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亚季风边缘带上的植被变化 被引量:25
1
作者 欧廷海 钱维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98-705,共8页
早期的工作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对气候与植被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表现在区域上存在差异.本文集中于东亚季风边缘带上植被变化与季风季节与年际变化的关系分析,分季风区、非季风区和季风边缘区等3个区域做比较分析,结果得出季风边缘区... 早期的工作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对气候与植被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表现在区域上存在差异.本文集中于东亚季风边缘带上植被变化与季风季节与年际变化的关系分析,分季风区、非季风区和季风边缘区等3个区域做比较分析,结果得出季风边缘区域的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边缘带 标准化植被指数(NDVI) 东亚 气候因子 年际变化
下载PDF
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区边界位置的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17
2
作者 富元海 刘宣飞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4-100,共7页
利用中国东部和北部地区155站1961—1999年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量资料,根据Thornthwaite公式计算水分需要量和湿润度指数,定义了-20和0的湿润指数等值线分别为季风边缘区的上、下边界线,然后分析了上、下边界线的10 a际平均位置及其... 利用中国东部和北部地区155站1961—1999年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量资料,根据Thornthwaite公式计算水分需要量和湿润度指数,定义了-20和0的湿润指数等值线分别为季风边缘区的上、下边界线,然后分析了上、下边界线的10 a际平均位置及其变化情况,并比较了上、下边界线的10 a际平均位置与39 a平均位置,发现中国东部季风边缘区上、下边界线的波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下边界的波动还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此外,分析了季风边缘区3个分区(东北、华北和西北东部区)的降水变化,发现各区的降水变化趋势与边界线的波动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边缘区 湿润度指数 波动
下载PDF
北方季风边缘区洞穴石笋δ^18O序列预测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杜雅娟 冯添 康志海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4-259,共6页
基于时域组合模型建立了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区万象洞及黄爷洞石笋δ18O时间序列的动态模型,并对未来20年的降水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时域组合模型较好地提取了时间序列的周期信息,用其拟合实测数据精度较高;用其预测时间序列... 基于时域组合模型建立了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区万象洞及黄爷洞石笋δ18O时间序列的动态模型,并对未来20年的降水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时域组合模型较好地提取了时间序列的周期信息,用其拟合实测数据精度较高;用其预测时间序列的变化情况,和现代气象观测记录相吻合,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同时通过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区树轮的预测结果对比显示,该地区在2012~2013年前后降水最少,随后20年里将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边缘区 时域组合模型 石笋δ18O时间 序列预测
原文传递
过去千年西北季风边缘区干湿变化的重建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煜达 韩健夫 成赛男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4年第6期392-399,共8页
利用历史文献中的旱涝灾害记载,成功建立了西北季风边缘区AD1000-1949的逐年湿润指数,能比较好地指代这一区域的干湿变化情况。在过去千年中,西北季风边缘区有一次大的由干变湿的转折,发生在AD1550后。同时存在较明显的60-70a周期和... 利用历史文献中的旱涝灾害记载,成功建立了西北季风边缘区AD1000-1949的逐年湿润指数,能比较好地指代这一区域的干湿变化情况。在过去千年中,西北季风边缘区有一次大的由干变湿的转折,发生在AD1550后。同时存在较明显的60-70a周期和110a左右的周期。通过与树轮重建的非季风区的干湿变化及与石笋重建的夏季风强弱变化相比较,发现季风边缘区的干湿变化和季风系统的活动密切相关。暖期时,季风边界推进,传统的季风边缘区将变干燥。当偏冷时期,夏季风保持稳定,季风边缘区湿润。当季风明显减弱时,季风边界两侧的边缘区和非季风区则因夏季风边界的退缩而同时变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风 季风边缘区 干湿变化 千年尺度 历史文献 中国西北
下载PDF
亚洲季风与中国干湿、农牧气候界线之关系 被引量:32
5
作者 杨建平 丁永建 +1 位作者 陈仁升 刘俊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1-447,共7页
基于中国553个气象站点1958~2000年日降水量资料、北方295个气象站点同期(20(em)蒸发皿资料,界定出半干旱区和农牧交错区各自的范围.利用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1951~1995年)与印度夏季降水量(1951~1998年)资料,分析了半干旱区和农牧交... 基于中国553个气象站点1958~2000年日降水量资料、北方295个气象站点同期(20(em)蒸发皿资料,界定出半干旱区和农牧交错区各自的范围.利用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1951~1995年)与印度夏季降水量(1951~1998年)资料,分析了半干旱区和农牧交错区东南-西北界10年际空间变化与亚洲夏季风的关系.近50年中国干湿、农牧气候界线的动态变化是影响中国的季风环流强弱作用在空间上的实物表现,季风环流的强弱变化控制着气候界线空间摆动的范围与方向,其年代际变化是中国干湿、农牧气候界线呈现出年代际变化特征的根源.分析显示,在现代情况下,农牧气候界线位置的空间摆动主要反映人类生产活动强度的强弱差异,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 印度夏季风 干湿气候界线 农牧气候界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