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川东南地区“源—盖”匹配关系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袁玉松 孙冬胜 +5 位作者 周雁 李双建 汪新伟 张荣强 沃玉进 郑和荣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1-838,共8页
采用重建烃源岩生烃史("源")和泥质盖层排替压力演化史("盖")的方法,研究源—盖动态匹配关系,以确定泥质盖层封闭动态有效性。针对川东南地区丁山1井泥质盖层封闭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川东南地区寒武系泥质盖层不仅封... 采用重建烃源岩生烃史("源")和泥质盖层排替压力演化史("盖")的方法,研究源—盖动态匹配关系,以确定泥质盖层封闭动态有效性。针对川东南地区丁山1井泥质盖层封闭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川东南地区寒武系泥质盖层不仅封闭性能形成时间早(早于震旦系烃源岩生烃时间),而且排替压力大(最大排替压力高达26MPa),封闭能力强,具备封闭超高压气藏的能力,"源—盖"匹配关系好,对下伏烃源岩具备有效封盖作用;志留系泥质盖层虽然现今排替压力较大,但封闭性形成时间晚于下伏寒武系烃源岩生烃时间,"源—盖"匹配关系不理想,有效封闭性较差;二叠系和三叠系泥质盖层封闭性形成时间分别早于志留系和二叠系烃源岩的生烃时间,具备有效封闭能力,且最大排替压力都大于10MPa,可封闭高压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盖层 生烃史 排替压力史 封闭有效性 “源—盖”匹配 川东南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吐谷鲁群盖层评价及对下组合油气成藏的意义 被引量:19
2
作者 田孝茹 卓勤功 +2 位作者 张健 胡瀚文 郭召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4-344,共11页
通过分析准噶尔盆地南缘下储盖组合吐谷鲁群盖层岩性、泥岩累计厚度和泥岩单层厚度等宏观评价参数以及渗透率和排替压力等微观评价参数,认为下储盖组合主力盖层为呼图壁组,岩性表现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薄互层,泥地比以80%~95... 通过分析准噶尔盆地南缘下储盖组合吐谷鲁群盖层岩性、泥岩累计厚度和泥岩单层厚度等宏观评价参数以及渗透率和排替压力等微观评价参数,认为下储盖组合主力盖层为呼图壁组,岩性表现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薄互层,泥地比以80%~95%为主,平均泥岩累计厚度为337 m,泥岩最大单层厚度达138 m。吐谷鲁群泥岩渗透率为(0.000 001 84~0.000 24)×10^(-3)μm^2,排替压力为4.72~44.85 MPa,根据国内盖层封闭能力分类评价标准属Ⅰ-Ⅱ类盖层。通过恢复盖层排替压力的动态演化过程,认为泥岩封闭能力形成时期与烃源岩生、排烃时期具有较好的匹配关系,盖层能够封闭侏罗系烃源岩生成的石油及晚期生成的天然气,同时后期抬升运动及喜马拉雅构造活动产生的多条逆冲断层对盖层的封闭能力未产生较大影响。综合分析认为,吐谷鲁群盖层具有封闭大中型气田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 排替压力 封闭性动态演化 泥岩盖层 吐谷鲁群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登二段泥质岩盖层封气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3
作者 薛永超 程林松 付广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6-631,共6页
为了使泥质岩盖层评价更具客观性和通用性,在对大庆长垣以东地区登二段泥质岩盖层宏观发育特征和微观封闭能力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达西定律,提出利用天然气通过泥质岩盖层渗滤速度指数进行盖层封闭性综合评价的方法,并给出各参数的确... 为了使泥质岩盖层评价更具客观性和通用性,在对大庆长垣以东地区登二段泥质岩盖层宏观发育特征和微观封闭能力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达西定律,提出利用天然气通过泥质岩盖层渗滤速度指数进行盖层封闭性综合评价的方法,并给出各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评价流程。应用该方法对研究区泥质岩盖层封气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肇深1井芳深4井芳深5井芳深1井汪9 12井汪903井一线井区附近及其以西地区,具有好的封气能力。