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世界“预定的和谐”与生态秩序的构建 被引量:45
1
作者 牛庆燕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8-102 126 15,126+158,共7页
当前社会,人类解决了经济学意义上的生存问题却遭遇了生态学意义上的发展困境,主观任意性与情欲本能的释放使自然生命系统和整个人类陷入生态困境。道德世界"预定的和谐"为应对"生态困境"、实现"生态和谐"... 当前社会,人类解决了经济学意义上的生存问题却遭遇了生态学意义上的发展困境,主观任意性与情欲本能的释放使自然生命系统和整个人类陷入生态困境。道德世界"预定的和谐"为应对"生态困境"、实现"生态和谐"提供了合理的"解释系统",透过道德与客观自然、道德与主观自然以及道德规律与自然规律之间"预定的和谐"的"价值承诺",能够扬弃生态道德目的与自然任意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而建构良好的自然生态秩序、社会生活秩序与个体生命秩序,走出"生态困境",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共生和谐",这是人类"精神自由"的最终"价值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世界 预定的和谐 生态秩序 道德规律 自然规律
下载PDF
象牙塔尖的忧郁——博士生抑郁体验的叙事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程猛 李嘉怡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8-103,共16页
在世界范围内,抑郁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病症,象牙塔尖也未能幸免。高等学校博士生抑郁风险不仅是一个精神医学或心理学领域的论题,也关乎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对正在或曾在读博期间受抑郁困扰的博士生进行深度访谈,借助网络... 在世界范围内,抑郁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病症,象牙塔尖也未能幸免。高等学校博士生抑郁风险不仅是一个精神医学或心理学领域的论题,也关乎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对正在或曾在读博期间受抑郁困扰的博士生进行深度访谈,借助网络搜集博士生读博期间抑郁体验的记录,深描这一群体的抑郁体验,探索抑郁问题背后的结构性、制度性和文化根源。象牙塔作为一个地方性的道德系统,内隐着博士生应遵守的“读博时钟”和道德承诺。受抑郁困扰的博士生遭遇了学术生涯中的种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对沉没成本有着复杂的、极其个人化的道德感知,被学业失败的恐惧和危机所折磨,难以过上一种有尊严的道德生活。他们寻求疗愈的过程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从线性到复杂时间观的转向,高度依赖重要他人的理解和支持。道德秩序的破碎与重建是理解博士生抑郁体验发生及疗愈机制的关键。对博士生抑郁风险的关注需要理解他们的道德处境,突破不利于潜心研究、盲目追求成果数量的培养和评价制度,重塑健康的学术文化,为博士生的学术创新提供宽松和支持性的学术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 抑郁体验 叙事 道德秩序 学术文化
原文传递
跨学科前沿研究:伦理语用学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新仁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9,10,共3页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包括表达与理解)的学科,从社会、文化、认知等功能角度考察具体语境中的说话人意义,包括以言行事、会话含意、语用预设、礼貌、情感、身份定位、诗意效果等,揭示语言使用的基本原则、准则、认知机制、制约因素等。
关键词 学科前沿 语用学 伦理 语言使用 认知机制 以言行事 会话含意 语用预设
原文传递
技术发展与伦理秩序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三虎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26-29,共4页
本文考虑到在技术哲学中“技术负荷道德价值”命题较之“科学负荷道德价值”命题更易被人接受 ,主要集中讨论技术伦理问题。通过对既有文献的考察注意到当前技术哲学研究正在从一般技术批判转向技术伦理探索 ,认为现代技术发展目前面临... 本文考虑到在技术哲学中“技术负荷道德价值”命题较之“科学负荷道德价值”命题更易被人接受 ,主要集中讨论技术伦理问题。通过对既有文献的考察注意到当前技术哲学研究正在从一般技术批判转向技术伦理探索 ,认为现代技术发展目前面临着敬畏生命和生命牺牲、控制世界和世界失控、生活改善和环境破坏的伦理困境 ,最后提出了在公民、企业、政府和全球层次上构建技术伦理秩序的基本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发展 伦理秩序 技术伦理 道德价值 伦理困境 技术批判
下载PDF
