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毛霉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2) 被引量:33
1
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真菌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毛霉病专家共识工作组 +5 位作者 李若瑜 刘正印 黄晓军 余进 高莉 孔旭东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7-605,共9页
毛霉病是重要的侵袭性霉菌病,诊治困难,病死率高。为提高临床医生对毛霉病的诊治水平,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真菌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共同编写此专家共识。本共识参考最新国际毛霉病诊疗指南,结合我国毛霉病发病特点和治疗需求,内容... 毛霉病是重要的侵袭性霉菌病,诊治困难,病死率高。为提高临床医生对毛霉病的诊治水平,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真菌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共同编写此专家共识。本共识参考最新国际毛霉病诊疗指南,结合我国毛霉病发病特点和治疗需求,内容涵盖病原学、高危因素、临床类型、影像学表现、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8个方面,以供我国临床医生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 中国 毛霉菌目 诊断 治疗 共识
原文传递
侵袭性真菌病真菌学检查指南 被引量:20
2
作者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 +1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会微生物学组 王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1-557,共17页
侵袭性真菌病是感染病学、微生物学、临床药学等学科共同的焦点。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和真菌研究小组教育与研究联合会诊断标准中,确定诊断和极似诊断对应有不同的真菌学检查。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学分会、中华医... 侵袭性真菌病是感染病学、微生物学、临床药学等学科共同的焦点。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和真菌研究小组教育与研究联合会诊断标准中,确定诊断和极似诊断对应有不同的真菌学检查。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组织专家制定指南,就真菌侵入人体导致的血流感染、肺部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眼部感染、胸腔腹腔感染、关节感染等的适应证、适用样本、检测技术、结果解释和会诊等真菌学信息给出了共识性推荐意见,包括了常见的念珠菌、曲霉、毛霉、肺孢子菌、隐球菌、马尔尼菲篮状菌、镰刀菌、赛多孢等,为该病的临床诊治防控和真菌学检查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病 隐球菌病 曲霉病 毛霉病 肺孢子菌感染 诊疗准则
原文传递
肺毛霉菌病的CT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CT表现 被引量:18
3
作者 许尚文 陈自谦 +4 位作者 钟群 钱根年 刘庆宏 张盼 赵春雷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51-554,共4页
目的 探讨肺毛霉菌病的CT及PET-CT表现,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肺毛霉菌病的胸部CT及PET-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行MSCT平扫,10例行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其中3例同时行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 目的 探讨肺毛霉菌病的CT及PET-CT表现,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肺毛霉菌病的胸部CT及PET-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行MSCT平扫,10例行多期增强扫描检查,其中3例同时行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检查.结果 13例患者肺内见多发斑片影,伴厚壁空洞9例(26个)、肺动脉栓塞4例;仅1例表现为肺内孤立性不规则肿块.病变侵犯临近支气管3例、胸腔少量积液4例,肺门及纵隔均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增强较明显,平均增加(25±8) HU.PET-CT表现:1例病灶呈斑片状异常放射性浓聚,2例呈不规则环形的异常放射性浓聚,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分别为6.2、4.6和3.6.结论 肺毛霉菌病的影像表现呈多样性,缺乏特征性表现.影像表现为多发厚壁空洞,合并肺动脉栓塞或侵犯支气管时应考虑到本病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原文传递
2021年全球传染病重要疫情事件回顾 被引量:14
4
作者 焦艳梅 张云辉 +3 位作者 赵雅琳 揣征然 孙瑶 王福生 《传染病信息》 2022年第1期27-38,共12页
