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4
篇文章
<
1
2
…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个被遮蔽了的“康德问题”——康德对“两种实践”的区分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
22
1
作者
俞吾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23,共8页
在康德哲学中,存在着一个隐性的“康德问题”,那就是他对“两种实践”的区分。康德从现象和物自体的两分出发,把人的实践分为“技术地实践的”活动和“道德地实践的”活动。前者属于现象界,涉及到人的行动与自然规律的关系;后者属于物...
在康德哲学中,存在着一个隐性的“康德问题”,那就是他对“两种实践”的区分。康德从现象和物自体的两分出发,把人的实践分为“技术地实践的”活动和“道德地实践的”活动。前者属于现象界,涉及到人的行动与自然规律的关系;后者属于物自体界,涉及到人的行动自由与规范的关系。在后康德哲学的发展中,随着物自体的被消解、科学技术和实证主义的发展,“技术地实践的”活动成了统一的实践概念的代名词,“道德地实践的”活动的维度被掩蔽起来了。在当代哲学中,“道德地实践的”活动开始受到高度的重视。于是,“康德问题”重新成为焦点,并显示出它的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问题
现象
物自体
技术地实践的
道德地实践的
当代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感恩的道德价值与当代大学的感恩教育
被引量:
13
2
作者
向康文
吕耀怀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0,共4页
感恩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具有利于修德、为学、敬业、成业以及社会和谐的道德价值。感恩是识恩和行恩的有机统一,过去当统治阶级割裂感恩心理层面而片面强调报恩行为时,传统感恩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结果都表现出相应的局限性,...
感恩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具有利于修德、为学、敬业、成业以及社会和谐的道德价值。感恩是识恩和行恩的有机统一,过去当统治阶级割裂感恩心理层面而片面强调报恩行为时,传统感恩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结果都表现出相应的局限性,感恩的道德价值也发生了异化。基于此,文章提出当代大学应从道德认知的心理基础、道德教育的方法运用以及道德教育目标的层次要求等方面开展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恩
道德价值
大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书院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
被引量:
12
3
作者
程嫩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0-114,共5页
中国书院与道德教育、科举文教育的关系密切。北宋三次兴学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官学的发展,不过官学在发展中弊端丛生。南宋一些理学家对声利之场的官学大张挞伐,他们将书院作为传道讲学的重要场所。南宋书院的这种教育理念对元明清时期的...
中国书院与道德教育、科举文教育的关系密切。北宋三次兴学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官学的发展,不过官学在发展中弊端丛生。南宋一些理学家对声利之场的官学大张挞伐,他们将书院作为传道讲学的重要场所。南宋书院的这种教育理念对元明清时期的一些书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科举事关生徒的前途,因此很多书院虽重视道德教育,但一般不会反对科举文教育,所反对的往往是唯利禄是图、唯科举是从的浮风。古代也有一些书院受到利禄的侵蚀甚至毒害,不过仍有不少书院坚守传道讲学的教育理念。中国书院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的纠葛问题在当代中国以及西方国家的学校教育中有着类似反映,深入剖析这一问题有助于发掘古代书院教育理念在当今学校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院
道德教育
科举文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及其当代道德意义
被引量:
12
4
作者
白新欢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1期114-117,共4页
弗洛伊德认为,生本能与死本能是两种并存对立的本能。两种本能间的矛盾斗争是生命和文明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动力。建立在意识心理学基础上的传统道德的根本问题是:想发扬生本能,拒斥死本能,但死本能又死死纠缠住生本能不放。这是传统道德...