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困境及其批判 被引量:17
5
作者 杨春学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15,共12页
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以自由市场作为核心,配之以有限政府、道德秩序作为其相应的基础,并认为这样一种组合将能够在创造经济繁荣的过程中保障最大限度的个人自由。但是,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阵营内部,对这些理念及组合的论证,是存在矛... 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以自由市场作为核心,配之以有限政府、道德秩序作为其相应的基础,并认为这样一种组合将能够在创造经济繁荣的过程中保障最大限度的个人自由。但是,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阵营内部,对这些理念及组合的论证,是存在矛盾和冲突的,并没有一种逻辑上一致的分析,可以说是各种分析的杂烩。对于自由市场本质的理解,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就持有不同的论证思路和观点。前者的论证基于均衡的概念,而后者的论证则是基于对不确定性的认识。至于这类经济学家基于"一致同意"对有限政府的论证,以及对基于纯粹个人主义社会观的所谓"道德秩序"的追求,却充满乌托邦的色彩。他们以"消极自由"的名义为自由市场提供辩护时,不仅使他们不可避免地陷入与自己所倡导的政治自由和道德秩序之间的冲突,而且也与欧美近代以来的主流文明趋势发生对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市场 有限政府 一致同意 道德秩序
原文传递
论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建设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文富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70-74,共5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已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带来了一些意料不到的负面影响。究其失范的原因 ,有多方面。因此 ,有必要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的研究 ,丰富学校德育内容 ,加强网络伦理培养 ,针对网络伦理弱化的现象 ,做好网上文明...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已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带来了一些意料不到的负面影响。究其失范的原因 ,有多方面。因此 ,有必要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的研究 ,丰富学校德育内容 ,加强网络伦理培养 ,针对网络伦理弱化的现象 ,做好网上文明行为规范的建设 ,加强技术研究与管理 ,以技术控制有害信息的传播 ,加强学生道德自律 ,建立与时代同构的大学生网络伦理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道德意识 伦理规范 道德行为
下载PDF
网络语言暴力的(不)礼貌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耿雯雯 谢朝群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28,共9页
网络发声现已成为人们表达自身观点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它也催生了网络语言暴力现象。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语言的杀伤力和网络的影响力,对个体和社会造成了极大危害。近期虽有研究提出视其为一种言语行为,但语用学视角下的相关研究尚不多... 网络发声现已成为人们表达自身观点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它也催生了网络语言暴力现象。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语言的杀伤力和网络的影响力,对个体和社会造成了极大危害。近期虽有研究提出视其为一种言语行为,但语用学视角下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将网络语言暴力置于(不)礼貌研究视角下,采用混合研究方法,结合关系管理理论分析网络语言暴力的定义及评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交际 语言暴力 (不)礼貌 关系管理理论 道德秩序 混合研究
原文传递
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改革开放后乡村文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珊 赵霞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75-80,共6页