在肇深3井朝2井三深1井一线及其南侧和青2井五深1井四深1井川3井等井区,具有中等封气能力。在二深1井朝深2井肇深2井南侧,具有差封气能力。在盖层分布的其它地区,具有较好的封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 泥岩盖层 渗滤速度 封气能力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藏泥岩盖层封闭机理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金鹏 彭仕宓 +2 位作者 管志强 姜桂凤 刘玉魁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67,共5页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藏泥岩盖层处于成岩阶段早期,具有成岩性差、高孔隙度、大孔径、低突破压力的特点,造成生物气藏整体处于弱封闭状态,而大规模气田区的存在,必定有其独特的封闭机理。分析认为:第四系储盖层孔隙结构差异,为阻止或...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藏泥岩盖层处于成岩阶段早期,具有成岩性差、高孔隙度、大孔径、低突破压力的特点,造成生物气藏整体处于弱封闭状态,而大规模气田区的存在,必定有其独特的封闭机理。分析认为:第四系储盖层孔隙结构差异,为阻止或减缓生物气散失提供了最基本条件;地层饱含高矿化度地层水、滞留水充塞泥岩孔隙,加大了天然气的渗透难度;盖层同时为源岩层,可形成烃浓度封闭,阻止天然气垂向运移;盖层厚度对其封闭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补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系 生物气藏 泥岩盖层 封闭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被断裂破坏泥岩盖层封闭性演化史恢复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付广 李世朝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90-1598,共9页
前人研究泥岩盖层封闭性时并没有考虑断裂的破坏程度,且对已被断裂破坏泥岩盖层封闭性演化史的研究目前尚未见到文献报道,而这些问题对含油气盆地断裂发育区油气勘探至关重要.在被断裂破坏泥岩盖层封闭机理及其封闭演化特征研究的基础上... 前人研究泥岩盖层封闭性时并没有考虑断裂的破坏程度,且对已被断裂破坏泥岩盖层封闭性演化史的研究目前尚未见到文献报道,而这些问题对含油气盆地断裂发育区油气勘探至关重要.在被断裂破坏泥岩盖层封闭机理及其封闭演化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泥岩盖层断接厚度与其封油气所需的最小断接厚度的相对大小,将被断裂破坏泥岩盖层封闭分为未被断裂破坏和已被断裂破坏泥岩盖层封闭2种,并通过泥岩盖层和断层岩古排替压力恢复,确定泥岩盖层封闭能力形成距今时间、断层岩开始压实成岩距今时间和封闭能力形成距今时间,建立了一套被断裂破坏泥岩盖层封闭性演化史的恢复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渤海湾盆地南堡5号构造被f2断裂破坏东二段泥岩盖层封闭性演化史的恢复中.结果表明:在L1、L3、L4、L5、L6、L7和L9测线处,f2断裂未破坏东二段泥岩盖层封闭,仍是东二段泥岩盖层封闭,其封闭性演化经历了不封闭和封闭阶段,目前具有较强的封闭能力.在L2和L8测线处f2断裂已破坏了东二段泥岩盖层封闭,为f2断裂断层岩封闭,其封闭能力演化经历了压实不封闭、成岩不封闭和成岩封闭3个阶段,目前也已具较强封闭能力,均有利于油气在东二段泥岩盖层之下储层中聚集与保存.与目前东二段泥岩盖层之下储层中已发现油气分布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恢复被断裂破坏泥岩盖层封闭性演化史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盖层 断裂破坏 封闭性 演化史 恢复方法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沿不同时期断裂运移的油气被泥岩盖层封闭所需条件的差异性——以三肇凹陷青一段和南堡凹陷5号构造东二段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博为 付广 +3 位作者 张居和 陈雪晴 兰晶晶 胡欣蕾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8,共7页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断裂发育区油气分布规律,在不同时期断裂本身特征及其附近压力条件差异性研究的基础上,对油气沿断裂运移特征及其泥岩盖层封闭运移油气所需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泥岩盖层封闭沿不同时期断裂运移油气...