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4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鉴定学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16
1
作者 陈士林 郭宝林 +7 位作者 张贵君 严铸云 罗光明 孙素琴 吴和珍 黄林芳 庞晓慧 陈建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43-1055,共13页
作者对近20年中药鉴定学研究和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和评述了每种技术或方法的原理、特点、应用实例及发展方向,探讨了现有新技术在鉴定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DNA条形码技术鉴定能力较强,在鉴定没有背景信息的中药样品及... 作者对近20年中药鉴定学研究和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和评述了每种技术或方法的原理、特点、应用实例及发展方向,探讨了现有新技术在鉴定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DNA条形码技术鉴定能力较强,在鉴定没有背景信息的中药样品及在方法通用性和可数字化方面具有优势,应用前景广阔。光谱鉴定具有指纹特征性,在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管理和鉴定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显微鉴定新技术、色谱鉴定、特定引物PCR标记鉴定、生物效应鉴定、DNA芯片以及仿生技术等其他技术在特定中药鉴定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鉴定 分子鉴定 化学鉴定 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
原文传递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的形态、分类与生态资料补记 被引量:106
2
作者 孔国辉 吴七根 +1 位作者 胡启明 叶万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8-130,共3页
关键词 薇甘菊 形态特征 分类鉴定 生态特性 杂草
下载PDF
蓝莓拟盘多毛孢枝枯病的病原菌 被引量:49
3
作者 赵洪海 岳清华 梁晨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7-583,共7页
近期在山东省蓝莓种植区发现1种枝枯病害。为明确该致病菌,通过病原菌组织分离和接种试验获得2个致病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该病原菌为棒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这是棒状拟盘多毛孢所致蓝莓枝... 近期在山东省蓝莓种植区发现1种枝枯病害。为明确该致病菌,通过病原菌组织分离和接种试验获得2个致病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该病原菌为棒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这是棒状拟盘多毛孢所致蓝莓枝枯病在国内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状拟盘多毛孢 形态特征 分子鉴定 枝干病害
原文传递
粟、黍籽粒的形态比较及其在考古鉴定中的意义 被引量:44
4
作者 刘长江 孔昭宸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6-83,共8页
In this study, the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of foxtail millet (Setaria italica) and broomcorn millet (Panicum miliaceum ) are observed on the surface of their spikelets, mature florets and caryopses by means of the l... In this study, the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of foxtail millet (Setaria italica) and broomcorn millet (Panicum miliaceum ) are observed on the surface of their spikelets, mature florets and caryopses by means of the light microscop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is method is used as the basis of identifying the two species. To research the effect of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 of unearthed carbonized millet grains upon their identification, a test of artificial carbonization is carried out on caryopses of modern foxtail and broomcorn mille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though the baked caryopese have blackened and a little decreased in size, the basic differences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two species remain unchanged. The sharply-heated caryopses have been broken and their contents have distinctly swollen, but the embryo area remains intact and so still can be used as the morphological basis of specimen ident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鉴定 籽粒炭化