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继续肆虐全球,导致2.8亿人患病,520万人死亡。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野生1型脊髓灰质炎病例大幅减少,缩短了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进程。登革热疫情较上一年明显缓解,非洲埃博拉疫情仍有反复。一些不发达地区仍然遭受... 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继续肆虐全球,导致2.8亿人患病,520万人死亡。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野生1型脊髓灰质炎病例大幅减少,缩短了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进程。登革热疫情较上一年明显缓解,非洲埃博拉疫情仍有反复。一些不发达地区仍然遭受伤寒和霍乱的大规模侵害。本文对2021年重要的传染病疫情进行回顾。同时参考WHO在2021年下半年发布的2020年全球疟疾、结核病、AIDS数据,对2020年全球疟疾、结核病、AIDS疫情也予以简单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疫情 回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埃博拉病毒病 登革热 脊髓灰质炎 寨卡病毒病 拉沙热 伤寒 霍乱 毛霉菌 毛霉菌病 疟疾 结核病 AIDS
下载PDF
艾沙康唑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版) 被引量:15
5
作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抗感染学组 陈欣 +2 位作者 林韧 冯四洲 刘启发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23年第5期295-302,共8页
随着免疫抑制患者数量的增加,侵袭性霉菌感染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且患者常伴随高死亡率和临床预后不佳。艾沙康唑是权威指南推荐治疗侵袭性曲霉病和侵袭性毛霉病的一线药物,并兼顾较好的耐受性,同时具有线性药代动力学特性和与免疫抑... 随着免疫抑制患者数量的增加,侵袭性霉菌感染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且患者常伴随高死亡率和临床预后不佳。艾沙康唑是权威指南推荐治疗侵袭性曲霉病和侵袭性毛霉病的一线药物,并兼顾较好的耐受性,同时具有线性药代动力学特性和与免疫抑制剂更小的药物相互作用,为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提供了较稳定的药物浓度。Ⅲ期临床试验和病例对照研究分别证实艾沙康唑具有与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曲霉病及两性霉素B治疗侵袭性毛霉病相似的临床疗效,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临床研究同时也证实其在侵袭性真菌病高危人群的预防和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序贯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共识综合已发表的临床研究和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数据,对该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15个常见问题给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病 免疫抑制宿主 侵袭性霉菌感染 曲霉病 毛霉病 艾沙康唑
原文传递
肺毛霉病五例及国内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杨翼萌 方保民 +4 位作者 许小毛 方芳 潘明鸣 钟雪锋 孙铁英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72-576,共5页
目的总结肺毛霉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报道北京医院收治的5例肺毛霉病确诊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和转归,并以“肺毛霉病”为关键词检索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2年1月至2011年12月)... 目的总结肺毛霉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报道北京医院收治的5例肺毛霉病确诊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和转归,并以“肺毛霉病”为关键词检索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2年1月至2011年12月)。结果5例肺毛霉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咯血,其中2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1例经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1例经外科手术确诊,1例经血培养确诊。5例中3例经抗真菌治疗后痊愈,1例外科手术后治愈,1例死亡。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共检索到国内发表的有关肺毛霉病的论文42篇,符合确诊标准的46例。51例中男31例,女20例,平均年龄(47±13)岁;主要危险因素为糖尿病(18例)、使用免疫抑制药物(7例)、恶性肿瘤(5例)及肾脏疾病(5例);主要影像学表现为结节影(27例)和斑片状实变影(21例)及空洞(18例);血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者26例;18例经支气管镜、15例经外科手术、7例经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4例经尸检、1例经肾脏穿刺及1例经皮肤活检确诊,3例经胸腔积液培养、2例经血培养确诊;12例单独使用低剂量两性霉素B脂质体或联合泊沙康唑治疗的患者效果均较好且耐受性好,单纯手术治疗及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的14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肺毛霉病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支气管镜检查及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是诊断肺毛霉病的有效手段。单独使用低剂量两性霉素B脂质体或联合泊沙康唑治疗效果均较好且耐受性好,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 两性霉素B 泊沙康唑
原文传递
