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2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水平传播时期及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69
1
作者 王临虹 方利文 +7 位作者 王前 蒋岩 龚双燕 张麒 张伟 李燕 孙定勇 莫云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8年第5期435-438,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艾滋病高流行地区艾滋病母婴传播水平、传播时期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相对高发的4个省15个县/市/区。于2004年12月至2007年6月,对287名确诊的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感染孕产...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艾滋病高流行地区艾滋病母婴传播水平、传播时期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相对高发的4个省15个县/市/区。于2004年12月至2007年6月,对287名确诊的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感染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及追踪管理,对其分娩的287名婴幼儿进行HIV-1 DNAPCR检测和HIV抗体检测。结果287名HIV-1感染孕产妇分娩的婴幼儿中。38名婴幼儿感染了HIV,艾滋病母婴传播总体水平为13.24%(38/287);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孕产妇组艾滋病母婴传播水平为34.78%。规范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和采取人工喂养措施组的母婴传播率为4.48%,人群水平的总体母婴传播率从34.78%下降到13.24%,下降率为61.94%(x^2=7.82,P<0.01)。24例HIV感染婴幼儿可明确其发生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时期,37.50%(9/24)母婴传播发生在宫内,33.33%(8/24)发生在产时,29.17%(7/24)为产后经母乳喂养传播。结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水平,应加强提供规范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母婴传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母婴传播 传播水平 传播时期 干预效果
下载PDF
A meta-analysis of lamivudine for interruption of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被引量:61
2
作者 Lei Han Hong-Wei Zhang +3 位作者 Jia-Xin Xie Qi Zhang Hong-Yang Wang Guang- Wen Ca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38期4321-4333,共13页
AIM: To determin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lamivu- dine in late pregnancy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MTCT)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METHODS: Studies were identified by searching ava... AIM: To determin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lamivu- dine in late pregnancy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MTCT)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METHODS: Studies were identified by searching available databases up to January 2011. Inclusive criteria were HBV-carrier mothers who had been involved in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RCTs) with lamivudine treatment in late pregnancy, and newborns or infants whose serum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 or HBV DNA had been documented. The relative risks (RRs) for inerruption of MTCT as indicated by HBsAg, HBV DNA or HBeAg of newborns or infants were calculated with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to estimate the efficacy of lamivudine treatment. RESULTS: Fifteen RCTs including 1693 HBV-carrier mothers were included in this meta-analysis. The overall RR was 0.43 (95% CI, 0.25-0.76; 8 RCTs; Phet- erogeneity= 0.04) and 0.33 (95% CI, 0.23-0.47; 6 RCTs; Pheterogeneity = 0.93) indicated by newborn HBsAg or HBV DNA. The RR was 0.33 (95% CI, 0.21-0.50; 6 RCTs; Pheterogeneity = 0.46) and 0.32 (95% CI, 0.20-0.50; 4 RCTs; Pheterogeneity = 0.33) indicated by serum HBsAg or HBV DNA of infants 6-12 mo after birth. The RR (lamivudine vs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was 0.27 (95% CI, 0.16-0.46; 5 RCTs; Pheterogeneity = 0.94) and 0.24 (95% CI, 0.07-0.79; 3 RCTs; Pheterogeneity = 0.60) indicated by newborn HBsAg or HBV DNA, respectively. In the mothers with viral load 〈 106 copies/mL after lamivudine treatment, the efficacy (RR, 95% CI) was 0.33, 0.21-0.53 (5 RCTs; Pheterogeneity = 0.82)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MTCT, however, this value was not significant if maternal viral load was 〉 106 copies/mL after lamivudine treatment (P = 0.45, 2 RCTs), as indicated by newborn serum HBsAg. The RR (lamivudine initiated from 28 wk of gestation vs control) was 0.34 (95% CI, 0.22-0.52; 7 RCTs; Pheterogeneity = 0.92) and 0.33 (95% CI, 0.22-0.50; 5 RCTs; Phete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B virus LAMIVUDINE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EFFICACY META-ANALYSIS