乡村社会秩序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秩序。同理,拯救乡村秩序的必要前提就是要重建乡村文化。由于以城市取向为中心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良莠并存,相互激荡,使道德领域出现了矛盾和冲突;乡村教育处于精神荒芜的境地,乡村文化... 乡村社会秩序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秩序。同理,拯救乡村秩序的必要前提就是要重建乡村文化。由于以城市取向为中心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良莠并存,相互激荡,使道德领域出现了矛盾和冲突;乡村教育处于精神荒芜的境地,乡村文化越来越失去自信,而最终土崩瓦解。试图从乡村找到一种不受现代影响的,自足的、理想的文化只是一种乡愿,而坚持确保多元文化格局下的乡村文化的个性化和现代化发展的新的文化自觉的思想才是当今乡村文化秩序危机的拯救与价值重建中最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乡村文化 秩序危机 道德秩序 乡村教育
下载PDF
网络冒犯的语言实现方式及人际语用理据探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倩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37,共6页
冒犯研究多关注面子威胁,却忽视社会规范的重要影响。本研究选取百度贴吧中有关公共话题的讨论为语料,基于社会规范和社交权的讨论,发现网络冒犯通过规约化不礼貌范式得以实现,具有攻击直接性、多元负面性和多重序列性特征,其语用理据... 冒犯研究多关注面子威胁,却忽视社会规范的重要影响。本研究选取百度贴吧中有关公共话题的讨论为语料,基于社会规范和社交权的讨论,发现网络冒犯通过规约化不礼貌范式得以实现,具有攻击直接性、多元负面性和多重序列性特征,其语用理据在于对网络交际中社交权这一基本规范的刻意违反。最后,笔者通过分析冒犯、社会规范和道德秩序之间的关系,从社会意义层面对网络冒犯做出理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冒犯 不礼貌范式 社会规范 社交权 道德秩序
原文传递
网络交易中的私人秩序——声誉、可执行契约与信用评价体系 被引量:9
10
作者 殷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102,155,共9页
由于网上交易契约的不完备、征信体系的缺失以及法律的不完善,使得公共秩序不能很好地解决网络交易的诚信问题,声誉等私人秩序近年来被广泛关注。根据"激励、协调、权威"的原则,私人秩序被划分为"自发的"、"... 由于网上交易契约的不完备、征信体系的缺失以及法律的不完善,使得公共秩序不能很好地解决网络交易的诚信问题,声誉等私人秩序近年来被广泛关注。根据"激励、协调、权威"的原则,私人秩序被划分为"自发的"、"有中介的"和"有组织的"三个维度。通过建立网络交易模型,可以从理论上论证私人秩序在防范网络交易道德风险中的作用。因此,应当针对三类不同的私人秩序,设计和完善必要的外部机制来保障其稳定发挥,使之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替代公共秩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交易 道德风险 私人秩序 外部机制
下载PDF
论经济运行秩序中的道德秩序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建文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31,共4页
伦理道德在经济运行秩序中 ,不仅可以限制个人不择手段地追求私利 ,而且可以提高人力资本中的X效能 ,降低市场交易的成本 ,激发经济人之间的合作效益 ,从而形成社会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和平稳、高效的道德秩序。
关键词 经济运行 伦理道德调节 道德秩序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秩序与德育趋向
12
作者 闫旭蕾 《教育研究与实验》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80,共12页
价值秩序对于人的心灵、社会和谐稳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形成道德秩序的依据、构成德育内容的中心。价值秩序是社会变迁与社会良性运作的重要标志,也是道德建构与德育转型的基础。在前现代社会,共同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形成了权利限... 价值秩序对于人的心灵、社会和谐稳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形成道德秩序的依据、构成德育内容的中心。价值秩序是社会变迁与社会良性运作的重要标志,也是道德建构与德育转型的基础。在前现代社会,共同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形成了权利限制的等级社会及其道德秩序;现代社会人由“对人的依赖”转向“对物的依赖”,个体意识觉醒,权利开放,社会强调自律与自治,道德教育着力培育个体的独立与自主能力、学会过公共生活。当下,随着人工智能普遍应用于生活诸领域,经济样态与社会治理方式也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增量经济”在以不同于“存量经济”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社会道德秩序,进而改变德育趋向。为了发挥人工智能的正向作用、消解其对人类生存带来的可能威胁,德育需要帮助学生对新异化保持警觉,促使其更新“为人”意识,形成“人-机”和谐共生的道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价值秩序 道德秩序 德育趋向
