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伴视网膜变性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顾卫红 王国相 +5 位作者 王燕琪 刘兴洲 周宝玉 杜浩萍 王晓工 李爱红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橄榄-桥脑-小脑萎缩伴有视网膜变性(SCA7)的临床表型与致病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对发病表现为共济失调、辨色力异常、视力下降的2个家系共21名成员(8例患者)进行了系统的临床及辅助检查,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聚丙... 目的探讨橄榄-桥脑-小脑萎缩伴有视网膜变性(SCA7)的临床表型与致病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对发病表现为共济失调、辨色力异常、视力下降的2个家系共21名成员(8例患者)进行了系统的临床及辅助检查,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技术检测家系成员和另55名健康人的SCA基因内CAG重复序列,分析SCA7临床表型与CAG重复突变的相关性。结果2个家系11个系代-子代对均存在遗传早现现象,在父系遗传时更为明显。正常等位基因CAG重复数目为9~18,8例患者的异常等位基因的CAG重复数目为44~85,两者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1例无临床症状病例的异常等位基因CAG重复数目为59。异常扩展的CAG序列呈现代间不稳定性,重复数目与发病年龄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883,P=0.005),并与症状严重程度有关,这一特点在父系遗传时更为明显。初步发现突变等位基因的CAG重复序列在外周血白细胞中存在镶嵌现象。结论从临床及基因学方面确认国人SCA7家系的存在,阐明其临床特征,建立国人SCA7基因学诊断标准;致病基因内CAG重复数目呈代间不稳定且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此为遗传早现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体桥脑小脑萎缩 视网膜变性 等位基因
原文传递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2600例流产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彭继苹 袁海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79-788,共10页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是一种通过对染色体进行全基因组扫描来筛查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的检测技术,是儿科和产前遗传诊断的常规工具,已被应用于流产病因分析。本研究应用CMA技术在全基因组水平分析引...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是一种通过对染色体进行全基因组扫描来筛查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的检测技术,是儿科和产前遗传诊断的常规工具,已被应用于流产病因分析。本研究应用CMA技术在全基因组水平分析引起流产的染色体异常情况,并评估该技术在临床流产中的应用价值。对收集的2600例流产样本进行CMA技术检测,成功检测了2505例,成功率高达96.3%,其中1021例用Cyto Scan Optima芯片进行检测,1211例用Cyto Scan 750K芯片进行检测,273例用Cyto Scan HD芯片进行检测。利用这3种芯片共检出967例(38.60%)样本发生染色体异常,其中通过Cyto Scan Optima芯片检出506例(50.00%),Cyto Scan 750K芯片检出388例(32.00%),Cyto Scan HD芯片检出73例(26.74%)。在967例染色体异常中,有801例(82.83%)发生染色体数目异常,94例(9.72%)发生染色体结构异常,56例(5.79%)发生嵌合体,16例(1.65%)检出纯合区域。本研究结果表明,CMA可应用于临床流产物的遗传学诊断,是一种可靠、稳定、高分辨的技术,其检测结果能够对再生育风险评估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染色体数目异常 染色体结构异常 嵌合体 染色体纯合区域
下载PDF
607例Turne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郑杰梅 刘之英 +7 位作者 夏培 赖怡 魏杨君 刘燕燕 陈久容 秦利 谢良玉 王和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Turner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特点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细胞遗传学诊断为Turner综合征和临床具有Turner综合征主要表现之一的607例患者进行常规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探讨不同核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在607例Turner... 目的探讨Turner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特点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细胞遗传学诊断为Turner综合征和临床具有Turner综合征主要表现之一的607例患者进行常规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探讨不同核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在607例Turner综合征异常核型中,共发现X单体型154例,占25.37%(154/607);X染色体数目异常嵌合型240例,占39.54%(240/607),其中45,X低比例嵌合型(3≤45,X个数≤5,正常细胞≥30)194例,占X染色体数目异常嵌合型的80.83%(194/240);X染色体结构异常型173例,占28.50%(173/607);含标记染色体40例,占6.59%(40/607)。