弗洛伊德认为,生本能与死本能是两种并存对立的本能。两种本能间的矛盾斗争是生命和文明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动力。建立在意识心理学基础上的传统道德的根本问题是:想发扬生本能,拒斥死本能,但死本能又死死纠缠住生本能不放。这是传统道德的困境,也是人类文明的困境。建立在无意识心理学基础上的新道德将整体性作为基本取向,将同时接纳生本能和死本能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原则,并把二者整合在一起,从而建立统一和完整的人及人类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本能理论
道德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德伪善的教育学思考
被引量:
9
5
作者
高德胜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8-43,共16页
教育学对道德伪善少有研究,而心理学关注心理事实,将道德伪善理解为道德声称与道德行为之间的不一致,失之于宽;伦理学在道德伪善研究上贡献颇多,但将不同形态、类型的道德伪善都定性为道德恶,失之于严。道德伪善的研究,需要教育学视野...
教育学对道德伪善少有研究,而心理学关注心理事实,将道德伪善理解为道德声称与道德行为之间的不一致,失之于宽;伦理学在道德伪善研究上贡献颇多,但将不同形态、类型的道德伪善都定性为道德恶,失之于严。道德伪善的研究,需要教育学视野。在教育学视野下,所想、所言、所行的不一致不一定是道德伪善,只有加上欺骗性的不一致才是道德伪善。教育学对道德伪善的关注不仅关注其概念,还关注其形成的内外条件;不仅关注个人性的道德伪善,还关注机构性的道德伪善。关于道德伪善的教育学思考,有与心理学、伦理学研究不同的意义,包括以积极的眼光去看人、从内外不一致中发现教育的契机、从道德伪善中看到道德的力量、从道德伪善形成的内外条件中找到教育努力的方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伪善
道德行为
教育学
原文传递
疾病的道德化解读及其文化意义
被引量:
7
6
作者
张玉龙
陈晓阳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5-108,共4页
中外医学史上存在着对疾病进行道德化解读的传统,疾病成为反映特殊时代和文化的价值与信仰的一种隐喻。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型条件下,疾病的道德阐释获得了新的生长点,在敬畏生命、终极关照等层面上更加厚博、宏远,指向守护他人...
中外医学史上存在着对疾病进行道德化解读的传统,疾病成为反映特殊时代和文化的价值与信仰的一种隐喻。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型条件下,疾病的道德阐释获得了新的生长点,在敬畏生命、终极关照等层面上更加厚博、宏远,指向守护他人身心健康、守望自身精神家园的最终医学目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疾病的道德解读,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冲击,最为直接的就是指导从医者展开文化反思、拓展从医者生命伦理关注范畴、提供从医者人文关怀的维度,间接地启示从医者关注政治权利与医患的独特关系、主动担当推进历史进程的重任、认真思考哲学上的医患、审视医患文学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道德解读
社会文化
意义
原文传递
德育的关怀:让道德和意义与生命相遇
被引量:
6
7
作者
韩玉
易连云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9-82,109,共5页
意义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断裂引发大学德育与生命的摩擦。基于对生命的关怀,大学德育依据道德践履与意义世界建构的关系,从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出发,通过整合德育课程、道德体悟教育吁请意义和道德与生命相遇,和谐德育促进了生命的充盈。
关键词
德育
道德
意义
相遇
原文传递
当代青年生存无意义感的理性反思
被引量:
3
8
作者
吴裕根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34,共5页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由传统文化建构的意义世界的解体,不少青年人在面对瞬息万变及复杂多样的现代生活时逐渐丧失了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产生了身心分离的碎片感、疲惫感、宿命感和孤独无助感。对此,德育工作必须...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由传统文化建构的意义世界的解体,不少青年人在面对瞬息万变及复杂多样的现代生活时逐渐丧失了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产生了身心分离的碎片感、疲惫感、宿命感和孤独无助感。对此,德育工作必须改变过去“纯工具化”理性,赋予当代青年更多的人文关怀,如生命情感关怀、终极信仰关怀、社会责任感关怀和苦难与死亡意义的关怀等,引导他们超越自身的有限性和现实的物质纷扰,追求生命的永恒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青年
德育
生命的意义
社会责任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舞蹈文化课程德育探究——以《舞蹈鉴赏与批评》为例
9
作者
谢佳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在舞蹈鉴赏与批评课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审美素养。通过欣赏和评价舞蹈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舞蹈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在舞蹈鉴赏与批评的过程中,强调责...
