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鲁木齐气象要素对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霞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4-488,共5页
利用2002年4月-2003年3月CE 318太阳光度计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不同气象条件下,乌鲁木齐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冬季高湿的条件下,各时次相对湿度和AOD的相关系数较高,为0.335。春夏季比较干燥时,相对湿度的影响... 利用2002年4月-2003年3月CE 318太阳光度计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不同气象条件下,乌鲁木齐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冬季高湿的条件下,各时次相对湿度和AOD的相关系数较高,为0.335。春夏季比较干燥时,相对湿度的影响不大;风速和AOD的变化趋势总体呈现负相关关系,即风速越大,AOD则越小,在发生东南大风或山谷风时,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全年中偏北风和偏南风对乌鲁木齐气溶胶光学厚度的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光学厚度 相对湿度 东南大风 山谷风 风向 乌鲁木齐
原文传递
京津地区夏季大气局地环流背景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游春华 蔡旭晖 +1 位作者 宋宇 郭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79-783,共5页
用非静力平衡的中尺度模式ARPS5.0IHOP5,模拟京津地区夏季边界层大气的背景流场,同时用风场诊断模式和实际观测资料获取该地区2004年夏季1个月(8月)的逐时低层大气流场,作为模拟结果的比对。通过对模拟流场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京津地... 用非静力平衡的中尺度模式ARPS5.0IHOP5,模拟京津地区夏季边界层大气的背景流场,同时用风场诊断模式和实际观测资料获取该地区2004年夏季1个月(8月)的逐时低层大气流场,作为模拟结果的比对。通过对模拟流场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京津地区夏季受昼夜循环的山谷风、海陆风影响明显,山谷风的最大影响范围可以覆盖区域内的平原地区,海陆风的影响可以伸展入陆地100km左右。在这两个环流的影响下,区域内主导风向出现更替,下午至上半夜主导风向为偏南风,下半夜至上午为偏北风。凌晨风向更替过程中可以在山前出现一条汇聚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PS中尺度模式 山谷风 海陆风 京津地区
下载PDF
2008年秋季从化山谷风观测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人文 范绍佳 李颖敏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4-139,共6页
利用2008年10月15日—11月16日在广州从化获得的基线小球测风资料,分析研究了秋季从化山谷风的特征。研究表明:从化山谷风主要出现在系统风速小于1.5 m/s,谷风出现时间为10:00—18:00,山风强度比谷风强度大;山谷风厚度大致为300 m,回流... 利用2008年10月15日—11月16日在广州从化获得的基线小球测风资料,分析研究了秋季从化山谷风的特征。研究表明:从化山谷风主要出现在系统风速小于1.5 m/s,谷风出现时间为10:00—18:00,山风强度比谷风强度大;山谷风厚度大致为300 m,回流出现高度在300~700 m;山谷风转换期间,静小风频率较高;系统风与山谷风方向相反时,山谷风高度内多为静小风。冷锋过境时不会出现山谷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谷风 基线测风 观测研究 2008年秋季 从化
下载PDF
大理苍山—洱海局地环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0
4
作者 许鲁君 刘辉志 曹杰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98-1210,共13页
利用耦合了湖泊模型的WRF_CLM模式模拟了秋季大理苍山—洱海地区的局地环流特征。结果表明:模式对近地面温度、风向、风速的模拟与观测基本一致,模拟结果能较好地再现该地区山谷风和湖陆风相互作用的局地环流特征。在秋季,大理苍山的... 利用耦合了湖泊模型的WRF_CLM模式模拟了秋季大理苍山—洱海地区的局地环流特征。结果表明:模式对近地面温度、风向、风速的模拟与观测基本一致,模拟结果能较好地再现该地区山谷风和湖陆风相互作用的局地环流特征。在秋季,大理苍山的谷风起止时间为08:00~17:00(北京时,下同),湖风起止时间为09:00~19:00。局地环流受高山地形及洱海湖面影响明显,山谷风形成早于湖陆风1 h,夜间山风、陆风强盛于白天谷风、湖风。白天苍山谷风与洱海湖风的叠加作用会驱动谷风到达2600 m的高度,而傍晚最先形成的苍山山风则会减弱洱海的湖风环流。夜间盆地南部在两侧山风、陆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稳定而持续的气旋式环流。日出以后,对流边界层迅速发展,边界层高度逐渐增高。陆地17:00温度达到最高,边界层高度也达到峰值2000 m,之后逐渐降低。日落后形成稳定边界层,边界层高度在夜间基本保持在100 m。相对于陆地,湖面白天边界层高度低300 m,夜间边界层高度高1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_CLM模式 湖陆风 山谷风 局地环流