具有Turner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的患者主要为11岁以下患儿,主要核型为45,X;11~18岁患者除具有Turner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外,主要的就诊原因为原发闭经,其核型主要为45,X、46,X,i(X)(q10)和mos45,X/46,X,i(x)(q10);18岁以上患者主要就诊原因为原发不孕,其核型主要以45,X低比例嵌合型为主。607例患者中53例有孕产史,其中X染色体数目异常嵌合型48例,X染色体结构异常型5例。结论Turner综合征患者异常核型比例越高,临床症状越严重,临床发现越早。染色体核型分析可对Turner综合征患者,尤其是45,X低比例嵌合型的早期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NER综合征 核型分析 嵌合体
原文传递
多重定量荧光PCR在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胡婷 刘洪倩 +7 位作者 朱红梅 王婧 张海霞 祝茜 赖怡 秦利 王和 刘珊玲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多重定量荧光PCR(quantitative fluorescenc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F—PCR)技术在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快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用QF-PCR技术对我院4649名行羊膜腔穿刺术孕妇的4760份羊水样本21、18、13、X和Y... 目的探讨多重定量荧光PCR(quantitative fluorescenc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F—PCR)技术在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快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用QF-PCR技术对我院4649名行羊膜腔穿刺术孕妇的4760份羊水样本21、18、13、X和Y染色体数目进行分析,并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QF-PCR检测成功率为98.4%。QF-PCR检测出21、18、13、x及Y染色体非整倍体48例(2例核型为46,XY,rob(13:21),+21;4例为双胎之一21三体),均与核型分析结果一致,5种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分析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检出1例21三体嵌合体及4例性染色体异常的嵌合体(1例核型分析漏诊);QF-PCR漏诊4例性染色体嵌合体;染色体核型分析失败的64例样本,QF—PCR检测均得到结果。QF-PCR检测结果与核型分析符合率为98.3%。结论QF-PCR技术可快速、准确的诊断21、18、13、X及Y染色体非整倍体,并能检出部分嵌合体,作为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有效补充,在快速产前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荧光PCR 产前诊断 短串联重复序列 非整倍体 嵌合体
原文传递
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在自然流产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袁海明 陈梦帆 +1 位作者 邓小燕 吕芬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2-446,共5页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以及染色体微阵列(chromosomalmicroarrayanalysis,CMA)技术在自然流产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自然流产样本440例,对其进行CMA检测。结果在440例流产样本中,成功检测417例,成功率为94...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以及染色体微阵列(chromosomalmicroarrayanalysis,CMA)技术在自然流产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自然流产样本440例,对其进行CMA检测。结果在440例流产样本中,成功检测417例,成功率为94.7%。染色体异常的样本为209例(50.1%),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129例(61.7%),结构异常40例(19.1%),嵌合体38例(18.1%),纯合子区域2例(1.0%)。结论相较于染色体核型分析,CMA可为流产物检测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为患者的病因诊断和再生育风险评估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 染色体数目异常 染色体结构异常 嵌合体 染色体纯合区域
原文传递
染色体嵌合体的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共识 被引量:13
6
作者 林少宾 刘维强 +9 位作者 郭莉 章钧 卢建 陈汉彪 王游声 陈样宜 沈均涛 魏晓明 朱慧慧 尹爱华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797-802,共6页