肺毛霉病三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牟向东 王广发 +5 位作者 刁小莉 章巍 李海潮 李桂莲 阙呈立 何冰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35-838,共4页
目的探讨肺毛霉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报道2006年我院收治的、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组织病理确诊且具有完整资料的3例肺毛霉感染病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3例均为农民,女2例,男1例,年龄42~48岁。例1和例2为糖... 目的探讨肺毛霉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报道2006年我院收治的、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组织病理确诊且具有完整资料的3例肺毛霉感染病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3例均为农民,女2例,男1例,年龄42~48岁。例1和例2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例1在确诊次日因大咯血死亡;例2应用大剂量两性霉素 B(总剂量2 g)治愈;例3为肺鳞癌右上叶切除术后伴支气管狭窄,通过应用大剂量两性霉素 B(总剂量1.5 g)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成功治愈;例2和例3随诊0.5~1年均无复发。结论肺毛霉病患者痰培养阳性率极低,病死率很高。对临床可疑病例应及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经组织病理学确诊;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控制基础病、应用大剂量的两性霉素 B 和及时的外科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 支气管镜检查 病理学 两性霉素B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国内首次发现乳牛皱胃毛霉菌病—伴发念珠菌病与曲霉菌毒素中毒的报告 被引量:15
8
作者 汪昭贤 秦晟 +5 位作者 谢毓芬 刘心一 李长生 刘斌铎 王庆爱 刘俊哲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4-79,共6页
1978年于西安市第二奶牛场,解剖36例患出血性胃肠炎与胃溃疡的病例中,发现5例皱胃毛霉菌病的典型病灶。这些病例中还伴有念珠菌感染与曲霉菌毒素中毒。病牛主要呈现顽固性、黑色粘液性腹泻,10余天后死亡。也有表现分娩衰弱,急性坏死性... 1978年于西安市第二奶牛场,解剖36例患出血性胃肠炎与胃溃疡的病例中,发现5例皱胃毛霉菌病的典型病灶。这些病例中还伴有念珠菌感染与曲霉菌毒素中毒。病牛主要呈现顽固性、黑色粘液性腹泻,10余天后死亡。也有表现分娩衰弱,急性坏死性子宫内膜炎和化脓坏死性乳房炎等变化。患皱胃毛霉菌病的乳牛,显示三种类型的病理变化。即急性早期阶段,坏死病变以循环障碍为主;亚急性中期阶段,呈凝固性坏死与梗塞;慢性晚期阶段,病理变化与肉芽肿类似。乳牛毛霉菌病的病原为微小根毛霉、伞枝犁头霉和足样根霉。三种菌各以1~3千万个孢囊孢子耳静脉注射家兔,腹腔注射豚鼠。结果三种菌致家兔于1~4日内死亡,豚鼠于3~7日内死亡。作者认为,毛霉菌病的致病真菌在饲料及乳牛体严重侵染,是本病的直接病因,而过多饲喂精饲料造成瘤胃酸中毒和长期使用抗生素药物,是该场乳牛皱胃毛霉病的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牛 毛霉菌病 并发症
下载PDF
肺毛霉病的支气管镜表现及介入治疗 被引量:13
9
作者 曾璞 牟向东 +10 位作者 王莉洁 郭文佳 赵景全 尹洪芳 姚晶晶 武华旭 林连君 刘新民 马晓旭 王红民 赵艳丽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毛霉病的支气管镜表现及介入治疗。方法收集2006年5月至2022年5月行支气管镜检查及介入治疗的肺毛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共收集行支气管镜检查及介入治疗的肺毛霉病患者临床资...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毛霉病的支气管镜表现及介入治疗。方法收集2006年5月至2022年5月行支气管镜检查及介入治疗的肺毛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共收集行支气管镜检查及介入治疗的肺毛霉病患者临床资料共10例, 其中男性8例, 女性2例, 患者年龄21~72(44.3±15.6)岁。基础病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例、白血病3例、肺癌术后1例。胸部CT显示肺部病变累及单个肺叶6例, 累及多个肺叶4例。支气管镜表现为白色黏稠状坏死物沿气道生长并阻塞气道9例, 伴气道内出血3例, 血性分泌物阻塞气道1例, 支气管肺空洞瘘2例。白色坏死物活检组织病理学显示为大量毛霉菌丝杂乱缠绕在一起, 我们将其命名为毛霉菌丝体(mucormycelium)。10例患者中, 全身药物治疗9例, 包括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静脉滴注5例, 两性霉素B脂质体静脉滴注4例, 泊沙康唑口服6例, 泊沙康唑静脉滴注1例。局部药物治疗包括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雾化吸入治疗8例, 支气管镜下局部灌注治疗5例。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包括应用冷冻探头冻取病灶8例, 活检钳钳除病灶7例, 圈套器圈套治疗2例, 异物钳钳取病灶2例。10例患者均临床治愈, 死亡0例。结论肺毛霉病常见于免疫抑制宿主, 支气管镜常表现为毛霉菌丝体阻塞气道;全身和局部药物治疗联合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 支气管镜 毛霉菌丝体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鼻脑型毛霉菌病临床与病理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国红 蔡萧君 +2 位作者 王维化 陈海波 蒋景文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86-689,共4页