下载PDF
贺兰山区气候若干问题 被引量:19
5
作者 许朝斋 林之光 汪奕琮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71-176,共6页
本文主要利用宁夏区农业厅和区气象局气候资料中心于1985年3月,组织的贺兰山中部剖面考察期间11个气象站点的观测资料,在国内首次对贺兰山的气候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阐述了贺兰山东麓的冷湖效应,东坡磷矿点典型的山谷风... 本文主要利用宁夏区农业厅和区气象局气候资料中心于1985年3月,组织的贺兰山中部剖面考察期间11个气象站点的观测资料,在国内首次对贺兰山的气候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阐述了贺兰山东麓的冷湖效应,东坡磷矿点典型的山谷风现象,雨季的最大降水高度,以及研究确定了剖面上西坡日照百分率随高度的真实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冷空气潮 山谷风 日照 气候
下载PDF
中国地区山谷风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田越 苗峻峰 《气象科技》 2019年第1期41-51,共11页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立在山区附近或山谷之中。受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影响,各地山谷风特征各不相同。山谷风对局地风场、气候特征有着重要作用,与逆温和污染物浓度变化也具有良好相关。本文从山谷风研究的主要手段...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立在山区附近或山谷之中。受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影响,各地山谷风特征各不相同。山谷风对局地风场、气候特征有着重要作用,与逆温和污染物浓度变化也具有良好相关。本文从山谷风研究的主要手段—观测、理论和数值模拟出发,重点回顾了国内山谷风研究成果,并讨论了与其他中尺度环流(海陆风、湖陆风、城市热岛、植被风、冰川风环流)的相互作用,以及包括山谷风在内的山地环流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最后对国内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提出了一些还需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谷风 山地-平原风 山地环流 地形效应 土地覆盖 大气污染
下载PDF
云贵高原洱海湖泊效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7
作者 许鲁君 刘辉志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89-802,共14页
采用耦合湖泊模型的WRF_CLM模式模拟山谷盆地中洱海的湖泊效应,并利用陆面(农田)和湖面的站点观测资料对模式进行了验证和校验。基于数值模式的模拟结果,分析了季风和非季风期间,洱海存在与否对山谷盆地局地环流及大气边界层结构的影响... 采用耦合湖泊模型的WRF_CLM模式模拟山谷盆地中洱海的湖泊效应,并利用陆面(农田)和湖面的站点观测资料对模式进行了验证和校验。基于数值模式的模拟结果,分析了季风和非季风期间,洱海存在与否对山谷盆地局地环流及大气边界层结构的影响。发现非季风期湖泊对局地环流及大气边界层影响显著。相对于陆地,湖泊白天湍流通量输送少,湍流发展弱,大气边界层高度低。如果湖泊不存在,白天苍山山谷风只能上升至约200 m的高度,没有明显的山谷风环流形成;夜间则山风较强,两侧山风共同作用在山谷,环流高度约600 m。季风期,受降水天气影响,局地环流发展不充分。白天湖面辐散以及夜间湖泊南部的气旋式环流弱,湖泊作用没有非季风期明显。云的形成导致边界层高度较低。夜间,湖泊增强释放潜热、感热作用明显;此时湍流发展,夜间边界层反而比白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_CLM模式 湖泊效应 湖陆风 山谷风 洱海
下载PDF
祁连山南麓夏季地形云特征及山谷风影响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蓓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5,共9页
利用门源、祁连气象站2004—2013年6—8月逐时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地形云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两站夏季总、低云量的日变化呈现双峰型特征;层积云和积雨云的日变化呈反相特征。层积云出现频率最高在清晨,积雨云在午后至傍晚出现频率最... 利用门源、祁连气象站2004—2013年6—8月逐时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地形云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两站夏季总、低云量的日变化呈现双峰型特征;层积云和积雨云的日变化呈反相特征。层积云出现频率最高在清晨,积雨云在午后至傍晚出现频率最高;门源站层积云出现频率高于祁连站,而祁连站积雨云出现频率高于门源站。两站山谷风环流特征明显,风速最大值出现在午后,最小值出现在清晨;门源站谷风控制时间长于山风,祁连站山风控制时间长于谷风。两站积雨云出现时间与山谷风风速最大值出现时间之间具有对应关系;有天气系统影响时形成的积雨云,持续时间较长,降水较多;仅由地形风及热力、湍流作用形成的积雨云,持续时间较短,降水较少。层积云的形成有3种类型:第1种由高层云演变而来;第2种由积雨云对流发展受到抑制而形成;第3种由局地山谷风环流形成,云的形成与山谷风环流以及边界层日变化特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云 日变化特征 山谷风