随着高敏感性遗传学检测技术在产前诊断领域的广泛应用,产前染色体嵌合体的检出越来越普遍,其诊断标准、遗传咨询原则和临床处理方案在不同单位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不仅给实验室、产前咨询医师或胎儿医学医师的诊疗工作带来... 随着高敏感性遗传学检测技术在产前诊断领域的广泛应用,产前染色体嵌合体的检出越来越普遍,其诊断标准、遗传咨询原则和临床处理方案在不同单位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不仅给实验室、产前咨询医师或胎儿医学医师的诊疗工作带来了挑战,而且也给孕妇及其亲属造成了焦虑与困扰。鉴于此,本组专家就染色体嵌合体的产前遗传学诊断与遗传咨询达成共识,以期建立标准化的诊疗规范,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嵌合体 产前诊断 遗传学诊断 遗传咨询
原文传递
CNV-Seq联合核型分析在羊水穿刺胎儿染色体嵌合体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文 徐晶晶 +5 位作者 彭亚琴 胡月 宋雅娴 何国平 汤冬冬 汪菁 《安徽医学》 2020年第10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探讨低深度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胎儿嵌合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产前诊断中心行常规产前诊断的孕妇为研究对象,B超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 目的探讨低深度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胎儿嵌合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产前诊断中心行常规产前诊断的孕妇为研究对象,B超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术获取羊水标本3320份,所有标本均同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双线独立操作)及CNV-Seq,将诊断为胎儿染色体嵌合体的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结果3320例穿刺羊水标本中,共检测出胎儿染色体嵌合体19例(阳性检出率为0.57%),其中,羊水核型检测出16例(阳性检出率为0.48%),CNV-Seq检测出12例(阳性检出率为0.36%)。无创产前检查提示异常的标本检出嵌合体8例,超声、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提示异常的标本检出嵌合体5例,孕妇高龄检出嵌合体2例,唐氏筛查结果提示高风险孕妇检出嵌合体4例。在2种方法联合检出的19例嵌合体中,性染色体嵌合9例,常染色体嵌合10例。3例核型分析无明显异常嵌合的病例,CNV-Seq技术检测出嵌合,后经荧光原位杂交证实其为真性嵌合。结论CNV-Seq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弥补单一检测方法诊断羊水穿刺胎儿染色体嵌合体出现误诊的不足,有望为产前遗传咨询提供更加可靠的实验室诊断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嵌合体 拷贝数变异测序 染色体核型分析
下载PDF
中国区域企业家精神的评估与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邢小强 周平录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7-56,80,共11页
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对区域企业家精神进行了界定,并构建了区域企业家精神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企业家精神进行了评估,给出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家... 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对区域企业家精神进行了界定,并构建了区域企业家精神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企业家精神进行了评估,给出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家精神及其子维度的评分和排序结果。结果表明:2011—2015年中国各地区在企业家精神培育方面存在改进空间,主要体现在嵌合性、竞合性和耦合性三个方面。指出:为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各地区应同时考虑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统筹解决融资约束、技术约束和效率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企业家精神 嵌合性 竞合性 耦合性
下载PDF
孕中期羊水染色体嵌合体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玲玲 黄和明 罗小金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7年第3期45-46,35,共3页
目的探讨孕中期产前诊断羊水染色体嵌合体的临床指征及妊娠结局。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疑似为染色体嵌合体的24病例进行回顾研究分析。结果 5086份羊水标本中发现嵌合体24例,发生率为0.47%。产... 目的探讨孕中期产前诊断羊水染色体嵌合体的临床指征及妊娠结局。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疑似为染色体嵌合体的24病例进行回顾研究分析。结果 5086份羊水标本中发现嵌合体24例,发生率为0.47%。产前妊娠指征为高龄者8例、唐筛高风险11例、不良孕产史3例及超声结果异常2例。23例行脐血复查,1例拒绝脐血复查失访。脐血复查病例中,13例核型正常,8例为真嵌合体,2例为三体综合征。9例选择终止妊娠,12例已正常分娩婴儿,2例选择继续妊娠。结论羊水染色体检出疑似嵌合体时应进一步脐血复查并结合超声结果,排除假性嵌合,确定胎儿核型,以防漏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染色体核型 嵌合体
