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9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线脑机接口中脑电信号的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 被引量:58
1
作者 徐宝国 宋爱国 费树岷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25-1030,共6页
在脑机接口研究中,针对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特征抽取,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AR模型的方法.利用Daubechies类小波函数对脑电信号进行3层分解,抽取小波变换系数的统计特征;利用Burg算法提取脑电信号6阶AR模型系数.将这两类特征进行... 在脑机接口研究中,针对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特征抽取,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AR模型的方法.利用Daubechies类小波函数对脑电信号进行3层分解,抽取小波变换系数的统计特征;利用Burg算法提取脑电信号6阶AR模型系数.将这两类特征进行组合后使用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马氏距离线性判别进行分类并比较分析.采用BCI2003竞赛数据,以分类精度与竞赛的最好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在脑电信号控制机器人的在线系统中,该模式识别算法的平均准确度达到了89.5%.该特征提取和分类方法为在线脑机接口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脑机接口 运动想象 小波变换
下载PDF
运动想象对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8
2
作者 徐光青 兰月 +2 位作者 黄东锋 裴中 毛玉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42-946,952,共6页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对脑卒中患者步态的时间与空间参数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4例慢性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n=18)和对照组(n=16),采用运动解析系统评测运动想象前后及12周随访时的最大步行速度、步态时相和时间-空间参数。结果:运...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对脑卒中患者步态的时间与空间参数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4例慢性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n=18)和对照组(n=16),采用运动解析系统评测运动想象前后及12周随访时的最大步行速度、步态时相和时间-空间参数。结果:运动想象治疗前后及第12周随访时,最大步行速度、步态时间-空间参数、时相参数和步态不对称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6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PostHoc检验,治疗前与12周随访时比较,步频、步幅、健侧步长和不对称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第3周比较,所有评价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第6周比较,除双腿支撑期外,其他参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第6周和12周随访时比较,只有不对称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运动想象可以改善偏瘫步态时间-空间和时相参数,矫正步态不对称,提高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 步态 步行周期 步速 脑卒中
下载PDF
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远程康复护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3
作者 赵琳 郭兵妹 +2 位作者 高元鹏 彭雪 祝筠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7期1565-1568,共4页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最严重的残障情况之一,常使患者处于相对拘束的生活状态,跌倒风险较高,自我效能低下,回归社区生活困难。边远地区脑卒中患者受限于康复成本、交通不便、医疗资源缺乏等问题,往往难以实现出院后在监...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最严重的残障情况之一,常使患者处于相对拘束的生活状态,跌倒风险较高,自我效能低下,回归社区生活困难。边远地区脑卒中患者受限于康复成本、交通不便、医疗资源缺乏等问题,往往难以实现出院后在监督下长期规范性的康复。远程康复家庭应用运动想象疗法因其经济、方便和较高的安全性特点受到日益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侧重于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下肢方面研究较少,适用范围仅限住院期间。本研究对国内外运动想象疗法在下肢远程康复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探讨国内脑卒中患者远程应用运动想象疗法进行下肢康复的思路与方法,以期为国内远程康复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护理 远程康复 运动想象疗法
下载PDF
运动想象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唐朝正 丁政 +7 位作者 李春燕 陈创 丁力 张晓莉 王桂丽 陈立典 吴毅 贾杰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32-837,共6页
目的 观察运动想象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慢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34例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6例).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40 min运... 目的 观察运动想象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慢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34例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6例).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40 min运动想象治疗和60 min任务导向训练,对照组患者则接受40 min康复宣教和60 min任务导向训练,上述治疗均为每日1次,每周5次,共4周.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以及运动活动日志-14项(MAL)中的患手使用频率(MAL-AOU)和患手动作完成质量(MAL-QOM)进行功能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UE、MBI、MAL-AOU和MAL-QOM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FMA-UE、MBI、MAL-AOU和MAL-QOM评分分别为(38.61±5.86)分、(80.55±7.25)分、(2.55±0.45)分和(3.12±0.59)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的(31.87±6.31)分、(73.12±9.63)分、(1.78±0.71)分和(2.38±0.76)分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动想象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可进一步促进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治疗作用优于单纯的任务导向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 任务导向训练 脑卒中 上肢功能