下载PDF
珠峰绒布河谷大气边界层结构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9
作者 朱凌云 张美根 +3 位作者 马舒坡 李鹏 邹捍 李爱国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08-1213,共6页
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RAMS对2006年6月12~16日珠峰绒布河谷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的风温时空分布与风廓线仪LAP3000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绒布河谷地区的局地环流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午后至夜间盛行山风... 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RAMS对2006年6月12~16日珠峰绒布河谷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的风温时空分布与风廓线仪LAP3000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绒布河谷地区的局地环流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午后至夜间盛行山风,可持续12h,且风速较大;在山风盛行期间,山风的影响高度可达400700m左右),其中下垫面不均匀性导致的温度差异是引起局地环流的主要因素;RAMS模式较好地反映了绒布河谷地区局地环流的时空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峰地区 数值模拟 RAMS 山谷风环流 时空分布
下载PDF
污染天气下成都东部山地—平原风环流结构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0
作者 田越 苗峻峰 赵天良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75,共23页
本文利用中尺度模式WRF(V3.9)对2016年12月7日成都东部(龙泉山)一次污染过程下的山地—平原风环流进行了模拟,旨在探讨冬季污染天气下山地—平原风环流的结构和演变特征。此外,通过减少气溶胶光学厚度(AOD,Aerosol Optical Depth)的敏... 本文利用中尺度模式WRF(V3.9)对2016年12月7日成都东部(龙泉山)一次污染过程下的山地—平原风环流进行了模拟,旨在探讨冬季污染天气下山地—平原风环流的结构和演变特征。此外,通过减少气溶胶光学厚度(AOD,Aerosol Optical Depth)的敏感性试验探究气溶胶污染对山地—平原风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污染大气条件下成都平原地区存在显著逆温。龙泉山南北长、东西窄且高度较低,由于东、西坡辐射能量的不均匀分布和背景风的强迫,上午、凌晨和夜间均出现越山下坡风环流,上午强度较强,凌晨和夜间强度较弱。午后开始出现平原风环流,最大影响范围为山体宽度的3~4倍,17:00(当地标准时,下同)左右结束。各阶段环流在南北方向上差异较大,越山下坡风环流在南段最强,中段最弱;中、南段山体较低窄,平原风环流易被湍流掩盖,北段平原风环流最为明显。AOD减小后辐射及地表热通量均有所增加,中、南段湍流更加旺盛,边界层显著抬升且降低时间滞后,山体与平原间感热通量差异增加,北段平原风环流增强、持续时间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山谷风 山地—平原风环流 复杂地形
下载PDF
乌鲁木齐辖区山谷风环流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吕新生 王旭 +1 位作者 蔡仁 梁菲菲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2-1180,共9页
乌鲁木齐辖区山谷风环流对大气污染物的聚集、扩散和输送具有重要影响,采用2011-2015年33个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的逐时10 min平均风资料,分析辖区山谷风的时空分布特征。辖区内山谷风年平均日数为245 d,山风22∶00~23∶00开始出现,08∶00... 乌鲁木齐辖区山谷风环流对大气污染物的聚集、扩散和输送具有重要影响,采用2011-2015年33个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的逐时10 min平均风资料,分析辖区山谷风的时空分布特征。辖区内山谷风年平均日数为245 d,山风22∶00~23∶00开始出现,08∶00~11∶00结束,持续时间达10~13 h。谷风11∶00~14∶00开始出现,19∶00~21∶00结束,持续时间达6~9 h。山风和谷风的平均强度为1.1 m·s^(-1)和1.6 m·s^(-1)。山风表现为下坡风,从山脉到谷底山风强度逐渐减弱,城区为风速风向的辐合区。城南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在山风的作用下,向城区聚集。谷风与山风相反,表现为上坡风,城区为风向的辐合区。城北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在谷风的作用下,部分在城区和城南聚集,部分被输送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谷风 时空分布 强度变化