原文传递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染色体嵌合体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显筝 许玲 +2 位作者 胡晶晶 黎凤珍 蔡婵慧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在产前诊断染色体嵌合体中的应用。方法:22例行绒毛/羊水细胞体外培养染色体核型结果提示可能存在染色体嵌合现象的病例,进一步用染色体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检测(c...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在产前诊断染色体嵌合体中的应用。方法:22例行绒毛/羊水细胞体外培养染色体核型结果提示可能存在染色体嵌合现象的病例,进一步用染色体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检测(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aysis,CMA)和FISH技术分析确定其异常核型及嵌合比例。结果:22例核型结果提示嵌合体的病例中,性染色体数目嵌合13例,常染色体三体嵌合6例,性染色体结构异常嵌合3例。近50%病例CMA结果未检测到嵌合现象,可能与CMA技术仅能检测基因拷贝数变化且无法检测低比例嵌合有关。因常染色体数目异常对胎儿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常染色体数目异常嵌合病例中,除1例病例外其余均选择终止妊娠。3例结构异常嵌合病例经核型分析结合CMA及FISH结果确定均为性染色体双着丝粒染色体复杂结构嵌合。结论:对于产前诊断提示可能存在染色体嵌合的病例,不应急于终止妊娠,需采用多种方法加以验证,应充分应用CMA技术和FISH技术结合G显带核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需要对胎儿形态进行细致的超声评估,从而更加准确地确定嵌合类型以及异常核型的嵌合比例,为临床医师指导遗传咨询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荧光 芯片分析技术 微阵列分析 染色体畸变 镶嵌现象 产前诊断
下载PDF
在产前诊断中判读真假嵌合体的方法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朱瑞芳 朱湘玉 +5 位作者 杨滢 段红蕾 张颖 吴星 王皖骏 李洁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6-640,共5页
目的探讨在产前诊断中采用多种方法,有效判断羊水细胞培养中嵌合体核型的性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取孕18~24周孕妇羊水20mL,在接种、培养、观察、收获、制片、阅片过程中均分两线单独操作,分别记录每一线的培养和分析... 目的探讨在产前诊断中采用多种方法,有效判断羊水细胞培养中嵌合体核型的性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取孕18~24周孕妇羊水20mL,在接种、培养、观察、收获、制片、阅片过程中均分两线单独操作,分别记录每一线的培养和分析结果,发现嵌合核型时,按照卫生部2010年颁发的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细胞遗传学产前诊断技术标准执行。结合脐血检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和流式细胞仪等技术进行检测。结果在3910例羊水细胞培养中,128例出现嵌合核型,经进一步分析6例确诊为真性嵌合体。i1例47,XXY/46,XY的嵌合体病例经FISH检测出嵌合比例为1:2;1例47,XX,+mar/46,Xx的嵌合体病例经SNP-array检测,证实mar为18号染色体的短臂重复;对1例多倍体嵌合病例应用流式细胞仪和脐带血检测,判定为假性嵌合。结论产前诊断中羊水细胞采取双线法培养分析,是真假嵌合体鉴别的重要依据,联合应用FISH、流式细胞仪行DNA倍体检测、SNP-array等多种技术,可增加产前诊断嵌合体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避免嵌合体的漏诊和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细胞培养 嵌合体 荧光原位杂交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
原文传递
Dravet综合征SCN1A基因突变的遗传特点及表型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许小菁 张月华 +3 位作者 孙慧慧 刘晓燕 姜玉武 吴希如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5-630,共6页
目的研究Dravet综合征(Dravetsyndrome,DS)患儿SCN1A基因突变类型和遗传特点,分析家系受累成员临床表型及基因型与表型相关性。方法收集181例DS患儿及其父母临床资料及外周血DNA,对父母是受累者的临床表型进行分析,并采用PCR—DN... 目的研究Dravet综合征(Dravetsyndrome,DS)患儿SCN1A基因突变类型和遗传特点,分析家系受累成员临床表型及基因型与表型相关性。方法收集181例DS患儿及其父母临床资料及外周血DNA,对父母是受累者的临床表型进行分析,并采用PCR—DNA直接测序和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进行SCN1A基因突变筛查。结果共发现128例患儿有SCN1A突变,突变率占70.7%(128/181)。其中包括60例(46.9%)错义突变,55例(43.0%)截断突变,10例(7.8%)剪切位点突变,3例(2.3%)有SCN1A基因片段缺失或重复。证实5例患儿其突变(Y349C、T1658M、T841fsx842、w190R、C373fsx378)遗传自父母一方,遗传突变占3.9%(5/128),其中1例父亲为突变嵌合体(C373fsx378)。5例携带突变的父母一方中,1例表型正常,其余4例表型包括热性惊厥1例,热性惊厥附加症2例,无热的全面强直阵挛发作1例。结论DS患儿SCN1A基因突变率较高,突变类型以错义突变、截断突变为主,少数患儿为SCN1A基因片段缺失或重复。DS患儿SCN1A基因突变以新生突变为主,少数为来源于父母一方的遗传性突变,父母可为sCNIA突变嵌合体,携带突变的父母一方表型正常或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VET综合征 SCN1A基因 突变 嵌合体
