科病房的综合治疗,急诊医学队伍完成了对多发伤的一体化治疗。结果救治多发伤126例。其中84例在急诊科开展急诊手术和重症监护治疗,死亡7例。34例在急救中心初步救治后转入专科病房.死亡18例。结论在急诊科进行对多发伤的一体化救治科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急救 确定性手术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多发伤患者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辉 韩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98-500,共3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多发伤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64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另设健康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乌司他丁20万单位静滴,连续用药5 d。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多发伤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64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另设健康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乌司他丁20万单位静滴,连续用药5 d。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患者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2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NF-α和IL-6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但治疗组对TNF-α和IL-6的减低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TNF-α分别为(60.23±12.37),(116.74±22.55)μg·mL-1,IL-6分别为(71.58±13.16),(128.35±24.78)μg·mL-1。在住院天数、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多发伤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乌司他丁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多发伤急性期诊治流程 被引量:7
5
作者 胡波 张丽娜 +7 位作者 郑瑞强 翟茜 杨向红 虞文魁 张丹 尹海燕 彭志勇 隆云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122-126,共5页
多发伤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最常见的创伤,也是早期死亡率最高的创伤性疾病。如何在多发伤急性期合理快速地处置伤情,是ICU治疗的重点与难点。本流程按照ICU收治多发伤的实际过程来构成主轴,分为初始ABC评估及处理,筛查处理最危及生命伤... 多发伤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最常见的创伤,也是早期死亡率最高的创伤性疾病。如何在多发伤急性期合理快速地处置伤情,是ICU治疗的重点与难点。本流程按照ICU收治多发伤的实际过程来构成主轴,分为初始ABC评估及处理,筛查处理最危及生命伤情和系统排查伤情三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必须完成的处理事项和时间节点,以达到规范多发伤急性期伤情处理顺序和复苏方法,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流程 重症监护病房
原文传递
347例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急诊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周靖国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1期50-50,52,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诊关键点,以期提高早期救治水平。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47例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入组患者的急诊资料,总结其治关键点。结果:347例患者经... 目的:总结分析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诊关键点,以期提高早期救治水平。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47例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入组患者的急诊资料,总结其治关键点。结果:347例患者经急诊抢救后,318例康复出院,急救成功率91.64%,29例死亡,死亡率8.36%。其中重度休克患者死亡率66.67%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休克患者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关键点在于建立高效的急诊抢救流程、合理实施液体复苏、尽早进行对症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失血性休克 急诊分析
下载PDF
舒芬太尼对多发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涂慧慧 夏中元 +1 位作者 万杏 汪一梦 《临床外科杂志》 2015年第6期464-466,共3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多发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将30例多发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患者随机分为2组,舒芬太尼组给予负荷剂量0.2μg/kg 后,维持量以每小时0.1μg/kg 持续泵入;芬太尼组给予负荷剂量2μg/kg 后,维...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多发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将30例多发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患者随机分为2组,舒芬太尼组给予负荷剂量0.2μg/kg 后,维持量以每小时0.1μg/kg 持续泵入;芬太尼组给予负荷剂量2μg/kg 后,维持量以每小时1μg/kg 持续泵入。记录两组患者入 ICU 后给药前(T0),给药后1 h(T1),给药后4 h(T2),给药后8 h(T3),给药后24 h (T4)患者生命指征、VAS 评分、Ramsay 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与 ICU 住院时间。结果舒芬太尼组在 T2、T3、T4时刻平均血压、心率、呼吸均低于芬太尼组(P <0.05),镇痛镇静评分优于芬太尼组(P <0.05),机械通气时间与 ICU 住院时间较芬太尼组明显减少(P <0.05)。结论舒芬太尼对多发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多发伤 机械通气 镇痛镇静
下载PDF
损伤控制策略救治严重多发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崔世涛 葛奎 +3 位作者 徐兵 庄育刚 彭沪 陈蓓敏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89-91,共3页
目的总结应用损伤控制策略救治严重多发伤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应用损伤控制策略救治108例严重多发伤的经过及损伤控制救治措施的选择情况。结果除19例因发展很快的失血性休克(7例)、严重脑挫伤(6例)、难以控制的感染(4例)、MODF(2例)... 目的总结应用损伤控制策略救治严重多发伤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应用损伤控制策略救治108例严重多发伤的经过及损伤控制救治措施的选择情况。结果除19例因发展很快的失血性休克(7例)、严重脑挫伤(6例)、难以控制的感染(4例)、MODF(2例)而死亡外,89例得到救治,抢救成功率82.4%。结论建立主诊医师负责的急诊救治小组,应用损伤控制策略开展救治是当前急诊严重多发伤救治较好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 多发伤 急诊医学