下载PDF
汾河谷地大气环境容量与大气污染过程的数值模拟与敏感性分析
12
作者 王孜澈 茅宇豪 +1 位作者 郭淑雅 刘振鑫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4-619,共16页
对汾河谷地及太原市在2015年1月的一次重污染过程运用WRF-Chem模式进行污染过程的数值模拟、观测验证和地形敏感性实验,分析了河谷地形对区域污染过程和大气环境容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太原市及周边汾河谷地大气边界层环流和大气污... 对汾河谷地及太原市在2015年1月的一次重污染过程运用WRF-Chem模式进行污染过程的数值模拟、观测验证和地形敏感性实验,分析了河谷地形对区域污染过程和大气环境容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太原市及周边汾河谷地大气边界层环流和大气污染传输受天气系统、地形和城市化共同影响;地形环流强度明显强于太原城市热岛环流,且对其发展存在明显抑制作用,从而限制了城市大气环境容量,加剧城市近地面大气污染物的堆积和空气质量恶化;研究区域大气环境容量受气象主导风向影响:当天气主导风向偏南北向,也即与狭长的汾河谷地走向一致时,有利于该区域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清除,而当天气主导风向偏东西向时,则该区域大气环境容量明显减小,且近地面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大气环境容量之间呈强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74;当地形敏感组实验中取消太原市周边河谷地形特征时,上述相关系数降低到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谷地 大气环境数值模拟 WRF-Chem 地形高度与地表利用类型 山谷风环流
下载PDF
2019年冬季北京海陀山局地环流特征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倩倩 权建农 +3 位作者 程志刚 张曼 薛海乐 伍永学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3-107,共15页
海陀山作为北京冬(残)奥会的主要室外赛场之一,其复杂的地形对风场的精细化预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亟需开展加密的风场观测提高对复杂地形下局地环流特征及其影响机理的认识,并为提升赛区精细化预报与服务提供数据支撑。基于2019年度海... 海陀山作为北京冬(残)奥会的主要室外赛场之一,其复杂的地形对风场的精细化预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亟需开展加密的风场观测提高对复杂地形下局地环流特征及其影响机理的认识,并为提升赛区精细化预报与服务提供数据支撑。基于2019年度海陀山观测试验,利用加密自动气象站、激光测风雷达、涡动相关仪、云高仪等多源数据,对海陀山风场的水平分布、垂直结构、山谷风转换时间和不同背景风场影响下的局地环流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地形动力、热力和背景风场三个方面探讨了海陀山局地环流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弱背景风场下,海陀山局地环流特征显著,以热力驱动的山谷风环流为主导,并叠加了背景气流过山的影响。低海拔(1650 m以下)站点,山风和谷风表现为近乎相反的方向;而在中(1650-1800 m)、高(1800 m以上)海拔的山脊或山峰附近的站点,山风和谷风均以偏西为主。中低海拔站点的谷风明显强于山风,高海拔站点则相反;而在强西北背景风影响下,海陀山局地环流特征消失,整个山谷风向趋于与背景风一致,昼夜风向的差异较小,山谷中风速随海拔高度降低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陀山 山谷风 动力热力因子 背景风场 局地环流概念模型
下载PDF
声雷达资料可靠性及近地面边界层风场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曹杨 陈洪滨 王普才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15-1324,共10页