原文传递
原钙黏蛋白19基因相关癫痫的遗传特点及临床表型谱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爱杰 许小菁 +8 位作者 孙丹 曾琦 杨小玲 杨志仙 吴晔 刘晓燕 姜玉武 吴希如 张月华 《癫痫杂志》 2017年第4期283-291,共9页
目的分析原钙黏蛋白19(X-linked protocadherin 19,PCDH19)基因相关癫痫的遗传学特点及临床表型谱。方法对2005年2月-2017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及武汉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41例(女39例,男2例)PCDH19基因相关癫痫患儿及家系... 目的分析原钙黏蛋白19(X-linked protocadherin 19,PCDH19)基因相关癫痫的遗传学特点及临床表型谱。方法对2005年2月-2017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及武汉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41例(女39例,男2例)PCDH19基因相关癫痫患儿及家系受累成员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采用Sanger测序或靶向捕获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和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筛查PCDH19突变。结果41例先证者中,测序发现40例携带PCDH19基因突变,MLPA发现1例为整个PCDH19基因缺失。2例男性患儿经NGS检测为PCDH19突变嵌合体,突变等位基因占比分别为85%和33%;39例女性患儿中,19例为遗传性突变,20例为新生突变。女性携带突变者外显率为90%(53/59)。12例半合子父亲和1例嵌合体父亲均无抽搐病史。突变携带者表型包括癫痫伴智力低下、Dravet综合征、热性惊厥,少数女性携带者表型正常。即使在同一家系内,携带相同PCDH19突变的女性表型具有异质性。46例PCDH19突变阳性患者(41例先证者及5例家系受累成员)的临床特点:起病中位年龄为11个月(4~42个月),病程中全面强直阵挛发作(Generalized tonic clonic seizures,GTCSs)占87.0%(40/46),局灶性发作占69.6%(32/46),肌阵挛发作(6/46),不典型失神(3/46)和失张力发作(1/46)少见。丛集性发作见于所有患者(46/46),80.4%发作具有热敏感的特点(37/46),仅3例曾有发热诱发的癫痫持续状态,76%有不同程度的智力损害(35/46),少数有孤独症样表现(7/46,15.2%)。结论 PCDH19基因突变可为遗传性突变或新生突变,受累者以女性为主,少数男性嵌合体可发病或无症状。PCDH19基因相关癫痫具有外显率不全和表型异质性,丛集性发作和热敏感为其主要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PCDH19基因 突变 嵌合体
原文传递
Dravet综合征患儿父母SCN1A基因突变嵌合体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爱杰 杨晓旭 +6 位作者 许小菁 伍启熹 田小娟 杨小玲 吴希如 魏丽萍 张月华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18-823,共6页
目的 分析Dravet综合征(DS)患儿父母一方为SCN1A基因突变嵌合体的临床表型及突变等位基因占比,为家庭再生育及产前诊断提供指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05年2月至2016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经Sanger测序发现SCN1A基因突变阳性的DS... 目的 分析Dravet综合征(DS)患儿父母一方为SCN1A基因突变嵌合体的临床表型及突变等位基因占比,为家庭再生育及产前诊断提供指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05年2月至2016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经Sanger测序发现SCN1A基因突变阳性的D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DNA,对患儿父母及其他家系成员靶向检测突变位点.以Sanger测序发现患儿父母一方疑为突变嵌合体的家系为研究对象,采用Ion Torrent个体化基因组测序仪(PGM)和RainDrop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dPCR)技术进行突变验证及定量分析,并对嵌合体家系进行随访和产前诊断.结果 在575个DS家系中,共发现30例(5.2%)父母一方为SCN1A突变嵌合体,其中父亲17例,母亲13例.PGM和ddPCR测序分别证实突变等位基因占比范围为1.7%~32.9%和0.82%~34.51%.30例亲代嵌合体中,13例无症状,10例为热性惊厥(FS),5例为癫痫,1例为热性惊厥附加症,1例仅有一次无热惊厥史.有4个家庭已生育2例DS患儿,3例先证者同胞已证实携带相同致病突变,1例先证者同胞姐姐已死亡未获得其外周血DNA,但回顾其病史符合DS诊断.2个家庭进行再生育产前诊断,发现1例胎儿携带家系遗传性突变,母亲自愿终止妊娠.结论 Sanger测序可以发现部分DS患儿父母一方为SCN1A基因突变嵌合体,采用PGM或ddPCR可对突变嵌合体进行精确定量,为家庭遗传咨询提供更准确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突变 嵌合体 SCN1A基因
原文传递
家族性Dravet综合征家系临床表型特点和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田小娟 张月华 +7 位作者 杨小玲 许小菁 刘爱杰 曾琦 刘晓燕 杨志仙 姜玉武 吴希如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531-1535,共5页
