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材料和结构在变体飞行器上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59
1
作者 冷劲松 孙健 刘彦菊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45,共17页
变体飞行器可以根据不同的飞行条件改变自身形状以获得最优的气动性能,大大提高飞行器的综合性能,是未来飞行器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新型智能材料和结构具有驱动、变形、承载、传感等特点,为变体飞行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本文... 变体飞行器可以根据不同的飞行条件改变自身形状以获得最优的气动性能,大大提高飞行器的综合性能,是未来飞行器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新型智能材料和结构具有驱动、变形、承载、传感等特点,为变体飞行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本文根据不同可变形机翼结构分类,详细阐述了智能材料和结构在自适应结构、智能驱动器和变形蒙皮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变体飞行器的实现亟需解决变形/承载一体化蒙皮技术、轻质大输出力驱动器技术和自适应结构技术等关键技术,本文还对智能材料和结构未来在变体飞行器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材料 智能材料和结构 变体飞行器 自适应结构 驱动器 变形蒙皮
原文传递
变体飞行器控制系统综述 被引量:42
2
作者 陆宇平 何真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06-1911,共6页
介绍了变体飞行器控制系统和涉及的控制理论问题。分析了变体飞行器的控制系统,指出变体飞行器的控制系统由变形控制层和飞行控制层组成。对变体飞行器的硬件结构和变体飞行器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 介绍了变体飞行器控制系统和涉及的控制理论问题。分析了变体飞行器的控制系统,指出变体飞行器的控制系统由变形控制层和飞行控制层组成。对变体飞行器的硬件结构和变体飞行器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变形机械结构以及控制系统体系结构,提出采用总线网络连接变形结构的分布式元件。总结了变体飞行器需深入研究的变形控制和飞行控制问题,包括大尺度变体飞行器的飞行控制问题,通信受约束的大数目的驱动器的协调控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体飞行器 变形控制 飞行控制系统 分布式控制 网络控制
原文传递
微型飞行器低雷诺数空气动力学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锋 白鹏 +1 位作者 石文 李建华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7-268,共12页
微型飞行器(MAVs)设计绝不是常规飞行器在尺度上的简单缩小,面临许多技术难题.其中微型飞行器低雷诺数空气动力学是其最为根本的技术瓶颈之一,也是当前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紧密结合微型飞行器技术,对这一领域中所面临的低雷... 微型飞行器(MAVs)设计绝不是常规飞行器在尺度上的简单缩小,面临许多技术难题.其中微型飞行器低雷诺数空气动力学是其最为根本的技术瓶颈之一,也是当前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紧密结合微型飞行器技术,对这一领域中所面临的低雷诺数空气动力学问题和近两年来该方向国内一些新的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按照MAVs飞行方式和结构特性进行分类,简单介绍微型飞行器研究中的低Re数空气动力学问题.首先介绍了二维和三维固定翼低雷诺数空气动力学问题:包括层流分离泡,翼型升力系数小攻角非线性效应,静态迟滞效应,以及低Re数小展弦比机翼气动特性.第2,介绍了拍动翼低雷诺数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前人提出的昆虫低Re数下获得高升力的多种非定常拍动翼飞行机制:Wagner效应、Weis-Fogh效应(clap-and-fling)、延迟失速效应(delayed stall)、Kramer效应(rotational forces)、尾迹捕获效应(wake capture)、附加质量效应(added mass)等.以及国内学者近几年在拍动翼方面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第3,介绍了柔性翼低雷诺数气动问题.研究表明柔性翼对于固定翼微型飞行器提高抗阵风能力,拍动翼微型飞行器产生足够的升力和推力.最后简单介绍了可变形翼(morphing wing)微型飞行器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指出微型飞行器技术可以通过采用可变形翼设计,突破众多的技术瓶颈.另一方面,可变形翼概念可以通过在低成本,低速的MAVs上进行飞行试验,获得非常好的验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雷诺数 微型飞行器 空气动力学 变形飞行器
下载PDF
变体飞行器及其变形驱动技术 被引量:36
4
作者 朱华 刘卫东 赵淳生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0年第2期8-14,125,共8页
变体飞行器可以根据飞行环境的不同,自主地改变气动外形,更有效地完成飞行任务,是目前国内外飞行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回顾了早期刚性变体飞行器、柔性变体飞行器及其变形驱动技术的发展过程。通过对应用于变体飞行器的各种智能材料... 变体飞行器可以根据飞行环境的不同,自主地改变气动外形,更有效地完成飞行任务,是目前国内外飞行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回顾了早期刚性变体飞行器、柔性变体飞行器及其变形驱动技术的发展过程。通过对应用于变体飞行器的各种智能材料及作动器的性能特点的比较,总结出一种新型的压电作动器——超声电机在变体飞行器变形驱动上的技术优势,提出了利用超声电机来驱动小型变体飞行器变形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体飞行器 压电作动器 超声电机 控制
下载PDF