原文传递
甘蓝枯萎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38
5
作者 张扬 郑建秋 +4 位作者 谢丙炎 李健强 吴学宏 师迎春 马永军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7-345,共9页
采用温室接种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方法对甘蓝枯萎病病原进行了研究。从北京市延庆县9个甘蓝生产基地采集甘蓝枯萎病病样96份,分离获得来自甘蓝病株根、短缩茎、叶片等器官的30个真菌分离物。经过致病性试验证实,分离物GLW ... 采用温室接种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方法对甘蓝枯萎病病原进行了研究。从北京市延庆县9个甘蓝生产基地采集甘蓝枯萎病病样96份,分离获得来自甘蓝病株根、短缩茎、叶片等器官的30个真菌分离物。经过致病性试验证实,分离物GLW 3和GLW 8为甘蓝枯萎病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GLW 3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GLW 8为轮枝样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 ides)。利用镰刀菌的核糖体DNA(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的保守性和变异性,分别采用真菌通用引物和镰刀菌属及轮枝样镰刀菌特异性引物对GLW 3和GLW 8进行PCR扩增,并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轮枝样镰刀菌作为甘蓝枯萎病的病原菌系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 轮枝样镰刀菌 形态学观察 分子鉴定
原文传递
辽宁木霉属(Trichoderma)真菌的形态分类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孙军 段玉玺 吕国忠 《菌物研究》 CAS 2006年第2期38-44,共7页
对采自辽宁省内14个地方的173份土样和植物组织材料进行分离,获得了54株Trichoderma菌株,采用形态学分类方法鉴定出12种木霉菌,分别是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粘绿木霉(T.virens)、卷... 对采自辽宁省内14个地方的173份土样和植物组织材料进行分离,获得了54株Trichoderma菌株,采用形态学分类方法鉴定出12种木霉菌,分别是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粘绿木霉(T.virens)、卷曲木霉(T.spirale)、顶孢木霉(T.fertile)、粗壮木霉(T.strigosum)、长孢木霉(T.longipile)、钩状木霉(T.hamatum)、绿色木霉(T.viride)、康氏木霉(T.koningii)、深绿木霉(T.atroviri-de)和哈茨木霉(T.harzianum)。其中长孢木霉为中国新记录种,粗壮木霉和卷曲木霉为东北地区首次报道。文中列有辽宁省木霉属真菌的分种检索表,并附有各木霉菌的生境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真菌 木霉属 形态分类
下载PDF
检疫性害虫枣实蝇的鉴定与入侵威胁 被引量:37
7
作者 张润志 汪兴鉴 阿地力.沙塔尔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8-930,F0004,共4页
枣实蝇Carpomya vesuviana Costa是我国2007年新增补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枣实蝇的入侵可能对我国枣业生产构成毁灭性危害。文章详细介绍枣实蝇的鉴别特征及其和近缘种的区别,对枣实蝇的危害、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进行介绍,对我... 枣实蝇Carpomya vesuviana Costa是我国2007年新增补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枣实蝇的入侵可能对我国枣业生产构成毁灭性危害。文章详细介绍枣实蝇的鉴别特征及其和近缘种的区别,对枣实蝇的危害、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进行介绍,对我国警惕枣实蝇入侵提出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实蝇 形态特征 鉴定 生物入侵 预警
下载PDF
蓝莓拟茎点枝枯病的病原 被引量:34
8
作者 岳清华 赵洪海 +1 位作者 梁晨 李晓东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9-966,共8页
近期在山东省蓝莓种植区发现一种枝枯病害。为明确其致病菌,通过单孢分离方法和接种试验获得3个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该病原菌为乌饭树拟茎点霉Phomopsis vaccinii,即越橘间座壳Diaporthe vaccinii的无性阶... 近期在山东省蓝莓种植区发现一种枝枯病害。为明确其致病菌,通过单孢分离方法和接种试验获得3个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该病原菌为乌饭树拟茎点霉Phomopsis vaccinii,即越橘间座壳Diaporthe vaccinii的无性阶段。这是乌饭树拟茎点霉所致蓝莓枝枯病在国内的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饭树拟茎点霉 形态特征 分子鉴定 枝干病害
原文传递