原文传递
现代道德秩序及其自然人性基础:沙夫茨伯里道德哲学的社会理论意涵
13
作者 向维 《社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78,共32页
17世纪末18世纪初,沙夫茨伯里面临着现代个体产生之后如何安顿个体性日益膨胀的现代人,弥缝个体与社会之间的断裂,重构一个自由而有德性的总体秩序的问题。这意味着他要在霍布斯之后发展一种竞争性的人性论,并由此构筑一种新的道德哲学... 17世纪末18世纪初,沙夫茨伯里面临着现代个体产生之后如何安顿个体性日益膨胀的现代人,弥缝个体与社会之间的断裂,重构一个自由而有德性的总体秩序的问题。这意味着他要在霍布斯之后发展一种竞争性的人性论,并由此构筑一种新的道德哲学。为此,沙夫茨伯里借助神圣秩序观念,为自由而有德性的市民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性。随后,沙夫茨伯里提出了一种以自然情感为第一性的人性观,进而经验性地澄清了人性中自然而固有的那种“非自爱的社会性”,为社会本身的自足性提供了有力辩护。最后,经由共同感和道德感官的社会心理机制,一种道德秩序的可能性便在普遍自然人性的基础上得到了说明。在这一系列理论工作之外,沙夫茨伯里明确主张,一个充分自由、宽和的公共领域,对于良好的道德秩序的真正实现是极为必要的。沙夫茨伯里的道德哲学为后来的苏格兰启蒙运动乃至整个英美社会理论确立了一种以“社会”逻辑来安顿个体、构造秩序的理论基调,其思想对于我们这个时代仍具有多方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夫茨伯里 道德哲学 道德秩序 人性论 自然情感 社会性
下载PDF
图书馆制度与基础秩序 被引量:6
14
作者 段小虎 于绒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1,共3页
主要探讨了制度与基础秩序之间的关系,认为图书馆制度不是孤立存在或运行的,除了界限宽泛的"制度环境",它还直接嵌入了与其关系密切的"基础秩序"中。制度的成功与失败,固然与制度安排本身有关,但根本决定于基础秩序... 主要探讨了制度与基础秩序之间的关系,认为图书馆制度不是孤立存在或运行的,除了界限宽泛的"制度环境",它还直接嵌入了与其关系密切的"基础秩序"中。制度的成功与失败,固然与制度安排本身有关,但根本决定于基础秩序,制度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从改善基础秩序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制度 基础秩序 道德秩序 制度环境
下载PDF
伦理共同体的重构:德育个体性危机的检视与消融
15
作者 刘玲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57-64,共8页
伴随着主体性的张扬,个体性危机开始在道德教育领域浮现。密集教养、个人主义以及恶性竞争使得学生陷入自我中心的个体化生存状态,缔造出个体性的“神话”并造成社会性的淡化,严重阻碍了学生公共精神与公共道德品质的养成。含蕴共同价... 伴随着主体性的张扬,个体性危机开始在道德教育领域浮现。密集教养、个人主义以及恶性竞争使得学生陷入自我中心的个体化生存状态,缔造出个体性的“神话”并造成社会性的淡化,严重阻碍了学生公共精神与公共道德品质的养成。含蕴共同价值取向、道德准则以及文化传承的伦理共同体成为消融德育个体性危机的肯綮。道德教育需要诉诸伦理共同体的价值力量重构公共秩序,在承袭伦理传统中宣明道德规范,在视域融合中落实道德关怀,在道德榜样的引领下激发伦理认同,在道德践行中培育道德责任,唤醒个体的公共意识,重建消解的道德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共同体 个体性危机 道德教育 公共秩序 道德规范 道德榜样 道德责任
下载PDF
道德整合探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曹望华 任幼兰 《韶关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0-45,共6页
道德整合是指社会对不同道德意识观念、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伦理理念进行整合而形成一种统一、开放、内洽的道德的过程。它既是对道德的整合,又是对社会伦理秩序的追求。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道德整合成为多元社会的必然选择。从... 道德整合是指社会对不同道德意识观念、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伦理理念进行整合而形成一种统一、开放、内洽的道德的过程。它既是对道德的整合,又是对社会伦理秩序的追求。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道德整合成为多元社会的必然选择。从它的实现来看,道德整合应以社会文化环境系统为“母体”,以具有道德合理性的社会基本制度系统为支撑,以道德主体性的发挥为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整合 多元社会 伦理秩序