原文传递
步态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0
5
作者 徐博然 陈惠君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步态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为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1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2017年1 ... 目的探讨步态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为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1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2017年1 7月入院的6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入院的58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步态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干预。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和Holde n步行功能分级评价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接受步态想象疗法干预4周和8周后,干预组患者的Fugl-Meyer 评分以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V0.01)。结论步态运动想象疗法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和步行能力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 脑卒中 偏瘫 步行功能 康复护理
下载PDF
运动想象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38
6
作者 王俊 廖麟荣 +2 位作者 杨振辉 刘海兵 唐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2-546,共5页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结合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障碍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20例,两组均进行基础康复治疗,包括神经发育疗法、主/被动牵伸、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必要的...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结合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障碍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20例,两组均进行基础康复治疗,包括神经发育疗法、主/被动牵伸、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必要的矫形器应用、传统中医治疗等。观察组:第一疗程(4周),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治疗强度和时间长度是40%的减重支持,75%的引导力量,1.5km/h的步行速度,步行持续时间30min/次,1次/d,5次/周;第二疗程(4周),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运动想象结合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治疗强度和时间长度是40%的减重支持,75%的引导力量,1.5km/h的步行速度,步行持续时间30min/次,1次/d,5次/周;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30min以提高步行能力为目标的治疗师辅助步行训练,1次/d,5次/周,为期8周。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下肢评定表(FMA-LE)、改良Ashworth痉挛评价下肢肌痉挛(MA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和6min步行能力测试(6MWT)、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FMA-LE评分、MAS、FAC、6MWT和BBS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各项评定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第一、第二疗程各项评定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此外,对照组患者2个疗程各项评定得分改善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观察组患者第二疗程的各项评定得分改善值高于第一疗程(P<0.05)。结论:应用运动想象结合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能更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且疗效高于单用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想象 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 步行能力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7
7
作者 吴华 顾旭东 +4 位作者 时美芳 吴彩虹 朱美红 金妹 王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3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VR技术,每次30mi...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3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VR技术,每次30min,每周6次,共8周。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FMA)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采用肌电图仪测定患者偏瘫侧上肢相关肌肉的肌电积分(iEMG)。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上肢FMA评分、MBI评分及患侧上肢肌肉iEMG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FMA评分(32.7±5.5)分、MBI评分(59.6±10.1)分、三角肌iEMG值(52.4±11.6)μV、肱三头肌iEMG值(38.6±7.3)μV、前臂伸肌肌群iEMG值(29.4±5.7)仙V的改善幅度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VR技术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可更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运动想象 脑卒中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电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7
8