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断裂发育区油气分布规律,在不同时期断裂本身特征及其附近压力条件差异性研究的基础上,对油气沿断裂运移特征及其泥岩盖层封闭运移油气所需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泥岩盖层封闭沿不同时期断裂运移油气所需的条件不同。油气沿活动断裂运移的动力既有地层剩余压力,又有油气本身浮力;以伴生和诱导裂缝为输导通道,孔渗性相对较好,阻力相对较小,易于油气穿过泥岩盖层运移;泥岩盖层封闭沿活动断裂运移油气的条件是断裂在泥岩盖层内上下不连接。而油气沿静止期断裂运移的动力仅为油气本身浮力;以断层岩孔隙为输导通道,孔隙性相对较差,阻力相对较大,不易于油气穿过泥岩盖层运移,泥岩盖层封闭沿静止期断裂运移油气所需的条件是断层岩排替压力大于或等于其下储层剩余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期断裂 静止期断裂 封闭条件 泥岩盖层 含油气盆地
下载PDF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部与中下部油气封盖条件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付广 薛永超 杨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7,共3页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是松辽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 ,登娄库组 ,泉一、二段和青山口组 ,嫩一、二段泥岩分别是深部和中下部含油气组合的油气封盖层 ,由于二者形成于盆地不同的发育阶段 ,它们的形成环境差异较大 ,从而使得它们不仅在发育程...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是松辽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 ,登娄库组 ,泉一、二段和青山口组 ,嫩一、二段泥岩分别是深部和中下部含油气组合的油气封盖层 ,由于二者形成于盆地不同的发育阶段 ,它们的形成环境差异较大 ,从而使得它们不仅在发育程度上 ,而且在压力封闭和烃浓度封闭特征上都存在着差异性。深部登娄库组和泉一、二段泥岩除了可对游离相油气形成毛细管封闭外 ,只部分存在较弱的烃浓度封闭 ,且单层厚度小 ,横向分布不稳 ,只能通过相互叠置对油气形成封盖。而中下部青山口组和嫩一、二段泥岩盖层除了具有毛细管封闭能力外 ,还同时具有压力和烃浓度封闭能力 ,可对任何相态的油气进行封闭 ,因此 ,该区深部与中下部盖层条件的差异性是造成二者油气富集程度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封盖条件 差异性分析 压力封闭 泥岩盖层
下载PDF
断裂致泥岩盖层封闭形成期滞后程度的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曹思佳 许凤鸣 +2 位作者 孙显义 张云峰 姜美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7-43,共7页
准确地预测断裂导致泥岩盖层封闭形成时间滞后程度对于正确认识断裂附近油气分布的规律至关重要,但是目前相关研究却很少且缺乏理论依据。为了正确地认识断裂附近油气分布的规律,在研究断裂导致泥岩盖层封闭形成时间滞后程度及其影响因... 准确地预测断裂导致泥岩盖层封闭形成时间滞后程度对于正确认识断裂附近油气分布的规律至关重要,但是目前相关研究却很少且缺乏理论依据。为了正确地认识断裂附近油气分布的规律,在研究断裂导致泥岩盖层封闭形成时间滞后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厘定泥岩盖层和断层岩封闭形成的时间,提出了一套评价断层导致泥岩盖层封闭形成时间滞后程度的方法,并进行了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①断裂导致泥岩盖层封闭形成时间的滞后程度主要受到泥岩盖层封闭形成时间和断层岩封闭形成时间相对早晚的影响,断层岩封闭形成时间相对于泥岩盖层封闭形成时间越晚,断裂导致泥岩盖层封闭形成时间滞后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②新方法克服了以往的方法难以准确求取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和将1 MPa作为盖层和断层岩封闭形成时间下限的不足;③新方法预测渤海湾盆地南堡2号构造F4断裂在古近系东营组二段(以下简称东二段)泥岩盖层内断层岩封闭形成时间为距今1.1 Ma,东二段泥岩盖层封闭形成时间为距今25.8 Ma,F4断裂导致东二段泥岩盖层封闭形成时间滞后程度为0.96,F4断裂不利于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和沙河街组一段源岩生成的油气在东二段砂岩储层中聚集和保存。结论认为,新方法对F4断裂的预测结果与目前的油气勘探实际情况相吻合,可用于预测断裂导致泥岩盖层封闭形成时间滞后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泥岩盖层 封闭形成时间 滞后程度 预测方法 渤海湾盆地 南堡2号构造 F4断裂