下载PDF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 被引量:43
3
作者 侯金林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4-256,共3页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重要传播途径,加强慢性HBV感染孕妇及其所分娩婴儿的规范化管理是切断母婴传播的有效途径,为规范我国HBV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我们组织感染病学、肝病学、免疫学与产科学专家参照国内外公认乙型肝炎防...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重要传播途径,加强慢性HBV感染孕妇及其所分娩婴儿的规范化管理是切断母婴传播的有效途径,为规范我国HBV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我们组织感染病学、肝病学、免疫学与产科学专家参照国内外公认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最新研究成果盱”形成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母婴传播 临床管理
原文传递
妊娠梅毒患者772例母婴梅毒传播阻断效果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1
4
作者 许宗严 邱莉霞 +6 位作者 李频 朱红 梁远飞 帅俊 郑铁洪 赵蓉 宋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20-722,共3页
目的探讨干预时机及妊娠梅毒患者血清滴度水平与母婴梅毒传播阻断效果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全程随访的772例妊娠梅毒患者,根据患者孕期实施长效青霉素干预治疗的时间分为早期干预组(<28周)、晚期干预组(28~35周)及未干... 目的探讨干预时机及妊娠梅毒患者血清滴度水平与母婴梅毒传播阻断效果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全程随访的772例妊娠梅毒患者,根据患者孕期实施长效青霉素干预治疗的时间分为早期干预组(<28周)、晚期干预组(28~35周)及未干预/不完整干预组,同时根据妊娠梅毒患者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滴度水平分为低滴度组(≤1:4)、中滴度组(1:8~1:16)及高滴度组(>1:16),研究相同干预时机不同血清TRUST水平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相同滴度水平下不同干预时机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535例接受规范治疗干预的患者未发生先天梅毒、早产及新生儿死亡;237例未干预/未完整干预的患者先天梅毒、早产、低体重出生儿、新生儿死亡及死胎发生率分别为2.11%,2.95%,6.75%,1.27%和10.13%;患者在早期(<28周)或晚期(28-35周)接受规范干预均能够获得满意的干预效果;未干预/不完整干预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规范干预者(P<0.05);未干预/不完整干预妊娠梅毒患者发生不良结局的危险性与血清滴度水平有关(P<0.05)。结论规范青霉素治疗能使妊娠梅毒患者避免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即使在孕28~35周接受规范干预,仍能获得理想效果;妊娠梅毒患者发生先天梅毒儿、死胎的危险性与血清TRUST滴度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梅毒 母婴传播 干预
下载PDF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临床管理流程(2021年) 被引量:37
5
作者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2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刘志华 窦晓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7-531,共5页
2016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2016—2021),这一战略提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包括到2030年在2015年数据的基础上将新发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降低90%,并将病毒性肝炎引起的死亡率减少65... 2016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2016—2021),这一战略提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包括到2030年在2015年数据的基础上将新发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降低90%,并将病毒性肝炎引起的死亡率减少65%)[1]。其中,消除乙型肝炎(乙肝)对公共卫生威胁需要将5岁儿童的乙肝病毒(HBV)感染率降至0.1%。母婴传播是HBV的重要传播途径,阻断HBV母婴传播是消除乙肝的关键,加强慢性HBV感染的孕妇及其所分娩婴儿的规范化管理是切断HBV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国内外实施的消除病毒性肝炎策略,为消除HBV母婴传播提供了有利时机。为进一步规范我国HBV母婴传播阻断的临床管理,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于2017年组织专家编写并发表了《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2-3](以下简称“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母婴传播 临床管理
下载PDF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育龄女性临床管理共识 被引量:31
6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4-208,共5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是导致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对感染HBV的育龄女性妊娠前、妊娠期及产后进行规范管理,以实现HBV母婴“零”传播的目标。本共识内容包括:育龄女性和孕妇HBV筛查及治疗;妊娠期乙型肝炎活动的治疗;新生... 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是导致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对感染HBV的育龄女性妊娠前、妊娠期及产后进行规范管理,以实现HBV母婴“零”传播的目标。本共识内容包括:育龄女性和孕妇HBV筛查及治疗;妊娠期乙型肝炎活动的治疗;新生儿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预防措施及评价;HBV携带且高病毒载量孕妇妊娠期抗病毒治疗及产后相关管理,并形成推荐意见,使临床医生对感染HBV育龄女性的临床管理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育龄女性 母婴传播 共识