作者 朱峰 高建芸 +3 位作者 高润 何逸康 柳丽 艾炳蔚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27-931,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电针组和综合组,每组30例。康复组采用脑梗死的常规护理、药物治疗以及常规康复治疗;电针组在康复组基...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电针组和综合组,每组30例。康复组采用脑梗死的常规护理、药物治疗以及常规康复治疗;电针组在康复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取穴以百会、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肩髃、外关、风市、三阴交为主穴,得气后连接电针治疗仪,留针30 min;综合组在电针组基础上加用运动想象治疗,每次约20 min。3组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观察3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和Brunnstrom评分的变化。结果:研究中共有3例未能完成试验,最终87例纳入统计,康复组30例,电针组29例,综合组28例。治疗后3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Brunnstrom评分分级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治疗后电针组、综合组Barthel指数较康复组明显升高(均P<0.01),综合组患者下肢Brunnstrom评分分级情况较电针组、康复组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电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与康复可以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偏瘫侧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总体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康复或电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电针 运动想象 运动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运动想象分类及其在脑控外骨骼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9
作者 唐智川 张克俊 +3 位作者 李超 孙守迁 黄琦 张三元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67-1378,共12页
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康复外骨骼领域.由于脑电信号的信噪比低,使得脑机接口分类率很难提高.因此,有效的脑电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成为现在的研究热点.该文创新地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卷积神经网络对单次运动想... 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康复外骨骼领域.由于脑电信号的信噪比低,使得脑机接口分类率很难提高.因此,有效的脑电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成为现在的研究热点.该文创新地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卷积神经网络对单次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首先,根据脑电信号时间和空间特征相结合的特性,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个5层的CNN结构来进行运动想象分类;其次,基于想象左手运动和脚运动设计了运动想象实验范式,获得运动想象实验数据;再次,将该方法应用于公共数据集和实验数据集并建立分类模型,同时与其它3种方法(功率值+SVM、CSP+SVM和MRA+LDA)相比较;最后,将从实验数据集中获得的分类模型(具有最好分类表现)应用于上肢康复外骨骼的实时控制中,验证该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可以提高分类识别率: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应用在公共数据集(90.75%±2.47%)和实验数据集(89.51%±2.95%)中的平均识别率均高于其它3种方法;在上肢康复外骨骼的实时控制中,也验证了CNN方法的可行性:所有被试的平均识别率为88.75%±3.42%.该文提出的方法可实现运动想象的精确识别,为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外骨骼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脑机接口 运动想象 康复外骨骼 人工智能
下载PDF
运动想象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7
10
作者 朱红军 何怀 +1 位作者 刘传道 杨卫新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3-446,共4页
目的研究运动想象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临床确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电刺激组和综合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电刺... 目的研究运动想象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临床确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电刺激组和综合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电刺激组增加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综合组增加运动想象疗法和肌电生物反馈疗法。4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定上肢运动动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测定偏瘫侧上肢相关肌肉的肌电积分(iEMG)。结果治疗8周后,所有患者上肢FMA评分、MBI评分及患侧上肢肌肉iEMG值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而且综合组各项指标的改善较另外两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运动想像疗法 肌电生物反馈 肌电积分
原文传递
基于HHT和CSSD的多域融合自适应脑电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36
11
作者 李明爱 崔燕 +1 位作者 杨金福 郝冬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79-2486,共8页
为改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征提取的自适应性和实时性,提出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与共空域子空间分解算法(CSSD)的特征提取方法(HCSSD).在对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定义一种相对距离准则优选脑电极组合;计算脑电的Hilbert瞬... 为改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征提取的自适应性和实时性,提出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与共空域子空间分解算法(CSSD)的特征提取方法(HCSSD).在对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定义一种相对距离准则优选脑电极组合;计算脑电的Hilbert瞬时能量谱和边际能量谱,以获取脑电的时-频特征,并基于CSSD提取其空域特征,采用串行特征融合策略得到脑电的时-频-空特征;设计学习矢量量化神经网络分类器,实现脑电数据分类.在训练集与测试集间隔一周且减少导联数量的情况下,基于HCSSD对左手小指和舌头的运动想象ECoG脑电数据的平均识别率为92%.实验结果表明:HCSSD在增强特征提取方法的自适应性、改善实时性的同时,提高了脑电信号识别率,为便携式BCI系统在康复领域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运动想象 希尔伯特-黄变换 共空域子空间分解 特征融合 自适应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 motor imagery (MI) hilbert-huang transform (HHT) common spatial sub-space decomposition (CSSD )