在舞蹈鉴赏与批评课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审美素养。通过欣赏和评价舞蹈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舞蹈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在舞蹈鉴赏与批评的过程中,强调责任感、尊重他人和美学教育等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提高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审美素养。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将舞蹈艺术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发挥舞蹈的德育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鉴赏
徳育
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与对策探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艳花
《成才之路》
2023年第8期129-132,共4页
基于素质教育理念,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要从班级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
基于素质教育理念,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要从班级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的渗透,积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在阐述班主任德育工作意义、德育工作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探究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具体策略:更新德育观念、提升专业素养、运用多元化德育方式、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以此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
德育工作
意义
内容
困境
策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探析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陈芳
钟玉海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34-38,共5页
构建转型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承接传统德育思想的精华。文章主要研究了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中所蕴涵的德育理念、德育方法和一些优秀道德精神,认为它们对于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德育理念
德育方法
道德精神
现实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公益性的伦理学意义
被引量:
2
12
作者
杨柳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68-73,共6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这是对违背教育公益性原则的所谓教育"产业化"倾向与行为的纠正,是对理论界关于教育"产业化"还是教育公益性争论的一个总结,这也是十七大报告在理论上的一个突破和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这是对违背教育公益性原则的所谓教育"产业化"倾向与行为的纠正,是对理论界关于教育"产业化"还是教育公益性争论的一个总结,这也是十七大报告在理论上的一个突破和创新。教育公益性原则对我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它将使我们走出教育产业化给人带来的道德困惑,具有积极的伦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益性
教育产业化
道德困惑
伦理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儒家“慎独”本义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
2
13
作者
孙雪雷
万鹏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1-43,共3页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对该概念本义的解读学界始终未有定论。从"慎独"传统解读和本义入手厘清其含义,认为"慎独"意在强调内心对于仁义礼智圣的专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慎独"在当今社会...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对该概念本义的解读学界始终未有定论。从"慎独"传统解读和本义入手厘清其含义,认为"慎独"意在强调内心对于仁义礼智圣的专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慎独"在当今社会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慎独
本义
道德修养
现实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榕树作为审美客体的内涵流变及其文化意义
被引量:
3
14
作者
潘婷婷
《阅江学刊》
2016年第1期135-141,148,共7页
榕树是中国南方极为常见的树木,亦是闽粤文化的象征和载体,关于榕树的文字记载却迟至三国才出现,进入文学史成为审美观照的对象更是从唐代才开始。早期对榕树的描写多着眼于其独特的外形,体现出北方诗人好奇的态度,之后,文学作品中榕树...
榕树是中国南方极为常见的树木,亦是闽粤文化的象征和载体,关于榕树的文字记载却迟至三国才出现,进入文学史成为审美观照的对象更是从唐代才开始。早期对榕树的描写多着眼于其独特的外形,体现出北方诗人好奇的态度,之后,文学作品中榕树的审美意蕴不断扩展,成为文人抒发各种情感的载体。宋代李纲《榕木赋》、薛季宣《大榕赋》、明代黄道周《榕颂》中,榕树已经与儒道文化联系在一起,被赋予比德的内涵。榕树在文学史上的被认识与被接受,意味着中原文化对闽粤文化的认同和南人文化自信心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榕树
闽粤文化
审美客体
比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人性善恶的道德判断与伦理选择
被引量:
3
15
作者
赵健全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8-13,共6页
人性问题历来是困扰伦理学的重要问题,既是一定道德学说的基础问题和理论出发点,也是社会构建一定伦理的根据。从道德判断与伦理选择的区别出发,分析人性善恶问题的道德判断与伦理选择的各自规定,指出善恶的伦理选择的方法论意义,尤其...