原文传递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阻断项目的思考 被引量:31
7
作者 燕虹 李十月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4年第4期1-3,共3页
概述了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母婴传播阻断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通过系统分析文献和相关管理文件,阐述了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阻断项目的来源和发展,分析了现有母婴阻断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完善母婴阻断项目的建议。
关键词 母婴阻断 母婴传播 艾滋病 梅毒 乙肝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耐受期孕妇应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田文悦 盛秋菊 +2 位作者 张翀 窦晓光 丁洋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66-470,共5页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免疫耐受期孕妇应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enofovir alafenamide fumarate,TAF)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9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慢性HBV感染孕妇。...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免疫耐受期孕妇应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enofovir alafenamide fumarate,TAF)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9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慢性HBV感染孕妇。HBV感染免疫耐受期高病毒载量孕妇在妊娠24~28周根据其意愿,应用TAF或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至分娩前,阻断HBV母婴传播。检测孕妇在不同时间点(基线、治疗4周、分娩前)HBV DNA、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和尿β2微球蛋白。TDF治疗4周,孕妇若出现eGFR或尿β2微球蛋白任意一项异常换用TAF治疗至分娩前。结果入组53例孕妇(TAF 12例,TDF 41例)。治疗4周,TAF组和TDF组孕妇HBV DNA分别是(5.08±0.51)log10 IU/mL和(5.09±0.70)log10 IU/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P=0.96);与基线比较,TAF组和TDF组孕妇HBV DNA均有显著性下降(t=13.47,P<0.001;t=20.65,P<0.001)。TAF组12例孕妇尿β2微球蛋白正常继续TAF治疗(A组);TDF组14例(34.15%)孕妇尿β2微球蛋白增高换用TAF治疗(B组),27例孕妇尿β2微球蛋白正常继续TDF治疗(C组)。分娩前,应用TAF(A组+B组)26例孕妇HBV DNA是(4.13±0.87)log10 IU/mL,应用TDF(C组)27例孕妇HBV DNA是(4.01±0.95)log10 IU/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P=0.65);与治疗4周比较,孕妇HBV DNA均有显著性下降(t=4.69,P<0.001;t=4.66,P<0.001)。分娩前,A、B和C组孕妇尿β2微球蛋白分别是(0.21±0.08)mg/L、(2.87±2.81)mg/L和(1.64±1.99)mg/L,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5.573,P=0.007);与治疗4周比较,B组尿β2微球蛋白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P=0.07),C组有显著性增高(t=-3.79,P=0.001)。结论免疫耐受期高病毒载量孕妇在妊娠末期应用TAF治疗可有效降低HBVDNA和改善孕妇的肾小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母婴传播 丙酚替诺福韦 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原文传递
湖南省2011-2015年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与乙肝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8
9
作者 王爱华 肖亚洲 +2 位作者 熊黎黎 华新军 刘智昱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833-835,共3页
目的了解湖南省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与乙肝检测和感染情况,为制定三病的母婴传播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湖南省2010年10月-2015年9月艾滋病、梅毒与乙肝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相关防治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方法(年度统计为3+1模式)。结果... 目的了解湖南省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与乙肝检测和感染情况,为制定三病的母婴传播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湖南省2010年10月-2015年9月艾滋病、梅毒与乙肝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相关防治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方法(年度统计为3+1模式)。结果湖南省2011-2015年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与乙肝的检测率分别为95.99%、95.14%和97.67%,孕期检测率分别为75.54%、74.10%和76.06%,均逐年上升(均P=0.000);阳性感染率分别为0.20‰、2.11‰和6.78%,艾滋病阳性率呈逐年上升(P=0.013);阳性病例产时诊断所占比例分别为35.24%、43.49%和36.58%,梅毒、乙肝产时诊断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均P=0.000)。结论湖南省2011-2015年艾滋病、梅毒与乙肝孕产期和孕期的检测率逐步提高,阳性检出率也相应增加,但产时诊断阳性病例数所占比例相对还较高,应提高孕早期艾滋病、梅毒与乙肝检测率,降低三病的母婴传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艾滋病 梅毒 乙肝 母婴传播