Z型翼变体飞机的纵向多体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32
5
作者 乐挺 王立新 艾俊强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9-686,共8页
机翼变形时,变体飞机的翼面积、惯性特性、全机焦点和重心位置等均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引起飞机的动态特性也随之改变。为此对机翼变形过程中的Z型翼变体飞机进行了纵向多体动力学建模仿真;推导了变形过程中变体飞机的六自由度非线性... 机翼变形时,变体飞机的翼面积、惯性特性、全机焦点和重心位置等均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引起飞机的动态特性也随之改变。为此对机翼变形过程中的Z型翼变体飞机进行了纵向多体动力学建模仿真;推导了变形过程中变体飞机的六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并通过简化得到了解耦后的纵向动力学方程。机翼折叠动态过程的气动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同折叠角速度下飞机的气动力相差不大。在机翼折叠角速度较小且忽略非定常气动效应的情况下,采用气动力准定常假设对变形过程中不同机翼折叠角速度下变体飞机的纵向响应进行了数值仿真,并研究了重心位置移动和气动特性变化对飞机变形过程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折叠过程中气动特性的变化是影响飞机动态特性的主要因素,机翼折叠后飞机的速度和迎角增加,且飞行高度下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体飞机 Z型翼 多体动力学 纵向 建模 仿真
原文传递
智能柔性变形机翼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30
6
作者 祝连庆 孙广开 +1 位作者 李红 董明利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8-42,共15页
军事侦察打击、远程运输和医疗救援对飞机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机翼在提升飞行效率和任务适应性等方面存在瓶颈,制约着飞机性能提升。智能柔性变形机翼将柔性材料、变形结构和分布控制与传感等技术结合起来,实时感知载荷和姿态并自... 军事侦察打击、远程运输和医疗救援对飞机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机翼在提升飞行效率和任务适应性等方面存在瓶颈,制约着飞机性能提升。智能柔性变形机翼将柔性材料、变形结构和分布控制与传感等技术结合起来,实时感知载荷和姿态并自适应变形,在不同环境和任务下都获得优异性能,对克服传统机翼不足、提升飞机性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开展相关研究,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存在若干问题限制了技术的应用发展,亟待探讨解决方法。介绍智能柔性变形机翼的研究现状,分析关键问题,指出在柔性蒙皮、变形机构、分布控制、智能感知和系统集成与协同等方面的研究重点和方法,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体飞行器 变形机翼 智能蒙皮 柔性变形
原文传递
变后掠变展长翼身组合体系统设计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陈钱 尹维龙 +2 位作者 白鹏 冷劲松 刘子强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6-513,共8页
为了探索可变形飞行器气动、结构和控制关键技术,在可变后掠角及展长的翼身组合体风洞试验模型系统设计与特性分析方面开展了研究。系统设计包括总体方案设计、近似理论分析与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结构与控制技术集成;特性分析... 为了探索可变形飞行器气动、结构和控制关键技术,在可变后掠角及展长的翼身组合体风洞试验模型系统设计与特性分析方面开展了研究。系统设计包括总体方案设计、近似理论分析与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结构与控制技术集成;特性分析包括结构特性、控制特性、定常与非定常气动特性的测试及其分析。结果表明:大尺度变形能显著改变飞行器的升力、阻力和升阻比等气动特性,进而使可变形飞行器能适应多种环境和任务,因而在全飞行周期中比传统固定外形飞行器具有更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身组合体 变后掠 变展长 变形飞机 CFD数值模拟 风洞试验
原文传递
变体飞机设计的主要关键技术 被引量:26
8
作者 乐挺 王立新 艾俊强 《飞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0,共5页
针对变体飞机的特点,分析了其在设计中出现的诸多新的技术难点,对拟解决的主要关键技术,包括变体飞机不同于常规固定构型飞机的总体及气动协调设计、机翼智能结构设计、可控性设计与飞行控制系统设计等进行了详细介绍。研究结果对于变... 针对变体飞机的特点,分析了其在设计中出现的诸多新的技术难点,对拟解决的主要关键技术,包括变体飞机不同于常规固定构型飞机的总体及气动协调设计、机翼智能结构设计、可控性设计与飞行控制系统设计等进行了详细介绍。研究结果对于变体飞机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体飞机 任务自适应 飞行控制
下载PDF
变体飞机的研究进展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27
9
作者 桑为民 陈年旭 《飞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共5页
简述了变体飞机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分析了几种典型的变体机翼及其变体方式,提出了发展变体飞机亟待解决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并给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最后对变体飞机的未来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变体飞机 智能材料与结构 飞行控制 多学科设计优化
下载PDF
可变形飞行器机翼两种变后掠方式及其气动特性机理 被引量:24
10
作者 陈钱 白鹏 李锋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8-663,共6页
