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蹴鞠“场域”的“德育渗透”对当代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若光 逯文莉 啜静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59,共8页
挖掘整理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对实现当代体育的德育转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场域理论视角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针对蹴鞠中渗透的德育现象进行阐述与分析,为当代体育课程的德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研究认为以... 挖掘整理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对实现当代体育的德育转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场域理论视角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针对蹴鞠中渗透的德育现象进行阐述与分析,为当代体育课程的德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研究认为以蹴鞠为代表的传统体育项目深受传统教化思想的影响,蹴鞠的德育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开发。蹴鞠"场域"中渗透着"道德至上""礼仪文化""规矩家风""合朋胜己""千般打熬"5个方面的德育内容。在分析蹴鞠"德育渗透"现象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与问题,提出了在体育课创设德育情境的5点启示:1)体育教师是内在于德育情境的领导者;2)体育礼仪是创设德育情境的重要法宝;3)规则执行是创设德育情境的必要元素;4)主体参与是创设德育情境的关键条件;5)保持张力是创设德育情境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蹴鞠 齐云社 德育渗透 教化 体育课程改革 场域 德育情境
原文传递
情境德育场:基于场域理论视角的德育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邵文英 王风晨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6-178,共3页
本文将物理学的"场"理论引用到德育领域,用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来研究情境德育场的含义和构成因素,阐明情境德育场对德育效果的影响作用,阐述了情境德育场的实践途径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情境教学,还应利... 本文将物理学的"场"理论引用到德育领域,用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来研究情境德育场的含义和构成因素,阐明情境德育场对德育效果的影响作用,阐述了情境德育场的实践途径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情境教学,还应利用校内、校外的各种活动和挖掘大自然中的各种情境资源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并将其转化为道德行为。情境德育场内的各种德育情境资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最终统一于情境德育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 德育场 场域理论 情境教育
下载PDF
“道德表达”的意蕴、价值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素云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58-64,共7页
道德表达是将人有关道德的一切包括认知、情感、体验及意志、信念、价值等化作可感可知的表现,使道德外显化、可视化与可理解化的过程。道德表达遵循人道德发展的逻辑结构,以外显个体体认建构的规则意识为基础,以可视化体验形成的共情... 道德表达是将人有关道德的一切包括认知、情感、体验及意志、信念、价值等化作可感可知的表现,使道德外显化、可视化与可理解化的过程。道德表达遵循人道德发展的逻辑结构,以外显个体体认建构的规则意识为基础,以可视化体验形成的共情能力为核心,以个体生命实践中内蕴意志信念的可理解化为其最终的价值指向。借助道德表达,人延伸自身道德对他人的意义,表征了道德“善”的取向,体现了人“自觉为人”的特性,彰显了人独有的超越性。基于道德表达的多重维度,为了让个体在生活情境中主动表达自身道德,应以制度与价值的双向建构,保障人在道德场域中的表达权利;以问题情境为关联,注重道德教育中人的自由表达;以体验活动丰盈内容,建构具有情感意义的深层表达;以具身实践关注人的身体本意,形成主体富有多元价值的个性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表达 制度与价值 道德场域 问题情境 体验活动 具身实践 情感意义 身体 道德教育
下载PDF
试论道德场的本质
4
作者 易法建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3,共3页
道德场的本质在于,道德是一种场存在,道德场是道德情境中的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空间,道德主体是道德场所有场态物质中最根本、最活跃、最具能量的场态物质,道德场是心理场、情境场和社会场交互作用的产物。
关键词 道德场 场态物质 心理场 情境场 社会场
下载PDF
论道德社会场
5
作者 易法建 《襄樊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1-5,共5页
道德社会场是指影响道德场各因子间信息、能量、物质传递与交换并制约道德场主体道德行为的诸社会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场。道德社会场是道德场的宏观层次 ,直接决定着道德场的性质、方向 ,对道德场的发展影响重大。道德社会场从其层次... 道德社会场是指影响道德场各因子间信息、能量、物质传递与交换并制约道德场主体道德行为的诸社会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场。道德社会场是道德场的宏观层次 ,直接决定着道德场的性质、方向 ,对道德场的发展影响重大。道德社会场从其层次上看 ,由道德社会系统场、道德社区场和道德群体场构成 ,它具有信息功能、调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场 道德社会场 道德社会系统场 道德社区场 道德群体场 定义 道德 信息功能 调控功能 导向功能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护理领域道德困扰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士红 段菲 +2 位作者 闵春燕 孙小卫 肖江琴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962-967,977,共7页