原文传递
替诺福韦酯和替比夫定治疗妊娠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及母婴阻断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杨亦德 王冬国 +1 位作者 侯伟 俞莲花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10期1650-1652,共3页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和替比夫定对慢性乙肝妊娠患者的疗效及母婴阻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台州市立医院诊治的80例HBe Ag阳性、HBV DNA>106IU/ml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2组。妊娠中晚期对照组使...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和替比夫定对慢性乙肝妊娠患者的疗效及母婴阻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台州市立医院诊治的80例HBe Ag阳性、HBV DNA>106IU/ml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2组。妊娠中晚期对照组使用替比夫定治疗,研究组使用替诺福韦酯治疗,2组孕妇产后3个月停药。2组婴儿出生后均采取阻断治疗,在治疗前、分娩前检测孕妇血清ALT、HBV DNA等水平。在婴儿出生时、出生7个月、出生1年观察血清HBe Ag、HBs Ag阳性及HBV DNA≥100 IU/ml例数。观察比较2组肝功能、病毒学应答、婴儿生长发育、乙肝母婴传播、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分娩前研究组HBV DNA、ALT低于对照组,HBV-DNA转阴率(95%)、ALT复常率(9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分娩婴儿阿式评分、体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出生时,研究组新生儿阻断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72.5%),出生1年后研究组婴儿血清HBe Ag、HBs Ag阳性率和HBV DNA≥100 IU/ml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母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妊娠期口服替诺福韦可降低乙肝感染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改善肝功能,提高母婴传播阻断率,降低婴儿乙肝病毒感染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替诺福韦酯 替比夫定 母婴传播
原文传递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育龄女性临床管理共识 被引量:27
11
作者 丁洋 尤红 +13 位作者 任红 李杰 张华 尚佳 胡鹏 段钟平 侯金林 贾继东 唐红 韩英 韩国荣 谢青 窦晓光 魏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76-1180,共5页
HBV母婴传播是导致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即HBV阳性孕妇在妊娠期或分娩过程中将HBV传染给新生儿。如果对HBV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不采取任何免疫预防措施,70%-90%的新生儿会感染HBV,而新生儿一旦感染,90%以上会发展为慢性HBV感染[1-2]。... HBV母婴传播是导致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即HBV阳性孕妇在妊娠期或分娩过程中将HBV传染给新生儿。如果对HBV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不采取任何免疫预防措施,70%-90%的新生儿会感染HBV,而新生儿一旦感染,90%以上会发展为慢性HBV感染[1-2]。自1992年我国开始将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纳入免疫规划管理,特别是自2002年HepB免费和2005年新生儿HepB接种完全免费以来,我国儿童和一般人群HBV感染率明显下降[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育龄女性 母婴传播 共识
下载PDF
云南省德宏州2011-2013年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效果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单多 王娟 +2 位作者 孙江平 段松 郭云松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42-946,共5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2011—2013年期间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通过收集2011—2013年德宏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工作报表数据,并对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2011—2013年期间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通过收集2011—2013年德宏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工作报表数据,并对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中的德宏州母婴阻断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采用率和构成比对相关效果指标进行计算。结果2011—2013年期间,德宏州孕产妇人群的 HIV 检测率分别为99.2%(18694/18854)、99.9%(22047/22060)和99.9%(21751/21756),梅毒螺旋体检测率分别为56.0%(10550/18854)、99.6%(21980/22060)和99.9%(21751/21756),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率分别为60.2%(11358/18854)、99.6%(21974/22060)和99.9%(21751/21756),3种病原体的检测率均逐年提高。2011—2013年,德宏州孕产妇HIV 阳性率为0.87%(327/37787)、0.82%(319/38817)和0.85%(315/37261);梅毒螺旋体阳性率分别为0.05%(10/18520)、0.12%(43/36817)和0.11%(40/35888);乙型肝炎阳性率分别为2.46%(456/18520)、2.23%(794/35547)和2.14%(739/34468);HIV阳性产妇住院分娩率分别为99.2%(128/129)、100.0%(141/141)和100.0%(141/141)。2011—2013年,HIV阳性产妇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率分别为99.2%(128/129)、99.3%(140/141)和99.3%(140/141);梅毒螺旋体阳性产妇治疗率分别为71%(5/7)、89%(16/18)和97%(32/33);乙型肝炎病毒阳性产妇所生婴儿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率分别为92.9%(263/283)、99.7%(612/614)和99.4%(629/633)。3年间,估算的HIV母婴传播率分别为2.28%、2.30%和3.00%。结论2011—2013年期间,德宏州孕产妇人群HIV、梅毒螺旋体和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率逐年提高,HIV、梅毒螺旋体和乙型肝炎病毒的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梅毒 肝炎 乙型 综合预防 母婴传播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 被引量:27