新技术和新方法在中药性状与显微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9
作者 龙芳 李会军 李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76-1080,共5页
中药鉴定对保证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性状与显微鉴别是中药鉴定的2种常用方法。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新技术和新方法在中药性状与显微鉴别中的应用。对电子鼻、电子舌、组织化学定位、荧光显微技术、X射线相衬显微技术和计算... 中药鉴定对保证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性状与显微鉴别是中药鉴定的2种常用方法。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新技术和新方法在中药性状与显微鉴别中的应用。对电子鼻、电子舌、组织化学定位、荧光显微技术、X射线相衬显微技术和计算机图像技术等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电子鼻 电子舌 组织化学定位 荧光显微技术 X射线相衬显微技术 计算机图像技术
原文传递
高效纤维素降解真菌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28
10
作者 韩立荣 张双玺 +1 位作者 祝传书 张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9-174,共6页
【目的】分离筛选木质纤维素材料的高效降解菌,为植物农药残渣的资源化利用及其他废弃有机物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纤维素刚果红平板培养基,对采自陕西秦岭山区的土样和腐烂枝干进行初筛,再以川楝残渣为惟一碳源进行摇瓶培... 【目的】分离筛选木质纤维素材料的高效降解菌,为植物农药残渣的资源化利用及其他废弃有机物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纤维素刚果红平板培养基,对采自陕西秦岭山区的土样和腐烂枝干进行初筛,再以川楝残渣为惟一碳源进行摇瓶培养复筛,最后对获得的高纤维素酶活力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初筛获得了38株能够产生纤维素酶的菌株。在此基础上,对其中15株菌进行液体发酵并测定纤维素酶活性,得到4株纤维素酶活性较高菌株F4-1、F1-3、F10-2和F2-3。经形态观察和18S rDNA基因片段分析,将这4株菌分别归为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萨氏曲霉菌(Aspergillus sydowi)、瓦克青霉菌(Penicillium waksmanii)和小不整球壳属(Plectosphaerella)。【结论】获得的4株真菌均具有较高的降解天然纤维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菌株筛选 形态学特征 分子鉴定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图像的玉米种子特征提取与识别 被引量:30
11
作者 黄敏 朱晓 +1 位作者 朱启兵 冯朝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68-873,共6页
玉米种子的形态特征是玉米品种识别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高光谱成像系统获取9个品种共432粒玉米种子的高光谱反射图像,对图像进行校正和预处理,提取每个样本在563.6~911.4nm共55个波段范围内的形状特征.分别利用单波段、多波段和全波段... 玉米种子的形态特征是玉米品种识别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高光谱成像系统获取9个品种共432粒玉米种子的高光谱反射图像,对图像进行校正和预处理,提取每个样本在563.6~911.4nm共55个波段范围内的形状特征.分别利用单波段、多波段和全波段下的玉米种子形状特征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法进行模型分类.结果显示,全波段范围内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平均正确识别率达到98.31%和93.98%,均优于多波段和单波段的正确识别率.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充分利用高光谱图像中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的有效特征信息,较准确地鉴别玉米品种,为玉米品种的自动识别领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玉米种子 形态特征 品种识别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木霉菌形态学分类检索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30
12
作者 张广志 杨合同 文成敬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9-316,共8页
木霉菌(Trichodermaspp.)为世界性分布,广泛存在与土壤、腐烂的木材及蔬菜基质中。某些菌株是重要的工业酶和抗生素的产生菌,并作为生防因子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病害。近些年来,木霉的分类和鉴定主要参考形态学特征(Gams和Bissett)和核酸... 木霉菌(Trichodermaspp.)为世界性分布,广泛存在与土壤、腐烂的木材及蔬菜基质中。某些菌株是重要的工业酶和抗生素的产生菌,并作为生防因子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病害。近些年来,木霉的分类和鉴定主要参考形态学特征(Gams和Bissett)和核酸序列分析。本文就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整理,以期对国内木霉菌的分类和鉴定工作提供便利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形态学分类 分子生物学鉴定