为了探索可变形飞行器机翼以不同方式变后掠时的气动特性差异及其物理机理,对旋转变后掠和剪切变后掠翼身组合体进行了宽广速域的绕流流场数值模拟,并对其气动特性与机理进行了分析。计算中,采用粘性可压缩流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和三棱柱-... 为了探索可变形飞行器机翼以不同方式变后掠时的气动特性差异及其物理机理,对旋转变后掠和剪切变后掠翼身组合体进行了宽广速域的绕流流场数值模拟,并对其气动特性与机理进行了分析。计算中,采用粘性可压缩流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和三棱柱-四面体的非结构-结构混合网格。结果表明:剪切变后掠具有优于旋转变后掠的特性,前者在宽广的速域内均具有显著优越的升阻比和阻力,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变后掠方式所引起的流场结构的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飞机 变后掠 旋转变后掠 剪切变后掠 气动效率 诱导阻力
下载PDF
变体飞行器LPV建模与鲁棒增益调度控制 被引量:23
11
作者 殷明 陆宇平 何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2-208,共7页
以可变翼展的变体飞行器为对象,研究了一类变体飞行器的建模与控制问题。分析了飞行器纵向气动参数与翼展变形的关系,构建了气动参数函数。用Jacobian线性化方法,建立了飞行器的线性变参数(Linear pa-rameter varying,LPV)模型,分析了... 以可变翼展的变体飞行器为对象,研究了一类变体飞行器的建模与控制问题。分析了飞行器纵向气动参数与翼展变形的关系,构建了气动参数函数。用Jacobian线性化方法,建立了飞行器的线性变参数(Linear pa-rameter varying,LPV)模型,分析了变体过程中飞行器特征的变化。为保证变体过程的稳定,采用鲁棒增益调度控制方法设计了全局控制器,其设计条件具有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的形式。对采用所设计控制器的变体飞行器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翼展变形对飞行器气动参数有明确的影响,能够直接改变飞行器的系统特征;设计的鲁棒增益调度控制器能实现预期的运动过程,并保证变体过程的全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体飞行器 气动参数函数 线性变参数 鲁棒增益调度 线性矩阵不等式
下载PDF
一种变体飞行器的动力学建模与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杰 吴森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4,共7页
对可变展长、可变后掠角的变体飞行器物理模型进行了简化,基于Kane方法,将变体运动假设为已知的可控输入,利用约束方程来表示机翼的变形运动,选取飞行器位移运动速度以及角速度在机体坐标系下的6个分量作为广义速率,建立了该变体飞行器... 对可变展长、可变后掠角的变体飞行器物理模型进行了简化,基于Kane方法,将变体运动假设为已知的可控输入,利用约束方程来表示机翼的变形运动,选取飞行器位移运动速度以及角速度在机体坐标系下的6个分量作为广义速率,建立了该变体飞行器的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定义了附加力与附加力矩的概念用于描述变体运动对飞行器产生的动力学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平稳飞行条件下,相对于变形引起的空气动力的变化,机翼变形产生的附加力和附加力矩都较小.在不同的变形速度下,对变体引起的飞行器纵向运动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变体过程中飞行器的高度、速度以及俯仰角等状态均会发生很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体飞行器 动力学模型 建模 变展长 变后掠角 KANE方法
下载PDF
变体飞行器蒙皮材料与结构研究综述 被引量:20
13
作者 尹维龙 石庆华 《航空制造技术》 2017年第17期24-29,共6页
变体飞行器最为重要的技术特征就是结构在变形过程中翼面保持光滑、连续和无缝,而变形蒙皮技术是保证该技术特征的关键。以变形方式和年代为主线详细地总结了变形蒙皮材料与结构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从早期的"鱼鳞叠片"式... 变体飞行器最为重要的技术特征就是结构在变形过程中翼面保持光滑、连续和无缝,而变形蒙皮技术是保证该技术特征的关键。以变形方式和年代为主线详细地总结了变形蒙皮材料与结构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从早期的"鱼鳞叠片"式传统滑动变形蒙皮到现在的复合式柔性变形蒙皮,可以看出复合化是变形蒙皮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体飞行器 柔性蒙皮 复合材料 复合式结构
下载PDF
A systematic method of smooth switching LPV controllers design for a morphing aircraft 被引量:18
14
作者 Jiang Weilai Dong Chaoyang Wang Qi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1640-1649,共10页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a systematic method of smooth switching linear parameter- varying (LPV) controllers design for a morphing aircraft with a variable wing sweep angle. The morphing aircraft is modeled as a...