13
作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214-1217,共4页
母婴传播是HBV的重要传播途径,加强慢性HBV感染孕妇及其所分娩婴儿的规范化管理是切断母婴传播的有效途径,为规范我国HBV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我们组织感染病学、肝病学、免疫学与产科学专家参照国内外公认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最新研究成果... 母婴传播是HBV的重要传播途径,加强慢性HBV感染孕妇及其所分娩婴儿的规范化管理是切断母婴传播的有效途径,为规范我国HBV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我们组织感染病学、肝病学、免疫学与产科学专家参照国内外公认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最新研究成果形成《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包括从初次产检的筛查到婴儿乙型肝炎免疫接种效果的评价,共10个连续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母婴传播 临床管理 共识
下载PDF
上海市2013年至2015年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情况及其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古亦斌 李阳 +3 位作者 朱丽萍 杜莉 赵琦 徐飚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214-219,共6页
目的探索影响上海市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依从性,以及发生梅毒相关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市妊娠梅毒监测系统中登记的所有确诊妊娠梅毒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建立前瞻性队列,共发现妊娠梅毒1 ... 目的探索影响上海市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依从性,以及发生梅毒相关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市妊娠梅毒监测系统中登记的所有确诊妊娠梅毒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建立前瞻性队列,共发现妊娠梅毒1 717例,随访到治疗和妊娠分娩结局1 147例。同时收集梅毒感染孕产妇的检测/治疗信息及其新生儿的健康结局。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评价影响妊娠期治疗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期间685例孕产妇在妊娠期接受了梅毒治疗,治疗率为59.7%;397例(34.6%)进行了2个疗程的全程治疗。文化程度低、无业/待业者、经产妇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且妊娠晚期确诊的孕产妇接受梅毒治疗和完成全程治疗的比例为34.9%(142/407)和10.1%(41/407);妊娠期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孕产妇分娩前末次非梅毒螺旋体检测转阴率(39.1%比3.7%)。妊娠期梅毒全程治疗是减少新生儿死亡[调整相对危险度(adjusted relative risk,aRR)=0.0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01~0.37,P=0.003]、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发生(aRR=0.44,95%CI:0.27~0.70,P=0.001)的保护因素,而末次非梅毒螺旋体检测强阳性者会增加新生儿死亡(aRR=12.89,95%CI:1.70~100.43,P=0.014)、早产/低出生体质量(aRR=2.78,95%CI:1.52~5.06,P=0.001)的风险。结论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孕产史等因素会影响妊娠期梅毒治疗依从性;早期梅毒诊断和全程化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母婴传播 治疗 不良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Eliminating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of HBV:progress and challenges in China 被引量:26
15
作者 Wenzhan Jing Jue Liu Min Liu 《Frontiers of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1-29,共9页
China has the world’s largest burden of hepatitis B virus(HBV)infection,but the country ha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in preventing its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MTCT)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This feat is made p... China has the world’s largest burden of hepatitis B virus(HBV)infection,but the country ha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in preventing its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MTCT)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This feat is made possible due to the high coverage of birth-dose hepatitis B vaccine(HepB,>95%),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screening for pregnant women(>99%),and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plus HepB for newborns whose mothers are HBsAg positive(>99%).Studies on the optimal antiviral treatment regimen for