利用2016年5月1日至6月15日在河北省邢台市皇寺气象观测站获得的多普勒声雷达风场资料和探空资料,验证声雷达资料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对观测站近地面边界层风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声雷达水平风场资料与探空资料的一致性较好... 利用2016年5月1日至6月15日在河北省邢台市皇寺气象观测站获得的多普勒声雷达风场资料和探空资料,验证声雷达资料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对观测站近地面边界层风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声雷达水平风场资料与探空资料的一致性较好,证明声雷达资料可靠,且声雷达资料与Graw气球探空和台站探空的一致性好于与系留气艇探测的;风场特征分析显示,皇寺站水平风和垂直风日变化特征明显,表现为显著的山谷风特征,白天吹谷风,盛行偏东风,垂直风速相对较大,对流旺盛;夜间吹山风,盛行偏西风,垂直速度较小;在垂直结构上,30~50 m盛行西风或东风,50 m以上逐渐转为偏南风或西北风,且随高度增加,大风速比例和平均风速逐渐增大,说明声雷达探测到的山谷风垂直范围为30~50 m,垂直风速主要集中在-0.1~0.1 m·s-1之间,说明大部分时间对流较弱,以0值为轴,左右比较对称,表明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出现频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雷达 探空数据 边界层风场特征 山谷风
下载PDF
边界层参数化对海南岛山地环流结构和湍流特征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冰雪 苗峻峰 杨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88-1910,共23页
本文基于WRF-ARW(V4.0)中尺度数值模式,选用耦合同一近地层参数化方案(Eta)的五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MYJ、MYNN2、MYNN3、BouLac、UW),对2020年5月1—2日海南岛一次典型山地环流个例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了这五种方案所模拟的山地环流结构... 本文基于WRF-ARW(V4.0)中尺度数值模式,选用耦合同一近地层参数化方案(Eta)的五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MYJ、MYNN2、MYNN3、BouLac、UW),对2020年5月1—2日海南岛一次典型山地环流个例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了这五种方案所模拟的山地环流结构和湍流特征的差异,旨在为模式应用于山地环流研究和模式改进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这五种湍流动能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均能模拟出山谷风特征,对环流结构和湍流特征的影响表现为谷风时段大于山风时段.对于山地环流水平结构的模拟,因平原风推进距离的不同,五种方案模拟的近地面风速差异可达4 m·s^(-1)以上,其中MYJ方案模拟的谷风最强盛,而MYNN3方案最弱,山区多为静风或小风.对于山地环流垂直结构的模拟,MYNN2、UW方案模拟的谷风环流较强,表现为谷风厚度较厚,推进距离较远,同时由于模拟的谷风环流可越过山顶,从而模拟的高海拔地区上升区的覆盖范围和强度均较大;MYJ、BouLac方案模拟的谷风环流均未能越过山顶,且其中BouLac方案的平原风环流未能与上坡风环流耦合;而MYNN3方案模拟的环流结构最不明显.湍流特征对比分析表明,五种方案模拟的湍流动能强度和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其中MYNN2方案湍流混合最强,MYJ方案最弱.由于MYNN2方案下垂直湍流混合较强,大气不稳定度增加,因此其对应的谷风厚度较大,同时该方案模拟的边界层结构与实况最为接近,更适用于海南岛山地环流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岛屿 山地环流 山谷风 湍流特征 数值模拟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部一次典型连续夜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得圆 王磊 +1 位作者 李谢辉 裴坤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6-225,共10页
利用中尺度模式WRF研究了2017年7月15-17日发生在四川盆地西部的一次典型连续性夜雨过程的形成机制,重点讨论了"山谷风"局地环流对此次夜雨过程的作用。研究表明:(1)此次降水天气过程主要发生在500 hPa"北高南低"... 利用中尺度模式WRF研究了2017年7月15-17日发生在四川盆地西部的一次典型连续性夜雨过程的形成机制,重点讨论了"山谷风"局地环流对此次夜雨过程的作用。研究表明:(1)此次降水天气过程主要发生在500 hPa"北高南低"的环流形势背景下,这种背景有利于北方冷空气向南输送;850 hPa上台风东侧的偏南气流和副热带高压西侧偏南气流叠加形成输送带,有利于低纬大量水汽和热量向四川盆地输送。(2)WRF模式模拟出的"山谷风"是此次夜雨过程的重要动力机制:白天青藏高原东坡受"谷风"控制,夜晚青藏高原东坡受"山风"控制,从而产生了此次夜雨现象。(3)三种螺旋度都能够较好地解释夜间降水形成和"山谷风"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雨 “山谷风” 数值模拟 四川盆地西部
下载PDF
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对深圳沿海地区的局地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爱明 郑涛 +3 位作者 卢超 张春生 温精敏 肖小平 《广东气象》 2017年第6期10-14,共5页