目的基于Web of Science,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护理领域道德困扰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以“nurse”和“moral distress”为检索词,检索建库至2022年的文献,然后运用... 目的基于Web of Science,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护理领域道德困扰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以“nurse”和“moral distress”为检索词,检索建库至2022年的文献,然后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国家合作、发文机构、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等分析。结果共筛选出630篇文献,1995—2022年,有关护理领域道德困扰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其中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及其机构在护理领域道德困扰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工作满意度、伦理氛围、生命维持治疗、重症监护护士等12个方向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新生儿学、沟通、伦理决策、量表研制等11个方向是该领域的研究前沿。结论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护理领域道德困扰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我国目前仍处于探索与发展的初始阶段,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今后应结合我国文化与医疗背景,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有关护理领域道德困扰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困扰 护理领域 CiteSpace软件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研究前沿
下载PDF
社区空间: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道德场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应君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43-48,共6页
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入是衡量城市化广度和深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社区治理创造了国家与社会分权的一种治理新范式,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创设了道德场,有力地改善了当下中国社会的治理结构,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形成,也为新生代农民工城... 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入是衡量城市化广度和深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社区治理创造了国家与社会分权的一种治理新范式,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创设了道德场,有力地改善了当下中国社会的治理结构,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形成,也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道德场构建提供了可能的内源性动力。道德场由道德场源、道德场力、道德场实体和道德场特殊因子(人)等构成。社区是城市化的产物,社区融入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根据道德实践逻辑,新生代农民工在社区融入中的道德场遭遇了体制落后、工作漂浮、能力不足和主体缺位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对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入产生外生性约束。从社会整合视角看,促进新生代农民工道德素质养成应在组织依托、智力支持、群众基础、运行机制、社会氛围层面为社区融入提供源源不断的道德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场 新生代农民工 社区融入 道德力量
下载PDF
论道德焦虑及其消解
8
作者 晏辉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0,共9页
道德焦虑属于生存焦虑结构中的心理—精神层次,它虽基于生存困境但却是指向具有善恶性质的人和事,道德焦虑的主体是具有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的行动者。一个拥有健康而完善道德人格的人,会形成对社会道德状况的感受性、敏感性、选择性、... 道德焦虑属于生存焦虑结构中的心理—精神层次,它虽基于生存困境但却是指向具有善恶性质的人和事,道德焦虑的主体是具有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的行动者。一个拥有健康而完善道德人格的人,会形成对社会道德状况的感受性、敏感性、选择性、接受性和回应性,虽然道德焦虑是道德情感的反向表达,但它的作用却是积极而健康的。就拥有健全道德人格的行动者来说,其道德焦虑的原始发生源自于自我认知和自我感知着的道德冲突;而就道德冲突的存续形式来说,有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在中国式现代化运动中,道德焦虑则是指向终极之善的道德劝告、谴责和批判,是对背离历史声音和民众心声的观念和行为的道德矫正。消解道德焦虑的根本道路在于重建更能体现和实现终极之善的观念、制度和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焦虑 道德焦虑 历史场域 重建观念 完善制度
下载PDF
元宇宙:现象学视角下的道德教育新场域
9
作者 冯立伟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50-55,共6页
运用科技手段丰富道德教育形式,对提高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不足是当前我国道德教育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从现象学的视角分析,元宇宙具备成为新的道德教育场域的潜力,有利于解决当前道德教育面临的问... 运用科技手段丰富道德教育形式,对提高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不足是当前我国道德教育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从现象学的视角分析,元宇宙具备成为新的道德教育场域的潜力,有利于解决当前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元宇宙技术与道德教育融合实践可以通过虚拟社区交互、虚拟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具体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道德意识、协作精神。对于元宇宙技术应用于道德教育中可能产生的新问题,可通过设立标准体系、加强道德教育宣传和构建道德价值评估模型等措施加以规范,并采取降低成本、完善环境、结合传统教育、加强评估纠正等策略,以实现对元宇宙技术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道德教育 现象学 教育场域
下载PDF
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实践研究的特色
10