下载PDF
西花蓟马的鉴别及其与近缘种的区别 被引量:26
13
作者 刘宁 任立 +2 位作者 张润志 郑建秋 王福祥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5-347,F003,共4页
西花蓟马是我国2 0 0 3年在北京新发现的外来入侵害虫,因虫体很小鉴定困难。该文提供了西花蓟马详细的形态鉴别特征,同时给出了与西花蓟马相似的烟蓟马、花蓟马和佛罗里达花蓟马共4种花蓟马的鉴定检索表。
关键词 西花蓟马 近缘种 外来入侵害虫 2003年 鉴别特征 佛罗里达 烟蓟马 检索表 鉴定 虫体
下载PDF
西瓜种传镰刀菌形态和分子鉴定及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26
14
作者 吴学宏 韩鲁明 +2 位作者 陈倩 李怀方 古勤生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8-124,共7页
采用洗涤检验法和PDA培养基法,从京欣一号和新京欣一号西瓜种子的种壳上分离得到镰刀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检测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通过菌落形态、色素颜色、菌落生长速率、大型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厚垣孢... 采用洗涤检验法和PDA培养基法,从京欣一号和新京欣一号西瓜种子的种壳上分离得到镰刀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检测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通过菌落形态、色素颜色、菌落生长速率、大型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厚垣孢子以及分生孢子梗等形态学观察,初步认为其为尖孢镰刀菌;采用真菌rDNA ITS区的通用引物、镰刀菌属特异性引物和尖孢镰刀菌特异性引物对其DNA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连接转化并验证后测序,将测序结果登录GenBank进行BLAST分析,分子检测结果与形态学观察结果一致,表明西瓜种子种壳携带的镰刀菌为尖孢镰刀菌,此结果为国内首次报道。用种传尖孢镰刀菌孢子悬浮液处理西瓜种子后,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种壳 尖孢镰刀菌 形态学观察 分子鉴定 种子发芽
原文传递
蓝莓毛色二胞枝枯病的病原菌 被引量:25
15
作者 王佳宁 赵洪海 +3 位作者 尉莹莹 李晓东 梁晨 李宝笃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7-665,共9页
近期在山东胶南的蓝莓种植区发现一种枝枯新病害,被侵染的枝条变色坏死,甚至引起全株干枯死亡。通过组织分离法和玻璃毛细管法获得纯化菌株HMQAU140073。通过形态学观察、r DNA-ITS和EF1-α序列分析及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该病原菌为假... 近期在山东胶南的蓝莓种植区发现一种枝枯新病害,被侵染的枝条变色坏死,甚至引起全株干枯死亡。通过组织分离法和玻璃毛细管法获得纯化菌株HMQAU140073。通过形态学观察、r DNA-ITS和EF1-α序列分析及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该病原菌为假可可毛色二胞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这是假可可毛色二胞所致蓝莓枝枯病的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可可毛色二胞 形态特征 分子鉴定 枝干病害
原文传递
基于德尔菲法对中药白术商品规格等级划分的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浩 陈力潇 +3 位作者 黄璐琦 张天天 李英 郑玉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2-805,共4页
该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对白术传统性状与等级相关性进行评价。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对传统性状鉴别指标与白术商品等级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影响白术商品规格等级的主要性状是白术横切面油点的数量、横切面颜色、表面颜色、横切面... 该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对白术传统性状与等级相关性进行评价。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对传统性状鉴别指标与白术商品等级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影响白术商品规格等级的主要性状是白术横切面油点的数量、横切面颜色、表面颜色、横切面菊花纹、横切面的质地、以及是否空心、走油。该研究指出原有的《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对白术的商品规格划分不符合实际的市场情况,需要重新制定相应的白术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研究结合"德尔菲法"实验结果和市场实际情况,拟定了新的白术商品规格等级草案,为最终制定新的白术商品规格等级准则提供参考是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商品规格等级 性鉴别状 德尔菲法
原文传递
16S rRNA/ITS基因序列分析与微生物分类鉴定及其在药品微生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7
作者 张国林 苏远科 +2 位作者 沈海英 顾珉 邢以文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1489-1495,共7页