下载PDF
油气沿不同时期断裂穿过泥岩盖层渗滤散失的地质条件及其识别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王超 付广 董英洁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8-356,共9页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断裂发育区油气分布规律,在确定油气沿活动期和静止期断裂穿过泥岩盖层发生渗滤散失机理的基础上,针对油气沿活动期和静止期断裂穿过泥岩盖层渗滤散失的地质条件及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油气沿活动期断...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断裂发育区油气分布规律,在确定油气沿活动期和静止期断裂穿过泥岩盖层发生渗滤散失机理的基础上,针对油气沿活动期和静止期断裂穿过泥岩盖层渗滤散失的地质条件及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油气沿活动期断裂穿过泥岩盖层渗滤散失所需的地质条件是活动期断裂在盖层内上下连接分布,作为油气穿过泥岩盖层的输导通道;油气沿静止期断裂穿过泥岩盖层渗滤散失所需的地质条件是下伏储层油气剩余压力大于断层岩排替压力。通过比较泥岩盖层断接厚度与油气沿活动期断裂穿过泥岩盖层渗滤散失所需最小断接厚度的相对大小和下伏储层剩余压力与断层岩排替压力的相对大小,分别建立了油气是否沿活动期断裂和静止期断裂穿过泥岩盖层渗滤散失的识别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南堡5号构造天然气能否通过活动期和静止期NP5-2断裂穿过东二段泥岩盖层渗滤散失的识别。结果表明:在断裂活动期,仅在L_2和L_8测线处天然气可以沿着NP5-2断裂穿过东二段泥岩盖层渗滤散失,其余测线处(L_1、L_3、L_4、L_5、L_6、L_7、L_9)则不能;但是在断裂静止期,天然气不能沿NP5-2断裂穿过东二段泥岩盖层渗滤散失,与目前南堡5号构造东二段泥岩盖层之下已发现的天然气分布相吻合,表明这2种方法分别用于识别油气是否通过静止期断裂和活动期断裂穿过泥岩盖层渗滤散失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 泥岩盖层 活动期断裂 静止期断裂 渗滤散失 地质条件 识别方法
下载PDF
渤海西部海域新生代盖层特征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正涛 林畅松 +2 位作者 李慧勇 张国坤 代江林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3期357-369,共13页
渤海西部海域新生代盖层发育情况与油气富集密切相关。利用渤西地区丰富的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取心分析化验资料等对研究区新生代盖层发育特征、封闭性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主要发育东二段下部、明... 渤海西部海域新生代盖层发育情况与油气富集密切相关。利用渤西地区丰富的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取心分析化验资料等对研究区新生代盖层发育特征、封闭性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主要发育东二段下部、明下段下部及明下段上部3套区域泥质岩盖层,东二段下部区域泥岩盖层相比于明下段两套区域泥岩盖层具有单层泥岩厚度大、色暗、质纯、高泥地比、横向分布稳定及更高成岩阶段等特点,东二段下部泥岩盖层封闭性好于明下段泥岩盖层;东二段下部区域泥岩盖层控制了油气在凹陷区域深部沙河街组、东营组的聚集成藏并决定了油气朝沙垒田古隆起上倾方向运移,明化镇组下段区域"终极盖层"与断裂共同作用控制了整个渤西地区新近系的油气富集程度;提出了"周边凹陷东二下区域泥岩盖层底面构造脊输导体系"、"凸起斜坡及内部明下段泥岩盖层、断裂'耦合'油气输导体系"两种区域盖层控制下的油气输导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盖层 封闭性 油气运聚 沙垒田凸起 渤海西部海域
下载PDF
应用压实曲线法评价东濮凹陷泥岩盖层封闭能力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平 段红梅 +1 位作者 王兴武 夏宝华 《中外能源》 CAS 2007年第1期35-39,共5页