作者 曹能秀 杨瑾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29-34,共6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中、小学道德教育实践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实践研究的特色主要是“注重运用道德教学理论的新成果”、“注重根据道德教育改革的精神进行实践研究”和“注重探索道德教育的各种...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中、小学道德教育实践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实践研究的特色主要是“注重运用道德教学理论的新成果”、“注重根据道德教育改革的精神进行实践研究”和“注重探索道德教育的各种途径”等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小学 道德教育 实践研究 教育实践研究 当代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教学理论 教育改革
下载PDF
司法公正下的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形塑探微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晓玲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91-95,共5页
现代工具理性的发达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在社会上形成了极大的道德风险,司法作为矫正和修复社会关系的手段,其以公正作为最终的目标。青少年处在道德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在社会中成就人格和品格的完善,而这种教育与完善... 现代工具理性的发达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在社会上形成了极大的道德风险,司法作为矫正和修复社会关系的手段,其以公正作为最终的目标。青少年处在道德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在社会中成就人格和品格的完善,而这种教育与完善相当大的程度是依靠法治来完成。由此,司法场域成为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塑造不可回避的部分,其通过司法运行模式、司法主体形象、司法情绪等各方面影响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形成,期望以公正氛围、良法善治、优质的司法主体形象及司法公共理性的呈现有效地消解司法场域的消极因素,成功塑育青少年道德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公正 法治精神 道德价值观 司法场域 公共理性
下载PDF
道德领域及其突出问题的学理分析
12
作者 钱广荣 钱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10,共5页
道德领域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新概念,我国相关学界对此关注没有跟进。在学理上认识和把握道德领域及其基本特性和结构,以及当前我国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基本类型及其性征,是"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教育和治理"的思想... 道德领域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新概念,我国相关学界对此关注没有跟进。在学理上认识和把握道德领域及其基本特性和结构,以及当前我国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基本类型及其性征,是"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教育和治理"的思想认识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领域 突出问题 学理分析
下载PDF
论建构德育研究问题域的科学理性追求
13
作者 于洪卿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95-99,104,共6页
科学理性起源于人类的特定思维和行为方式,它影响着人类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的行为方式。本文从科学理性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科学理性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建构德育研究问题域中的表现,认为建构德... 科学理性起源于人类的特定思维和行为方式,它影响着人类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的行为方式。本文从科学理性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科学理性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建构德育研究问题域中的表现,认为建构德育研究问题域必须要有真实性、创新性、合理性和批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理性 德育 问题域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法律生活中的“情理场”——从《名公书判清明集》出发 被引量:44
14
作者 邓勇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4年第5期63-72,共10页
本文从分析《名公书判清明集》 (简称《清明集》)中的几个典型书判出发 ,论述了《清明集》中体现出来的情理观念 ,总结出一幅宋代民事司法秩序的图景 :那是一个情理的空间 ,一个介乎于圣贤操守和腐败司法之间的解决纠纷的空间。在这一... 本文从分析《名公书判清明集》 (简称《清明集》)中的几个典型书判出发 ,论述了《清明集》中体现出来的情理观念 ,总结出一幅宋代民事司法秩序的图景 :那是一个情理的空间 ,一个介乎于圣贤操守和腐败司法之间的解决纠纷的空间。在这一空间中 ,人人 (以法官为主体 ,也包括当事人 )依照情理的原则行事 ,维持了宋代稳定的社会秩序。接着结合中国古代司法中体现的核心特点 ,探讨了情理发生发展的原因 ,并归纳提炼出一个“情理场”的概念。最后 ,对“情理场”的三大定律进行阐析。笔者认为基于社会根源和人性根源的“情理场”是宋代以及整个中国古代司法的总体精神和深层法文化特质 ,从“同情地理解”之角度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法律 《名公书判清明集》 情理观念 司法腐败
原文传递
道德社会学视角下运动教育模式的德育实践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桦楠 季浏 董翠香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94,共6页