目的 研究鼻脑型毛霉菌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 总结 3例鼻脑型毛霉菌病的临床表现 ,通过尸体解剖或活检作病理检查探讨其特点。结果  3例毛霉菌病均伴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早期症状常为发热、眶周及颞部疼痛 ,逐渐出现眶尖综合征... 目的 研究鼻脑型毛霉菌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 总结 3例鼻脑型毛霉菌病的临床表现 ,通过尸体解剖或活检作病理检查探讨其特点。结果  3例毛霉菌病均伴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早期症状常为发热、眶周及颞部疼痛 ,逐渐出现眶尖综合征表现 ,眶周皮肤蜂窝织炎并出血坏死 ,鼻腔黑痂 ,可有脑膜刺激征和偏瘫。额叶等部位出血性坏死 ,镜下可见鼻窦黏膜表面、眼眶及脑内坏死组织有大量毛霉菌。结论 鼻脑毛霉菌好发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 ,病变累及鼻脑和眼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 脑型 临床 病理研究 眶周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脑内 蜂窝织炎 病变 部位
原文传递
毛霉菌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4
11
作者 吴迪 张立民 蒋颖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1-464,共4页
目的分析毛霉菌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6至2009年收治的9例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1±19)岁;诊断前病程1周~31个月;鼻脑型1例、肺型4例、播散型2例、皮肤型1例、单纯中枢型1例;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毛霉菌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6至2009年收治的9例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1±19)岁;诊断前病程1周~31个月;鼻脑型1例、肺型4例、播散型2例、皮肤型1例、单纯中枢型1例;危险因素包括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糖尿病、酸中毒、大面积皮肤破损等;辅助检查示血沉、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6例存在免疫功能低下;肺部受累患者CT表现为双肺多发片影;均使用静脉两性霉素B治疗,2例联合手术;住院期间1例播散型患者死亡,鼻脑型患者病情稳定,余患者均好转。结论毛霉菌病罕见,患者均存在高危因素,病情多进展迅速,应尽快诊断,正确治疗,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 鞍鼻 两性霉素B
下载PDF
侵袭性曲霉菌及毛霉菌性鼻---鼻窦炎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何春燕 朴颖实 +2 位作者 田澄 李丽丽 刘红刚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62-666,共5页
目的观察曲霉菌及毛霉菌侵袭黏膜组织引起侵袭性真菌性鼻一鼻窦炎(IFRS)临床病理学特点的异同,探讨两种真菌组织损伤的致病机制。方法收集经组织学及培养证实为曲霉菌性IFRS19例(Aspergillus,A组)、毛霉菌性IFRS16例(Mucorales,... 目的观察曲霉菌及毛霉菌侵袭黏膜组织引起侵袭性真菌性鼻一鼻窦炎(IFRS)临床病理学特点的异同,探讨两种真菌组织损伤的致病机制。方法收集经组织学及培养证实为曲霉菌性IFRS19例(Aspergillus,A组)、毛霉菌性IFRS16例(Mucorales,M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病理形态进行观察。用HE染色观察真菌侵袭组织的方式及组织损伤的特点,用六胺银(GMS)、过碘酸一雪夫(PAS)染色显示侵入组织内真菌的形态特征。结果A组临床病程为急性4例,慢性15例;有基础疾病患者13例(糖尿病4例,恶性肿瘤5例,外伤史1例,慢性上颌窦炎行上颌窦根治术后3例),无基础疾病6例。随访13例,死亡7例,死于真菌性脑病4例,死于基础疾病3例。M组临床病程为急性14例,慢性2例;有基础疾病14例(糖尿病8例,恶性肿瘤5例,智齿冠周炎行智齿拔除1例),2例患者无基础疾病。随访14例,死亡7例,4例死于真菌性脑病。两组临床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基础疾病分布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观察:A组:真菌成团生长,附于黏膜表面,附着处黏膜浅层呈条带状坏死(11/19);类上细胞肉芽肿明显(13/19),单个多核巨细胞少见;黏膜深部坏死、真菌性肉芽肿(3/19)、血管炎及菌栓少见(4/19)。M组:黏膜大片彻底凝固性坏死(13/16),多呈地图状、可累及黏膜深部,其内可见肿胀变形的真菌(散在、成簇);单个多核巨细胞多见,也可聚集形成肉芽肿,其内可见真菌(16/16);血管炎、血栓多见(10/16)。结论IFRS时毛霉菌侵袭力较强,以引起急性侵袭型和组织大片坏死多见;曲霉菌侵袭组织相对较慢,临床多以慢性侵袭型为主,镜下以肉芽肿为多见,但两者长期病死率未见明显差异;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曲霉菌病 毛霉菌病
原文传递