东濮凹陷的一大特点是其北部纵向上发育4套盐岩,它们构成油气富集的优良盖层。东濮凹陷天然气藏在无盐岩沉积区埋藏深度在3000m以下,并主要分布在3600m以下,与泥岩封闭性能随深度的变化有很大关系。泥岩经压实固结成岩后,其孔隙度变小,... 东濮凹陷的一大特点是其北部纵向上发育4套盐岩,它们构成油气富集的优良盖层。东濮凹陷天然气藏在无盐岩沉积区埋藏深度在3000m以下,并主要分布在3600m以下,与泥岩封闭性能随深度的变化有很大关系。泥岩经压实固结成岩后,其孔隙度变小,从开始具有封闭能力,到封闭能力逐渐变好。而泥岩孔隙度与声波时差值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泥岩声波时差值与其封闭性之间有着较好的相关性,这是利用泥岩压实曲线定性评价盖层封闭能力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东濮凹陷纯泥岩岩样排替压力测试数据与相邻井声波时差值的统计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同时选择不同地区的钻井编制泥岩压实曲线,根据泥岩压实阶段划分及各阶段泥岩时差、排替压力演化特征,建立泥岩盖层封闭能力的分类标准,计算东濮凹陷泥岩的封气门限深度在1500~1900m左右。实践证明其方法简单、快速,适合于勘探程度较高的油气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盖层 声波时差与排替压力 压实曲线 封闭能力
下载PDF
盖层封闭天然气藏定量评价模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世峰 查明 刘士忠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46,共5页
为了定量评价盖层封闭天然气性能,分别建立了散失过程开始、封闭气柱最大高度、突破时间、逸散速率等指标的数学模型。依据东营凹陷深层泥岩实际地质资料,利用测井资料拟合出经验公式用以求取封盖参数;综合考虑盖层固有封盖性能、盖层... 为了定量评价盖层封闭天然气性能,分别建立了散失过程开始、封闭气柱最大高度、突破时间、逸散速率等指标的数学模型。依据东营凹陷深层泥岩实际地质资料,利用测井资料拟合出经验公式用以求取封盖参数;综合考虑盖层固有封盖性能、盖层阻滞天然气通过的阻力与气藏驱动力之间的差值、天然气突破时间与气藏成藏时间对比等因素,对东营凹陷沙一段和沙三中、下亚段泥岩盖层封闭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沙一段盖层封闭天然气最有利地区为民丰洼陷,利津洼陷、博兴洼陷沙一段盖层不利于天然气的保存成藏;沙三中、下亚段泥岩盖层封闭性能较好的区域分布于利津洼陷、民丰洼陷,其次为牛庄洼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盖层 封闭性能 数学模型 定量评价 东营凹陷
下载PDF
陆架坡折带PY气田珠江组泥岩盖层特征及对储层含油气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立忠 汪瑞良 +2 位作者 轩义华 秦成岗 全志臻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66,94,共6页
PY气田位于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陆架坡折带上,特殊的沉积环境导致珠江组T50储层上覆一套高速度高密度的泥岩盖层。该气田已钻探的6口井钻后正演研究表明:PY1井、PY5井、PY6井的气层顶AVO响应特征为第4类,此认识与常规认识... PY气田位于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陆架坡折带上,特殊的沉积环境导致珠江组T50储层上覆一套高速度高密度的泥岩盖层。该气田已钻探的6口井钻后正演研究表明:PY1井、PY5井、PY6井的气层顶AVO响应特征为第4类,此认识与常规认识不同(以往研究结论认为,气层顶AVO响应特征多为第3类)。为探究泥岩盖层对储层含气特征的影响,研究了第4类AVO响应特征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高速泥岩盖层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下伏储层的含气响应特征,导致气层顶表现为非常规的AVO类型;高速泥岩盖层与优质储层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对泥岩盖层及其分布的研究有助于实现找储层、尤其是找优质储层的目的。因此,加强目标评价阶段泥岩盖层的研究,深入探究泥岩盖层对储层含油气性的影响将有助于提高勘探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演模拟 含油气性 珠江组 泥岩盖层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番禺天然气区珠江组高速泥岩盖层及其分布综合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立忠 轩义华 +2 位作者 汪瑞良 秦成岗 全志臻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6-79,3,共4页