人性问题历来是困扰伦理学的重要问题,既是一定道德学说的基础问题和理论出发点,也是社会构建一定伦理的根据。从道德判断与伦理选择的区别出发,分析人性善恶问题的道德判断与伦理选择的各自规定,指出善恶的伦理选择的方法论意义,尤其是性恶论的方法论意义,将为理论和实践超越“善恶之辨”,构建有现代意义的伦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道德判断
伦理选择
性恶论
方法论意义
性善论
善
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时代”视域下美育与德育融合路径研究
被引量:
3
16
作者
周芸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231-235,共5页
基于现代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美育本身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学校也逐步开始重视美育,将美育列为与德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文章以“微时代”作为背景,从美育在德育内涵建设中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出发,深入剖析学校德育和美育融合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基于现代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美育本身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学校也逐步开始重视美育,将美育列为与德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文章以“微时代”作为背景,从美育在德育内涵建设中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出发,深入剖析学校德育和美育融合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探索“微时代”视域下美育与德育的融合路径,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提升学校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时代
美育
德育
价值意义
融合路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实践育人的内涵解读与路径探析
被引量:
3
17
作者
李静
刘鸿畅
《教师教育论坛》
2020年第1期62-66,共5页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而实践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哲学观、教学观、人才观三个方面对高校实践育人内涵的基本逻辑进行梳理解读。明确新时代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人成长、回归高等教育本质、...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而实践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哲学观、教学观、人才观三个方面对高校实践育人内涵的基本逻辑进行梳理解读。明确新时代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人成长、回归高等教育本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要打通高校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实施高校教师实践育人能力建设工程,强化高校师生实践的良性互动,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统筹推进,进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实践育人
内涵解读
重要意义
路径探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构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的意义和对策
被引量:
3
18
作者
李冬梅
《科教文汇》
2018年第10期17-18,共2页
21世纪,我国的各方面发展也已经相对成熟了,面对国际上波谲云诡的形势,我国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机遇与挑战。而所面临机遇与挑战最大的就是青少年,现阶段,我国关于对青少年的教育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成为了教育责任...
21世纪,我国的各方面发展也已经相对成熟了,面对国际上波谲云诡的形势,我国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机遇与挑战。而所面临机遇与挑战最大的就是青少年,现阶段,我国关于对青少年的教育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成为了教育责任的主要也是唯一承担者,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关于学生德育教育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所以,当下要做的就是构建一个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这样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于青少年良好的道德观念的养成以及青少年道德教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位一体
德育教育
教学模式
作用意义
措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陶行知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
3
19
作者
肖韵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54-57,共4页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对当代大学生德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德育的出发点、德育的目标、德育的方法三个方面对陶行知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的意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陶行知
德育思想
大学生
德育工作
现实意义
德育目标
德育方法
个性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清之际世俗功利价值观的盛行及其意义
被引量:
1
20
作者
李光福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1-20,共10页
明清之际是一个功利主义昂扬的时期。当时社会上弥漫着一股逐利之风 ,世俗功利价值观得到空前的张扬。不仅在商人中间 ,而且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一种视功利为衡量价值的惟一尺度的价值标准。拜金主义是世俗功利价值观的极端...