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a systematic method of smooth switching linear parameter- varying (LPV) controllers design for a morphing aircraft with a variable wing sweep angle. The morphing aircraft is modeled as an LPV system, whose scheduling parameter is the variation rate of the wing sweep angle. By dividing the scheduling parameter set into subsets with overlaps, output feedback controllers which consider smooth switching are designed and the controllers in over- lapped subsets are interpolated from two adjacent subsets. A switching law without constraint on the average dwell time is obtained which makes the conclusion less conservative. Furthermore, a systematic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ntrollers design process. The parameter set is divided into the fewest subsets on the premise that the closed-loop system has a desired performanc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phing aircraft Parameter set division:Robust control Smooth switching Switched linear parameter-varying system
原文传递
变体飞行器控制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9
15
作者 冉茂鹏 王成才 +2 位作者 刘华华 王薇 吕金虎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24-441,共18页
变体飞行器可利用变形结构改变气动外形以适应复杂的环境和任务需求,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均具有极高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围绕变体飞行器控制技术这一难度高、发展快、应用前景广阔的研究方向,综述了变体飞行器控制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和... 变体飞行器可利用变形结构改变气动外形以适应复杂的环境和任务需求,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均具有极高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围绕变体飞行器控制技术这一难度高、发展快、应用前景广阔的研究方向,综述了变体飞行器控制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首先,结合变体飞行器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变体飞行器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指出开展变体飞行器控制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其次,对变形决策技术、控制系统建模技术和姿态控制技术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分析。最后,对变体飞行器控制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体飞行器 控制技术 变形决策 控制系统建模 姿态控制
原文传递
Switching control of morphing aircraft based on Q-learning 被引量:17
16
作者 Ligang GONG Qing WANG +1 位作者 Changhua HU Chen LIU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期672-687,共16页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 switching control strategy for the altitude motion of a morphing aircraft with variable sweep wings based on Q-learning.The morphing process is regarded as a function of the system states and...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 switching control strategy for the altitude motion of a morphing aircraft with variable sweep wings based on Q-learning.The morphing process is regarded as a function of the system states and a related altitude mo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Then,the designed controller is divided into the outer part and inner part,where the outer part is devised by a combination of the back-stepping method and command filter technique so that the’explosion of complexity’problem is eliminated.Moreover,the integrator structure of the altitude motion model is exploited to simplify the back-stepping design,and disturbance observers inspired from the idea of extended state observer are devised to obtain estimations of the system disturbances.The control input switches from the outer part to the inner part when the altitude tracking error converges to a small value and linear approximation of the altitude motion