中国原发性皮肤毛霉病32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吕红莉 李澄 +3 位作者 李燕 谭娟 许人超 汤劲辉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总结我国报道的原发性皮肤毛霉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流行病学特点、易感因素、临床表现、致病菌种及治疗策略。方法检索文献并回顾分析我国32例皮肤毛霉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检索全文27篇,病例32例。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9.97岁,男... 目的总结我国报道的原发性皮肤毛霉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流行病学特点、易感因素、临床表现、致病菌种及治疗策略。方法检索文献并回顾分析我国32例皮肤毛霉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检索全文27篇,病例32例。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9.97岁,男女比例为9∶7,临床多表现为红斑、丘疹、结节,可缓慢扩展形成浸润性斑块伴溃疡坏死。诊断主要依赖于真菌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方法首选两性霉素B。结论原发性皮肤毛霉病是一种严重的毁容性深部真菌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利于及早诊断和治疗,治疗首选两性霉素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病 皮肤毛霉病 接合菌病
下载PDF
侵袭性鼻脑毛霉菌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吴旋 许庚 +1 位作者 文卫平 郭洁波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060-1062,1067,共4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鼻脑毛霉菌病的诊断、病程与综合治疗手段。方法:回顾分析5例侵袭性鼻脑毛霉菌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的病程进展分析该病的临床特征以及诊断与治疗方法;从不同的治疗方法所获得的疗效中获取较佳综合性治疗手段的选择... 目的:探讨侵袭性鼻脑毛霉菌病的诊断、病程与综合治疗手段。方法:回顾分析5例侵袭性鼻脑毛霉菌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的病程进展分析该病的临床特征以及诊断与治疗方法;从不同的治疗方法所获得的疗效中获取较佳综合性治疗手段的选择。结果:1例在发病后3周内死亡,3例生存2个月~2年,1例存活至今已3年,本组总体死亡率80%。结论:侵袭性鼻脑毛霉菌病是继发于全身免疫状态低下的严重疾病,病情进展迅速,病变累及眼眶和颅内,死亡率高。早期手术清理病灶、去除真菌生长环境、配合全身综合治疗可延缓病程进展。经鼻内镜手术可以达到清除鼻窦-眶内-颅内病变组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 鼻脑型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合并毛霉菌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郑华东 杨渭临 +4 位作者 崔大江 章琳 冯建军 焦杨 马淑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3-707,共5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毛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进一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并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2型糖尿病合并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中,分别为随机血糖>13mmol/L(6/6)、发...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毛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进一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并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2型糖尿病合并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中,分别为随机血糖>13mmol/L(6/6)、发热(6/6)、酮症(6/6)、白细胞升高(6/6)、酸中毒(5/6),头颅核磁共振(MRI)和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无特征性表现,真菌涂片阳性(3/6),病理活检阳性(5/6),早期应用两性霉素B配合局部清创、手术治疗治愈率(5/6)。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毛霉菌病的诊断要点为随机血糖>13mmol/L、糖化血红蛋白>10%、酸中毒、白细胞升高及进行局部组织病理活检。早期足量应用两性霉素B和进行局部病变的手术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 2型糖尿病 临床特点 治疗
下载PDF
来自同一供体的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移植肾毛霉菌感染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善斌 肖劲逐 +5 位作者 张国庆 车宪平 陈宁 古军 符仕宝 李德胜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40-344,共5页
目的总结移植肾毛霉菌感染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同一供体的两例移植肾毛霉菌感染致移植肾及动脉破裂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肾移植术后毛霉菌感染无特异性表现,缺乏早期诊断手段,容易误诊、漏诊,其... 目的总结移植肾毛霉菌感染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同一供体的两例移植肾毛霉菌感染致移植肾及动脉破裂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肾移植术后毛霉菌感染无特异性表现,缺乏早期诊断手段,容易误诊、漏诊,其易致血管破裂,预后凶险。及早确诊,彻底清创,及时选择有效抗真菌药物及撤除免疫抑制剂,血栓弹力图监控下纠正机体凝血功能紊乱,可提高此类患者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毛霉菌 毛霉病 动脉瘤血栓 血栓弹力图
下载PDF