下载PDF
儒家文化中的秩序观及其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17
作者 丁胜 《文化软实力》 2024年第3期30-39,共10页
儒家开辟了政治尚贤的先河,无论是以价值共识为引领的“五天伦”,以既定社会关系为依规的“五人伦”,还是以集体行动为标靶的“五常”理念,都指向个人的品德修为、他者的道德劝善以及群体的价值共识,意在以德治为基础型构一个自发秩序... 儒家开辟了政治尚贤的先河,无论是以价值共识为引领的“五天伦”,以既定社会关系为依规的“五人伦”,还是以集体行动为标靶的“五常”理念,都指向个人的品德修为、他者的道德劝善以及群体的价值共识,意在以德治为基础型构一个自发秩序基础上的善治社会。儒家秩序观数千年来深刻影响中国的乡村治理实践,伦理思想为乡村的人际关系规范提供了理论根源,德治制度化使乡规民约具有现实可操作性,价值共识孕育乡土精神并融入国家价值体系,贤能治理则为乡村整体秩序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儒家以德治为中心的秩序观,使乡村治理在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有传承性、增长性和开放性,不仅是乡村社会资本存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乡村公序良俗的重要根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德治 乡村治理 自发秩序
下载PDF
早期社会学家有城市理论吗?——马克思恩格斯、韦伯、涂尔干城市思想评析
18
作者 定光莉 《城市学刊》 2024年第2期72-79,共8页
早期社会学家说明了西欧城市的社会成分和生活特点,为城市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城市的集中表现;韦伯认为中世纪谋求城市自治和理性精神铺设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涂尔干分析... 早期社会学家说明了西欧城市的社会成分和生活特点,为城市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城市的集中表现;韦伯认为中世纪谋求城市自治和理性精神铺设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涂尔干分析了社会分工引起的城市道德秩序转型。早期社会学家的城市思想各有侧重,并不都把城市作为直接研究对象,但在许多方面有一致看法,认为城市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其他多重矛盾,但其特殊地位只体现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城市问题应放到更宏观的社会运行中去对待,所以不适合也没有必要建立一套面向未来的城市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 分工 城市权力 城市自治 道德秩序
下载PDF
网络谴责的语言实现方式及其社会语用理据 被引量:2
19
作者 冉永平 雷容 《中国外语》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45,共9页
作为一种公开谴责,网络谴责具有维系公共秩序、实现社会管理的重要作用。本文以针对高铁霸座不当行为的网络评论为语料,探讨公共网络语境下公开谴责的实现方式及其社会语用理据。研究发现,网民主要通过针对霸座乘客的负面道德评价、谴... 作为一种公开谴责,网络谴责具有维系公共秩序、实现社会管理的重要作用。本文以针对高铁霸座不当行为的网络评论为语料,探讨公共网络语境下公开谴责的实现方式及其社会语用理据。研究发现,网民主要通过针对霸座乘客的负面道德评价、谴责类元语用情感、道德贬损型人称指示语、反问句等四种负面元语用评价方式实施公开谴责。这些话语谴责方式隐藏着说话人的社会语用动因,包括彰显、建构和维系相关的公共秩序。本文意在体现社会现实语境下的语用问题、语用表现和语用理据,凸显当代语用学研究的社会问题趋势及社会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开遣责 道德秩序 社会语用理据 网络语境
原文传递
论网络道德与网络伦理 被引量:6
20
作者 关洁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2-146,共5页
对网络道德与网络伦理不加分辨不利于伦理学、道德哲学的发展,也不利于网络具体问题的解决。本文从道德与伦理、个体网络行为与网络伦理关系、网络道德自由与网络伦理秩序三个层面,分别对网络道德与网络伦理的关系进行辨析,认为二者在... 对网络道德与网络伦理不加分辨不利于伦理学、道德哲学的发展,也不利于网络具体问题的解决。本文从道德与伦理、个体网络行为与网络伦理关系、网络道德自由与网络伦理秩序三个层面,分别对网络道德与网络伦理的关系进行辨析,认为二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各自侧重对象和范围,但就其形成与实现的现实性而又相互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道德 网络伦理 道德自由 伦理秩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