pregnant women with high HBV-DNA load have also been conducted.However,China still faces challenges in eliminating MTCTof HBV.The overall HBsAg prevalence among pregnant women is considered an intermediate endemic.The prevalence of HBsAg among pregnant women from remote,rural,or ethnic minority area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ational level because of limited health resources and public health education for HBV.The coverage for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care and immunization services should be improved,especially in western regions.Integration of current services to prevent MTCTof HBV with other relevant health services can increase the acceptability,efficiency,and coverage of these services,particularly in remote areas and ethnic minority areas.By doing so,progress toward key milestones and targets to eliminate hepatitis B as the main public health threat by 2030 can be ach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B VIRUS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PROGRESS CHALLENGE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研究进展及对策 被引量:25
16
作者 贾涛 王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7-200,共4页
母婴垂直传播是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造成高流行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可从根本上降低人群的慢性HBV携带率。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目前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预防HBv母... 母婴垂直传播是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造成高流行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可从根本上降低人群的慢性HBV携带率。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目前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预防HBv母婴的措施。今后预防母婴传播的重点应是加强孕产妇的HBV表面抗原筛查,对HBV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联合接种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并进行免疫后的监测,科学评估母婴阻断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接种 母婴传播
原文传递
艾滋病高发地区预防HIV母婴传播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乔亚萍 王爱玲 +4 位作者 王临虹 方利文 王潇滟 王芳 王前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4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了解艾滋病高流行的4省(自治区)的6个县(市、区),预防艾滋病病毒(HIV)母婴传播项目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全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研究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个案卡及其所生儿... 目的了解艾滋病高流行的4省(自治区)的6个县(市、区),预防艾滋病病毒(HIV)母婴传播项目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全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研究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个案卡及其所生儿童的随访登记卡,分析预防HIV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结果2007-2010年,研究地区HIV感染孕产妇抗病毒药物应用比例和孕期抗病毒药物应用比例,分别从78.4%和27.8%增加至93.7%和78.8%(趋势χ2=17.636,P〈0.01;趋势χ2=76.835,P〈0.01);HIV感染孕产妇应用三联抗病毒药物方案的比例自19.8%增加至89.9%(趋势χ2=161.757,P〈0.01)。满18月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接受HIV抗体检测比例为84.8%(318/375),13例儿童抗体检测阳性,艾滋病母婴传播水平为4.1%(95%可信区间:2.98%-5.20%)。结论研究地区预防HIV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落实指标逐年提高,HIV母婴传播水平显著下降,孕产妇及早抗病毒用药以及儿童随访检测仍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高发地区 母婴传播 传播水平
原文传递
妊娠梅毒的孕期干预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徐约丹 沈旭娜 +1 位作者 张常乐 李喜梅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8-420,424,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患者的不同干预治疗时机,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妊娠梅毒孕妇,回顾性分析和比较不同干预治疗时机对妊娠梅毒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率。采用SPSS 1...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患者的不同干预治疗时机,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妊娠梅毒孕妇,回顾性分析和比较不同干预治疗时机对妊娠梅毒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率。采用SPSS 11.5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妊娠梅毒孕妇127例,妊娠梅毒均经血清学检查确诊。