以梧桐山山脉为分界点,利用山顶及其东西两侧区域自动站探测的常规分钟气象观测资料和香港海表温度观测资料,对2016年1月21—24日广东珠三角地区寒潮过程对深圳沿海地区的局地性天气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气温:山顶>西侧>东... 以梧桐山山脉为分界点,利用山顶及其东西两侧区域自动站探测的常规分钟气象观测资料和香港海表温度观测资料,对2016年1月21—24日广东珠三角地区寒潮过程对深圳沿海地区的局地性天气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气温:山顶>西侧>东侧。(2)气压:强冷空气入侵期间,海平面气压48 h内升高20.6 h Pa,同时东西侧站点海平面气压差有明显日变化,夜间气压差大,白天(尤其午后)气压差减小。(3)风速:可能由于山风和陆风叠加效应,北风阵风达到32.1 m/s(11级),并且东侧>山顶>西侧,这种局地性天气与台风天气过程的风力分布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寒潮 山谷风 海陆风 叠加效应 热力环流 深圳沿海
下载PDF
杭州市城郊生态带对城市气象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宗姗 刘红年 +3 位作者 贺晓冬 苗世光 俞布 危良华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34-1044,共11页
城市生态带的局地气候特征及其影响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利用南京大学区域边界层模式(Regional Boundary Layer Model,RBLM),对杭州市城湖控制区2014年和2015年12d个例进行了两组数值模拟研究.在不同背景风下,分析杭州市城郊生态... 城市生态带的局地气候特征及其影响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利用南京大学区域边界层模式(Regional Boundary Layer Model,RBLM),对杭州市城湖控制区2014年和2015年12d个例进行了两组数值模拟研究.在不同背景风下,分析杭州市城郊生态带对下游城区气象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城郊生态带山区表面是低温、高湿和大风速区域,当背景风为西北风时,山区对下游城区的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的影响范围分别为0.25km,0.75km和0.5km;在西南风下,山区对下游城区的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的影响更远,降温、增湿、风速增大范围分别达到3.5km,3km和2.25km,这主要是因为山区是西南-东北走向的原因.2014年4月15日城湖控制区有明显的山谷风环流,当日背景风风速较小,观测到这一天背景风向为偏东风,且风向没有明显转向,谷风出现时间为11:00-18:00,山风出现时间为19:00-次日07:00,18:00-19:00为谷风和山风的转换期,山谷风垂直厚度大约为3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谷风 生态带 山区 数值模拟 降温增湿效应
下载PDF
济南市局地环流数值预报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世勇 田勇 +4 位作者 谭晓哲 王志国 李泰岳 陈立仁 雷孝恩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38,共5页
利用多尺度气象耦合模式对济南市城市热岛和山谷风局地环流进行了数值预报试验,其预报和实测日均风速比值总体平均为1.18±0.39,风向差值总体平均为45±30°,温度差值总体平均为0.32±0.25(°C)。
关键词 济南市 数值预报 多尺度气象耦合模式 城市热岛 山谷风环流 空气质量预报
下载PDF
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冬季两项赛场山谷风现象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付晓明 刘昊野 +2 位作者 李彤彤 花家嘉 李江波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1年第5期24-29,共6页
基于2019年1—3月张家口站探空资料与张家口市崇礼区B1638、B1640区域自动站的每小时2分钟平均风向、2分钟平均风速、整点气温及系留气艇探空资料分析第24届冬奥会冬季两项赛场的山谷风特征,为冬奥会天气预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环境风... 基于2019年1—3月张家口站探空资料与张家口市崇礼区B1638、B1640区域自动站的每小时2分钟平均风向、2分钟平均风速、整点气温及系留气艇探空资料分析第24届冬奥会冬季两项赛场的山谷风特征,为冬奥会天气预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环境风场较弱时,冬季两项赛场中存在山谷风现象,白天多上坡风及上谷风,夜间多下坡风及下谷风;山谷风系统一天具有两次风向的转变,下谷风转上谷风一般在日出后,而上谷风转下谷风一般在日落后;山谷风系统强度较弱,具有明显日变化,白天偏大而夜间偏小,并且受盛行西风影响明显;风向转变时,会伴随剧烈的气温升降,其原因与冷湖结构密切相关;对山谷风的预报需要综合考虑环境风场强弱、风向的转换时间、风速的分布、风向转换时气温的变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奥会 山谷风 气温 冷湖 预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