下载PDF
基于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的手功能康复系统设计 被引量:36
12
作者 张桃 杨帮华 +2 位作者 段凯文 唐健真 韩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共6页
针对脑卒中患者的手功能康复,本文介绍一种基于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的康复系统。该系统包含3个子系统。离线训练子系统依次呈现黑屏、左/右手动作视频、左/右箭头,分别提示患者休息、准备并指导运动想象、进行运动想象任务,最终将采集的脑... 针对脑卒中患者的手功能康复,本文介绍一种基于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的康复系统。该系统包含3个子系统。离线训练子系统依次呈现黑屏、左/右手动作视频、左/右箭头,分别提示患者休息、准备并指导运动想象、进行运动想象任务,最终将采集的脑电信号(EEG)建立识别模型;在线更新训练子系统依次呈现黑屏、箭头提示,依据建立的模型分析患者EEG信号,控制手部动作视频呈现,同时反馈给患者产生更易识别的EEG信号,建立更有效的识别模型;虚拟现实在线训练子系统在3Dmax中制作训练场景模型、3D人物模型及其手部动画,导入Unity3D中设计控制方式,患者通过手部运动想象,依据有效模型分析其EEG信号,实时控制3D人物手部运动。该系统具有多层次、沉浸感强等特点,为手功能康复提供新方法,同时为家庭化训练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运动想象 脑卒中 手功能 康复 虚拟现实
下载PDF
运动想象的脑机制及其在运动功能康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3
作者 刘铁军 徐鹏 +1 位作者 余茜 尧德中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9-304,共6页
运动想象对大脑相关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目前正在大量应用于运动训练和康复治疗领域.近年来随着诸如功能磁共振等成像工具的出现,神经成像的复杂程度得到了不断提高,从而推动了人们对运动想象的脑机制尤其是涉及多脑区之间的协同作用... 运动想象对大脑相关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目前正在大量应用于运动训练和康复治疗领域.近年来随着诸如功能磁共振等成像工具的出现,神经成像的复杂程度得到了不断提高,从而推动了人们对运动想象的脑机制尤其是涉及多脑区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的认识逐步深入.针对运动想象的多脑区之间相互协作机制及运动想象在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作了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 运动功能康复 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电图
下载PDF
运动想象联合优化运动技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14
作者 曲斯伟 宋为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1-155,160,共6页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联合优化运动技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将45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运动想象组(MI)和优化运动技能组(OMP),每组各15例。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30min/次,2次/d,5d/周,共...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联合优化运动技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将45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运动想象组(MI)和优化运动技能组(OMP),每组各15例。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30min/次,2次/d,5d/周,共4周。MI组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4周的运动想象疗法,20min/次,1次/d,5d/周;OMP组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4周的优化运动技能训练,20min/次,1次/d,5d/周;联合组则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4周的运动想象疗法20min/次和优化运动技能训练20min/次,均1次/d,5d/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患者进行功能评定,采用简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手臂动作调查测试量表(ARAT)评价上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三组的疗效。结果:①治疗前,三组患者上肢FMA评分、ARAT评分和M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的上肢FMA评分、ARAT评分和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②治疗4周后联合组上肢FMA评分、ARAT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优于MI组和OMP组(P<0.05);而MI组和OMP组之间评分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运动想象和优化运动技能训练均能提高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两者联合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功能障碍 运动想象 优化运动技能 康复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视角下运动想象疗法对初发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31
15
作者 赵醇 刘莉 +1 位作者 高润 王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49-1054,共6页