下载PDF
720例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与护理 被引量:3
9
作者 汪秀年 孙明寅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急诊急救与护理措施,以降低死亡率,提高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某院三个院区的急诊科共720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20例患者中,656例经积极有效的抢救与护理,病情稳定后收住院,好...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急诊急救与护理措施,以降低死亡率,提高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某院三个院区的急诊科共720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20例患者中,656例经积极有效的抢救与护理,病情稳定后收住院,好转率达91.1%,64例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8.9%。结论:严重多发伤特别是累及多个解剖部位的多发伤死亡率高达100%,抢救必须争分夺秒,重视伤后"黄金一小时",以VIPCO为抢救原则,先"救命"后"治伤",熟练、有序、高效、专业的救治护理措施,对降低伤残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急救 护理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腹内压增高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峰 梁群 +3 位作者 邓勇 陈小岚 刘民生 陈斌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腹内压增高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07年1~6月收治的多发伤患者中,选择40例多发伤患者按照创伤评分分为重伤组和轻伤组,进行腹内压监测,并收集患者肝肾功能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重伤组相比较,轻伤组患者腹...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腹内压增高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07年1~6月收治的多发伤患者中,选择40例多发伤患者按照创伤评分分为重伤组和轻伤组,进行腹内压监测,并收集患者肝肾功能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重伤组相比较,轻伤组患者腹内压明显降低,ALT降低,尿量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BIL、Cr、BU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内压升高可致肝肾功能下降,这将影响患者的康复,早期及时的控制腹内压升高可能降低肝肾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腹内压 肝肾功能
下载PDF
Predictive value of cytokines for developing complications after polytrauma 被引量:1
11
作者 Anne-Britt E Dekker Pieta Krijnen Inger B Schipper 《World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16年第3期187-200,共14页
AIM: To investigate posttraumatic cytokine alterations and their value for predicting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in polytraumatized patients. METHODS: Studies on the use of specific cytokines to predict the developme... AIM: To investigate posttraumatic cytokine alterations and their value for predicting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in polytraumatized patients. METHODS: Studies on the use of specific cytokines to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of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were identified in MEDLINE, EMBASE, Web of Science and the Cochrane Library. Of included studies, relevant data were extracted and study quality was scored.RESULTS: Forty-two studies published between 1988 and 2015 were identified, including 28 cohort studies and 14 "nested" case-control studies. Most studies investigated the cytokines interleukin(IL)-6, IL-8, IL-10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a). IL-6 seems related to muli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ultiorgan failure(MOF) and mortality; IL-8 appears altered in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MOF and mortality; IL-10 alterations seem to precede sepsis and MOF; and TNF-a seems related to MOF. CONCLUSION: Cytokine secretion patterns appear to be different for patients developing complications when compared to patients with uneventful posttraumatic course.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strengthen the evidence for clinical relevance of these cytok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trauma Cytokin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Sepsis Muli-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ulti-ORGAN failure
下载PDF