明清之际是一个功利主义昂扬的时期。当时社会上弥漫着一股逐利之风 ,世俗功利价值观得到空前的张扬。不仅在商人中间 ,而且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一种视功利为衡量价值的惟一尺度的价值标准。拜金主义是世俗功利价值观的极端形式。这时期拜金主义的高涨是人们的功利意识觉醒和解放的标志。明清之际的人并没有完全走向非道德主义 ,但他们讲究的是道德功利主义。明清之际的启蒙学者对世俗功利价值观进行了积极的论证和阐扬。由于它作为一种价值观 ,能够为经济的成长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俗功利价值观
价值标准
拜金主义
道德功利主义
现代意义
明清时期
原文传递
题名
一个被遮蔽了的“康德问题”——康德对“两种实践”的区分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
22
1
作者
俞吾金
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系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23,共8页
文摘
在康德哲学中,存在着一个隐性的“康德问题”,那就是他对“两种实践”的区分。康德从现象和物自体的两分出发,把人的实践分为“技术地实践的”活动和“道德地实践的”活动。前者属于现象界,涉及到人的行动与自然规律的关系;后者属于物自体界,涉及到人的行动自由与规范的关系。在后康德哲学的发展中,随着物自体的被消解、科学技术和实证主义的发展,“技术地实践的”活动成了统一的实践概念的代名词,“道德地实践的”活动的维度被掩蔽起来了。在当代哲学中,“道德地实践的”活动开始受到高度的重视。于是,“康德问题”重新成为焦点,并显示出它的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康德问题
现象
物自体
技术地实践的
道德地实践的
当代意义
Keywords
Kant's
Question,phenomenon,thing
in
itself,technological-practical,
moral
-practical,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分类号
B516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感恩的道德价值与当代大学的感恩教育
被引量:
13
2
作者
向康文
吕耀怀
机构
温州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
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0,共4页
文摘
感恩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具有利于修德、为学、敬业、成业以及社会和谐的道德价值。感恩是识恩和行恩的有机统一,过去当统治阶级割裂感恩心理层面而片面强调报恩行为时,传统感恩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结果都表现出相应的局限性,感恩的道德价值也发生了异化。基于此,文章提出当代大学应从道德认知的心理基础、道德教育的方法运用以及道德教育目标的层次要求等方面开展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感恩
道德价值
大学
Keywords
gratefulness,
moral
significan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书院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
被引量:
12
3
作者
程嫩生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0-114,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书院文学教育研究”(08CZW013)
文摘
中国书院与道德教育、科举文教育的关系密切。北宋三次兴学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官学的发展,不过官学在发展中弊端丛生。南宋一些理学家对声利之场的官学大张挞伐,他们将书院作为传道讲学的重要场所。南宋书院的这种教育理念对元明清时期的一些书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科举事关生徒的前途,因此很多书院虽重视道德教育,但一般不会反对科举文教育,所反对的往往是唯利禄是图、唯科举是从的浮风。古代也有一些书院受到利禄的侵蚀甚至毒害,不过仍有不少书院坚守传道讲学的教育理念。中国书院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的纠葛问题在当代中国以及西方国家的学校教育中有着类似反映,深入剖析这一问题有助于发掘古代书院教育理念在当今学校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书院
道德教育
科举文教育
Keywords
ancient
Chinese
academies
moral
education
imperial
examination
essay
style
educatio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09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及其当代道德意义
被引量:
12
4
作者
白新欢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出处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1期114-117,共4页
文摘
弗洛伊德认为,生本能与死本能是两种并存对立的本能。两种本能间的矛盾斗争是生命和文明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动力。建立在意识心理学基础上的传统道德的根本问题是:想发扬生本能,拒斥死本能,但死本能又死死纠缠住生本能不放。这是传统道德的困境,也是人类文明的困境。建立在无意识心理学基础上的新道德将整体性作为基本取向,将同时接纳生本能和死本能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原则,并把二者整合在一起,从而建立统一和完整的人及人类文明。
关键词
弗洛伊德
本能理论
道德意义
Keywords
Floyd
theory
of
instinct
moral
significance
分类号
B84-065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德伪善的教育学思考
被引量:
9
5
作者
高德胜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出处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8-43,共1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生活德育的理论深化与实践推进研究"(项目编号:16JJD88002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教育学对道德伪善少有研究,而心理学关注心理事实,将道德伪善理解为道德声称与道德行为之间的不一致,失之于宽;伦理学在道德伪善研究上贡献颇多,但将不同形态、类型的道德伪善都定性为道德恶,失之于严。道德伪善的研究,需要教育学视野。在教育学视野下,所想、所言、所行的不一致不一定是道德伪善,只有加上欺骗性的不一致才是道德伪善。教育学对道德伪善的关注不仅关注其概念,还关注其形成的内外条件;不仅关注个人性的道德伪善,还关注机构性的道德伪善。关于道德伪善的教育学思考,有与心理学、伦理学研究不同的意义,包括以积极的眼光去看人、从内外不一致中发现教育的契机、从道德伪善中看到道德的力量、从道德伪善形成的内外条件中找到教育努力的方向等。
关键词
道德伪善
道德行为
教育学
Keywords
moral
hypocrisy
educational
thought
significance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疾病的道德化解读及其文化意义