研究了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番禺天然气区珠江组上覆高速泥岩盖层的岩石物理特性,并且分析研究了泥岩盖层与储层物性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番禺天然气区存在厚度不等的珠江组高速泥岩盖层,并且有高速泥岩盖层覆存的地区... 研究了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番禺天然气区珠江组上覆高速泥岩盖层的岩石物理特性,并且分析研究了泥岩盖层与储层物性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番禺天然气区存在厚度不等的珠江组高速泥岩盖层,并且有高速泥岩盖层覆存的地区储层物性普遍较好。因此,采用叠前反演技术获得的密度属性体来识别高速泥岩盖层,并在密度属性体上解释分析了高速泥岩盖层的分布区域。该高速泥岩盖层研究成果与砂岩储层预测结果的联合使用,可提高储层预测及储层物性预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禺低隆起 珠江组 泥岩盖层 叠前反演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霍尔果斯背斜“源—盖”匹配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军 肖立新 +1 位作者 王玉林 王振奇 《中国锰业》 2017年第2期62-64,共3页
采用重建烃源岩生烃史("源")和泥质盖层排替压力演化史("盖")的方法,研究"源—盖"动态匹配关系,以确定泥质盖层封闭动态有效性。针对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霍尔果斯背斜霍001井泥质盖层封闭性的研究结... 采用重建烃源岩生烃史("源")和泥质盖层排替压力演化史("盖")的方法,研究"源—盖"动态匹配关系,以确定泥质盖层封闭动态有效性。针对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霍尔果斯背斜霍001井泥质盖层封闭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霍尔果斯背斜上白垩统东沟组泥质盖层最大排替压力达到3.76 MPa,具备封盖油的能力,但"源—盖"匹配关系不理想,东沟组泥质盖层在古近系中期开始具备封盖油的能力(排替压力达到1 MPa以上),但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在白垩系末期已经开始生烃,东沟组泥质盖层只具备对下伏下白垩统吐谷鲁群组烃源岩的封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盖层 生烃史 排替压力演化史 “源—盖”匹配关系
下载PDF
德惠断陷沙河子组泥岩封盖能力综合评价
16
作者 叶龙 柳成志 +1 位作者 王小宁 齐东岩 《当代化工》 CAS 2014年第4期568-569,572,共3页
通过对德惠断陷沙河子组泥岩盖层的单井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沙河子组泥岩宏观发育特征;对德惠断陷沙河子组泥岩取样,进行岩心数据分析,得出沙河子组微观封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沙河子组泥岩盖层进行参数划分以及对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 通过对德惠断陷沙河子组泥岩盖层的单井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沙河子组泥岩宏观发育特征;对德惠断陷沙河子组泥岩取样,进行岩心数据分析,得出沙河子组微观封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沙河子组泥岩盖层进行参数划分以及对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值的方法,对德惠断陷沙河子组泥岩盖层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惠断陷 沙河子组 泥岩盖层 封闭能力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凝析气藏的发现与勘探启示 被引量:2
17