目的:探讨具身认知视角下运动想象疗法对初发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0例病程1个月以内且Brunnstrom分期在Ⅲ—Ⅴ期的初发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 目的:探讨具身认知视角下运动想象疗法对初发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0例病程1个月以内且Brunnstrom分期在Ⅲ—Ⅴ期的初发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具身运动想象疗法,疗程共4周,每周5次,每次治疗30min,每天1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行上肢运动皮质诱发电位(MEP)检测,检测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EP皮质潜伏期和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采集患者患侧肱二头肌、腕屈肌表面肌电图(sEMG)均方根值(RMS)和积分肌电值(iEMG);用Fugl-Meyer评定法(FMA)评定患者上肢、手和腕运动功能积分以及上肢总运动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EP皮质潜伏期和CMCT、iEMG、RMS、FMA积分无明显差异(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MEP皮质潜伏期和CMCT缩短,sEMG值和FMA积分均有所增高(P均<0.05);治疗组的治疗后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同期水平比较,治疗后治疗组MEP皮质潜伏期和CMCT明显缩短,sEMG值和FMA积分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单纯运动想象疗法可以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且具身认知视角下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运动想象 运动诱发电位 表面肌电图 脑梗死
下载PDF
基于运动想象脑电的上肢康复机器人 被引量:30
16
作者 徐宝国 彭思 宋爱国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7-313,共7页
针对脑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设计了一种基于运动想象脑电的上肢康复机器人系统.首先,利用肢体运动3维动画刺激患者进行运动想象并通过USB脑电放大器采集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然后,采用小波包算法进行特征向量的提取,并通过基于马氏距离... 针对脑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设计了一种基于运动想象脑电的上肢康复机器人系统.首先,利用肢体运动3维动画刺激患者进行运动想象并通过USB脑电放大器采集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然后,采用小波包算法进行特征向量的提取,并通过基于马氏距离的线性判别分类器分类:最后,PC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视觉反馈,同时控制康复机器人.该系统使用患者上肢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直接控制康复机器人进行训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运动神经功能的康复.6名受试者在该系统上进行了长时间的在线实验,初步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机器人 虚拟现实 运动想象 神经康复
下载PDF
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基本理论及其在运动功能康复中的意义 被引量:30
17
作者 崔尧 丛芳 刘霖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9-243,共5页
镜像神经元系统提供了一种动作观察-执行匹配机制,在动作观察、动作模仿、运动想象及运动学习等神经生理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动作观察疗法、运动想象疗法、镜像疗法、虚拟现实疗法及脑-机接口技术等的重要神经机制。
关键词 镜像神经元 动作观察 运动想象 模仿学习 镜像疗法 虚拟现实 脑-机接口 综述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环境的脑机接口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8
作者 孔丽文 薛召军 +4 位作者 陈龙 何峰 綦宏志 万柏坤 明东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7-327,共11页
将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相结合构成基于虚拟现实的脑-机接口(BCI-VR)新技术是最近在多媒体和娱乐领域出现的一种BCI应用新模式。BCI-VR兼取两者优势互补,同时又相互促进创新,显... 将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相结合构成基于虚拟现实的脑-机接口(BCI-VR)新技术是最近在多媒体和娱乐领域出现的一种BCI应用新模式。BCI-VR兼取两者优势互补,同时又相互促进创新,显示出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从BCI-VR系统基本构成、BCI对VR控制和VR对BCI影响等方面,较详细介绍了近年来BCI-VR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进展和成就,并根据作者体会小结了目前存在的难点与未来的可能发展动向,以与读者交流、共同促进BCI-VR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虚拟现实环境 视觉刺激 反馈 想象动作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事件相关电位
下载PDF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 被引量:29
19
作者 杨帆 桑德春 +2 位作者 张晓钰 卢利萍 褚宏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疗法)和运动想象组(运动想象+常规康复疗法),每组20例。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疗法)和运动想象组(运动想象+常规康复疗法),每组20例。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测量患者各向异性分数(FA)。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t>5.088,P<0.001),运动想象组优于对照组(t>2.124,P<0.05)。治疗前,两组病灶侧FA均较对侧明显减小(t>3.892,P<0.01),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t<1.144,P>0.05);治疗后,运动想象组有较多患者(5/5 vs.2/4)FA升高。结论运动想象疗法能促进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对受损白质纤维的恢复可能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想象 运动 弥散张量成像
下载PDF
针灸同步运动想象在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谢立娟 王建华 +2 位作者 王飞 赵辉 郑丽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7期790-793,共4页
目的探讨在针灸的同时为病人行运动想象指导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采用常规的内科治疗、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观察组在病人行针... 目的探讨在针灸的同时为病人行运动想象指导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采用常规的内科治疗、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观察组在病人行针灸治疗的同时为病人加做运动想象指导。比较两组病人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4周、8周后两组病人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较干预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提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灸治疗的同时为病人行运动想象指导能够提高病人康复锻炼的意愿及效果,提高运动功能,改善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运动想象 康复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