被引量:
7
6
作者
张玉龙
陈晓阳
机构
山东大学人文医学研究中心
滨州医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5-10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社会文化情景下医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研究"(70873073)
文摘
中外医学史上存在着对疾病进行道德化解读的传统,疾病成为反映特殊时代和文化的价值与信仰的一种隐喻。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型条件下,疾病的道德阐释获得了新的生长点,在敬畏生命、终极关照等层面上更加厚博、宏远,指向守护他人身心健康、守望自身精神家园的最终医学目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疾病的道德解读,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冲击,最为直接的就是指导从医者展开文化反思、拓展从医者生命伦理关注范畴、提供从医者人文关怀的维度,间接地启示从医者关注政治权利与医患的独特关系、主动担当推进历史进程的重任、认真思考哲学上的医患、审视医患文学的繁荣。
关键词
疾病
道德解读
社会文化
意义
Keywords
diseases
moral
interpretation
social
culture
significance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德育的关怀:让道德和意义与生命相遇
被引量:
6
7
作者
韩玉
易连云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9-82,109,共5页
文摘
意义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断裂引发大学德育与生命的摩擦。基于对生命的关怀,大学德育依据道德践履与意义世界建构的关系,从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出发,通过整合德育课程、道德体悟教育吁请意义和道德与生命相遇,和谐德育促进了生命的充盈。
关键词
德育
道德
意义
相遇
Keywords
moral
education
moral
ity
significance
meet
with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当代青年生存无意义感的理性反思
被引量:
3
8
作者
吴裕根
机构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34,共5页
文摘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由传统文化建构的意义世界的解体,不少青年人在面对瞬息万变及复杂多样的现代生活时逐渐丧失了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产生了身心分离的碎片感、疲惫感、宿命感和孤独无助感。对此,德育工作必须改变过去“纯工具化”理性,赋予当代青年更多的人文关怀,如生命情感关怀、终极信仰关怀、社会责任感关怀和苦难与死亡意义的关怀等,引导他们超越自身的有限性和现实的物质纷扰,追求生命的永恒价值。
关键词
当代青年
德育
生命的意义
社会责任感
Keywords
contemporary
youth
moral
educa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分类号
C913.5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舞蹈文化课程德育探究——以《舞蹈鉴赏与批评》为例
9
作者
谢佳
机构
四川工商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出处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文摘
在舞蹈鉴赏与批评课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审美素养。通过欣赏和评价舞蹈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舞蹈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在舞蹈鉴赏与批评的过程中,强调责任感、尊重他人和美学教育等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提高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审美素养。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将舞蹈艺术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发挥舞蹈的德育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
舞蹈鉴赏
徳育
意义
Keywords
Dance
appreciation
moral
education
significance
分类号
J722.8 [艺术—舞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与对策探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艳花
机构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南坪镇刘靳小学
出处
《成才之路》
2023年第8期129-132,共4页
文摘
基于素质教育理念,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要从班级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的渗透,积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在阐述班主任德育工作意义、德育工作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探究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具体策略:更新德育观念、提升专业素养、运用多元化德育方式、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以此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成效。
关键词
班主任
德育工作
意义
内容
困境
策略
Keywords
class
teachers
head
teacher
moral
education
significance
content
dilemma
strategy
分类号
G622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探析
被引量:
1
11
作者
陈芳
钟玉海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出处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34-38,共5页
文摘
构建转型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承接传统德育思想的精华。文章主要研究了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中所蕴涵的德育理念、德育方法和一些优秀道德精神,认为它们对于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德育理念
德育方法
道德精神
现实意义
Keywords
ideas
of
moral
education
methods
of
moral
education
moral
spiri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公益性的伦理学意义
被引量:
2
12
作者
杨柳
机构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68-73,共6页