高原严重多发伤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四清 吴新民 +4 位作者 杨正平 叶成杰 赵琳 石青军 孙斌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97-99,138,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原严重多发伤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4年12月及2005年1月-2007年12月分别收住我院ICU的严重多发伤患者93例和98例,前者... 目的探讨高原严重多发伤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4年12月及2005年1月-2007年12月分别收住我院ICU的严重多发伤患者93例和98例,前者为A组,后者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y score,APACHE Ⅱ)、创伤严重度评分(iujury severityscore,ISS)、低氧血症、休克、脓毒症、凝血障碍、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er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糖等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同时分析不同处理方式对严重创伤病死率的影响。结果A组和B组中分别有45(45/93)例和48例(48/98)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并发MODS,这些患者在休克、低氧血症、脓毒血症、ACS、凝血障碍、APACHE Ⅱ评分、ISS评分方面明显高于无MOD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患者由于治疗策略转变,除治疗原发病外,还采用了早期液体足量复苏、纠正休克、纠正凝血紊乱、早期机械通气、目标血糖控制、充分镇静镇痛、抑制炎症反应、伴腹腔高压者早期行腹腔引流等措施,其病死率下降,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休克、低氧血症、脓毒血症是MODS发生的主要因素(P〈0.01)。结论高原地区严重创伤患者并发MODS的危险因素与休克、低氧血症、脓毒血症以及与临床处理的方式有关。积极纠正低氧血症、纠正休克、纠正凝血紊乱、目标血糖控制、充分镇静镇痛、抑制炎症反应是防止严重多发伤早期发生MODS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危险因素 病死率 高原
原文传递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连续全胃肠外营养对复合外伤患者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万佳 黄海燕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25-26,共2页
目的减小全胃肠外营养(TPN)连续治疗时的血糖波动范围。方法将60例ICU需要进行TPN治疗7 d以上、无糖尿病病史的复合外伤危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在输入治疗药物的同时,24 h匀速输注... 目的减小全胃肠外营养(TPN)连续治疗时的血糖波动范围。方法将60例ICU需要进行TPN治疗7 d以上、无糖尿病病史的复合外伤危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在输入治疗药物的同时,24 h匀速输注营养液;对照组按每日输液先后顺序,最后输注营养液。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血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胰岛素注射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TPN连续治疗时血糖波动小,有利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外伤 全胃肠外营养 高血糖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 血糖 胰岛素
下载PDF
1例多发伤合并创伤性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舒 吴婷 +1 位作者 程诗怡 姚媛媛 《全科护理》 2020年第15期1915-1917,共3页
总结1例多发伤合并创伤性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护理。护理要点是严密监测病情,做好氧疗、肺部感染、封闭负压引流、主动脉夹层的围术期护理。病人入院23 d顺利进行心包开窗+主动脉支架修复术,术后13 d病人病情得到控制,未发生并发症,取得了... 总结1例多发伤合并创伤性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护理。护理要点是严密监测病情,做好氧疗、肺部感染、封闭负压引流、主动脉夹层的围术期护理。病人入院23 d顺利进行心包开窗+主动脉支架修复术,术后13 d病人病情得到控制,未发生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创伤性主动脉夹层 护理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创伤程度及预后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伟 郭光亮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第7期533-536,共4页
目的研究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同多发伤患者创伤严重程度及预后间的关系,辅助临床评估创伤严重程度和预测不良预后。方法将2012年7月~2015年12月安丘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562例多发伤患者依据新损伤严重度评分(NISS)结果... 目的研究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同多发伤患者创伤严重程度及预后间的关系,辅助临床评估创伤严重程度和预测不良预后。方法将2012年7月~2015年12月安丘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562例多发伤患者依据新损伤严重度评分(NISS)结果,分成创伤轻度组(n=50)、中度组(n=471)和重度组(n=41)三组,对比分析三组间患者入院10d内NLR水平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NLR水平与NISS评分的相关性。根据患者预后分为生存组(n=522)和死亡组(n=40),对比两组间患者入院10d内NLR水平差异,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在多发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 (1)在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中,随着创伤严重程度增加,NLR水平呈增高趋势;创伤重度组NLR水平最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入院第2天NLR水平与NISS评分呈正相关。(2)死亡组患者NLR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示低NLR组与高NLR组间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7,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入院第2天NLR预测多发伤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论多发伤患者NLR水平同多发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并可预测不良预后,可作为有效的炎症指标用于辅助指导患者的抢救、治疗及疗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比值 创伤严重度 预后
下载PDF
骨盆骨折伴严重多发伤26例救治分析
16
作者 彭晨 王志强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8期883-884,共2页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26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入住SICU病房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其伤情及抢救要点。结果经休克复苏,多学科协同治疗,治愈17例,死亡9例。结论对骨盆...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26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入住SICU病房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其伤情及抢救要点。结果经休克复苏,多学科协同治疗,治愈17例,死亡9例。结论对骨盆骨折合并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应重视颅脑、胸腹脏器、泌尿生殖系等合并伤的诊断,有效控制大出血和多学科协同治疗是抢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盆 多发创伤 失血性休克 多学科协同 急救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多发创伤合并SIRs的疗效及其机制探讨