根据患者孕期实施干预(长效青霉素治疗)时机的不同,分为A组(60例)早期规范干预组(<孕20周),B组(41例)中期规范干预组(孕20-28周),C组(26例)未干预/不完整干预组。A+B组为规范干预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A组为10.00%,B组为29.27%,C组为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B2=6.174,PB=0.013;χ2C=31.63,PC=0.000)。其中早产/低体重B组为26.83%,C组为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B=4.93,PB=0.026;χ2C=16.86,PC=0.000)。C组的不良妊娠结局高于规范干预的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91,P=0.000);C组新生儿先天梅毒发生率为19.23%,A+B组为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0,P=0.001)。快速血浆反应素球状卡片试验(RPR)滴度不同的妊娠梅毒患者,经规范干预后,规范干预组与未干预/不完整干预组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高=13.01,P高=0.000;χ2低=7.65,P低=0.006),新生儿先天梅毒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高=4.94,P高=0.026;P低=0.017)。结论早期规范治疗对改善妊娠梅毒患者的妊娠结局及降低先天梅毒发生率有着重要意义,不论患者RPR滴度高低,妊娠梅毒患者均应早期进行积极的规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梅毒 干预时机 妊娠结局 母婴传播
原文传递
Chronic hepatitis B in pregnant women: Current trends and approaches 被引量:24
19
作者 Maria Belopolskaya Viktor Avrutin +2 位作者 Olga Kalinina Alexander Dmitriev Denis Gusev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1年第23期3279-3289,共11页
Chronic hepatitis B(CHB)is a significant public health problem worldwide.The aim of the present review is to summarize the actual trends in the management of CHB in pregnant women.The prevalence of hepatitis B virus(H... Chronic hepatitis B(CHB)is a significant public health problem worldwide.The aim of the present review is to summarize the actual trends in the management of CHB in pregnant women.The prevalence of hepatitis B virus(HBV)infection in pregnant women is usually comparable to that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in the corresponding geographic area.All women have to be screened for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during pregnancy.Additional examinations of pregnant women with CHB may include maternal hepatitis B e antigen,HBV viral load,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level,and HBsAg level.The management of pregnancy depends on the phase of the HBV infection,which has to be determined before pregnancy.In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with CHB,antiviral therapy can pursue two main goals:Treatment of active CHB,and vertical transmission prevention.During pregnancy,tenofovir is the drug of choice in both cases.A combination of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and vaccine against hepatitis B should be administered within the first 12 h to all infants born to mothers with CHB.In such cases,there are no contraindications to breastfee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hepatitis B Hepatitis B viral load PREGNANCY Antiviral treatment NEWBORNS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下载PDF
乙型肝炎高危儿免疫预防效果及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20
作者 黄歆 周莉 +2 位作者 牟李红 范捷 蔡一玲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0-414,共5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影响因素及乙肝高危儿免疫预防的效果,为儿童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539例HBs Ag阳性产妇及其6个月至5岁的乙肝高危儿551例,并检测乙肝高危儿的乙肝标志物,分析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影响因素及乙肝高危儿免疫预防的效果,为儿童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539例HBs Ag阳性产妇及其6个月至5岁的乙肝高危儿551例,并检测乙肝高危儿的乙肝标志物,分析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结果乙肝疫苗接种率为100%,96.6%联合注射了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各年龄段乙肝高危儿的HBs 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s Ab阳性率随年龄增长逐步下降(P<0.01)。高危儿母亲为HBs Ag、HBe Ag双阳性者较单纯HBs Ag阳性的乙肝感染率高(15.1%vs 0.2%,P<0.01)。单纯接种乙肝疫苗的高危儿乙肝感染率(28.6%)高于联合免疫注射者(2.8%),P<0.01。结论乙肝高危儿HBs Ab阳性率随年龄增高逐渐下降。母亲HBs Ag、HBe Ag双阳性和出生未联合免疫注射是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免疫效果 母婴传播 影响因素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