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字起源时代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3,共19页
出土考古资料的刻划符号应分象形类和抽象类两种,从文字的性质看,中国文字起源于象形类的刻划符号和图案,而非抽象类的刻划符号。中国文字起源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作为记录历史事件的文字功能来看,中国早期文字经历了从"文字性符... 出土考古资料的刻划符号应分象形类和抽象类两种,从文字的性质看,中国文字起源于象形类的刻划符号和图案,而非抽象类的刻划符号。中国文字起源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作为记录历史事件的文字功能来看,中国早期文字经历了从"文字性符号"、"文字画"到作为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的正式文字产生过程。从出土的陶器刻划符号和图案特别是出土的器物与殷墟甲骨文形体比较情况来看,中国早期文字性符号的起源是距今8 000—7 000年的裴李岗、大溪文化时期,距今5 000年之前的仰韶文化晚期是文字性符号的一个大发展时期。汉字体系的正式产生是距今4 500—4 000年之间的龙山文化时期,也就是传说时代的尧舜至夏初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字起源 文字画 文字性符号 汉字体系 甲骨文
下载PDF
民族音乐学为何要研究人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书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20年第4期7-12,I0006,共7页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由人创造的,并赋予音乐独特的文化象征意义。因为建构、聆听与体验、消费音乐的主体都是人。同时音乐形态结构与风格的形成与人所构建的经济、社会、政治、历史等诸多因素有直接关系。民族音乐学不但要研究音乐...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由人创造的,并赋予音乐独特的文化象征意义。因为建构、聆听与体验、消费音乐的主体都是人。同时音乐形态结构与风格的形成与人所构建的经济、社会、政治、历史等诸多因素有直接关系。民族音乐学不但要研究音乐的艺术形态与风格特征,而且更要注重由人赋予的音乐的象征功能与意义问题的深入探究。其次,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是由众多差异化的“族群景观”建构而成的;当下民族音乐学非常关注音乐家传记与“非遗”传承人音乐生活史的研究;目前基于后现代主义思维的历史民族音乐学研究十分强调人在建构与书写音乐文化史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因为所有音乐文化的历史叙事都是由人主观思维的一种“权力书写”,或称之为音乐文化历史叙事的政治学,所以不管是当下的音乐活态展演还是其过往的“历史构成”轨迹,都是与由人编织的权力网络导致的有选择的历史书写。因此以上诸多原因彰显出民族音乐学关注人的研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学 形态结构 象征 意义 阐释者 “族群景观”
下载PDF
基于自然语言形态描述的地理实体模拟表达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洪必文 曹青 +2 位作者 张翎 龙毅 唐天琪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91-1501,共11页
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定性的自然语言描述地理实体,如何将定性描述的地理实体转换为定量的图形符号是空间认知、地图表达等领域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形态描述的地理实体表达方法,通过对自然语言中地理实体的语义信息进行... 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定性的自然语言描述地理实体,如何将定性描述的地理实体转换为定量的图形符号是空间认知、地图表达等领域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形态描述的地理实体表达方法,通过对自然语言中地理实体的语义信息进行分析,对自然语言描述的地理实体的形状、大小、分布状况等空间形态信息以地图形式进行近似表达。本文首先阐述了自然语言形态描述的定义与内涵,结合地图符号相关理论,研究了形态描述驱动的地理实体模拟表达策略,并对不同语义模糊度的地理实体图形表达进行了分析和实例设计,最后提出了一种计算空间实体相似性的方法对表达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基于本文方法的地理实体模拟表达与手绘图中地理实体的平均相似度达到89.5%,与导览图的地理实体平均相似度达到86.86%,能够实现较好的表达效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自然语言到地图语言的转换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 形态描述 空间认知 模糊语义 地理实体 符号设计 模拟表达
原文传递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矿图扫描图像文字和符号的自动分离 被引量:4
4
作者 盛业华 郭达志 杜培军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7-262,共6页
从矿图扫描图像中实现线划图形与文字注记及点状符号的相互分离,是矿图扫描识别数字化技术的基本要求。本文依据数学形态学原理,根据文字、符号自身的几何和拓扑特征,构造了系列形态变换模型。使用这些模型对扫描图像进行逐步处理,... 从矿图扫描图像中实现线划图形与文字注记及点状符号的相互分离,是矿图扫描识别数字化技术的基本要求。本文依据数学形态学原理,根据文字、符号自身的几何和拓扑特征,构造了系列形态变换模型。使用这些模型对扫描图像进行逐步处理,可从图像中自动地删除不同大小、方向及排列方式的文字和符号,从而得到分离的图形要素与文字、符号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构造的模型对独立文字和符号的分离十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变换 矿图扫描 字符分离 骨架 矿图
下载PDF
洞口瑶族“棕包脑”舞蹈形态探析——基于舞蹈生态学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袁杰雄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25-33,共9页
"棕包脑"舞蹈源自"梅山文化"圈的民间巫傩祭祀活动,属瑶族祭祀性舞蹈。通过特定的舞蹈形态,叙述祖先迁徙、劳作、祭祀、狩猎、战斗、孝母的情节,内涵极为丰富。文中以舞蹈生态学为研究视角,对洞口瑶族"棕包脑&... "棕包脑"舞蹈源自"梅山文化"圈的民间巫傩祭祀活动,属瑶族祭祀性舞蹈。通过特定的舞蹈形态,叙述祖先迁徙、劳作、祭祀、狩猎、战斗、孝母的情节,内涵极为丰富。文中以舞蹈生态学为研究视角,对洞口瑶族"棕包脑"舞蹈进行论述,从历史渊源的考察、形态特征的提取、舞蹈语言的审美表意功能三方面进行阐释,发现这一"千年一舞"——"棕包脑"舞蹈的传承,俨然并不在于舞蹈动作的形式美感,而是特定舞蹈语言符号系统所蕴含的意义、价值、功能以及情感依托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包脑”舞蹈 舞蹈生态学 形态分析 舞蹈语言符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