model is applied.The inner part is generated by the Q-learning algorithm which learns the optimal command in the presence of unknown system matrices and disturbances.It is proved rigorously that all signals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stay bounded by the developed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ler switching occurs only once.Finally,comparative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to validate improved control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k-stepping COMMAND filter DISTURBANCE OBSERVER morphing aircraft Q-LEARNING SWITCHING control
原文传递
4D打印技术在航空飞行器研制中的应用潜力 被引量:18
17
作者 苏亚东 王向明 +3 位作者 吴斌 王福雨 汪嘉兴 邢本东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9-69,共11页
4D打印技术是最近一段时间快速发展的新兴增材制造技术,对飞机等航空航天装备的结构智能化发展具有重大前瞻性意义。本文论述了战斗机的发展及对多功能结构的需求,阐述了4D打印在实现飞机功能融合方面的重要作用;探讨了4D打印的定义、... 4D打印技术是最近一段时间快速发展的新兴增材制造技术,对飞机等航空航天装备的结构智能化发展具有重大前瞻性意义。本文论述了战斗机的发展及对多功能结构的需求,阐述了4D打印在实现飞机功能融合方面的重要作用;探讨了4D打印的定义、专用材料、工艺装备及结构构型特征;讨论了4D打印在航空飞行器智能变体结构、新一代热防护及新型隐身技术方面的应用潜力;给出了4D打印的技术成熟度提升、关键技术突破及学科融合方面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打印 3D打印 增材制造 飞行器结构 变体飞机 隐身技术 热防护系统
下载PDF
高超声速变形飞行器翼面变形模式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彭悟宇 杨涛 +2 位作者 涂建秋 丰志伟 张斌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21,共7页
为提高高超声速翼身组合式飞行器的射程,研究了采用不同翼面变形模式时,飞行器在马赫数3~8内的气动特性和翼面效率。针对典型的轴对称翼身组合式外形,采用Navier-Stokes方程进行数值模拟,对伸缩、变后掠和二维折叠三种变形模式下的外形... 为提高高超声速翼身组合式飞行器的射程,研究了采用不同翼面变形模式时,飞行器在马赫数3~8内的气动特性和翼面效率。针对典型的轴对称翼身组合式外形,采用Navier-Stokes方程进行数值模拟,对伸缩、变后掠和二维折叠三种变形模式下的外形在超声速及高超声速来流条件下进行模拟,并对升阻比、翼面单位面积升阻比和操稳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超声速及高超声速范围内,变后掠变形模式在宽速域内升阻比提高明显,同时具备优良的翼面效率及操稳特性,其在马赫数3~8范围内具有最优的综合性能。研究成果能对高超声速翼身组合式变形飞行器布局设计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飞行器 高超声速 翼面变形模式 升阻比 操稳比
下载PDF
可变后掠翼技术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8
19
作者 董彦非 陈元恺 彭金京 《飞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7-100,共4页
阐述了可变后掠翼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变后掠翼技术的优缺点,并介绍了国内外变后掠翼的研究现状和前沿,指出变后掠翼技术在相关研究的推动下,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最后总结了对我国变后掠翼技术发展的几点思考与展望,介绍了可... 阐述了可变后掠翼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变后掠翼技术的优缺点,并介绍了国内外变后掠翼的研究现状和前沿,指出变后掠翼技术在相关研究的推动下,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最后总结了对我国变后掠翼技术发展的几点思考与展望,介绍了可变后掠翼驱动机构设计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后掠翼 变体飞行器 自适应机翼 气动布局
原文传递
基于增强学习的变体飞行器自适应变体策略与飞行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闫斌斌 李勇 +1 位作者 戴沛 邢慕增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6-663,共8页
变体飞行器能根据飞行环境和飞行任务的需要,相应地改变外形,从而始终保持最优的飞行状态,以满足在大飞行包线下执行多种任务的要求。以具有多种翼型的Firebee无人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DATCOM计算气动数据,并展开气动分析。之后,基于增... 变体飞行器能根据飞行环境和飞行任务的需要,相应地改变外形,从而始终保持最优的飞行状态,以满足在大飞行包线下执行多种任务的要求。以具有多种翼型的Firebee无人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DATCOM计算气动数据,并展开气动分析。之后,基于增强学习理论,提出一种新型的变体飞行器翼型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很好地满足变体飞行器在多任务状态下保持最优性能的需要,并且设计的高度子系统的三回路法向过载控制器和速度子系统的滑模控制器可以确保飞行器在变体过程中保持稳定,并且跟踪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体飞行器 纵向模型 增强学习 飞行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