烧伤患者毛霉菌侵袭性感染(附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峰 杨红明 王宏伟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3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毛霉菌侵袭性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科多年来收治的4例毛霉菌感染病例。本组4例均为男性,烧伤面积70%~94%,分别于伤后18~31d发生毛霉菌感染,4例均采用组织病理切片,2例同时有创面培养毛霉菌感染...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毛霉菌侵袭性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科多年来收治的4例毛霉菌感染病例。本组4例均为男性,烧伤面积70%~94%,分别于伤后18~31d发生毛霉菌感染,4例均采用组织病理切片,2例同时有创面培养毛霉菌感染确诊。确诊后予彻底清创或截肢,并调整抗真菌药物。结果本组4例均于病程中后期出现毛霉菌感染,均有成片肌肉受累,在清创(其中截肢3例)、抗真菌治疗后,4例均于短期内死亡。结论烧伤创面发生毛霉菌侵袭性感染十分少见,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尽早手术切痂植皮、封闭创面,去除毛霉菌定植的土壤;对可疑病例应及时确诊,立即手术彻底清创或截肢、使用两性霉素B或其脂质体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 烧伤
原文传递
鼻-眼-脑型毛霉菌病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孟达 叶俊杰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29-633,共5页
毛霉菌病是由毛霉菌目真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进展迅速且致命。最常见的类型为鼻-眼-脑型毛霉菌病,其早期症状类似于鼻窦炎、眶蜂窝织炎等,此时临床误诊率较高;此病进展迅速,真菌扩散至眼内引起眼内炎、巩膜穿孔,患者视力骤降至无光... 毛霉菌病是由毛霉菌目真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进展迅速且致命。最常见的类型为鼻-眼-脑型毛霉菌病,其早期症状类似于鼻窦炎、眶蜂窝织炎等,此时临床误诊率较高;此病进展迅速,真菌扩散至眼内引起眼内炎、巩膜穿孔,患者视力骤降至无光感,甚至丧失眼球;最终真菌累及神经系统而危及生命。毛霉菌病常见于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酮症酸中毒及免疫抑制的患者。本文就鼻-眼-脑型毛霉菌病的诱发因素、感染途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征及诊断治疗要点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 鼻疾病 眼感染 真菌性 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
原文传递
不规则毛霉感染引起的皮肤毛霉病20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夏志宽 刘畅 +5 位作者 丛林 陈卫 张德全 田艳丽 王文岭 杨蓉娅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不规则毛霉感染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不规则毛霉感染引起皮肤毛霉病的流行病学、易感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提高临床医生的警惕性及诊治经验。方法对检索到的20例不规则毛霉感染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目的通过对不规则毛霉感染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不规则毛霉感染引起皮肤毛霉病的流行病学、易感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提高临床医生的警惕性及诊治经验。方法对检索到的20例不规则毛霉感染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0例不规则毛霉感染患者均表现为皮肤毛霉病,仅1例同时伴有肺部感染。15例来自中国,1例有糖尿病史,1例有白血病史,10例有外伤、手术或叮咬史。皮损几乎均出现在暴露部位,其中鼻面部13例,四肢7例,病程多呈慢性。早期表现为红斑、丘疹、结节,后期可发展成溃疡、坏死、黑痂及骨质破坏。经真菌镜检、培养、组织病理、ITS区测序等检查证实为不规则毛霉。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单独或联合伊曲康唑治疗预后好。结论不规则毛霉感染多发生于免疫正常者,外伤、烧伤、手术及叮咬是最主要诱发因素。感染主要累及鼻面部及四肢皮肤暴露部位,以红斑、坏死为主要表现,极少累及内脏。真菌培养及组织病理检查可以诊断该病,ITS区测序可明确鉴定到种。及早诊断并给予清创及两性霉素B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毛霉 毛霉病 皮肤毛霉病
下载PDF
毛霉病的治疗 被引量:8
20
作者 顾黎雄 薛燕宁 曾学思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7年第1期16-18,共3页
毛霉病是一种致死性真菌感染,是由毛霉目中的致病真菌感染所致,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肺、胃肠道、皮肤、眼眶和鼻窦等部位。毛霉病易侵犯血管,引起血栓和周围组织坏死,一旦发生,常危及生命。目前毛霉病的治疗比较困难,治疗的关键... 毛霉病是一种致死性真菌感染,是由毛霉目中的致病真菌感染所致,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肺、胃肠道、皮肤、眼眶和鼻窦等部位。毛霉病易侵犯血管,引起血栓和周围组织坏死,一旦发生,常危及生命。目前毛霉病的治疗比较困难,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尽可能去除潜在的易感因素、适当的外科清创和恰当的抗真菌治疗。外科清创能提高患者的痊愈率,抗真菌治疗包括多种抗真菌药的使用(单用或联用),另外,还可给予高压氧和细胞因子等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 治疗 致死性真菌感染 抗真菌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