目的研究家族性Dravet综合征(Ds)家系成员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为遗传咨询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05年2月至2016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家族性Ds家系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DNA,采用Sanger测序和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 目的研究家族性Dravet综合征(Ds)家系成员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为遗传咨询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05年2月至2016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家族性Ds家系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DNA,采用Sanger测序和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MLPA)筛查SCNlA基因突变;采用靶向捕获二代测序癫痫基因检测包对未发现SCNlA突变的家系进行筛查。结果共收集6个家族性Ds家系,每个家系均有2例Ds受累者,其中2个家系为姐妹或姐弟同患,2个家系为母子或母女同患,1个家系为单卵双胎同患,1个家系为异卵双胎同患。6个Ds家系中,5个家系发现携带SCNlA基因突变(R101Q、R377X、1390P、F1486L、RlZ45X),其中3个家系证实为SCNlA遗传性杂合突变,均来自母源,母亲表型为DS或热性惊厥附加症(FS+);2个家系Sanger测序结果高度怀疑父母一方可能为SCNlA突变嵌合体,携带突变的父或母表型均正常。余1个家系未发现SCNlA基因突变,送检癫痫基因检测包未发现Ds其他候选基因突变,父母表型正常。结论家族性Ds可表现为患儿及父母一方同患或同胞共患,多数为SCNlA基因突变所致,少数致病基因尚未明确;家族性DS多数为遗传性突变,包括父母一方可能为突变嵌合体;携带SCNIA突变的父母一方临床表型可为DS、FS+或表型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VET综合征 家族性 SCN1A基因 嵌合体
原文传递
Turner综合征嵌合体的临床表现和产前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胡华 姚宏 +5 位作者 胡斌 龙洋 徐刚 董艳玲 胡华梅 梁志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通过对Turner综合征嵌合体核型、临床症状、生育状况、产前诊断的研究,探索Turner综合征嵌合体核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及对后期生育状况、产前诊断、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本中心2005年7月至2011年9月通过临床症状和核型结果诊断为... 目的通过对Turner综合征嵌合体核型、临床症状、生育状况、产前诊断的研究,探索Turner综合征嵌合体核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及对后期生育状况、产前诊断、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本中心2005年7月至2011年9月通过临床症状和核型结果诊断为Turner综合征嵌合体核型病例27例(12~29岁)以及产前诊断为Turner综合征嵌合体胎儿5例。采用常规染色体G显带技术、核型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Turner综合征嵌合体染色体核型,同时通过妇科彩超、妇科检查、性激素检查、生育状况、产前诊断等方法研究Turner综合征嵌合体患者临床表现和产前诊断结局,探讨Turner综合征嵌合体核型与临床表现、产前诊断、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Turner综合征嵌合体患者性激素和生长激素平均值低于正常水平,27例患者仅2例患者具有生育能力,并均出生了发育异常的胎儿。5例Turner综合征嵌合体胎儿中4例胎儿发育异常而引产,1例发育正常继续妊娠。结论 Turner综合征嵌合体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因异常核型所占比例而存在差异,异常核型比例越高临床症状越严重,但极少数患者出现临床表现与异常核型所占比例不一致。其妊娠结局与胎儿异常细胞比例、胎儿系统彩超结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NER综合征 嵌合体 产前诊断 核型
下载PDF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和低深度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流产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沈晔 尹婷婷 +1 位作者 袁文博 钱芳波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313-318,共6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和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CNV-seq)技术在流产遗传学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无锡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门诊就诊并确诊稽留流产患者的流产样本89例,对所有流产样本分别进行CMA和...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和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CNV-seq)技术在流产遗传学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无锡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门诊就诊并确诊稽留流产患者的流产样本89例,对所有流产样本分别进行CMA和CNV-seq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整体检出率以及各种染色体异常情况的检测结果。