17
作者 李德泉 池闯 +4 位作者 潘景业 周蒙滔 方军 黄跃跃 全世超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9期1396-1398,1479,共4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多发伤合并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浓度、肝肾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单纯多发伤组(n=20)、多发伤合并SIRs组(n=20)和BMSCs移植多发伤合并S...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多发伤合并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浓度、肝肾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单纯多发伤组(n=20)、多发伤合并SIRs组(n=20)和BMSCs移植多发伤合并SIRs治疗组(n=20)。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s表面标记阳性细胞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6、IL-10、AST、ALT、AST、Cre浓度变化;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进行肺湿/干重比值(W/D)测定。结果与单纯多发伤组比较,多发伤合并SIRs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IL-10浓度明显增高(P<0.05);同时AST、ALT及肌酐浓度也明显增高(P<0.05),肺组织形态学改变明显,肺损伤加重(P<0.05)。给予BMSCs治疗后,TNF-α、IL-6、AST、ALT及肌酐浓度降低(P<0.05),IL-10浓度也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和肺损伤程度减轻(P<0.05)。结论多发伤合并SIRs时,血清中TNF-α、IL-6、IL-10、AST、ALT及肌酐浓度上调,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和肺组织损伤加重;BMSCs可以明显降低多发伤合并SIRs时血清中TNF-α、IL-6、AST、ALT及肌酐浓度,而不降低IL-10浓度,从而减轻肝、肾、肺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多发伤 炎症反应综合征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MS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5
18
作者 薛彩霞 王东江 +3 位作者 张越 朱海峰 吴卫平 王绍武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MSCT三维3D重建技术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全身各部位骨关节创伤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50例,行MSCT薄层横断面扫描,将扫描数据经3D及MPR重建,3例行CT内窥镜(CTVE)观察。结果50例骨折患者包括颌... 目的探讨MSCT三维3D重建技术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全身各部位骨关节创伤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50例,行MSCT薄层横断面扫描,将扫描数据经3D及MPR重建,3例行CT内窥镜(CTVE)观察。结果50例骨折患者包括颌面骨骨折5例,肋骨骨折10例,四肢骨骨折14例,椎体及附件骨折16例,骨盆骨折5例。重建图像中,3D可以显示骨折和脱位的立体形态,但对微小骨折的显示不如横断面图像,1例鼻骨微小骨折未见显示;MPR图像可行任意方向、任意角度重建,以最佳视角显示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情况;3例椎管CTVE可以很好显示骨折片后移造成椎管狭窄程度。结论MSCT3D及MPR图像结合横断面图像可以提高骨关节创伤的诊断准确率,同时CTVE以内窥镜角度观察椎管狭窄程度,为临床判断伤势及手术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多平面重建 骨关节创伤 CT内窥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34
19
作者 牛智祥 《当代医学》 2017年第3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96例急性胸腹部创伤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X射线进行诊断和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观察比较两种诊断结果与病理分析结果的符合率。结果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结果与病...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96例急性胸腹部创伤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X射线进行诊断和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观察比较两种诊断结果与病理分析结果的符合率。结果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结果与病理的符合率为100.00%,采用X射线进行诊断结果与病理的符合率为89.50%,两种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结果与病理结果完全符合,对多脏器损伤的胸腹部创伤患者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诊断 急性胸腹部创伤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综合医院创伤中心模式治疗严重创伤患者疗效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杜哲 都定元 +10 位作者 黄光斌 徐峰 王龙刚 刘寒松 连鸿凯 荆珏华 党星波 杜工亮 董文刚 王天兵 姜保国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03-706,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内创伤中心模式救治严重创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国内6家综合医院的创伤中心收治的1248例严重创伤患者资料。男987例,女261例;年龄(50.4±15.4)岁;致伤原因:交通伤622例,高处坠落伤357...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内创伤中心模式救治严重创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国内6家综合医院的创伤中心收治的1248例严重创伤患者资料。男987例,女261例;年龄(50.4±15.4)岁;致伤原因:交通伤622例,高处坠落伤357例,刀刺伤62例,其他伤(重物砸伤、摔伤)207例;患者入院损伤严重程度评分为(24.9±8.5)分;Glasgow昏迷评分为(12.6±3.6)分。均采用综合医院内部创伤中心模式的多学科诊疗对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救治。统计患者入院30 d内死亡病例数、病死率及死亡原因。结果所有患者均得以有效救治,患者入院30 d内死亡101例,病死率为8.1%。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重度颅脑损伤(56例)、失血性休克(26例)、多器官衰竭(11例),其他(8例)。结论我国创伤中心的建立弥补了大型综合医院分科过细对严重创伤及多发伤患者治疗的欠缺,为大型综合医院救治严重创伤及多发伤患者提供了一种可推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处创伤 损伤严重度评分 治疗结果 多学科诊疗 救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