文摘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这是对违背教育公益性原则的所谓教育"产业化"倾向与行为的纠正,是对理论界关于教育"产业化"还是教育公益性争论的一个总结,这也是十七大报告在理论上的一个突破和创新。教育公益性原则对我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它将使我们走出教育产业化给人带来的道德困惑,具有积极的伦理学意义。
关键词
教育公益性
教育产业化
道德困惑
伦理意义
Keywords
social
benefits
of
education
industrialization
of
education
moral
bewilderment,
ethics
significance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儒家“慎独”本义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
2
13
作者
孙雪雷
万鹏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贵州教育学院公共课教学部
出处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1-43,共3页
文摘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对该概念本义的解读学界始终未有定论。从"慎独"传统解读和本义入手厘清其含义,认为"慎独"意在强调内心对于仁义礼智圣的专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慎独"在当今社会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儒家
慎独
本义
道德修养
现实意义
Keywords
Confucianism
慎独
Original
Meaning
moral
Cultivation
Realistic
significance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榕树作为审美客体的内涵流变及其文化意义
被引量:
3
14
作者
潘婷婷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出处
《阅江学刊》
2016年第1期135-141,148,共7页
文摘
榕树是中国南方极为常见的树木,亦是闽粤文化的象征和载体,关于榕树的文字记载却迟至三国才出现,进入文学史成为审美观照的对象更是从唐代才开始。早期对榕树的描写多着眼于其独特的外形,体现出北方诗人好奇的态度,之后,文学作品中榕树的审美意蕴不断扩展,成为文人抒发各种情感的载体。宋代李纲《榕木赋》、薛季宣《大榕赋》、明代黄道周《榕颂》中,榕树已经与儒道文化联系在一起,被赋予比德的内涵。榕树在文学史上的被认识与被接受,意味着中原文化对闽粤文化的认同和南人文化自信心的提升。
关键词
榕树
闽粤文化
审美客体
比德
Keywords
Banyan
Min
and
Yue
Culture
aesthetic
object
moral
significance
分类号
S687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G122 [农业科学—园艺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人性善恶的道德判断与伦理选择
被引量:
3
15
作者
赵健全
机构
南平师专基础部
出处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8-13,共6页
文摘
人性问题历来是困扰伦理学的重要问题,既是一定道德学说的基础问题和理论出发点,也是社会构建一定伦理的根据。从道德判断与伦理选择的区别出发,分析人性善恶问题的道德判断与伦理选择的各自规定,指出善恶的伦理选择的方法论意义,尤其是性恶论的方法论意义,将为理论和实践超越“善恶之辨”,构建有现代意义的伦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
人性
道德判断
伦理选择
性恶论
方法论意义
性善论
善
恶
Keywords
humanity
moral
determination
ethical
preference
theory
of
original
evil
of
human
nature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分类号
B82-061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时代”视域下美育与德育融合路径研究
被引量:
3
16
作者
周芸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231-235,共5页
文摘
基于现代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美育本身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学校也逐步开始重视美育,将美育列为与德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文章以“微时代”作为背景,从美育在德育内涵建设中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出发,深入剖析学校德育和美育融合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探索“微时代”视域下美育与德育的融合路径,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提升学校育人效果。
关键词
微时代
美育
德育
价值意义
融合路径
Keywords
micro-era
aesthetic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significance
of
value
fusion
path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G4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实践育人的内涵解读与路径探析
被引量:
3
17
作者
李静
刘鸿畅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教师教育论坛》
2020年第1期62-66,共5页
基金
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专项资金资助重点项目(思想政治教育类)“新时代高校教师实践育人运行机理研究”(项目编号CCNUSZ2018003)专项课题的研究成果。
文摘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而实践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哲学观、教学观、人才观三个方面对高校实践育人内涵的基本逻辑进行梳理解读。明确新时代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人成长、回归高等教育本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要打通高校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实施高校教师实践育人能力建设工程,强化高校师生实践的良性互动,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统筹推进,进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实践育人
内涵解读
重要意义
路径探析
Keywords
moral
education
practical
education
connotation
interpretation
great
significance
path
analysis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的意义和对策
被引量:
3
18
作者
李冬梅
机构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科教文汇》