结果89例样本采用两种技术全部检测成功,其中两种技术对于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检出一致,共检出28例常染色体三体和5例特纳综合征;CMA检出了8例三倍体和3例杂合性缺失,而CNV-seq由于技术局限性只能提示男性三倍体,不能检出杂合性缺失;对于染色体缺失重复和嵌合体,CMA与CNV-seq在检测范围内各有检出。结论CMA对于三倍体和单亲二倍体的检测优势更为突出,对于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和拷贝数异常的检测与CNV-seq技术相当;但CNV-seq在高通量、扩展性、经济方面等具有优势。两种技术均可用于流产遗传学分析,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 拷贝数异常 嵌合体 三倍体
下载PDF
Different risk factors influence peptic ulcer disease development in a Brazilian population 被引量:8
18
作者 Rodrigo Buzinaro Suzuki Rodrigo Faria Cola +6 位作者 Larissa Tranquilino Bardela Cola Camila Garcia Ferrari Fred Ellinger Altino Luiz Therezo Luis Carlos da Silva André Eterovic Márcia Aparecida Spera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8期5404-5411,共8页
AIM: To investigate age, sex, histopathology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 status, as risk factors for gastroduodenal disease outcome in Brazilian dyspeptic patients.tients submitted to upper gastroscopy at Hosp... AIM: To investigate age, sex, histopathology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 status, as risk factors for gastroduodenal disease outcome in Brazilian dyspeptic patients.tients submitted to upper gastroscopy at Hospital das Clinicas of Marilia, antral biopsy specimens were obtained and subjected to histopathology and H. pylori diagnosis. All patients presenting chronic gastritis (CG) and peptic ulcer (PU) disease localized in the stomach, gastric ulcer (GU) and/or duodenal ulcer (DU)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Gastric biopsies (n = 668) positive for H. pylori by rapid urease test were investigated for vacuolating cytotoxin A (vacA ) medium (m) region mosaicism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verify the association of age, sex, histopathologic alterations, H. pylori diagnosis and vacA m region mosaicism with the incidence of DU, GU and CG in patients. RESULTS: Of 1466 patients submitted to endoscopy, 1060 (72.3%) presented CG [male/female = 506/554; mean age (year) ± SD = 51.2 ± 17.81], 88 (6.0%) presented DU [male/female = 54/34; mean age (year) ± SD = 51.4 ± 17.14], and 75 (5.1%) presented GU [male/female = 54/21; mean age (year) ± SD = 51.3 ± 17.12] and were included i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Sex and age showed no detectable effect on CG incidence (overall c 2 = 2.1, P = 0.3423). Sex [Odds ratios (OR) = 1.8631, P = 0.0058] but not age (OR = 0.9929, P = 0.2699) was associated with DU and both parameters had a highly significant effect on GU (overall c 2 = 30.5, P < 0.0001). The histopathological results showed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of ageing for both atrophy (OR = 1.0297, P < 0.0001) and intestinal metaplasia (OR = 1.0520, P < 0.0001). Presence of H. pylori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decreasing age (OR = 0.9827, P < 0.0001) and with the incidence of DU (OR = 3.6077, P < 0.0001). The prevalence of m1 in DU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OR = 2.3563, P = 0.0018) but not in CG (OR = 2.678, P = 0.0863) and GU (OR = 1.520, P = 0.2863). CONCLUSION: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bacter pylori Gastric ulcer disease Duodenal ulcer disease Gastric atrophy Helicobacter pylori vacuolating cytotoxin A medium region mosaicism
下载PDF
应用脉冲场电泳技术研究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基因突变特征及进行基因诊断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志强 吴志英 +2 位作者 王柠 林珉婷 慕容慎行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21-525,共5页
目的 应用脉冲场电泳 (PFGE)技术研究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 (FSHD)基因结构突变特征 ,并进行基因诊断。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 :110名健康对照 ,17例FSHD患者和 2 3名家系成员。低熔点胶包埋法抽提基因组DNA ,EcoRI、EcoRI/BlnI、XapI原... 目的 应用脉冲场电泳 (PFGE)技术研究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 (FSHD)基因结构突变特征 ,并进行基因诊断。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 :110名健康对照 ,17例FSHD患者和 2 3名家系成员。低熔点胶包埋法抽提基因组DNA ,EcoRI、EcoRI/BlnI、XapI原位酶切 ,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 (PFGE)分离 ,p13E 11探针Southern杂交 ,曲线拟合法计算分析片段的长度。结果  17例患者均存在 1条小于 35kb的 4 q35EcoRI致病片段 ;2 3名无症状家系成员中 ,发现 2例患者的母亲分别携带 2 5kb和 2 8kb的 4q35EcoRI短片段 ,因年龄较大 ,考虑为女性无症状顿挫型患者。另 2例患者的女性同胞分别携带 2 1 5kb和 31kb的 4 q35EcoRI短片段 ,因年龄较小 ,考虑为症状前患者。家族型和散发型患者均存在 4q→ 10 q型易位 ,各有 2例 ,其中 1例家族型患者为杂合易位 ;此外 ,在散发型患者中 ,发现 2例男性患者存在体细胞嵌合现象。结论 我国FSHD患者存在易位、杂合、体细胞嵌合等复杂现象。应用PFGE技术对FSHD患者进行基因诊断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场电泳技术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 基因突变特征 基因诊断
原文传递
妊娠中期产前诊断羊水20-三体假性嵌合体一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戚庆炜 郝娜 +2 位作者 周京 刘俊涛 边旭明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22-825,共4页
目的:总结妊娠中期羊水20-三体假性嵌合体的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的特点。方法对1例妊娠中期羊水20-三体假性嵌合体病例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孕妇31岁,妊1产0,妊娠16周时,母体血清学筛查提示胎儿21-三体风险值为1/200,于2012年9... 目的:总结妊娠中期羊水20-三体假性嵌合体的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的特点。方法对1例妊娠中期羊水20-三体假性嵌合体病例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孕妇31岁,妊1产0,妊娠16周时,母体血清学筛查提示胎儿21-三体风险值为1/200,于2012年9月妊娠18周行羊膜腔穿刺术。采用GLP13/GLP21/CSP18/CSPX/CSPY探针的羊水间期细胞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析未见异常信号,羊水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7,XY,+20[7]/46,XY[9],三体细胞系占7/16。进一步行脐静脉穿刺,脐血染色体核型为46,XY。对羊水间期细胞行D20Z1(20p11.1-q11.1)和D20S1157/20QTEL14(20per/qter)探针的 FISH 分析,各个探针在所有细胞中均只出现2个信号。妊娠24周行系统胎儿超声检查未见异常。综合分析上述情况,考虑该20-三体嵌合体为假性嵌合体。孕妇及其家属决定继续妊娠,至妊娠39周经阴道分娩一男性活婴,儿科体格检查未见异常。该婴儿随访至生后7个月,外观及发育未见异常。取该婴儿外周血查染色体核型为46,XY,同时取其口腔颊黏膜脱落细胞行D20Z1、D20S1157/20QTEL14探针的间期FISH分析,在所有细胞中均只出现2个信号,进一步证实产前诊断的结果。结论对羊水20-三体嵌合体需进行充分评估,对孕妇及配偶进行充分的产前咨询。间期FISH对评估嵌合体具有重要价值。产后应对多种组织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或间期FISH的复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体性 镶嵌现象 产前诊断 核型分析 原位杂交 荧光 羊膜腔穿刺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