经典的微生物鉴定有赖于微生物的纯培养,其在一些难培养、生长缓慢或需要特殊营养的微生物鉴定方面有明显的局限性。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和基质辅助激光解离飞行时间质谱对微生物鉴定属表型鉴定,严重依赖仪器生产厂商提供的数... 经典的微生物鉴定有赖于微生物的纯培养,其在一些难培养、生长缓慢或需要特殊营养的微生物鉴定方面有明显的局限性。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和基质辅助激光解离飞行时间质谱对微生物鉴定属表型鉴定,严重依赖仪器生产厂商提供的数据库,对类型多样的环境微生物的鉴定分型有明显缺陷。基于遗传物质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为微生物的准确鉴定及分型提供了新的思路。16S rRNA/ITS遗传信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易变异的双重特点,不依赖于微生物的营养及生长状态,在微生物的鉴定、分型中得到广泛应用。微生物是影响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而药品微生物控制是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本文对16S rRNA/ITS序列与微生物鉴定、分型及其在药品微生物质量控制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鉴定 溯源分析 形态学鉴定 16S RRNA 16S-23S rRNA基因间隔区 分子生物学技术
原文传递
黄牡丹远缘杂交亲和性及杂交后代形态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郝津藜 赵娜 +3 位作者 石颜通 王福 袁涛 王莲英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51-1662,共12页
以黄牡丹(Paeonia lutea)为亲本进行了10年杂交育种试验,包括肉质花盘亚组内杂交、与革质花盘亚组间杂交、与芍药组间杂交,共计杂交组合111个,获得333株杂交后代。结果表明:(1)肉质花盘亚组内杂交,结籽数和成苗数均较高,但后代观赏性一... 以黄牡丹(Paeonia lutea)为亲本进行了10年杂交育种试验,包括肉质花盘亚组内杂交、与革质花盘亚组间杂交、与芍药组间杂交,共计杂交组合111个,获得333株杂交后代。结果表明:(1)肉质花盘亚组内杂交,结籽数和成苗数均较高,但后代观赏性一般;黄牡丹与革质花盘亚组野生种和栽培品种亚组间杂交,以黄牡丹为母本,以花形简单的牡丹栽培品种为父本的组合方式效果较好,后代观赏性状优良;黄牡丹与芍药组间杂交,部分组合可以结实,但出苗率很低。(2)通过对花粉与柱头相互作用的观察发现,不亲和花粉会导致花粉管及柱头组织中胼胝质沉积,阻碍花粉管生长。(3)对后代形态特征观察发现,花盘革质,心皮被毛,叶裂片加宽可作为黄牡丹为母本的亚组间杂交后代形态鉴定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牡丹 远缘杂交育种 亲和性 形态鉴定
原文传递
海南民族习用香药两用降真香的原植物品种鉴定 被引量:22
19
作者 张丹雁 高世军 +2 位作者 张雷 张靖年 莫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9期147-150,共4页
[目的]鉴定海南民族习用2种香药两用藤类降真香的原植物品种,保护和开发海南降真香资源。[方法]采用实地调研、采访观察山区植物生长状况和形态特征、收集标本,用基原鉴定法、性状鉴定法以及植物DNA条形码技术鉴别海南降真香原植物品种... [目的]鉴定海南民族习用2种香药两用藤类降真香的原植物品种,保护和开发海南降真香资源。[方法]采用实地调研、采访观察山区植物生长状况和形态特征、收集标本,用基原鉴定法、性状鉴定法以及植物DNA条形码技术鉴别海南降真香原植物品种。[结果]海南大叶降真香和海南小叶降真香的藤本植物形态、香药材性状特征及DNA条形码特征分别与两粤黄檀Dalbergia benthamii Prain和斜叶黄檀Dalbergia pinnata(Lour.)Prain相吻合。[结论]海南民族习用2种藤类降真香分别来源于豆科蝶形花亚科黄檀属植物两粤黄檀Dalbergia benthamii和斜叶黄檀Dalbergia pinnata富含树脂的木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真香 基原鉴定 性状鉴别 DNA条形码
下载PDF
壶瓶枣褐斑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21
20
作者 于占晶 侯晓杰 +2 位作者 崔建州 冉隆贤 吕小红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3,共7页
近几年来,山西红枣发生了1种严重的果实病害,症状表现为果顶或果肩部位形成红褐色的病斑。本研究以壶瓶枣为材料,对病菌进行分离。通过室内和田间致病性测定以及人工接种后再分离病菌,证明编号为CN535的真菌菌株为该病的致病菌。该病菌... 近几年来,山西红枣发生了1种严重的果实病害,症状表现为果顶或果肩部位形成红褐色的病斑。本研究以壶瓶枣为材料,对病菌进行分离。通过室内和田间致病性测定以及人工接种后再分离病菌,证明编号为CN535的真菌菌株为该病的致病菌。该病菌在PDA上7d菌落直径达69.2~73.5mm,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均发达,具明显的浅灰与墨绿色的同心轮纹;分生孢子单生或短链生,具纵横隔膜和短喙,大小为(22.5~40.0)μm×(8.0~13.5)μm,为典型的Alternaria属真菌特征。其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与A.alternata、A.tenuissima、A.longipes、A.mali和A.citri的同源性均为100%。用2对链格孢菌的专用引物AAF2/AAR3和Aalt-F/Aalt-R分别扩增出相对应的341和450bp的片段。综合形态特征和分子分析结果,确定壶瓶枣褐斑病的病原菌为A.alternata(Fries)Keiss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菌 形态鉴定 ITS序列分析 专化性扩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