作者 卞保力 刘海磊 +2 位作者 蒋文龙 王学勇 丁修建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105,共10页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是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根据录测井资料、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及岩石薄片鉴定资料,结合地球物理方法,厘清了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总结出深层火山岩气藏富集规律,明确了...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是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根据录测井资料、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及岩石薄片鉴定资料,结合地球物理方法,厘清了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总结出深层火山岩气藏富集规律,明确了有利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风城组烃源岩厚度为100~300 m,面积约为5 400 km2,整体进入生凝析油—干气阶段,生气强度大于20×108m3/km2,为凹陷提供了丰富的天然气源。(2)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岩性复杂,爆发作用形成的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受到风化淋滤作用,可形成物性较好的风化壳型储层。石炭系—二叠系大型不整合面和广泛发育的深大断裂是重要的输导体系,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泥岩作为区域盖层,为凝析气成藏提供了保存条件,油藏主要分布在高部位,气藏分布于低部位。(3)通过“两宽一高”(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技术,提高地震成像精度,联合时-频电磁技术(TFEM),实现了石炭系火山岩的精细刻画,为深层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有力支撑。石西16井的重大突破,证实了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火山岩 风城组烃源岩 上乌尔禾组泥岩盖层 不整合面 深大断裂 “两宽一高”技术 时-频电磁技术 石炭系 盆1井西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泥岩盖层的溶蚀作用机理实验--不同pH值盐水中溶蚀速率变化规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冰 刘立 +3 位作者 金之钧 刘全有 孟庆强 朱东亚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6-924,共9页
为了查明泥岩在不同性质流体环境中的溶蚀速率及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黑色泥岩为研究对象,开展4组pH值分别为3、5、7、9的水岩相互作用实验研究,实验持续时间为153d,泥岩粉末样品中黏土矿物含量为50%、石英和长石类... 为了查明泥岩在不同性质流体环境中的溶蚀速率及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黑色泥岩为研究对象,开展4组pH值分别为3、5、7、9的水岩相互作用实验研究,实验持续时间为153d,泥岩粉末样品中黏土矿物含量为50%、石英和长石类矿物含量为35%、方解石为2%,还有少量菱铁矿和黄铁矿。结果分析表明,方解石在酸性流体中快速发生溶蚀溶解,Ca离子析出速率高于Mg、Si和Al离子;长石和黏土矿物溶蚀作用缓慢;在中性—碱性流体环境中形成了三水铝石片状矿物沉淀;方解石的快速溶蚀溶解消耗了酸性流体实验中的氢离子,导致溶液pH值由最初的3升高至7.5;4组实验开始的15d内反应速率较快,反应至50d时,各离子浓度基本保持稳定,即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状态,平衡状态下各组溶液的pH值为7~9,呈中性—弱碱性;据4组实验平衡状态下Si离子浓度计算得到的泥岩整体溶蚀速率为-13.29^-13.79 mol/(m^2·s),较为接近同等条件下蒙皂石或高岭石单矿物的溶蚀速率,略高于泥岩中含量最高的伊利石单矿物溶蚀速率。实验研究表明,地层中CO_2或有机酸等酸性流体能够对泥岩盖层产生溶蚀溶解作用,而酸性流体对泥岩盖层封盖能力的破坏程度取决于长期水岩相互作用至系统平衡的过程;封闭的流体环境有利于保护泥岩盖层,泥岩中含有适量的碳酸盐矿物有利于缓冲酸性流体对泥岩盖层的溶蚀作用,起到保护盖层封闭性的作用,而碳酸盐等矿物的沉淀作用能够提高盖层的封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盖层 水岩实验 溶蚀溶解速率 封闭流体环境 溶蚀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