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政体转型的角度看辛亥革命的性质 被引量:4
1
作者 彭剑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56,59,共4页
辛亥百年,辛亥革命研究也已百年,但是,对这次革命的若干基本问题尚需深入研究。例如,多年来人们一直将辛亥革命定性为资产阶级革命,其领导力量定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但是,对此结论却缺乏认真的、充分的论证,似乎这是一个无须论证、不言... 辛亥百年,辛亥革命研究也已百年,但是,对这次革命的若干基本问题尚需深入研究。例如,多年来人们一直将辛亥革命定性为资产阶级革命,其领导力量定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但是,对此结论却缺乏认真的、充分的论证,似乎这是一个无须论证、不言自明的真理。其实不然。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革命的出现及其结果源于几十年以至百年来中国社会各种复杂的矛盾斗争,对于这场革命的性质,还大有探索和研究的空间。我认为,辛亥革命的性质是民主共和革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共和知识分子";彭剑认为,辛亥革命的性质是君主制与共和制的较量;赵炎才则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观点。我想,由对辛亥革命性质的关注和深入讨论,完全有希望获得一些以前对辛亥革命未曾注意到的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性质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转型 政体 中国大陆 50年代
下载PDF
辛亥革命性质研究的历史透视 被引量:4
2
作者 赵炎才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59,共4页
辛亥百年,辛亥革命研究也已百年,但是,对这次革命的若干基本问题尚需深入研究。例如,多年来人们一直将辛亥革命定性为资产阶级革命,其领导力量定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但是,对此结论却缺乏认真的、充分的论证,似乎这是一个无须论证、不言... 辛亥百年,辛亥革命研究也已百年,但是,对这次革命的若干基本问题尚需深入研究。例如,多年来人们一直将辛亥革命定性为资产阶级革命,其领导力量定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但是,对此结论却缺乏认真的、充分的论证,似乎这是一个无须论证、不言自明的真理。其实不然。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革命的出现及其结果源于几十年以至百年来中国社会各种复杂的矛盾斗争,对于这场革命的性质,还大有探索和研究的空间。我认为,辛亥革命的性质是民主共和革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共和知识分子";彭剑认为,辛亥革命的性质是君主制与共和制的较量;赵炎才则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观点。我想,由对辛亥革命性质的关注和深入讨论,完全有希望获得一些以前对辛亥革命未曾注意到的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性质 历史透视 辛亥革命 质的研究 学术界 成果
下载PDF
袁世凯帝制自为中的阎锡山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文俊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9-78,共10页
阎锡山与袁世凯的关系十分微妙,不能仅凭文史或口述资料盖棺论定,也不能简单地说阎"投靠"袁或"背叛革命"。在袁世凯帝制自为中,阎锡山因时而变,经历了由从众支持袁称帝,观望形势离弃袁,到最后公开抗袁的过程。其间... 阎锡山与袁世凯的关系十分微妙,不能仅凭文史或口述资料盖棺论定,也不能简单地说阎"投靠"袁或"背叛革命"。在袁世凯帝制自为中,阎锡山因时而变,经历了由从众支持袁称帝,观望形势离弃袁,到最后公开抗袁的过程。其间,阎锡山和袁世凯之间呈现的是一种利益博弈的关系,而阎既不是袁的真正投靠者,也非袁帝制的忠实支持者,他只是受环境所迫及利益驱使与袁进行着社会交易。阎、袁之间的这种交往,更多显示了阎锡山的政治品格及其实用主义的处事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世凯 阎锡山 君主立宪 帝制
原文传递
论《裘利斯·凯撒》中的矛盾冲突与“凯撒精神”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会亮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7-143,共7页
《裘利斯·凯撒》作为莎士比亚"罗马剧"中的一部,表现了凯撒与以勃鲁托斯为首的反叛集团之间的矛盾冲突,双方斗争的实质是罗马君主政体与共和政体之间的激烈较量。在这背后更为根本的,是双方灵魂品性的比较,即谁的德性更... 《裘利斯·凯撒》作为莎士比亚"罗马剧"中的一部,表现了凯撒与以勃鲁托斯为首的反叛集团之间的矛盾冲突,双方斗争的实质是罗马君主政体与共和政体之间的激烈较量。在这背后更为根本的,是双方灵魂品性的比较,即谁的德性更加适合罗马共同体的政治需求。勃鲁托斯以及凯歇斯灵魂及行为的缺陷暴露出的是罗马共和政制的危机,"凯撒精神"的最终胜利代表着莎士比亚对君主政制的肯定,与后来的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强调的君主政制的延续问题,二者紧密相承。莎士比亚在该剧的写作上颇为用心,凯撒在第三幕第一场即因被刺身亡而匆匆"离场",但凯撒的精魂始终飘溢在舞台之上。他的离开恰是为了让安东尼完成莎士比亚对理想君主的塑造。甚至可以认为,凯撒以自己的死确立了"凯撒精神"这一君主榜样的不朽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裘利斯·凯撒》 君主政制 凯撒精神
原文传递
政体选择的国情依托:康有为共和政体论解读 被引量:8
5
作者 任剑涛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33,共11页
民国初期,康有为意识到共和政体已成定局,因此,他将共和制与君主制混合而提出并倡导虚君共和制:这一方面延续了其一贯的政体选择立场,另一方面顺应了政治大势,不至于被时代抛弃。这种政体选择,促使康有为申述共和政体与君主政制的互容性... 民国初期,康有为意识到共和政体已成定局,因此,他将共和制与君主制混合而提出并倡导虚君共和制:这一方面延续了其一贯的政体选择立场,另一方面顺应了政治大势,不至于被时代抛弃。这种政体选择,促使康有为申述共和政体与君主政制的互容性,更催促他将共和制放置在国情的框架中来认知和建构。仿英而非袭美,成为他的论说主旨之一。这体现出康有为虚君共和制政体论的苦心孤诣:致力于打通传统政制与现代政体的阻隔,让中国走上一条波澜不惊的政治转型道路。但由于康有为儒家色彩的政治理想主义与现实的区隔太大,儒家旨在矫正政治现实的论说品格鲜明,但却缺乏引导政治现实的能量,因而其政体论无法对当时的政体变迁发生影响。更为根本的问题在于,国情并不是政体选择的唯一根据;当下的政治博弈,才是政体抉择的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制 君主制 政体论 国情 康有为
原文传递
绝对主义:一个历史概念的名与实
6
作者 黄艳红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2018年第1期75-93,362,共20页
对绝对主义概念的思考应放在近代早期欧洲的政治语境中。在这个时代的法国,君主绝对权力说的阐发,意在克服君主制的危机、巩固国家统一,增强君主的地位和主动性以实现更高层次的目标,因此绝对君主制从其源头上是有限度和条件的,它不等... 对绝对主义概念的思考应放在近代早期欧洲的政治语境中。在这个时代的法国,君主绝对权力说的阐发,意在克服君主制的危机、巩固国家统一,增强君主的地位和主动性以实现更高层次的目标,因此绝对君主制从其源头上是有限度和条件的,它不等同于被目为非法的专制主义。19世纪的历史学曾高度评价绝对君主制在塑造现代政治生活和民族国家中的主导作用,但今天的研究者认为绝对主义在近代早期有一个兴起、巩固和衰落的过程。法国的绝对主义起初的目标是巩固既有的社会-法律基础,但当它的抱负日益增长时,便对后者构成威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冲突,导致了它的衰败。绝对主义的政治逻辑只有在废除其社会-法律基础之后才得以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主义 绝对君主制 法国旧制度 史学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