2018年第10期17-18,共2页
基金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6年度立项课题《构筑高职院校“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研究》(课题编号:GH1652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21世纪,我国的各方面发展也已经相对成熟了,面对国际上波谲云诡的形势,我国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机遇与挑战。而所面临机遇与挑战最大的就是青少年,现阶段,我国关于对青少年的教育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成为了教育责任的主要也是唯一承担者,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关于学生德育教育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所以,当下要做的就是构建一个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这样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于青少年良好的道德观念的养成以及青少年道德教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三位一体
德育教育
教学模式
作用意义
措施
Keywords
three-in-one
mor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role
and
significance
measures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陶行知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
3
19
作者
肖韵
机构
四川师范学院经济系
出处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54-57,共4页
文摘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对当代大学生德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德育的出发点、德育的目标、德育的方法三个方面对陶行知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的意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陶行知
德育思想
大学生
德育工作
现实意义
德育目标
德育方法
个性化
Keywords
moral
ist
Tao
Xingzhi
moral
educatio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清之际世俗功利价值观的盛行及其意义
被引量:
1
20
作者
李光福
机构
太原师范学院政教系
出处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1-20,共10页
文摘
明清之际是一个功利主义昂扬的时期。当时社会上弥漫着一股逐利之风 ,世俗功利价值观得到空前的张扬。不仅在商人中间 ,而且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一种视功利为衡量价值的惟一尺度的价值标准。拜金主义是世俗功利价值观的极端形式。这时期拜金主义的高涨是人们的功利意识觉醒和解放的标志。明清之际的人并没有完全走向非道德主义 ,但他们讲究的是道德功利主义。明清之际的启蒙学者对世俗功利价值观进行了积极的论证和阐扬。由于它作为一种价值观 ,能够为经济的成长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
关键词
世俗功利价值观
价值标准
拜金主义
道德功利主义
现代意义
明清时期
Keywords
secular
utility
values
money
worship
moral
utilitarianism
modern
significance
分类号
D691.9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个被遮蔽了的“康德问题”——康德对“两种实践”的区分及其当代意义
俞吾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感恩的道德价值与当代大学的感恩教育
向康文
吕耀怀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中国书院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
程嫩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及其当代道德意义
白新欢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8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道德伪善的教育学思考
高德胜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9
原文传递
6
疾病的道德化解读及其文化意义
张玉龙
陈晓阳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7
原文传递
7
德育的关怀:让道德和意义与生命相遇
韩玉
易连云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6
原文传递
8
当代青年生存无意义感的理性反思
吴裕根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舞蹈文化课程德育探究——以《舞蹈鉴赏与批评》为例
谢佳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与对策探究
张艳花
《成才之路》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探析
陈芳
钟玉海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教育公益性的伦理学意义
杨柳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略论儒家“慎独”本义及其现实意义
孙雪雷
万鹏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论榕树作为审美客体的内涵流变及其文化意义
潘婷婷
《阅江学刊》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论人性善恶的道德判断与伦理选择
赵健全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微时代”视域下美育与德育融合路径研究
周芸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CSSCI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实践育人的内涵解读与路径探析
李静
刘鸿畅
《教师教育论坛》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构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的意义和对策
李冬梅
《科教文汇》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论陶行知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的现实意义
肖韵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明清之际世俗功利价值观的盛行及其意义
李光福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1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