在道德社会学理论视角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针对运动教育模式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所体现出具体的德育实践形式与价值进行分析和阐释,为我国运用运动教育模式来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提供参考,为开发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 在道德社会学理论视角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针对运动教育模式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所体现出具体的德育实践形式与价值进行分析和阐释,为我国运用运动教育模式来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提供参考,为开发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载体提供启示。研究结果如下:1)运动教育模式下围绕某项体育比赛组织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形成模拟的集体社会生活世界,这是一个渗透德育理念的道德实践场域,参与者在该场域中作为担负不同角色职能的道德实践个体,被不同的道德实践单元接纳;2)道德实践个体在活动中,通过道德实践单元内的言行交往,生产出"角色职能、团队认同、分享成败"道德事实,而在所处道德实践单元与其他道德实践单元之间的言行交往,生产出"公平竞争、分享成败、行业认同"道德事实;3)生产出道德事实的言行交往,不仅实现了其"社会群体归属感"和"纪律精神"的属性,更是将社群属性的纪律精神内化为"自律"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社会学 道德事实 德育 运动教育模式 道德实践场域 言行交往 道德实践单元 道德实践个体
原文传递
德育场力及其整合与优化机制探略 被引量:8
16
作者 莫飞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5-140,共6页
德育场力是指德育工作者为实现德育目标而采取的各种德育方式交互作用于德育对象所产生的向德育场“场源”运动的力量。德育场力是一个矢量,它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其整合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影响德育场力的主要因素有德育... 德育场力是指德育工作者为实现德育目标而采取的各种德育方式交互作用于德育对象所产生的向德育场“场源”运动的力量。德育场力是一个矢量,它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其整合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影响德育场力的主要因素有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教师素养、学生素质、师生关系、德育空间和德育时间等。应通过全方位德育、全过程德育、切入学生道德经验系统、显性德育方法和隐性德育方法有机结合、优化德育环境等途径来整合和优化德育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场 德育场力 整合 优化
下载PDF
终身教育视角下的家庭德育策略
17
作者 弓新林 李海云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第5期92-95,共4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当今的中国教育也始终秉持着终身教育的理念,强调人的一生必须无间断式学习以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应对外界变化,即“活到老,学到老”。通过梳理终...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当今的中国教育也始终秉持着终身教育的理念,强调人的一生必须无间断式学习以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应对外界变化,即“活到老,学到老”。通过梳理终身教育与家庭德育的相关文献,将家庭德育置于终身教育视角之下,重申家庭德育重要地位,分析发现目前家庭德育存在家庭教育理念偏差、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家长缺乏正确的家庭德育理念、家庭德育的角色错位与缺位等问题,进而提出“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提升家庭德育意识”“采用民主开放的教育方式,提高家庭德育实效”“建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形成终身性的道德生活场”“构建全域性的道德学习场,推动家庭德育归位”等家庭德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教育 家庭德育 家庭德育策略研究 道德生活场 道德学习场
下载PDF
论德育场与德育新思维观 被引量:4
18
作者 莫飞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59-62,共4页
“德育场”作为自然场的派生物 ,其本质特征是重视德育系统与过程中各要素的能量、信息辐射、吸引力以及相互作用 ,与传统德目主义、整体主义德育模式的“控制”、“强化”教育相比 ,场思维的德育模式更重视对德育对象的民主诱导和德育... “德育场”作为自然场的派生物 ,其本质特征是重视德育系统与过程中各要素的能量、信息辐射、吸引力以及相互作用 ,与传统德目主义、整体主义德育模式的“控制”、“强化”教育相比 ,场思维的德育模式更重视对德育对象的民主诱导和德育过程的双向互动。德育场的核心要素是吸引子 ,吸引子按其价值取向可分为主导吸引子、辅助吸引子、异构吸引子 ,它们彼此按照耦合原理、役使原理、涨落原理与自发对称破缺原理进行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场 德育 思维观 运作原理 德育合力 道德观念 中国 思想政治工作
下载PDF
浅论隐性德育场的“隐性共振”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祖华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51-153,共3页
共振原理为"隐性共振"的探讨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从共振原理出发,分析了隐性德育场中"隐性共振"的理论依据、构建原则和途径,探讨了德育新方法,以求提高德育实效性。
关键词 隐性德育 隐性德育场 共振原理 “隐性共振”
下载PDF
沉浸式体验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1+3+5”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颖洁 《高教学刊》 2022年第28期173-176,180,共5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国家意识形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形势下,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就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教学,构建全程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国家意识形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形势下,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就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教学,构建全程化、体系化与网络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沉浸式教学模式;以“以学生体验”为中心,打造融合技术、内容及交互的三维沉浸场域,创新采用课堂叙事化教学、基地体验式教学、平台情景化教学、网络拓展化教学与互动探究式教学五种教学方式,助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立德树人 场域 沉浸式体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